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帝本纪
敬皇帝名方智,字慧相,乳名法真,是世祖的第九个儿子。太清三年(549),封为兴梁侯。承圣元年(552),封为晋安王,食邑二千户。承圣二年(553),出任平南将军、江州刺史。承圣三年(554)十一月,江陵陷落,太尉扬州刺史王僧辩、司空南徐州刺史陈霸先商定,以敬皇帝为太宰,秉承皇帝旨意,奉迎敬帝返回京城。承圣四年(555)二月二日,从寻陽入居朝堂。任太尉王僧辩为中书监、录尚书、骠骑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加司空陈霸先班剑三十人,任豫州刺史侯王真为江州刺史,仪同三司;湘州刺史萧循为太尉,仪同三司;广州刺史萧勃为司徒;镇东将军张彪为郢州刺史。
三月,齐派遣上党王高涣遣送贞陽侯萧渊明前来做梁的继承人,到达东关,派吴兴太守裴之横跟他作战,裴之横战败而死。太尉王僧辩率军驻扎在姑孰。四月,司徒陆法和以郢州归附于齐,派遣江州刺史侯王真讨伐他。七月二十三日,王僧辩收容贞陽侯萧渊明,从采石渡江。二十六日,抵达京城,以敬帝为皇太子。九月二十七日,司空陈霸先仗义举兵,袭击并杀死王僧辩,废黜萧渊明。二十九日,敬帝正式即皇帝位。
绍泰元年(555)冬十月二十二日,下诏:“王室处身失所,遭灾罹祸,西都失守,朝廷倾覆,先帝梓宫,流离失所,王基倾覆,国境之内,不加拥戴。朕荒寥幼稚,处国运艰难之时,泣血枕戈,志在雪耻。大耻未雪,早晚鲠愤。百官大臣,当以大义相勉励,使朕超越蒙昧,承继大业。顾惟夙心,念不至此。仰凭先灵,依倚将相,克清首恶,谢冤陵寝。现今坠命戴新,宗礻方更祀,造福百姓,岂朕一人!澳承圣四年(555)为绍泰元年(555),对全国已判罪犯减刑或免刑,内外文武大臣赐给爵位一等。”任贞陽侯渊明为司徒,封为建安郡公,食邑三千户。五日,任司空陈霸先为尚书令、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将军、扬、南徐二州刺史,司空仍旧。震州刺史杜龛起兵,在长城攻打信武将军,义兴太守韦载倚郡接应。六日,进太尉萧循为太保,新封的司徒建安公渊明为太傅,司徒萧勃为太尉。任镇南将军王琳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十一日,尊母夏贵妃为皇太后,立王妃为皇后。镇东将军、扬州刺史张彪晋号征东大将军。镇北将军、谯、秦二州刺史徐嗣徽晋号征北大将军。征南将军、南豫州刺史任约晋号征南大将军。二十四日,诏令司空陈霸先向东讨伐韦载。二十九日,任约、徐嗣徽起兵叛乱,乘着京城没有设防,暗中占据石头城。三十日,韦载投降,义兴安定下来。派遣晋陵太守周文育率军增援长城。
十一月三日,齐安州刺史翟子崇、楚州刺史刘仕荣、淮州刺史柳达摩率部投奔任约,抵达石头。十三日,司空陈霸先回到京城。
十二月四日,徐嗣徽、任约又先后到达采石,迎接齐的援军。十日,派遣猛烈将军侯安都水军在江宁半路拦截,贼军大败,徐嗣徽、任约等败逃到江西。十四日,翟子崇等请求投降,并放其回到北方。
太平元年(556)春正月初二,对全国已判罪犯减刑或免刑,与任约、徐嗣徽同谋的事,一律不予追究。给简文皇帝诸儿子追加官职。以已故永安侯确的后代袭封邵陵王,奉携王后。七日,镇东将军、震州刺史杜龛投降,诏令赐以死罪,特赦吴兴郡。二十三日,以太保、宜丰侯萧循袭封鄱陽王。东扬州刺史张彪在剡岩包围临海太守王怀振。
二月五日,派遣周文育、陈..袭击会稽,讨伐张彪。八日,张彪的长史谢岐、司马沈泰、君主吴宝真等全城投降,张彪败逃。以中卫将军临川王大款即本号开府仪同三司,中护军桂陽王大成为护军将军。十一日,若耶村人杀死张彪,将他的头送到京城,特赦东扬州。十四日,废震州,仍称吴兴郡,十八日,贼徐嗣徽、任约袭击采石戍,拘捕戍主明州刺史张怀钧,到达齐。十九日,因国境东部被杜龛、张彪掠取、欺凌,派遣大使巡视。
三月一日,废东扬州,仍称会稽郡。七日,颁令各国各地杂用古今钱币。二十三日,齐派遣大将萧轨从栅口向梁山方向进发,司空陈霸先军主黄..反击,大破萧轨军。萧轨败退,退守芜湖。派遣周文育、侯安都诸部依倚梁山,进行抵御。
夏四月十三日,司空陈霸先上奏皇上到梁山安抚将帅。二十八日,侯安都率快捷部队在历陽袭击齐行台司马恭,大破敌军,俘虏数以万计。
五月九日,太傅建安公渊明去世。十六日齐军水步兵进入丹陽县。二十二日,抵达秣陵旧治。诏令周文育还驻方丘,徐度驻军马牧,杜陵驻军大桁。二十九日,齐军进据儿塘,舆驾出顿赵建旧篱门,内外戒严。
六月一日,齐秘密出兵至蒋山龙尾,斜奔莫府山北,抵达玄武湖西北。十二日,司空陈霸先调节布署众军,和齐军交战,大败齐军,杀死齐北兖州刺史杜方庆、徐嗣徽及其弟弟徐嗣宗,活捉徐嗣彦、萧轨、东方老、王敬宝、李希光、裴英起、刘归义等人,并杀死了他们。十五日,对全国已判罪犯免刑或减刑,将士捐躯战场的,均派人殓葬、祭祀,如果是没有家属的,即代为安葬。十八日,解除戒严令。
秋七月三日,车骑将军、司空陈霸先进位司徒,加中书监,其余仍旧。十四日,任开府仪同三司侯王真为司空。
八月七日,太保鄱陽王循去世。
九月一日,改换年号,对已判罪犯免刑或减刑,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努力耕田者赐给爵位一等,才能特别突出、行为优异者由地方奏闻,遭受饥饿、灾难而流亡、迁徙的,强令回归原籍。进新除司徒陈霸先为丞相、录尚书事、镇卫大将军、扬州牧,封为义兴郡公。中权将军王冲即本号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王通为尚书右仆射。十六日,任郢州刺史徐度为领军将军。
冬十一月十五日,建造云龙、神虎门。
十二月二日,晋太尉、镇南将军萧勃为太保、骠骑将军。任新除左卫将军欧陽危页为安南将军、衡州刺史。十二日,平南将军刘法瑜晋号安南将军。二十四日,任前寿昌令刘睿为汝陰王,前镇西法曹、行参军萧..为巴陵王,奉宋、齐二代后。
太平二年(557)正月初二,下诏:“夫子降灵体吉吉,经仁纬义,允光素王,载阐玄功,仰之者弥高,诲之者不倦。立忠立孝,德被..民,制礼作乐,道冠诸后。虽然泰山颓峻,一老不遗,然而泗水余澜,却千年犹存。自从皇图屯阻,祀荐不..,奉圣之门,胤嗣歼灭,敬神之寝,祭器寂寥。永言声烈,实兼钦怆。在外可搜举鲁国宗族,以奉圣后;并修缮庙堂,供备祀典,四时荐秩,均遵旧制。”这天,又下诏:“诸州分别设置中正,依旧访查举荐。不可动不动就承单状序官,均须中正押上,然后斟酌授给。详依品官制度,务使精实。荆、雍、青、兖虽然暂时隔绝不通,衣冠多寓淮海,更应不废司存。会计罢州,尚为大郡,人士殷旷,可另置邑居。至于分割郡县,新号州牧,并系本邑,不劳兼置。选中正,每求耆德该悉,以他官领之。”任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王琳为司空、骠骑大将军。分寻陽、太原、齐昌、高唐、新蔡五郡,设西江州,即于寻陽仍充州镇。又下诏:“凡建立国家、承继家业的在朝宗室,现在仍称世子,当全部听袭本爵。”任尚书右仆射王通为尚书左仆射。十七日,镇西将军、益州刺史长沙王韶进号征南将军。
二月一日,领军将军徐度入东关。太保、广州刺史萧勃起兵谋反,派遣伪帅欧陽危页、傅泰、萧勃的侄子萧孜为前军,南江州刺史余孝顷率兵与他们会合。诏令平西将军周文育、平南将军侯安都等率大军往南讨伐。十九日,徐度到达合肥,焚烧齐船三千艘。二十四日,周文育在巴山活捉欧陽危页。
三月一日,周文育前军丁法洪在..口活捉傅泰,萧孜、余孝顷军败逃跑。五月,任新除司空王琳为湘、郢二州刺史。十五日,德州刺史陈法武、前衡州刺史谭世远在始兴攻打并杀死萧勃。
夏四月五日,特赦江、广、衡三州,并督内被贼所拘捕、逼迫的人,一律不予过问。十一日,铸造四柱钱,一准二十。齐派遣使者请求讲和。二十四日,改四柱钱一准十。二十八日,废止细钱。萧勃故主帅前直..兰岂攴袭击并杀死谭世远,兰岂攴还是被逃亡在外的夏侯明彻所杀死。萧勃故记室李宝藏尊奉怀安侯萧任盘踞广州叛乱。三十日,侯安都进军,余孝顷弃军逃跑,萧勃请求投降。豫章平定。
五月七日,平西将军周文进晋号镇南将军,侯安都晋号镇北将军,并以本号开府仪同三司。八日,任镇军将军徐度为南豫州刺史。三十日,余孝顷派遣使者抵丞相府乞降。
秋八月二十九日,加丞相陈霸先黄钺,监太傅,佩剑着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供给羽葆、鼓吹。
九月五日,尊崇丞相为相国,总领国政,封十郡为陈公,备九锡之礼,加玺绂远游冠,位居王公之上,加相国绿纟戾绶。设陈国百司。
冬十月三日,晋陈公爵为王,加封十郡,加上前封十郡为二十郡。命陈公冕为十二旒,建立太子旌..,出入时清路开道,禁止他人通行,乘金根车,驾六马,配备五时副车,置旄头云罕,乐舞八佾,设钟..宫悬。王后王子女爵命之典,均按旧仪所定。六日,下诏:
“五运更始,三正迭代,司牧黎庶,是属圣贤,用能经纬乾坤,弥纶区宇,大庇黔首,阐扬洪烈。革晦以陰,积代同轨,百王踵武,咸由此则。梁德湮微,祸难荐发:太清云始,用困长蛇;承圣之年,又罹封豕;爰至天成,重窃神器。三光亟改,七庙乏祀,含生已泯,鼎命斯坠,我皇之祚,眇若缀旒,静惟《屯》、《剥》,夕惕载怀。
“相国陈王,有纵自天,降神惟岳,天地合德,晷曜齐明。拯社稷之横流,提亿兆之涂炭。东诛叛逆,北迁獯酉鬼,威加四海,仁渐万国。复张崩乐,重纪绝礼,儒馆聿..,戎亭虚候。虽大功在舜,盛绩维禹,巍巍荡荡,无得而称。来献白环,岂直皇虞之世;入贡素雉,非止隆周之日。故效珍川陆,表瑞烟云,玉露醴泉,旦夕凝涌,嘉禾瑞草,孳植郊甸,道昭于悠代,勋格于皇穹。明明上天,光华日月,革故著于玄象,代德彰于谶图,狱讼有违,讴歌爰适,天之历数,实有攸在。朕虽庸藐,暗于古昔,永稽崇替,为日已久,敢忘列代之遗典,人只之至愿乎!今便逊位别宫,敬禅于陈,一依唐虞、宋齐故事。”
陈王践祚,奉帝为江陰王,薨于外邸,时年十六岁,追谥为敬皇帝。
猜你喜欢 卷二百八十一·列传第四十·脱脱 卷一百二十·志第七十三·礼二十三等·脱脱 卷三百六十七 列传一百五十四·赵尔巽 卷二十三·王夫之 第二十五回 越长江燕王入京 出鬼门建文逊国·蔡东藩 名山藏卷之十四·何乔远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四·佚名 仁宗昭皇帝实录(卷四)·杨士奇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五·佚名 卷之五百四十三·佚名 八四八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遵旨将张照事迹补入《松江府志》并《一统志》纂办情形折·佚名 史记集解卷九十二·裴骃 赵率教传·张廷玉 卷一百二十五之五·雍正 歴代建元考卷五·钟渊映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