首页 / 正文

奉和张岳州王潭州别诗一

随机推荐

  • 巧对续录卷上·梁章钜

    杭州裘春湛茮雪先生,乾嘉时有书名,长于文,素不信乩,偶遇之云:“是张紫阳。裘向熟明文金丹,以金丹文最多四百字,故可贵。”正在论文,便喧曰:“‘金丹四百字’,能作一对,则真张耳。”有从旁私议者曰

  • 为谁·徐志摩

    这几天秋风来得格外尖厉: 我怕看我们的庭院, 树叶伤鸟似的猛旋, 中着了无形的利箭——没了,全没了:生命,颜色,美丽!就剩下南墙上的几道爬山虎, 他那豹斑似的秋色, 忍然着风拳的打击, 低低的喘一声乌邑—&md

  • 卷二百八十·列传第三十九·脱脱

        田绍斌 王荣 杨琼 钱守俊 徐兴 王杲 李重诲 白守素 张思钧李琪 王延范   田绍斌,汾州人。仕河东刘钧为佐圣军使,戍辽州。周显德四年,领五十骑来归,钧屠其父母家属。世宗召补骁武副指挥使。   宋初,随崔

  • 云中纪变·孙允中

    嘉靖甲申,云中抚臣建议添五堡御虏,处置乖宜,参将贾鉴督工苛刻,以营私犯众怒。杀鉴于工所,分必死,谋叛入虏,凡三日未决。抚臣命大同知县往谕曰:“吾弗汝究,速入城。”是夕悉入。抚臣捕把总指挥关山,下狱究所由。众惧,哗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八十·佚名

    万历四十七年三月甲申朔 孝肃皇后忌辰遣官祭 裕陵○大学士方从哲题顷接经略杨镐手书原拟二十一日大兵出边剿贼适十六日天降大雪跋涉不前复改于二十五日当此进兵之时胜败安危决于一举而前日之风变若彼连日之阴霾又若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 列传二十·纪昀

    列传唐 【二十】○唐二十唐临【皎绍】张文瓘【文琮锡】徐有功唐临张文瓘徐有功△唐临唐临字本德京兆长安人周内史瑾之孙其先自北海内徙武德初隐太子讨王世充临以策进说太子引直典书坊授右卫率府铠曹参 军太子废出为万

  • 前集卷二·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言行录前集卷二宋 朱子 纂集吕端 正惠公字易直幽州人以?补官相太宗公使高丽遇风涛樯折舟人大恐公恬然读书若在斋阁【玉壶清话】太宗欲相正惠公左右或曰端为人糊涂鹘突帝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 曾祖考甲寅公家传·林献堂

    曾祖考甲寅公,字如圭,逊公之次子也。年二岁失怙,母黄太孺人抚之以育。六岁遭林爽文之乱,家破产没,伶仃孤苦,与曾伯祖琼瑶公侍膝下;母子三人相依为命,濒于险者屡矣。及平,随黄太孺人居阿罩雾庄;稍长习贾,懋迁有无

  • 杜黄裳传·欧阳修

    杜黄裳字遵素,京兆府万年县人。先中进士,又考中宏辞科。郭子仪征召他到朔方节度使府当辅助官。郭子仪回京朝见皇帝,派他主持留后事务。李怀光与监军阴谋假托皇帝诏书杀大将等人,以此动摇军心,想取代郭子仪的职位。黄裳得诏

  • 叶应骢传·张廷玉

    叶应骢,字肃卿,鄞县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授官刑部主事。和同官一起谏阻皇上南巡,被杖责三十。嘉靖初年,历官郎中。伏在朝门争辩“大礼”,再次被下狱当廷杖击。给事中潮阳陈..向来无赖。在家居住与当地知县宋元翰不能

  • 卷七·黄佐

    钦定四库全书翰林记卷七      明 黄佐 撰议礼上祖宗时凡国家礼乐制度皆命本院儒臣议而行之咸取自上裁洪武元年二月壬寅朔中书省臣及学士陶安等进郊社宗庙议曰圜丘曰方丘曰宗庙曰社稷各具沿革安等奏天子大社必

  • 礼记析疑卷三十八·方苞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三年问别亲疏贵贱之节而弗可损益也贵贱谓义服篇中第言父母之丧者按丧服四制曰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为君亦斩衰三年以义制者也眀于以恩制者则以义制者凖此矣故人于其亲也至死不穷穷尽也止也夫鸟兽

  • 卷十·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性理精义卷十理气类理气程子曰有形总是气无形只是道○离隂阳则无道隂阳气也形而下也道太虚也形而上也朱子曰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

  • 卷第二十三·道宣

      僧行篇第五   序曰。夫论僧者六和为体。谓戒见利及三业也。是以道洽幽明。德通贤圣。   开物成务则福被人天。导解律仪则化垂空有并由式敬六和扬明三宝。内荡四魔之弊。外倾八慢之幢。遂使三千围内咸禀僧规

  •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第五·窥基

    窥基撰二十七贤圣章略以五门分别。一释名义。二出体。三依身地。四废立。五问答决择。释名义者。于中有二。一者列名。二者释名。言列名者。总有二类。一者因位。二者果位。就因之中有其十八。果位之中有其九种。因十

  • 注维摩诘经卷第三·僧肇

    佛告须菩提什曰。秦言善业。解空第一。善业所以造居士乃致失者。有以而往亦有由而失。请以喻明之。譬善射之人发无遗物。虽轻翼迅逝不能翔其舍。犹维摩诘辩慧深入言不失会故五百应真莫敢窥其门。善业自谓智能深入辩足

  • 太乙元真保命长生经·佚名

    托为太乙元真为诸仙说“道”。以积阳为神,积阴成形,阴阳两半,合成其身。修道者通过内视、存神、引气、诵咒等以阳化阴,至阳气独化,则可飞升无碍而保命长生。收入《道藏》第29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