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同甲会

(楚中时泉许潮编武林孟英沈士俊评西湖季英沈士伸、汉年黄之禧阅)

【夜行船】〔正末扮文潞公上〕坐掌台衡时已久,论功名堪并伊周。疏广归田,祁奚请老,千古与吾为偶。

【西江月】(鬓上数茎白发,足间万里青云。曙星才落又斜曛,目睫乌旋兔运。爱与烟霞作队,非干鸟兽同群。余阴幸有晚氤氲,惜此莫辜分寸。老夫,文彦博的是也。两登相位,三十余年。名著华夷,功留社稷。进封潞国公。今退休居洛,与一时致仕中散大夫程向、朝议大夫司马旦、司封郎中席汝言,各年七十八岁。一向为“同甲会”。每遇节候伏腊,宴集笑语,以乐天年。今当十月,古人有涤觞之饮。诗所谓:朋酒斯享,曰杀羔羊。此其时也。昨已令直日的排小宴,请三公以永今日。未知备否?直日的何在?〔丑上〕扫院迎仙客,开筵聚德星。舞疑群鹭振,曲度水龙吟。禀复公相!筵席已齐备了。〔外扮程大夫、生扮司马大夫、小生扮席郎中上〕)

【满庭芳】〔外〕残菊香锁,疏桐影瘦,涤场风雨初收。〔生〕荒荒淡日,冉冉下帘钩。杖屦问从何处?苍山赤叶林丘。〔小生〕消暮景,诗坛酒社,造化与同游。

(〔相揖科〕〔外〕【醉春风】携琴拽杖远相求,小春天气和柔。苍黄林麓刺吟眸,泉泻寒流。〔生〕池浴青凫菱老,田飞白鹭禾收。衰颜对景且登楼,此外何求?〔丑〕禀复三位老爷!俺老丞相久等候矣。〔众行科〕〔正末迎科〕同乡同甲幸同朝,〔外〕异姓同袍乐意饶。〔生〕愿得青天重洗骨,〔小生〕共睁方眼看羲尧。〔末〕诗云:“蟋蟀在堂,岁聿云暮。今者不乐,日月其除。”况农事告成,涤场报赛之饮,有不可缺者。吾辈禄位名寿,幸得于天。对景欢娱,以延残喘,此其时也。将酒过来!)

【南一江风】卧林丘,景值冬初候,百谷休场囿。半苍黄,桑梓相连,里多耆旧。浊醪香可篘,黄鸡肥可羞,俺几个歌《击壤》,共效唐虞叟。

【前腔】〔外〕稻初收,残菊枝枝瘦,渐觉梅堪嗅。对青铜白发无私,顿异年时候。樊笼事可丢,壶天闲可偷。俺几个卧北窗,共效羲皇叟。

【前腔】〔生〕忆骅骝,紫陌曾驰骤,飒飒风飘袖。叹黄粱一饮犹粢,便不是青年候。灵槎刳可舟,木叶纫可裘,俺几个炼精形,共效崆峒叟。

【前腔】〔小生〕役车休,苍野堪行狩,雉化虹藏候。叹西风一夜寒威,木落青山瘦。韶光谁可留,还丹自可修,俺几个茹灵芝,共效南山叟。

(〔末〕饮不可无乐,乐不可以不雅。饮而不乐则固,乐而不雅则淫。晋唐以来,诸老缙绅,每宴集必用妖姬艳妓。虽文如元白,武若李郭,颜颓齿豁,亦不能忘此胭脂气味。所谓不解文字饮,终日醉红裙是已。我朝雅上文字,舞娼歌妓,不与缙绅之席。近访得西京有一个会演传奇的子弟,殊有梨园格范。唤他来演一桩故事,侑酒解酲何如?〔众〕最好,最好!〔丑向内科〕〔副末扮子弟,敲锣上科〕〔末〕我四人生年同甲,俱近八十岁。今日小春宴会,你可演一桩故事,打着务头的来看。〔副末〕理会得了。〔鸣锣科〕【鹧鸪天】暑往寒来春复秋,夕阳西下水东流。百年富贵三更梦,千古英雄一土丘。消俗闷,破闲愁,黄金难买少年游。细推物理宜行乐,莫向西风叹白头。【歌行】徂徕乔氏十八公,庾岭腊氏十八母。二老风月相,生下两个儿和女。女号徂徕谷小青娥,男号淇园斐然子。吟风弄月趣无边,那看雨雪并风烟。一家占尽岁寒景,酝酿春光媚寿筵。后有四句题目:“徂徕公嘲风咏月,庾岭母窃玉偷香。嶰谷娥栖鸾舞凤,淇园子傲雪欺霜。”场不虚开,正目早上。〔净扮乔大夫上〕)

【南风入松】自从辞却大夫来,到而今二千余载。看那九棘与三槐,怎耐得时移岁改。叹牡丹惟有荒台,海棠娇断送在尘埃,算来谁是栋梁材,那有累的节概?怎如我千尺摩云黛,布十里清阴如盖,晴时候风月满怀,霜雪里越精彩。玄猿白鹤两无猜,菟丝瓜葛,缠绵依附挂苍岩。几回向街前货卖,换明堂栋宇斜歪。非比他那樗栎之材,有时许许出徂徕,把群材压似蒿矮。饶他日边红杏春风蔼,碧桃树天上高栽,大都来不是虬龙脉,也难结构柏梁台。

(老夫,徂徕山乔大夫是也。因我年年十八岁的一般,人号我为十八岁的老翁。昔蒙东岳山木公、西华山金母相为媒证,结配了庾岭山腊氏十八母,同伙住在南极老人园里。他虽然是冷淡家风,到有些清香气味。今是十月之交,寒暑相代之时。未免唤他出来,欢笑一番则个。〔丑扮庾氏十八母上〕)

【腊梅花】玉钿半额旧梳妆,水边篱落多情况,赢得这晚芬芳。月娥把镜、雪郎傅粉整容光。

(老妪庾岭山人,姓腊氏。因我年年十八岁的模样,人号我为“庾岭十八母”。自从嫁了乔大夫,这老儿好风。风来便狂声狂气的。我好的是月。月上便魂飘色动的。两口儿逐年风月,生下两个男女。一个是女儿,生得修长窈窕,爱着青衫。聘与嶰谷伶伦氏家后裔,人号他为“嶰谷小青娥”。一个是男儿,生得虚心直节,又多文彩。一向在淇园卫武公书院里摇摆,人号他为“淇园斐然子”。今日是小春节令,不知老头子唤我出来作何状,莫不又是风发了么?〔近前〕老头儿万福!〔净〕老娘儿有礼。〔丑〕老贼!你这般粗皮硬节,配着我玉骨冰肌的个娇娘,真个便宜了你!〔净〕你那瘦貌疏容,嫁着我苍颜绿发的个丈夫,还是亏了我!〔丑〕我虽容疏貌瘦,暗里甚香。〔净〕我虽节硬皮粗,阴下甚美!〔丑〕你阴下虽美,年久成苓,必须要我采补。〔净〕你暗里虽香,鼎气却冷也,须要我调和。〔丑呸科〕我曾窃尔以玉,偷尔以香,安得嫌我鼎冷!〔净呸科〕我尝为尔嘲风,为尔咏月,岂可诅我成淋!〔丑〕且莫戏谑。远远望见两个儿女行将来了哩!〔副末上〕)

【竹枝词】淇水悠悠入百泉,猗猗夹岸青琅。武公祠畔遗踪在,长舞清风万缕烟。

(小生是乔大夫之子,一向在卫武公书院前生长。人见我虚心直节,文彩斐然,不似桃家郎轻薄、柳家郎颠狂,号我为“淇园斐然子”。今小春时节,父母在堂,未免唤妹子出来,同去问省一番则个。〔旦上〕)

【竹枝词】黄蝶飞飞嶰谷深,数竿寒玉傍云林。轩辕去后鸾凰绝,惟有风传翠羽吟。

(奴家是乔大夫之女。人见我袅娜窈窕,爱着青衫,不似姚家女儿爱衣黄、魏家女儿爱衣紫,年时已聘与嶰谷伶伦氏家郎为妇,因号做“嶰谷小青娥”。今哥哥呼唤,不知有何分付?〔近前〕哥哥万福!〔副末〕妹妹有礼。唤你出来无别,今是小春时节,二亲在堂,与你同去问省则个。〔旦〕诗不云乎?“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今小阳节令,百告成。幸父母俱存,兄妹无故,正当对景欢饮,以乐天伦。小妹厨下已备有酒肴,与兄同献高堂,以介眉寿是好。〔副〕最好!最好!就便同往。〔近前〕爹爹妈妈万福!〔净、丑〕孩儿免礼。今日无事,你两个不去读书做针线,同此草堂何干?〔副末旦跪科〕孩儿窃闻:人间五福,惟寿为先。今二亲同偕暮景,孩儿又各青年。农事告成,乐事当举。愿与双亲上寿一杯!〔净〕孩儿说得是。遥想吾一班的老朋友,如紫薇郎。随徂公、九烈君、张六郎、千户侯,何等蕃盛!今皆凋谢尽矣。独吾尚存。真个富贵非难,悠久为难,不可错过光景。〔丑〕老儿!莫说你见得如此,同我一班的姊妹人家,如章台柳家、若耶溪荷家、玄都观桃家、龙昌寺李家,皆倾国倾城!今安在哉?独我如故。真个是繁华逐流水,富贵等浮云,不可空过。〔副末旦〕爹娘年高,眼见得如此。我两个虽是后生,也见许多改变。如王三槐、窦五桂、荔十八娘、菊婢、兰孙,多少枝叶?今皆荡然矣!惟俺家子孙,一辈高似一辈。这都是造化笃厚之恩,圣君垂拱之泽,庙廊诸公调燮之功,不可不知。〔净、丑〕孩儿说得是。且将酒过来,我等对景祝赞一杯。〔净举酒科〕)

【南锦堂月】群卉辞秋,百虫闭蛰,寒衣已警先授。行乐无荒,效彼良士休休。傲严霜绿鬓蓬松,啸清风苍颜吟吼。介眉寿,惟愿取除旧生新,与吾同茂。

【前腔】〔丑〕回首,几度春秋!容妆浅淡,羞竞红紫娇柔。曾早占花魁,风流肯落人后。一任他质艳形腴,怎及我容癯影瘦。介眉寿,惟愿取至德馨香,与吾同嗅。

【前腔】〔副末〕盈眸,万汇俱休!风传翠?琳琅,玉击金漱。修影扶疏,把尘氛扫荡如秋。想柯亭千古知音,忆凤台双吹佳偶。介眉寿,惟愿取九阙箫韶,与吾同奏。

【前腔】〔旦〕春昼,丛玉初抽,清阴尚短,不堪栖凤时候。深感东风,吹嘘进百尺竿头。青简上百节无亏,翠微间万竿均茂。介眉寿,惟愿取孙子孙枝,与吾同后。

【醉翁子】〔净舞介〕频奏,清夜泻银涛韵骤。与唳鹤啼猿共为唱侑。〔丑抚净〕非谬,叹绿惨红愁,颜色如翁谁更有!〔合〕同聚首,但满酌金卮,以祈黄。

【前腔】〔丑舞介〕频皱,看园林蜂愁蝶瘦。若不是铁石丰标,岂堪禁受!〔净抚丑介〕知否?春信早已到江南,何必横斜望陇头。〔合前〕

【侥侥令】〔副末舞介〕清阴摇古岫,翠影蘸寒流。但愿辈辈凌鹏汉,枝枝近凤楼,护御沟。〔旦舞介〕庭除为箕帚,畎亩作篝篓。但愿家室绝尘垢,田野获丰收,无了休!

【十二时】〔合〕松青竹翠梅依旧,叹反复世情难透,惟三友是良俦。

(〔同拜〕〔末〕此剧甚佳!〔众〕正与吾辈风味相似。〔末〕再请一杯!〔众〕不劳了,就此告别。)

竹青梅白与松苍,耐尽人间雪与霜。

看破炎凉输老眼,晚寻三友共壶觞。

猜你喜欢
  卷六百二十一·彭定求
  台湾诗乘卷四·连横
  第四折·贾仲明
  第十九出 劝仕·叶宪祖
  王爱山·隋树森
  深夜里听到的乐声·林徽因
  游子谣·戴望舒
  卷七十九·徐世昌
  第十九歌 河边浪阿姊你洗格啥衣裳?·刘半农
  卷五·吴之振
  卷八百五十五·佚名
  卷七十六·徐倬
  明诗评三·王世贞
  日涉园集巻四·李彭
  大人赋译文注释·司马相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诗本音卷一·顾炎武

    昆山顾炎武撰国风周南闗闗雎鸠【十八尤 言十八尤者此字在唐韵之十八尤部也余仿此】在河之洲【十八尤】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十八尤】参差荇菜左右流【十八尤】之窈窕淑女寤寐求【十八尤】之【凡诗中语助之辞皆以上文一

  • 我等候你·徐志摩

    我等候你。我望著户外的昏黄如同望着将来,我的心震盲了我的听。你怎还不来?希望在每一秒钟上允许开花。我守候著你的步履,你的笑语,你的脸,你的柔软的发丝,守候著你的一切;希望在每一秒钟上枯死——你在哪里?我要你

  • 卷一百七十三·徐世昌

    李慈铭李慈铭,原名模,字{无心}伯,一字莼客,晚号越缦,会稽人。光绪庚辰进士,历官山西道监察御史。有《白华绛柎阁诗集》。癸丑除夕元化日流行,人事迺尘积。得失随鸡虫,一瞬判今昔。芳华转诘朝,岁事谢兹夕。万物

  • 卷二百一·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一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北山集【一】程俱字致道衢之开化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补官坐上书论绍述罢归宣政间进颂赐上舍出身歴官礼部郎建炎直秘阁知秀州南渡航海趋行在绍兴初为秘书少

  • 卷之三百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一百七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六十九·佚名

      康熙五十五年。丙申。六月己丑朔九卿等、遵上□日察议、户部尚书赵申乔、工部尚书王顼龄、左都御史范时崇、吏部侍郎傅绅、刑部侍郎李华之、学士蔡升元、王之枢彭始搏、詹事王奕清、奏摺、妄书不胜忻幸之语。祈

  • ●奇女子传卷之三·吴震元

    长卿吴震元论次侯四娘至德元年史思明未平卫州有妇人侯四娘等三人刺血谒于军前愿入义营讨贼长卿曰安氏之乱玄宗叹曰国家二十四郡何无一忠臣耶侯四娘等刺血谒请入营讨贼盖指公卿将相辈岂指史思明哉张廵姊河南节度使王巨

  • 卷四·王明清

    ●卷四○王素同姓名者二,李定同姓名者三王丝,字敦素,越之萧山人。景初为县令,会岁歉,丝每家支钱一千以济之,期以明年夏输绢壹匹,邑人大受其惠,称为德政。繇此当路荐之。盖是时一缣售价,不逾其数尔。仕止

  • 第八十六卷 文苑 一 三·缪荃孙

    常 州 府 三 清(上)龚百药龚百药,字介眉。三益孙。学问该博,下笔辄数千言。年十八,举顺治丙戌乡试。性落拓,不事生产。诗歌倜傥豪迈,与董以宁、邹祗谟、陈玉瑾称毗陵四家。坐墨误废,益肆力诗、古文词,性情工力,迥出

  • 尉迟皇后传·令狐德棻

    宣帝尉迟皇后名炽繁,是蜀国公尉迟迥的孙女。容貌美丽。最初嫁给杞国公宇文亮的儿子西阳公宇文温,以同姓公爵之妻的身份入宫朝见,被宣帝威逼宠幸。后来宇文亮图谋反叛,宣帝处死宇文温,将皇后纳入后宫,封为长贵妃。大象二年(5

  • 礼察第四十六·戴德

    孔子曰:“君子之道譬犹防与?夫礼之塞,乱之所从生也;犹防之塞,水之所从来也。故以旧防为无用而坏之者,必有水败;以旧礼为无所用而去之者,必有乱患。”故昏姻之礼废,则夫妇之道苦,而淫辟之罪多矣;乡饮酒之礼废,则长幼之序失,而争斗之

  • 卷首·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左氏传?卷首看左氏规模看左传须看一代之所以升降一国之所以盛衰一君之所以治乱一人之所以变迁能如此看则所谓先立乎其大者然後看一书之所以得失试以隐公六七年间考之事事皆备所谓一代之所以升降者春秋之

  • 缀术·祖冲之

    【已经失传】古代数学经典名著。刘宋祖冲之著。共5卷(或6卷)。成书约于5世纪中叶至6世纪初。唐初,被列为“十部算经”之一,是国子监算学科钦定的教科书,规定学习年限为4年。早在北宋时期已经失传。据《隋书·律历志》等

  • 初学晬盘·邬仁卿

    《初学晬盘》是清代著名缙绅官员邬仁卿为广大初学童蒙而作的训练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读物。作品分为上下两卷,各十五节,全是三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读来能够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

  • 二郎神醉射锁魔镜·佚名

    元明之际杂剧剧本。简名《锁魔镜》。无名氏撰。末本。剧演玉帝以赵昱为嘉州太守,因斩蛟有功于民,敕封灌口二郎神。义弟哪吒为降魔大元帅,镇摄玉结连环寨。二郎过寨,哪吒留之痛饮。酒酣比射,二郎一箭误中天狱锁魔镜。镜破,被

  • 入法界体性经·佚名

    一卷,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译。佛,住于宝积三昧,说法界之义。佛在耆阇崛山。文殊师利立佛门外,佛命之入。问佛住何三昧?佛言,宝积三昧。乃至种种问答,明法界义。舍利弗复与文殊问答深义。

  • 萨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佚名

    僧伽跋摩,意为“众铠”,天竺人,生卒不详。僧伽跋摩善解三藏,尤精《杂心》。南朝宋元嘉十年(433),他出流沙至于京邑。后应慧观等人之请,译出《萨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十卷等。《萨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又称为《摩得勒伽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