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二回 严协镇幕中赠美

作者: 烟水散人

 诗曰:

 
  寇锋不可灭,海宇忽骚然。
 
  玉石既同尽,家室宁保全。
 
  昨逢故乡友,备将家信传。
 
  昔居锦绣国,今傍战场边。
 
  家破不足恨,所恨妻少年。
 
  不知生与死,从此各一天。
 
  安遇杨越公,破镜再得圆。
 
  且说谢宾又,自与杜公亮作别,即日离了北京,向南进发。那一时,正值流贼攻陷了湖广地方,山东州郡,无不望风瓦解。一路草寇窃发,十分难走。故自正月望后起程,直至三月初始抵淮安。将欲买舟过江,忽闻彰义门已破,大行皇帝缢死煤山。谢宾又不觉向北哀恸道:“神京既失,则杜年伯决然殉难,我那仙小姐,亦必堕于贼人之手。若不亟去寻访救援,西楼之约安在哉。”遂命店家暖酒,一连饮了五六巨卮,扬袂慷慨而歌曰:
 
  有美人兮相会难,将翱将翔兮忽间关,神京一失兮必摧残。我安归去兮矢死寻,天若见怜兮彼必生,天不见怜兮死亦欣。
 
  歌竟即便挥鞭骤马,向北而行。时有同寓者,询知其故,再三劝阻。谢宾又挥手谢道:“多蒙列位苦口相劝,岂不知感。只是人生一世,惟在情义两字,若使寡情灭义,生亦何颜。我亦明知此去无益,不得不空作情痴耳。”言讫,不觉泪数行下。那同在寓内的,无不感叹。谁想,自淮至京,地方残破,野店荒凉,行人稀少。谢宾又只得冲烟冒险,随路行去。历尽艰难,并无悔意。忽一日,将及傍晚,正欲寻店歇宿,只见一队人马,俱执鲜明器械,驰骤而来。谢宾又刚欲退后躲避,那马早已冲在面前。原来却是一伙土寇。见了谢生,那为首的厉声喝道:“你是什么人,辄敢在此独自行走,从实供称,免你一死。”谢宾又略无惧色,亦厉声叱道:“我为觅死而来,何消以死相吓。奴辈所利者行李耳,任尔取去,何用怒为。”那群盗内,有一穿白少年,向前问道:“尔莫非是苏州人否?”谢宾又道:“我即是苏州举人谢嘉。细听口音,想汝亦是彼处人氏。”那少年慌忙滚鞍下马,拜伏地下道:“原来就是恩人之子,每思图报无由,谁想此处相会。”便把谢宾又主仆,邀进寨内,置酒相欢。谢宾又茫然不解其故,只得将错就错,勉强坐下。既而酒后,从容启问。那少年道:“小子姓王,名焕,力能举鼎。当十七岁时,曾在太湖起义。为因醉卧虎丘,被着捕役擒解吴县,收禁囹圄,议欲将某立毙杖下。谁想令先尊与吴县知县同年契厚,恩蒙怜焕,自幼邻居,致书嘱县备,云焕方乳臭,误为湖盗张犬,引诱入伙,然亦鼠窃辈耳。幸宽法网,令彼自新等语,遂蒙吴县将某拟徒发配。则自今已往之年,皆出于令先尊再生之德也。向闻仙逝之后,深以罪重,不敢到城吊奠。今得幸会,正某报恩之日。但值中原鼎沸,荆棘满涂,此时此际,只宜速返故乡,为何台驾反向北去,愿闻其故。”谢宾又便将寻觅杜小姐的事,备细述了一遍。王焕踊跃而起道:“轻生重义,此正大丈夫所为,使弟辈闻之,不胜激烈。但此去燕京,虎狼遍地,纵使插翅,恐亦难飞。弟虽不材,愿当相送。且请安宿一宵,明日早行。”谢宾又慌忙起身下拜道:“若得壮士仗义相扶,何愁前路崎岖。俟到京之日,容图厚报。”当晚无话。
 
  次早五鼓,王焕果即起身,与众人作别。腰悬双剑,手执长枪,装束得十分雄猛,捡着两匹骏马,与谢宾又各人骑了一匹,吃饱酒饭,即时前往。虽遇着几处关隘,俱被王焕夺勇冲过。不一日,已到了京都地面。王焕道:“此去京城,只有三十余里,一路自有大兵把守,可保无虞。弟以众弟兄相候日久,不及再送前去,只得就此告别了。”谢宾又道:“感承高义,正欲到京屈留少叙,谁想壮士急于返驾。但不知此番作别,后会何时?”王焕道:“当此南北分疆,正英雄求士之秋,公既文可安邦,弟亦武能戡乱,异途并用,岂无相会之期。”说罢,即挥手作别而去不题。
 
  单说谢宾又,一到京师,就把杜仙遍处访问。自城外城内,并各营将士宅弟,委曲搜求,并无踪迹。自此,羁留数月,囊箧罄空,仆马丧尽。忽一日,于春明门外,遇着杜公家里一个老仆陈宣。谢宾又大喜,连忙扯到一个幽僻之处,问以京城破后杜公家室安在?那陈宣泪下如珠,不胜呜咽道:“家老爷于破城前一日,同着夫人投缳自尽。惟有小姐,不知去向。及平静以后,始闻小姐被害于安福胡同一个姓蒋的家里。小人随即买了一口棺木,将来收敛,现今停厝在一个草庵里面,此去上南十里就是。自分骸骨难归,谁料获遇相公,莫非还在梦中么?”谢宾又道:“汝去收敛小姐,可曾仔细验视不差否?”陈宣道:“彼时闻了这个消息,小人亦未相信。及至细验,果是小姐,所以买棺敛厝的。”谢宾又即令陈宣指引到庵。只见,观音殿左首屋内,停柩一口,前有神位,上面题着:明故杜仙小姐灵位。谢宾又向前拜了四拜,不觉放声大哭道:“小姐,小姐,我只道还有见面之日,所以千辛万苦,不惜性命,赶到京都。谁知玉碎花残,已做了梦中蝴蝶。虽非因我而死,我岂能舍尔独生。但恐黄泉路上,不容相见。”小姐,小姐,连叫数声,哭扑于地。陈宣慌忙扶起。叫唤多时方醒。自此,谢宾又即于庵中作寓,逗留二载。遇一乡戚会试,始得相附同归。一日,夜次黄河驿内,只见驿壁题首四绝,其诗云:
 
  忆昔随亲向北畿,膝前欢笑共相依。
 
  宁知今日重回去,化作啼鹃血满衣。
 
  其二
 
  生长兰闺二八年,惟知学绣向花边。
 
  江山忽失风云改,弱质那能自保全。
 
  其三
 
  双亲殉国已全忠,女孝还应葬北风。
 
  谁料马嵬魂未断,又随征鼓过江东。
 
  其四
 
  一番风雨一番愁,自入戎行即似囚。
 
  薄命尚迟身一死,还将痴梦忆西楼。
 
  谢宾又从前至末,读了一遍。再观诗后,题着十一字云:“姑苏难女杜仙拭泪漫笔。”不觉骇然道:“杜仙已死,那里更有一个杜仙,岂偶名姓相同耶?”揩抹双眼,再将四首绝句朗朗的哦了两遍,低头沉想道:“若不是杜仙,为何诗中所指,与杜小姐的心事一一相符。据我思忖起来,那杜小姐定应尚在,其庵中灵柩,决系陈宣那厮被人讹报的了。”当夜宿在邮亭,展转不寐。遂又一心思想,要求踪迹。谁料时移物换,倏又经年,每日坐卧,只在一间小楼之上。忽一日,晚照在窗,南风荐爽,靠着雕栏,正欲拈题消遣。忽见一双紫燕,飞入怀中。谢宾又愕然嗟异,便将双燕捧住,但见两边翼上,俱有红绒系着片楮。即解绒取楮看时,其楮纵横俱有二寸许,绝细楷书。其一写道:
 
  妾杜仙,堕入虎狼之手。现陷吴淞。玄鸟有灵,好向谢郎,一通悃幅。
 
  又一楮写道:
 
  鼓鼙动地忽成灾,独返江南事事哀。
 
  寄语檀郎休薄幸,早随玄鸟向淞来。
 
  谢宾又看罢,忙将二燕放在桌上,连连叩首道:“紫燕紫燕,我与你素不相知,感承厚爱。倘获与杜小姐再续良缘,皆出于二恩使之所赐也。”那双燕向着谢生,亦作点头之状,回顾呢喃而去。
 
  当晚,谢宾又登即雇船,连夜赶至吴淞。其时镇守汛地,乃是提督标下副协镇参将严公。清廉刚介,素为士民信服。那一日,军务稍暇,退坐后堂。忽报苏州谢举人谒见。严公最重斯文,即命小校延入。相见揖毕,分着宾主坐定。茶过两次,严公道:“贵乡既系姑苏,自远赐临,必有所谕。”谢宾又唯唯,停了半晌。严公又问道:“不知先生有何见教,愿即赐闻。“谢宾又欲言又止,容愈不怡。严公暗暗惊讶,又从容问道:“细观先生逡巡不答之故,岂于小弟有碍,故尔不即见谕耶?“谢宾又方徐徐说道:“小弟不知进退,为有一句要言,乃情义所不容己者,故特求见将军。然惟恐见罪,所以逡巡不敢启齿耳。”严公笑道:“弟辈武夫,有事便即直说,不若先生文士性格,自有如许委曲。望为明言,毋使小弟喉中格格然若有所阻。”谢宾又道:“小弟有年伯杜公亮,原任大理寺正堂。蹇遭闯贼,攻陷京师,以致杜公夫妇投缳殉难。料想史氏直笔,垂芳千古,这也不消说起。单为杜公有女,名唤仙,自幼许配小弟。谁料神京失守,彼此各天。近闻杜氏归在将军帐下,一则为年家谊重,一则为伉俪情深,所以星夜前来,辄敢冒昧琐渎。窃料将军,坐镇一方,岂乏金钗十二。望将此女慨赐完璧,庶乐昌之镜得圆,而图报将军,谅有日矣。”严公听说,沉吟半晌。乃答道:“小弟后房,虽有姬侍数十,那里耐烦逐一问他的居址姓名。若使尊夫人果系在内,当即悉唤出来,以待先生自行识认。”遂传命后衙,着令众姬一齐出见。俄而云板一响,只见袅袅婷婷,逐一轻移莲步,走出中堂,共是二十三个。俱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谢宾又欲仔细审视,忽见众人背后闪出一姬,身衣花绣罗衫,云鬟不整,面带愁容,向前唤道:“谢郎别来无恙!”谢宾又抬头一看,禁不住眼眶流泪道:“谁想小姐果然在此。今日此会,莫非梦里?”当下严公看见二人厮认,便令众姬退去,单留杜氏在堂。又命置酒,为谢生称喜。既而席上,严公顾谓仙道:“汝与谢君,夫妇久阔,何无一言?”杜小姐慌忙避席,含泪而对道:“惟恐将军见罪,是以不敢言耳。”严公欣然道:“汝今既会谢君,即谢君妇也,何必以我介意。”遂取金卮斟酒,将谢宾又杜仙各劝三卮。又取出衣饰相赠,约有千金。当晚二人即向严公谢别下船,明烛相倚而坐,各把愁怀细述。谢宾又即从前从后细细的诉了一遍。杜小姐道:“妾于城破之日,奉着严亲恩命,一同缢死。谁想妾缢在后,竟被侍女解救复苏。及城陷时,闯王遣贼逐户搜寻,妾知不免于难,即与三弟同避于安福胡同之蒋姓家。其后三弟与一同避难的女子,被贼杀害,妾以躲在柜中得免。不料闯贼既去,妾即为严将军所获,含羞忍辱,每不欲生。为闻严公提兵南下,带妾从征,所以觍颜苟活,冀与郎君一面。及至分镇吴淞,咫尺姑苏,莫能寄附一信。忽见梁间双燕,终日向人对语。以后渐渐飞入怀抱。值妾堕泪时,二禽亦即俯首哀鸣,似有相怜之意。妾戏抚翼而告之曰,鸟果有知,可能飞到苏州东门外,为我寄信于谢郎否?那二禽伏在膝上,连连点首。妾以为异,遂即略草数语,将绒系缚于翼。谁想果至君所。古称黄耳寄书,未足异矣。”言讫,时已起更时候,遂即解衣安寝。其夫妇眷爱之意,不待细表。
 
  次日黎明,将欲开船,忽闻岸侧有人高声叫道:“慢开慢开。我奉严将军之命,要与谢相公一见。”谢宾又听说,只道是追他转去,惊得魂不附体,连忙起身相问。那人早已跳上船来,仔细一看,原来非别,即上山东路上所遇的王焕。谢宾又把鬼胎放下,因问道:“王兄那得亦在此地?”王焕道:“自从别后,弟即投在山东总镇标下效用。以后跟随大兵,平定浙西。幸蒙题荐,拔授游击之职.为此得与严寅兄分镇松江。昨自郡城至此,因严翁谈及台兄,与尊夫人有此一番奇遇,所以特来贺喜。”谢宾又再三称谢道:“小弟向年,若非仁兄仗义相送,则久已命毙于虎狼之口矣,又安得与拙荆相会。然以风马各别,恐无见期。岂料兄翁协镇四郡,又于此地得瞻雄范,殊为欣快之极。”王焕又笑道:“此会亦不足为奇。弟于前岁,曾在山东驿舍,买一小妾,亦系姑苏人氏,性极聪巧,与弟夫妇之情,颇称相合。只是极欢之际,亦带泪痕。弟曾备诘其故,原来即尊夫人杜小姐的婢,名唤彩燕。为因思主情深,是以居恒抑郁。今杜小姐既得珠还合浦,此女亦归在弟室,却不道又是一件异常的奇事。”谢宾又听说,亦抚掌称快。王焕遂从便路,邀过私衙,备酒款待。杜小姐与彩燕,当下相见,各诉衷怀,无不悲喜交集。其年,杜启祥亦自北地寄信回来,云已归在旗下授职。惟启祯、启瑞,俱为乱兵所杀。至今苏人谈及紫燕,俱以为异事云。
 

猜你喜欢
  第四回失儿得儿酿成惨剧死女生女演出新闻·李涵秋
  第一回避灾荒村奴择主演迷信少妇求儿·李涵秋
  第八十六回 苏丽君牢笼施妙手 石漱姐举动露机心·天虚我生
  第六十二回 叩户喜重逢谁能遣此 登门求独见人何以堪·张恨水
  第八回 邬法师牒谴酆都狱·烟水散人
  第十回 写家书寄呈文字 游古寺雅赋诗歌·吴毓恕
  第三十三回书厅内二女争艳绣帏中浪子穿花·风月轩入玄子
  第三十九回 红香圃舞蝶邀诗 赤霞宫离鸾引梦·
  第26回 遭诬陷无辜被逮 得真情奋勇缉凶·
  后序·张恨水
  第二回 娶丑妻甘心忍气 偷美婢积恨成仇·天花才子
  第七回 变宗旨遗书通革党 诈传道踏月涉荒山·黄世仲
  第三回 双获利反生淫念心·江左淮庵
  第二十九回 柳元帅误中飞刀 八美人施计擒贼·
  第四十三回 借盘缠役匪双结盟·储仁逊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八美图·佚名

    《八美图》全书三十二回,清代刊本,书署“佚名”。描写宋代杭州人柳树春经历的悲欢离合故事,特别是书中的八位美女形象,叛逆反抗,不屈不挠,尤为感人至深。由于《玉楼春桃

  • 寐春卷·竹宅山人

    《寐春卷》,明清艳情小说,共十五回,竹宅山人撰。话说北宋末年江南水乡镇江城之一段风月趣事。时值北蛮强悍,时局动荡难安,那镇江城却仍是繁华一片,皆因南北远隔,蛮夷骚扰不及,故而不

  • 巫山蓝桥·不题撰人

    《巫山蓝桥》,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十六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弘治年间,松江府华亭县八团内沙地方,有一花姓人家,家主名唤花成春,娶妻保氏,皆三十有馀,因常做药材生意,故家道殷实,生得一

  • 僧尼孽海·佚名

    明代短篇小说集。作者不详。三十六则。成书于明万历至崇祯年间。每则演一至五个故事,共五十五个故事,篇幅长短不齐,有文言,亦有白话。内容比较集中,均属描述和尚奸淫民女及尼姑不守佛戒的故事。

  • 潮嘉风月记·俞蛟

    《潮嘉风月记》描画青楼众生,但不止于咏叹风情,叹蘼芜之趋败,而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凭吊古风,箴规写怀,故有别于青楼文学中脂粉酬唱、羁孤相惜之作。在青楼文学雅俗转换过程中,起到了

  • 别有香·桃源醉花主人

    《别有香》(明)桃源醉花主人编,明代白话短篇(拟话本)艳情小说集。此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世德先生所珍藏之孤本。刘藏本残阙,存3册,编者无考。此书可能刻于天启、崇祯

  • 露春红·苏庵主人

    明清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六回,苏庵主人撰。话说大宋自太祖开基,太宗嗣位。经历七代帝王,都则偃武修文,民安国泰。至徽宗道君皇帝,专务游乐,不理朝政人事。以致万民嗟怨,金虏乘之

  • 鱼水谐·不题撰人

    《鱼水谐》,明清艳情小说,共十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成化年间,江西南昌府富春县四都庄有一财主,姓章名芒,字瑞生,为人厚道,心底善良。家有贤妻何氏,生得二子,长名安杰,次名顺发。这章家

  • 春灯迷史·青阳野人

    《春灯迷史》作者青阳野人,其真实姓名不可考,成书年代亦未详,但可推测在道光十八年(1858年)之前,书已写成。 书叙唐玄宗时,浙江抚州府仁和县城里有书生金体,字生丽,风流标致,至 17岁通晓诗词曲赋,凡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不成就。到了

  • 巫梦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十二卷。不题撰人,作者不详。此书《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未著录,日本佐伯文库、中尾松泉堂藏有啸花轩藏板本,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啸花轩为清康熙间书坊,可知为清初的作品。此书在清代一再被禁毁,国内未见

  • 情变·吴趼人

    清代爱情小说。八回。未完。署,趼人,即吴沃尧撰。第九、十回存目。卷首楔子列出全书回目。宣统二年(1910)《上海舆论时事报》连续刊载写至第八回的一半作者去世。后收入阿英编《晚清文学丛抄·小说二卷》(1960 中华

  • 九尾狐·梦花馆主

    本书堪称晚清著名长篇章回小说《九尾龟》的姊妹篇。小说较为真实生动地描写了清末上海滩名妓胡宝玉风流浪荡、卖笑追欢的烟花生涯。她俏丽妩媚,淫荡妖冶,风情万种,又极擅独出心裁,领异标新,不知迷倒了多少达官贵人、骚客豪

  • 警世阴阳梦·长安道人国清

    小说写明熹宗时的司礼太监魏忠贤擅权专朝,祸国殃民及死后遭到报应的故事。1至8卷为阳梦,叙述魏忠贤入京充役,青楼嫖赌,后患疡发疮,自阉入宫,专断国政,诬陷忠良,崇祯即位后被发往凤阳,半路自缢而死;9至10卷为阴梦,写魏忠贤死后戮

  • 怡情阵·吴还初

    《怡情阵》,中国古代著名的艳情小说之一.作者署名江西野人编演,乃是拖名.描写的是唐代扬州府兴化县秀才白琨的风流艳遇,怡情欢娱的故事。由于其书中登峰造极的性描写,遭到清道光,同治二帝的严厉封杀,是一本古代禁书。《怡情阵

  • 昭妃艳史·

    《昭妃艳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六回,不题撰人。 话说金废帝海陵王初名迪吉,后改名亮,字元宫,乃辽王宗干第二子。为人伪善奸诈,躁急多猜忌,残忍仕数。年十八,以宗室子为奉将军,迁骠骑上

  • 春闺秘史·不题撰人

    春闺秘史,清代中篇艳情通俗小说,不题撰人,凡十回。 却说清末民初年间,姑苏城内,出了一位风流才子,这人姓周名碧卿,是个世家子弟、家境也还丰裕,上无父母,下无兄弟,一手持家,好不一自一

  • 戏蛾记·齐谐山人

    《戏蛾记》,明清艳情小说,凡二回,齐谐山人著。话说北宋徽宗年间,在上杭县内,有一大户人家,姓朱名贵宇,字强民。他靠祖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更有一对千金,名唤云仙,玉仙。云仙

  •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著,清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九回。 话说乾隆年间、苏州吴江县有一员外,姓褚名贵宇,字强生。他靠祖 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在县中属大富人家,人称褚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