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人命类 刘刑部判杀继母

作者: 余象斗

    扶风县民方廷叙,先娶室张氏,生男方大年,已十七岁矣。既而张氏卒,廷叙又娶继室陈氏,甚凶怿妒忌,累抗夫虐子,又时搬家财于外家。廷叙常逊言苦口婆心晓谕,终执拗不从。一日不胜忿争,夫妇殴打。陈氏发起凶性,手持利刀,将夫杀死。子大年见父死于非命,即奋不顾生,径夺母手之刀,将母亦一刀斩死。此日妻杀夫、子杀母,邻里莫不骇异。不日传闻于陈氏外家,其兄陈自良赴县告曰:“状告为杀母大逆事:王法霜清,罪严不孝。母恩地厚,理无擅诛。哭妹陈氏,媒嫁方廷叙为继室。剧恶逆男方大年,制父凌母,揪打捶挞,屈抑无伸。陈氏挥刀自刎,廷叙仓皇夺刀,触锋误死。大年复鼓余怒,手揪母髻,一刀劈死。人伦大变。远近寒心,切恶逼母刎颈,误父非命,罪已不赦,况亲手刃母,坏伦变法,天地倾颓。乞依律歼恶,华风不夷。激告。”方大年诉云:
    “状诉为死报父仇事:腹心受刺,安忍束手。父有深仇,那知顾生。痛年失恃,父娶继母,怿性狼心,欺凌夫主。手持利刀,砍颈身死。年睹大变,涕泣无从,一时感激,浑忘身命,夺剑杀仇,不知是母。为父虽故身陷逆名,乞天垂念悯愚逭死。哀诉。”
    程县尹即提原被(告)来鞫。陈自良曰:“极恶方大年,他胁制其父,殴凌其母。陈氏计无所出,乃不胜愤恚,思持刀自刎。夫方廷叙急夺其刀,不意误触刀锋,刺颈而死,纵彼误杀夫命,自有官司可告,有律法可问。大年便夺刀杀母,这等滔天大恶,安得复容天地间。”方大年辩曰:“小的岂是无故杀母,又那有先殴母亲、逼母自刎之事?因父母二人自相角口,老母素性凶暴,便持刀砍死我父。此一家所共见,岂是误触刀芒能断得头颅?察此可见自良砌陷。小的见父横死,心堕胆热,我亦非我,一时忿恨,委不合将母杀死,乃事激气生,心难主持,今虽追悔无及。当日只为父仇,外忘王法,内忘身命。今日倘有可生之路,乞老爷超拔。如罪不可赦,则死亦无恨。”再审问干证,皆说是陈氏先杀夫,以故,大年乃杀母,非先有殴母之事也。程尹判曰:
    “妇以夫为主,室内岂得操戈;子以母为天,膝下乌容反刃。今陈氏以吕雉之妒恚,加武之凶残。司晨牝鸡,一鸣家索。河东狮子,屡吼人惊。剑口横冲,敌国隐于中阃;夫头堕地,凶人起于内庭。罪固莫逭于天,诛刑宜有待于司寇。方大年乃逞匹夫之小忿,蹈杀母之大憝。父仇纵不戴天,报难加于母氏。杀人虽必偿命,权犹属于士师。若姑念孝思,是知有父天而无母地;如藉口义激,将至伸孝子而屈法官。据法应坐凌迟,减等姑从斩决。”  当日议定斩罪。大年亦无再辩。申上两院,皆依拟缴下,秋季共奏上重辟。有刑部主事刘景,察此案卷,心下疑异,反覆展玩,忽然想到。乃驳下曰:
    “看得夫妇大义等于乾坤,母子天伦昭于今古。乃继母如母,明不及母,缘父之故,比之于母。今继母无状,手杀其父。下手之日,母恩绝矣。在律:父祖被人所殴而子孙助斗者无罪,虽伤犹得末减。况若越人之杀而父乎。昔木兰、缇萦女子,且赴亲之难。赵武、张?孤雏,能复父之仇。覆楚鞭尸,世羡伍奢之有子;灭梁函首,人称昌国之有孙。今大年义激于衷,忿彼怿牝。气配乎道,毙此恶枭,冒不韪之名;死而无悔,洗切齿之恨,奋不顾身。父亲罹刑,孝子谅当若是。为父剪逆,烈士谁曰不然。在陈氏有可诛之辜,死何足惜;特大年无杀人之柄,杖以戒专。”
    复行该道再审,乃从所议,以擅杀有罪之人论。大年遂得免大逆之诛,实出于刘主事创见特议也。
    按:此卷人惟知不合杀母议罪,不知其继母杀夫已非吾母,杀之是杀一有罪之人也,止与擅杀有罪凡人同,惟当拟杖,岂得以杀母例论乎!

猜你喜欢
  第六回 望长江顾夫人哭闺女 吊陷肪璞公子得石匣·尹湛纳希
  第四十三回 临妆女胎堕轻身 鲍舅爷见聘起怒·
  第九回 老堪舆惊报状元 郎众乡绅喜建叔清院·
  第十三回 柳婆子归家设计 丘石公伪写情书·佩蘅子
  第一回 汪天隐贵负恩终须不吉 黄遵行穷好义到底成名·
  第十二回  兴云弄雨又春风·
  第一回 造园亭未成先卖 图产业欲取姑予·李渔
  第十二回 有义状无力辞婚櫅海外不望生还 无瑕烈女甘尽节赴波中已经死去·
  第一回 新婚夜初识风月事·
  卷八 天缘奇遇(下)·吴敬所
  第三十九回太糊涂人何梦梦真狡猾想入非非·朱瘦菊
  第二十二回 好友作门生暗中摸索 娇娃充选侍格外搜求·吴航野客
  第七十四回 小琴官独占花魁 美玉儿细谈根底·西泠野樵
  第十四章 案情大白后之梗阻·董荫孤
  木兰·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醋葫芦·伏雌教主

    书叙成硅因妻子都氏不育,欲娶妾而受都氏阻挠、惩罚的故事。故事建立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基础上,对女子反对男子多妻制予以讽喻。内容涉及到商人、官场、寺庵、青楼等社会各方面,且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诙谐有趣,有

  • 桃红香暖·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二回,风月轩入玄子撰。不知天下的事,才有假,便是真。那神仙鬼怪,固然有假托的,也原自有其实的,未可执了一个见识,道总是虚妄的事。只看《太平广记》以后许多

  • 浓情快史·佚名

    又名《媚娘艳史》,中国古代禁书之一。《浓情快史》讲述了世情中的一个女人武则天放荡而又充满欲望的故事。该书约成书于清朝,原题《新镌浓情快史》,署嘉禾餐花主人编次。因为书中有男女情爱内容的描写,有违封建礼教,在清代

  • 珍珠舶·烟水散人

    书写男女私情,世风淫乱,禅室藏龙,闺内卧虎,金屋藏娇,叔嫂乱伦。静观奇情艳态,笑看千古风流。全称《新镌绣像珍珠舶》,题“鸳湖烟水散人著”。烟水散人,即徐震,字秋涛,浙江嘉

  • 花影隔帘录·

    清代文白相间中篇艳情小说。一名《抱影隔帘录》,又名《花影隔帘》。四部。分题“钱塘韩景致瑜楼撰”、“钱塘陈戏春翁阅”、“钱塘王隆愁痴人补阅”、“钱塘魏素珠吹箫媪订阅&rdq

  • 桃花庵·佚名

    又名《卖衣收子》、《齿痕记》、《过街楼》、《站门楼》、《明伦堂》。言苏州双竹巷富家子张才赴虎丘山玩会,遇道姑陈妙善,二人眉目传情。妙善题诗赠扇,张至庵中匿居数日,暴病身亡。后妙善生子,留诗张才遗物衣襟之内,包裹婴

  • 剪灯余话·李昌祺

    《剪灯馀话》是李昌祺仿瞿佑《剪灯新话》而作,借以抒写胸臆。全书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

  • 桃花艳史·佚名

    清代白话中篇世情小说。六卷十二回,作者不详。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合影楼刊本,封面题《新刻桃花艳史》。每卷两回,卷首又题《新编桃花艳史》,无序跋,当为清代前期或中期的作品。小说叙唐代少女金桃儿与才子李辉枝的爱情故事

  • 碧玉楼·竹溪修正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小说,十八回。题“竹溪修正山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今存积善堂刊本。似出嘉庆间。后来的排印本名《帏中采》。书叙河南清城富户王百顺,娶妻张碧莲。百顺未能遂碧莲之欲,为吴能怂勇,出外求方

  • 素娥篇·邺华生

    白话小说。明邺华生著。作者无 考。书成于万历年间。据唐传奇《甘泽谣》之 《素娥篇》敷衍而成。叙武则天之侄武三思与侍 女素娥的故事。着重演述房中术所谓四十三 式,每式有

  • 鸳鸯阵·古棠天放道人

    《鸳鸯阵》,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古棠天放道人著。苟非天作之合,纵使男欢女爱,意密情坚,才貌门楣,各投所好,或千方百计,挥金购求,甚有父母之命即专,媒灼之言更合,欢欢喜喜,道是百年姻眷

  • 警世阴阳梦·长安道人国清

    小说写明熹宗时的司礼太监魏忠贤擅权专朝,祸国殃民及死后遭到报应的故事。1至8卷为阳梦,叙述魏忠贤入京充役,青楼嫖赌,后患疡发疮,自阉入宫,专断国政,诬陷忠良,崇祯即位后被发往凤阳,半路自缢而死;9至10卷为阴梦,写魏忠贤死后戮

  • 红楼春梦·佚名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

  • 品花宝鉴·陈森

    《品花宝鉴》是我国第一部以优怜为主人公来反映梨园生活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共六十回,产生于清代道光年间。它的作者是江苏常州人陈森。小说以贵公子梅子玉和名伶杜琴言、书生田春航和名伶苏蕙芳同性相恋的故事为中心

  • 南朝金粉录·牢骚子

    书生吉庆和家遭不幸,往求父亲搭救过的穷鬼,现在南京为官的韩宏,韩忘恩负义,反相陷害。士绅赵弼邀庆和到家坐馆,遂与其子鼎铭相好。一日庆和偶遇王娟娟,艳羡思怀。不久庆和、鼎铭中试。名妓白纯秋夜救落难英雄洪一羁,与之结合

  • 花荫露·临川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九回,清临川山人撰。话说历代君王俱知守成艰难,遂挖空心思欲网尽天下人才为他所用,故开科试以揽英才,另设举荐一途,后称“举孝廉郎”。一

  • 换夫妻·云游道人

    此书又称《颠倒姻缘》、《谐佳丽》,冰雪轩藏板。云游道人生平无考。此本为现存孤刊本,齐如山原藏,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此书故事取自《欢喜冤家》一回半。 《欢喜冤家》第十三回《两房妻暗中双错认》、

  • 僧尼孽海·佚名

    明代短篇小说集。作者不详。三十六则。成书于明万历至崇祯年间。每则演一至五个故事,共五十五个故事,篇幅长短不齐,有文言,亦有白话。内容比较集中,均属描述和尚奸淫民女及尼姑不守佛戒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