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人命类 刘刑部判杀继母
“状诉为死报父仇事:腹心受刺,安忍束手。父有深仇,那知顾生。痛年失恃,父娶继母,怿性狼心,欺凌夫主。手持利刀,砍颈身死。年睹大变,涕泣无从,一时感激,浑忘身命,夺剑杀仇,不知是母。为父虽故身陷逆名,乞天垂念悯愚逭死。哀诉。”
程县尹即提原被(告)来鞫。陈自良曰:“极恶方大年,他胁制其父,殴凌其母。陈氏计无所出,乃不胜愤恚,思持刀自刎。夫方廷叙急夺其刀,不意误触刀锋,刺颈而死,纵彼误杀夫命,自有官司可告,有律法可问。大年便夺刀杀母,这等滔天大恶,安得复容天地间。”方大年辩曰:“小的岂是无故杀母,又那有先殴母亲、逼母自刎之事?因父母二人自相角口,老母素性凶暴,便持刀砍死我父。此一家所共见,岂是误触刀芒能断得头颅?察此可见自良砌陷。小的见父横死,心堕胆热,我亦非我,一时忿恨,委不合将母杀死,乃事激气生,心难主持,今虽追悔无及。当日只为父仇,外忘王法,内忘身命。今日倘有可生之路,乞老爷超拔。如罪不可赦,则死亦无恨。”再审问干证,皆说是陈氏先杀夫,以故,大年乃杀母,非先有殴母之事也。程尹判曰:
“妇以夫为主,室内岂得操戈;子以母为天,膝下乌容反刃。今陈氏以吕雉之妒恚,加武之凶残。司晨牝鸡,一鸣家索。河东狮子,屡吼人惊。剑口横冲,敌国隐于中阃;夫头堕地,凶人起于内庭。罪固莫逭于天,诛刑宜有待于司寇。方大年乃逞匹夫之小忿,蹈杀母之大憝。父仇纵不戴天,报难加于母氏。杀人虽必偿命,权犹属于士师。若姑念孝思,是知有父天而无母地;如藉口义激,将至伸孝子而屈法官。据法应坐凌迟,减等姑从斩决。” 当日议定斩罪。大年亦无再辩。申上两院,皆依拟缴下,秋季共奏上重辟。有刑部主事刘景,察此案卷,心下疑异,反覆展玩,忽然想到。乃驳下曰:
“看得夫妇大义等于乾坤,母子天伦昭于今古。乃继母如母,明不及母,缘父之故,比之于母。今继母无状,手杀其父。下手之日,母恩绝矣。在律:父祖被人所殴而子孙助斗者无罪,虽伤犹得末减。况若越人之杀而父乎。昔木兰、缇萦女子,且赴亲之难。赵武、张?孤雏,能复父之仇。覆楚鞭尸,世羡伍奢之有子;灭梁函首,人称昌国之有孙。今大年义激于衷,忿彼怿牝。气配乎道,毙此恶枭,冒不韪之名;死而无悔,洗切齿之恨,奋不顾身。父亲罹刑,孝子谅当若是。为父剪逆,烈士谁曰不然。在陈氏有可诛之辜,死何足惜;特大年无杀人之柄,杖以戒专。”
复行该道再审,乃从所议,以擅杀有罪之人论。大年遂得免大逆之诛,实出于刘主事创见特议也。
按:此卷人惟知不合杀母议罪,不知其继母杀夫已非吾母,杀之是杀一有罪之人也,止与擅杀有罪凡人同,惟当拟杖,岂得以杀母例论乎!
猜你喜欢 第六回 望长江顾夫人哭闺女 吊陷肪璞公子得石匣·尹湛纳希 第四十三回 临妆女胎堕轻身 鲍舅爷见聘起怒· 第九回 老堪舆惊报状元 郎众乡绅喜建叔清院· 第十三回 柳婆子归家设计 丘石公伪写情书·佩蘅子 第一回 汪天隐贵负恩终须不吉 黄遵行穷好义到底成名· 第十二回 兴云弄雨又春风· 第一回 造园亭未成先卖 图产业欲取姑予·李渔 第十二回 有义状无力辞婚櫅海外不望生还 无瑕烈女甘尽节赴波中已经死去· 第一回 新婚夜初识风月事· 卷八 天缘奇遇(下)·吴敬所 第三十九回太糊涂人何梦梦真狡猾想入非非·朱瘦菊 第二十二回 好友作门生暗中摸索 娇娃充选侍格外搜求·吴航野客 第七十四回 小琴官独占花魁 美玉儿细谈根底·西泠野樵 第十四章 案情大白后之梗阻·董荫孤 木兰·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