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五回 两个跑腿的

作者: 张恨水

陶伯笙夫妇,对于范宝华,并没有什幺笃厚的交情,原来是赌友,最近才合作了两次生意。所以有些过深的话,是不便和他谈起的。这晚上是范宝华自动来访谈,又自动地掏出钱来打的酒买的肉,他们夫妇,对此并无特别感觉,也只认为老范前来拉拢交情而已。

范宝华屡次提到魏太太,他们夫妇也没有怎样注意。这时,范宝华为了魏太太的事,不住地发着微笑,陶太太也有点奇怪。她联想到刚才魏太太对于他不好的批评,大概是范先生有什幺事得罪了她,所以彼此在背后都有些不满的表示。

陶太太知道范先生是个经济上能作帮助的人,不能得罪,而魏太太是这样的紧邻,也不便将人家瞧不起她的表示传过去,这些可生出是非来的话,最好是牵扯开去。因此,陶太太坐在一旁,顷刻之间,就转了几遍念头,于是故意向范宝华望了一眼,笑道:"范先生今天真是高兴,必然是在金子生意上,又想到了好办法。"

范宝华笑道:"这样说,我简直昼夜都在作金子的梦。老实说,我也只想翻到一千两就放手了。虽然说金子是千稳万稳的东西,但作生意的人,究竟不能像猜宝一样,专押孤丁。我想把这五百两拿到手在银行里再兜转一下,买他二三百两,那就够了。"陶伯笙坐在他对面,脖子一伸,笑道:"那还有什幺不可以够的呢?一千两黄金,就是五六千万法币。只要安分守己,躺在家里吃利息都吃不完。"

范宝华笑道:"挣钱不花那我们拼命去挣钱干什幺?当然,安分守己这句话不能算坏,可是也要看怎样的安分守己。若是家里堆金堆银,自己还是穿粗布衣服喝稀饭,那就不去卖力气挣钱也罢。"说着端起杯子来,对陶伯笙举了一举,眼光可在杯子望过去,笑道:"老陶,喝吧。我赚的钱,够喝酒的。将来我还有事求你呢?"陶伯笙也端了杯子笑道:"你多多让我跑腿吧。跑一回腿,啃一回金条的边。"他使劲在酒杯沿上抿了一下,好像这就是啃金子了。

范宝华喝着酒,放下杯子,用筷子拨了碟子的莱,摇摇头道:"不是这个事,你跑一回,我给你一回好处,怕你不跑。我所要请求你的……"说到这里,他夹了一块油鸡,放到嘴里去咀嚼,就没有把话接着向下说。陶伯笙手扶了杯子,仰了脸望着他道:"随便吧,买房子,买地皮,买木器家具,只要你范老板开口我无不唯力是视。"

范宝华偏着脸,斜着酒眼笑道:"我要活的,我不要死的。我要动产,我不要不动产。我要分利的,我不要生利的。你猜吧,我要的是什幺?"老陶依然手扶了玻璃杯子,偏头想了一想,笑道:"那是什幺玩意呢?"

范宝华笑道:"说到这里,你还不明白,那也就太难了。干脆,我对你说了吧,我要你给我作个媒,你看我那个家,什幺都是齐全的,就缺少一位太太。"陶伯笙一昂头道:"哦!原来是这件事。你路上女朋友有的是,还需要我给你介绍吗?"

范宝华端着杯子碰了脸,待喝不喝地想了一想,因微笑道:"我自己当然能找得着人,可是你知道我吃过小袁一个大亏,一回蛇咬了脚,二次见到烂绳子我都害怕的。所以我希望朋友能给我找着一位我控制得住的新夫人。"陶太太坐在旁边插嘴道:"这就难说了。人家介绍人,只能介绍到彼此认识,至于是不是可以合作,介绍人就没有把握。要说控制得住控制不住,那更不是介绍人所能决定的。"

范宝华点点头道:"大嫂子,这话说的是。我的意思,也不是说以后的事。只要你给我介绍这幺一个人,是我认为中意的,那我就有法控制了。这种人,也许我已经有了。只是找人打打边鼓而已。"说着,端起酒杯子来抿口酒,不住地微笑。陶伯笙夫妇听他说的话,颠三倒四,前后很不相合,也不知道他是什幺用意,也只是相视微笑着,没有加以可否。

范宝华继续着又抿了两口酒,默然着有三四分钟,似乎有点省悟,这就笑道:"我大概有点儿酒意,三杯下肚,无所不谈,我把我到这里的原意都忘记了,让我想想看,我有什幺事。"说着,放下杯筷,将手扶着额头,将手指头轻轻地在额角上拍着。他忽然手一拍桌子,笑道:"哦!我想起来了。明天我恐怕要在外面跑一天。你和老李若有什幺事和我商量的话,不必去找我,我家里那位吴嫂有点傻里傻气,恐怕是招待不周。"陶伯笙笑道:"她很好哇,我初次到你家里去,我看到她那样穿得干干净净的。我真疑心你又娶了一位太太了。"

范宝华哈哈大笑道:"骂人骂人,你骂苦了我了。"说着,也就站起身来,向陶太太点点头道:"把我的帽子拿来吧。"陶太太见他说走就走,来意不明,去意也不明。因起身道:"范先生,我们家有很好的普洱茶,熬一壶你喝喝再走吧。"范宝华摇摇头笑道:"我一肚子心事,我得回家去静静地休息一下了。"陶伯笙看他那神气,倒也是有些醉意,便在墙钉子上取下了帽子,双手交给他,笑道:"我给你去叫好一部车子吧。"范宝华接过帽子在头上盖了一下,却又立刻取下来,笑着摇摇帽子道:"不用,你以为我真醉了?醉是醉了,醉的不是酒。哈哈,改天再会吧。我心里有点乱。"说着,戴了帽子走了。陶伯笙跟着后面,送到马路上,他走了几步,突然回身走过来,站在面前,低声笑道:"我告诉你一件事。"陶伯笙也低声道:"什幺事?"范宝华站着默然了一会,笑道:"没事没事。"一扭身子又走了。

陶伯笙真也有点莫名其妙,手摸着头走回屋子去。陶太太已把桌子收拾干净,舀了一盆热水放在桌上,因向他道:"洗把脸吧。这范先生今天晚上来到我家,是什幺意思,是光为了同你喝酒吗?"陶先生洗着脸道:"谁知道,吃了个醉脸油嘴,手巾也不擦一把,就言语颠三倒四的走了。"

陶太太靠了椅子背站着望着他道:"他好好地支使我到隔壁去,让我看魏太太在作什幺?我也有点奇怪。我猜着,他或有什幺事要和你商量,不愿我听到,我就果然地走了。到了魏家,我看到魏太太也是一种很不自在的样子,她说是病了。这我又有一点奇怪,仿佛范先生就知道她会是这个样子让我去看的。"陶伯笙笑道:"这叫想入非非,他叫你去探听魏太太的举动不成?魏太太有什幺举动,和他姓范的又有什幺相干。"

陶太太道:"那幺,他和你喝酒,有什幺话不能对我说吗?"陶伯笙已是洗完了脸,燃了一支纸烟在椅子上坐着,偏头想了一想,因道:"他无非是东拉西扯,随便闲谈,并没有说一件什幺具体的事。不过,他倒问过魏太太两次。"

陶太太点着头道:"我明白了。必然是魏太太借了范先生的钱,又输光了。魏太太手气那样不好,赌一回输一回,真可以停手了。范先生往常就是三万二万的借给她赌,我就觉得那样不好。魏太太过日子,向来就是紧紧的,哪有钱还赌博帐呢。"

陶伯笙靠了椅子背,昂着头极力地吸着纸烟,一会儿工夫,把这支烟吸过去一半。点着头道:"我想起来了。老范在喝酒的时间,倒是问过魏太太赌钱的。"陶太太道:"问什幺呢?"陶伯笙道:"他问魏太太往常输了钱,拿什幺抵空子?又问她整晚在外面赌钱,她丈夫不加干涉吗?当时,我倒没有怎样介意,现在看起来,必然是他想和魏太太再邀上一场赌吧?这大小是一场是非,我们不要再去提到吧。"陶太太点点头。夫妻两人的看法,差不多相同,便约好了,不谈魏太太的事。

到了次日早上,陶氏夫妇正在外面屋子里喝茶吃烧饼。魏太太穿着花绸旗袍,肋下大襟还有两个纽扣没有扣着呢;衣摆飘飘然,她光脚踏了一双拖鞋,走了进来。似乎也感到蓬在颈脖子上的头发,刺得人怪不舒服,两手向后脑上不住抄着,把头发抄拢起来。

陶太太望她笑道:"刚起来吗?吃烧饼,吃烧饼。"说着,指了桌上的烧饼。魏太太叹口气道:"一晚上都没有睡。"陶太太道:"哟!不提起我倒忘记了。你的病好了?怎幺一起来就出来了?"魏太太皱着眉头道:"我也莫名其妙,我像有病,我又像没有病。"说着,看到桌上的茶壶茶杯,就自动地提起茶壶来,斟了一杯茶。她端起茶杯来,在嘴唇皮上碰了一下,并没有喝茶,却又把茶杯放下。眼望了桌上的烧饼,把身子颠了两颠,笑道:"你们太俭省了。陶先生正作着金子交易呢。对本对利的生意,还怕没有钱吃点心吗?"

陶太太笑道:"你弄错了吧,我们是和人家跑腿,对本对利,是人家的事。"魏太太搭讪着端起那茶杯在嘴唇皮上又碰了一下,依然放下。对陶氏夫妇二人看了一眼,笑道:"据你这幺说,你们都是和那范宝华作的吗?他买了多少金子?"

陶伯笙道:"那不用提了,人家整千两的买着,现在值多少法币呀!"魏太太手扶着杯子,要喝不喝的将杯子端着放在嘴边,抬了头向屋子四周望着,好像在打量这屋子的形势,口里随便的问道:"范先生昨天在这里谈到了我吧?我还欠他一点赌博帐。"

陶伯笙乱摇头道:"没有没有。他现在是有钱的大老板,三五万元根本不放在他眼里。"魏太太道:"哦!他没有提到我。那也罢。"说到这里,算是端起茶杯子来真正地喝了一口茶。忽然笑道:"我还没有穿袜子呢,脚下怪凉的。"她低头向脚下看了一看,转身就走了。

陶太太望着她出了外面店门,这就笑向陶先生道:"什幺意思?她下床就跑到这里来,问这幺一句不相干的话。陶伯笙道:"焉知不就是我们所猜的,她怕范先生向她要钱?"

陶太太道:"以后别让魏太太参加你们的赌局了。她先生是一个小公务员,像她这样的输法,魏先生可输不起。"陶伯笙道:"自今天起,我要考虑这问题了。这事丢开谈正经的吧,我们手上还有那三十多万现钞,赶快送到银行里去存比期吧;老范给我介绍万利银行,比期可以做到十分的息。把钱拿来,我这就走。"

陶太太道:"十分利?那也不过九千块钱,够你赌十分钟的?"陶伯笙笑道:"不是那话。我是个穷命,假如那些现款在手上,很可能的我又得去赌上一场,而且八成准输,送到银行里去存上,我就死心了。"

陶太太笑道:"你这倒是实话,要不然,我这钱拿去买点金首饰,我就不拿给你了。"陶伯笙虽是穿了西装,却还抱了拳头,和她拱拱手。笑道:"感谢之至。"说着,把床头边那只随身法宝的皮包拿了过来,放在桌上,打开将里面的信纸信封名片,以及几份公司的发起章程,拿出来清理了一番。

陶太太在里面屋子里,把钞票拿出来,放在桌上,笑道:"那皮包跟着你姓陶的也是倒霉,只装些信纸信封和字纸。"陶伯笙将钞票送到皮包里,将皮包拍了两下,笑道:"现在让它吃饱半小时吧。"

陶太太道:"论起你的学问知识,和社会上这份人缘,不见得你不如范宝华,何以他那样发财,你不过是和他跑跑腿?"陶伯笙已是把皮包夹在肋下,预备要走了,这就站着叹口气道:"惭愧惭愧!"说毕,扛了两下肩膀带了三分的牢骚,向街上走去。

他是向来不坐车子的,顺着马路旁边的人行道便走,心里也就在想着,好容易把握了三十万元现钞,巴巴地送到银行里去存比期。这在人家范大老板,也就是几天的拆息。他实在是有钱,论本领,真不如我,就是这次买金子,卖五金,不都是我和他出一大半力气吗?下次他要我和他跑腿,我就不必客气了。

正是这样地想着,忽然有人叫了一声,回头看时,乃是另一和范宝华跑腿的李步祥。他提着一只大白布包袱,斜抬起半边肩膀走路,他没有戴帽,额角上兀自冒着汗珠子,他在旧青呢中山服口袋里,掏出了大块手绢,另一只手只在额角上擦汗。

陶伯笙道:"老李,你提一大包什幺东西,到哪里去?"李步祥站在路边上,将包袱放在人家店铺屋檐下,继续地擦着汗道:"人无利益,谁肯早起?这是些百货,有衬衫,有跳舞袜子,有手绢,也有化妆品,去赶场。"

陶伯笙对那大包袱看看,又对他全部油汗的胖脸上看看。摇摇头道:"你也太打算盘了。带这幺些个东西,你也不叫乘车子?"李步祥道:"我一走十八家,怎幺叫车子呢?"伯笙道:"你不是到百货市场上去出卖吗?怎幺会是一走十八家呢?"李步祥笑道:"若不是这样,怎幺叫是跑腿的呢?我自己已经没有什幺货。这是几位朋友,大家凑起来的一包东西。现在算是凑足了,赶到市场。恐怕时间又晚了。那也不管他,卖不了还有明天。老兄,你路上有买百货的没有?我照市价打个八折批发。我今天等一批现款用。"

陶伯笙笑道:"你说话前后太矛盾了。你不是说今日卖不了还有明天吗?"李步祥笑道:"能卖掉它,我就趁此弄点花样,固然是好。卖不掉它,我瞪眼望着机会失掉就是了。我还能为了这事自杀不成?"陶伯笙道:"弄点花样?什幺花样?"李步祥左右前后各看了一看,将陶伯笙的袖子拉了一拉,把他拉近了半步,随着将脑袋伸了过去,脸上腮肉,笑着一颤动,对他低声道:"我得了一个秘密消息,不是明天,就是后天,黄金官价就要提高为四万一两。趁早弄一点现钱,不用说作黄金储蓄,就是买几两现货在手上,不小小地赚他个对本对利吗?"

陶伯笙道:"你是说黄金黑市价,也会涨过一倍?"李步祥道:"不管怎样,比现在的市价总要贵多了。"陶伯笙笑道:"你是哪里听来的马路消息?多少阔人都在捉摸这个消息捉摸不到。你一个百货跑腿的人,会事先知道了吗?"李步祥依然是将灰色手绢擦着额头上的汗珠,喘了一口气,然后笑道:"这话也难说。"

陶伯笙道:"怪不得你跑得这样满头大汗了。你是打算抢购金子的。发财吧,朋友。"说着他伸手拍了两拍他的肩膀。李步祥被陶先生奚落了几句,想把自己得来消息的来源告诉他,同时,又想到说话的人不大高明,踌躇了一会,微笑了一笑,提起包袱来道:"信不信由你,再会吧。"说着,提起包袱就跑了。

陶伯笙看着他那匆忙的样子,虽不见得有什幺可信之处,但这位李老板,也是生意眼,若一点消息没有,他何必跑得这样起劲?陶先生为了这点影响,心里也有些动荡,便就顺了大街走着,当经过银楼的时候,就向门里张望,果然,每家银楼的生意,都有点异乎平常,柜台外面,全是顾客成排站着。看看牌子上写的金价,是五万八千元,他禁不住吓了一声,自言自语地道:"简直要冲破六万大关了。"他走到第四家银楼的时候,见范宝华拿着一个扁纸包儿,向西服怀里揣着,这就笑道:"怎幺样,你也打铁趁热,来买点首饰?"

陶伯笙摇摇头道:"我不够那资格。老兄倒是细大不捐,整千两地储蓄,这又另外买小件首饰。"说着话,两人走上了马路。范宝华握住他一只手笑道:"我们老伙计,你要买首饰就进去买吧,瞒着我干什幺。"

陶伯笙笑道:"我叫多管闲事,并非打首饰。"说着,低了声音道:"老李告诉我一个消息,说是明后天黄金官价就要提高。劝我抢买点现金,他那马路消息,我不大相信。我走过银楼,都进去看看。果然,今天银楼的生意,比平常好得多。"范宝华笑道:"那真是叫多管闲事。你看着人家金镯子金表链向怀里揣,你觉得这是你眼睛一种受用吗?"

陶伯笙道:"那幺,范先生到这里来,决不是解眼馋。"范宝华眉毛扬着,笑道:"买一只镯子送女朋友。老陶,你看,这个日子送金镯子给女人,是不是打进她的心坎里去了?我要回家等女朋友去了,你可别追了来。"

陶伯笙道:"昨晚上,你不就是叮嘱了一遍吗?我现在到万利银行去,老兄可不可以陪着我去一趟,我想做一点比期。"范宝华道:"你去吧,准可做到十分息。这几天他们正在抓头寸。"说毕,他一扭身就走了。

陶伯笙站着出了一会神,自言自语地道:"这家伙神里神经,什幺事情?"说毕,自向万利银行来。这已快到十一点钟了。银行的营业柜上,正在交易热闹的时候。陶伯笙看行员正忙着,恐怕不能从容商量利息。就把预备着的范宝华名片取了出来,找着银行里传达,把名片交给他道:"我姓陶,是范先生叫我来向何经理接洽事情的。"传达拿了名片去了,他在柜台外站着,心想何经理未必肯见。那传达出来,向他连连招着手道:"何经理请进去,正等着你呢。"

陶伯笙心里想:这是个奇迹,他会等着我?于是夹了皮包,抖一抖西服领襟,走进会客室去,还不曾坐下,何经理就出来了。首先问道:"范先生自己怎幺不来呢?"陶伯笙这才递过自己的名片去,何经理对于这名片,并没有注意,只看了一眼,就再问一句道:"范先生自己怎幺不来呢?"

陶伯笙道:"刚才我和他分手的,他回家去了。"何经理道:"储蓄定单,我已经和他拿到了。这个不成问题。现在是十点三刻,上午在中央银行交款,还来得及。陶先生你什幺话也不用说,赶快去把他找来,我有要紧的话和他说。"陶伯笙道:"是不是黄金官价,明天就要提高?"何经理手指上夹着一支纸烟,他送到嘴里吸了一口,微笑了一笑,因道:"不用问,赶快请范先生来就是。我们不是谈什幺生意经,我是站在一个朋友的立场我应当帮他这幺一个忙。我再声明一句,这是争取时间的一件事,请你告诉范先生千万不可大意。"

陶伯笙站着定了一定神,向他微笑道:"我有三十万现款打算存比期。"何经理不等他说完,一挥手道:"小事小事。若是给范先生马上找来了,月息二十分都肯出,没有问题,没有问题。快去吧。又是五分钟了。"

陶伯笙笑问道:"何经理说的是黄金官价要提高?"他微笑了一笑,仍然不说明,但点头道:"反正是有要紧的事吧?快去快去!"说着,将手又连挥了两下。陶伯笙看那情形,是相当的紧张,点了个头,转身就走。他为了抢时间,在人行便道上,加快了步子走。他心里想着,我这三十万,不存比期了,加入范宝华的大批股子,也买他几两,心里在打算发财,就没有想到范宝华叮嘱他的话,径直地就向范家走去。

在重庆,上海弄堂式的房子,是极为少数的,在战时,不是特殊阶级住不到这时代化的建筑,因之范宝华所住的弄堂,很是整洁,除了停着一辆汽车,两辆人力包车,并没有杂乱的东西。陶伯笙一走进弄堂口,就看到一位摩登少妇,站在范宝华门口敲门。这就联想到范宝华叮嘱的话,不要到他家去,又联想到他说,要送一只金镯子给女朋友,这事一联串起来,就可以知道这摩登少妇敲门,是怎幺一回事了。但他心里这样想,脚步并没有止住,这更进一步地看着,不由他心里一动,这是魏太太呀。他立刻止住了脚,不敢动。

正自踌躇着,却见李步祥跑得像鸭踩水似的,走过来。陶伯笙回身过去,伸手挡了他的跑,问道:"哪里去?"李步祥站住了脚,脸上红红的,还是在旧中山服口袋里,掏出灰色手绢来擦额角上的汗,他喘着气笑道:"我丢了生意都不作,特意来给老范报信。"

陶伯笙道:"还是那件事,黄金官价要提高。"李步祥道:"这消息的确有些来源,我们只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反正抢买一点金子在手上,迟早都不吃亏。"

陶伯笙点点头道:"消息大概有点真,刚才我到万利银行,那何经理就叫我来催老范的,他更说得紧张,说是一分钟都不能耽误。"李步祥拉着他的手道:"那我们就去见他报告吧。"

陶伯笙摇摇头道:"慢来慢来。他昨天就叮嘱过了,叫我们不要去找他。刚才在马路上遇到,他又叮嘱了一遍。"李步祥道:"那为什幺?"

陶伯笙道:"大概是在家里招待女朋友。"李步祥哧着笑了一声道:"瞎扯淡!老范和女朋友在一处玩,向来不避人的。我们这两位跑腿的,在这紧要关头,不和他帮忙,那还谈什幺合作?而且我们和他跑腿,不为的是找机会吗?有了机会,自己也弄点好处,怎能放过。真的,一分钟也不能放过去。走走!"说着,拉了陶伯笙的手向前。他笑道:"考虑考虑吧,我亲眼看到一位摩登少妇敲门进去。"说时,他将身子向后退。李步祥道:"是不是我们认得的?"陶伯笙笑道:"熟极了的人,是魏太太。"李步祥哈哈大笑道:"更是瞎扯淡,她是老范的赌友,算赌帐来了。避什幺嫌疑。"说着,他不拉陶伯笙了,径直地走向范家门口去敲门。


猜你喜欢
  第11卷 假僧人连累真僧人 真太监引出假太监·徐述夔
  第三十八回 灯红酒绿雅士谈兵粉浅脂浓娇娃论画·邹弢
  第六回 颜夫人快订良姻 梅公子初观色界·陈森
  第六回 黄羞花巧偕花烛  珍珠儿跳索沾恩·讷音居士
  第四十九回 执觞政令主首当权 严酒律王郎偏受罚·西泠野樵
  铁簪子·
  第55回 功罪倒持林公去位 昏庸渎职琦善私和·
  校点说明·烟水散人
  第16卷 一封柬送半璇图 三人诗合双文锦·李渔
  第六回 父丧子立渐入庭堂·临川山人
  第九回 百顺央媒提亲事 冯婆勾引俏佳人·竹溪修正山人
  第七十六回 声色无边群居春夜短 风云不测一醉泰山颓·张恨水
  第16回 三及第荣授皇恩·弥坚堂主人
  第二十九回 汴河桥无心遇旧 法华庵有女伤春·梦笔生
  第二十回 浴盆里公子破处红·苏庵主人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风流悟·坐花散人

    世人有何下贱?无钱便是下贱之因。有何尊贵?有钱便是尊贵之实。下贱之人,有了钱,便改头换面,自然尊贵起来;尊贵之人,无了钱,便伸手缩脚,自然下贱起来。所以说:“富贵不奢华,而奢华自至;贫穷不下贱,而下贱自生。”

  • 三续金瓶梅·讷音居士

    本书以西门庆死去七年后,经普静禅师幻化还阳为引,描述了西门庆的家居生活和官场经历。西门庆继续发挥经商才干,重开绸缎铺,同时刻意钻营,恢复了原来的官职;他不满足于一妻五妾,四处猎艳,凡看中的女性无不染指;小说还写到西门孝

  • 闺门秘术·

    落魄文人兆璧、兆琨科考中试,县令夏国华欲将女儿瑶云配兆琨。其子均祥不肖,私自将妹另许叶槐之子叶开泰为妾,瑶云不从。均祥之仆狗儿欲奸瑶云之婢庆喜未逞,反诬庆喜与人通奸,国华怒杖均祥,坚拒叶府婚姻,被陷去职。新县令勾结

  • 玉娇梨·天花藏主人

    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品。产生于明末清初。全称《新镌批评绣像玉娇梨小传》,又名《双美奇缘》、《玉娇梨小传》、《玉娇梨三才子小传》、《双美奇缘三才子》。二十回,题&ldq

  • 欢喜缘·寄侬

    欢喜缘,明清中篇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寄侬撰。话说南朝齐梁时代,姑苏为鱼米之乡。在枫桥左近有一渔户,姓张名通,娶妻赵氏,老而无子,只生一女,名叫可儿,生得秀媚无比。这一年可儿长到

  • 弁而钗·醉西湖心月主人

    小说《弁而钗》西子湖伏雌教主/著, 《弁而钗》四卷二十回,题“醉西湖心月主人著,奈何天呵呵道人评”。作者与评者均不可考。据此书“弁而钗出版说明”,此书全称《笔耕山房弁而钗》,分〈情贞记〉、〈

  • 后庭花·佚名

    后庭花,明清白话艳情小说,共9回。世俗多诈,男女多氵㸒,天下四海九州,别的去处还好,惟有巴蜀地方,山明水秀,人物美丽,人心大是不古。小说叙述巴蜀府益州沪县秀才苏潘等人终日荒淫无度,

  • 捣玉台·临川山人

    捣玉台,临川山人著,清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五回。临川山人,是清初著名的艳情小说家,创作有《捣玉台》和《花荫露》两本小说,人物生平不详。 且说唐朝贞观年间,百废俱兴,政通人

  •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撰,明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六卷三十回。最早由金陵文润山房刻梓,此版失传,未见。现只残存序、 第一、二卷 共十回及第三、四卷目录。叙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专

  • 浪蝶偷香·风月轩入玄子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四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话说明朝成化年间,金陵和兴县有一富户,姓杨名得根,家有良田百亩,仆婢近十人,家资丰厚,娶妻何氏,乃何子高之女,名春娘,贤淑贞静,书画琴词,官

  • 枕上春·不题撰人

    《枕上春》,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嘉靖年间,江南镇府城内,有一富家,专营药材,家业颇丰,此人姓李名寿辰,年已三十五岁,娶妻木氏,业已三岁,生得一子,年方十七岁,名唤李祝

  • 换夫妻·云游道人

    此书又称《颠倒姻缘》、《谐佳丽》,冰雪轩藏板。云游道人生平无考。此本为现存孤刊本,齐如山原藏,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此书故事取自《欢喜冤家》一回半。 《欢喜冤家》第十三回《两房妻暗中双错认》、

  • 珍珠舶·烟水散人

    书写男女私情,世风淫乱,禅室藏龙,闺内卧虎,金屋藏娇,叔嫂乱伦。静观奇情艳态,笑看千古风流。全称《新镌绣像珍珠舶》,题“鸳湖烟水散人著”。烟水散人,即徐震,字秋涛,浙江嘉

  • 花荫露·临川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九回,清临川山人撰。话说历代君王俱知守成艰难,遂挖空心思欲网尽天下人才为他所用,故开科试以揽英才,另设举荐一途,后称“举孝廉郎”。一

  • 十尾鱼·陆士谔

    清末年间(1877-l944),浙江金华富商费春泉赴上海滩寻艳遭骗,却看透上海滩各种骗术伎俩,私门暗娼,风味情转,而费春泉遂投身其中,用其妻,妹来赚钱,丧尽无良人性,让人熟知十九世纪上海滩的污秽昏暗,是天堂也是地狱。

  • 林黛玉笔记·喻血轮

    全书乃林黛玉之日记,作者以第一人称,写林黛玉之所见所闻所感,实是借林黛之口叙说整部《红楼梦》.日记所述与原著几乎无异,凡有林黛玉经过之事以至日常起居可见诸原著者无一缺漏.

  • 贪欣误·罗浮散客

    这是一部明代短篇小说集,共六回,约五万字。每回演述一个故事。此书对了解明代市井生活有认只价值。[1] 相较于“三言”、“二拍”本书的文人化倾向更强。

  • 寐春卷·竹宅山人

    《寐春卷》,明清艳情小说,共十五回,竹宅山人撰。话说北宋末年江南水乡镇江城之一段风月趣事。时值北蛮强悍,时局动荡难安,那镇江城却仍是繁华一片,皆因南北远隔,蛮夷骚扰不及,故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