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录:清抄本《孤山再梦》

作者: 渭滨笠夫

  褚家伟

  清抄本《孤山再梦》因其未经刊刻而流传未广,长期湮没,鲜为人知。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不见著录,郑振铎、胡士莹、谭正璧等著名小说研究家亦未曾论述,至今不见有评介文字。唯乾隆时所修篡的《伏羌县志》述及本书作者时提到了此书及其另一著作《怕猿闻诗》。

  《孤山再梦》共二册,封面题"爱竹斋",上有两方朱印。半页八行,行二十四字,字迹工整,且有圈点。前有四序,除第一序未著年月及撰人姓名外,其他三序均为康熙丙辰年(15年)所写:一为"康熙丙辰岁黄梅月晦曰关中千亩主人题于荆南客邸"。一为"康熙丙辰岁桃花月上已曰惊梦主人题于龙山邸中"。一为"康熙丙辰岁麦秋月下 天放子题于龙山草庐"。作者未题真实姓名,只题"渭滨笠夫--编次","姑苏游客--校集"。四卷六回,内容叙江南姑苏书生钱雨林和同乡守财奴的女儿万宵娘恋爱故事。钱与万相识后,由于意外的干扰,万宵娘一病身亡,钱雨林被迫离乡,后来钱中举得官,万还魂复生,二人结为夫妻。书中人物不多,语言通俗,情节离奇,显然是受《牡丹亭》和《孤山梦》传奇的影响。书的第一回,钱雨林在梦中即被观音大士点破他与万是舒心谈与冯小青的后身,而书名《孤山再梦》即是《孤山梦》的再续。

  《孤山再梦》显然属于才子佳人小说类,也以大团圆结尾,但却以主人公钱雨林急流勇退而告终。因钱感到"宦海茫茫,若不回头到岸,直到黑风四起,波浪大作,那时晚矣。"这种隐退的思想正是封建社会一些上层知识分子所特有,颇有一些代表性,反映了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侧面。这些知识分子意识到,君臣之间,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官吏之间,则是尔虞我诈,明斗暗争,虽具有治国安邦的雄心壮志,但往往行不通,反之,稍有不慎,即会遭来灭顶之灾。正是"闹嚷嚷,你方唱罢我登场"。看破这一点的,及早跳出圈子,找一块世外桃源,享后半世清福。书中的主人公即为这种思想所支配,正如他说:"得意浓时休进步……何必直到酒阑人散,漏尽钟鸣,那时恐跳不出圈儿了。"另外这种思想往往又和佛、道的遗世远遁、万事皆空之说结合起来,即把一切都看成虚幻,把人生做为梦境,小说的结尾即带有这种色彩,钱雨林认为做官犹如一班戏,人世一场春戏耳。他觉得"梦固是醒,醒也是梦"。"空即是色,则色即是空"。"醒醒梦梦,色色空空",到头来是什么也没有。正如书的压尾诗:

  万事从来梦里游,忙忙镇曰苦难休。

  情系牵扯何时了,宦海沉沦不自由。

  夕鼓晨钟朝又暮,闲花野草春还秋。

  空空色色谁能悟,大梦惊回只点头。

  这种思想也正是作者惊梦主人王羌特的主导思想。作者王羌特,伏羌人,即是"渭滨笠夫"。他字冠卿,号梦醒主人,惊梦主人。乾隆时修的《伏羌县志》载有他的简略生平。说他幼颖悟,童时即能开口成章。有一次陇右副使王公召见他,给他出了一付上联"绿萍浮碧水",他即应声曰:"红曰挂苍天",十二岁入泮,顺治四年选拔贡,廷试考职通判,康熙九年授云南顺宁府,康熙十二年进京,其时恰值吴三桂叛清,他随军去荆州,整整七年,后卒于军中,年六十六岁。

  《孤山再梦》和另一部著作《怕猿闻诗》,就是他在荆州军中写成的。县志里说他"身处旅邸,经时七载,艰苦万状,发诸咏叹,有《怕猿闻诗》、《孤山再梦》二集。"天放子的序中也说:"会有客自姑苏来,谈及钱生事甚悉,先生欣然曰:'是不可不为好逑梦下一觉棒也',逐手不停挥,娓娓数百言,不三曰而集成。"他自己的序中也说:"余旅荆邸,有客自姑苏来,语及钱生事,梦耶真耶?真耶梦耶?编次成帙,名曰《孤山再梦》。"这两序的时间都是康熙丙辰,那么《孤山再梦》写成当在此年,即康熙十五年。而书中主人公钱雨林也可能实有其人,王羌特根据钱的事迹而按照自己的"梦耶真耶?真耶梦耶?"的思想而编写。总之说来,写书的经过和时间还是比较清楚的。书写成后,在当时和以后所起的影响,据头一序中说:"《孤山再梦》一书脍炙人心久矣。"这虽是一套通话,但也可略见端倪。这个抄本有幸流传下来,确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将为清代小说史的研究,提供又一份珍贵的资料。


猜你喜欢
  附:纪汝佶六则·纪昀
  第三十回 此姊妹为谁红丝暗引 使父母谋我热泪偷垂·张恨水
  第四十八回 鬻画分金割爱助膏火 读书补拙勉力答琼瑶·张恨水
  第08回 买媒说合盖为楼前羡慕 疑鬼惊途那知死后还魂·坐花散人
  第五回 玉人仙去兀自欢·春江隐士
  卷一人命类 朱知府察非火死·余象斗
  卷二 情中贞(上)·曹绣君
  第十七回 献赫腾军乐迎亲 李素芳悟禅解脱·佩蘅子
  第十九章 秋心·徐枕亚
  第五回 芙蓉本是逐浪萍 牡丹而今锁鸳闺·慈溪居士
  第二十七回 荡平寇盗 表奏朝廷·花溪逸士
  第七回秋月嫩蕊敌不过姨娘挺身惹气来·芙蓉夫人
  第四十六回 围贼窝王明巡道路·储仁逊
  第二十五回 百花女怒杀番将 石庆真暗箭伤人·雪樵主人
  第四回 荡妇怀春调俊仆 孽儿被逐返家门·兰皋主人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花荫露·临川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九回,清临川山人撰。话说历代君王俱知守成艰难,遂挖空心思欲网尽天下人才为他所用,故开科试以揽英才,另设举荐一途,后称“举孝廉郎”。一

  • 昭妃艳史·

    《昭妃艳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六回,不题撰人。 话说金废帝海陵王初名迪吉,后改名亮,字元宫,乃辽王宗干第二子。为人伪善奸诈,躁急多猜忌,残忍仕数。年十八,以宗室子为奉将军,迁骠骑上

  •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玉燕姻缘传》,又名《玉燕姻缘传记》。六卷七十七回。题“梅痴生著”,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大宋神宗年间,江南苏州

  • 换夫妻·云游道人

    此书又称《颠倒姻缘》、《谐佳丽》,冰雪轩藏板。云游道人生平无考。此本为现存孤刊本,齐如山原藏,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此书故事取自《欢喜冤家》一回半。 《欢喜冤家》第十三回《两房妻暗中双错认》、

  • 八美图·佚名

    《八美图》全书三十二回,清代刊本,书署“佚名”。描写宋代杭州人柳树春经历的悲欢离合故事,特别是书中的八位美女形象,叛逆反抗,不屈不挠,尤为感人至深。由于《玉楼春桃

  •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三回。且说那大宋徽宗朝年东京金明池边,有座酒楼,唤着春悦楼。这酒楼有个开酒肆的阮大郎。娶妻赵氏,夫妻二人尚未有子,却也和睦相处,朝

  • 春幄莺飞·春江隐士

    春幄莺飞又名画眉缘,清春江隐士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四回。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 啼痕止恨清明雨。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

  • 浓情快史·佚名

    又名《媚娘艳史》,中国古代禁书之一。《浓情快史》讲述了世情中的一个女人武则天放荡而又充满欲望的故事。该书约成书于清朝,原题《新镌浓情快史》,署嘉禾餐花主人编次。因为书中有男女情爱内容的描写,有违封建礼教,在清代

  • 怡情阵·吴还初

    《怡情阵》,中国古代著名的艳情小说之一.作者署名江西野人编演,乃是拖名.描写的是唐代扬州府兴化县秀才白琨的风流艳遇,怡情欢娱的故事。由于其书中登峰造极的性描写,遭到清道光,同治二帝的严厉封杀,是一本古代禁书。《怡情阵

  • 碧玉楼·竹溪修正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小说,十八回。题“竹溪修正山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今存积善堂刊本。似出嘉庆间。后来的排印本名《帏中采》。书叙河南清城富户王百顺,娶妻张碧莲。百顺未能遂碧莲之欲,为吴能怂勇,出外求方

  • 一片情·佚名

    话本小说集。四卷十四回。成书于清顺治年间。每回独立演一故事,题材多为男女情事,间涉淫秽描写,清同治间丁日昌曾列入禁书目。小说从不同侧面揭露了中国古代封建婚姻的弊病,着重

  • 金屋梦·梦笔生

    本书乃《金瓶梅》续书之一,继西门庆家族破败后,金兵南下,世事沧桑,人事巨变,只有人性之恶根不断,人心之贪淫不绝。然善恶总有相报,为恶者必无善终,这便是《金屋梦》之主旨。真可谓写透世态炎凉,尽展人心叵测,于悲观的生存态度中

  • 花影隔帘录·

    清代文白相间中篇艳情小说。一名《抱影隔帘录》,又名《花影隔帘》。四部。分题“钱塘韩景致瑜楼撰”、“钱塘陈戏春翁阅”、“钱塘王隆愁痴人补阅”、“钱塘魏素珠吹箫媪订阅&rdq

  • 十尾龟·陆士谔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四编四十回。题“青浦陆士谔撰”。陆士谔,名守先,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为清末民初著名通俗小说家,写过二十余部白话小说。成书于清宣统三年(1

  • 南朝金粉录·牢骚子

    书生吉庆和家遭不幸,往求父亲搭救过的穷鬼,现在南京为官的韩宏,韩忘恩负义,反相陷害。士绅赵弼邀庆和到家坐馆,遂与其子鼎铭相好。一日庆和偶遇王娟娟,艳羡思怀。不久庆和、鼎铭中试。名妓白纯秋夜救落难英雄洪一羁,与之结合

  •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撰,明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六卷三十回。最早由金陵文润山房刻梓,此版失传,未见。现只残存序、 第一、二卷 共十回及第三、四卷目录。叙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专

  • 欢喜缘·寄侬

    欢喜缘,明清中篇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寄侬撰。话说南朝齐梁时代,姑苏为鱼米之乡。在枫桥左近有一渔户,姓张名通,娶妻赵氏,老而无子,只生一女,名叫可儿,生得秀媚无比。这一年可儿长到

  •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脂浪斗春》,明清艳情小说,凡七回,不题撰人。叙述大明正德皇帝禀性风骚,赋情潇洒,一日退朝无事,便睡在龙床上,梦与美女相会,便意欲下江南寻美女。游至苏州,先与渔姑、凤姐行鱼水之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