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椒生随笔·卷七

◎北塘海防中军帐额

予书“无倦”二字于中军帐额,而跋其后曰:“安不忘危,文不废武,豫道也。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士君子先劳无倦,思患豫防,真有不遑寝处者。北塘为海滨重镇,自前明以迄我朝,鱼盐舟楫之利,称富饶焉。向有炮台旧址,庆、光年间重建,洎咸丰初,僧邸以社稷重臣,加意洋防,不遗余力,而南北三炮台,巍然并峙,乃变生不测,祸不旋踵,守御无人,事机已失。去岁春,合肥相国移节直隶,督师天津,见北塘据上游,形胜与太沽并重,调练通永一军,以本镇帅统其师。炮台之麓,左右列营,余以翼长副之,领右军,逐一草创,日不暇给。今春以次就绪,而中军尚无下榻处,固失体裁,亦无以为讲武之所。遂拓地三弓,建屋三楹,屋后东西偏,附修小屋各四,中设厅事,右启书室,前置回廊,以麦夏始,以五日前落成。居于斯,游于斯,得日与营哨士卒尝源源接见于斯,暇则讲求弓马射以观德。偶倦于勤,辄手史册一二卷,参观古今治忽之由,与夫成败利钝之迹,余虽不文,未敢以芝麻鉴自诩军中读书作运筹帷幄故事。《诗》云:‘职思其居。’孔子有言:‘居无求安。’盖常于此言凛凛矣。”同治十年辛未天贶日之春自记。

◎杨忠愍公诗

容城杨忠愍公,文章为忠节所掩,甚至有人谓公不工诗,或谓公临刑诗二首已足千古,他作均可置之。余每读公诗集,中多清绝语句,节录之以志景仰云。“知己渐随流水远,离愁端与削山平(送刘菜涯考绩北上)。”“春归芙苑晴花合,天入燕云晓旆寒(送大宗伯雨洲王公考绩)。”“寒欺草榻凉如洗,风卷星河动欲流。报主独怜成孟浪,论交谁复忆同游(感月有怀)。”“君爱寒宫侬爱死,古来天地几痴人(送德观海分教偃城)。”“寒雁不堪云暝夕,秋风况是叶飞初(送徐龙湾审录江南)。”“志欲小天下,特来登此山。仰观绝顶上,犹是白云还(登太山极顶因题)。”

◎没字碑

乾陵一碑无字,不知其故。云于阗国贡者,见州志。又泰山有没字碑,或云是碑匮也。又汴梁秦桧墓碑无字,盖秽德有不堪书者矣。

◎巴图鲁

“巴图鲁”以赏有功,王渔洋《皇华纪闻》作“把土鲁”,自注:“把土鲁,勇也。”元时必出上赐,本朝亦然。后作“巴图鲁”。近且由下陈请上赐,锡以清语汉语之嘉名耳。或曰:“巴图鲁,犹言好勇也。”

◎俗语引证

俗语有本于载籍者,有载籍用俗语者,引证十数则,以资考据。姑息(《礼·檀弓》)、得法(《国语》:是良史也,为我得法)、有分(问)、无分(《左传》子华对楚灵王语)、听情(《汉书·王侯表》:沈猷夷俟受元狩五年坐可宗听情不具)、买卖(《汉书·食货志》:更名新莽天下田曰王田,不得买卖)、门生(《汉书·佞幸传》)、内顾(《汉书·杨仆传》:失其内顾)、老先生(《汉书·贾谊传》:每诏下,诸老先生未能言,谊为之对)、衙门(《三国志》:袁绍攻公孙瓒、毁其衙门)、阳沟(郭璞《尔雅注》:阳沟巨军,古之名鸡,亦作羊沟。《太平御览》:阳沟之鸡)、尊大人(陆士龙《答车茂安永书》:尊大人贤姊上下,当为喜庆)、举家大小(车茂安《答士龙书》)、便习(谢灵运富春诸诗:氵存至宜便习)、当面背面(杜诗:当面输心背面笑)、大廊老(杨椒山《与少司寇吉阳何公书》:自大廊老去后,吾无忧矣)。

◎止盗正以救荒

杨椒山先生《上徐少湖书》有云:“闻各处抚按分付各属官,今且暂宽治盗之法,其意惧生变也。以故各官于贼之获,俱姑息宽纵之。此端一开,为盗者众,贫者日至放肆,富者日不安生。是民之为盗,虽起于年凶,亦上之人有以教之耳。夫济荒自有长策,未闻教民为盗以救之也;况渐不可长,民不可逞,恐堤防一撤,纪纲遂坏,其变有不可胜言者。宜速行令各处抚按有司,使遇盗贼仍治之如法。则禁盗乃所以止盗,而止盗正所以救荒也。”毛西河云:此大圣大贤大经济大作用,不意先生遂能到此。明末,山东大饥,有抢米者,太守王雪于、推官陈卧子皆殉国名臣,当时坚执抵法。曰:“吾杀乱民,非杀饥民也。”其论与先生同。止盗救荒一言,即生道杀民之意。

◎幕客授职

古之参谋记室,即今之幕客也。雍正间,上谕云:“嗣后督抚所延幕客,须择历练老成、深信不疑之人,将姓名具题,如效力有年,果称厥职,行文咨部议叙,授之职位,以示砥砺。钦此。”今则久不具题,遂无授职者矣。

◎尹文端条告语

办赈最非易事,偶不实心实力,造孽莫大,况自利乎。尹文端(继善)督两江时,办赈条告语有云:“倘不肖有司克赈肥家,一有见闻,断不能幸逃法网。即本部堂稽察有所不到,吾知天理难容,子孙将求为饿殍而不可得。”痛哉言乎!

◎汪焕曾先生撰联

萧山汪焕曾先生(辉祖)初习申、韩,后以进士出宰楚南,时称循吏。其旧撰馆联云:“苦心未必天终负;辣手须防人不堪。”此不特入幕者宜奉为圭臬,凡有司皆不可不知也。

◎胡文忠书牍

《胡文忠集》十卷,而书牍居其六,皆军事政教之言,其于亲戚情话,仅附一二笔,有自然机趣,所谓“老树着花无丑枝”也。采录之以便披诵。《致左季高京卿》云:“绍酒十尊奉上,公之精气再劳十年,亦必可支,所患关隘阻隔,痰饮中梗,幸早治之。或曰以沉香浸酒,则永无关隔之症,然林翼精气日形其短,颇惜此才也。”《致庄蕙生(受祺)》云:“尧仙(吕公孙)藩黔,吾方守黎平,又一年而吾旋楚,尧仙升闽抚,道阻不能至,长沙派兵百人由辰州上迎入安化,在印心石屋门首经过,其幼女嬉笑岸旁柳阴下,陶少云(恍)欲以年家谊托女萝,连年从戎,尚未函商,而尧仙则已古矣。尧仙爽直有气概,治黔有声,至今思念之,不仅私交之密也,乞与仲远商酌成全之法。”《致官使相》云:“闻尊体日渐复元,应健脾胃为主,脾胃者,人之元气也。潜山天柱,汉代尊为南岳,汉武巡狩。由盛唐至潜,登天柱,泛舟枞阳,射蛟浔阳江中,即其地,万山嵷巃,独产天堂野术,土人以绳缚腰,别系绳树石间,跳身绝壑悬岩间以采之。惜所得不多,弟服之大效,其和平中正如老兄性格。付上一匣,计野术三十五枝,如试服有效,秋冬再可购觅奉上。”

◎孝子慈孙

楚语士曰:尧有丹朱,舜有商均,启有五观,文王有管、蔡。皆元德也,而有奸子。韩文公子昶暗劣,误金根车为金银史。直翁(浩)为相,非无一善可称,子弥远为权臣,而掩其父之美。吕文靖(夷简)为相,非无一疵可议,子公著为名相,而杨其父之美。杨涉而有子凝式,张浚而有子栻,如吕、杨、张三公,真孝子也。王导之孙谧而授玺绶于桓玄,谢安之孙澹而持册于刘裕,颜见远孙之推而丧节,韩魏公孙胄而隳宋。岂诒谋之不善乎?如陶侃之孙渊明,见远之孙之仪,之仪玄孙常山、平原二公者,真慈孙也。语云:有钱难买子孙贤。是人力不为功,而天理尤不可测矣。

◎何子贞太史集字联语

道州何子贞太史(绍基)为文安公(凌汉)哲嗣,书法甲天下。余见其所集《争坐位帖》字联,灭尽针线痕迹,真才子也,亟全录之。七言云:九功惟叙使勿坏,百度得数而有常。宣德道情文乃贵,明微谨始礼为宗。与其过纵何如谨,到得能诚自会明。悟到前身应是月,数来好友莫如书。明月同行如故客,异书难得比高官。两足不出门半尺,一室坐拥书百城。行事莫将天理错,立身当与吉人争。闻常言辄有至理,爱别致便非本□。且自思立足得地,岂可辄抗颜为师。藏异书贵得□本,收古画须检裂文。有三尺地身可坐,到五更时□自清。如张子野真醉伯,是李将军乃画师。时事亦当参古礼,人为不敢恃天功。对月横安高士榻,论文喜得古人书。纵目古今还自省,侧身天地一无言。伦理只从天事见,功名贵自本心来。古《易》九家皆见圣,鲁《论》半部足匡时。然名香宜对古画,见明月又来故人。书城高大能藏道,心地光明始爱才。八言云:揆高度深,九数所极;指事会意,六书之纲。将相公侯,盖亦有命;射御书数,皆谓之文。坐榻横书,升台校射;然香品画,对月开尊。武将宣威,自天而下;文臣记盛,如日之升。瞻言古人,便若同世;措置难事,亦如平时。见人之过,如己有失;于理既得,即心所安。力排众议,乃见独是;心师古人,自为一家。就己然情,知未来事;于独居地,见大众心。有功不伐,闻过则喜;为道日益,积德能升。纵横百家,才大于海;安坐一室,意古于天。天寿崇高,初无阶级;书城割据,各异门途。意之所忽,过从此长;众有同欲,功不可居。圣业颜曾,清名李郭;相才文富,士品裴王。十言云:参三六九易数,皇极斯寓;合百二十国书,鲁史乃兴。十一言云:何必开门,明月自然来入室;不须会友,古人无数是同心。十二言云:戴胜祖高堂,士礼从知家相作;子长事安国,尚书真见古人来。十三言云:士礼守容台,本东鲁两圣人所定;佛书破藏海,是南朝众才子之文。十四言云:明理自平居,莫到有事时存两端念;置身须得地,当为从古来第一等人。二十七言云:行路有何难,我曾从天柱九疑终南紫阁太室三涂,直到上京王者地;得师真不易,所愿与高堂二戴安国子长相如正则,同依东鲁圣人居。

◎陈子鹤太宰

陈子鹤太宰(孚恩)为荔峰侍郎(希曾)次嗣,书法冠一时,以拔贡起家,历官清要。其摄东抚时,未受盐务陋规,蒙赏“清正良臣”匾额。咸丰十年七月,朝命诸臣会议幸热河事,太宰有“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之语。十一年在热河,又力阻回銮。今上登极,载垣等败,许仁山侍郎(彭寿)以党援参奏褫职,旋戍新疆。可为奏对不慎者戒。

◎朝轿故事

钟繇有膝疾,拜起不便,时华歆亦以高年疾病,朝见皆使载舆车,虎贲舁上殿就坐,是后三公遂以为故事。见《三国志》。今之赐朝轿者(即朝),意盖本此。然止及景运门而止,不能舁上殿也。

◎耆相楹联

耆介春相国(英)有满洲才子之目,然颇自负,宣庙优遇之,尝褒为有胆有识。迨文宗嗣统,恩礼寝衰,屡奉严斥,有“无耻无能”之论。耆揭一联于楹云:“先帝隆褒,有胆有识;时皇罪过,无耻无能。”颇为上闻,非亦足以杀其躯乎?

◎驿书不过六百里

今军事至急者,驿书日六百里。考《三国志·陈泰传》,泰每以一方有事,辄以虚声扰动天下,故希简白上事,驿书不过六百里。又考《汉书》,屈牦乘病置为急递,日行四百里。古以四百里为至速,至三国时,乃定此限耳。

◎棋争边角

围棋国手,最争边角,劣手则争中腹。谚云:“金角银边草肚皮。”此之谓也。宋刘彦修子羽之言曰:“善奕棋者,不争边角文艺。”名臣之论,却欠精理。

◎天籁诗

澧州乞食道人游一瓢诗曰:“磨快锄头挖苦参,不知山下白云深。多年寂寞无烟火,细嚼梅花当点心。游食多年不害羞,也来城市看妆楼。东风不管人贫贱,一样飞花到白头。破寺无僧好挂瓢,闲时歌舞醉时箫。黄昏月落秋江里,没个人来问寂寥。门外何人唤老游,老游无事听溪流。而今世事多荆棘,黄叶飞来怕打头。”天籁也,而道味盎然,转觉摹唐规宋之同嚼蜡矣。

◎几何

西洋算法书名几何,乃春秋时冉求所造,今中国转无此书,且学算法于洋人,而不克善其术。甚矣,古今人之不相及也。

◎天子门生

秦桧欲收罗逵于门下,罗不屈,桧大怒,必欲杀之,而桧死矣。高宗曰:“不愧天子门生。”逵本绍兴辛未状元,今称翰林为天子门生者本此。然非状元不克当,非如逵者不敢当也。

◎论六军

直隶练兵于保定、正定、遵化、古北、河间、宣化、曰六军。军各二千五百人,部中于京饷外,复立固本名目,由直隶按月请领,此刘制军(长佑)所奏办也。故户部《统筹财用源流》一疏有云:“同治六年七八月间,枭匪乘机窃发,以百数十揭竿之众,横行数郡,扰及近畿。所调六军者,既未能先事预防,以杜乱萌;并未闻一矢加遗,以推凶焰。”又云“各类多有雕一木质关防,径行赴部支领帑饷者,十羊九牧,不知节制,无益于事,臣等实深惜之”云云。夫不练勇而练兵,诚善举也,惟进伍废弛已久,非旦夕所能有功,朝廷特调曾文正,八年到任,从新整顿,芟繁就简,渐有起色。十年冬,李少荃傅相改调遵化一军,移扎北塘海口,易名通永。

◎白话

南方人谓与闲谈曰白话,又空言无实际之谓,俗语也。考《翰林志》:翰林所著撰教坊致语曰白话。则俗语居然典故矣。

◎亻赐

今人书札之尾,每有“不亻赐”字样。考“亻赐”音,赐义切。《李密传》云:“敖庾之藏,有时而亻赐。”潘岳《西征赋》云:“起长怀以遐念,若循环而无亻赐。”张铣注:亻赐,尽也。六朝人喜用僻字,遂相沿至今云。

◎兄弟薰莸

颜之仪而有弟之推,历事梁、齐、周、隋;朱温而有兄全昱,斥其灭唐;王安石而有弟安国,请其远佞;史可法而有弟可程为二臣。一薰一莸,万难陶化,又何疑乎舜之于象,武周之于管、蔡,展禽之于盗哉?

◎秀才所习

宋初尚《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至为之语云:“《文选》烂,秀才半。”见放翁《老学庵笔记》。近日文人专攻《四书》,甚至五经亦不全读,子史集更置不顾,因有“《四书》熟,秀才足”之语,盖古以杂作取士,今以时文取士,故所习殊也。然时文愈趋愈下,吾宁为古之半秀才,不为今之足秀才也。

◎金陵昭忠祠

江南遭兵最久,殉难官绅最多。江宁先有湘军昭忠词,在城北莲花第五桥,系克城之初,就伪王府略为修葺者。后就地并建三祠,中仍为湘军陆师昭忠祠,东为金陵军营官绅昭忠祠,西为湘军水师昭忠祠。而东祠约分六端:一曰咸丰三年金陵城陷,满汉文武殉节之员;二曰自癸丑至庚申八载,向荣、和春营中阵亡、伤亡及病故之员;三曰江宁七属历年殉难之绅及外籍而寓居金陵遇难之绅,本籍而阵亡于外省之绅;四曰生平久居金陵大营,其后尽节他处,如邓绍良、周天受、张玉良之类;五曰扬州、镇江两军,皆因图克金陵而设,两处阵亡、伤亡、病故之员;六曰金陵满汉妇女不屈而死者,别立贞烈祠祀之。此同治七年春江督曾公国藩所奏办也,并查事实书立神牌,详尽之规,足垂千古。

◎王烈妇

江南镇江府西门外大围坊民人赵维兴,妻眭氏,卖鸦片烟为业。其媳王氏年二十,于归甫一两载,氏夫常在外,姑屡诲淫不从。潘道士素与姑往来者,贪氏色,贿其姑。甲午八月十九日,姑引道士匿氏床侧,欲俟就枕污之,氏惊觉,拒之益坚,喊哭声闻户外,道士遁去。姑愤极,以锥刺氏下体殆遍,氏闭户更衣裳,上下缝纫,带伤服生鸦片死。次日,其母家鸣于官,道士贿之拦验,冤不得雪,节未能彰,里人为痛惜之。桂丹盟时宰丹徒,为请于上曰:“似此操励冰霜,志坚金石,经百折而不辱,拚一死以如归,玉出浊流而不变其洁,芝生溷厕而自喷其香。众口一辞,断难磨灭;寸心千古,应发幽潜。倘教东海冤沉,恐阻三年之雨;惟使南山案定,可扶一国之风。”中丞命捕道士鞫之,治于律,妇得旌于朝。

猜你喜欢
  窦何列传第五十九·范晔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零四·杨仲良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九十六·李心传
  ●卷二十八·陶宗仪
  卷第二百三十七·胡三省
  朱子年谱卷三·王懋竑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八十七·佚名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八·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九·佚名
  卷十 成帝纪 第十·班固
  王衍传·薛居正
  汉纪四十九 孝灵皇帝上之下熹平元年(壬子、172)·司马光
  卷五十·佚名
  奏谳书十二·佚名
  “社会贤达”钱牧斋·吴晗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高文秀

    (外扮孛老、净扮府尹、搽旦同上)(孛老云)月过十五光明少,人过中年万事休。老汉乃刘二公是也。自从我这女孩儿,问赵元讨了休书,招下本处臧府尹。将赵元着他解送文书于上京,误了一日杖四十,误了两日杖八十,误了三日处斩。不期此人

  • 卷三十一·方回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三十一    元 方囘 编宫阃类 长门买赋团扇托词后妃于君王犹然妇人女子疎而不怨难矣自易之咸恒诗之关雎鸡呜其义不明而後风俗衰恩义薄居宠而自损上也而或失爱怨其所可怨不诽不乱可也 五

  • 卷四十九·黄以周

      徽宗   △宣和七年(乙巳,一一二五)   1、正月(案:《宋史·本纪》及李〈上直下土〉《十朝纲要》正月系癸酉朔,钱氏《四史朔闰考》同。) 丙申,金国贺正旦使、卢州观察使孛堇高居夔,副使太中大夫、守大理卿杨意见於紫宸殿

  • 第一百二十九回 争鲁案外交失败 攻梁阁内哄开场·蔡东藩

      却说梁阁由奉张保举,本为洛阳所忌疾,况梁有财神之名,财神为奉派所用,奉方有财神,洛方只得请天杀星下凡。洛吴怎不起邻厚我薄之感?爰趁鲁案机会,拍出一电,声讨梁阁。电文大旨,说:  害莫大于卖国,奸莫甚于媚外,一错铸成,万劫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五·佚名

    正统十三年夏四月丙辰朔享 太庙 遣中官祭司户之神 丁巳封代府宣宁王逊炓生母徐氏为代简王夫人赐之诰命 楚王季埱奏弟大冶王季堧择武昌护卫指挥同知翟政妹为妃婚期在迩不意叔崇阳王孟炜薨逝季堧应持服未敢成婚 上命礼

  • 卷之二百七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三百三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建中·周绍良

    №建中001【盖】皇堂姑博平郡主墓志【志文】唐故博平郡主陇西李氏墓志铭并序 秘书省校书郎独孤□撰有唐博平郡主,玄宗孝明皇帝之孙,故皇太子之女也。母曰薛妃,盖丛庆□仁,发祥垂耀,姿性淑茂,彰夫岐嶷。虽生于

  • 汪纲传·脱脱

    汪纲,字仲举,黟县人。是签书枢密院汪勃的曾孙。汪纲因祖辈的官任而当官,淳熙十四年(1187),铨试合格后,他被调为镇江府司户参军。马大同镇守京口,他刚强坚定,自以为是,汪纲的言论不放肆谲诈,又不追逐潮流。议政的人想使两淮的铁

  • 钱宁传·张廷玉

    钱宁,不知所出,有人说他是镇安人。他从小就被卖到太监钱能家为奴,钱能很爱他,他便冒了钱姓。钱能死后,皇上推恩给他的家人,钱宁得任为锦衣卫百户。正德初年,钱宁依从于刘瑾,得以见爱于皇上。他个性狡猾,善于射箭,能左右开弓。皇

  • 卷八十九 张耳陈馀列传第二十九·司马迁

    张耳者,大梁人也。【索隐】:臣瓚云:“今陈留大梁城是也。”其少时,及魏公子毋忌为客。张耳尝亡命【索隐】:晋灼曰:“命者,名也。谓脱名籍而逃。”崔浩曰:“亡,无也。命,名也。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为亡命。”游外黄。【索隐】: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十四·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四 洪武二十四年十一月癸未朔,赐国子生襴衫、巾绦。 丙戌,诏在京各卫军士初犯笞杖徒流罪,并免一次。 戊子,思明府署府事故知府黄忽都子黄广平以服阕,遣知州黄忠奉表,贡马及方物,诏以广平袭职,赐

  • 非鞅第七·桓宽

    大夫曰:“昔商君相秦也,内立法度,严刑罚,饬政教,奸伪无所容。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器械完饰,蓄积有余。是以征敌伐国,攘地斥境,不赋百姓而师以赡。故利用不竭而民不知,地尽西河而民不苦。盐、铁之利,所以佐百姓之急,足

  • 思辨録辑要卷十四·陆世仪

    治平类天无体以二十八宿为体天无度以日之行为度天无赤道以南北极为凖而中分之为赤道天无黄道以日躔之所经为黄道天无十二次以日月所宿之次为十二次天亦不止以二十八宿为体天只是积气自地以上皆天一层高一层一层紧一层

  • 耻言一·徐祯稷

    徐祯稷篡[祯稷字叔开号余斋江南华亭人明万历辛丑科进士刑部主事历四川按察司副使] 耻言者家居谈说偶识之简者也言之未克行焉庸无耻乎存以备自省亦以示后人犹冀有能释予耻者 或问士之为学奚先余斋曰其忠信乎夫子之教主

  • 卷三十七(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日藏分菩萨使品第三尔时频婆娑罗王。见未曾见无量阿僧祇梵天。帝释天。那罗延天。四天下转轮圣王。见已心大欢喜。从坐而起在一面立。尔时四使菩萨摩诃萨及其眷属。合掌向释迦牟尼佛。时日行藏菩萨以瞻波迦华鬘散释

  •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七·圆晖

      从此大文第二。明四缘。于中分二。一明四缘。二别解等无间。初就明四缘中。文复分三。一明四缘体。二明缘中作用。三明法从缘生。且第一明缘体者。论云。广说因已。缘复云何。颂曰。  说有四种缘  因缘五因性

  • 还源篇·石泰

    内丹学著作。宋代石泰撰。本书遵循祖师张伯端金丹内练学说,强调 “还源返本,与道合真”(《还源篇阐微》)。全篇以九九之数八十一章五言绝句,逐一论述丹基、采取、交结、烹炼、沐浴以及分胎、温养、丹成之大意,反复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