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六回 贿上官京师遭骗 拿下吏万姓群欢

作者: 佚名

  第十六回 贿上官京师遭骗 拿下吏万姓群欢 
  词曰:
  贿嘱清廉无路,银交马扁成空。错认舅父真姓贾,误投老叟假司农。堪怜撞木钟。  访察有心得实,密拿无计潜踪。满拟黄金能免罪,哪知狭路适相逢,乘机万姓攻。右调《破阵子》
  话说车理刑领了文凭,别了按台,不一月已到扬州公座,看城行香放告毕,就与同僚相见,拜望乡绅,参见上台。公事完了,就细细察访扬州府的过恶。谁知扬州府的过恶,不消细访的。人人受害,个个称冤,一桩一件,都有确实。车理刑一一记明了,录成一册,候按台到任送进。那利图还睡在鼓里,如何知道?他一闻按院点了曾师望,访得他是个穷官,必然爱钱。早已打发儿子,带了一万几千银子,赶进京中谋为。并吩咐到京要看机会,或拜门生,或拜干儿。只要妥当,不可惜银钱。公子领命,带了银子,连夜起身来到京中。访知按台尚未出京,甚是欢喜。四处一问,奈无门路,日日到他寓所门前窥探。一日,只见一人慌慌张张从内出来,见公子在门首窥探,便问道:“你是哪个?要寻何人?”公子见问,便道:“这里可是江南巡按曾大老爷寓所幺?”那人道:“正是,你要问他怎幺?”公子道:“请问曾大老爷何时出京。”那人道:“尚早哩。盘费也没有,还欠了几千两京债,被人缠住不放。我日日替他撮弄,只弄得数百金,又被人逼去了。如今还要替他去设法。”公子听说,心中暗喜,道:“请问尊驾是他什人?为何替他这般着急?”那人道:“我是他的妻舅,大人是我嫡亲。家姊、家姊丈是最多情的,替他设法了银子上任,将来一世受用不尽哩!”公子道:“原来是舅爷,晚生有句话要相商可好?屈舅爷到前面茶坊上一坐,何如?”那人道:“家姊丈托我设法银子,立等要紧,哪得功夫。有话迟日相商罢。”公子道:“不多几句话,请略停一刻。要银子也易事,晚生可以代为设法的。”那人道:“既如此,前面礼聚茶室甚是清静,且去坐一坐,有话快些说了。我要紧去。”两人同到茶坊坐定。公子道:“请问舅爷尊姓?”那人道:“小弟姓贾,有什商量?快请教。”公子道:“有个人要送些银子来,与令姊丈。闻得令姊丈,一个钱也不要,绝无门路打通处。舅爷又说,盘费俱无,急于措银,为何又说不要?”那人道:“长兄真是诚实人,想从未到过京中幺?”公子道:“晚生实未到过,正要请教。”那人道:“京师耳目之地,朝廷设立多少监察御史,动不动风闻一本。一个新进士点了巡按,那个不虎视眈眈?谁敢要钱?即如家姊丈一点了此差,江南一省的官,哪个不来打点。若明公正气要钱,几十万也有了,何在这几千。只因外边闭断了门路,送的无处送,要的不敢要,所以甚难。不瞒长兄说,小弟方才说设法银子。你想京债欠了,正在此讨还,到何处去借?就要去闯闯,那些要来打点的,遇见几个有缘的,私自替他停妥一两件。一则可以救了家姊丈之急,二则替那人做得稳当,无人知道。此是小弟直言,长兄切勿外边说破,所关非小。”公子听说,大喜道:“原来如此。晚生正有事要求令姊丈,今日何缘得遇舅爷?万望周全,银子要多少,都在晚生身上。”那人又故作惊疑道:“小弟方才失言,长兄却断不可张扬。请问长兄贵处,那里有何事要求家姊丈?”公子道:“晚生姓利,家父名图,现任扬州知府。闻令姊丈巡按江南,特命晚生备礼求见,拜在门下,愚父子都要恳求青目。”那人道:“带多少礼物来的。”公子道:“还未备得带,白银万金在此。”那人一惊,道:“既有这些银子,必然有事要家姊丈周全。我今也可不消再应允别人了。但长兄送这些银子,须将事情一一讲明了,等小弟好去说,事情若重大,小弟人微言轻,也不敢私自担当。倘家姊丈到任忘记了,岂不是小弟失言?还要讨长兄疑心小弟拐了你的银子,不曾说得。莫若先等小弟说妥当了,必要再弄一个兴头,大老当面交与家姊丈,便万妥万当了。”公子道:“如此更好了。晚生也并无别事相求,只要拜在门下,将来意欲到京,捐一官做做,要他帮衬帮衬。家父在扬州两年,蒙各上台见家父有才干,委署了几个要缺。家父事事秉公,不顾情面,未免众怨所归,仍恐按台一到,众口烁金。所以,先要细细禀明,倘有好升缺,并求提拔。望舅爷先代禀知,得蒙一见,感戴不尽。”那人道:“在我身上,少停,就在此等回音罢。”公子道:“晓得。”两人出了茶馆,正要分别,那人又问道:“家姊丈长兄向来可曾看见过幺?”公子道:“从未见过。”那人道:“既如此,小弟一发不敢斗胆了。你两人从不认得,我一人在内做事,倘不应口,只说我是假话了。家姊丈日日出去吃酒拜客的,他又没有轿出入,总是乘马的。你认他一认,我再领你当面一会便了。”说毕,拱一拱手别去。
  公子有心随在后,只见他原到曾巡按门首,已有一个小厮立在门首,见了那人,便叫道:“舅爷哪里去了?这一回大老爷要出去吃酒,等你回来说话,快请进去。”那人就同了小厮,急急进去了。不一时,又见那小厮手中拿着大红金帖,口中叫道:“马夫在哪里?快备马,大老爷要去吃酒,已出来了。”公子有心看他帖子,名字反折在外,正是曾师望名字。未几,里边走出一个人来,小厮道:“大老爷出来了。”公子一看,见他器宇不凡,却像个贵人模样。上马,小厮相随去了。随即那个舅爷出来,见了公子,一把扯到前所坐的茶坊内坐下,道:“长兄恭喜!事甚凑巧,小弟方才在此与兄讲话,谁知那讨京债的,又来催逼。见没有还他,竟要到都察院告状,弄得家姊丈出京不得。家姊丈情急,叫小厮四处寻我,替他算计银子,进去将长兄之言一说,家姊丈大喜,说:‘有了这些银子,数日内就好出京。’方才,就要来请长兄相会,一则因寓中耳目众多,恐人知道,彼此不便;二则小弟也不肯,上万银子送他,只小弟一个看见,长兄说:‘尊大人为众怨所归,诚恐众口烁金。’此也虑得不差。倘到任后,果有人言三语四,家姊丈忘了,叫小弟哪里说得他转,可不叫我做事不得当了。况长兄还要他帮衬银子,岂可轻易出手?我方才对他说,必要一个大老居间,方将银子付他,便无翻悔。”公子道:“多承盛情,极妙的了。但此事又不便张扬,急切哪得个大老来居间?”那人道:“兄不要虑,有个绝妙的所在,有个极兴头的大老在那里,只经由了他,要空一个加一,只恐家姊丈不肯,所以难他一难。他情急了,不怕他不走这条门路。长兄放心。”
  言之未已,只见随去的小厮,急急赶来,对着那人耳上道:“大老爷说,事情急了,就是今晚,请舅爷同了所说的人,带了银子,就到城外脱空庵许大老爷处一会罢。大老爷吃完酒,也不回寓,一脚就到那边来了。”那人道:“我知道了。我同利爷就到许大老爷处候便了。”小厮出去,那人笑对公子道:“何如?我说他情急,不怕不走这条门路。”公子道:“许大老爷是何人,为何又在庵中?”那人道:“这是家姊丈的老师,做大司农的。近因有恙,要告假回籍,圣上不从,奉旨在庵养病一月。朝中最得时的闻说,将来要升吏部尚书。他待家姊丈最好,家姊丈有事,也不瞒他,只要送他加一。所以不肯经由他。今情急了,只得去的。你如今可带了银子,我同你先出去,将你的事先细细与许老说知,托他一托。少停,家姊丈来,他便好从中帮衬了你。若还有银子,或在外送些与许老,先拜在他门下。他是个大司农,若果转了吏部,则天下的官,都是他作主。且长兄要进京捐纳,得他帮衬,可不更胜了家姊丈幺!”公子大喜,道:“果然甚好。只恐许大人未必肯。”那人道:“有银子送他,我再替你去说,有什不肯?事不宜迟,快快出去,候他便好。”
  公子急急回寓,雇了牲口,着几个家人带了银子,同那人来到脱空庵。走进,甚是清静,里边进去,五间静室,鱼池花草,盆景假山,十分幽雅。只见一个老者,盘坐榻床上,三四个小厮,烹茶的、浇花的、焚香的,一个立在旁边。见那人进去,那老者略起一起身,依旧坐下。那人对老者说了一会儿,只见一个小厮出来,道:“哪一位是利爷?大老爷吩咐,请进相见。”公子听得一请,忙忙随了小厮走进,那老者立起身来,那人先接着对公子道:“这是许大老爷,方才利兄说要拜在门下,我已说过,就请相见。”公子就手持揭帖,忙忙跪下。老者就命小厮扶起,收了揭帖。公子又递上礼单,是礼仪千金。那老者笑嘻嘻地道:“老夫病躯,本欲告回养闲,蒙圣上命我在此静养一月。这一月内,一应事情不管。方才贾老来说,贤契要拜在老夫门下。老夫老迈无能,诚恐有负贤契,不敢应允。盛礼更不好受,只因贾老又说尊翁任扬州,要敝门生提拔照拂。我想:他是个江南巡按,贤契要拜他门下,他倒是多情的人,贤乔梓倒可以着实得他的力。只是他做人,清奇古怪的性子,他令舅还拿他不定,必要老夫在内介绍。老夫对他说,他果然不敢违拗。若不受你盛礼,只说老夫不肯代说,有心作难了。且权领在此。”命小厮将银子收过。公子就铺下红毡,拜了四拜,老者还了半礼,坐下,公子又细细恳求老者转恳按台。话才讲完,只见先前随按院小厮,拿了一个门生的帖子进来,道:“曾大老爷要见大老爷。”老者道:“请进!”那舅爷就扯了公子,到旁边一间屋内,道:“我们且这边略坐一坐,等许大人先说了,出来相见。”公子道:“是。”在门内一望,只见按台走进来,见了师生礼,坐在老者旁边。老者与他说了好一会儿,只听得巡按道:“老师吩咐,自当遵命,利生可在此幺?”老者道:“同令舅在内。”按院道:“既在此,就请出来相见。”小厮听说来请,二人同出。公子也与见老者一般,送礼拜见毕,按院收了,命坐。茶罢,开口道:“贤契之事,舍舅已先道达,今又蒙敝老师吩咐,我自然一一留心,到任之后,贤契倘有什事要见我,可私打关节来,我值堂的叫王恩,现在此,叫进来贤契一认,有话叫他传进。我着舍舅出来会你。”就叫过一个老家人来,吩咐道:“这利相公,是扬州知府的公子,今拜在我门下,你可认一认。倘有什话传进,你可急急代传,不许阻挠。”王恩领命,按院又对公子道:“京中耳目众多,你速速起身回去,不可再此耽搁,到我寓中窥探。倘被人看破,连我也不便。况我明后日也就出京了。”公子领命,怎敢有违?遂即拜别二位老师出来,那些小厮与王恩等,齐齐送出讨赏。公子也不敢轻慢,每人送他十二金,王恩加倍在外,又送舅爷四十金。别了回寓,急急收拾行李,连夜起身回扬州,共费去一万二千余金,对父亲说了。利图亦甚欢喜,道:“儿子做事妥当,如今是安如磐石了。”放心做去,更无忌惮。公子因拜了两个兴头老师,意气扬扬,愈加贪得无厌,放胆横行。谁知都被刑厅访去。
  不数日,按院已到,各官迎接。独留刑听进去,细问利知府之事。刑听呈上款册,按院一看,大怒道:“这狗官,一门作恶,如此害民,罪不容诛矣。但未有告发,不好拿他一个。出示招告,必要将他一门处死,方能为百姓伸冤。将来还要借重年兄严讥,断要尽法重处的。”理刑领命辞出。
  且说曾按院在京当面受了利公子一万银子,拜在门下,又有老师许大司农与舅爷再三说得停停当当,连按院自己,也满口应允。又叫他有事传与堂官王恩转达,王恩都叫他认明,真是一团好意。如何刚刚到任,又不曾有人告发,就忽然变了脸,反要去拿他,难道在理刑面前说假话幺?谁知其中有多少缘故。哪里有什幺许司农、贾舅爷与王恩等?原来是班京骗子、大光棍。见公子是不在行的,四处访问按院门路,被他们看破了,知按院又是一个新进书生,出入总是步行,不乘轿马,无人认得,他的寓所又人家甚多,屋宇甚广,前后通家,四通八达的。所以这班光棍,做成圈套,在城外赁了这个庵,连和尚都瞒了不知。公子如何知道?只说受了银子去,按台亲许,万妥万当,欢喜到家。哪知曾按院虽穷,是正经人,哪里有此事?正是运退黄金失,时衰鬼弄人。要知按院访拿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一回 奸知县计骗良家女·齐谐山人
  第一回 小孟尝诗酒订盟 大奸雄睚眦中祸·白云道人
  第三十七回 听密语伤心惊恶梦 悟往事矢志得真经·西泠野樵
  第一回 钮子俏题词问天 圆情老阐明因报·醉西湖心月主人
  第四回受污玷弃家远出·不睡居士
  第十七回 贴试录惊骇岳母 送灯笼急坏丈人·蕙水安阳酒民
  第一回 浪荡子堕落烟花套 过来人演说风月梦·邗上蒙人
  第四十五回芳心可可疑幻疑真慧舌滔滔不挠不屈·平襟亚
  第八回 李半仙灯下说因由 蒋青岩客中遇神骗·南岳道人
  第十回凭好梦鬼窟全生·岐山左臣
  审禾苗·省三子
  第二十九回 赴临安捷报探花郎 返姑苏幸遂高车愿·古吴金木散人
  第二十三回 惊恶梦勘破情魔 诉幽情觉述梦幻·花月痴人
  第十一回 俏公子酣战娇奴忙·风月轩入玄子
  第十八回 怜贫填词璞玉脱险 风雪联句琴默雅谑·尹湛纳希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昭妃艳史·

    《昭妃艳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六回,不题撰人。 话说金废帝海陵王初名迪吉,后改名亮,字元宫,乃辽王宗干第二子。为人伪善奸诈,躁急多猜忌,残忍仕数。年十八,以宗室子为奉将军,迁骠骑上

  • 桃花艳史·佚名

    清代白话中篇世情小说。六卷十二回,作者不详。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合影楼刊本,封面题《新刻桃花艳史》。每卷两回,卷首又题《新编桃花艳史》,无序跋,当为清代前期或中期的作品。小说叙唐代少女金桃儿与才子李辉枝的爱情故事

  • 五美缘全传·佚名

    《五美缘全传》是一部著名的言情小说,在刊刻之初名气较大。书中写书生冯旭与五位美人的姻缘故事。其中,主人公几经周折,历尽磨难,最后并娶五美,成就“五美缘”。

  • 三续金瓶梅·讷音居士

    本书以西门庆死去七年后,经普静禅师幻化还阳为引,描述了西门庆的家居生活和官场经历。西门庆继续发挥经商才干,重开绸缎铺,同时刻意钻营,恢复了原来的官职;他不满足于一妻五妾,四处猎艳,凡看中的女性无不染指;小说还写到西门孝

  • 情海缘·邓小秋

    《情海缘》,八回,署名“江都邓小秋”。邓小秋,清末民初人,文作于民国时期,不过将《桃花影》加以删改而成。因之迳删过多,又无情节交代,比之原作不唯文辞更逊,并已不复贯通

  • 云仙笑·天花藏主人

    清初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云仙啸》。题“天花主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论者或认为即天花才子、天花藏主人、徐震,或认为是张匀,皆无确证。今仅存一清初写刻本,藏

  • 别有香·桃源醉花主人

    《别有香》(明)桃源醉花主人编,明代白话短篇(拟话本)艳情小说集。此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世德先生所珍藏之孤本。刘藏本残阙,存3册,编者无考。此书可能刻于天启、崇祯

  • 玉楼春·白云道人

    《玉楼春》清代长篇世情通俗小说,白云道人所作,共二十四回。本书为明清艳情小说《巫山艳史》的翻版,其刊刻书坊啸花轩为康熙年间专刊淫书的书坊。书中主人公皆不务正业,四处拈花

  • 情变·吴趼人

    清代爱情小说。八回。未完。署,趼人,即吴沃尧撰。第九、十回存目。卷首楔子列出全书回目。宣统二年(1910)《上海舆论时事报》连续刊载写至第八回的一半作者去世。后收入阿英编《晚清文学丛抄·小说二卷》(1960 中华

  • 春灯迷史·青阳野人

    《春灯迷史》作者青阳野人,其真实姓名不可考,成书年代亦未详,但可推测在道光十八年(1858年)之前,书已写成。 书叙唐玄宗时,浙江抚州府仁和县城里有书生金体,字生丽,风流标致,至 17岁通晓诗词曲赋,凡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不成就。到了

  • 一片情·佚名

    话本小说集。四卷十四回。成书于清顺治年间。每回独立演一故事,题材多为男女情事,间涉淫秽描写,清同治间丁日昌曾列入禁书目。小说从不同侧面揭露了中国古代封建婚姻的弊病,着重

  • 僧尼孽海·佚名

    明代短篇小说集。作者不详。三十六则。成书于明万历至崇祯年间。每则演一至五个故事,共五十五个故事,篇幅长短不齐,有文言,亦有白话。内容比较集中,均属描述和尚奸淫民女及尼姑不守佛戒的故事。

  • 蜜蜂计·储仁逊

    《蜜蜂计》,清代人情小说,共十回,作者储仁逊。主叙汉代董生才被继母使蜜蜂计陷害及其婚姻故事。

  • 十尾鱼·陆士谔

    清末年间(1877-l944),浙江金华富商费春泉赴上海滩寻艳遭骗,却看透上海滩各种骗术伎俩,私门暗娼,风味情转,而费春泉遂投身其中,用其妻,妹来赚钱,丧尽无良人性,让人熟知十九世纪上海滩的污秽昏暗,是天堂也是地狱。

  • 弁而钗·醉西湖心月主人

    小说《弁而钗》西子湖伏雌教主/著, 《弁而钗》四卷二十回,题“醉西湖心月主人著,奈何天呵呵道人评”。作者与评者均不可考。据此书“弁而钗出版说明”,此书全称《笔耕山房弁而钗》,分〈情贞记〉、〈

  •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著,清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九回。 话说乾隆年间、苏州吴江县有一员外,姓褚名贵宇,字强生。他靠祖 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在县中属大富人家,人称褚财

  •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明清通俗白话艳情短篇小说,共十二回,不题撰人,该小说题材与《欢喜冤家》中的第十一回《蔡玉奴避雨撞淫僧》有渊源关系。书叙江南某地寺庙里的几个和尚,六根不净,凡心难泯,或伺机与

  • 国色天香·吴敬所

    《国色天香》以"乌将军"、"毛洞主"等最具勾构瓦肆特色的语言,专写市俗男女之事,是一部宣泄性、娱乐性很强的艳情小说。女主角或为思春少妇,待字闺秀,或为大家之婢,皆风情万种,可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