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一回 钱月英酬神还愿 冯子清误入桃园

作者: 佚名

词曰:

蜗角虚名,绳头微利,算来自应空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教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然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辜负皓月清风,苔茵展、银汉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话说这部小说,故事出在大明正德年间。自从武宗皇帝以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也不在话下。单讲浙江省杭州府钱塘具有一世官,姓钱,名铣,表字自由,官拜两广都堂之职。夫人马氏所生一男一女,公子名林,字文山,小姐芳名月英。兄妹二人勤心苦读诗书,学富五车,外国人皆称为才子佳人。

不幸老爷去世,夫人领了子女,扶柩回归故里,送入祖茔。

公子早已入学,却不好游戏,终朝在家与妹子吟诗作赋,孝敬母亲。夫人见他兄妹二人早晚侍奉殷勤,满心欢喜,常在他兄妹前说:“我家有此才女才子,不知后来娶媳择婿如何?”公子道:“母亲大人,婚姻之事,皆有天定。”夫人道:“虽然如此,但你妹子年已长成,为娘的日夜优愁,放心不下。必选个才貌之人,完他终身,使我为娘的却才放心。儿呀,难道你同学中就无其人么?”钱林道:“娘亲听禀:学中只有一人孩儿十分敬重。论才学,孩儿甘拜下风。每逢考期,不是第一,就是第二。论人品,杭州也寻不出第二个来。”夫人闻言,忙问道:“此人姓甚名谁?门第若何?”钱林道:“论门第,到也正对。他父亲做过刑部尚书,亡过多年。只有母子二人。姓冯名旭,字子清。”夫人道:“他母亲可是做过太常寺少卿林灿之妹么?”钱林道:“正是。”夫人道:“门户相对,才貌又佳,为何不上紧央人作伐,以完为娘的心事?”公子道:“孩儿久有此意,只因他近来家业凋零,恐误妹子终身,故尔未敢禀告。”夫人道:“我儿此言差矣。古人道得好,正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一朝得第自身荣’。”公子道:“母亲吩咐,孩子知道。”

那月英小姐在旁听得母亲兄长说人婚姻之事,将脸一红,起身回楼去。耳中只听得说冯旭是个才子,心中暗想:“天下无实者多,倘若冯生名不称实,岂不误我终身大事?必须面试其才,方知真假。欲将此意禀告娘亲兄长,怎奈我女孩儿家,羞人答答,怎好启齿?”正是:

满怀心腹事,难向别人言。

不言小姐闷闷不乐,单言小姐身边有两个丫鬟,一个名叫翠秀,一个名叫落霞。二人生得容貌与小姐仿佛,却也聪明。跟随小姐拈弄纸笔,也知文墨。小姐见他伶俐,到也欢喜,故此待他二人如同姐妹,与众不同。

翠秀、落霞见小姐连日闷闷不悦、自言自语、如醉如痴,觉得小姐有些心事。二人上前问道:“小姐为着何事这般光景?”小姐见问,叹了一口气,道:“你二人那里知我心。”就不言语了,二人道:“婢子自幼蒙夫人、小姐抬举,不以下人看待。小姐有何心事,说与婢子们知道,代小姐分忧。”小姐闻他二人之言,只得将夫人、公子商议之话告诉一遍,“我想外边人虚名甚多,故此疑心。欲要面试其才,又不好启齿,以是不乐。”二人道:“小姐宽心。倘夫人、公子再议起小姐婚姻之事,婢子直告要面试这姓冯的才学,然后再议便了。”小姐听了,方才放心。

不觉光阴迅速,过了个月,夫人一日身体不爽,一病半月。慌得公子、小姐日夜不离左右服侍。小姐各庙许愿,又在花园拜斗,保佑母亲安康。

过了数月,夫人身体渐渐好了,公子、小姐见夫人好了,用心调理。不觉早又腊尽春回,到了新年景象。堪堪至初九日,乃是玉皇大帝圣诞之辰,月英小姐禀告母亲知道:“孩儿许下各庙香愿,今逢上好日期,孩儿意欲亲身进庙酬谢,特来告禀母亲。”夫人闻言,大喜道:“我儿,一向累你兄妹二人服待。既许下香愿,理当亲还。”遂吩咐家人速备纸马、香烛、牲醴之类,唤了三乘轿子,伺候小姐同两个婢子各庙烧香。

不一时,小姐打扮十分齐整,带了翠秀、落霞,三人上轿,往备庙还愿,后面随了许多家人。

一行人众先到了玉皇阁。小姐和两个丫鬟下轿,家人逐开闲人。小姐慢慢步上楼来。只见香烛供献已经现成。小姐站立毡单,礼拜上帝,转身又拜斗姥天尊。礼拜已毕,家人送上香仪。客师请小姐客堂坐下待茶,摆下果品。小姐坐了一刻,起身上轿,又望城隍山来。

不一时,抬至寺内。只风山前游人如蚁,家人赶逐不开。小姐看见香烛点齐,只得交身出了轿了。那些游人见三乘轿内走出三个美人,一哄拥挤,上前争看。人人道好,个个称奇。如同月里嫦娥下降,好似西子重生。后面随着两个丫鬟,一般娇娆,不知谁家小姐。内中有一个书生,文质彬彬,头戴儒巾,身穿儒服,年纪只好十五、六岁,生得貌比潘安。手执一柄金扇,也挤在人丛中争看。看官,你道此人是谁?就是钱林对母亲所说的礼部尚书之子冯旭,字子清。今日也来到城隍山游玩,不想遇见钱月英前来进香。他也不知是钱文山之妹,一见国色,神魂飘荡,痴在一边,两眼不转睛只望着三人。

小姐见人众多,慌忙礼拜神圣,吩咐家人:“将各庙香烛送去,我回家向空礼拜酬谢便了。”家人答应,将轿子搭了进来,请小姐上轿。

那些游人一哄而至,围在轿前。事有凑巧,把一个冯旭紧紧挤在轿前,动也不得动。那小姐正欲上轿,忽见一个少年书生,品貌清奇,心中暗忖道:“世上也有这般标致男子。”又不好十分顾盼,匆匆上轿。家人连忙放下轿帘。轿夫抬起,如飞而去。

冯旭又看翠秀、落霞二人上了轿。轿夫赶向前面,一直飞奔下山。冯旭见三个美人去了,他也不顾斯文体面,向后跟定轿子,跑下山来,满身汗透,儒巾歪斜,足下那管高低,转弯抹角,跑得喘息不定。

有一个时辰,到了一处后花园门,一直遥望里面去了。只见一个老苍头,说道:“那里来的,好好走出去。”四面望望无人,反手将园门关闭。冯旭低低骂道:“这个老狗头,好不知趣,竟自把门閈闭去了。”只得走至门首,用手将门轻轻一推,那里推得动。

冯旭无奈,绕着墙边走了一会,无法可入。只见对过矮矮门首,有一个老妇人坐在门首。冯旭连忙走过来,叫声老婆婆:“小生借问一声,对过花园可是李相公家的么?”那婆婆摇头道:“不是,不是。”冯旭又道:“可是张相公家的么?”婆子又摇头道:“不是,不是。”冯旭道:“却是谁家的么?”婆子道:“相公请坐,待老身慢慢告诉与你听。”冯旭真个坐下。婆子道:“对过花园乃钱府的。这钱老他在日做过两广都堂,如今只有夫人、相公、小姐三人,并无别个。”冯旭暗道:“原来就是钱文山的花园。”又故意问道:“他家公子与那家结亲?”婆子道:“尚未联姻。”冯旭又道:“他家小姐自然是与过人家的了。”婆子道:“小姐今年方交一十六岁,亦未受聘。”冯旭口中应道:“原来如此。”心中暗喜道:“年交一十六岁,也不小了。”婆子道:“说起这位小姐,婚姻却难。他家夫人要选才貌出众,又要门户相当,夫人方允。”冯旭道:“却是为此,这也该的。但不知他家小姐可知文墨?”那婆子道:“好个可知文墨,通杭州那个不知他是闺中才子!常与他哥哥吟诗作赋,连公子还要让他一筹哩。”冯旭道:“你老人家如何尽知他府中事?”婆子笑道:“相公有所不知,我就是这位小姐的乳娘,我姓赵。因年纪大了,自己要在家里同儿子过活。如今时常还去他家所,我要去就去,要来就来,一切事所以晓得。”二人谈了一会,天气渐渐晚了。婆子道:“老身要弄饭去了,恐儿子回来要吃,没工夫陪你谈了。你清回罢。”

冯旭听了婆子这番言语,心中甚是欢喜:“钱小姐竟是个才貌双全的,怎能与我为妻,也不枉为人世。”起身复又走到对过花园门首,看看园门紧闭,又站了一会,想到:“天色已晚,我只是痴呆呆的站在,就站到明日也无益处,不如且回,明日起早些来,倘有机缘,也未可知。”即移步转身,才走了十几步,忽听得园门咿呀一响,冯旭即忙回头看时,园门已开,有个老苍头手中拿着把酒壶走出来,带了园门,竟自去了。原来这个老儿每晚瞒着夫人出来打酒吃。冯旭见了,忙忙走来,不论好歹,推开园门,竟自进去,仍然将门推上,一直往里就走不题。

且言苍头取酒来,推门进来,回身关好,取锁锁了,提酒往自己房里吃去了。

单讲冯旭在花园里东张西望,不见一人,他就放大了胆,朝里直走,到了丹桂厅上坐下。定定神,想到:“我好无礼,怎么黑夜里走到人家花园中来?倘被人看见,如何应答?文山兄知道,体面何存。”想罢,立起身来:“我且出去。”竟奔园门,打点回去。

却说月英自进香回来,到夫人前禀道:“今日进香,好不热闹,孩儿见人众多,止到玉皇阁、城隍庙山上,[以外]着安僮送香烛前去,孩儿先回来了。”夫人答道:“正该如此。”就在前面吃过夜饭,又说了些闲话。夫人吩咐:“我儿就此回楼睡吧。”小姐起身,叫翠秀、落霞掌灯。翠秀道:“今晚风大,不好点灯。”取了个灯笼点起,照着小姐回楼不题。

且言冯旭来到园门,见门上拴了大闩,又锁了,那里还得开来。冯旭惊道:“这事怎好?不想一时就拴锁了园门。”愈想愈怕,无法可使,他是个读书君子,又比不得那种可以掂门钮锁的小人,只得又回身步到丹桂厅坐下,等候天明出去。正在自悔之时,忽听一派莺声燕语,嘻笑而来。灯光渐近,冯旭唬得觅处藏身,往来无处,暗道:“若被人撞见,如何答话?权在山石背后躲避则个。”但不知曾撞着人来捉住,认奸认贼,且看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一回 忙乱了一整天·张恨水
  封师·
  第三十二回 秋心院噩梦警新年 搴云楼华灯猜雅谜·魏秀仁
  第十四回 安国寺怒铡众和尚 济南府国泰追口供·储仁逊
  第一回 开宗明义讲生理 迁地行医遇机缘·儒林医隐
  新镌《跻春台》序·省三子
  第二十九段 辞丹诏不涉宦海 隐桃源共作散仙·李春荣
  第三十七回 熊友鹤京城投军 王少甫教场比武·
  第二十六回 搭航船当面骂奸徒 争布被暗中施鬼蜮·苏同
  第十一回 裘翠翘片言仇自杀 张婉玉百两怨乎消·天花才子
  第十二回 良宵春夜风淫雨乱·
  第二十七回 张寅酒醉露真言 子方有意行奸事·
  第二回 翻云覆雨乐开怀·春江隐士
  第十五回 三奸设阱 五美潜踪·庾岭劳人
  第六回 萍水约双栖非鸡非鹜 钗光惊一瞥疑雨疑云·张恨水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浓情快史·佚名

    又名《媚娘艳史》,中国古代禁书之一。《浓情快史》讲述了世情中的一个女人武则天放荡而又充满欲望的故事。该书约成书于清朝,原题《新镌浓情快史》,署嘉禾餐花主人编次。因为书中有男女情爱内容的描写,有违封建礼教,在清代

  • 昭妃艳史·

    《昭妃艳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六回,不题撰人。 话说金废帝海陵王初名迪吉,后改名亮,字元宫,乃辽王宗干第二子。为人伪善奸诈,躁急多猜忌,残忍仕数。年十八,以宗室子为奉将军,迁骠骑上

  • 十尾鱼·陆士谔

    清末年间(1877-l944),浙江金华富商费春泉赴上海滩寻艳遭骗,却看透上海滩各种骗术伎俩,私门暗娼,风味情转,而费春泉遂投身其中,用其妻,妹来赚钱,丧尽无良人性,让人熟知十九世纪上海滩的污秽昏暗,是天堂也是地狱。

  • 宜春香质·醉西湖心月主人

    《弁而钗》、《宜春香质》同为“醉西湖心月主人”所著,不同的是《宜春香质》从反面人物人手,强烈谴责孙义(《风集》)、单秀言(《花集》)、伊自取(《雪集》)等人的朝三暮四、见利忘义,乃有被踢打、抽肠致死,或罹患疮毒自尽

  • 闹花丛·吴敬所

    《闹花丛》是清姑苏痴情士的小说。叙述了明代弘治年间,南京应天府上元鼎官家子弟庞文英,与五个女子的恋爱婚姻和风流韵事。庞大英才高学富,貌美年少,美女纷至沓来,主动地投怀入抱

  • 浪史奇观·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长篇色情小说。又名《浪史》、《巧姻缘》、《梅梦缘》,作者署名“风月轩又玄子著”,其姓名不可考。现存有啸风轩本与日本抄本。小说凡40回。可钱塘秀才梅素先的一生风流韵事。

  • 春灯迷史·青阳野人

    《春灯迷史》作者青阳野人,其真实姓名不可考,成书年代亦未详,但可推测在道光十八年(1858年)之前,书已写成。 书叙唐玄宗时,浙江抚州府仁和县城里有书生金体,字生丽,风流标致,至 17岁通晓诗词曲赋,凡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不成就。到了

  • 醋葫芦·伏雌教主

    书叙成硅因妻子都氏不育,欲娶妾而受都氏阻挠、惩罚的故事。故事建立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基础上,对女子反对男子多妻制予以讽喻。内容涉及到商人、官场、寺庵、青楼等社会各方面,且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诙谐有趣,有

  • 情变·吴趼人

    清代爱情小说。八回。未完。署,趼人,即吴沃尧撰。第九、十回存目。卷首楔子列出全书回目。宣统二年(1910)《上海舆论时事报》连续刊载写至第八回的一半作者去世。后收入阿英编《晚清文学丛抄·小说二卷》(1960 中华

  • 浪蝶偷香·风月轩入玄子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四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话说明朝成化年间,金陵和兴县有一富户,姓杨名得根,家有良田百亩,仆婢近十人,家资丰厚,娶妻何氏,乃何子高之女,名春娘,贤淑贞静,书画琴词,官

  • 戏蛾记·齐谐山人

    《戏蛾记》,明清艳情小说,凡二回,齐谐山人著。话说北宋徽宗年间,在上杭县内,有一大户人家,姓朱名贵宇,字强民。他靠祖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更有一对千金,名唤云仙,玉仙。云仙

  • 痴婆子传·芙蓉主人

    《痴婆子传》是明代芙蓉主人著中篇艳情小说,两卷三十三则,大约创作于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年)前。以浅近文言之倒叙笔法,述少女上官阿娜情窦初开,少试私情,至出嫁后伤风败俗,乱伦淫荡

  • 续金瓶梅·丁耀亢

    《续金瓶梅》全书六十四回,明遗民丁耀亢著。述《金瓶梅》主要人物托生再世、以了前世因果报应故事。全书以《太上感应篇》为说,每回前有引子,叙劝善戒淫说;以宋金征战为历史背景,描摹金人南下、汉人受苦之状颇多,甚为动人;然

  • 珍珠舶·烟水散人

    书写男女私情,世风淫乱,禅室藏龙,闺内卧虎,金屋藏娇,叔嫂乱伦。静观奇情艳态,笑看千古风流。全称《新镌绣像珍珠舶》,题“鸳湖烟水散人著”。烟水散人,即徐震,字秋涛,浙江嘉

  • 银瓶梅·佚名

    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

  • 露春红·苏庵主人

    明清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六回,苏庵主人撰。话说大宋自太祖开基,太宗嗣位。经历七代帝王,都则偃武修文,民安国泰。至徽宗道君皇帝,专务游乐,不理朝政人事。以致万民嗟怨,金虏乘之

  • 隔帘花影·丁耀亢

    《金瓶梅》续书的一种,它是丁耀亢《续金瓶梅》因时忌和诲淫遭禁毁后的另一种续书,约刊行于清康熙年间。小说为避免丁氏《续金瓶梅》的命运,对原书人物及情节,尤其是《续金瓶梅》中的大量有关时政的事迹作了改动,以因果轮回

  • 潮嘉风月记·俞蛟

    《潮嘉风月记》描画青楼众生,但不止于咏叹风情,叹蘼芜之趋败,而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凭吊古风,箴规写怀,故有别于青楼文学中脂粉酬唱、羁孤相惜之作。在青楼文学雅俗转换过程中,起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