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回 梅兵宪难途托娇女

作者: 刘璋

    诗曰:

    缓急人生所不无,全凭亲友力相扶。

    陈雪友谊几知己,婴杵芳名为托孤。

    仗义终须仗义起,奸谗到底伏谗辜。

    是非岂独天张主,人事其间不可诬。

    话说如玉小姐,与雪夫人、瑞云小姐别后,随着梅兵备回船。梅小姐接住,梅公道:“日间汝舅舅邀我到昭庆寺赏梅,不料未及终席,人报提学院到,你舅舅只得又去接他。甚矣,乌纱之苦、皂隶之俗哉!”言未毕,雪太守也到,梅公接进船,即命小姐拜见过。坐毕,雪太守道:“早间失陪,多有获罪。前日学院发牌,先考绍兴,不期今日就到敝郡,固此小弟惟恐失迎,只得去接他。况李念台与小弟虽然也是年家,为人甚是古执,既在宦途,不得不如此。姊丈托在至戚,当相谅耳!”梅公道:“说哪里话,你我既系至亲,当脱略虚文,以真情相告。那李念台点了浙学院,原与小弟同出京。我也曾面嘱他,越地人文极盛,幸为小弟择一佳婿。今既到此,他必不失信。兄若进见时,尚与我致意。”雪太守道:“领教,领教!只是目下还有一事,小弟方才回衙,见塘报甚是紧急,说闽中一路,山寇猖獗,劫了库,杀了知府,近日又沿及两广,人心惶惑,吾想吾兄此行正当亷地,且有甥女年幼,路途遥远,盗贼窃发,如何去得!”梅公听了,抚髀加叹道:“闽寇作乱,小弟离京时已闻此信。小弟只为权臣当道,朝政日非,因此讨这个外差出来,访一佳婿,以完小女终身,就是小弟晚年也得半子相依,不忧无靠。不料佳婿未逢,风波顿作,这也是我命运使然。《诗》不云乎:‘它不怀归?畏此简书。’今已王命在躬,是有进无退了。”如玉小姐在旁听见,惊得面如土色,半晌的不言不语,不觉吊下泪来说道:“此事怎了?”雪太守道:“我兄是一定要去的,只是甥女,恐去不得,莫若留到小弟衙斋,暂住几时,俟平静日,送到任所何如?”梅公闻言,说道:“吾兄之言,正合愚意,但只是小女,自令姐去后,无一刻不在膝下,小弟此番出山,也只为择婿而行,谁料婿尚未得,女又相离。今者闽越山川,道途险厄,天涯父女,至戚睽违,心虽铁石,宁不悲乎!虽承老舅厚谊,见领小女,但小弟此去,多凶少吉,尚不知父女相见何期!”言至此,不觉扑簌之掉下几点泪来。如玉小姐与朝霞从旁听见,亦不觉潜然泪下。如玉小姐道:“爹爹暮年,且是文士,当此贼寇猖獗之际,爹爹深入虎口,恐祸生叵测。据孩儿看来,爹爹何不急上疏告病还乡,或者圣明怜念,另遣人去,也未可知。”梅公叹道:“我岂不知?但我为严氏弄权,讨差出外,这些有见识的,也就纷纷告退,眼见得朝廷已无人。当此天步艰难之际,内有权臣,外养巨寇,若不早除外患,必致遗害腹心;况此间贼寇,名虽为寇,原系良民,总为饥寒逼迫,贼类相扳,以至于此。我若此去,当抚则抚,当剿则剿,誓必扫清巢穴,以报国家。我已备员兵选,奉命出京,又復不去,这分明临难退缩了。不惟负罪名教,且为严党所笑矣!如何使得?”如玉小姐道:“爹爹所言,俱为臣大义,非儿女所知。只是爹爹此去,水土异乡,乏人侍奉,倘病窃发,暮年难堪,叫孩儿放心不下。”雪太守道:“父女离别,自难为情,然事已至此,已无可奈何。姊丈既以甥女见托,甥女即吾女也,当择一佳婿报命。还有一话,弟倒忘了,前日姊丈见教的诗题,极有趣味,弟未及和,已发到学里去了。吾想越中大郡,定有美才,不日文宗考试,自拔一二佳士,或者良缘有□,得一佳婿,也未可知。甥女是个闺阁英流,含配个文章魁首。”梅公闻言,便改容拭泪道:“闻兄之言,顿开茅塞,若肯为小弟择一佳婿,小弟虽死异域,亦含笑矣!”因看着如玉小姐道:“我明日送你到舅舅衙中,不必说是舅舅,只以父女称呼,便好为你寻亲。”如玉小姐道:“孩儿既蒙嫡亲舅舅收管,就如母亲在的一般,料然安妥。只望爹爹尽心王事,以靖群丑,则侍奉有日,万勿以孩儿为念。”梅公道:“你既有托,我已心安,我闽中此去,七尺之躯悉听于天矣。今夜尚图相聚,明日便一片正帆、千里关山耳。且将酒来,我与舅舅痛饮几杯,以叙别情。”正是:

    江洲衫袖千年泪,易水衣冠万古愁。

    莫道英雄不下泪,英雄有泪只偷流。

    左右斟上酒,二人共饮了一回,不觉更深。雪太守径道回府。梅公吩咐小姐道:“你今夜收拾停当,明日好到舅舅府中去。”小姐听了,不敢违拗,即忙打点。

    次早,梅公叫两乘轿,一乘坐小姐,一乘自坐,亲送到雪太守府里来。雪太守已着人伺候,接进后衙。梅公就叫如玉小姐拜了雪太守四拜,随即与雪太守也是四拜,说道:“骨肉之情,千金之托,俱在于此。”雪太守道:“姊丈但请放心,小弟决不辱命。”如玉小姐心下兴咽,一句话也说不出,只是掩泪而已。雪太守即令治饭。梅公道:“小弟倒不敢领了,一则凭限要紧,一则已唯午时解维,停不得了。”雪太守道:“暂奏一杯,聊作渭城三唱,以壮行色。”叫左右斟上酒来。雪太守恭上,梅公接了酒道:“今日与吾兄、小女一别,未知何日相逢!”雪太守道:“吉人自有天相,不日扫清小蠢,便可荣升,不须忧虑。”一连饮了三杯,梅公也回敬一杯,就要起身。如玉小姐含泪拜别,梅公亦泣然泪下,只得吞声而别。正是:

    世上万般苦楚事,无非死别与生离。

    雪太守与梅公,直送出钱塘门方别。正是:

    人事无端復云雨,天心有意合姻缘。

    待看雨散云收后,一段良缘降自天。

    未知后来何如,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二十七章·苏曼殊
  第三回 窥纱窗梦中观月 设妙计醉後摘花·
  第十四回 梦截发大士解冤 不食牛帝君救劫·丁耀亢
  第二十回 众娇美一去不复返·风月轩入玄子
  第二十一回 强攻城炮打番兵 进谗言诏促元戎·吴毓恕
  第五回 风流阵战酣禅榻·烟水散人
  薛灵芸·
  第十回 梦金砖富翁得子 赐银瓶孽女归娼·丁耀亢
  第五回 榮玉卿苦打伴婆·
  第三十三回 救爹娘燕玉登程·陈端生
  第三十回 平叛寇奏凯回朝 沐圣恩诸将受封·
  第二十七回 王大娘因贫卖女 蓝小姑好色勾郎·邗上蒙人
  简介·渭滨笠夫
  第十四回 回阳世义妹胜同胞 遇异乡贤东成至戚·陈朗
  第九十九回 上青坟不忘贞友 来旧宅情感故人·陈少海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续金瓶梅·丁耀亢

    《续金瓶梅》全书六十四回,明遗民丁耀亢著。述《金瓶梅》主要人物托生再世、以了前世因果报应故事。全书以《太上感应篇》为说,每回前有引子,叙劝善戒淫说;以宋金征战为历史背景,描摹金人南下、汉人受苦之状颇多,甚为动人;然

  • 林黛玉笔记·喻血轮

    全书乃林黛玉之日记,作者以第一人称,写林黛玉之所见所闻所感,实是借林黛之口叙说整部《红楼梦》.日记所述与原著几乎无异,凡有林黛玉经过之事以至日常起居可见诸原著者无一缺漏.

  • 绣像红灯记·佚名

    有兩部臣宰,头家老爺,家住常州府无錫县南門以里,姓趙名明字是飛熊,官拜戶部尚書。夫人王氏,所生一女,名唤蘭英小姐。這二家老爺,就住在无錫縣东門以外,姓孙名宏,字是广德,官拜兵部侍郎。夫人徐氏,所生二子,長子继成,次子继高。繼成

  • 春灯迷史·青阳野人

    《春灯迷史》作者青阳野人,其真实姓名不可考,成书年代亦未详,但可推测在道光十八年(1858年)之前,书已写成。 书叙唐玄宗时,浙江抚州府仁和县城里有书生金体,字生丽,风流标致,至 17岁通晓诗词曲赋,凡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不成就。到了

  •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三回。且说那大宋徽宗朝年东京金明池边,有座酒楼,唤着春悦楼。这酒楼有个开酒肆的阮大郎。娶妻赵氏,夫妻二人尚未有子,却也和睦相处,朝

  • 国色天香·吴敬所

    《国色天香》以"乌将军"、"毛洞主"等最具勾构瓦肆特色的语言,专写市俗男女之事,是一部宣泄性、娱乐性很强的艳情小说。女主角或为思春少妇,待字闺秀,或为大家之婢,皆风情万种,可欲

  • 珍珠舶·烟水散人

    书写男女私情,世风淫乱,禅室藏龙,闺内卧虎,金屋藏娇,叔嫂乱伦。静观奇情艳态,笑看千古风流。全称《新镌绣像珍珠舶》,题“鸳湖烟水散人著”。烟水散人,即徐震,字秋涛,浙江嘉

  • 枕上春·不题撰人

    《枕上春》,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嘉靖年间,江南镇府城内,有一富家,专营药材,家业颇丰,此人姓李名寿辰,年已三十五岁,娶妻木氏,业已三岁,生得一子,年方十七岁,名唤李祝

  • 云仙笑·天花藏主人

    清初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云仙啸》。题“天花主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论者或认为即天花才子、天花藏主人、徐震,或认为是张匀,皆无确证。今仅存一清初写刻本,藏

  • 空空幻·梧岗主人

    《空空幻》又名《鹦鹉唤》,梧岗主人编次,中国古代十大禁书,清道光年间禁,遭禁原因:压抑中的性幻想。《空空幻》为清道光年间著名情爱小说,主要情节由丑陋男子艳羡风情所产生的不安分的性幻想构成。书中鄙弃世俗情爱价值,大写

  •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著,清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九回。 话说乾隆年间、苏州吴江县有一员外,姓褚名贵宇,字强生。他靠祖 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在县中属大富人家,人称褚财

  • 弁而钗·醉西湖心月主人

    小说《弁而钗》西子湖伏雌教主/著, 《弁而钗》四卷二十回,题“醉西湖心月主人著,奈何天呵呵道人评”。作者与评者均不可考。据此书“弁而钗出版说明”,此书全称《笔耕山房弁而钗》,分〈情贞记〉、〈

  • 花荫露·临川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九回,清临川山人撰。话说历代君王俱知守成艰难,遂挖空心思欲网尽天下人才为他所用,故开科试以揽英才,另设举荐一途,后称“举孝廉郎”。一

  • 金屋梦·梦笔生

    本书乃《金瓶梅》续书之一,继西门庆家族破败后,金兵南下,世事沧桑,人事巨变,只有人性之恶根不断,人心之贪淫不绝。然善恶总有相报,为恶者必无善终,这便是《金屋梦》之主旨。真可谓写透世态炎凉,尽展人心叵测,于悲观的生存态度中

  • 剪灯余话·李昌祺

    《剪灯馀话》是李昌祺仿瞿佑《剪灯新话》而作,借以抒写胸臆。全书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

  • 两肉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四卷十二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现仅存清写刻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

  • 桃花庵·佚名

    又名《卖衣收子》、《齿痕记》、《过街楼》、《站门楼》、《明伦堂》。言苏州双竹巷富家子张才赴虎丘山玩会,遇道姑陈妙善,二人眉目传情。妙善题诗赠扇,张至庵中匿居数日,暴病身亡。后妙善生子,留诗张才遗物衣襟之内,包裹婴

  •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清代中篇白话艳情小说,十二回。题“江海主人编次”。江海主人待考。今存“醒醉轩”刊本。本书实为《巧缘艳史》之续集,参见《巧缘艳史》。《艳婚野史》主要叙两个故事:一出《欢喜冤家·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