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回失儿得儿酿成惨剧死女生女演出新闻

作者: 李涵秋

    何氏便先大哭起来,还是三姑娘骂着那仆妇问道:“糊涂东西,你可说明白了,老爷怎生自杀?”仆妇喘首说道:“我刚刚到后面有事去,忽见院子门关着,我朝门缝里一张,只见老爷面如白纸一般,坐在地上,只是喷血,都将衣服染红了。旁边一张桌子,点上好几枝蜡烛,故我看得清楚,姑太太们快点去罢,此时老爷不知怎样了?”
    三姑娘一听,心里明白,然不由的眼睛一酸,那泪珠直滚下来,回头看他姑嫂,想是早经去了,也便起身向后进走去,早见家人们抬着洛钟进房睡下,原来洛钟连日心如油沸,母亲病势不好,儿子又丢了,细想总是自己所作之孽,遂想到割股一层,并不是博那孝子名誉,原思借此一刀,便死了也好,他也并不依着割股方法,拿刀去割那臂膀上肉,只咬牙一刀,将一个中指,生生切下。十指连心,焉得不痛晕过去。其实他刀子飞下时,他中指也就飞出去,自己并不知道。及至家人们赶紧请了外科医生来,上了药将痛定住,他才醒转,命人找那手指,煎汤给母亲喝,合家点着火把,将一个院子翻转来,也不曾见个指头。
    三姑娘暗地命人哄着他,说已经煎好,给母亲吃了。说也奇怪,秦老太便从这一天日有起色。洛钟闻得也甚欢喜,惟家中内外科医生,忙得十分热闹。何氏、秦氏、三姑娘等人,才算放下了心。又思念到汝虎身上,终日泪不曾干。晋芳已经接了三姑娘几次,何氏便也催着她回去。秦氏也为着小孩子累人,见母亲病体已痊,哥哥指创亦好,也就回去了。先是秦老太有时问着汝虎,人人都拿着话瞒着她。后来给汝龙说出,老太只急得寻死觅活,说都是因为我这个老苦命,偏生害着瘟病,把个娇滴滴的孩儿走失。又骂何氏为甚不赶紧找,又命洛钟写着告白满街满巷贴起来。其时上海只有一家申报馆。也便将告白登上,终没有影响出来。
    老太同何氏镇日里儿天儿地的哭,平时弟兄两人,一路上学散学,今日仅看见汝龙,自然触目伤情。便过年也不曾热闹。幸亏后来老太得了一梦,梦见汝虎长成,居然中了状元,在街上骑着马游街,老太在旁看着,喜得不顾死活,奔上前要扯状元下马,被状元手下人一推,跌在街上才跌醒了,将此梦说给何氏听,又说常听见古书上多有此等事,小时丢了,一样被官宦人家收去,将来功名富贵,更较在家长大的好。因此婆媳两人倒反欢喜起来,便将那愁肠割了大半。
    光阴易逝,转眼又是第三年长夏。那秦氏生的女孩子,已近周岁,学着说话。便是那黄大妈的儿子,亦甚可喜。秦氏每日间调笑孩儿取乐,颇可怡情。一日云锦回来,说洛钟来约他到苏州去,因为何其甫的夫人,病已临危,娘家住在苏州,何其甫请洛钟一行,顺便将他岳母接来。洛钟知道云锦也须到苏州办货,便来纠合他同行,省得路中寂寞。云锦往年,都是托人去办货,今见洛钟要去,也便高兴想到苏州逛逛。秦氏听了,不以为然,意思说六七月间,天气炎热,何必多此跋涉。然而又因为是自家哥哥来约的,不能回他,只得连日忙着代云锦打叠行装,择了良辰,郎舅二人,便过镇江来。依着洛钟,便要搭轮船到上海,那云锦是个安分人,说洋鬼子的船,究竟坐不得,有许多不方便,不如由内河叫只船去。洛钟依了,走了好多天,看看已近阊门,开发了船钱登岸,觅下旅店,次日便访到顾氏娘家,投了信,说定了耽搁三天,同顾氏母亲一齐上路。
    云锦便日日到绣货大铺子里发买货物。洛钟在旅店独坐无事,却好离城河不远,将近晚凉,独自沿着河散步。柳阴碧绿,蝉声犹自聒得人耳聋,信步走了一里多远,见河里有一群小孩子洗浴,你捧着水泼我,我激着水淋你,兀自看得好笑,猛不防前边板桥柱下,系着一只小船,忽然听见有孩子叫着父亲,宛似汝虎声音,吃了一惊定睛看去,可不是汝虎是谁。赤着臂膀,带了一个大红兜子,向自己这边招手,连呼连喊,还带着有点哭声。洛钟一听,惊喜交并,正待上前,忽见舱里走出一个老妇,劈头揪着汝虎向舱里掷去,遂不听见叫唤。洛钟神魂一呆,想此船必是拐子无疑,我若向前去问她,她必不认,非唤着当坊地保不可。一转念遂急回旧路,想约云锦齐来。走不几步,脚下都有点发软起来。
    事有凑巧,却好云锦迎面走到身旁,一把扯住洛钟,问他何故发呆,头脸上汗直滴。洛钟才觉心志宁静,将适才所见之事,告诉云锦。云锦大惊,说事不宜迟,我同你去,恐迟了贼人开船走了。二人遂飞也似跑至前岸,果然那小船正要荡桨,云锦大呼那小船,不许走开,见那荡桨的是个彪形大汉,生得一面横肉,满嘴是湖南声口,说老子开老子的船,你不许开待怎么。云锦说:“我要在你船上查个人。”
    大汉怒起来,居然将船摆岸说:“你们来查,如查不出来怎样?”说着那老妇也站在后梢上骂。云锦见她这般嘴硬,到反疑惑洛钟看错了。洛钟也不及辩白,遂跳上船,嘴里喊着我的汝虎孩儿,你快出来,再一细看,那里有汝虎影子,到看见有三五个小孩子,男女不一,都是面带土色,垂头一声儿不敢言语。横竖不过豆瓣子大的船,知他也没别处藏,自己问着自己,莫不是做梦么?
    其时云锦亦已跳在船上,相对默无一言。那大汉便要来扭洛钟,云锦忽然看见有一个女孩子八九岁光景,望着自己努嘴,似乎叫自己揭他身旁一扇舱板。云锦还恐汝虎藏在舱板里,遂伸手一揭。不揭犹可,揭开一看,可怜一个粉团的小儿,早已被强人剁成三五块。云锦吓得几乎跌出舱外,洛钟早看见一颗小头颅,正是汝虎。不由大哭起来。这一吵闹,早惊动沿岸人家,齐来探望。便是适才洗澡诸小儿,都负着水扒着船窗外来看,这才大家揪着那船上母子二人送入县里,地方上保甲并将船上小儿一齐带去。
    当时元和县知县姓巫,人颇精明,并不耽搁,即传伺候坐堂,母子毫不隐讳,直认拐带无辞。知县命地方上将汝虎尸骸埋葬,所拐小儿暂交官媒寄养,内中惟有一个女孩子是拐子的外孙女,家里父母均死无人领养。洛钟感着他指点的恩惠,情愿当堂领去。那女儿生得颇秀丽可爱,今年八岁,问她名字,说叫银儿,依着洛钟恋恋不舍。洛钟痛子心切,就将她当做子女一般,带回扬州,各事料理清楚。顾氏的老娘,还带着一个子孙女儿,一共五人,另雇了一只船,仍奔原路回来。惟有洛钟痛着汝虎,在船上闷闷不乐。奇怪那银儿十分伶俐,一张小嘴,会说会笑,带着的湖南口音,人听见还有点不大懂她的。她见人不懂,越发咕咕啷啷,说个不了。云锦问她道:“我家汝虎怎样到你们船上的?”
    银儿道:“去年有一天,我也不晓得是落在甚么地方,只听见我家婆婆口里说着,那条街是有个甚么凹子的,那街上有个卖鱼婆子,认得我婆婆,傍晚间将你家娃子抱来,你家娃子怪会闹的,乱哭乱骂,以后被我舅舅打了两天,我舅舅又拿出刀来吓他,他才不敢啼哭,后来便哀求我舅舅,送他回去,说他家姓秦,送他回去,他家里准多给钱,而且祖母是最欢喜我的,这几天祖母不知可好了不曾。说着又要哭,把我舅舅望了一望,又忍住了。可怜这时候船走了几天,他还不晓得呢。他偏生欢喜我,我便同他在一处玩。”
    银儿说着,又拍手跺脚说我那死舅舅实在坏,若不把他杀了,此时我们一路在船上,岂不有趣。洛钟听着他说,心里如刀割一般。云锦也流下泪来。顾氏的老娘,便问她道:“怎生好好杀了他的?你为甚不拦住你舅舅呢?”
    银儿伸了伸舌头说:“我还敢拦他,他是恼着,他喊了人,察我婆婆拖入舱的时候,他已经吓得不敢开口了,我那舅舅凶神似的,将他揪住,就要把刀望下劈,可怜你家娃娃还拿一只小手来挡刀。谁知碰着刀,那白藕似的一支膀子,早掉下来了。接连几刀,把我们几个人吓得只管抖。你们上船,是我恨着我舅舅,我才暗暗告诉你,还怕我舅舅明儿不依我呢。”此时洛钟早已睡在炕上,云锦亦不忍再听,遂止住银儿,不许说了。那顾氏的母亲望着自己孙女儿说道:“你可提着耳朵听听,下次可还溜上街去。”
    那女儿嘻嘻一笑,遂同银儿睡去了。不多几日,到了扬州。洛钟同云锦商议回去,且缓些将汝虎的事,告诉家中。又嘱咐银儿,说不许提着一字,银儿答应了。此时洛钟先托云锦将银儿送到自己家中,又雇了轿子,亲将顾氏母亲并小女孩送到何其甫家来。
    顾氏的母亲轿子刚刚歇下,猛一抬头,看见大门上糊着白纸,门楼子里坐着许多男仆,有在那里包石灰卷子的,有在那里拿着白布结彩毯子的,还有三五个乐人,坐在凳上。顾氏母亲,心里便突突的跳。跨进二门,又见对厅上坐着好几位客,七八个和尚,夹在里面,两手夹着钟磬,是个等时候的模样。原来顾氏的母亲,是个泼寡妇,有个儿子不甚长进,自己靠着放放利债过日子,家道却还过得,素来不大合式这个女婿,说女婿看不起她,后闻得女儿有病,也不来看视,准备着女儿一死,同男家闹个天翻地覆。今见何家来给信,说她女儿垂危,已经打定主意,可巧今日才到,便见了此等情形,知道女儿定然是死了,又急又气,不由的从二门外,大哭进来,一路乱滚。那小孙女儿也吓得怪哭。滚进堂屋,见屋里已摆了一口棺材,那盖子斜放在上面,房门口一个化纸钱的瓦盆,纸灰飞了一地,花花绿绿的。还有许多女眷,他也只当不曾见,跳起身子,双手将棺材盖望地下一推,大哭说:“我的儿呀,他家忍心将这种薄皮材打发你呀。”一眼瞧见房里死尸,停在床上,脸上盖了一张纸钱,脚边点着一盏昏惨惨的灯,不禁放声大哭。跑上前抱着一声肉一声儿的痛哭,那一双脚几乎把地板打通了。还骂着我那狠心杀材的女婿,你躲在那里去了。其时大众人等,有一半认不得她,深以为怪。内中有洛钟的夫人,是知道嫂子的母亲来了,见她这样闹法,又气又好笑,走上来把顾老太用力一扯说:“你老人家把眼睛睁大些,不要白闹了。”说毕,便硬扯老太出来。那顾老太还骂着说:“都是你们只些做小姑子的,把我一个娇滴滴女儿逼杀了。”
    这个当儿,众人才会过意来,人人都掩着嘴笑。幸亏那顾老太忽的将死尸脸上纸钱揭去,细细一望,原来是个男子,嘴上还有胡须。这才自己懊恼不已。偏生又把人家棺材打翻了,便见有几个穿孝衣的男女围着她问为甚事得罪了你姓顾的,到人家来闹丧,这场官司不打是不得干休。
    顾老太羞得紫筋暴涨,好容易才看见洛钟同她女婿走过来。原来洛钟进门之时,也疑惑是顾氏死了,刚在前厅周旋了一回,忽的有人来告诉他顾氏老太这番误认的缘由,他急忙偕着何其甫进来,先向人家说了一大篇话,说老太新从远路而来,实是不晓得其中细情,冒失是有的,明儿我们来陪罪。说着,那阴阳先生已报到了时辰,那鼓乐便吹起来,和尚的钟声震天的响,人家也不暇来淘着闲气,先去忙丧事去了。便有仆人七手八脚,把棺材安好。顾老太随着众人走入后一进,她女儿还勉强坐在房门口喊她。顾老太道:“我今日真昏了,为何闹出这个笑话来?”
    何氏在旁笑得拢不起嘴来说:“你老人家也太着忙了,便是嫂子有个三长两短,你老人家也该看着哥哥面上,也不能泼天泼地,骂成个狗血喷头,便我也无辜的被你老人家骂了一顿,真是那里的晦气。”说罢又笑。顾老太也不禁笑起来,说:“好姑奶奶我老昏了,姑奶奶不要记着我,我也是心里急坏了。”
    洛钟同何其甫听了,也在旁边笑,顾老太问她女儿道:“前面死的究竟是谁?”她女儿道:“是同住的一家姓汪,昨日老人家在外吃酒,晚上回来发痧死了。”又叹了一口气道:“我这病不知几时才能够死哩。”大家此时才坐下,各叙各的话。顾老太这件事传出去,人家都当着新闻,笑个不了。且说洛钟在何其甫家,略将汝虎的事告诉何氏,何氏哭得肝肠寸碎。何其甫在旁听着,急得将两个大白眼翻来翻去,听到说老婆子揪着汝虎,望舱里拖,自己拿着指头,在桌上画着,先低低说:左右皆曰可杀。又听到查出汝虎尸骸,又画着说:大夫皆曰可杀。后来又听见母子两个还很很的骂人,又喊起来说:国人皆曰可杀。说完了又用着那哼八股的调子悠悠扬扬念起来道:“杀之不足,剐之有馀,剐之不足。……”他意思还想接一句,谁知念了半天,总想不出一句,再比剐还利害的,只好接连说了几句剐剐剐。人见他这呆容可掬,又仿佛是学那老鸦声音,转觉好笑。洛钟又叮嘱何氏,千万不可告诉母亲,连汝龙面前都不必提起。若母亲问起银儿,便说在路上得的。何氏答应了,回家看见银儿,也甚欢喜,便细细问她家里还有甚人?你家姓甚么?你外婆家姓甚么?银儿笑道:“我家也姓秦,外婆家姓雷,我家父亲出外当兵,外婆将我的娘和我便带出来,后来把我娘嫁了别人,还得了好些钱。”
    秦老太听了,深为叹息,同何氏说:“难得她也姓秦,你不如收她做个女儿罢,这小孩子怪可怜的,我们将银儿带得好好的,但愿我家虎儿在外,也遇着好人家收了也好好的带他,这可谢天不尽了。”何氏听了不由眼泪直淌,赶即忍住笑对银儿道:“你以后就给我做女儿罢。”银儿乖巧,随即望着老太同何氏磕了几个头,便赶着汝龙叫哥哥。晚间洛钟回来知道此事,笑说道:“但是这一来,反是以德报怨了。”
    此语休提,不曾过了有两三个月,那顾氏果然一命呜呼,她母亲因为上次这场笑话,反到不好再同何其甫吵闹。不过争竞点衣衾丧制,到也情情理理。幸喜何其甫家也无别人,诸事顺从,算将就把顾氏安置已讫,顾老太也就回着苏州去了。到了十一月十五日,却好是秦老太太六十整寿,十天前秦氏便同三姑娘回来住着,帮着料理事务。夜间姊妹两个,便住在一个房里。秦氏的小女儿生得怪标致的,三姑娘最喜欢她。先是秦氏顺口,都喊她做小丫头,便向三姑娘说:“就请你姨娘代我家小丫头取个名字。”
    三姑娘想了一想,说:“就叫做春儿罢,连表字我都代她取了,就叫做绣春。”此时三姑娘正在净桶上小解,伸手去摸纸,偏生一张都没有了,便喊银儿去拿纸来。银儿答应跑去,停一会,见何氏拿着有百十张纸来,三姑娘笑道:“要这许多做甚?”何氏笑道:“恐怕夜头早晚,你姑娘要用,好预备着。”秦氏笑道:“她可用不着了,你还不知道她已有了三个月么?”何氏笑说:“原来如此。”三姑娘羞得脸上通红说:“你信大姐姐的话,她前儿告诉我,她才真是的呢。”
    何氏笑道:“你们二位,都不必争论,大约总是时候了。在我看来,可不用瞒人,瞒人是要养丫头的。”说着笑走了。转眼十五已到,十分热闹,是不必说了。厅上是顽十锦杂耍,还带了许多妓女,吹弹歌舞,闹得有趣。偏生这一天云锦被人灌了几杯酒,他本来量窄,洛钟遂命人送他回去了。客散之后,家下收拾才毕,要睡觉的时候,忽有云家的小厮来敲门,说要赶紧接秦氏回去。欲知后事,且阅下文。

猜你喜欢
  第十一回 放春榜师鲁成名 谒座主相国叙旧·吴毓恕
  第二十一回 报深恩破庙重兴 逢故旧穷途得志·
  第十三回 连及第驰名翰院·刘璋
  第三十九回 求赦诏入梦贤妃·陈端生
  第七回母夜叉诉逢马扁·岐山左臣
  第六回 借箸论孤军良朋下拜 解衣示旧创侠女重来·张恨水
  第二十八回 谭绍闻锦绣娶妇 孔慧娘栗枣哺儿·李海观
  第四十七回 屡数奇珍量珠羡求凤 一谈信物解佩快乘龙·张恨水
  第03卷 书生拾兔惊响马 侠客抽鬃接弹弓·徐述夔
  第六回 假媳妇巧动真火·风月轩入玄子
  第六十五回 抱衾稠俏婢擅专房 论家事私心先固宠·西泠野樵
  第三十三回 琼蕤赠一股金钗 岫烟送两丸丹药·兰皋主人
  第十五回 玉版蟾蜍郎承错爱 金笼蟋蟀女占雄鸣·逍遥子
  第三十九回 保奏招安吹台山 降诏勇达为前部·
  第二回 魏聘才途中夸遇美 王桂保席上乱飞花·陈森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双合欢·青心才人

    《双合欢》清朝章回小说,又名《金云翘传》、《双奇梦》。全书4卷20回,署名青心才人编次,成书于顺治、康熙年间。传本在中国近年才发现。国外日本有内閤文库藏本。作品主人公王

  • 戏蛾记·齐谐山人

    《戏蛾记》,明清艳情小说,凡二回,齐谐山人著。话说北宋徽宗年间,在上杭县内,有一大户人家,姓朱名贵宇,字强民。他靠祖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更有一对千金,名唤云仙,玉仙。云仙

  • 剪灯余话·李昌祺

    《剪灯馀话》是李昌祺仿瞿佑《剪灯新话》而作,借以抒写胸臆。全书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

  • 寐春卷·竹宅山人

    《寐春卷》,明清艳情小说,共十五回,竹宅山人撰。话说北宋末年江南水乡镇江城之一段风月趣事。时值北蛮强悍,时局动荡难安,那镇江城却仍是繁华一片,皆因南北远隔,蛮夷骚扰不及,故而不

  •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明清通俗白话艳情短篇小说,共十二回,不题撰人,该小说题材与《欢喜冤家》中的第十一回《蔡玉奴避雨撞淫僧》有渊源关系。书叙江南某地寺庙里的几个和尚,六根不净,凡心难泯,或伺机与

  • 花影隔帘录·

    清代文白相间中篇艳情小说。一名《抱影隔帘录》,又名《花影隔帘》。四部。分题“钱塘韩景致瑜楼撰”、“钱塘陈戏春翁阅”、“钱塘王隆愁痴人补阅”、“钱塘魏素珠吹箫媪订阅&rdq

  • 枕上春·不题撰人

    《枕上春》,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嘉靖年间,江南镇府城内,有一富家,专营药材,家业颇丰,此人姓李名寿辰,年已三十五岁,娶妻木氏,业已三岁,生得一子,年方十七岁,名唤李祝

  • 隔帘花影·丁耀亢

    《金瓶梅》续书的一种,它是丁耀亢《续金瓶梅》因时忌和诲淫遭禁毁后的另一种续书,约刊行于清康熙年间。小说为避免丁氏《续金瓶梅》的命运,对原书人物及情节,尤其是《续金瓶梅》中的大量有关时政的事迹作了改动,以因果轮回

  • 醉春风·江左淮庵

    《醉春风》(又名《自作孽》)书叙明万历年间,苏州顾外郎之女大姐,生平以节烈自誓,嫁张财主第三子张监生为妻,遂称三娘。张监生奢华好色,未成亲前,与徐家大小娘子及大娘之女通奸,其家教书先生杨某帮闲隐瞒。及成亲,张监生仍与徐家

  • 浓情快史·佚名

    又名《媚娘艳史》,中国古代禁书之一。《浓情快史》讲述了世情中的一个女人武则天放荡而又充满欲望的故事。该书约成书于清朝,原题《新镌浓情快史》,署嘉禾餐花主人编次。因为书中有男女情爱内容的描写,有违封建礼教,在清代

  • 警世阴阳梦·长安道人国清

    小说写明熹宗时的司礼太监魏忠贤擅权专朝,祸国殃民及死后遭到报应的故事。1至8卷为阳梦,叙述魏忠贤入京充役,青楼嫖赌,后患疡发疮,自阉入宫,专断国政,诬陷忠良,崇祯即位后被发往凤阳,半路自缢而死;9至10卷为阴梦,写魏忠贤死后戮

  •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撰,明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六卷三十回。最早由金陵文润山房刻梓,此版失传,未见。现只残存序、 第一、二卷 共十回及第三、四卷目录。叙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专

  • 一片情·佚名

    话本小说集。四卷十四回。成书于清顺治年间。每回独立演一故事,题材多为男女情事,间涉淫秽描写,清同治间丁日昌曾列入禁书目。小说从不同侧面揭露了中国古代封建婚姻的弊病,着重

  • 林黛玉笔记·喻血轮

    全书乃林黛玉之日记,作者以第一人称,写林黛玉之所见所闻所感,实是借林黛之口叙说整部《红楼梦》.日记所述与原著几乎无异,凡有林黛玉经过之事以至日常起居可见诸原著者无一缺漏.

  • 红楼春梦·佚名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

  • 情海缘·邓小秋

    《情海缘》,八回,署名“江都邓小秋”。邓小秋,清末民初人,文作于民国时期,不过将《桃花影》加以删改而成。因之迳删过多,又无情节交代,比之原作不唯文辞更逊,并已不复贯通

  •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玉燕姻缘传》,又名《玉燕姻缘传记》。六卷七十七回。题“梅痴生著”,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大宋神宗年间,江南苏州

  • 续金瓶梅·丁耀亢

    《续金瓶梅》全书六十四回,明遗民丁耀亢著。述《金瓶梅》主要人物托生再世、以了前世因果报应故事。全书以《太上感应篇》为说,每回前有引子,叙劝善戒淫说;以宋金征战为历史背景,描摹金人南下、汉人受苦之状颇多,甚为动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