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玉姐烧香卜旧事
孤枕双眉锁,多愁只为情。昨宵痴梦与君成,及醒依然衾冷伴残更。此苦谁堪诉,寒灯一盏迎。赌将心事告神明,谁晓神明早把眼儿瞪。
右调《南乡子》
却说绛玉同邢宅家人至他家中。邢公子见家人带绛玉来,连连责家人道:“我只说他夫人不肯,还要费口舌、动干戈,故不曾吩咐得你们。哪知一去就带人来?你们难道不知家里大娘利害!怎么不先安顿个所在,再来报我,却就带进家中。怎么处?快与我带进书房藏躲,待晚上再悄悄领她别处安置罢。”家人忙来带来。绛玉不肯走,邢公子自己下来扯她。绛玉一把揽住他衣服,喊道:“今日不是你,就是我。你来!你来!” 众家人见她扭住主人,齐来扯开。绛玉大喊。内里韩氏闻得喊叫,惊得飞滚出来。一见丈夫抱住一个美貌女人,大吼一声,跳上前来将公子方巾一手揪来,扯得粉碎,把公子脸上披一个不亦乐乎。那些家人惊慌,俱各没命地跑个干净。公子见韩氏撞见,早已惊倒在地。绛玉却走向前,扯着大娘跪下哭道:“望大娘救小婢子一命。”韩氏道:“你起来对我讲。”绛玉不以实告,只说道:“妾是定海祝秀才妻子。因出来探亲,为某官人半路抢来。今某官人已死,他夫人就要嫁我。我实拼着一死,讨一口好棺材。如今被公子劫来,我总是一死,不若死在大娘面前,省得又为公子所污。”言罢就要触阶。韩氏忙忙扯住道:“不要如此。有我做主,他焉敢胡行。待我慢慢着人寻觅你丈夫来带你去。”就指着公子波罗揭谛的骂个不数,还险些要行杖。公子缩做一团,蹲在地上,哪里敢出一声,只是自己杀鸡,手作狗停的拜求,韩氏才不加刑,还骂个浪淘沙找足,方带着绛玉进内,不许公子一见绛玉之面。过有一月,绛玉偶在后园玩耍,恰好公子从后门进来。绛玉瞧见,恐他又来胡为,吓得红着脸、急奔进内。正遇着韩氏走来。韩氏道:“你为何脸红,又这等走得急剧?”绛玉尚未答应,公子也走到面前。韩氏大疑,遂与公子大闹。却将绛玉剥去衣服,一一个臭死。二人有口难分。绛玉到晚就去上吊,却又被人救活。韩氏道:“她拿死吓我!” 又打有四五十下。就叫她与丫头辈一样服役,却自己带在身边,一刻不离。晚间定交与一个丫头同睡,一夜也唤她一二十次,若绛玉偶然睡熟不应,自己就悄悄下床去摸。若公子在房与韩氏同宿时,绛玉才得一夜安静睡觉。
然终玉虽受韩氏磨灭,倒反欢喜。她喜的是韩氏看紧,可以保全身子,所以甘心服役。只恨落在陷阱,不知终身可有见祝郎的日子。又念着小姐,时时伤心,望天祷祝。光阴荏苒,倏过四个年头。韩氏见她小心勤力,又私自察她,果然贞节。就心生怜念,比前较宽,不叫她服役,也不似以前那样防她。一日,韩氏偶然一病。吃药祷神,无般不做,又许了码头上关帝庙愿心,果然病势就渐渐痊好,调理几天,病已痊愈。韩氏要到码头上关帝庙还愿,备了牲礼香烛。遂带着绛玉与两个丫头,一同至关帝庙中。韩氏烧香拜佛,祷祝心愿已毕,绛玉也去磕个头,私心暗祝道:“若今生得于祝郎相逢,关老爷神帐飘起三飘。”才祝完,就见神帐果然飘起三次。绛玉心中暗暗欢喜,连忙再拜,感谢神明。韩氏不知其故,问绛玉道:“信也奇怪,今日没一些风气,神帐怎地就动起来?”绛玉含糊答应:“神圣灵显,是大娘虔心感应之故。”韩氏点头,遂领着绛玉众人满殿游玩。
绛玉陡然见壁上诗句,逐首看去,看到第二首第三首后面写“定海琪生和题”,心下吃了一惊,暗暗流泪道:“祝郎原来也至此间,可怜你我咫尺不能一见。怎诗意这等悲怆?难道扬州之事,还不曾结?”从头看到完又想道:“轻烟、素梅既在一处和题,诗中又各发别离思想之意,三人却似未曾会面一般。祝郎前一首诗,又像恨负他的一般,这是何说?”猜疑半晌,见桌上有笔砚,意欲和他一首,透个风信与他,好使他来找寻。又碍着韩氏在面前,难于捉笔,不觉垂泪。韩氏见她流泪,问道:“你为什事流泪?”绛玉情急,只得说道:“偶见妾夫诗句,故此伤感。”韩氏惊讶道:“既是你丈夫在此,料然可寻。你怎不对我讲,徒自悲伤?待我回家着人打听,叫他来带你回去,不必苦楚。”绛玉闻言感激,就跪下拜谢。韩氏忙忙扶绛玉起来,着实宽慰一番。绛玉见韩氏如此贤惠,料不怪她,就在桌上提起笔来和诗一首于壁上。其诗道:
一入侯门深似海,良宵挨尽五更啼。
知君已有知心伴,空负柴门烟雾迷。
定海平氏侍妾绛玉和笔
绛玉和完,放下笔来。韩氏虽不识字,见她一般也花花地写在壁上,笑道:“你原来也识得字,又会做诗!” 因一发爱她。耍了一会,动身回家,韩氏果遣人城内城外去寻祝琪生。谁知琪生已同邹公回家,并无一人晓得。绛玉闻琪生无处访问,内心只是悲咽。每每临风浩叹,对月吁嗟。正是:
十一时中惟是苦,愁深难道五更时。
再说琪生与邹公同寻雪娥小姐与素梅、轻烟。祝琪生改名张琼。一路夜宿晓行,依旧来到定海县。先到邹公家里,只见门庭如故,荒草凄凉。那些家人半个也不在,只有一个年老苍头还在后园居住。见主人回家,喜不自胜,弯腰驼背地进来磕头。邹公叫他扯去青草,打扫一间房屋,二人歇下。邹公看见一幅大士还挂在上面,哭向琪生道:“记得那年请贤婿题赞,我父女安然。岂知平地风波,弄得家破人亡。我小女若在,怎肯教大士受此灰尘?”遂一头哭一头去替大士拂拭灰尘,心中叫道:“大士有灵,早教我父女相会。”琪生也哭个不住。少顷,只见那老苍头捧着几碗稀粥走来,与二人吃,苍头就站在旁边伏侍添粥。偶然问道:“老爷与祝相公,可曾遇见素梅姐么?”二人闻说,忙放下碗问道:“她在哪里?”苍头道:“她从去年腊月到此告诉我说,受了多少苦楚。她从北京出来,要寻祝相公,在路上又受了多少风霜方能到此。她却改了男妆,一路卖画而来。住在这里好几个月,日日出去访祝相公。见没有信息,又到北京看什么平小姐。故此从十月二十七日就起身去了,到今日将近有十余天光景。难道不曾遇见?”二人问道:“她可晓得小姐在何方呢?” 苍头道:“她却不曾细说,是我问她,只说道小姐被强人抢去。”二人苦道:“她原与小姐同被抢的,怎说这囫囤话?她又怎地却在北京出来?我们只恁命薄,不得遇她讨个实信。怪道她诗上说‘手抱丹青颜面改’,原来是男妆卖画。”二人烦恼,整整一夜不睡。
次日,祝琪生到自己家中去看父母。走到原居,却是一块白地,瓦砾灰粪堆满。心内大惊,悄悄去问一个邻人,才知父母为他陷害,不知去向,强盗劫狱,房屋烧光。哽哽咽咽,仰天号哭,只得再至邹公家,向邹公哭救。正是:
流泪眼观流泪眼,断肠人诉断肠人。
邹公劝道:“令尊令堂自然有处安身,你纵哭无益。我与你还去寻访,或者有见面之日,也不可知。只是我小女被盗劫去,身陷虎穴。她素性激烈,倒恐生死难保。我甚慌张。”说罢也悲悲戚戚,哭将起来。二人心中苦楚哪里写得尽。祝琪生又悄悄去看婉如小姐,指望见她诉诉苦。哪知平家在房俱是别人的。访问于人,俱说迁往京中多时。一发愁上加愁。再去访轻烟信息,也无音闻。去候好友郑飞英,全家皆在任上。处处空跑,一些想头也没有。绝望回来恨不欲生,对邹公道:“我们在家也没用。老父老母又不在,小姐、素梅又不见。
我方才求得一签在此,像叫我们还是去寻的好。”就将所求签诗递与邹公看。那签诗道:
劝君莫坐钓鱼矶,直北生没信不非。
从此头头声价好,归来方喜折花枝。
邹公看了道:“这签甚好。”祝琪生道:“揣签意,却宜北去。难道又进京去不成?”邹公道:“凡事不可逆料。或者尊翁令堂见贤婿不在,竟寻进京去,也不可知。而且素梅又说进京,小女亦在京中也未可料。我们不免沿路细访,倘然遇着素梅也就造化。”祝琪生心中也道:“进京兼可探听婉如小姐与绛玉姐信音,更为一举两得。”二人次日遂动身又往北上。不在话下。
再说郑飞英在云南任上,做了三年推官。严嵩怪他没有进奉,诬他在任贪酷,提进京勘问。幸亏几个同年解救,才削职为民,放他回去。此时飞英已至淮安,闻赦到,遂同家眷在淮安转船回家。他见严嵩弄权,倒不以失官为忧,反喜此一回去,可以访求琪生,送婉如小姐与他亲成。
一日,船到常州府。泊船码头,买些物件。他因是削职官员,一道悄悄而行。这常州知府,飞英相厚同年,回去来拜一抽丰乡亲。郑飞英偶在船舱伸出头来与一个家人说话,被他看见,登时就来拜候。飞英倒承他先施,怎么不去回拜。那同年就要扳留一日,意思要飞英寻件事去说说,等他做情。哪知郑飞英为人清高,不屑如此。因情义上不好歉然而去,遂住下与他盘桓一天。
这婉如与夫人们在仓望着岸上玩耍,见对面一个庙宇,甚是齐整。夫人间小厮道:“这是什么庙?”小厮道:“是关帝庙,好不兴旺。”夫人遂对婆婆道:“我们一路关在船舱,好生气闷。左右今日是不动身的,平家小姐又终日愁容不解,我们又难得到此,大家下船,去到庙中看个光景。”太夫人道:“我年纪大,上船下船不便。你与平小姐上去,略看看就来。”夫人就同婉如上岸,行至庙中。不知进庙来怎么玩耍,再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二十七回 小郎君伤情抱病 老寿母欢喜含悲·陈少海 第十二回 怜情为了他人事 爱色旋移别处欢· 序· 第十叁回 同心结无意相逢 合卺杯有情双遇·苏庵主人 第二回 奇龟养成幸余姑·竹宅山人 第六回 寡妇骚情勾外甥· 第14卷 俊红颜阵上动芳心 侠谷楼军中投片札·徐述夔 刘伯温荐贤平浙中·周清原 第四十八回 谐谑有余情笑生别墅 咄嗟成盛典喜溢朱门·张恨水 第五十三回 夜涌心潮新婚味苦 暇居生口角多室情难·张恨水 第五十四回 两头亲花学士悔婚 一手本秦宫保请旨·天虚我生 第八回 施媚术欢场常态 发怪论商界奇谈·云间天赘生 宓珠· 第九回 一夕殷勤·张恨水 附录:清抄本《孤山再梦》·渭滨笠夫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