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五回 华小姐催赴扬州约 袁太守重赘状元郎

作者: 南岳道人

    词曰: 

    着急促郎行,有个悬眸处。难得倾城性更贤,今古稀奇事。为惜女如花,特选乘龙婿。依旧当年醉里人,想见欢滋味。 

    右调《卜算子》 

    话说柔玉小姐正要将袁太守的一节事问蒋青岩,听得生香说蒋青岩在楼上,连忙起身望绾春楼来。将出后门,生香悄悄向柔玉小姐说道:“适间我同韩姐在楼上,撞见相公上楼来,叫我到楼下走走,说要和韩姐说话,不知说甚么,小姐快走去听听看。”小姐闻言,笑了一笑,晓得蒋青岩要与韩香叙旧,自己到不好上楼去。要转回前面,又恐华夫人问他,只得住了脚,坐在近楼一块太湖石上,让蒋青岩和韩香完事。一双眼却望着那绾春楼的前窗。直过了两顿饭时,才听得蒋青岩叫生香。柔玉小姐方才起身到楼上来,正撞着蒋青岩下楼。蒋青岩见柔玉小姐来了,疑是生香去请来的,不好意思,只得笑脸相迎,道:“闻你在岳母处闲谈,不知谈些甚么,我正要来窃听,不料你就来了。”柔玉小姐笑道:“我们谈的是扬州袁太守之事。”蒋青岩听了这句话,不觉面红耳赤,半晌无言。只得和柔玉上楼来,对面坐下,说道:“那扬州之事,实势不由己,连日正要相告,又恐你见怪,所以迟疑。”柔玉小姐道:“相公差矣,相公向日若不依从那袁太守之婚,妾与相公焉有今日!安非妒妇,颇达情理,相公不必多疑。那袁太守怜才择婿,也非恶意,相公须急早去完亲,莫教那袁小姐悬望。”蒋青岩先时只道柔玉小姐见怪,于今听了这篇话,深服柔玉小姐之贤,连忙深深一揖,道:“听小姐之言,真是古今未有的贤妇,到是我无知人之明了。我与袁太守原约定在此完亲之后才去,此时也可去矣,正待与小姐商议前去,了此一段心事。今既承慨许,我则日便与岳父说知,五七日内动身便了,便我与小姐新婚未入,未忍遽别,奈何?”柔玉小姐道:“相公,你乃豪杰丈夫,何出此言!虽新婚未久,此去亦是大事,又非万里之行,何离别之足道乎!但望相公前途保重,余不足虑。”蒋青岩闻柔玉之言,反觉自己多此一番儿女之态。柔玉小姐问道:“那袁小姐多少年纪,唤甚名字,生得如何?”蒋青岩道:“他是八月十五生,名唤秋蟾,今年十六岁了,人品在小姐和碧烟之下,在韩香之上,也曾读书,向在他父亲书房中见他作一首新月诗,大有才情。”柔玉小姐道:“我又得一快友矣,可喜可喜。相公可记得他那新月诗么?”蒋青岩道:“也还记得。”便念与柔玉小姐听。柔玉小姐听了,赞道:“清新俊逸,真女中才子,我不及也。相公此去,须早些带他到山中来,大家唱和,万勿久留宫署,使妾悬望。”这柔玉小姐真个难及,不但不妒,且是越说越喜,巴不得那秋蟾小姐立刻就到他跟前,和他相聚唱酬。两人商议已定,柔玉小姐偷眼望着韩香房中,见韩香还在妆台前整鬓哩。柔玉小姐绝不提起,心下常要叫蒋青岩收他做个侧室,反虑着父母上,恐怕看薄了蒋青岩,所以迟迟有待。 

    次早,蒋青岩梳洗完毕,便到前厅来,将他要往扬州完亲的话对华刺史说知。华刺史道:“正是,此事也不宜太迟了,恐袁太守只道是小女不贤。”忙叫书童取历日过来,替蒋青岩看起身的日子。看了一回,说道:“后日二十六日,是出行吉日,贤婿就起身吧。”蒋青岩连连应诺。张澄江和顾跃仙两人也道他要回去省母,华刺史也许了。当日各人收拾行李。到二十六日饭后,各坐了大轿,一齐起身。 

    话分两头,且说那袁太守,自蒋青岩别后,时时想念。一日公事稍暇,坐在书房中看书,忽然掀出秋蟾小姐的新月诗来,见那诗后又添一首诗,字迹与小姐全不相同。再看那诗,却也做得和小姐的不相上下,就是和韵之作。袁太守甚是惊讶,忙唤书童来问道:“我这书房中曾有何人进来?”书童道:“没有。”袁太守骂道:“好胡说,小姐这诗笺上,明明是甚人和一首诗在上面,怎说没有?”书童道:“是了,是了。是向日蒋姑爷在衙中等候老爷之时,偶然到此,他在书中看见,和在上面的。”袁太守方才释然,心中喜道:“原来蒋生也有这等高才,真可谓才品两全了,便是我女孩儿这般才学,也该叫他晓得。”忙忙拿着这诗笺走到秋蟾小姐房内,将诗笺递与他道:“孩儿,这是你的新月诗,后面不知是何人和了一首在上,你看他做得如何?”秋蟾小姐闻言道:“孩儿的诗在父亲书房中,怎得有人看见?”袁太守道:“你且看这诗做得可好,我再对你说这和诗的人便了。”秋蟾小姐将那诗细细看了,果做得好,说道:“此诗下笔风流,命词大雅,句句是新月,非名手不能。”袁太守笑道:“我儿好眼睛,这便是那蒋家郎君做的。”夫人在旁问道:“蒋家郎君在那里看见,几时和的?”袁太守便将书童之言对夫人说知,夫人道:“我向见蒋家郎君的人品不凡,也料他定有大才,不想果然,可喜可喜。”秋蟾听说,心中也暗暗欢喜,将这诗笺收入袖中。袁太守同夫人走到中堂,曲指一算,向夫人道:“蒋家郎君已去四个月,此时想已到华家完过亲了,我们也须备办妆奁,恐他来到。”夫人道:“老爷此言有理,何不取过笔砚来,将所要的物件开出一篇帐来,及早备办:至于一切金珠首饰之类都是有的,不必费力。”袁太守闻言,正要叫丫头去取笔砚,忽听得外面传梆书童拿进一本殿试录来,禀道:“这是京中来的一本殿试录,送报人送来的。”袁太守一时忘却了,惊讶道:“今岁又非大科年分,那得有殿试录。”忽然想起来:“是了,是了。这是前日奉旨选用旧绅子弟的试录。连忙开看,只见一甲第一名是蒋岩,建康府人。”袁太守大惊,向夫人道:“奇哉,奇哉,蒋家郎君竟中了状元!”夫人也惊讶道:“只怕未必是他,他向时不曾说他要进京的话。”袁太守道:“怎么不是他,世上那有同名同姓又同府的事,他当日在此起身之时,那要他们旧绅子弟进京应试的旨意还未下,想是后来在建康见了旨意,起身去的,此时料已入翰林,正在京中哩。他就要告假归娶,也要到秋间。”夫人闻言.喜出非常,忙去报与秋蟾小姐知道,秋蟾小姐闻之,暗暗庆幸,轻绡和岫云两个丫头及衙内大小都来向小姐贺喜。袁太守心中喜甚,当下走出后堂,传进那个送报的人来,当面说道:“适才那殿试录上的蒋状元,是本府的姑爷,你们报房中也该先来报喜。”那送报人闻言,忙忙扣头,道:“小人们不知,容明日再来补报便了。”袁太守道:“你明日来报,本府自有赏钱。”那送报人领命去了。这是袁太守要人知道蒋状元是他的女婿,以防蒋青岩背盟之意。果然次日绝早,那报房中派了四个人,买了一张双红大纸,上写道: 

    捷报 

    本府太爷 贵姑老爷蒋讳岩, 

    殿试一甲第一名, 

    钦授翰林院修撰。 

    京报人:高元、贺相、黄甲、宫保。 

    这四人拿了这张报单,一齐报到府堂上来,正值袁太守早堂,见这四人来报喜,便分付将报单贴在大堂上,赏了报子十两喜钱。当时衙门中人及同寅各官都晓得了,齐来恭贺。不数日,扬州城内城外,人人都说太爷的女婿中了状元,那同寅的京官及扬州的士绅,因此在太守面上愈加趋奉。袁太守十分快意,竭力备办嫁妆,单候蒋青岩来完亲。 

    光阴荏苒,不觉暑退凉生,金风动树,早是八月下旬了。忽有杭州司李,是袁太守的旧人,任满钦取进京,打扬州经过,来拜望袁太守。袁太守偶然问道:“老年台在任时,可知有个蒋生字青岩的在湖上住么?”那司李道:“晓得,此人是个少年真名士,今已中了状元,半月前奉旨归娶,在湖上住了几日,小弟去相会过,后来又到绍兴去了。”袁太守闻得此言,打发那司李去了,即便进行与夫人说知,要差人去贺蒋青岩。商量已定,当下修了一封书,备了一份极丰厚整齐的贺礼。次日差四个家人前往蒋青岩身边去,就将书札交付四人,赏他二十两盘缠,分付道:“你们四人星夜到西湖上蒋姑爷家去,我问蒋姑爷已往绍兴,你四人可要他家下一个院子,引你四人同到绍兴寻蒋姑爷,将书札文明,候蒋姑爷同来,作速前去,不可有误。”四人领命,即刻起身去了,按下不提。 

    再说蒋青岩和张澄江、顾跃仙三人自山中起身,四日便到了杭州。张、顾二人各自分头回家去了。蒋青岩也回到家中,家中大小都来叩见。次日,府县各官闻他三人完亲回来,都来贺喜。第三日蒋青岩早去问候张、顾两家的老夫人,便约了张澄江、顾跃仙两人一齐出城,同到灵隐寺去拜谢自观和尚。到了寺中,众僧都来迎接,蒋青岩问道:“你自观大师一向安稳么?”众僧齐齐答应道:“自观大师已圆寂过了。”蒋青岩、张澄江、顾跃仙闻言,一齐惊讶道:“是几时圆寂的,谁人是他的付法?”众僧道:“是八月八日午时圆寂的,受付法的就是大师向日的那个沙弥。”蒋青岩道:“快请那沙弥相会。”内中一僧连忙去请,不一会,那沙弥到来了。蒋青岩等三人细看那沙弥,就是向日在山门外邀他三人进去吃茶的。那沙弥也认得他三人,便上前问讯。蒋青岩等三人一齐起身见礼,那沙弥道:“先师限满西归,知三位居士功成名遂,必过荒山,留下十六字,付小僧达上。”说罢,便向袖中取出一条纸儿来,递与蒋青岩等三人,他三人接到手中,展开同看,那纸条上写着四言四句: 

    三凤重来,老僧西去。 

    后事人人,勿忘初志。 

    蒋青岩和张澄江、顾跃仙三人看罢,不胜惊叹,向那沙弥说道:“我辈三人向蒙令先师指示,果然句句应验,事事完成,今日特来拜谢大德,不料竟尔西归,令人迫感不尽,先师教言,自当佩诵。但不知令先师塔在何处,敢烦指引前去一拜。”沙弥道:“先师塔院就在后山,三位请行,小僧引道。”蒋青岩等三人一齐起身,同着沙弥来到自观和尚塔前,三人一齐拜倒,那沙弥也在旁答拜。拜毕,转到大殿上来,那众僧早已摆设下一桌齐整茶菜,那沙弥陪蒋青岩等三人吃了一会。蒋青岩叫沙弥取过缘簿来,他三人各写了一千两布施,修盖大殿,以报自观和尚立德。写完了,三人作别起身,转到湖上。蒋青岩拉张、顾二人同到家中,摆出酒来,三人同饮,席间将自观和尚的遗言取出细看,晓得其中的意思是教他三人拿定主意,不要做官。三人又叹息感念一回。张澄江、顾跃仙因问蒋青岩何日往扬州,蒋青岩道:“三日之内,也就要起身了,小弟还有一书,烦两兄回山之时,致与岳父。”张、顾二人道:“吾兄行时,小弟二人还要来奉饯,回来好吃喜酒。”说罢,又饮几杯,方才别去。 

    蒋青岩送他二人去了,转到厅上,只见外面走进四个人来,一齐向蒋青岩叩头,道:“家老爷多多拜上姑爷,闻姑爷中了状元,及第荣归,特差小人们前来恭贺,有书札在此。”蒋青岩听这四个人口称姑爷,料是袁太守差来的,忙叫取书来看,这四个家人连忙将书札一齐呈上。蒋青岩拆开书信看了,分付左右将礼物收下,说道:“我正要到你老爷任上来,完成大事,不料又劳你们远来,你们可到外面休息一二日,和我同去。”又分付厨下备酒饭,待他四人。此时已是十月初二日,到初四日,杭州太守送了一只大座船来,蒋青岩分付打扫,将行李搬上去。晚间,张澄江和顾跃仙同备了盛席,雇了一只太湖船,在湖中饮到半夜,同到蒋青岩家宿了。次早,蒋青岩忙写了一书,留寄华刺史,他三人方才分别。 

    初六日绝早,蒋青岩上船,船头上依旧打了状元及第、奉旨归娶的四面金字牌。当日开船,一路上吹吹打打,好生热闹。正是: 

    一路鼓吹惊水族,两牌金字感皇恩。 路上因是船大,行了十二日,才到扬州。那袁家的四个家人齐去报与袁太守,袁太守甚喜,忙送酒席下程,只因吉期将近,翁婿间不便拜谒。蒋青岩的座船就住在钞关门外马头上。此时已是十月中旬了,择下二十二日行过大礼,到袁太守街中去。袁太守也探下十月二十八日招亲,随将吉期报与蒋青岩,蒋青岩打点精神,专候入赘。 

    到了二十八日午后,蒋青岩先在船上香汤休浴,换了吉服,单等去做新郎。刚到上灯时候,只听得岸上鼓乐之声渐渐相近,爆竹连天,花灯映水,就象来娶亲的一般,一齐到船上来,迎接蒋青岩。蒋青岩随即上了大轿,轿前摆了全付职事,竟望太守行中来。这日,袁太守街中有许多官绅接亲,从大门铺红结彩,直接着内衙,两边灯光照耀,如同白昼。袁太守也是吉眼,同各官坐在后堂等候。不一会,蒋青岩的轿到了,袁太守忙走到轿前,请蒋青岩下了轿。旁边四个官媒,挂红插花,将蒋青岩搀入衙内,众丫头、养娘各持花烛相迎,竟送蒋青岩到秋蟾小姐洞房中来,成合卺之礼。袁太守在外面陪各官看戏饮酒,饮不多时,各官散去。 单说蒋青岩和秋蟾小姐,此时合卺已毕,这夜蒋青岩清醒,不比向时沉醉,在花烛之下细细看那秋赡小姐,若无柔玉小姐和碧烟两人在上,他也算得世间有一无二的容貌了,心中之喜,真个说不出来。听得外面人静,便起身将洞房门拴了,拿出那软款温柔的手段,怜香惜玉的工夫,将秋蟾小姐抱入罗帏,轻探花蕊,细验腥红,两人成就鸾文凤友,好生快乐,有诗为证: 

    新人原是旧新人,曾到桃源未问津。 

    今日重来花正好,三生石上有前因。 

    二人恩情美满。次日起来,双双出来拜了袁太守夫妇,那袁太守夫妇见女儿女婿才貌相当,喜得心花都开。外面庆贺的乡绅、士夫及现任上下各官络绎不绝,一连几日大开喜筵。稍得闲暇,又去拜谢这些官宦。翁婿二人,一连忙了半月,方得清闲。 

    此时已是十一月中旬,一日初雪,袁太守正同蒋青岩在衙赏雪,外面忽然报进来,报袁太守升了京兆,命已下了。蒋青岩忙向袁太守恭喜,袁太守反觉怏怏不乐。 

    蒋青岩问道:“岳父高升,理当欢庆。何以不乐?”袁太守道:“不佞所以怅然之故,非为迁升,只因小女初事君子,料不能同去,一时难割舍耳。”蒋青岩道:“后面日子正长,相见有日,不必深虑。”第二日,又听得新太守是苏州司马,不日就到,袁太守只得匆匆收拾,移到察院中居住,等候交待,让出衙门修理不题。 

    却说蒋青岩偶然想起沈兰英,要去探望他,又碍着自己于今是一位官长,不比当日做书生之时,不便去得。只得悄悄唤得伴云,分付道:“你到晚间可到我向时看灯的那楼下去,站立在左右探望,若遇着向日夜间到琼花观来请我的丫头,他名唤宜春,你可招他到无人之处,道我是蒋相公家中来的.问你家兰娘近日安否,他若问我在那里,你道我在苏州,特遣你来问候他的,讨个的信来回我。”泮云领命,到晚间果然走到那楼下,只见门内有几个男、妇站立,却不见那宜春丫头。等了半会,男、妇都进去了,将门半掩。伴云心焦欲回去,又恐主人见责,只得坐在对门一个小酒店中,一边吃酒,一边张望。忽见这酒店中当垆的一个年少妇人正象宜春,那妇人也连连偷看伴云。伴云心中想道:“我们离扬州不上九个月,怎生这宜春便嫁了人,只怕看错了。”再定睛细看,的确是宜春,一毫不差。伴云随即起身到柜上会钞,那妇人拿过戳子来称银子。伴云见左右无人,故意问道:“对门宅子里[有]个宜春姐,怎生不见出来?”那妇人道:“客人你问他做甚?”伴云假说道:“他家兰娘是我的表姊,我出外多年,今日回家,特来问他一个信息。”那妇人笑道:“客人你休哄我,我便是宜春,我认得你是向日那建康府蒋相公家的大叔,你敢是蒋相公差来问候俺兰娘的么?”伴云也笑道:“正是,我看娘子也甚象宜春姐,原来正是。请问宜春姐,是几时恭喜嫁出来的,于今兰娘安否?”宜春道:“可怜我与兰娘的事,说来话长。俺兰娘自你家相公别后,时时想念,不多日子便得了个虚弱之症,刚刚一百日,正是六月初十夭殁了,临落气之时,还连连叫了几声蒋相公。那时俺家老爷已从京中回来,先见兰娘病危,十分伤痛;及至听得他叫蒋相公,家老爷便疑心起来,把兰娘草草殡殓。将我几番拷打,问蒋相公是谁,说我一定晓得,幸我支吾得好,八月间将我卖与这张店官填房。我只道你相公已忘却我兰娘了,谁知还来问他,真是有情人。于今你相公在那里?”伴云道:“我相公在苏州,特着我来问候,不料他已作古人,可叹可叹。”伴云当下称了酒钱,别了宜春,忙来回覆蒋青岩。蒋青岩闻言,暗暗感伤,分付伴云悄悄买了些纸钱,自己回到街内空地上,低低唤着沈兰英的名儿烧化了。正是: 

    一陌纸钱双泪湿,低声细语唤兰英。 

    数日,新太守到任,袁太守去交待明白。未知何时进京,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十五回 设巧计引鱼吞饵 栾娇娥易内为欢·
  第十三回 别心苦何忍分离 醋意深全不说破·青心才人
  第四十一回 破邪术元将施威 逃海外番师大败·
  第二十回 酬凤钗五凤齐鸣·嗤嗤道人
  第五十回 梅香月对书奖婿 贾珍珠即景悲人·陈少海
  序·南北鹖冠史者
  第十回 我见犹怜孤灯照断雁 谁能遣此深夜送飘茵·张恨水
  第十回 半老除娘偏饶风韵 多情夫婿永结恩盟·
  第六十九回 野草闲花突来空引怨 翠帘绣幕静坐暗生愁·张恨水
  第十回 巧作合诗骄平子·天花藏主人
  第二十八回 平蚁穴丹墀奖元勋 赏龙舟红闺酬令节·郭则沄
  第十二回 金兰谊拜两姓先茔 儿女情托三桩后事·陈朗
  说明·蘧园
  第53回 于大人公堂为媒 方从益攀高图贵·牛瑞泉
  第九十五回 赴公筵督学论官箴 会族弟监司述家法·李海观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寐春卷·竹宅山人

    《寐春卷》,明清艳情小说,共十五回,竹宅山人撰。话说北宋末年江南水乡镇江城之一段风月趣事。时值北蛮强悍,时局动荡难安,那镇江城却仍是繁华一片,皆因南北远隔,蛮夷骚扰不及,故而不

  • 巫山艳史·

    清代白话世情小说。 又名《意中情》,四卷十六回。不著撰人。啸花轩刊本无序跋。其它尚有乾嘉间刻本,未见。啸花轩为清初书坊,可知其为清初之作品。顾名思义,小说主要是写男女之间的淫荡行为,类似《桃花影》,是一部淫秽之作

  • 醋葫芦·伏雌教主

    书叙成硅因妻子都氏不育,欲娶妾而受都氏阻挠、惩罚的故事。故事建立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基础上,对女子反对男子多妻制予以讽喻。内容涉及到商人、官场、寺庵、青楼等社会各方面,且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诙谐有趣,有

  • 欢喜浪史·不题撰人

    《欢喜浪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坊刊本。序与《换夫妻》之序全同。似系抄自该书。次为“新刻欢喜浪史目录”,正文卷端题“新刻欢喜浪史”,半叶

  • 碧玉楼·竹溪修正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小说,十八回。题“竹溪修正山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今存积善堂刊本。似出嘉庆间。后来的排印本名《帏中采》。书叙河南清城富户王百顺,娶妻张碧莲。百顺未能遂碧莲之欲,为吴能怂勇,出外求方

  • 玉楼春·白云道人

    《玉楼春》清代长篇世情通俗小说,白云道人所作,共二十四回。本书为明清艳情小说《巫山艳史》的翻版,其刊刻书坊啸花轩为康熙年间专刊淫书的书坊。书中主人公皆不务正业,四处拈花

  • 负曝闲谈·蘧园

    《负曝闲谈》属于晚清谴责小说,记事率于一人而起,又与其人俱讫。小说涉及的人物阶层与活动场所较广。人物有士子、佐杂、买办、出洋随员、维新派、官宦子弟、朝廷大臣等;活动场所有公园、烟馆、学堂、集市、戏院、妓院、

  • 醉春风·江左淮庵

    《醉春风》(又名《自作孽》)书叙明万历年间,苏州顾外郎之女大姐,生平以节烈自誓,嫁张财主第三子张监生为妻,遂称三娘。张监生奢华好色,未成亲前,与徐家大小娘子及大娘之女通奸,其家教书先生杨某帮闲隐瞒。及成亲,张监生仍与徐家

  • 别有香·桃源醉花主人

    《别有香》(明)桃源醉花主人编,明代白话短篇(拟话本)艳情小说集。此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世德先生所珍藏之孤本。刘藏本残阙,存3册,编者无考。此书可能刻于天启、崇祯

  • 戏蛾记·齐谐山人

    《戏蛾记》,明清艳情小说,凡二回,齐谐山人著。话说北宋徽宗年间,在上杭县内,有一大户人家,姓朱名贵宇,字强民。他靠祖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更有一对千金,名唤云仙,玉仙。云仙

  • 昭妃艳史·

    《昭妃艳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六回,不题撰人。 话说金废帝海陵王初名迪吉,后改名亮,字元宫,乃辽王宗干第二子。为人伪善奸诈,躁急多猜忌,残忍仕数。年十八,以宗室子为奉将军,迁骠骑上

  • 剪灯余话·李昌祺

    《剪灯馀话》是李昌祺仿瞿佑《剪灯新话》而作,借以抒写胸臆。全书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

  • 飞花艳想·刘璋

    《飞花艳想》作者是樵云山人(清),道光年间刊本又改题为《鸳鸯影》,是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之一,本书所写风情,多涉淫荡,属才子佳人小说的“旁流”典型。除艳谈性经验及性感

  • 巫梦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十二卷。不题撰人,作者不详。此书《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未著录,日本佐伯文库、中尾松泉堂藏有啸花轩藏板本,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啸花轩为清康熙间书坊,可知为清初的作品。此书在清代一再被禁毁,国内未见

  • 枕上春·不题撰人

    《枕上春》,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嘉靖年间,江南镇府城内,有一富家,专营药材,家业颇丰,此人姓李名寿辰,年已三十五岁,娶妻木氏,业已三岁,生得一子,年方十七岁,名唤李祝

  • 枕瑶钗·不题撰人

    《枕瑶钗》,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九回,不题撰人。话说明嘉靖年间,朝庭腐败不堪,皇帝昏庸,不理朝政,整日沉靡酒色之中。朝中宦官当权,相互倾轧,党同伐异。勾心斗角,清正廉洁者,曲指可数。那

  • 弁而钗·醉西湖心月主人

    小说《弁而钗》西子湖伏雌教主/著, 《弁而钗》四卷二十回,题“醉西湖心月主人著,奈何天呵呵道人评”。作者与评者均不可考。据此书“弁而钗出版说明”,此书全称《笔耕山房弁而钗》,分〈情贞记〉、〈

  •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画眉缘,清代白话艳情小说。清长啸和尚著,共9回,未完稿。唐末群匪作乱,顷刻间一统河山四分五裂,唯吴越境内安泰和美,百姓额手相庆。且说太湖流域明州境内,有伢子本名唤做吴三春,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