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争占类 赵县令籍田舍产

作者: 余象斗

    天水郡有赵和者,由进士出身,除授江阴县令。以片言折狱,甚着能声。由是屡宰剧邑,皆以雪冤获优考。至于疑似晦伪之事,悉能以情理断之。时有准阴县二农家郑穆、高泳者,东西比庄,俱以殷富货殖。但东邻郑穆诚朴,而家为次;西邻高泳狡猾,而家尤殷。人有送田一庄卖与郑穆者,穆已许买,尚欠银找完价,乃以已之庄券,质于西邻货钱一百万缗,前去添用。其契章甚明,且言来岁赍本以赎券。当日,郑以富家买业质钱相添,耻邀中保同去。只是两相交付,并无人见。及次年至期,郑果备钱赎券。先自纳一百干缗为利。天晚,期明日以余赀交完,换回前券。因隔宿未远,且在通家中,故不令立纳缗之收批。及明日同一常为保中人唐建,及家僮赍资至,算完一百万缗之本,又纳一百千缗为利,带次日所纳共二百千缗矣,然后取前年当契。高泳有意瞒昨日所收之钱,曰:“更少百千缗之数,何不全完?”郑穆曰:“昨日已先完矣,兄何好忘也。”高泳曰:“你今日方还本还利,唐建在见,何谓昨日还也?”遂全不认帐,且无保证,又无簿籍,终为所拒。郑穆无奈,以冤讼于县曰:
    “状告为欺心明骗事:穆旧年将当契借到土豪高泳钱一百万缗,今年对月。先日还钱一百千缗,次日还钱本百万缗讫。外又还百千缗,合前日所交,共二百千为利。殊豪欺心,不认先日百千缗钱,坐契不退,分外需索,利还加二。大理通行,挟契明骗,人心何甘?乞惩欺骗,追还当契。感激上告。”
    高泳诉曰:
    “状诉为负欠刁诬事:乡霸郑穆,先年将契当去泳钱一百万缗,议息加二,手契存证。今还本外,止纳利加一。恃刁返悔,利不完纳。约多还少,舞智笼人。歹捏虚情,告泳挟骗。前济伊急,今以仇报。负心欠钱,刁顽诬生。乞剪刁恶,追还息银。良善得安,奸徒知畏。上诉。”
    范邑宰提审之。高泳曰:“债放加二,洪武准制如此。我吞得郑穆利,岂更分外加取?当日彼同唐建来还,只是百千缗利,彼求我饶利一半。我不肯,便说他前日已还百千,有何人证?”郑穆曰:“我非负心之人,若说加二,岂还你加一?你是狡猾之徒,因先交百千缗时无人证见,便起此骗心。老爷可详情,岂有得他钱济急,不还他利,反敢诬他?天雷亦不容也。”范令曰:“诚疑尔冤,奈先日纳钱,无人在证。不如尔认此百千缗钱,使郑穆重出五万,高泳少得五万罢。”郑穆又诉于州,州亦不能理。闻得赵和政声,乃越江而诉于赵。令曰:“县职甚卑,且复逾境,何能理也?”郑穆冤泣曰:“老爷若不代理,此屈终无由白也。”赵令曰:“汝第止此,试为尔思之。”经一宿,召前问曰:“吾计就矣,尔果不妄否?”郑穆曰:“焉敢厚诬?”赵令曰:“诚如是,则当为尔辨之。”乃召巡捕之干者数辈,资碟至淮阴,曰:“适有寇江者邓匡等,按劲已具。更言有同恶相济者,在淮阴陵乡居住,姓高名泳,形状甚具,请捕送之,以其供结。”是时州郡条法,惟持刃截江者,无得藏匿。故追碟一至,果擒高泳以送。彼自恃无实迹,必与我同姓名者,而误执之耳。亦未甚知惧,至则跪于庭下。赵令厉声谓曰:“人生清平之世,当思耕种自活,何为寇江?”高泳曰:“稼穑之夫,未尝操舟揖,曾寇甚人?此必有人唆陷我耳。”赵今曰:“寇江所分诸赃,皆是金银钱帛,非农家所宜蓄者,汝宜自籍舍之物件、储蓄来,吾自有辨。”高泳乃退将家中所有,以手本开来:稻若干斛,系庄人某等还租者;一绸绢若干匹,系家机所出者;一铜钱若干贯,系东邻某人赎契者;一银器若干件,系某匠造成者,皆一一开具明白。赵令大喜曰:“汝虽非寇江者,何瞒东邻赎契百千缗耶!”遂引郑穆人对。高泳单中已开赎契钱百万零二百千缗,不待再审,遂令检还当契于郑穆,而治高泳以明瞒之罪。赵令判曰:
    “审得高泳巧陶朱之奇胜,志没利薮;析孔仅之秋毫,行同垄断。货悖而入,放利而行。举本以贷,部人巧为蚕食;乘急而邀,倍息大肆鲸吞。念重鲁褒之钱神,爱家兄情无已极。手探郭况之金穴,要子利贪不可穷。今日纳息百千,欺心不认;明日全完本息,执契不还。冈思琐琐取灾,惟务孳孳为利。岂知焚券以赐,薛邑民感孟尝之恩;不闻指?以赠,故交人服公瑾之义。荣夷专利,良失策其必危;宣子为政,郑子产箴其重币。苟取之而非道,纵得之而何安。既犯违禁取利之条,何殊公取为盗之律。瞒利皆从没入,欺心仍坐笞刑。”
    按:赵公之断高泳,与彭公之断赵怿相同,皆以异县骤提,指以贼赃,彼必供出得财之故矣。然赵公必经宿乃得此计,使早闻彭公之案,则不待思索而成迹可法矣。愚故俱表出之,以为设术反赚之助。

猜你喜欢
  第十七章 访同年钦差侦案情·董荫孤
  第九回挈相思月?s偷泛·岐山左臣
  第二十一回 吴云翥论功受赏 贾娉娘借体还魂·儒林医隐
  第六回 先愁莲瓣难逃难 十踏槐花顿勒缰·绿意轩主人
  第十回 半日工夫·张恨水
  第二十七回 夺状头百花舆争御雌才子 屯双角万竹...·蔡召华
  第二十回 圣恩浩荡薄海同春 帅德汪洋灾黎乐业·兰皋主人
  第十八回 拾翠女巧思庆元夕 踏青人洒泪祭前生·逍遥子
  第十七类 奸情骗·张应俞
  第四种 四命冤·石成金
  第二回 谭孝移文靖祠访友 娄潜斋碧草轩授徒·李海观
  刘伯温荐贤平浙中·周清原
  第十五回玉郎大闹销金帐小姐又着云雨情·芙蓉夫人
  第十五回 秋试春闱双得意·天花藏主人
  第七十八回 林正国挂印征西 冯子清独占鳌头·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桃红香暖·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二回,风月轩入玄子撰。不知天下的事,才有假,便是真。那神仙鬼怪,固然有假托的,也原自有其实的,未可执了一个见识,道总是虚妄的事。只看《太平广记》以后许多

  • 寐春卷·竹宅山人

    《寐春卷》,明清艳情小说,共十五回,竹宅山人撰。话说北宋末年江南水乡镇江城之一段风月趣事。时值北蛮强悍,时局动荡难安,那镇江城却仍是繁华一片,皆因南北远隔,蛮夷骚扰不及,故而不

  • 林黛玉笔记·喻血轮

    全书乃林黛玉之日记,作者以第一人称,写林黛玉之所见所闻所感,实是借林黛之口叙说整部《红楼梦》.日记所述与原著几乎无异,凡有林黛玉经过之事以至日常起居可见诸原著者无一缺漏.

  • 僧尼孽海·佚名

    明代短篇小说集。作者不详。三十六则。成书于明万历至崇祯年间。每则演一至五个故事,共五十五个故事,篇幅长短不齐,有文言,亦有白话。内容比较集中,均属描述和尚奸淫民女及尼姑不守佛戒的故事。

  • 巫山艳史·

    清代白话世情小说。 又名《意中情》,四卷十六回。不著撰人。啸花轩刊本无序跋。其它尚有乾嘉间刻本,未见。啸花轩为清初书坊,可知其为清初之作品。顾名思义,小说主要是写男女之间的淫荡行为,类似《桃花影》,是一部淫秽之作

  • 桃花扇·孔尚任

    《桃花扇》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作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

  • 醉春风·江左淮庵

    《醉春风》(又名《自作孽》)书叙明万历年间,苏州顾外郎之女大姐,生平以节烈自誓,嫁张财主第三子张监生为妻,遂称三娘。张监生奢华好色,未成亲前,与徐家大小娘子及大娘之女通奸,其家教书先生杨某帮闲隐瞒。及成亲,张监生仍与徐家

  • 戏蛾记·齐谐山人

    《戏蛾记》,明清艳情小说,凡二回,齐谐山人著。话说北宋徽宗年间,在上杭县内,有一大户人家,姓朱名贵宇,字强民。他靠祖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更有一对千金,名唤云仙,玉仙。云仙

  • 金屋梦·梦笔生

    本书乃《金瓶梅》续书之一,继西门庆家族破败后,金兵南下,世事沧桑,人事巨变,只有人性之恶根不断,人心之贪淫不绝。然善恶总有相报,为恶者必无善终,这便是《金屋梦》之主旨。真可谓写透世态炎凉,尽展人心叵测,于悲观的生存态度中

  • 红楼春梦·佚名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

  • 闹花丛·吴敬所

    《闹花丛》是清姑苏痴情士的小说。叙述了明代弘治年间,南京应天府上元鼎官家子弟庞文英,与五个女子的恋爱婚姻和风流韵事。庞大英才高学富,貌美年少,美女纷至沓来,主动地投怀入抱

  • 欢喜浪史·不题撰人

    《欢喜浪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坊刊本。序与《换夫妻》之序全同。似系抄自该书。次为“新刻欢喜浪史目录”,正文卷端题“新刻欢喜浪史”,半叶

  • 舞春云·风月轩入玄子

    《舞春云》,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三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自古姻缘天定,不由人才谋求,有缘千里亦相投,对面无缘不遇,仙境桃花出水,宫中红叶传沟,三生簿上风流,何用冰人开口。这首《西

  • 五美缘全传·佚名

    《五美缘全传》是一部著名的言情小说,在刊刻之初名气较大。书中写书生冯旭与五位美人的姻缘故事。其中,主人公几经周折,历尽磨难,最后并娶五美,成就“五美缘”。

  • 素娥篇·邺华生

    白话小说。明邺华生著。作者无 考。书成于万历年间。据唐传奇《甘泽谣》之 《素娥篇》敷衍而成。叙武则天之侄武三思与侍 女素娥的故事。着重演述房中术所谓四十三 式,每式有

  • 情变·吴趼人

    清代爱情小说。八回。未完。署,趼人,即吴沃尧撰。第九、十回存目。卷首楔子列出全书回目。宣统二年(1910)《上海舆论时事报》连续刊载写至第八回的一半作者去世。后收入阿英编《晚清文学丛抄·小说二卷》(1960 中华

  • 昭妃艳史·

    《昭妃艳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六回,不题撰人。 话说金废帝海陵王初名迪吉,后改名亮,字元宫,乃辽王宗干第二子。为人伪善奸诈,躁急多猜忌,残忍仕数。年十八,以宗室子为奉将军,迁骠骑上

  • 两肉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四卷十二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现仅存清写刻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