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审计院

审查收支计算,以定岁出岁入,权皆属之审计院,实全国财政总监督也。然一实地考查,则京外官吏,皆视之若不足重轻者,其弊则在一穷字。譬如富家巨室,财用绰裕,当然延友司账,会计井然。若窭人子西移东挪,朝不谋夕,有用即属幸事,何暇考正度支?今国内所有利源,抵押将尽,政府已贫无立锥,端赖亲日系,老交通系,居间向日美两国揭债,此两系虽不必入政府,而实掌中国财政之生命,宜武人政客,皆引为腹心焉。财政部人员,固未必皆能假外债,而当青黄不接之际,恒仗其挹注弥缝之力,以敷衍一时,故其重要仅亚亲日交通两系焉。审计院斯不然矣,掌现成之会计,以挑剔为能事,人之视之匪第为赘旒,实一障碍,当公路帝制自为之日,乃特任其乡人丁振铎为院长,振铎老朽顽固,麻木不仁,然犹皇皇然援引私谊,如湘人柳旭之流,皆不知财政学、审计法为何物者。从此院势日益颓落,视平政且不若矣。

第一厅主审查外交、财政、教育等部收支计算,中惟财政事繁;第二厅主审查陆军、海军、交通等部收支计算,中惟交通事繁;第三厅主审查内务、司法、农商等部收支计算,中以内部管警察,支出较多。然外交陆海军,凭势压人,自非本院所敢挑剔。北洋派以军警组成内务部长,非有统率北警能力者不能胜任,故内部经费,偶有出入,亦不敢苛求。教育、司法、农商,则所谓硗田无良苗,虽搜剔亦鲜所得。于是全神皆注之财政、交通两部焉。故第一厅、第二厅,为富厅,第三厅为穷厅。某甲为协审官年余,自谓初入时按照表册核阅一过;三月后,则阅而不核;半年后,并阅亦不复完矣。又有某核算官,核算教育部普通司所辖经费,数月一簿未完。人有觇之者,则一手握算,一手支颐而睡,鼾声且达户外,叩以若此将无了日,答曰:“子何骏,催日即了日也。”盖逾限久,长官如催,即含溷缴卷也。

书记室中有机要、收发、会计、庶务、编译五科。本院行使职权,勿关秘密,故机要科几同虚设。汴人某任此,无可解嘲,则曰:“本科备战时审查军费也。”人皆掩口。编译分编纂、翻译两处,主编译东西洋财政审计政学书籍,及表册式样,往熊秉三随端午桥考查宪政归,所携外国会计簿记格式,盖盈箱箧,自负为理财专家,后任东三省财政监理官,即据以实,施然所派检查人员,莫不徇私,而各署局购物发票,又皆自假刊店号图记,开单粘卷,财政实未丝毫清厘。不过官厅添用雇员数人,专司统计及一切表册即已。今之编译新书者,正复如此。外国文牍,无可摹仿,法规则试行之初,弊即因之以生,赵智庵谓纸张洁白,字画匀细,复能款式勿误,俾可搪塞议会,便是审计能手。若以他人千辛万苦借来之外债,而徒供审计官之挑剔,恐无人能甘心俯首者,是何言之痛切也!

与书记室并立者,则有外债室,迩年借债度日。此室人员,确有日不暇给之势,据组织法则稽核外债事务属斯室焉。然自洪宪僭国迄乎今日,借款不必尽由财部,且无一非秘密从事。借到之款,先提大半,以供党费,临时兵费及收买异己离间,他人诸费,是皆无可稽察者。某君主计日,见报纸登一借款消息,即致函国务院诘问,院秘书厅苦其烦,置不答复。事已寝矣,未几某项借款,舆论一致反对,干木愤甚。查从何所泄漏,秘书某复谓,此审计院外债室人员所为也。彼曾有函来探问,干木赫然,嘱院长逐之去焉。然自某甲任副院长以善西语工交际时代政府经营外债,于是监督官一变而为行政官,经手既多,自饶回扣,外债室亦黍谷生春,生机勃发矣。

海军部员有专司鸣放午炮者,月支薪百数十元。某君签出驳诘,厅长某见之曰:“是何不达时务也?”遂置弗问焉。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八 周处(子 子勰 弟札 札兄子筵) 周访(子抚 抚子楚 楚子琼 琼子虓 抚弟光 光子仲孙)·房玄龄
  列传第五十九 裴叔业 夏侯道迁 李元护 席法友 王世弼 江悦之 淳于诞 李苗·魏收
  卷二十一 越语下·左丘明
  卷六十七·毕沅
  卷四·欧大任
  ●卷九·叶梦珠
  第三三九保结状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六日一二二○二--一六·佚名
  通志卷九十一·郑樵
  评鉴阐要卷八·乾隆
  列传卷第六 高丽史九十三·郑麟趾
  卷十三·司马贞
  史记集解卷四·裴骃
  萧谌传·萧子显
  卷第二十二·佚名
  卷六十八巡防四·冯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十一·徐世昌

    钱载钱载,字坤一,号萚石,又号瓠尊,秀水人。乾隆壬申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礼部侍郎。有《萚石斋集》。入七里泷雪滩雾初豁,风利已临泷。连山夹岸去,中有碧玉江。山根互开阖,江势随之撞。纤纤被岸草,安知非蓠

  • 卷三十·孙默

    钦定四库全书十五家词卷三十      休寜孙默编董以宁蓉渡词中中调临江仙【第四体】昨夜昨夜玉人迎笑处石榴花压重墙湘帘垂徧郁金堂筹分双陆局帖较十三行 韵事好消清昼旧欢无奈思量轻魂销在镜台旁缘随骰采卜酒带

  • 御选明诗卷十四·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十四乐府歌行十一米云卿杨栁歌送唐仲秩江南二月时杨栁緑华滋高台不知数台边千万树萦隄夹岸相映新摇曳朱门翳美人翠楼丝丝争媚日黄鹂树树学啼春啼春不住高下飞金梭乱掷流黄机又如织女机初防千丝

  • 本纪第二 太宗上·刘昫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讳世民,高祖第二子也。母曰太穆顺圣皇后窦氏。隋开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生于武功之别馆。时有二龙戏于馆门之外,三日而去。高祖之临岐州,太宗时年四岁。有书生自言善相 ,谒高祖曰:“公贵人也,且有贵子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五十一·杨仲良

      仁宗皇帝   英宗册立始末   景祐二年十二月,安化留后允让为宁江节度使。允让,元份第二子也。上之幼也,真宗择宗室子年相若、聪悟可观者与游,召允让入禁中,旦暮诵读共学,凡动作燕嬉,无一不中节。及上出閤,始用云韶乐导

  • 卷第六十六·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汉纪五十八〔起屠维亦奋若(己丑),尽昭阳大荒落

  • 卷之一百五十六·佚名

    洪武十六年八月壬申朔日有食之○甲戌 上谕佥都御史詹徽等曰民之休戚系于牧民者之贤否咨询得失激浊扬清则系乎风纪之职近来人情习于故常政事安于苟且上下相蒙彼此无惮乃至阖郡连岁不闻有所激劝或者乃云吏称民安岂知善

  • 泾林续记·周玄暐

    黼庵柴公讳奇,弘治乙卯,读书于清真观池亭之东。四月既望,夜二鼓,月色如昼,公起步庭除,忽见五童子披鹤氅,麾羽扇凌空而下,翩翩为回波之舞。歌曰:驾而风兮策而霆,乘白鹤兮入苍冥,山青青兮海澄澄。又歌曰:月为璧兮珠为星,驾赤虬兮上玄

  • 王益柔传·脱脱

    王益柔,字胜之。为人刚直尚气节,喜谈论天下大事。因荫庇入仕,官至殿中丞。西夏赵元昊叛乱时,上奏边防选将之策。杜衍、丁度宣抚河东时,益柔写信给他们说:“河外兵饷无法筹措,非要换帅臣、转运使不可。”并推荐可胜任的人。杜

  • 卷之七十一  蓬軒類記四(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蓬軒類記,四卷,未著撰人姓氏。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作「吳中黃暐日昇」撰,並載王鏊序一篇,誤。黃暐所撰為蓬牕類記,四庫全書總目卷一四四已著錄。朱本所載王序,即蓬牕類記序文,僅將「牕」字改作「軒」。又,北京圖書館所

  • 卷二十一·叶隆礼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二十一南北朝馈献物累朝贺宋朝生辰正旦礼物宋朝皇帝生日遣使致刻丝花罗御様透背御衣七袭或五袭七件紫青貂鼠翻被或银鼠鹅顶鸭头纳子涂金银装箱金笼水晶带银匣副之锦缘帛皱皮鞾金玦京

  • 法华举禅师·惠洪

    禅师名全举。汾阳昭公之嗣也。初住龙舒之法华寺。后移居白云之海会寺。为人精严。谅直饱参。汾阳特称之。自出并汾。遍诣名山。初谒荆南福昌善禅师。善问曰。回互不回互。对曰总不与么。曰为什么已吃福昌棒。对曰。一

  • 指月录卷之六·瞿汝稷

    旁出法嗣 ▲僧那禅师姓马氏。少而神隽。年二十一。讲礼易于东海。听者如市。一遇二祖。遂投出家。自是手不执笔。尽弃世典。惟一衣一钵。一坐一食。奉头陀行。后谓门人慧满曰。祖师心印。非专苦行。但助道耳。若契本

  •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一·宗喀巴

    〔科〕酉四施何等物分二戌一略示应舍不应舍物戌二广释今戌一略示应舍不应舍物谓由施此物,能令现前离恶趣因,引生乐受究竟利益,能令断恶,或立善处。又于现前虽无安乐,然于究竟能生义利,是则菩萨当施于他。若由施此,现生逼恼后

  • 卷第十四·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害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可毁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可坏身、语、意业?云何得不退转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可动身、语、意业

  •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释卷上·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如是者。所谓结集之时所指是经也。我闻者。盖表亲从佛闻也。一时者。当说经之时。其地六种震动。或天雨众花。

  • 卷第九·佚名

    摩诃僧祇律卷第九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明三十尼萨耆波夜提法之二佛住舍卫城。尔时尊者优陀夷。持衣与大爱道比丘尼作是言。善哉瞿昙弥。此衣为我浣染打。时大爱道即为浣染打已。送还语优陀夷言。此衣已浣染

  • 卷第二十六(第四诵之六)·佚名

    十诵律卷第二十六(第四诵之六)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七法中医药法第六佛在王舍城。秋时诸比丘冷热发癖癊患动。食不能饱羸瘦少色力。佛见诸比丘羸瘦少色力佛知故问阿难。诸比丘何以羸瘦少色力。阿难白佛言。世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