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八十一回 飞鸟投林夜窗闻愤语 杯蛇幻影晚巷走奔车

作者: 张恨水

金家因为有了丧事以后,弟兄们常在这里聚会的。鹏振一见凤举进来,起身相迎,拉着他的手道:“我有话和你说。”说了这句,不容分说,拉了凤举就向屋外走。到了走廊下,凤举停了脚,将手一缩道:“到底有什幺事,你说就是了,为什幺这样鬼鬼祟祟的?”鹏振道:“自然是不能公开的事,若是能公开的事,我又何必拉你出来说呢?”说了这句话,声音便低了一低道:“我听到说,这家庭恐怕维持不住了,是母亲的意思,要将我们分开来,你的意思怎幺样?”凤举听说,沉吟了一会,没有作声。鹏振又道:“你不妨实说,我对于这件事,是立在赞成一方面的。本来西洋人,都是小家庭制度,让各人去奋斗,省得谁依靠谁,谁受谁的累,这种办法很好。作事是作事,兄弟的感情是兄弟的感情,这决不会因这一点,受什幺影响。反过来说,大家在一起,权利义务总不能那样相等,反怕弄出不合适来哩。”凤举听他说话,只望着他的脸,见他脸上,是那样的正板的,便道:“你这话未尝没有一部分的理由。但是在我现在的环境里,我不敢先说起此事,将来论到把家庭拆散,倒是我的罪魁祸首。”鹏振道:“你这话又自相矛盾了,既然分家是好意的,罪魁祸首这四个字,又怎能够成立?况且我们办这事,当然说是大家同意的,决计不能说谁是被动,谁是主动。”凤举抬起手来,在耳朵边连搔了几下,又低着头想了一想,因道:“果然大家都有这意思,我决不拦阻。有了机会,你可和母亲谈上一谈。”鹏振道:“我们只能和你谈,至于母亲方面,还是非你不可。”凤举道:“那倒好,母亲赞成呢,我是无所谓,母亲不赞成呢,我算替你们背上一个极大的罪名,我为什幺那样傻?我果然非此不可,我还得邀大家,一同和母亲去说。现在我又没有这意思,我又何必呢?”鹏振让他几句话,说得哑口无言。呆立了一会,说了三个字:“那也好。”

正这样立着,翠姨却从走廊的拐弯处,探出头来,看了一看,缩了转去。不多一会,她依然又走出来,便问道:“你们两个在这里,商量什幺事呢?能公开的吗?”鹏振道:“暂时不能公开,但是不久总有公开之一日的。”翠姨点了点头道:“你虽不说,我也知道一点,不外家庭问题罢了。”凤举怕她真猜出来了,便道:“他故意这样说着冤你的,你又何必相信。”一面说着,一面就走开了去。但是翠姨刚才在那里转弯的地方,已经听到两三句话。现在凤举一说便跑,她更疑心了。而且鹏振又说了,这事不久就要公开,仿佛这分家就在目前,事前若不赶作一番打算,将来由别人来支配,那时计较也就迟了。她这样想着,心里哪能放得下?立刻就去找佩芳,探探她的口气。然而佩芳这时正在金太太那边,未曾回去。就转到玉芬屋子里来,恰是玉芬又睡了觉了,不便把她叫醒来,再问这句话。回转身来,听到隔院清秋和老妈子说话,便走到清秋院子里来。一进院子门,便道:“七少奶奶呢?稀客到了。”清秋正站在走廊下,便迎上前,握了她的手,一路进房去坐着。见她穿了一件淡灰呢布的夹袄,镶着黑边,腰身小得只有一把粗。头发不烫了,梳得光溜溜的、左耳上,编着一朵白绒绳的八节花,黑白分明。那鹅蛋脸儿,为着成了未亡人,又瘦削了两三分,倒现着格外地俊俏。清秋这一看之下,心里不觉是一动。翠姨将她的手握着,摇了两摇道:“你不认得我吗?为什幺老望着我?”这样一说,清秋倒有点不好意思,便索性望着她的脸道:“不是别的,我看姨妈这几天工夫,格外瘦了,你心里得放宽一点儿才好。”翠姨听了,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然后坐下道:“一个二十多岁的人,死了丈夫,有不伤心的吗?可是我这样伤心,人家还疑我是故意做作的呢。咳!一个女人,无论怎样,总别去做姨太太,做了姨太太,人格平白地低了一级,根本就成了个坏人,哪好得了呢?”清秋宽解着她道:“这话也不可一概而论,中国的多妻制度,又不是一天两天,如夫人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的,也不知多少。女子嫁人做偏房的,为了受经济压迫的,固然不少,可是也有很多的人为了恩爱两字,才如此的。在恩爱上说。什幺牺牲,都在所不计的,旁人就绝对不应看轻她的人格。”翠姨道:“你这话固然是不错。老头子对我,虽不十分好,但是我对他,绝无一点私心的。他在的日子,有人瞧不起我,还看他三分金面。现在他去世了,不但没有人来保护我,恐怕还要因为我以前有人保护,现在要加倍地和我为难呢。我这种角色,谁肯听我的话?就是肯听我的话,我只有这一点儿年纪,也不好意思端出上人的牌子来。我又没有一个儿女,往后,谁能帮着我呢?再说,有儿女也是枉然,一来庶出的,就不值钱,二来年纪自然是很小,怎样抚养得他长大?总而言之,在我这种环境之下,无论怎样家庭别分散了,大家合在一块儿去,大家携带我一把,我也就过去了。现在大家要分家,叫我这一个年轻的孀妇,孤孤单单的,怎幺办呢?七少奶,你待我很不错,你又是个读书明理的人,请你指教我。”清秋不料她走了来,会提起这一番话,不听犹可,一听之下,只觉浑身大汗向下直流,便道:“我并没有听到说这些话呀。姨妈,你想想看,我是最后来的一个儿媳,而且又来了不多久,我怎敢提这件事?而且就是商议这事,也轮不到我头上来哩。你是哪里听来的?或者不见得是真的吧?”翠姨以为清秋很沉静的人,和她一谈,她或者会随声附和起来。不料现在一听这话,就是拦头一棍,完全挡了回来。便淡淡地笑道:“七少奶,你以为我是汉奸,来探你的口气来了吗?你可错了。我不过觉得你是和我一样,是个没有助手的人,我同病相怜,和你谈谈罢了,你可别当着我有什幺私心啦。”清秋红了脸道:“姨妈说这话,我可受不起,我说话是不大漂亮周到的,有不到的地方,你尽管指教我,可别见怪。”翠姨道:“并不是我见怪,你想,我高高兴兴地走来和你商量,你劈头一瓢冷水浇了下去,我有个不难受的吗?这话说破了,倒没有什幺,见怪不见怪,更谈不上了。”清秋见她这样说着,又向她陪了一番小心。翠姨这口气,总算咽下去了。然而清秋对于分家这件事,既然那样推得干干净净,不肯过问,那末,也就不便再说,只说了一些别的闲事,坐了一会子就走了。清秋等她走后,一个人坐在屋子里纳闷,这件事真怪,我除了和燕西谈了两句而外,并没有和别人谈过,她何以知道?再说,和燕西谈的时候,并不曾有什幺分家的心思,不过这样譬方说着,将来前途是很暗淡的,家庭恐怕不免要走上分裂的一途。这种话漫说是不能作为根据的,就是可以作为根据,这是夫妻们知心之谈,怎样可以去瞎对第三个人说?翠姨虽然是个长辈,究竟年轻,而且她又不是那种谈旧道德的女子,和她谈起分家的话来,岂不是挑拨她离开这大家庭?这更是笑话了。她谁也不问,偏来问我,定是燕西在她面前漏了消息,她倒疑心我夫妇是开路先锋。这一件冤枉罪名,令人真受不了呀!设若这话传了出去,我这人缘不大好的人,一定会栽一个大跟头,这是怎样好?我非得把燕西找来,问他是怎样说出来的不可。越想越

吃过晚饭,金太太屋子里,兀自坐着许多人。金太太心里烦得很,暂时不愿和这些人坐在一起,就一人走出来顺着走廊,不觉到了隔院翠姨屋子边。只听到翠姨一个人,在屋子里说着话不歇。心里不觉得暗骂了一声,只有这种人,是全无心肝的,一个女子,年轻死了丈夫,还有工夫发脾气,你看她倒不在乎。金太太想着,就慢慢腾腾地走过来。到了窗户外,靠着一根柱子立着,一听那口声,却是翠姨和一个老妈子说话。那老妈子道:“你怕什幺?拔出一根毫毛来,比我们腰杆儿还粗呢。你还愁吃喝不成?”翠姨道:“一个人不愁吃喝就完了吗?再说,就靠我手上这几个钱,也不够过日子的,就叫我怎样不发愁呢?”金太太一听,心里大吃一惊,心想,她为什幺说这话,有吃有喝还不算,打算怎幺样呢?于是越发沉默了靠了柱子,侧着头向下听去。只听见老妈子道:“天塌下来,有屋顶着呢,你怕什幺?”翠姨冷笑一声道:“屋能顶着吗?要顶着天,也是替别人顶着,可摊不上我呀!我想到了现在,太阳落下山去,应该是飞鸟各投林了。我受他们的气,也受够了,现在我还能那样受气下去吗?你瞧,不久也就有好戏唱了,还用不着我们出头来说话呢。”金太太听了这话,只气得浑身抖颤,两只脚其软如绵,竟是一步移动不得。本想嚷起来,说是好哇,死人骨肉未寒,你打算逃走了。这句话达到舌尖,又忍了回去。心想,和这种人讲什幺理?回头她不但不说私议分家,还要说我背地里偷听她的话,有意毁坏她的名誉,我倒无法来解释了。她既有了这种意思,迟早总会发表出来的,到了那个时候,我再慢慢地和她计算,好在我已经知道了她这一番的意思,预防着她就是了。

金太太又立了一会,然后顺着廊檐走回自己屋子去。一看屋子里还坐有不少的人,这一肚子气,又不便发泄出来,只是斜着身子坐在沙发上,望了壁子出神。凤举这时也在屋子里,一看母亲这样子,知道生了气,不过这气由何而来,却不得而知。因故意问道:“还有政府里拨的一万块钱治丧费,还没有去领。虽然我们不在乎这个,究竟是件体面事,该去拿了来吧?”金太太对于凤举的话,就象没有听到一样,依然板着面孔坐在一边。凤举见母亲这样生气,将话顿了一顿,然而要想和母亲说话,除了这个,不能有更好的题目。因此又慢慢地踱着,缓步走到金太太前面来,像毫不经意似的,问道:“你老人家看怎幺样?还是把这笔款子收了回来罢。”金太太鼻子里突的呼了一口气,冷笑道:“还这样钻钱眼作什幺?死人骨肉未寒,人家老早地就要拆散这一份家财了。弄了来我又分了多少?”凤举一听这话,才知母亲是不乐分家的这一件事。这一件事自己虽也觉得可以进行,似乎时间还早,所以鹏振那一番话,很是冒昧,自己并无代说之心。而今母亲先生了气,幸而不曾冒失先说,然而这个空气,又是谁传到母亲耳朵里来的哩?鹏振当然是没有那大的胆,除非燕西糊里糊涂将这话说了。这件事,母亲大概二十四分不高兴,只有装了不知道为妙。因之默然的在屋子里踱来踱去几步,并不接嘴向下说去。金太太看他不作声,倒索性掉过脸来向凤举道:“我也要下到这一着棋的,但是不知道发生得有这快。一个家庭,有人存下分家的心事,那就是一篓橘子里有了一个坏橘子,无论如何,非把它剔出来不可。我也不想维持大家在一处。分得这样快,只是说出去了不好听罢了。”金太太发过了一顿牢骚,见凤举没有搭腔,便回转脸来问道:“你看怎幺样?这种事情,容许现在我们家里发生吗?”凤举对于这件事,本来想不置可否,现在金太太指明着来问,这是不能再装麻糊的了。因道:“我并没有听谁说过这个话,你老人家所得的消息,或者事出有因,查无实据……”金太太突然向上一站,两手一张道:“怎幺查无实据?我亲耳听到的,我自己就是一个老大的证据呢。”凤举道:“是谁说的?我真没有想到。”金太太道:“这个人不必提了。提了出来,又说我不能容物。现在我开诚布公地说一句,既是大家要飞鸟各投林,我水大也漫不过鸭子去,就散伙罢。只有一个条件,在未出殡以前,这句话绝对不许提。过了七七四十九天,在俗人眼里看去,总算满了热服,然后我们再谈。俗言说得好,家有长子,国有大臣,我今天对你说了,我就绝对地负责任。你可以对他们说,暂时等一等罢。”凤举道:“你老人家这是什幺话?我并没有一点这种意思,你老人家怎幺对我说出这种话来?”金太太道:“说到家事,你也不必洗刷得那样干净,我也不怪你,我对你说这话,不过要你给我宣布一下子就是了。”凤举一看金太太的神气,就知道母亲所指的人是翠姨,不过自己对于翠姨平常既不尊敬,也不厌恶。现在反正大家是离巢之燕,也更用不着去批评她。母亲说过了,自己也只是唯唯在一边哼了两声,等着金太太不说,也就不提了。

坐了一会,金太太气似乎消了一点,凤举故意扯着家常话来说,慢慢地把问题远引开了。金太太道:“说到家庭的事,我总替燕西担心,你们虽是有钱便花,但是也知道些弄钱的法子,平常帐目,自然也是清楚的。燕西他却是第一等的糊涂虫,对于这些事丝毫不关心,将来有一天到了他自己手上掌家,那是怎样办?而且他那个少奶奶,又是对他一味地顺从,他更是要加倍地胡闹了。”凤举道:“我想他还不急于谋事,今年只二十岁,就是入大学里读书去,毕了业出来再找事,还不晚啦。”金太太道:“我也是这样想。这个日子,叫他出去作什幺事?想来想去,总是不妥。从前让他在家里游荡,那本就不成话,而今失了泰山之靠,这更不能胡来了。第一,就是那三百块的月钱,我要取消。原是给一笔整数,省得时时要钱零用。结果为了有这一笔钱,放开手来用,更大闹亏空了。”说到这里,只见门外边,有一个人影子一踅,又缩转去了。金太太伸头向外望了一望,连问两声是谁?外面答应着是我,燕西却走进来了。金太太道:“你这样鬼鬼祟祟的作什幺?”燕西道:“并不是鬼鬼祟祟的,因为这儿正提到了我,我为什幺闯进来?”凤举道:“母亲说,要裁掉你的月费哩。我不敢赞一词。”燕西站着靠了桌子,五个指头,虚空地扶了桌沿,扑通扑通地打了一阵,只是默然不作声。金太太道:“我刚在屋子里说的话,大概你也听见,你因为有了这一笔月费,倒放开手来乱用,你想对不对?结果,钱反而不够。你的手笔反而也用大了,那是何必呢?”燕西听了这话,依然不作声,将五个手指头,把桌子扑通扑通,又打着响了几下,那脸微微朝下,可没有理会到金太太说些什幺。金太太道:“你说罢,怎幺不作声?我这话说得对不对呢?”燕西依然向下看着,才慢慢地道:“若是家用要缩小呢,当然把我的月费免了,不过我除此以外,可没有什幺收入。至于用钱用得过分的话,那也不能一概而论。”说话时,将鞋尖只管在地板上乱画。金太太道:“论说,也不省在你头上这一点儿钱。只要你不胡花,我照常给你,也不算什幺。”凤举听说这话,心想,这倒好,刚才对我说要裁他的月费。这会子当面说,只要他不胡花,也不在乎,那末,我若先说出来,倒象是我多事了。因对燕西道:“我也是这样想,你是没有就事的人,这月费如何可以取消?可是我也不敢保举,免得我们像约好了,通同作弊似的。我的主张最好你还是找个相当的学校去读书。”燕西道:“为什幺你们主张我去读书呢?”金太太道:“据你这种口气说,好象你的学问已经够了,大可以就事了?”燕西道:“倒不是那样说,我想父亲去世了,我要赶快作个生利的人,不要依然做个分利的才好。并不是我觉得自己的能力够了。”金太太道:“只要你有这一番意思,你就有出头的希望了。平常人家,还把儿女读书,读上二十多岁呢,咱们家里,何至于急急要你挣钱?只要你明白,好好读书,将来自然是生利的,无论你用多少钱,我都供给你。”燕西当金太太说时,背了两手,在屋子里当中走两步打一个转身,似听不听的样子,更也没有去看金太太的颜色。这时,忽然转身向着金太太道:“你老人家这话真的吗?”金太太道:“你这话问得奇了,我做娘的人,以前只有替儿子圆谎的,几时向儿子撒过谎?”燕西道:“这话诚然,哪个也不能否认,但是我的意思不是那样说,怕是反过来说我无用呢。既是你老人家有这样好的意思,我一定努力去读书,本来前几天我就预备看过一次书了。”凤举听他说出这种话来,只管向他望着,头微微地点上几点,金太太哼了一声道:“这倒是你的老实话,预备过了一次。这一次,不知道有多少时候?第二次在什幺时候预备呢?大概是不可知的了。”燕西这才知是失言,微微笑了一笑。因为有了这两个爱儿在身边,金太太略微解除了一些愁闷。因为解除愁闷的原故,对于翠姨说的那一番话,暂时也就搁了一搁,就不象以前那样愤愤不平的样子了。凤举自父亲去世以后,孝心是格外的重了,每日都要抽出工夫来,陪着母亲说说话。而且每日的帐目,金太太大致要问一问,小节目都是凤举报告。因为这样,凤举更是不能不多费一点工夫,细细报告出来。凤举先是背靠了桌子和金太太说话,那样子好象随时都可以走的样子。现在索性走到金太太对面一张椅子上坐下来,便不象要走的情形了。燕西见老大所说的一些家常话,非常之细琐,金太太倒偏是爱听,心想,老大也为什幺学得一肚子奶奶经?半天没有插嘴的机会,就自行走出房来。

燕西自关在家里不能出去,苦闷异常,只是这个屋里坐坐,那个屋里坐坐,始终也得不到适当的安身法。今晚为了不知怎样好,才到母亲房里来的,到了母亲房里以后,又遇着凤举在谈家常,依然是不爱听的事。所以又跑出来。跑出来以后,倒是站在走廊下呆了一呆,这应该到哪里去好?母亲说是让我再进学校,以后要和书本子作朋友了。无聊的时候,正好拿书本子来消遣,自然不会感到苦闷,书也就慢慢地到肚子里去了。这样想着,不觉得信着脚向书房这院子里走来。老远地向前一看,连走廊下一盏电灯,也昏暗不明,书房里面,黑洞洞的,一线光明也没有,这又跑去作什幺?夜是这样深,何必跑到那里去受孤寂?只这一转念之间,人已离开了院子门好几步,一直向自己房子里走来。隔了窗户就微微听到清秋叹了一声气。进房看时,清秋侧着身子坐了,抬起一只右手,撑了半面脸,两道眉毛深锁,只管发愁。燕西道:“这日子别过了,我整天地唉声叹气,你是整天地叹气唉声。”清秋这才将手一放,站了起来,向燕西道:“你还说我,我心都碎了。我刚才接到韩妈一个电话,说是我母亲病了。”燕西道:“既是岳母病了,你就回家去看看得了,这也用不着发什幺愁。”清秋道:“我就是愁着不能回去了,一来是在热孝中,大家都不出门呢,偏是我首先回去,自己觉得不大妥当。二来我怕这话说给人家听,人家未必相信,倒说是我藉故回家去。电话里说,我母亲不过一点小烧热,也不是什幺大毛病,不回去看,我母亲知道我的情形,当然也不会怪我。真是睡在床上不能起来的话,我想韩妈明天早上一定会来的,那个时候,都问明白了,我再前去,或者妥当一点。”燕西皱了眉道:“人家说你小心,你更小心过分了。你母亲病了,你回去看看,又不是好玩,有什幺热孝不热孝?依我说,趁着今天夜晚,什幺人也不通知,你就坐了家里的车,跑去看一趟,一两个钟头之内,悄悄地回来,谁也不会知道。我替你通知前面车房里,叫他们预备一辆车子,又快又省事多幺好。”清秋本来急于要回去看看母亲,只是不敢走,现在燕西说悄悄地回去一趟,马上就回来,果然可以做得利落,不会让什幺人知道。这样想着,不觉是站起身来,一手扶了桌子,一手扣着大襟上的钮扣,望了燕西出神。燕西脚一跺,站了起来道:“你就不用犹豫了,照了我的话,准没有错,我给你通知他们去。”清秋对于这种办法,虽然很是满意,但是终觉瞒了出门,不大慎重。自己只管是这样考量,燕西已经走出院子门去了。不多一会儿,燕西走回房来,将清秋的袖子拉了一拉,低声道:“时候还早,趁此赶快回去。我在家里等着你,暂不睡觉,你上车子的时候,打一个电话回来,我就预先到前面去等着你,然后一路陪你进来。你看,这岂不是人不知鬼不觉的一件事?”清秋随着燕西这一拉起了身,对着桌上一面小镜子,用手托了一托微蓬的头发,在衣架上取了一件青斗篷向身上一披,连忙就出门。刚刚走到院子门下,又向后一缩,燕西正在身后护送着,她突然一缩,倒和燕西一碰。燕西问道:“作什幺?作什幺?你又打算不去吗?”清秋踌躇了一会子,斜牵着斗篷,向外一翻,因道:“你瞧!这还是绿绸的里子,我怎能穿了出去?”燕西跺着脚,咳了一声,两手扶了清秋的肩膀,只向前推。清秋要向回退,也是不可能,纵然衣服是绸的,好在是青哔叽的面子,而且又是晚上回娘家去,也就不会有谁看见来管这闲事的。自己给自己这样地转圜想着,已是一步一步地走上了大门口。老远见大门半开,门上的电灯放出光亮来,果然一切都预备好了。走到大门下,已有两个门房站在大门一边伺候。据这种情形看来,分明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这还要说是瞒这个瞒那个,未免掩耳盗铃。不过已经到了车成马就的程度,就是不回家去,也是大家都知道的了。低着头,一声不言语出门,家里一辆最好的林肯牌汽车,横了门外的台阶停着。这是金铨自在日,自己自用的汽车,家里人不敢乱坐的,不料燕西却预备了这样一辆,心里又觉得是不安。燕西已对车夫说好,是开往落花胡同,原车子接七少奶奶回来。汽车折光灯一亮,一点响声没有,悠然而逝地去了。燕西觉得这件事很对得住夫人,心里很坦然地回房去。

但是,这晚瞒着出门的人,不止清秋,还有个王玉芬。清秋的车子走到半路上的时候,玉芬坐了家里另一部汽车,由外面回家的时候,在一条胡同口上,两个相遇了。清秋心里一面念着母亲的病,一面又在惦念着怕在金家露出了马脚,心里七上八下,只低了头计划着,哪有工夫管旁的闲事。玉芬由外面回家,心里却是坦然的,坐在车子里只管向外乱看。这胡同出口的地方,双方汽车相遇,彼此都开慢了许多。在这个当儿,玉芬向外看得清楚,对方开来的这一辆蓝色林肯牌汽车,正是自己家里的车子,再一看车子里坐的不是男客,却是女性,更是可注意的了。玉芬猜想中,以为家里有女子坐这汽车出来,不过是道之姊妹,及至仔细一看,却是清秋,这真是一桩意料所不及的事了。恰是清秋低着头的,又好象是躲开人家窥视她似的,这让玉芬更加注意了。她这样跑出来,决不会得燕西同意的。别的事我不能说,至少的成分,是跑回娘家去,商量分家的事。看她不出,她倒是先下手为强了。我回去得查一查这件事,看看这分家的意思,是谁先有意?这样一味的沉思,汽车不觉到了家门口。自己下车走进大门,门房站在一边,玉芬便问道:“七少奶奶刚才坐车出去,你们知道吗?”门房看她那样切实的说着,不敢说是没有出去,只得随便用鼻子哼了一声,答应是不错的样子。玉芬一听这话,站着偏了头问道:“大概她回娘家去了吧?谁叫人开这辆好汽车走的?这件事若是让七爷知道了,我看你们是吃不了兜着走呢。”门房道:“不是七爷自己跑出来分付开这辆车,我们也是不敢开的。”玉芬脸一沉道:“这要是七爷对你说的,那就好。”说毕,挺着胸脯赶快地就向里边去。

鹏振在屋里软榻上躺着,一听到的得的得一路皮鞋声,就知道是玉芬回来了。他自己跑出屋来,拧着了屋檐下的电灯,等玉芬进去。玉芬笑着和他点了一点头道:“劳驾。”玉芬进了屋子,鹏振跟了进来。鹏振随手将房门向后掩着,就轻轻地对玉芬道:“密斯白对于这件事,态度怎幺样?总是出于赞成的一方面吧?”玉芬皱了皱眉道:“无论什幺事,总是不宜对你商量的。若是对你说了,你总是不能保守秘密的。我去商量了,有没有结果,我自然会对你说,何必挂在口头?若是让别人听去了,你看够有多幺大麻烦?”鹏振道:“我哪知道你总会对我说呢,我是个性急的人,心里有了事,非急于解决不可。”玉芬向他连连摇着手,又摆着头道:“不要说,不要说,我全明白了。”说毕,向椅子上一坐,左腿架在右腿上,两手十指交叉,将左腿膝盖一抱,昂着头,却长叹两口气。鹏振心里倒是一吓,这是什幺事得罪了她?要她发出这种牢骚来。刚才问了她一句,已经大大地碰了一番钉子。若要再问,正是向人家找钉子碰,恐怕非惹得夫人真动气不可,还是不说的好。于是将两手插在西服裤子袋里,半侧着身子,望了玉芬,只管出神。玉芬道:“你不要疑神疑鬼的,做出那怪样子来,我老实告诉你,我们所作的事,是德不孤了。”鹏振抢着问道:“真有这样的事吗?这真怪了!谁?谁?”玉芬于是将在胡同口上碰到了清秋的事,对鹏振说了一番。因道:“你想,她这样更深夜静溜了出去,又是燕西同意的,不是有重要的事,何至于此?冷家是有名的穷亲戚,趁火打劫的,还不趁我们家里丧乱的时候,拼命地向家里搬吗?我倒要去探探老七的口气,看他说些什幺?”鹏振连忙摇着手道:“这可使不得,谁都是个面子。你若把人家的纸老虎戳穿了,不但难为情,而且他以为我们有心破坏他的秘密,还要恨我们呢。”玉芬笑道:“你以为我真是傻瓜吗?我不过试试你的见解怎样罢了。不过他们也走上这条路了,我们可别再含糊,回头我多出了主意,你又说是女权提高,我可没有办法。”鹏振笑道:“我几时又说过这种话呢?我没有你给我摇鹅毛扇子,我还真不行呢。”说时,比齐两袖,向玉芬深深地一揖,然后又走进一步。玉芬一掉脸道:“你可别患那旧毛病,你可知道你在服中?我虽不懂什幺叫古礼今礼,可也知道什幺叫王道不外乎人情。”鹏振脸一红道:“我又患什幺旧毛病?不过说一句实心眼的话罢了。”玉芬也不计较,自到后房去,换了一件旧衣服,一双蒙白布的鞋,出了房间,却向佩芳这边来。


猜你喜欢
  第五十六回 刘知府慎审连环案·储仁逊
  第十九回 当金锁巧合证良缘 梦宝玉因疑生幻相·归锄子
  第 十 回 费百金请到同堂侄 凑千两送呈当道官·周竹安
  第十三回 约指勾金名山结誓后 撩人杯酒小宴定情时·张恨水
  第十三回 红香圃分题花月吟 碧韵轩共议轮台会·花月痴人
  第五十二回 小儿女独宿怯空房 贤主宾长谈邀共榻·韩邦庆
  卷十四 遇赏音穷途吐气 酬知己狱底抒忠·杜纲
  第二十八回 闻信息番帅吃惊 逞勇力先锋被获·吴毓恕
  第十一章·徐枕亚
  有外山王·
  第十九回 梅花雪啜茗怀人 消寒诗食瓜夺彩·顾太清
  第三回 聚黑狱三虎谈情 揭覆盆万民属目·蔡召华
  僧包头·省三子
  第二十九回 莽公子大闹隐春园 俏优伶避投江相府·西泠野樵
  第三十三回 嫂侮姑众乡勇拟攻开泰 兄刺妹诸娘子...·蔡召华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桃花艳史·佚名

    清代白话中篇世情小说。六卷十二回,作者不详。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合影楼刊本,封面题《新刻桃花艳史》。每卷两回,卷首又题《新编桃花艳史》,无序跋,当为清代前期或中期的作品。小说叙唐代少女金桃儿与才子李辉枝的爱情故事

  • 舞春云·风月轩入玄子

    《舞春云》,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三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自古姻缘天定,不由人才谋求,有缘千里亦相投,对面无缘不遇,仙境桃花出水,宫中红叶传沟,三生簿上风流,何用冰人开口。这首《西

  • 欢喜浪史·不题撰人

    《欢喜浪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坊刊本。序与《换夫妻》之序全同。似系抄自该书。次为“新刻欢喜浪史目录”,正文卷端题“新刻欢喜浪史”,半叶

  • 绣榻野史·吕天成

    明代白话中篇猥亵小说。四卷,有明万历醉眠阁刊本、种德堂戊申年序刊本。题“卓吾李贽批评,醉眠阁憨憨子校阅”,实为吕天成少年游戏之笔。故事写杨州秀才姚同心,因住东门,便自号东门生。前妻甚丑,恋小秀才赵大里,如

  •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画眉缘,清代白话艳情小说。清长啸和尚著,共9回,未完稿。唐末群匪作乱,顷刻间一统河山四分五裂,唯吴越境内安泰和美,百姓额手相庆。且说太湖流域明州境内,有伢子本名唤做吴三春,因他

  • 浪史奇观·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长篇色情小说。又名《浪史》、《巧姻缘》、《梅梦缘》,作者署名“风月轩又玄子著”,其姓名不可考。现存有啸风轩本与日本抄本。小说凡40回。可钱塘秀才梅素先的一生风流韵事。

  •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玉燕姻缘传》,又名《玉燕姻缘传记》。六卷七十七回。题“梅痴生著”,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大宋神宗年间,江南苏州

  •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撰,明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六卷三十回。最早由金陵文润山房刻梓,此版失传,未见。现只残存序、 第一、二卷 共十回及第三、四卷目录。叙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专

  • 银瓶梅·佚名

    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

  • 蜜蜂计·储仁逊

    《蜜蜂计》,清代人情小说,共十回,作者储仁逊。主叙汉代董生才被继母使蜜蜂计陷害及其婚姻故事。

  • 巫山艳史·

    清代白话世情小说。 又名《意中情》,四卷十六回。不著撰人。啸花轩刊本无序跋。其它尚有乾嘉间刻本,未见。啸花轩为清初书坊,可知其为清初之作品。顾名思义,小说主要是写男女之间的淫荡行为,类似《桃花影》,是一部淫秽之作

  • 怨春香·

    《怨春香》,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1卷,不题撰人。大宋仁宗皇帝明道元年,在浙江路宁海岸,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发生了一件“一妾破家”的传奇故事。在杭州城众安桥北首观

  • 昭妃艳史·

    《昭妃艳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六回,不题撰人。 话说金废帝海陵王初名迪吉,后改名亮,字元宫,乃辽王宗干第二子。为人伪善奸诈,躁急多猜忌,残忍仕数。年十八,以宗室子为奉将军,迁骠骑上

  •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著,清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九回。 话说乾隆年间、苏州吴江县有一员外,姓褚名贵宇,字强生。他靠祖 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在县中属大富人家,人称褚财

  • 空空幻·梧岗主人

    《空空幻》又名《鹦鹉唤》,梧岗主人编次,中国古代十大禁书,清道光年间禁,遭禁原因:压抑中的性幻想。《空空幻》为清道光年间著名情爱小说,主要情节由丑陋男子艳羡风情所产生的不安分的性幻想构成。书中鄙弃世俗情爱价值,大写

  • 闺门秘术·

    落魄文人兆璧、兆琨科考中试,县令夏国华欲将女儿瑶云配兆琨。其子均祥不肖,私自将妹另许叶槐之子叶开泰为妾,瑶云不从。均祥之仆狗儿欲奸瑶云之婢庆喜未逞,反诬庆喜与人通奸,国华怒杖均祥,坚拒叶府婚姻,被陷去职。新县令勾结

  • 戏蛾记·齐谐山人

    《戏蛾记》,明清艳情小说,凡二回,齐谐山人著。话说北宋徽宗年间,在上杭县内,有一大户人家,姓朱名贵宇,字强民。他靠祖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更有一对千金,名唤云仙,玉仙。云仙

  • 南朝金粉录·牢骚子

    书生吉庆和家遭不幸,往求父亲搭救过的穷鬼,现在南京为官的韩宏,韩忘恩负义,反相陷害。士绅赵弼邀庆和到家坐馆,遂与其子鼎铭相好。一日庆和偶遇王娟娟,艳羡思怀。不久庆和、鼎铭中试。名妓白纯秋夜救落难英雄洪一羁,与之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