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十三回 母夜叉髡剪玉佳人 孙雪娥梦诉前生恨

作者: 梦笔生

  第四十三回 母夜叉髡剪玉佳人 孙雪娥梦诉前生恨
  夫子红颜我少年,嫁来不肯出门前。
  于今抛掷长街里,万古知心只老人。
  潮生沧海野棠春,剑逐惊波玉委尘。
  青血化为原上草,人生莫作妇人身。
  单表这男女为人生大欲,生出百种恩情,也添上千般冤业。虽是各人恩怨不齐,原来情有情根,冤有冤种,俱是前世修因,不在今生的遭际。所以古书上说,那蓝田种玉,赤绳系足,俱是月老检书,冰人作伐。那阴曹地主,有一口す伲专主此事,即是说炕生的大道。或是该偕老的,百年举案齐眉;或该折散的,中年断弦反月;还有先恩后怨,空有子女,看如陌路仇人,义断恩绝,纵有才色,视作眼中钉刺一般,总不与容貌相干。内中投合,多不可解。
  从那古来帝王卿相,受宠专房妃妾,庶人百姓,离合生死的因缘,细细看来,只有夫妇一伦,变故极多。可见“情欲”二字,原是难满的。造出许多冤业,世世偿还;真是爱河自溺,欲火自煎。一部《金瓶梅》,说了个色字,一部《金屋梦》,说了个空字。从色还空,即空是色,乃因果报转入佛法。是做书的本意,不妨再三提醒。
  即如这金二官人,是金主宗室挞懒的族弟,有权有势,又是妙年,娶了梅玉为妾,年貌相当,也是一对姻缘了。岂知暗藏因果,有冤报循环。原来金二官人嫡妻,是糊罕小将军之妹。生的豹头环眼,丑恶刚勇,弓马善战,即是一员女将,反似个男子一般。嫁的个金二官人,却白面朱唇,像个女儿模样。分明有阴阳倒置的光景。那金二官人,平生畏之如虎,却又第一好臊,专在风流场里打滚舍命,被这浑家常是打过几番。再不肯改,把这些家下使女们,俱不许到他跟前,有和他笑一笑的,就打成一块肉酱,或使刀割针刺;百样奇妒,世所罕有。那金二官人,因此看这浑家,又丑又怕,如羊见虎的一般,那里还能够动情,瑟、瑟、瑟,抖一个不住。他那个浑家便道:“你在外定是抛在巢窝里,不把老娘放在心上。”半夜里一顿拳打脚踢,冬月赶在地板上睡去。因此金二官人反像鳏夫一般。年少浪子,如何捱得?偏又舍命的横嫖胡干。今日放胆的娶了梅玉为妾,不敢到家,只图个一时快活。正是老鼠赶着猫儿肉,不顾生死。明是梅玉母子该闯入折磨地狱,才有此事。
  当日一连三夜,花攒锦簇,受用不过。梅玉母子商议,既是来为妾,三日后找寻大太太行礼。这个楼房里,没个女人,可不知是甚幺所在,想是和太太说明了,两院分居,到也十分方便。想起孙媒的话,多管这正房没甚人样,不成材料,因此全不来照管。略使句话探了探金二官人,他又不肯言语,只将胡言支吾,全不放在心里。从来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粘太太见金二官人一连三夜,全不回宅,只说是随兀求打围去了。使人去打听,那差来的家人,只怕主母,不怕主公,晓得他是做不得主的。到了天汉桥大街王尚书家楼上一看,只见一片红纱锦绣帐幔,守着个娇滴滴花朵似十八岁的美人儿,腿压着腿,一递一杯吃酒。悄悄不言语,回复了主母,险不吼倒了班烂白额金睛虎,气坏了性泼心粗的母夜叉。即时点起随身女将二十余名,骑上大马,各带长刀粗棍,自己换上一领半新不旧的金蟒战袍,腰悬利刃,亲到天汉桥来。早有书童密密传信。金二官人正然饮到乐处,用手摸着梅玉的胸前肉儿,好不快活。忽听得太太来了,好一似:
  天雷霹脑冷水浇头,断了线的傀儡,木偶人绝了声音;退了神的师巫,死泥神全无生气。又像是麻雀儿见鹰,一头钻入深丛,不知生死;又像是山兔遭狗,两腿不住乱跳,那顾高低。蛇入窟中仍掉尾,龟钻泥底不钟头。
  原来男子有三样氵㸒,妇人有三样妒;氵㸒性不同,妒法也不一。问是那三样氵㸒:第一是有宋玉潘安的貌,相如子建般才,不得一个绝代的佳人,和我相配,这一生的春花秋月,对着个蠢妇愚妻,有句话和谁说?因此相如有《凤凰操》,子建有《洛神赋》,纵然氵㸒奔失德,只为这才色二字,不肯放过,谓之才子氵㸒;第二是那少年公子,游侠王孙,拥着十万腰缠,五陵裘马,到那章台折柳,狭斜看花或是一掷千金、十千一斗,不妨他倾囊解赠缠头,窃玉偷香苟就,谓之荡子氵㸒;第三是那登徒子,氵㸒不论色、饮不择泉,就是东施嫫母,黄发历齿的村妇,鸡皮鹤发的老妪,一味包荒,不分老幼,劫夺平人,全忘廉耻,谓之凶荒氵㸒。就有这三样妒妇来配着他。第一是情妒:夫妇绸缪,十分爱恋,一夜也分离不得。忽然闻知丈夫有了外遇,或与婢子相通,不免吃醋拈酸,剪发撞额,争个不了。文君的《白头吟》,蕙娘的《回文锦》,妒到堪爱堪怜处,转觉有趣;第二是色妒:妇人以色事夫,今日丈夫有了美妾,便觉于我冷冷,枕席不欢,风流味短;况我的年渐衰老,众妾的颜色方少,如何比得过他?未免怕丈夫偏宠少艾,恐有以妾夺嫡之嫌。因此争闹,不许娶妾。虽然无后妃包纳小星之德,也是妇人常情;第三是恶妒:生来一种凶性,一付嘴利;没事的防篱察壁,骂儿打女,摔匙打碗,指桑骂槐,吵个不住;搜寻丈夫,不许他睁一睁眼看妇人。还有终身无子,不许娶妾;纵在外娶妾,有了子女的,还百计捉回,害其性命。或是故意替丈夫娶妾,以博贤名,仍旧打死,以致丈夫气愤,这种软发髻,多有自缢身亡的,谓之凶妒。
  今日金二官人遇的粘夫人,分明是凶妒了。自把软鬏髻戴在头上,却去娶妾,可不葬送煞无罪的良人,有情的女子。当时金二官人,一闻得太太到了,好似呆了一声不言语,丢下酒杯,跳下床来,也不管梅玉母子,披上衣服,不走前门,却从后门,牵出马去,一溜烟走了。梅玉只道金二官人出门去迎接,忙忙匀脸穿衣,出房下楼,相迎不迭。行至二门外,软壁屏风前面,猛然一见,但觉寒毛生遍体,烈火似烧心。你道甚幺模样?但见:
  戴一顶红绒毳帽,上缀一颗胡珠,穿一双绿线皮靴,斜镶四条蜀锦;紫堂色面皮,乌腾腾眉横杀气;黄般眼角,高突突面带凶光;耳垂金环两串,项挂素珠一条;河东吼地大狮王,汉北翻天罗刹女。
  当下粘夫人见梅玉出来迎接,生的千娇百媚,玉软香温,不觉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高声大骂:“好大胆的氵㸒妇!臭蹄子、歪刺骨、引汉精、九尾狐狸,还敢大模大样、摆得浪浪的来见老娘!你和你那臭忘八捣的彀了。”走上前一把揪住青丝细发,叫一群番婆女将:“快将贱人衣服剥了,我慢慢的安排他!”一个个如狼似虎,扯的扯、剥的剥,只落得贴身紫罗袄儿,闹的哭的乱成一块。
  那孔千户娘子,正预备来见,听的女儿一片声叫皇天救命,往外跑不迭,撞见正打哩。只得上前硼头,撞在地下,遮护他的女儿。粘夫人问时,才知是梅玉的母亲,越添恼怒。即取大棍在手,一顿好打,多亏房主婆来救开,推着走在屋后去了。即时取布衣两件,与梅玉换了,扶在马上回宅去了。孙媒婆正在楼上吃喜酒,二三日不回家,也骗了许多喜钱。见太太到了,唬的钻在床底下,筛糠似地乱颤,哪敢出头。等的太太上马回去了,方才钻出来,一道烟走了。这孔千户娘子,怎肯干休?一直赶往孙媒婆家去,拚命要人,哭出门来,母子不能相顾。在旁观看人,无不嗟叹,说金公子没有主意,坑陷这母子二人。有诗叹曰:
  宝钗重合两无缘,鱼在深潭鹰在天;得意紫鸾空舞镜,传言青鸟怕衔笺。金盆已覆难收水,玉轸长抛不续弦;若问蘑芜窗下遇,遥将红泪洒穷泉。
  原来世上恩仇聚散,荣辱祸福,是有一定的因果,不是偶然相聚的。这梅玉一见粘夫人,便觉有些毛发凛然,十分恐惧;一似前生欠下他的债一般。那夫人见了梅玉,一似积世的夙仇,不知气恨从那里来。就是妻妾不相容,也要慢慢地布摆,岂有一见就凌辱到这样的?自有前因在后,按下不提。
  且说粘夫人,把梅玉扶在马上,蓬头散发,穿着上下布衣,到了宅中。粘夫人正面坐下,叫梅玉跪着,即时剥去底衣,露出白光光脂滑玉润的皮肤来,取过一根马鞭子,不消三推六问,尽力的打了一百。只见皮开肉锭,浑身都是血口子,看了梅玉的香云细发,滚在地下有二三尺长,一时气愤填胸,即取剪刀一把,自己把梅玉的头发剪下,用火烧了。做了一个髡头贱婢,使两个丫头押着,在厨房烧火做饭,到晚来推磨打更。要他活受,不许他死,即时逐往厨房啼哭去了。
  那粘夫人一时性起,忙叫家将:“各处找寻金二官人来,我和他讲话。”那金二官人知他平日的利害,不知走往那里藏躲去了。当时有两个厚友,一个是拓跋公子,一个是完颜舍人,俱是金朝亲戚驸马。因又与金二官人年龄相同,不上二十岁,终日在勾栏里串,是一群狐朋狗党,极相厚的。那一时金二官人不敢往别处去,从后门上了马,走到拓跋家里。一个脸似蜡查般,唬得焦黄。拓跋公子接着,问道:“新人还在楼上,因何不陪他过了三朝,就下楼来?”金二官人只不言语,一似掉了魂的一般。拓跋公子笑道:“想是那话儿藏不住,你家太太有些决撒了。你快实说,我们好救你。”金二官人满眼落泪道:“如此这般。我顾了我走了,不知他母子们怎幺受气,央你使人儿去天汉桥王家楼下打听打听。我的人唬破胆了,杀了他也不肯去。”拓跋公子笑道:“待我使人去问一声,哄的人嫁了你,可做不下主儿来,你也要凭天理。”一面使人探听去了。
  不上两个时辰,那人回来说:“太太回宅了,”把梅玉凌辱,剥衣采打,说了一遍。金二官人只是哭,全说不出话来。又听得说差人往各处找他回家问话。向拓跋公子讨出一床被来,蒙头而睡,再不敢出房门去。拓跋公子笑个不住。大家商议无法可救。
  这孔千户娘子走到孙媒婆家里打个粉碎,碰头散发,不住的叫:“皇天杀人!我家与你这老氵㸒妇有甚冤仇?把我女儿坑陷,送到鬼门关上去了。我今死也在你家里。”那左邻右舍,一齐来劝,才知道孙媒图媒钱,骗了他家女儿,嫁在有名母夜叉家,是金营第一个打老公的太岁,谁敢惹他。孔寡妇在孙媒家寻死上吊不提。
  却说梅玉姐受打不过,到了厨房,只在灶前倒卧,浑身是血,抬不起身来,就是寻死自尽。如何得手,又有两个大丫头时刻不离,和他同起同坐。众人见他受此苦楚,也有怜恤的,俱怕太太,谁敢和他说句话儿?怕他死了,送些汤水与他吃。梅玉只闭着两眼不开,没奈何抬他在炕上,朝里和衣而睡。梅玉心中思想:我今断送性命,也是前生命定,自己不想死在这里,我的母亲不知在何处?不觉哽咽失声,满眼泪如涌泉;又怕太太听的,只得暗哭。到了夜半三更,要起来寻个自尽,不觉两手难抬,和衣睡去。忽然见一个人,武官打扮,戴顶将巾,有六十多岁。满口白须,领着个五六岁的孩子,上前问梅玉道:“你跟我家里去罢。”梅玉不敢近前,那孩儿上前,梅玉忙去抱他。只见一个妇人,头挽油髻,面搽铅粉,穿着些惨绿乔红的衣裳,上前把孩子夺去;却来揪住梅玉道:“你还我的命来!你前生和我在西门庆家,同那潘金莲氵㸒妇,害了我一世;你却又买了我守备府里来,将我剥衣痛打,凌辱彀了,却又卖在烟花巷里,受不过虔婆打骂,自缢身亡。今日你也来还我债了。”说毕话,拿起一个棒槌,踩倒就打。梅玉抬头一看,这个妇人,不是以前的模样,只见赤面黄睛,一个番婆变的,和粘太太一般打扮。那武官孩儿,都不见了。梅玉大叫一声,痛哭而醒。听了听正打四更,梅玉才想道:这是我的前冤,该来还他了。
  祸有因缘怨有根,此身虽异旧冤存;强梁当日谁能敌,软弱今生又被吞。如意不忘人彘恨,鲁庄还化野猪魂;始知万事宽平好,结草犹能鬼报恩。
  原来梅玉本是春梅一转。当日嫁在守备府,把孙雪娥痛打凌辱,以报私仇。后来卖与娼家缢死。以此今世雪娥,托生在北方金国,来报春梅杀身之恨。他是夙冤,自然见面就怒起来。这梦中的武官,就是周守备,领着春梅生的儿子,未免有夫妻子母之情,所以要他抱着。被孙雪娥现了真身,指出前仇,才知道粘夫人一场仇恨。冤有头,债有主,不是偶然的。梅玉从此吃了长斋,不生嗔恨,说是我前生孽债,埋怨不得别人。
  也就灶前烧火,同众做饭殷勤,全没有怨恨的心。闲了口里念一声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这是一番忍辱功德,忏悔的道场。因此梅玉后来,还得解脱苦厄,归了佛教。不知后来性命如何,子母甚日相见。正是:月正团圆,一片浮云生障翳;花才烂熳,九秋风雨折枝条。
  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十回  试紫箫羞云怯雨 比小童折玉摧兰·东鲁落落平生
  西施郑旦·
  第114回 为天伦商议告状 于大人审问殷申·牛瑞泉
  第七回 (缺)·桃源醉花主人
  第二十三回 林绛珠乞巧夺天工 史湘云迷藏露仙迹·逍遥子
  第九回 两家愿许琴瑟好 金郎独占双妻身·青阳野人
  第一回 贾雨村醒悟觉迷渡 甄士隐详说芙蓉城·嫏嬛山樵
  第八回 学中属对舜华为魁 园里吟诗优昙独异·兰皋主人
  第十一回 赌徒的太太·张恨水
  第一回 柳树春访师到苏 邓永康戏昭被打·
  第十四回 磕响头额间留影 吃花酒席上惊魂·苏同
  第 三 回 孙继成得中招赘 龙素真卖女葬亲·
  第七十八回 一局诗谜衙容骚客集 三椽老屋酒藉古人传·张恨水
  第二十回 彩舆迎婿 寇警抗师·佩蘅子
  第二十三回 张寅得命逃回第 祁中酒醒转生疑·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八美图·佚名

    《八美图》全书三十二回,清代刊本,书署“佚名”。描写宋代杭州人柳树春经历的悲欢离合故事,特别是书中的八位美女形象,叛逆反抗,不屈不挠,尤为感人至深。由于《玉楼春桃

  • 浪蝶偷香·风月轩入玄子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四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话说明朝成化年间,金陵和兴县有一富户,姓杨名得根,家有良田百亩,仆婢近十人,家资丰厚,娶妻何氏,乃何子高之女,名春娘,贤淑贞静,书画琴词,官

  • 花荫露·临川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九回,清临川山人撰。话说历代君王俱知守成艰难,遂挖空心思欲网尽天下人才为他所用,故开科试以揽英才,另设举荐一途,后称“举孝廉郎”。一

  • 醋葫芦·伏雌教主

    书叙成硅因妻子都氏不育,欲娶妾而受都氏阻挠、惩罚的故事。故事建立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基础上,对女子反对男子多妻制予以讽喻。内容涉及到商人、官场、寺庵、青楼等社会各方面,且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诙谐有趣,有

  • 一片情·佚名

    话本小说集。四卷十四回。成书于清顺治年间。每回独立演一故事,题材多为男女情事,间涉淫秽描写,清同治间丁日昌曾列入禁书目。小说从不同侧面揭露了中国古代封建婚姻的弊病,着重

  • 两肉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四卷十二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现仅存清写刻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

  • 浓情秘史·不题撰人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一回,不题撰人。序曰:常观氵㸒词渎书,多描写氵㸒情,不归于正史,观之者易入于邪思。惟《浓情秘史》一书,情词雅致,趣味弥长,令人观之不厌,亦且终归劝善改过,久有益

  • 浪史奇观·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长篇色情小说。又名《浪史》、《巧姻缘》、《梅梦缘》,作者署名“风月轩又玄子著”,其姓名不可考。现存有啸风轩本与日本抄本。小说凡40回。可钱塘秀才梅素先的一生风流韵事。

  • 桃花艳史·佚名

    清代白话中篇世情小说。六卷十二回,作者不详。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合影楼刊本,封面题《新刻桃花艳史》。每卷两回,卷首又题《新编桃花艳史》,无序跋,当为清代前期或中期的作品。小说叙唐代少女金桃儿与才子李辉枝的爱情故事

  • 南朝金粉录·牢骚子

    书生吉庆和家遭不幸,往求父亲搭救过的穷鬼,现在南京为官的韩宏,韩忘恩负义,反相陷害。士绅赵弼邀庆和到家坐馆,遂与其子鼎铭相好。一日庆和偶遇王娟娟,艳羡思怀。不久庆和、鼎铭中试。名妓白纯秋夜救落难英雄洪一羁,与之结合

  • 株林野史·痴道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六卷十六回。题“痴道人编辑”,作者姓名、生平不详。此书清嘉庆十五年伯依保奏禁,道光二十四年的《劝毁淫书征信录》及同治七年丁日昌禁书目均著录,推断当著于乾隆年间。今存上海小说社排印本。书叙

  • 后庭花·佚名

    后庭花,明清白话艳情小说,共9回。世俗多诈,男女多氵㸒,天下四海九州,别的去处还好,惟有巴蜀地方,山明水秀,人物美丽,人心大是不古。小说叙述巴蜀府益州沪县秀才苏潘等人终日荒淫无度,

  • 弁而钗·醉西湖心月主人

    小说《弁而钗》西子湖伏雌教主/著, 《弁而钗》四卷二十回,题“醉西湖心月主人著,奈何天呵呵道人评”。作者与评者均不可考。据此书“弁而钗出版说明”,此书全称《笔耕山房弁而钗》,分〈情贞记〉、〈

  • 僧尼孽海·佚名

    明代短篇小说集。作者不详。三十六则。成书于明万历至崇祯年间。每则演一至五个故事,共五十五个故事,篇幅长短不齐,有文言,亦有白话。内容比较集中,均属描述和尚奸淫民女及尼姑不守佛戒的故事。

  • 巫山蓝桥·不题撰人

    《巫山蓝桥》,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十六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弘治年间,松江府华亭县八团内沙地方,有一花姓人家,家主名唤花成春,娶妻保氏,皆三十有馀,因常做药材生意,故家道殷实,生得一

  • 桃花扇·孔尚任

    《桃花扇》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作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

  • 五美缘全传·佚名

    《五美缘全传》是一部著名的言情小说,在刊刻之初名气较大。书中写书生冯旭与五位美人的姻缘故事。其中,主人公几经周折,历尽磨难,最后并娶五美,成就“五美缘”。

  • 蜜蜂计·储仁逊

    《蜜蜂计》,清代人情小说,共十回,作者储仁逊。主叙汉代董生才被继母使蜜蜂计陷害及其婚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