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一回 警幻仙追述红楼梦 月下老重结金锁缘

作者: 兰皋主人

    《红楼梦》一书不知谁氏所作,其事则琐屑家常,其文则俚俗小说,其义则空诸一切。大略规仿吾家凤洲先生所撰《金瓶梅》而较有含蓄,不甚着迹,足餍观者之目。

    丁巳夏,闲居无事,偶览是书,因戏续之,袭其文而不袭其义,事亦少异焉。盖原书由盛而衰,所欲多不遂,梦之妖者也;此则由衰而盛,所造无不适,梦之祥者也。循环倚伏,想当然耳。

    夫人生一大梦也,梦中有荣悴,有悲欢,有离合。及至钟鸣漏尽,蘧然以觉,则惘惘焉同归一梦而已。上之游华胥,锡九龄,帝王之梦也;燕钧天,搏楚子,侯伯之梦也。下而化蝴蝶,争蕉鹿,宦南柯,熟黄粱,纷纷扰扰,离离奇奇。当其境者,自忘其为梦,而亦不知其为梦也。

    兰皋居士,旷达人也。犹忆梦为孩提,梦作嬉戏,梦肄业,梦游庠,梦授室,梦色养,梦居忧,梦续娶,梦远游,梦入成均,梦登科第,梦作宰官,临民断狱,梦集义勇,杀贼守城。

    既而梦休官,梦复职,梦居林下。迢迢长梦,历一花甲于兹矣,犹复梦梦然。梦中说梦,则真自忘其为梦而并不知其为梦者也。

    世有爱听梦呓者,请以《红楼续梦》告之,其书曰:话说那贾宝玉一时被僧道勾引了去,游荡多日,觉得冷冷落落,不像在家同姐妹们玩耍快活。因瞒了僧道,一径到青埂峰下,探望那枝绛珠草。绛珠见了便说:“宝爷,你不要再来缠人了!活活教你治死了,难道还气不过么?”宝玉道:“不与我相干,这都是警幻仙弄的鬼,如今我们同去和他算账。”绛珠道:“使得,我正要问问他呢。”两人就寻到太虚幻境来。警幻一见,便知来意,向他两个陪着笑道:“你们不要抱怨我,连我也做不得主。”宝玉道:“你明明把册子给我瞧,册子既在你处,如何说做不得主?”警幻道:“我这里专司的是离恨天,你们原不该入在我的册子上。这叫自讨苦吃。”宝玉道:“依你说,这好姻缘又是谁管的呢?”警幻道:“自有月下老人掌管的。”

    绛珠道:“既是这么,就烦你同到月下老人处求求他,结个来世缘罢。”警幻点点头道:“也使得,看你们可怜得慌。”宝见仙子允了,连忙拉了绛珠,跟了仙子便走。

    不多一时,到了一所洞天。警幻道:“这就是他的住处。”

    却好凑巧,那福禄寿三星都在这里。宝玉看时,见二人对坐下棋,二人旁坐观局。月下老人见了警幻便问:“仙子何事降临?”

    警幻笑道:“被这两个厌物缠扰不清,特来求你成全成全他们罢。”老人道:“你

    且说来我听,可成全便成全。”警幻指着宝玉道:“他原是女娲氏炼来补天的石头,余剩下来放在青埂峰下,年深月久通了灵,投胎到贾家为子,取名宝玉,却被僧道诱他出了家。如今又生尘念,要想了完前世情缘。”又指绛珠道:“他是一株绛珠仙草,生在这石旁。石头怕他枯槁了,时时用水浇灌他,他感激此石,也投胎林家为女,取名黛玉。

    和那宝玉是表亲,同居一室,两心相爱,满望成婚。谁知无姻缘之分,别娶薛氏宝钗为妻,黛玉便悲恨而死。如今两个又想结来世婚姻,为此特来求你。”月下老人尚未答话,寿星在旁边笑道:“这也可厌得很,一石一草,却有这些唠叨,不用理他。”宝玉听了生起气来,便嚷道:“老弟台,不要你多管闲事。我虽是一石,比你年纪还大几岁呢。你不要倚老卖老,安静些罢。”寿星骂道:“到底是块顽石,枉投人身,全不懂事。

    你直到了女娲的手里才炼出来。我们三光,自从盘古开辟之初便有了,可知星宿是与天地日月同寿,如何反比你小呢?”宝玉道:“有地便有石,难道不是开辟时就有的?”两个正在争论,老人道:“闲话少说,我看仙子分上,成就了你两人罢。”

    就在胸前袋内取出一条鲜红的绳子来,说:“你两个各在脚下拴一头。”两个忙忙拜谢,紧紧拴在脚上,并肩立着。老人笑道:“笨块!拴一拴就是了,何必缚鸡似的,尽着捆个不了?”

    二人听了,才解下来,跪着送还老人。老人又向袋内取出一本簿子来,面上写着“天下姻缘簿”,提起笔来问:“你们投了生,可姓什么,叫什么名字?我好注簿。”宝玉呆了一呆道:“这却不知道,要问阎罗王的。”警幻道:“阎罗王管查察善恶,用刑发放。那生死的事,仍听南北斗做主的。”宝玉忙问:“南北斗在那里?快去央求他去。”警幻道:“南斗掌生。北斗掌死。这不就是南极星君么?偏你刚才不该得罪了他,如今怎么好?”宝玉听了,连忙跪下,叫道:“少侄年幼无知,一时冒犯,还求老伯开恩恕罪!”绛珠也跪下道:“我年纪还轻,叫声太老伯罢。”寿星哈哈大笑道:“这会子不叫老弟了。

    真真两个孽障,便这样情急得很。我把你们投两只哈叭狗儿,打打雄也算是夫妇了。”说着,就在袖中取出一本册子,揭开一看,道:“你原是贾家的儿子,那贾家祖父替朝廷出力,有些功德;儿孙又相沿长厚,不肯倚势欺人,将来家运大昌,要生个极贵的孙子。现在你的妻子宝钗遗腹将产,你就去做他的儿子,大有好处。”宝玉道:“好极!旧游熟地,又且往宝钗肚里去钻钻,也是旧游,越发有趣。”接连磕了几个头。寿星又向绛珠道:“贾家还要生两个大贵的女儿,你可愿去?”绛珠道:“这使不得!若同生贾家,那里还做得夫妻!”寿星笑道:“也是,我倒忘了。”绛珠道:“自古说‘夫荣妻贵’,既是宝玉贵了,我还愁什么?只要投个寻常良善人家就好。我记得前生与那史侯的侄女儿湘云十分亲爱,情愿投做他的女儿。”

    寿星将册一看,说:“可巧,他也有遗腹,该生一女,就把你去投生罢。”一面就提起笔来注明姓名、寿数、福分,收入袖内。二人又叩谢了,立起身来便走。寿星骂道:“冒失鬼,连人身都不曾讨完全,就想走了?凡世人贫富贵贱,是福禄二星掌管的,须得他两个注明册子才中用呢。”宝玉听了,便扯了绛珠去跪求二星。二星全局已完,为算一个劫,翻来翻去叨腾不清,那里来听他们的话!二人没法,只得跪着静候。停了一会,局毕。数一数子,福星输了半子。月下老人道:“该我来打赢家了,快些注注册,好叫他们投生去。”二星道:“刚才听得你们咭咭咯咯说了许多话,到底为着什么事?又叫我们注什么册?”警幻仙便接上口,将适才讲过的话重述一遍。二星道:“寿星注册了没有?”寿星道:“早注了!”又问月下老人“赤绳系过了没有?”老人笑道:“你两个真个着棋出了神了。才刚他们捆茹秸似的绑了这半天,难道就看不见了?”二星笑了一笑,各在袖中取出册子注个明白。

    寿星道:“如今好去了。”宝玉道:“我又想起一件事来了。”向老人道:“还要相求老伯伯,我难道止有一妻没有妾的吗?须得多拴几个才好。”老人笑道:“这叫做‘得陇望蜀’,也罢,我竟做个整情。”便向袋中取了赤绳,又在靴中抽了几根红色的筹儿,将绳拴了,把那一头抛与宝玉。宝玉喜喜欢欢忙在脚上拴了一拴,且不送还。又跪下道:“还要相求老祖宗、老太爷、老伯伯赏个全脸。”老人道:“又要什么?”宝玉道:“有了家花,也要有些野草助兴,方是十全。”老人道:“放屁!到底是糊涂石头,贪求无厌,有了大的又要小的,有了家的又要野的,世上的女人都叫你占尽了,不好。”宝玉道:“也不必占尽,只捡几个好的给我拴一拴罢!”老人只是不许,宝玉只是哀求。缠了多久,禄星急等下棋,便道:“你老人家也太小家子气,就再赏他几个何妨?”老人听说就向靴中抽了几十根绿筹,照先拴缚。那宝玉早将那空头拴在脚上,待老人拴过就解下送还。磕了十多个响头,说道:“咱们这会子好去了。”绛珠道:“且慢着,我倒有些信不及。拴了若干的筹子,恐怕又是什么‘金玉姻缘’硬硬的占了去,可不白瞧热闹?”

    月下老人道:“孽障,你便要怎么样呢?”绛珠道:“我只要一把金锁就够了。”老人说:“这不是我管的事,你去求寿星罢。”

    寿星道:“他前世吃了亏,如今格外要老到些,这叫做‘惩沸羹者吹冷齑’。”说着,一面提笔在他胸前画了几笔;又叫过宝玉,在他背上也画了几笔。说道:“快去,让我们好静静的下棋。”宝玉绛珠心满意足,又磕了无数的头。才走出来,又叩谢了警幻仙,再三嘱咐:“如今切不可再将我们造上册去。”

    仙子道:“如今你们美满姻缘,荣华富贵,我这离恨册上自然是无名的,不必过虑。”说毕,殷勤作别而去。

    宝玉向绛珠道:“今日已是正月十四日了,我们快去投生,赶着十五元宵团圆的佳节才好。”绛珠道:“不错,不错。快去,快去!”两个正在高兴,只见一个老婆婆托了一个盘,放着两杯儿香馥馥的茶,请他们吃。二人说了半日的话,正是唇干舌燥,便也不问青红皂白,接过来,一口一杯吃完了,道声“多谢”,忙忙的投生去了。谁知这是孟婆汤,吃了下去便记不得前世了。

猜你喜欢
  第十二回 三更圆梦规劝良人 五夜寒衾思怀吉士·黄南丁氏
  第一〇一回 盛希瑗触忿邯郸县 娄厚存探古赵州桥·李海观
  第六回 见丽人寺中留寓 思淑女笺上题词·天花才子
  第六十回 王隆吉探亲筹赌债 夏逢若集匪遭暗羞·李海观
  第二十四回佳人暗把宁王管玉郎偷入销金帐·风月轩入玄子
  第六章 保甲局审讯之经过·董荫孤
  第七十四回 淫和尚行刺刘知府·储仁逊
  第九回 因喜成悲三更惊梦 疑真恐假一味痴情·天虚我生
  卷七 琴精记·吴敬所
  第三十一回 德太尊爱民拿讼棍 伍孝廉大胆到公堂·苏同
  卷一 滦阳消夏录一·纪昀
  第十九出 归·孟称舜
  第42回 遇樵夫问路历险境 见逃犯假意说卑词·
  第三十五回 留香居重来住客 中元节追荐情人·兰皋主人
  第66回 于大人暗访凶徒 王家村女子算命·牛瑞泉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花荫露·临川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九回,清临川山人撰。话说历代君王俱知守成艰难,遂挖空心思欲网尽天下人才为他所用,故开科试以揽英才,另设举荐一途,后称“举孝廉郎”。一

  • 美妇人·不题撰人

    民国艳情通俗小说,共五回,不题撰人。书叙从前有个少年,姓令狐,名韩樾。家里虽然是做生意的,长得却是眉清目秀,平时也有学人吟诗作词,对弹琴更是有一手。这天他到了京城来游玩,骑着一

  • 欢喜浪史·不题撰人

    《欢喜浪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坊刊本。序与《换夫妻》之序全同。似系抄自该书。次为“新刻欢喜浪史目录”,正文卷端题“新刻欢喜浪史”,半叶

  • 浪蝶偷香·风月轩入玄子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四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话说明朝成化年间,金陵和兴县有一富户,姓杨名得根,家有良田百亩,仆婢近十人,家资丰厚,娶妻何氏,乃何子高之女,名春娘,贤淑贞静,书画琴词,官

  • 林黛玉笔记·喻血轮

    全书乃林黛玉之日记,作者以第一人称,写林黛玉之所见所闻所感,实是借林黛之口叙说整部《红楼梦》.日记所述与原著几乎无异,凡有林黛玉经过之事以至日常起居可见诸原著者无一缺漏.

  • 巫山蓝桥·不题撰人

    《巫山蓝桥》,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十六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弘治年间,松江府华亭县八团内沙地方,有一花姓人家,家主名唤花成春,娶妻保氏,皆三十有馀,因常做药材生意,故家道殷实,生得一

  • 桃花艳史·佚名

    清代白话中篇世情小说。六卷十二回,作者不详。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合影楼刊本,封面题《新刻桃花艳史》。每卷两回,卷首又题《新编桃花艳史》,无序跋,当为清代前期或中期的作品。小说叙唐代少女金桃儿与才子李辉枝的爱情故事

  • 鸳鸯阵·古棠天放道人

    《鸳鸯阵》,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古棠天放道人著。苟非天作之合,纵使男欢女爱,意密情坚,才貌门楣,各投所好,或千方百计,挥金购求,甚有父母之命即专,媒灼之言更合,欢欢喜喜,道是百年姻眷

  • 三续金瓶梅·讷音居士

    本书以西门庆死去七年后,经普静禅师幻化还阳为引,描述了西门庆的家居生活和官场经历。西门庆继续发挥经商才干,重开绸缎铺,同时刻意钻营,恢复了原来的官职;他不满足于一妻五妾,四处猎艳,凡看中的女性无不染指;小说还写到西门孝

  •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三回。且说那大宋徽宗朝年东京金明池边,有座酒楼,唤着春悦楼。这酒楼有个开酒肆的阮大郎。娶妻赵氏,夫妻二人尚未有子,却也和睦相处,朝

  • 换夫妻·云游道人

    此书又称《颠倒姻缘》、《谐佳丽》,冰雪轩藏板。云游道人生平无考。此本为现存孤刊本,齐如山原藏,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此书故事取自《欢喜冤家》一回半。 《欢喜冤家》第十三回《两房妻暗中双错认》、

  • 桃花庵·佚名

    又名《卖衣收子》、《齿痕记》、《过街楼》、《站门楼》、《明伦堂》。言苏州双竹巷富家子张才赴虎丘山玩会,遇道姑陈妙善,二人眉目传情。妙善题诗赠扇,张至庵中匿居数日,暴病身亡。后妙善生子,留诗张才遗物衣襟之内,包裹婴

  • 巫梦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十二卷。不题撰人,作者不详。此书《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未著录,日本佐伯文库、中尾松泉堂藏有啸花轩藏板本,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啸花轩为清康熙间书坊,可知为清初的作品。此书在清代一再被禁毁,国内未见

  • 隔帘花影·丁耀亢

    《金瓶梅》续书的一种,它是丁耀亢《续金瓶梅》因时忌和诲淫遭禁毁后的另一种续书,约刊行于清康熙年间。小说为避免丁氏《续金瓶梅》的命运,对原书人物及情节,尤其是《续金瓶梅》中的大量有关时政的事迹作了改动,以因果轮回

  • 银瓶梅·佚名

    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

  • 弁而钗·醉西湖心月主人

    小说《弁而钗》西子湖伏雌教主/著, 《弁而钗》四卷二十回,题“醉西湖心月主人著,奈何天呵呵道人评”。作者与评者均不可考。据此书“弁而钗出版说明”,此书全称《笔耕山房弁而钗》,分〈情贞记〉、〈

  • 桃红香暖·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二回,风月轩入玄子撰。不知天下的事,才有假,便是真。那神仙鬼怪,固然有假托的,也原自有其实的,未可执了一个见识,道总是虚妄的事。只看《太平广记》以后许多

  • 春灯迷史·青阳野人

    《春灯迷史》作者青阳野人,其真实姓名不可考,成书年代亦未详,但可推测在道光十八年(1858年)之前,书已写成。 书叙唐玄宗时,浙江抚州府仁和县城里有书生金体,字生丽,风流标致,至 17岁通晓诗词曲赋,凡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不成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