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见丽人寺中留寓 思淑女笺上题词
词曰:
镇日征途,车马风尘劳倦。僧斋留寓,爱清虚一片。小小立湖山,忽睹楼头半面。洛灵湘女,丰标独擅。未识根由,那不心悬意恋。恁般娇丽,是谁家宅眷?题就新词欲寄,未逢鸿便。春宵一刻,相思千遍。———右调《传言玉女》
话说山鳌同柳俊到山东省兖州府,要寻一个幽静寓所,将息几日。柳俊道:“这兖州府中却有一个好去处,极是洁静宏敞,可以歇马。”山鳌道:“甚么好去处?”柳俊道:“叫做大报恩寺。僧众不下千人,基址足有千亩,曲廊洞房,到处皆是;台阁亭榭,不一而足,却是惯与过往官员及应试举子作寓。上年小人同少师出京,爱他宽敞清幽,曾于此内盘桓数日。相公投此寺去,可知是好?”山鳌听说,心下大喜,便趱进城来。
一路问到大报恩寺前,走进一条深巷,才到山门。抬头一看,只见山门上架着一个匾额,有八个大金字,乃是:“大宋敕建报恩禅院”。山鳌与柳俊俱下了马,柳俊一总牵着,进了山门。过了伽蓝堂,天王殿,方到大殿。柳俊把马拴在殿庭树上,走上殿来。早有知宾迎接到客寮,礼毕献茶。知宾道:“不敢拜问相公尊姓贵表,仙乡何处?”山鳌道:“小生姓山,字寿征,祖贯南直扬州府。”知宾又问:“家世贵于?”山鳌道:“先君曾作绍兴郡守。有几个同年故旧在朝,欲往京中探望一番,故从贵地经过。因一路鞍马劳顿,闻得宝刹清幽,意欲暂借禅房少住数日,房金自当厚谢,不识肯容俗迹否?”那知宾见说是个贵宦家公子,又是进京会同年故旧的,不敢怠慢,便连声“不敢”,道:“僻地荒庵,第恐难容大驾;倘蒙不弃,合寺增辉,理合扳留。何言及谢?”乃即入方丈,报知住持。
那住持名唤觉性,最是一个趋炎附热之人。听说有一个进京公子欲赁房暂住,连忙出来相见,又拿茶来吃过,两下叙了一番情节。觉性满面扑堆着笑道:“只是蠢陋地方,又兼小庵窘窄,怎敢留大邦人物?”说罢,便引到东边来一所洁静的房子内。原来是一带三间,中间梁上有一掺金地石青字的小匾,名曰“印心斋”,左边一间是个地板房,右边一间空着,斋后有廊房一间,却有一所客灶,前面也有两间空房子。觉性引山鳌看了各处。再看那三间小斋面前有一个大庭心,庭中砌石为山,有一湾清水,养着金鱼,地上种些竹木花卉,真个是:
榱楹彩饰,阶陛清除;门对假山,槛临绿水。数竿修竹扶疏,尝绕烟云;几树乔松潇洒,时闻风雨。静坐耳边钟磐,风送禅音;行来眼界庄严,香浮莲座。红尘不到,清净道场;俗累损消,空明佛地。
山鳌看了一回,便有欣然之色。觉性道:“相公尊意若何?”山鳌道:“兰若清幽,自与俗家迥别;就是此间极妙。”柳俊早已牵马进来,拴在前面空屋内,便将行李铺放在地板房里一张榻上。觉性也打点一回,乃与柳俊道:“相公在此,恐荤素夹杂,后面廊房内有所客灶,倒请管家自便;若不习烹炮,贫僧拨一行童来此服侍。”柳俊道:“不敢费老师太清心,我自理会得。”当下觉性备了素斋,请山鳌吃罢,觉性别了自去。
且说山鳌因一路心急行速,甚是劳苦,今日得这所在住下,心上先有八分欢喜,放开怀抱,好生安逸。柳俊自去央寺中香火道人,买米买柴,菜蔬鱼肉,酒果之类,整治饮食。山鳌这一夜不比以前旅店惊魂,十分爽快,直睡到红日三竿,方才起身。晌午时候,觉性走来闲话,说些风土异同,山鳌互相问答。到后便说到仕途上搢绅,谁清谁贪,又说到朝中官员,谁陛谁降。山鳌听了,颇觉厌烦,有心要鄙薄他道:“老师究心禅理,又熟识这许多达官显爵,真是世法佛法,各臻其妙。”觉性道:“不瞒山相公说,贫僧作事真诚,为人朴鲁,以此护法们不弃,都在小庵盘桓,与贫僧相交;就是不经过敝地,都迂道见访,故贫僧熟识者颇多。近日有个李臬司寓此,也与贫僧莫逆。”山鳌笑道:“小生久仰老师和光同尘,故此拜投莲座。”觉性谦逊一回。
移时,只见一个小沙弥捧着一个硃红描金托子,托着一壶茶,两只磁杯,那壶与杯甚是精洁。觉性接了,连忙斟一杯递与山鳌,山鳌接了,觉性自己只斟半杯,向山鳌打一拱。山鳌呷了一口,却是岕茶粗料,觉性见山鳌不赞茶好,只得问道:“山相公此茶吃得么?”山鳌道:“不特茶味甚佳,这水亦是妙品。怎说‘吃得’两字?”觉性嘻着嘴道:“山相公果然好玩味,见多识广,自是不同。敝地最是蠢陋,从没有好茶吃,这茶还是此间一位大护法所送。他曾开府江南,因此识这好茶,年年到南直采买;这水也是他频频相送的,说是无锡惠山泉,天下水之第二,每年漕运时,便着人取这水,附漕船带回。承他割爱分惠,贫僧也不轻易煎茶。山相公平素享福,所以识得此水,果然玩味得妙。”山鳌吃完一盏,觉性又斟过来,一连吃了三盏,壶中便没有了,沙弥收去了壶盏。觉性又问道:“山相公何不上街去看看敝地风景?”山鳌道:“因一路马上劳顿,身子困苦,倦于行动,迟日也要去走去,相烦指引。”觉性道:“当得,当得。”又讲了半晌方去。
山鳌乃步出小斋,过了庭心假山边,却有一个回廊,转出回廊,过了一重墙门一望,却是一个大园,便见有几株大红千叶桃花,开得烂慢。山鳌暗喜道:“原来有一个花园在此,可以散步。”便走入园中。此时四月初旬,但见桃红柳绿,各卉芳菲,乃想:“南北地土不同,此地桃花直至四月初方始盛发,我一路行来,总也无心看及,真所谓‘事不关心,关心者乱’。这般好光景却不错过!”乃纡回曲折走过了几处亭榭。有《满庭芳》一词为证:
春色未阑,寒威久退,渐觉日暖风轻。重楼叠榭,帘幕静无声。开遍桃花似锦,垂杨下绿水桥平。一望处,连天碧草,游骑正纵横。赏心行乐事,提壶挈盒,金勒红缨。听新词雅曲,语燕啼莺。嗟此景、难消受,繁华境、过眼徒惊。斜阳外,朱楼掩映,何地更留情?
山鳌正看到好处,只见前面一带粉墙隔断。循墙而行,一个转弯处,有一个角门可通,去推那门时,却是关紧的。抬头一看,只见隔墙那边一座朱楼高耸,纱窗半启,罗幕深垂。心下寻思道:“此座高楼不像个僧家房院,必是富贵人家的宅子,怎么却有那个角门通此僧园?深为不便。”寻思半晌,不关己事,也就放下。转过身来,只见一座假山砌得层次有致,山上亦有花树扶疏,乃信步走上假山来。看那朱楼较近,便沿近粉墙一望,只见那边也是一个大花园,也有曲池小桥、台阁亭榭,比着这边另有一番布置好处,心下怡然自乐。只见一对粉蝶儿厮赶着飞过墙来,因心下想:“凭他上林春色,幽壑芳丛,蝶虽微物,都能飞到;我今眼见隔墙好园,却不得过去。”只好遥望春光便随口吟一绝句道:
沉沉庭院静无人,花气幽闲鸟语驯。
春色欲来关不住,却教粉蝶过东邻。
山鳌吟才绝口,只见那高楼上呀的一声开了一扇侧窗,露出一个女子,两下四目相注,看得分明。你道这女子生得如何?但见:
香眉带媚,尚嫌春岫欠精神;美目含娇,却笑秋波空潋滟。容华丰润,洵足疗饥;态度清扬,真堪解渴。髻挽巫山之黛,光可鉴人;肤凝塞上之酥,香同囊麝。腰欺杨柳,岂惟白傅艳许于小蛮;脸学芙蓉,何独文君见称于司马?虽未睹裙底金莲窄窄,却已见袖中玉笋掺掺。
那女儿见了山鳌,便把侧窗关上。山鳌见他关窗避去,正似惊鸿游龙,如失至宝,呆呆的立在假山边。心下想道:“世间原来有这般好女子!虽我扬州古称佳丽者多,却无这般十相具足,真是螓首蛾眉,天香国色。”便痴痴的对着楼窗不转睛的望着。直听得隔墙有人说话响,方走下假山来。
回到斋中兀是沉吟不了:“想那女子年纪也与我相仿,这般出群姿色,定然心地聪明;我若能够娶得如此女子为妻,这便不虚生此世。但可恨我功名未遂,现今避祸飘零,未知后来风波若何,怎又生出这般妄想!”然而展转踌躇,不能割舍。又不知是谁家宅眷?却为何又隔着这个僧园?心上好生委决不下。有诗为证:
云鬓花容浅淡妆,素罗衫子钏金黄。
春风莫道无牵惹,今日楼头已断肠。
又有诗曰:
楼头一见识知音,自此相知入骨深。
九曲回肠千万转,鸟啼花放总关心。
你道这女子是谁?原来姓李,名丽娟,他父亲名绩,字奇勋,家住北直涿州;夫人郑氏,曾养育数胎,俱不能长成,或是五六岁、七八岁即便没了,后来得了丽娟,却喜无灾无害。这李绩为人最是谨恪知足,少年曾发两榜,初授蓝田县知县,行取陛礼部主事,又陛兵部职方司员外,再转礼部仪制司郎中,缘事停官,不几月,遂补山东济南府太守。任满归家。不幸夫人病故,那时丽娟才得五岁。李绩自料生了几个孩儿,俱不能招留长大,眼见得命中无子;况且年近五旬,何必又去继娶?倘或娶了一个不贤慧的,既不能照顾女孩儿,又要家中淘气,不如不娶为妙,因此把娶妻生子的念头竟冷了大半。止讨一个养娘领了丽娟,家中自有几个丫鬟服侍。过了两个年头,升丁福建佥事道,其时丽娟才得七岁。李绩寻思北直至福建有六千余里路程,恐女儿水土不服,欲留在家中,却又无亲人倚靠止有一个胞弟,原是一家住的,叫做李维,字再思,是一个纳粟监生;虽则列于名教,为人却与哥哥不同,专打点衙门,惯包揽公事,是一个贪财弃义之人,因此上李绩不敢托他只得带在身边同之任所。又因丽娟少一个梯己服侍的丫环,随又讨下一个小家女儿,姓安,因父母双亡,又无兄弟,有一个孤族阿哥,将他卖了,抵办他父母后事;却也生得聪明俊秀,大似丽娟两岁,李绩取名兰英,与丽娟作伴,甚是相得。一路到福建来,俱喜平安无恙。李绩见丽娟聪明有识,在家时原曾教他读书作对,今到任所,无事闲暇,便教他写字作文,笔下甚是平通,毫无障碍,又令养娘教他针黹,也都一学便会,总不费力。李绩的欢喜,自不消叙。渐渐长大,真正生得发肤妍美,艳雅娇柔,态度温舒,娉婷端丽。果有沉鱼落雁之容,实具闭月羞花之貌。李绩常对丽娟说:“我有了你,更胜如有子。意欲为你择配,却念家乡远隔,何忍把你两地相抛?欲待回家定婚,却又恨我一官匏系。”丽娟道:“孩儿幼丧母亲,萱帏失恃,今日正拟膝下承欢,此事不须提及。”李绩见女儿这般说话,反觉感伤,便有告老乞休之意。
去年因裁汰了数千冗兵,无处着落,便聚为流贼,劫掠乡村。民间甚是惊惶,地方颇受骚扰,众官也有议抚议剿,俱不成功。李绩想此辈都为无生业可守,以致群聚为盗,必定与他们一个出路,方可平定,因而建言收服之策,众官也都狐疑不信。李绩便罄出资财,又向乡绅官宦大户人家亲身募助,凑来银子共有数万余两,即单身入贼巢穴,说以大义,便将银钱给发,令其作本经营。众贼深感恩德,一时解散,皆务生业,然后推究为首数人枭示,因此建宁福州一带方得平靖。抚按以前当流贼搢猖之时,缩手无策,今见李绩立功,一月之内尽化流贼为良民,又不失赏善罚恶之道,真是胆识兼全,实学经济,便题上一疏,朝庭发部议,即升福建提刑按察司。
到任约过半年,不料养娘一病而亡,丽娟不胜凄楚。李绩看到此处,告老之念益坚,他想:“人生寄世,易尽光阴;脚脚向前,宜知退步。有等贱丈夫,偏要在世上着意求谋,争非道是,得陇望蜀,垄断无休,甘结下许多冤仇,空受下若干烦恼,患得患失,斫伐本性;一到命尽时,满眼繁华,翻成一场春梦,富贵利达,一件也带不去,白白与他人承受,岂不可笑!所以古人说得好:‘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我今岁周花甲,亦算古稀,位至专司,不为官小。况且膝前无子,空怀舐犊之念,日后余年,实感桑榆之叹。何苦迷恋浮名,不早急流勇退,图一干净结果。尚在仕途碌碌,有何好处?”因而上了一道告老本章。朝庭初先不许,李绩连上几次,然后准奏,批旨道:“李绩再四乞归,姑从其请;如有用处该部即当起复。”李绩得了这旨,料想部官都是要钱的,我若不去谋为,他怎肯自来起复?便收拾行囊归家。同女儿止得至亲两口,带着家人小厮、媳妇丫鬟等辈,一路行到兖州地方。有几个相识在兖州,要去会晤;又为从江南起陆,行来鞍马劳顿,也思歇息数日;又因馆驿中嘈杂不便居停,故此寻这报恩寺中做了寓处。那花园原系一所,觉性因要多得房金,便砌墙隔绝,做了两所,止有那角门可通。这楼上便是丽娟住下,楼前小花厅三间,便是李绩住下。
其年丽娟十七岁了,兰英也生得眉目艳丽,体度超群,全不似丫鬟婢女,也并没有一毫佻搢轻獧,心地也甚聪明,作事点头会意。丽娟与他如姊妹一般看待,兰英也极其知恩感恩,镇日趾踵相随,不离左右。一遇丽娟烦恼,兰英便百般解慰。真是同心合德,免了许多闺阁凄凉。
这日李绩出门拜客,丽娟正在楼上晚妆已罢,令兰英到外厢唤茶,却听得有人在隔墙吟诗,因此推开侧窗一看,却见一个少年,立在假山上,探头四顾。你道这少年生得如何?但见:
面如傅粉,唇若涂朱,眉点翠螺,目分黑白。卫洗马风流可爱,看杀时人;潘河阳秀色超群,称为绝世。神情飘逸,原是那才子容华;仪止轩昂,却是这书生英概。正是内藏七步文心,外具六郎花貌。
丽娟一见书生,即便掩窗避进。少顷,兰英同丫鬟春香取茶上楼。丽娟吃茶过,兰英道:“老爷连日出门,或是赴席,或是拜客,总无空闲。却是几时起身回去?”丽娟道:“昨日许参将家吃酒回来,说道多饮了几杯,今日睡至上午,方才梳洗。我也曾问老爷来,说再歇息了两三日,便要起身家去。”兰英道:“今日天气更好,小姐何不下楼去,园中散心一回?”丽娟道:“我也正有此意。”因同兰英等下得楼来。
走到园中一个亭子上,倚栏凝望。只见一对粉蝶儿,在亭子前翻翻飞舞。兰英道:“小姐,扑这蝶儿来耍子。”便把纨扇赶着蝶儿乱扑,那蝶儿翩翩翻翻,直飞过墙去。丽娟兜的上心:适才那书生所吟,却与此景合拍,因暗想:“那书生翩翩年少,甚是可人,所吟之诗,一定是他口占绝句。外貌既如此整齐,内学又如此敏捷,岂不是一个风流才子!”心上盘桓,低头不语。兰英扑不着蝶儿,走回庭内,见丽娟出神着想,便道:“小姐,你看些什么?何不到石池边去看看桃花来。”丽娟正在沉思,听得兰英说话,方收回心神,随着兰英走下亭子,到桃花树下。只见桃花烂熳将谢,兰英道:“小姐,桃花虽好,却都是单瓣。”丽娟猛然会意道:“前日老爷说,这寺里和尚请去吃茶,到那边园子里,有千叶桃花盛开,明日你可开着角门,过去折取一枝来,养着好看。”兰英道:“那边倘或有人,怎么好去?”丽娟道:“不过折枝花儿,问他有人无人。你须记着,不要忘了。”当下闲玩一回。
正要归楼,只见丫鬟来报道:“老爷回来了。”丽娟便到花厅里。李绩正卸着大衣,丽娟道:“爹爹今日那里去来?”李绩道:“今日去许参将家谢酒,又遇了一个朋友留饭。昨日因酒多了,今早起身故迟,方才又饮了几杯,这会儿身子好生困倦。”丽娟道:“既然爹爹身子困倦,今晚便须早些睡了。”李绩道:“此时便觉要睡。”便叫丫鬟们捧进汤盆,李绩洗了手脸,便脱衣上床。丽娟眼侍睡过,方到楼上来。少停一会,日已西沉,兰英取灯上楼,丽娟用过晚饭,一面卸妆梳洗,一肚里转念:“那书生风流倜傥,玉立亭亭,将来定是金马玉堂人物;爹爹尝说为我择婿,多年并无中意,只此子看来自非流俗,但不知他是何等样人家的?有何事故在此寺中?因复自恨早失萱堂,不得吐露衷曲。”正是:
佳人忽睹书生面,玉树临风今乍见。
银灯独对夜阑时,几回扰乱柔肠遍。
丽娟上床,翻来覆去再睡不着,只听得寺里更声已交三鼓,丽娟正欲朦胧睡去。只听得楼门敲响,丽娟惊醒转来,兰英也正醒了,忙问:“何人敲门?”只听得是家人张惠妻子的声音,说道:“老爷发烧哩,我们起来炊汤,来报小姐得知。”丽娟慌忙起来,忙令兰英起身取火,丫鬟们送上灯来。丽娟已是穿好衣服,兰英取灯照着,一同下楼。到厅子里来看父亲时,正昏迷迷的,浑身犹如火炭。丽娟心慌,叫了几声,只见微微开眼,看着丽娟道:“我因口渴,叫他们炊汤。你来做什么?”丽娟见说话清白,略略定了些心,便同兰英等候着。移时,丫鬟捧了汤来,丽娟服侍吃了几盏,只见李绩又沉沉的睡着了。丽娟不敢去睡,就在床而前坐着。一更挨一更,听得寺里打了五鼓,兰英道:“老爷熟睡得稳,天明退了热就好了。”丽娟道:“意里不好人,只要熟睡,还是正气健旺的。”又坐了好一回,寺里打了报钟,方才天亮。又见李绩翻转身来打个呵欠,擦开眼看,见丽娟等都在床前,乃道:“我儿,你竟不曾去睡么?”丽娟道:“爹爹为何身子不快?这会儿好些么?”李绩道:“夜来两更天时,忽然发烧起来,想是因酒多了,这时略觉退些。”便取汤漱了口,又吃了几盏滚水。看看天色大明,家人王忠、张惠等进来问安,便叫王忠去请太医,丽娟上楼梳洗。
移时,请到一个太医,诊过脉,问过症,说道:“不妨,不过是因酒后冒风,以致寒热交作。如今先要表邪,然后扶他脾胃,吃三四剂自然痊可。今日吃过药,须要表一表汗,才得清爽。”即写下一个医案,付下一剂药,作别而去。
丽娟梳洗过,到父亲床前,李绩说了太医之言。丽娟即取药亲自煎好,吃过药,取被儿厚厚的盖了,果然出了一身大汗,丽娟见出了汗清了热,又放下些心,方去吃饭。李绩只吃几碗稀粥。
当下忙忙的过了一日,兰英便没工夫去折花,明日清晨,又去请太医来诊一回脉,问了昨日汗后光景,付下一剂药道:“既出过汗,这一剂空心煎服,便可内清客热,顺气健脾,再服三剂便全愈了,但要避风为主。”乃将明日、后日的药一齐付下,药包上开明了次第药引。李绩道:“多蒙先生妙剂,少刻即当奉酬。”太医作别自去。丽娟听说空心煎服,连忙去煎好了,李绩吃过,到旁午时候,果然身体十分清爽,便坐起来与丽娟说些闲话。
只见丫鬟拿着一个帖儿来,说道:“王忠傅进这帖儿,说有个扬州山相公来拜,同寺里师太在外。”李绩取看那帖,只见上写着“年侄山鳌”,便道:“那山相公作寓何处?”丫鬟又出去问了,进来道:“就寓在这寺里。”李绩道:“叫王忠把原帖拜上,说在病中不敢领帖,待痊可了,踵寓谢罪。”丫鬟领话,自付帖王忠回话去。李绩随封银一两付王忠,赍去谢那太医。丽娟见父亲病愈,不胜欢悦。正是:
恃有椿庭抚掌珠,那堪旅邸病缠躯?
轩歧效胜延巫觋,闺阁欢同拾瑾瑜。
丽娟同兰英等回归楼上,欣喜谈笑,积忧顿释,兰英便记起一事,道:“前日小姐命我折桃花,未曾去得,明日我去取来。”丽娟应诺不题。
且说山鳌见了楼上女子,心上委决不下,要晓得一个端的,去寻觉性两次,总不相值。夜来睡在床上,翻来覆去再睡不着。柳俊道:“相公往日劳倦,正该熟睡,怎么只管翻身?”山鳌道:“我正有一事要对你说。”便把花园里见隔墙楼上有一个绝色女子,“姿容态度,迥出寻常,我目中从来未见,却不晓得是何等样人家,不知为何又有角门通着这个僧园。叫我心上盘桓,不能熟睡。”柳俊道:“要晓得他何难,只去问和尚便知端的了。”山鳌道:“我已去找寻觉性,总不得相会;别个和尚又不相熟,他们却也有事,忙碌碌的,不便问这般闲话。明日再去寻觉性,定要问他一个明白。”柳俊笑道:“相公诸事看得平淡,怎么见了这个女客,却如此沾沾不舍?”山鳌道:“你也是个多情之人,不须笑我。”当夜山鳌展转翻覆,半夜有余,方才合眼。
明日起个早身,梳洗过,便到方丈里来。问:“师太有么?”一个小和尚回道:“绝早某乡宦请赶斋去了。”山鳌道:“几时回来?”小和尚道:“赶斋定是一日了。”山鳌闷闷走回。又到园中假山边,只见楼上寂然无声,立了一回,复到房中。到晚上,又叫柳俊去问觉性回未,说:“还没有回来。”山鳖好生不快。到晚上,吃了几杯酒,就上床困觉。只因昨晚半夜不曾安寝,这夜却熟睡醒迟,红日三竿方才睡足。急急起身梳洗,复到方丈问时,只见又有一个小和尚回道:“今早师太曾说要来看山相公,却值某老爷来与师太讲了半日话,便一同出门去了,不知恁么时候才回。”山鳌愈加不乐,只得走回。又到园里,正走上假山,只听得隔园有人说话,不好上去,复去到斋里坐地。
柳俊却察问得些消息来,说道:“那边也是僧园,今有个下寓的官员在内,姓李,是北直人,曾做福建按察司,今告老挈家回乡,故在此寺作寓。”山鳌虽略知了梗概,然尚未知十分的实,心下暗想:“这女子定是上天神女,蓬岛仙娥,不是轻易与人测识的;所以两日寻这秃厮,要问他一个姓名都不能够。”因展开一幅花笺,写一首词儿在上,念了两遍,不胜惆怅。正在点头播脑之时,只见一人忙忙走来,叫道:“山相公,看恁么?”山鳌抬头一看,不是别人,正是觉性。山鳌袖了词笺,出位相接。觉性道:“贫僧连日有事。”便作下揖道:“不曾趋候,赐顾失迎,得罪得罪。”山鳌还了礼,各自坐下。山鳌道:“小生默坐无聊,欲与老师清谈片刻,不意尊冗颇多,连日不遇。”觉性胁肩谄笑道:“檀越过访,不敢不去周全,因此不得与相公攀话。两日曾往外边闲步否?”山鳌道:“没有熟识,独行颇觉无兴。”觉性道:“小园有数株千叶绛桃,尚未全谢,山相公曾见过否?”山鳌正要借景问话,便起身道:“桃花果然娇艳,昨晚已曾领略。今日不妨再观。”觉性亦欣然起行,便拱着先走。
转出回廊,同到桃花树下。觉性甚称桃花种好,别家少有此种;山鳌无心对在花上,不过唯唯而已。迤逦走近假山,山鳌指着角门道:“此门却通何处?”觉性道:“那边也是贫僧的园。”山鳌又指着高楼道:“这是谁家房院?”觉性道:“这楼也是小庵的。”山鳌早上听得柳俊来述,已略知大概,仍假作不懂之状,迟疑欲问,觉性先说道:“当初原是一个花园,因有过往这些士大夫来小庵作寓,要谨饬闲静些,见得四散空阔,觉道不便,贫僧因此分作两处,砌下这一带围墙隔断,留此角门通路。近日有个福建按察李老爷作寓在内。”山鳌道:“原来此楼有人作寓。”恐楼上有人听得,便扯觉性走过假山边问道:“这李臬台是何处人?尊名贵表老师也都知道么?”觉性道:“贫僧总都知道。他尊名单是一个绩字,是功绩之绩,表德奇勋,是北直涿州人氏,两榜出身,因告老休致,在此经过。贫僧曾问及,说有几个同年相知在敝地,有恁要话相闻,因而留寓于此。”山鳌道:“这位李公住在宝刹几天了?”觉性道:“将已半月。”山鳌道:“何以不去?”觉性道:“想也只在早晚。”山鳌道:“既从任上回来,家眷自然同行的了。”觉性道:“贫僧曾问他管家来,说夫人已先亡过,止有一位小姐同行,其余并无至戚。”山鳌道:“止有一位令爱,难道没有公郎的么?”觉性道:“李公自己亦曾说道无子。”山鳌听说单有一位小姐,其余并无至亲,则前日所见女子,必定是他小姐无疑,未免喜形于面。觉性道:“这位李老爷莫非与山相公有恁世谊的么?”山鳌含糊答应。觉性道:“这位李老爷做人甚是端方严重,似乎难于相与,岂知又极其忠厚和平,圆融活泼。前日贫僧请来看千叶桃花,与贫僧盘桓了许久。听他说话,又极其庄重不凡,真具大臣气概。”
有诗一首,道这凌驾山与李丽娟姻缘初逗之时,正直春满桃夭之候:
何意间关避祸身,青衫白面扑征尘。
星前业订三生谱,楼上应瞻百岁人。
自雪句传歌郢曲,夭桃时值羡阳春。
好知仙路终须泄,莫谓渔郎未识津。
山鳌与觉性闲玩一回,又说些别话,觉性别去。山鳌回到斋内,把词笺藏了,便把适才觉性说的始末向柳俊说知。柳俊道:“既然是一位搢绅相公,何不去拜他一拜?”山鳌道:“并无一面,怎么好轻率拜他?”柳俊道:“那里论得?相公可叫和尚同去,说同在寓所,得知李老爷是一位先达,念切瞻依,故此进拜。若得他会面时,或者见了相公人物,便有婚姻之事,也不可知。”山鳌笑道:“你又来好笑!未知这李小姐曾否出字适人,况且家乡迢隔,我与他又素昧平生,怎便说此孟浪之语?但是一拜,想来亦不可少。”柳俊也笑将起来。山鳌便取一个帖子,写下“年侄山鳖”,忽然搁笔道:“且住。”便向柳俊说道:“我今写着姓山,倘相会时问起家世来,这扬州府中却没有一个姓山的乡宦,如何是好?若还写着姓凌,这和尚已晓得姓山,叫和尚也看蹊跷了。”柳俊道:“这有何难?如今原写着山某,待相会时便说凌是本姓,山是出继外家的姓,目今正待归宗,他那里来查相公的家谱?”山鳖道“有理。”便写完帖子,叫柳俊去请觉性来。幸喜觉性没有出门,随请即到。山鳌道:“方才所说李公,小生既同在宝庵作寓,理合去拜他一拜,欲搢老师同行,故来相请。”觉性喜道:“贫僧连日不曾与李公相会,正要去看他一看;若山相公去奉拜,极妙!当得奉陪。”柳俊拿了帖子,山鳌换了衣服,整顿一回,同觉性走出法堂,转入穿堂,过了钟楼,再过了转轮殿,一个小墙门里,便是李绩下处。
到一间小坐里,王忠接见,觉性说了备细,柳俊递过帖子,王忠接了进去,少顷出来,捏着原帖说道:“家老爷说,前日因冒了些风寒,未经脱体,不能起身,不敢拜领尊帖。待病体稍愈,即当过寓荆请。”便付帖柳俊收下。觉性愣然道:“原来你家老爷有贵恙,贫僧连日有些小事,竟失候问,有罪极了。烦管家替贫僧多多致意,明早再当候安。”便对山鳌道:“且待李老爷病愈再来奉拜罢。”山鳌道:“正是。”即便怏怏走回。觉性别去。山鳌心下,却又添了一番不快。复身又踅到园中,望着隔园楼上,立了好多时,总不听得一些消息,原旧走归斋里。这晚更觉无聊,柳俊再三解慰,也只是没情没绪。一夜无话。
到次日,起来梳洗过,把那词笺又取出来吟咏一遍,拍案叹道:“我是这般恋恋不舍,不知那楼上的李家小姐也曾一思及我否?怎得这词儿与他看见,也知我衷心爱慕之诚。”正是:
花阴寂寂度阶除,宝鼎香残午梦余。
默坐小窗唯怅恨,问卿此际意何如?
山鳌心里颺不下楼上美人,藏了词笺,又走入园中来。正到假山边,只见一人从树底下冉冉而至,反吃上一惊。
只因遇着这人,有分教:
原是红丝一线牵,偏于胡越种姻缘。
天公巧合机先泄,青鸟曾衔海上笺。
未知来者是谁,且听下回分解。
觉性势利和尚,开口举动无非势利,驾山见之欲呕。无奈要知李公消息,只得又要寻他。始知势利人亦有用处。盖举世皆势利场也,于秃乎何诛?
丽娟两日不得折花,驾山两日不遇觉性,便逗出驾山赠词地步,非仅行文顿挫法也。驾山既知李公,始来拜,复不遇,此又好事多磨耳。
卷之四
猜你喜欢 第四十二回刀下留人肉林传笑史瓮中捉鳖狎客擅奇谋·平襟亚 第九十六回 弹指流光物犹如此 形容尽致人何以堪·天虚我生 第四十一回 给川资伯母多情 遇患难英雄受辱· 第十七回 一宵缘约赶阳台梦·风月轩入玄子 第三十七回 仲贵妃敕修栊翠庵 探姑娘劝整大观园·海圃主人 第十一回 收异士月下谈心 娶美人灯前识认· 第十七回 屡败屡战屡战屡败·张恨水 第四十六回 离别久母子当前全不识 缘法至主仆对面恰相逢·丁耀亢 第五十七回 鸳鸯帐新妇听经 锦屏姐送夫赠衲·丁耀亢 第三十五回 清河县李铭传信 齐王府银姐逢时·丁耀亢 贞烈墓记·邵景詹 第二十一回 夏逢若酒后腾邪说 茅拔茹席间炫艳童·李海观 第二十四回 老管家当面劝主 小梅香背后漏机· 第五回俏书生夜赵佳期俊娇娘锦帐重春·风月轩入玄子 第十一回访桃源老翁逢烟妓逛名园主笔遇仇家·朱瘦菊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