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康里脱脱传

康里脱脱,康里国王族,阿沙不花之弟。其父牙牙,康里国王封为云中王。

康里脱脱体格魁梧,步履庄重,世祖及丞相伯颜都认为是大用之才,命入宿卫军。

大德三年(1299),武宗命皇子于北部边疆抚军,脱脱从行。五年,叛王海都侵扰边境,脱脱随武宗征讨,在杭海大败海都。交战之初,武宗要亲自出战,脱脱拦马谏阻,武宗大怒,挥鞭打脱脱的手,脱脱不退,武宗只得不出战。其后,武宗与大将朵儿答哈谈及此事,朵儿答哈说:“太子在军中如身体之首、衣服之领,若有闪失,全军由谁统领?脱脱堪称忠臣。”武宗深以为然。

成宗病重,丞相哈剌哈孙答剌罕也称病不出。脱脱恰巧因事至京师,见此情形,立即飞速至北边告诉武宗以表示其忧国之心。当时,武宗与仁宗同为太子,太后听信阴阳家之言,以为武宗命中有灾难,怕他即位后国运不久,有些犹豫。武宗闻知对脱脱说:“我捍卫边疆,勤劳十年,兄弟中我又居长位,理所当然由我承继皇位,今太后信天命之说。然而天道如何,谁能预知?如果我即位后,一切措施能上合天意,下合民心,虽在位一日则足以垂名万年,何必信阴阳之言而有违祖宗之托付!这一定是近来一些执政大臣,擅权专杀,怕我即位后治他们的罪,故阴谋动摇国家根本。脱脱,你去访察事情真象,疾速回来报告。”脱脱奉命立即起程。武宗亲率大军由西道前进,按灰由中道,床兀儿由东道,各率劲旅一万人。

脱脱迅速赶到大都,将武宗的话报告太后,太后惊愕道:“国运长短之说,虽出自阴阳家,为太子想得周全远大也是我深爱太子的本意。今奸臣已除,关于立皇帝的事宗王大臣已经议定,太子不速来却是为何?”诸王秃列也表示他们拥戴武宗,决无二心。太后与仁宗希望脱脱劝说武宗不要有疑虑,弥合骨肉嫌隙。脱脱答应回去推诚竭忠开释太子武宗。后武宗至大都即位,尊太后为皇太后,立仁宗为皇太子,皇帝、太后、太子三宫协和,脱脱尽了很大努力。

脱脱到了京师以后,武宗已任命他为同知枢密院。后来,武宗问他到职视事否,脱脱说:“今陛下未即位,宗亲未朝贺,我这扈从之臣先取得名位,实是怕有损圣德,故未敢视事。”知枢密院只儿哈忽在武宗即位前曾有过对武宗不敬的话,武宗即位后要将他法办,脱脱劝谏道“:陛下新登大宝就将他诛杀,知道的人认为是他本有罪,不知道的人会认为是报私仇,恐人人自危。况只儿哈忽熟悉先朝的典章制度和掌故,也是今天治国不可少的人才。”因此开释了只儿哈忽。继海都之后而为王的是察八儿,此人素来信服武宗威名,武宗登基后率诸王归附,朝廷设宴款待。按惯例,凡大宴必命近臣宣布朝廷法度以告诫诸王。脱脱荐举只儿哈忽。只儿哈忽把所讲的话先奏与武宗,武宗满意,并称赞脱脱为“今世人杰”,把只儿哈忽所进呈的话交给脱脱。在宴会上,脱脱陈述西北诸藩王时离时合的始末,以及效忠皇室不存贰心的道理,言辞明畅,众皆佩服。他由同知枢密院事晋升为中书平章政事,拜御史大夫。后调任江南行台御史大夫。不久召回京拜录军国重事、中书左丞相。脱脱知无不言,言无不行,朝野一致称赞他为贤相。

至大三年(1310),朝廷设尚书省,以脱脱为右丞相。三宝奴等劝武宗立皇子为太子。脱脱有异议,对三宝奴说:“国家大计不可不慎,过去皇弟亲自决定皇上登基大事,于宗社有功,自己为太子,这是已经确定了的。从此以后兄弟叔侄世世相承,谁敢破坏这一规定!我辈为臣的对于国家法制虽不能有所帮助,但也不可破坏。”当时,尚书省赏赐无节制,官吏的任用升迁无规定,以致国家财政一天天困难,官吏名爵一天天泛滥。脱脱上章批评说:“封爵赐赏,是帝王用人的办法之一。今给那些无德的人进爵,给无功的人奖赏,而对于有德有功的人正需进爵奖赏时又将如何?中书省掌管国家钱粮、工役、官吏人选、刑狱等十二事。若采纳我的意见,遵行国家法制,则我愿与诸贤共勉,不然,用臣于国事无补!”于是,朝廷下诏,令那些滥进爵受赐的人回各衙门复原职,以堵侥幸之路。脱脱奏请将中台所存赃罚钞五百万缗用以赈济孤寡老疾及贫困百姓。

至大四年正月,复任脱脱为中书左丞相。

仁宗即位,拜脱脱为江浙行省左丞相。他一到职便向父老访问民间利病。都说,杭城原有一条小河可通于江浒,但久被堵塞,若疏通可行船通航,杭城物价必平。同僚有畏难情绪,脱脱说:“我辞别皇上时,密旨许我有权自行处理行省事务。疏通河流既然有利于民,那就施行。”突然,朝廷传旨,禁兴土木,脱脱说:“敬天莫如先勤民事,民蒙受利益,灾难自消,兴土木之工造福于民有什么不对。”不到一月河道疏通。

铁木迭儿为丞相,为了巩固其相位,取宠于皇帝,提出立仁宗子英宗为皇太子,将武宗子明宗封为周王,出镇云南。又向仁宗说,脱脱是武宗的旧臣,不可靠。朝廷将脱脱逮捕押回京师,因未查出他有什么过错,仍让他回江浙,不久,调任江西行省左丞相。

英宗即位,召脱脱回京拜御史大夫。前任御史大夫帖赤暗中忌妒他,奏请改任为江南行台御史大夫。还策划把他贬到云南。帖赤因罪伏诛,而脱脱也居家五年不出,于泰定四年(1327)去世,年五十六岁。至正初年(1341),赠推诚全德守义佐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和宁王,谥“忠献”。

脱脱曾在宣德别墅请师教导子弟,朝廷因赐名曰“景贤书院”。脱脱死后,在景贤书院立灵位祭祀。

猜你喜欢
  第五十二回 逐太后兼及孤儿 用贤相并征名士·蔡东藩
  卷第一百四十八·胡三省
  卷第八十六·胡三省
  雍正实录卷之二十三·佚名
  第一五七甲简文光绪十四年四月十七日一一三二三—二○·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二 宗室传十二·纪昀
  战国策卷一·鲍彪
  九二 灯火二·周作人
  卷三十五礼俗志二·黄遵宪
  十国春秋卷一百十二·吴任臣
  喜同传·宋濂
  论海瑞·吴晗
  191.欧阳修改革文风·林汉达
  卷八十七·佚名
  卷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御选元诗卷三十七·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三十七五言律诗三虞集林臯亭九月天气肃鹤鸣在林隂使君甚好客来者总能吟红树秋山近黄花夕露深邻翁八九十有酒即相寻题子昻长江叠嶂图昔者长江险能生白髪哀百年经济尽一日画图开僧寺依稀在渔舟浩

  • 本纪第三 高宗·欧阳修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讳治,字为善,太宗第九子也。母曰文德皇后长孙氏。始封晋王,贞观七年,遥领并州都督。十七年 ,太子承乾废,而魏王泰次当立,亦以罪黜,乃立子治为皇太子。太宗尝命皇太子游观习射,太子辞以非所好,愿得奉至尊,

  • 卷三百七十二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起哲宗元祐元年三月壬申盡是月丁丑   三月壬申,詔:「安燾堅辭知樞密院事,特依所乞,依舊同知樞密院事,仍令班左丞李清臣上。范純仁告未經給事中書讀,見在閤門,可勾收。別出錄黃告身,遍經門下省官施行。」(呂公著家傳以為

  • 清波杂志卷五·周煇

    宋 周煇 撰陈东字少旸太学生所上封事主李伯纪丞相力诋汪黄建炎元年死于应天府逮之际作遗书寄其家区处后事甚悉死生之变亦大矣神识殊不乱其帖今在其外孙括苍潘景防家顷年许右丞翰为作哀辞具着本末少晹初不识李丞相

  • 卷十八 楚语下·左丘明

    观射父论绝地天通〔原文〕昭王问于观射父①,曰:“《周书》所谓重、黎实使天地不通者②,何也?若无然,民将能登天乎?”对曰:“非此之谓也。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

  • 卷二十一·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二十一恤民一康熙六年丁未五月丙午上谕吏部等衙门民为邦本必使家给人足安生乐业方可称太平之治近闻直隶各省民多失所疾苦顚连深可悯念

  • 第七十二章 纽约就医和华府做客·李宗仁

    一12月8日我由香港飞抵纽约。新闻记者和侨胞在机场欢迎的很多,美国国务院也派专员迎接。我“驻美大使”顾维钧和“驻联合国首席代表”蒋廷黻也在机场迎接,并由“顾大使”担任传译,我即向新闻界宣布此行全系就医

  • 卷三十二·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要义卷三十二宋 魏了翁 撰丧服经传五为适妇大功降于长子加于庶妇适妇注适妇适子之妻 释曰疏于孙故次之其妇从夫而服其舅姑期其舅姑从子而服其妇大功降一等者也此传问者以其适庶之子其妻等是妇而为

  • 卷二十四·姜炳璋

    钦定四库全书诗序补义卷二十四石泉县知县姜炳璋撰鲁颂诗义补正云朱子谓成王赐伯禽以天子礼乐鲁于是乎有颂以为庙乐其后又自作诗以美其君亦谓之颂尚恐未妥伯禽时有颂以为庙乐鲁人当世守之不应易象春秋并存而反失其庙祭

  • 第二十八章 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冯友兰

    讲完了中国哲学全部的演变和发展之后,读者可能要问这样的问题:当代的中国哲学,特别是战争时期的中国哲学,是什么样子呢?中国哲学对于未来的世界的哲学,将有什么贡献呢?事实上,我经常被人询问这些问题,而且感到有点为难,因为提问

  • 宣公·宣公十一年·左丘明

    【经】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夏,楚子、陈侯、郑伯盟于辰陵。公孙归父会齐人伐莒。秋,晋侯会狄于欑函。冬十月,楚人杀陈夏征舒。丁亥,楚子入陈。纳公孙宁、仪行父于陈。【传】十一年春,楚子伐郑,及栎。子良曰:「晋、楚不务德而兵

  • 佛说如来智印经一卷·佚名

    僧祐云阙译人今附宋录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三万亿。皆得陀罗尼。住空无相无愿三昧无著法门。得陀罗尼门。知一切众生诸根具足及不具足。又知众生一切所行。  尔

  • 卷第六十六·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六十六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十四 【经】佛子此菩萨摩诃萨通达如是智慧随顺无量菩提成就善巧念力十方无

  • 爱的饥渴·三岛由纪夫

    《爱的饥渴》是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创作的长篇小说,发表于1950年。小说描写女主人公悦子在丈夫去世后,坚守贞操,不再嫁人,但在家中她不时受到性格怪异的公公的引诱,天天处在惊恐不安之中。不久悦子暗中恋上了年轻力壮的园丁

  • 格斋四六·王子俊

    一卷。宋王子俊撰。王子俊,字材臣,吉水(今江西吉安县)人。其生平履历仅知安丙帅蜀时,曾召为制置使属官,其余皆不详。著有《史论》、《师友绪言》、《三松类稿》诸书,皆不传。此书原本题为《格斋三松集》,疑为《三松类

  • 易纬是类谋·郑玄

    旧题东汉郑玄注。一卷。《四库全书》本。又称《是类谋》,一作《筮类谋》。为《易纬八种》之一。其书久佚,此本乃辑自《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列此书于“经部易类附录”,《提要》指出:“案《是类谋》,一作《筮类谋》。马

  • 二程粹言·杨时

    理学著作。宋程颢、程颐著,杨时编。是杨时汇辑二程的言论集。二卷,分为十篇:《人物》、《心性》、《君臣》、《圣贤》、《天地》、《论事》、《论政》、《论书》、《论学》、《论道》。朱熹称程颐之言即事明理,耐人咀

  • 法智遗编观心二百问·知礼

    一卷。宋知礼撰。其法孙继忠集成之。四明沙门,谨用为法之心,问义于浙阳讲主昭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