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五回 衔冤贼妇激忿出首仇人赃 无义贪官负德妄刑恩主母

作者: 丁耀亢

    第五回 衔冤贼一妇一一激一忿出首仇人赃 无义贪官负德妄刑恩主母

    诗曰:

    孽薪冤火日熬煎,浪死虚生一自一古然。

    贪一性一直教金接斗,名心何日浪回船。

    毒沙射影能为祸,恶刺钩衣到处牵。

    但看虚盈知此理,庞公常欲散家缘。

    却说李小溪一路走着沉吟,因和李大汉商议道:“这回去,全福老婆问咱要人,却怎么打发?”李大汉道:“这甚么打紧!

    如今我和你一路回去,别人也生疑,我且去东昌府王小一家住些时。你一自一己回家,只说全福和我上东京卖金子去了,临清地面小,卖不开这些金子。等我到东昌府,和众朋友要上东京去,打听打听,再作理会。”李小溪只得依从。到僻静林子里,取了一锭金子,与李大汉带了,又给他些散碎银两。父子分路,李小溪一自一回武城来。

    那日,捱到天晚黄昏时,悄悄进门。老婆接着,问道:“大汉和他全二叔哩?”小溪便说:“临清地方小,通卖不开,又没好价,他二人上东京卖去了。我牵挂着这个差使,眼看有了新官到任,怕革出衙门来,人家笑话。”老婆也就不言语了。

    一夜歇息不题。

    却说全福老婆,一自一从汉子出去,只是一肉一跳心惊。那日夜间做了一梦,见全福浑身是血,哭着说:“人害了我命,你还不告状,等待几时?”就吓了一身冷汗醒了。天明起来,才待过墙来问信,早听见李小溪说话,吃了一惊,忙过来问全福的信。

    李小溪因说:“全福和李大汉往东京卖金子去了,我为差使回来,怕误了点卯。等他们有信来,我还要上临清去买布。全福老婆也似信似疑的,只得罢了。终是不放心,街上去讨了一卦,是白虎神缠着,应上,主有孝服、行人血光之灾。又因李家老婆常常小争小嫌,又把他家的包袱、皮箱不给他,怀恨在心,不是一日。待要和他争嚷到官,怕全福在京,没有长短,“可不是一自一家先跳下水去才拉人”;待不做声,“或全福被他谋害,得了财去,我还不知道”。寻思了半月,打听不出个信来。

    那日合当有事,全福老婆屋后撒尿,只隔着一堵墙,听见锄的土响,一似铁锹掘地一般。在墙缝里一张,原来是李小溪使锹把地窖子取开,拿出他家的皮箱、包袱,在那里盘算;他老婆在旁算道“那个值多少银子”,也有取出来的,放在地下,要去当钱。他老婆道:“你也卖了他好几件,他家老婆日日来炒,等他汉子来,还要和咱打官司,宁可出首,不肯便宜了咱哩。这些时,好不和我合气。”李小溪笑了笑道:“着他等着,他汉子只好到那一世里托生了来罢。好不好把这一婬一一妇一也杀了,掐断一根线!”全福老婆听见这几句言语,显是实一情一,才知道他谋杀了全福,实要昧他的财物。又是疼人,又是疼财,不敢露出一声来。明日早起来,使包头裹了头,怕漏泄风声,把那二套官衣拿着,使绵单包了,只推去当,却走到武城县来出首。

    此时县里缺知县,却是代捕巫仁署樱你道这巫仁是谁,官从何来?原是一介小人,因他在南宫吉家做伙计,会得奉承,亏南宫吉提拔扶持,才得做起官来。这日见全福老婆随投文进来,巫仁原是认得的,因先问道:“你有何事出首?”全福老婆道:“是出首贼一情一事,恐怕漏泄,不敢央人写状。”巫仁听见说是贼一情一,忙叫到公案前,赶开门子,低低问他。他才从头细说一遍,道:“是李小溪哄他全福吃醉了,叫他装贼,抢了南宫吉家楚云娘的家私:金子三百两、银子一千两,衣服首饰八皮箱、四包袱,现藏在他家里。如今却把全福杀了,只分了两套官衣给小一妇一人,还要害小一妇一人的一性一命。”巫仁因又问道:“果有这些东西么?不要胡讲。”全福老婆道:“这些东西,现埋在他家后园窖子里,怎么没有!老爷只拿他老婆来,拶着就招了。”巫仁听了这话,好一似半天上吊下了几个大元宝来,怎么不喜!疾忙传了番捕弓兵壮丁各役,带着器械,飞奔出城。

    巫仁亲一自一骑马紧跟,上西村里来。

    那李小溪和老婆正商议着,要当貂鼠卧兔和那皮袄,怕过了一春一天不好收拾,恰恰在家坐地,众人扑了个着。只见乡约地方,领着一群人进来,把李小溪和老婆都上了绳,不知是那里的账。先带到村头上关王庙,见了巫仁。巫仁即叫众人押着,另使弓兵和地方把他家门封了,一齐回县。正不知犯的是甚么罪,一村人多捏了两把汗。到了县前,看见全福妻子抱着些衣裳,望着李小溪两口,不住嘴的杀人贼长、杀人贼短骂起来,他才知道是全福老婆来出首做贼的事,把头低了,一声没言语。

    这巫仁原在南宫吉家,和邓三一班做伙计,后来送在县里做书吏,熬出这个官来。南宫吉家财帛丰足,他那件不知道?

    因此看做一股大财,急急拿了李小溪两口来,就像得了活宝一样。即时升堂,两边排下皂快、邢具,一一交一一李小溪两口带上来,跪在案前,就问同全福劫财的缘由。那李小溪是积年的衙棍,那里肯招?只说:“是全福夫妻拐出东西,寄放在小的家里,有两个包袱是实。因与小的老婆炒闹,才拿着他偷的衣裳,污赖小的。小的若果和他做贼,他怎肯把赃物都放在小的家里?”

    巫仁道:“现有全福妻子活口出首,你还不招?”就是一夹棍四十敲,又打了三十板。那李小溪只是不招,大叫冤屈,铮铮辩话。全福妻跪在傍边说道:“他老婆夜来开窖子,又埋了一夜。只桚起他来,敢不实说!”巫仁喝令桚起他来。只一桚一百敲,一妇一人家没经官法,不由的一五一十从头实诉:“全福夜间叫他去妆贼,得了一个匣子和包袱、皮箱来;现今件件都有,只当了一件皮袄。”

    巫仁见他招了,大喜,即叫松了邢具,同一妇一人去起赃。又怕手下人多,失落物件,依前骑马一自一押着,径到李小溪家中。

    全福妻指着那埋的去处,掘开窖子,果然锁着个大皮箱,一切包袱、皮箱、瓮中物件俱有。巫仁怕人多碍眼,不好开看,把一干闲人逐出街上来,叫老婆取锁匙开了。只见十个大元宝,足有五百两,但不见金子在何处。又取桚子将老婆桚起。原来只剩了四锭金子,没放在匣里,用个破毡帽包着,藏在壁眼子里,使泥漫了。老婆受不得刑,又招了,才取出来。再桚起来,问那二百五十两金子,百口不招,只说没有了。巫仁把匣箱使封皮封了,挑着包袱,押着一妇一人,再回县来。把李小溪下了死牢,老婆送入一女一监,全福媳一妇一招保候审。

    巫仁退堂,把匣子、皮箱、包袱内的东西,打开了细细一看,但见:赤艳艳黄金四锭,白晃晃元宝五双。明珠错落,冠箍嵌满密周围;金饰叮??,钗钏参差光灿烂。面前璎珞,九凤穿花,翠衬珠垂多宝钿;一胸一前扌赛领,双龙盘日,猫睛母绿系金梭。耍孩儿,打成金虎,下坠裙铃;倒垂莲,镶就玉鱼,妆成环??。银鼠紫貂,舍猁孙皮,何羡雉头裘暖?金珀犀杯,奇楠香带,更比火浣价高。只此异宝奇珍,不数绫罗绣缎。锦围金谷三千里,鹤背扬州十万钱。

    那巫仁一个穷光棍,做个小官,那曾见这些东西,真是眼里出火,口内垂涎,看一会,喜一会:“这岂不是天送来的富贵!把贼一情一问个明白,申详报了上司,不过是十数两银子、几件破衣服做了赃,把这厮放在牢里,没对证,这物件不是我巫爷的,还有谁哩?”心里又想:“还有那二百五十两金子,难道罢了?”又上堂来,提出李小溪来,一脑箍,箍的两目努出二寸高,只是不招。又夹了一夹棍,打了一百杠子,腿骨已折,只得实说:“是上临清,遇响马劫去了。”巫仁那里肯信,喝道:“既然遇贼,这四锭金子因何又在家里?这分明是奸佞不招!”又换上新夹棍。只得招出:“儿子李大汉拿了一锭,上东昌府去了。”巫仁始始终不信,把夹棍且开了,恐死了没活口。一面起关文,拿李大汉去不题。

    世间无巧不成话,当初南宫吉奸娶银纽丝时,因银纽丝与一个医生毛橘塘有些瓜葛,南宫吉倚势恼他,曾把他痛打一顿。

    他受了许多凌辱,无面目在本县居住,遂躲到别州外府,卖药十年。因这大乱后才回来,遂在县门前开了个小生药铺,和衙门人来往。巫仁原系旧一一交一一,因常来替他过付银钱,口忝他的屁一股。

    这一日偶进衙来,与巫仁医治杨梅疮,遇见南宫吉家失盗的事,不觉触起旧恨,借风吹火。因对巫仁说道:“南宫吉富甲武城,他的财宝还多哩!外边人说,全福和他家人泰定打伙做贼,后因他大老婆楚云娘与泰定有奸,怕审出实一情一,就不肯报盗。如今借盗作由头,把这奸一情一问出来,他手里的珠宝金银,还不知有多少,这贼的物件,还不够那零头哩!”说的巫仁动火,不胜大喜,才知这个金银窖子,又出在这里。即时出票拘楚云娘、泰定,问失主不报盗的一情一由,竟把南宫吉当日提拔他做官的恩义,丢到东洋大海去了。有诗单咏小人负心道:附势趋炎曰世一情一,山川瞬息路难平。

    荼?花好偏藏刺,钩吻毒多莫作羹。

    门冷一自一然忘霍卫,义深何处觅程婴。

    松边莫种藤萝树,枝老根枯叶转荣。

    却说楚云娘从岑姑子庵里辞了进城,到了破宅子里,收拾了红绣鞋住的楼厅下,且权住着,还有些烂窗户折板凳,叫泰定截了做柴烧。泰定身边还有带的几两碎银子,买了一个半大锅做饭。又找将楚大妗子来,抱头哭了一场,商量着替楚大舅出殡,且留大妗子在宅里做伴。到了十一月,才买几件故衣旧被,添上几件绵衣,又给慧哥做了个蓝布绵袄。到底是大人家,破床破瓮、烧剩的屋上梁栋,还卖好些钱,暂救目前穷困。

    那日,旧伙计邓三遇见泰定,问大娘的消息,才知云娘回家。邓三买了一方猪一肉一、一副蹄肚、两只烧鸡、一盘红枣,又是一瓶黄酒,着他老婆来看哥儿。见了云娘,哭了一回,好不亲热,才说起他如今在赵二官人家,进了当铺。“就是到了别家,也忘不了你老人家和老爹的恩义。”云娘道:“谁似你看常,还来看我;看就勾了,又费钱买东西。我一自一在岑姑子庵舍了珠子,如今吃了长斋。这孩子作怪,从生下来四五岁,天戒的,一点荤也不吃。这些东西,就留着和大妗子吃了去。”说着,老马进来,看见邓三嫂买了礼来,都说他两口是好人,就和细珠上厨,先筛了酒一磁壶,把鸡切了,摆在大妗子、邓三嫂面前,才去煮一肉一。云娘笑道:“又没个家伙,一把壶还是拾的屋圹子里的,这几日才买了个盆洗脸。”说着,叫慧哥:“来,和你邓三嫂作揖。”就捧着一碗枣子,慧哥接着吃了。到天晚,邓三嫂回去,云娘送出门来,嘱咐了又嘱咐:“你两口常常来看看这孩子,也是你的一情一。”

    却说泰定夫一妇一二人,极知好歹。细珠每日跟着云娘,与慧哥梳头、做鞋,不多出去;泰定没有事,就在破门楼底下,开了个粮食铺,每日也挣二三升米,送进来吃。

    不觉冬尽一春一来,到了三月清明,云娘买纸和慧哥上坟回来,方才到家。泰定听得人说:“贼偷了南宫老爹家多少东西,巫爷在城外起赃来了。”泰定赶上细问,才知是全福串通李小溪的缘故。忙忙走进和云娘说:“咱们的东西有了!原来如此如此……”和云娘细述一遍。又说:“咱该递个领子领赃去,不论怎样,咱也得一半,强如没了。如今代捕巫典史署了堂印,又是咱家旧人,看俺爹的旧恩,都领了来也是有的。他那官是那里来的?那年按院爷来咱家吃酒,席上讲着,才准考满,换了籍贯。部里的文书,还是我上京去,托蔡阁老家高大爷部里领的凭。难道就忘了?”说着,欢欢喜喜的。云娘道:“失过的财帛,知道人心怎么样?就领出小一半来也罢,没的张扬的人知道,甚么金子银子,倒还惹出事来。”

    一言未尽,只见二门口一个人探探头又出去了。泰定出来问他,那人忙取出一张县里的纸票,笔点着,原来是楚氏与泰定名字,唬了一惊,问道:“甚么事?”那差人说:“那里知道,只见后堂传出票来,立等见去,只怕是叫去领赃。”一句投着泰定心事,往内飞跑,和云娘说去了。云娘道:“就领赃,也不消我出官。寡一妇一人家,有名无实汉子做了一场官,我不去,你一自一家去回罢。”那差人那里肯依,只在门前炒,住了一回,就炒进院子来,道:“泰定,你这奴才,还倚着你家主子,大模大样的?还是在提刑所做千户哩!”说不及,拿出绳来,把泰定拴了。云娘无奈何,只得眼含双泪,面带愁容,换上了个旧包头、青布褂、蓝绢裙,随着公差往县前来。见他口里胡骂,只得取出一千铜钱,折个酒饭。那差人掼在地下,那里肯受!还要拴锁云娘,众人劝着罢了。云娘使老马和楚大妗子看着慧哥,一自一叫细珠搀扶着,走到县前。只见三街两巷,都道南宫吉家老婆出来打官司,多少看的。

    巫仁听说到了,即便打鼓升堂,忙叫泰定上去,问这失盗缘由。泰定只得从先说起:“全福引着李小溪做贼,小的全不知道一字。”巫仁大怒道:“你这奴才,与全福、李小溪一同做盗。后来将财物瓜分了,与楚氏有奸,才不敢报盗。不打如何肯招?”喝叫:“着实打!”先重责了二十大板,又问他的奸一情一。泰定哭着道:“小的怎么敢?就打死小的也没处说!”

    巫仁要他招承,好诈云娘的银子,就叫夹起来。又是一夹二十敲。那泰定小厮,从小没受官刑,夹的急了,口里胡乱道:“我招,我招。”住了夹,又没了口词。一边夹着,一边就叫云娘上去。

    云娘在台下跪着,只吓得乱战,已是糊涂了,及上堂去跪下,全说不出话来。巫仁问道:“满县里都知你与泰定有奸。

    既然失盗,因何不报官?无私也有弊了。快快实说,我不难为你。”云娘原是个正直之人,只道是问贼一情一的事,见他一口咬住只说有奸,不觉一片烈一性一如火,因指着巫仁,怒说道:“你就做官罢,我也还认得你!一个清门净户人家,就不值钱,养着家人?又没人告俺,你捏造出这话来,要诈我的银子。有甚么证见,平白地屈打成招?也要天理!”巫仁大怒。可怜把云娘一桚二十敲,桚的在堂上乱叫乱滚,如何招承的来。

    巫仁无法奈何,只得寄仓另审。把泰定也送了监里,这里才使人上仓里,问云娘要银子,讲价钱。这是贪官的手段。如此利害,险不叹杀了武城县的平民,畅怀了那有冤仇的光棍。

    不知将来作何结果。正是:

    遗金反累贞良一妇一,馀祸翻归积善人。

    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四回 吴翰林花下遇才人·天花藏主人
  第九回 多情子渐得佳境·
  第02卷 疏财汉好议订宗盟 总兵官观诗礼文士·徐述夔
  第八十一回 绮姑娘喜逢故友 白云僧戏化金鱼·陈少海
  第六十七回为虎伥孔方作祟伤人命祝融肆威·朱瘦菊
  第七回 唐希尧忍苦时遭恶侄生磨 昌天佑无心中救...·
  第三段 为吝财烧妹遭殃 因爱赌媒妻幸富·醒世居士
  第二回 皇甫敬麟凤双生·陈端生
  月夜弹琴记·李昌祺
  卷三盗贼类 舒佥事计捉鼠贼·余象斗
  第十八回 五儿私乞玫瑰露 王婆夜遇芙蓉神·顾太清
  第十九回 贪淫失财走天涯·烟水散人
  邢君瑞五载幽期·周清原
  第十八回 荡妖寇大显神通 受皇恩荣膺宠锡·兰皋主人
  第十五回 云情雨意玉台春 郎狂妾痴娇婢援·临川山人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一片情·佚名

    话本小说集。四卷十四回。成书于清顺治年间。每回独立演一故事,题材多为男女情事,间涉淫秽描写,清同治间丁日昌曾列入禁书目。小说从不同侧面揭露了中国古代封建婚姻的弊病,着重

  • 欢喜缘·寄侬

    欢喜缘,明清中篇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寄侬撰。话说南朝齐梁时代,姑苏为鱼米之乡。在枫桥左近有一渔户,姓张名通,娶妻赵氏,老而无子,只生一女,名叫可儿,生得秀媚无比。这一年可儿长到

  • 捣玉台·临川山人

    捣玉台,临川山人著,清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五回。临川山人,是清初著名的艳情小说家,创作有《捣玉台》和《花荫露》两本小说,人物生平不详。 且说唐朝贞观年间,百废俱兴,政通人

  • 怡情阵·吴还初

    《怡情阵》,中国古代著名的艳情小说之一.作者署名江西野人编演,乃是拖名.描写的是唐代扬州府兴化县秀才白琨的风流艳遇,怡情欢娱的故事。由于其书中登峰造极的性描写,遭到清道光,同治二帝的严厉封杀,是一本古代禁书。《怡情阵

  •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脂浪斗春》,明清艳情小说,凡七回,不题撰人。叙述大明正德皇帝禀性风骚,赋情潇洒,一日退朝无事,便睡在龙床上,梦与美女相会,便意欲下江南寻美女。游至苏州,先与渔姑、凤姐行鱼水之欢

  • 桃花影·烟水散人

    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烟水散人撰。书叙明朝成化年间,松江府华亭县有一旧家子弟名魏容,表字玉卿,年方十七,生得面白唇红,神清骨秀,又有满腹文才,然一心娶美女为妻,故未曾婚配

  • 巫山艳史·

    清代白话世情小说。 又名《意中情》,四卷十六回。不著撰人。啸花轩刊本无序跋。其它尚有乾嘉间刻本,未见。啸花轩为清初书坊,可知其为清初之作品。顾名思义,小说主要是写男女之间的淫荡行为,类似《桃花影》,是一部淫秽之作

  • 浓情快史·佚名

    又名《媚娘艳史》,中国古代禁书之一。《浓情快史》讲述了世情中的一个女人武则天放荡而又充满欲望的故事。该书约成书于清朝,原题《新镌浓情快史》,署嘉禾餐花主人编次。因为书中有男女情爱内容的描写,有违封建礼教,在清代

  • 醉春风·江左淮庵

    《醉春风》(又名《自作孽》)书叙明万历年间,苏州顾外郎之女大姐,生平以节烈自誓,嫁张财主第三子张监生为妻,遂称三娘。张监生奢华好色,未成亲前,与徐家大小娘子及大娘之女通奸,其家教书先生杨某帮闲隐瞒。及成亲,张监生仍与徐家

  • 珍珠舶·烟水散人

    书写男女私情,世风淫乱,禅室藏龙,闺内卧虎,金屋藏娇,叔嫂乱伦。静观奇情艳态,笑看千古风流。全称《新镌绣像珍珠舶》,题“鸳湖烟水散人著”。烟水散人,即徐震,字秋涛,浙江嘉

  • 戏蛾记·齐谐山人

    《戏蛾记》,明清艳情小说,凡二回,齐谐山人著。话说北宋徽宗年间,在上杭县内,有一大户人家,姓朱名贵宇,字强民。他靠祖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更有一对千金,名唤云仙,玉仙。云仙

  • 换夫妻·云游道人

    此书又称《颠倒姻缘》、《谐佳丽》,冰雪轩藏板。云游道人生平无考。此本为现存孤刊本,齐如山原藏,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此书故事取自《欢喜冤家》一回半。 《欢喜冤家》第十三回《两房妻暗中双错认》、

  • 欢喜浪史·不题撰人

    《欢喜浪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坊刊本。序与《换夫妻》之序全同。似系抄自该书。次为“新刻欢喜浪史目录”,正文卷端题“新刻欢喜浪史”,半叶

  • 弁而钗·醉西湖心月主人

    小说《弁而钗》西子湖伏雌教主/著, 《弁而钗》四卷二十回,题“醉西湖心月主人著,奈何天呵呵道人评”。作者与评者均不可考。据此书“弁而钗出版说明”,此书全称《笔耕山房弁而钗》,分〈情贞记〉、〈

  • 九尾狐·梦花馆主

    本书堪称晚清著名长篇章回小说《九尾龟》的姊妹篇。小说较为真实生动地描写了清末上海滩名妓胡宝玉风流浪荡、卖笑追欢的烟花生涯。她俏丽妩媚,淫荡妖冶,风情万种,又极擅独出心裁,领异标新,不知迷倒了多少达官贵人、骚客豪

  • 株林野史·痴道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六卷十六回。题“痴道人编辑”,作者姓名、生平不详。此书清嘉庆十五年伯依保奏禁,道光二十四年的《劝毁淫书征信录》及同治七年丁日昌禁书目均著录,推断当著于乾隆年间。今存上海小说社排印本。书叙

  • 素娥篇·邺华生

    白话小说。明邺华生著。作者无 考。书成于万历年间。据唐传奇《甘泽谣》之 《素娥篇》敷衍而成。叙武则天之侄武三思与侍 女素娥的故事。着重演述房中术所谓四十三 式,每式有

  • 云仙笑·天花藏主人

    清初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云仙啸》。题“天花主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论者或认为即天花才子、天花藏主人、徐震,或认为是张匀,皆无确证。今仅存一清初写刻本,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