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老御史为儿谋妇
凭君传语寄登徒,只合人间媚野狐。
若有佳人怀吉士,从无淑女爱愚夫。
甘心合处锦添锦,强得圆时觚不觚。
莫再凿空旋妄想,任他才色两相图。
话说杨御史自从在白公衙里赏菊饮酒,见了白小姐诗句,便思量要求与儿子为妻。原来杨御史有一子一女,儿子叫做杨芳,年才二十岁,人物虽不甚丑,只是文章学问难对人言。赖杨御史之力替他夤缘,到中了江南乡试,因会试不中,就随在任上读书。杨御史虽怀此心,却知道白公为人执拗,在女婿上留心选择,轻易开口决不能成。再三思想,并无计策。
忽一日拜客回来,刚到衙门首,只见一青衣人,手捧着一封书,跪在路旁禀道:“浙江王爷有信,候问老爷。”杨御史看见便问:“是吏部王爷么?”青衣人答道:“正是吏部王爷。”杨御史随叫长班接了书,吩咐来人伺候。遂下马进到私衙内,一面脱去官服,一面就拆开书看。只见上面写着:
年弟王国谟顿首拜:弟自让部归来,不获与年台聚首于京师者,春忽冬矣。年台霜威严肃,百僚丕振,而清透人闻之,曷胜欣仰。兹者,同乡友人廖德明,原系儒者,既精风鉴,复善星平,往往有前知之妙,弟颇重之。今挟策游长安,敢献之门下,以为蓍龟之一助。幸赐盼睐而吹嘘焉,感不独在廖生也。草草奉渎不宣。
杨御史看完了书,知道是荐星相之士,撇不过同年的情面,只得吩咐长班道:“你去看王爷荐的那位廖相公可在外面,如在,可请他进来。”长班出去不多时,先拿名帖进来禀道:“廖相公请进来了。”须臾,只见一人从阶下走上来。怎生模样,但见:
头戴方巾,身穿野服。头戴方巾,强赖做斯文一脉。身穿野服,假装出隐逸三分。髭须短而不长,有类蓬蓬乱草。眼睛大而欠秀,浑如落落弹丸。见了人前趋后拱,浑身都是廉恭。说话时左顾右盼,满脸尽皆势利。虽然以星客为名,倒全靠逢仰作主。
杨御史见了,即迎进厅来,见毕礼,分宾主坐下。廖德明先开口说道:“久仰台光,无缘进谒。今蒙王老先生介绍,得赐登龙,喜出望外。”杨御史道:“王年兄书中,甚推高明有道,今接芝字,果是不凡。”
须臾茶罢,杨御史又问道:“兄抱此异术而来,京师中相知必多。”廖德明道:“晚生素性硁守,懒于干人。虽还有几封荐书,晚生恐怕贤愚不等,为人所轻也,未必去了。今日谒过老先生,明日也只好还去见见敝乡的陈相公、余少保、石都督、白太常三四位贤卿相罢了。”
杨御史听见说要见白太常,便打动心事,因问道:“白太常莫不就是敞同年白太玄么?”廖德明应道:“正是贵同年白老先生。”杨御史听了,心中暗想道:“这段姻缘要在此人身上做得过脉。”因吩咐左右排饭,一面就邀廖德明往书房中坐住。
廖德明道:“晚生初得识荆,尚未献技,怎么就好叨搅?”杨御史道:“若是他人,我学生也不轻留。兄乃高明之士,正有事请教。”遂同到书房中坐了。坐了一歇,廖德明就说道:“老先生请正尊容,待晚生观一观气色何如?”杨御史道:“学生倒不消劳动,到是小儿有一八字求教求教罢。”廖德明道:“这个当得。”
杨御史随叫左右取过文房四宝,写了四柱,递与廖德明。廖德明细细看了一遍道:“令公子先生,这尊造八字清奇,五行相配,真如桂林一枝,昆山片玉,又兼计罗裁出恩星,少年登科自不必说。目下二十岁,尚在酉限,虽得头角峥嵘,犹不为奇。若到二十五岁,运行丙子南方,看凤池独步,翰院邀游,方是他得意之时。只是妻宫不宜太早,早了便有刑克。”
杨御史笑道:“算得准,算得准。小儿今春自会试不曾中得,发愤在衙读书。每每与他议亲,决决不肯认真,直要等中了进士,方肯议亲。我只道他痴心妄想,原来命中应该如此。”廖德明道:“富贵皆命里带来,岂人力所能强求?”又问道:“贵公子难道从未曾娶过?”杨御史道:“曾定过敝乡刘都堂的孙女,不料未过门就死了,所以直跟着蹉跎至今。”廖德明道:“既然克过,这命才准。只是后来这头亲事,须选个有福的夫人之命,方配得过。”
正说着,左右摆上酒来。杨御史进了坐,二人坐下。一边饮酒,一边廖德明又问道:“令公子近日有甚宅院来议亲么?”杨御史道:“连日来议亲者颇多,说来皆是富贵娇痴,多不中小儿之意。近闻得白年兄有一令媛,容貌与才华俱称绝世。前日学生在白年兄衙中饮酒,酒后分韵做诗,白年兄醉了未曾做得,他令媛就暗代他做了一首,清新秀美,使我辈同年中几个老诗人俱动手不得。”
廖德明道:“白小姐既有如此才华,可谓仕女班头,令公子又乃文章魁首,自是天地生成一对好夫妻;况老先生与白公又系同年,正是门当户对,何不倩媒一说?”杨御史道:“此虽美事,只是敞同年这老先生性有些古怪,他要求人,便千肯万肯,你要求他,便推三阻四,偏有许多话说,所以学生不屑下气,先去开口。这两日闻知他择婿甚急,若得其中有一相知,将小儿才学细细说与此老知道,使此老心肯意肯,然后遣媒一说,便容易成了。”
廖德明道:“老先生所见最高,只是晚生人微言轻不足取信。明日往候白公时,倘有机会,细细将令公子这等雄才大志说与他知。”杨御史道:“既有此高情,切不可说出是学生之意。”廖德明笑道:“这个晚生晓得,这也不独为令公子求此淑女,送这等一个佳婿与白公,还是他的便宜。”
二人说得大悦,又饮了数杯,方才吃完饭,廖德明就告辞起身。杨御史道:“尊寓在何处?尚未曾回拜。”廖德明道:“小窝暂寄在浙直会馆,怎敢重劳台驾。”说毕,送出厅来,到了门前,杨御史又嘱咐道:“此事若成,决当重谢。”廖德明道:“不敢。”方才别去。正是:
曲人到处皆奸巧,诡士从来只诈谋。
岂料天心原有定,空劳明月下金钩。
杨御史送了廖德明,回衙不题。且说廖德明受了杨御史之托,巴不得成就此事,就有托身之地。回到馆中,宿了一夜,次早起身梳洗毕,收拾些干饭吃了,依旧叫家人拏了王吏部的荐书,竟往白太常的私衙而来。
到了衙前,先将王吏部的书投进去,等了一会儿,方见一个长班出来相请。廖德明进到厅上,又坐了一歇,白公方才出来相见。叙过了来意,吃了茶,白公便问道:“王年兄称先生风鉴如神,但学生衰朽之夫,岂足以当大观。”廖德明道:“老先生道光德誉,天下景仰,非晚生末学所能浅窥。倘不弃鄙陋,请正台颜,容晚生仰测一二。”
白公将椅子向上移了一移,转过脸来道:“君子问灾不问福,请先生勿隐。”廖德明定晴细细看了一晌,因说道:“观公神凝形正,俨然有山岳之气象。更兼双眉分耸入鬓,两眼炯炯如寒星,为人一生高傲,行事清奇古怪,处艰难最有胆量,遇患难极重义气。最妙在准头隆直,五岳朝归,这富贵只怕今生享他不尽。只惜神太清了,神清则伤子嗣。说便是这等说,却喜地阁丰厚,到底不是孤相,将来或是犹子,或是半子,当自有一番奇遇,转高出寻常箕裘之外。”
白公叹道:“学生子息上久已绝望,若得个半子相依,晚年之愿足矣。若说眼前这些富贵,不瞒先生说,真不异浮云敝屣。”廖德明道:“据老先生之高怀,虽不恋此,若据晚生相中看来,这富贵正无了期,子息上虽非亲生,另有一番奇遇。目下印堂红黑交侵,若不见喜,必有小灾,却不妨。老先生可牢记此言,到明日验了,方知晚生不是面欺。”白公道:“多承指教,敢不心佩。”正相毕,左右又唤了一道茶来。
吃了茶,白公又问道:“先生自浙江到京师,水陆三千余里,阅人必多,当今少年才士,看得几人中意?”廖德明道:“晚生一路看来,若论平常科甲,处处皆有。倘要求旷世奇才、名重天下之人,惟有杨御史令公子方才当得起。”
白公惊问道:“是那个杨御史,难道就是敝同年杨子献么?”廖德明道:“是江西讳廷诏的,到不知可是贵同年否?”白公道:“正是,他只得一位乃郎,前年中了乡榜。学生曾见过。其人也只寻常,就是朱卷,也不见怎么高妙,为何先生独取此子?”
廖德明道:“若论文章一道,晚生不敢深辨。若从他星命看来,文昌躔斗,当有苏学士之才华,异日自是第一人,玉堂金马。不但星命注定,就是他已经乡荐,今年二十岁,仍然终日潜修,尚未肯议婚,只这一段念头也不可及。老先生不要等闲错过。”白公道:“原来如此,学生到也不知。”
二人又说了些闲话,廖德明就起身告辞。白公道:“本该留先生在此小酌三杯,奈一个敝相知见招,往李皇亲府上去,已着人来催早去,故此有慢先生,多得罪了。”随命家人封了一两代仪,送与廖德明。廖德明打一拱受了,再三致谢出门,随即将此话报与杨御史去了。不题。
猜你喜欢 第01卷 富家翁百计磨豪杰 空门衲一饭结英雄·徐述夔 第十七回 林良玉孝友让家财 贾喜鸾殷勤联怨偶·逍遥子 第五十一回 纳礼典轻裘为花请命 论交关盛馔按日传餐·张恨水 邬生· 第廿二回二贤妻苏家索子· 第五回 七条河芦花小艇 双片金藕叶空祠· 第16卷 一封柬送半璇图 三人诗合双文锦·李渔 第八回 辛苦四年经终成泡影 因缘千里合同拜高堂·张恨水 第二回 传警报灾祸有先声 发誓词师生同患难·郑权 第三十回 粉墨登场难为贤伉俪 黄金论价欲组小家庭·张恨水 第二十六回 梦中梦翻舟惊恶兆 病中病支枕听诗声·天虚我生 第十二回 巫女有心荐枕 楚襄无意为云·佩蘅子 第卌六出 询红·孟称舜 第二十二段 柳丝设计赚狂且 梅萼避仇入庾岭·李春荣 第十四回 告忤逆枉赔自己钞 买生员落得用他财·伏雌教主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