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贾宝玉初登翰林院 林如海再授都城隍
且说宝玉、黛玉、晴雯、金钏儿坐的这四朵金莲飘至大观园潇湘馆的院前,“唰”的一声落下地来,四个灵魂都吃了一惊。四朵金莲倏然不见。宝玉的阳魂定了定神,往四下里一望,果然就是潇湘馆。回头看了看黛玉、晴雯、金钏儿的阴魂,都在那里喘息,正欲向黛玉的阴魂说话,忽听竹帘动响,紫鹃从房内走出,在院子里张望,又见莺儿从一边端了个茶杯儿来。
宝玉的阳魂见了,不胜欢喜,忙叫道:“紫鹃、莺儿姐姐,你看我们都回家来了。”只见紫鹃、莺儿两个人就像一无所见,一无所闻的似的,并不理他,各自去了。宝玉的阳魂向黛玉的阴魂道:“妹妹,你看紫鹃、莺儿这两个丫头,怎么也不理咱们了呢!”黛玉的阴魂道:“是了,想来咱们这如今还都是些鬼魂,他们自然是看不见、听不闻的。且别管他,咱们且进去看看咱们的肉身到底在这里呢没有?”又向晴雯、金钏儿的阴魂道:“你们也各自找一找你们的肉身去罢。”说毕,便同宝玉的阳魂进了潇湘馆。仔细看时,只见对面放着两副床帐,东边睡的是宝玉的肉身,西边睡的是黛玉的肉身。又见宝钗在黛玉的身上拍着挤奶喂他。宝玉的阳魂笑道:“林妹妹,你看宝姐姐疼你不疼你。”黛玉的阴魂见了,也十分感激。正在伤感,只见宝钗立起身来,将他盖的夹被儿向他肩头上掖了一掖,便走过来望四下里瞧了一瞧,自己笑着上了宝玉的床帐,解开衣钮,睡在旁边,照样儿挤乳喂他。黛玉的阴魂见了,忙笑着把宝玉的阳魂向床上一推,早已归了本壳。
却说宝钗正与宝玉挤奶,起初尚觉挤着费力,后来便觉宝玉自己噙了ru头会咂起来,心下正然惊异,忽听那边床上黛玉“嗳哟”了一声,唬了宝钗一跳,连忙爬了起来。回头一看,只见黛玉在床上睁开了眼睛,手足都能动转了,不胜欢喜。忙走了过来,歪在他床边,轻轻的问道:“妹妹,你的真魂从太虚幻境回来了么?”只见黛玉点了点头儿。宝钗正欲再问,又听宝玉在那边床上叫道:“宝姐姐,人家才尝着甜头儿,你怎么又走了呢!”宝钗听见宝玉说出话来,就知道他的魂也归了壳了,忙回过头来道:“你悄默声儿的养着罢,等我安顿了林妹妹就过去了。才刚儿是你师父说,教给你们每人灌些人乳,培培元气,太太就教人在外头寻去了。我怕外头寻来的不大干净,所以我才悄悄的给你们俩人嘴里都挤着喂了些儿。这也不过是一时之权宜,你一会儿嚷嚷的人家都知道了,可是个什么意思呢。”正然说到这里,只见紫鹃、莺儿一齐走来叫道:“二奶奶,这个人乳果然妙的很,我们刚给晴雯、金钏儿俩人灌了半杯,谁知道立刻就都活过来了。这会子也都会说话了。”
两个人一面说一面走了进来。仔细看时,只见宝钗歪在这边床上向黛玉说话,那边床上宝玉已经披衣拥被坐了起来。紫鹃见了,不胜惊喜,道:“二爷和林姑娘也都活过来了。莺儿妹妹,你快告诉太太们去罢。”莺儿听了,便如飞的跑了。
这里,紫鹃也歪在黛玉的旁边问道:“姑娘,你这会子可觉得心里明白些儿了么?”黛玉又点点头儿道:“紫鹃姐姐,我的衣裳是谁给我脱的?”紫鹃道:“没有别人,就是我和二奶奶。”黛玉听了,向宝钗道:“姐姐你上床来,把我搂着坐了起来。紫鹃姐姐,把我贴身的衣赏替我穿上,拿枕头把我靠的坐着罢。就是这个样儿,过会子太太们来了瞧着不雅相。”
宝钗道:“妹妹,我想你是才还了魂的人,身子还是弱的,恐怕坐起来心慌气短,不如躺着到底爽快些儿。横竖盖着被窝,又怕什么呢!”黛玉道:“姐姐放心,不相干的,我心里并不发慌,气也不短,倒觉气爽神清;不过觉着浑身一丝劲儿也没有的。”宝钗听了,忙上床来,将黛玉扶了起来,揽在怀内,顺手取了件葱绿夹纱小袄儿替他披在身上。紫鹃便替他伸袖扣钮,又取了件桃红夹纱小衣,将手伸在被里替他轻轻的穿好。
又取过两个靠背来,将他倚着坐好,又命紫鹃坐在旁边,拿蝇拂子给他赶苍蝇。安置妥协,宝钗这才下来。
刚要去瞧宝玉,只听黛玉又叫道:“姐姐!”宝钗听了,忙转过身来。黛玉道:“姐姐,你怎么把他和我安置在一块儿了呢?过会子太太们来了瞧着,我脸上怪不好意思的。”宝钗听了笑道:“前儿老太太来家托梦,都明明白白的告诉了老爷了,说你们在太虚幻境,老太太和姑太太作了主儿,将你们已经成过了缘,日后回了生,也就不用另举动了。所以今儿是太太吩咐的,教把你们俩人安置在一块儿,我一个人也好照应。你怎么倒又发起虚来了呢?”黛玉听了又道:“既是太太吩咐的也就罢了。姐姐,你过去告诉他,千万莫教他当着人和我说话。”宝钗听了笑道:“罢哟!你也太啰嗦了。前儿在太虚幻境的那一晚上,你怎么没有这些啰嗦,样样儿也都依了人家了呢?”黛玉听了笑着啐了他一口,道:“你去罢,看我仔细当着紫鹃说出你那天晚上的那个样儿来。”宝钗听了笑着也啐了他一口。刚一转身,只见宝玉早穿了白纺丝单裤儿、玉色纱衫儿趿拉着鞋儿走了过来。向宝钗深深的作了一揖道:“姐姐的贤德,姐姐的好处,我也一言难尽了。”宝钗听了,也觉伤心,忙道:“你也躺着养养神儿罢,怎么才还了魂可就穿上衣裳下了地了呢?”
宝玉才要答言,只听莺儿在院子里嚷道:“太太来了!”
又听王夫人在院子里走着说道:“三四下里都来告诉,把我的腿都走疼了。”宝玉听了忙迎到门口,一见王夫人进来,便跪了下去请安。王夫人一见,吃了一大惊道:“这还了得,怎么才还了魂可就下地走来了。”说着,便拉了宝玉的手,流泪道:“我的儿,快到你床上躺着去罢,看仔细着了风。等我瞧瞧你林妹妹,咱们再说话儿。”宝玉道:“太太放心,不相干的。我原比不得林妹妹,他们仍乃是死后还魂,必要小心将养。我原是在大荒山睡觉,这会子只算一觉睡醒了,身子原是无病无灾的,又不发软,可怕什么呢!过会子穿了衣裳还要到书房里见老爷去呢。”王夫人忙道:“你今儿暂且将养一天,明儿早起再去见你老爷也还不迟。我的儿,你听我的话我就喜欢了。”
说着,便拉了宝玉到他的床边,硬揿着教他躺下,这才过黛玉这边来。一见了黛玉,也就伤起心来,流泪道:“我的儿,你这会子心里不觉怎么发慌么?怎么才还了魂可就坐起来了呢!”
黛玉拉了王夫人的手,哭道:“为我一个人,教老爷、太太受了多少的委屈,担了多少惊怕。外甥女儿真是世上的一个罪人了。”王夫人听了拭泪道:“我的儿,你快别说这样话了。你是才还了魂的人,身子是弱的,那里禁得住哭呢!”又向宝钗道:“姑娘,你和紫鹃把你妹妹扶着躺下,静养一会子才好。”
说毕,自己便坐在宝玉的身旁,又细细的盘问当日如何出了场跟了僧、道出家,以及毗陵驿叩见贾政,又到了太虚幻境、地府的这些缘故。宝玉就在床上躺着,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一遍。
王夫人听了,这才喜欢起来了。乃向宝钗道:“姑娘,你也没有张罗着给他们预备下些儿吃的么?我想他们才还了魂的人少进些饮食,到底又精神些儿。”宝钗道:“早起我就告诉过柳家的了,教他熬下些儿鸭汤燕窝粥预备着,不知这会子得了没有。莺儿你去瞧瞧去,若是得了,你就教柳嫂子端了来罢。”莺儿答应,才一转身,只听宝玉叫道:“莺儿姐姐,你问柳嫂子有什么烧煮的大肉,给我片一盘子来,我肚里只觉饿的要紧,只怕稀粥未必中用。”王夫人听了,伤心道:“我的儿,你从来不要吃这些油腻东西,可怜见儿的,这都是在大荒山靠的馋透了。莺儿,你去告诉柳家的,把预备老爷晚上吃的烧鹿尾、烧鸭子、锅烧羊肉片一盘子来。我的儿,你可要酌量着吃,可莫要一顿吃多了,那可不是玩的。”又向宝钗道:“我才刚儿是从凤丫头那里来的,我见平儿和巧姐都只张罗了凤丫头,把个尤二姐撂的怪可怜见儿的。我才教你三妹妹和你史大妹妹在他屋里照应着些儿。迎丫头那里,也只有大太太和你大嫂子两个人,我到那里也瞧瞧去,等莺儿拿了粥来,你就照应着他们俩人吃罢。瞧着宝玉,莫由着他的性儿吃的多了。”说毕,便自往紫菱洲去了。
宝钗送了王夫人去后,仍回到黛玉床前,只见黛玉靠着靠背,闭目养神。宝钗便坐在旁边,正要和紫鹃悄悄的说话,只见宝玉在那边床上,面朝里躺着嚷着:“饿死人了,这个饭怎么这样难呢!”宝钗听了,笑着才要差紫鹃去催,只见黛玉睁开眼睛笑道:“姐姐你听,怎么把个人饿的嚷起来了呢!”宝钗笑道:“你想想,他这有多少日子没吃饭了,怎么怪得他饿呢!”黛玉听了点头,道:“姐姐说的倒也是,我这会子也觉心里空起来了。”紫鹃听了,也不等宝钗吩咐,便走出去催饭。
刚到了院子里,就见莺儿和柳家的端了两个捧盒来了。紫鹃见了,忙进来在宝玉、黛玉的面前每人各放了一张小炕桌儿。
莺儿和柳家的打开捧盒,在黛玉的面前放了四碟精巧的南小菜,一鼓子燕窝鸭汤粥。宝玉的面前放了一盘烧鹿尾、烧羊肉、烧鸭子,三攒一碗燕窝鸡皮汤,两中碗大米饭。宝玉一见,忙坐了起来,拿起筷子,也不挑拣,大口家的乱吃起来。顷刻吃完了两碗饭,还在那里夹肉吃。宝钗见了笑道:“够了罢,看仔细吃多了。你倒喝半碗粥罢。”宝玉听了,这才放下筷子,摩着肚子笑道:“这才舒服了,我也不喝粥了。林妹妹吃的是什么?”宝钗道:“林妹妹喝了一碗燕窝粥,吃了两片笋干儿。”
宝玉又道:“姐姐,你怎么不吃饭?”宝钗道:“我才陪着林妹妹喝了些儿粥,已经饱了。”宝玉听了,便跳下床来,拿筷子夹了一块烧鹿尾,走过这边,送到黛玉的唇边,笑道:“妹妹,你吃一块儿这个罢。”黛玉见了摇头皱眉,道:“我是才回了生的人,脏腑虚弱,那里吃得这个东西呢!”宝玉道:“这是鹿尾吧,吃了是暖下元的,和鹿茸的功用差不多儿。吃不得的东西我也肯给你么?”宝钗也笑道:“妹妹,这原是好东西,比不得别的什么肉,你就吃这一块儿也不相干的。”说的黛玉无奈,只得张开嘴接去吃了。宝玉笑着过来,又夹了一大箸子,又到宝钗的唇边去喂。宝钗见了忙笑着躲,道:“我才和林妹妹一块儿吃的饱饱儿的了,又吃这个作什么呢?”宝玉笑道:“这是我的一点敬心儿,难道姐姐的下元是不该暖的。”
招的众人都笑了。宝钗笑道:“你们瞧瞧,这又不是涎脸来了么!”柳家的在旁笑道:“二奶奶,你老人家吃了罢,别臊了二爷的手。人家世上的夫妻们,和和气气原该是这样的。”宝玉听了向莺儿、紫鹃笑道:“你们俩人听听,可见你们两位姑娘连柳嫂子也不如了。”说的众人又笑了。宝钗教宝玉闹的没了法儿,只得也张开嘴接着吃了。柳家的这才收拾撤去了杯盘。
只见莺儿端了漱盂来,向紫鹃道:“紫鹃姐姐,咱们也张罗着给晴雯、金钏儿姐姐送点吃的去呢。”宝玉听了,忙道:“柳嫂子,你就把我们才吃的这个,连盒儿送给他们俩人去罢!”柳家的听了,笑着端了捧盒各自去了。宝钗向莺儿、紫鹃道:“你们俩人照料着他们两个吃了,你们也就偷着空儿吃饭罢。
过会子只怕大奶奶和姑奶奶们都要来的,那会子可又不得闲了;况且我过会子也得到他们各处看看去。”鹃、莺二人答应,也就去了。
这里宝玉见房中无人,便也坐在黛玉的床上,一手拉了宝钗的手,一手拉了黛玉的手,放在自己鼻子上,闻闻这个,又闻闻那个。二人笑着,一齐把手夺了回去。宝钗道:“我看这个屋里总也离不得人了。但自没了人,就该你涎得脸了。”黛玉道:“你安安静静儿的坐着,趁这会子没有人,我教你们瞧一个东西。”说着,便从被窝里摸出一个小匣儿来递与宝钗,道:“这是昨儿警幻仙姑给的,我只说带不来呢,谁知道才刚儿我一伸腿,倒教他把我垫了一下子,这也就奇怪极了。”宝钗接来一看,只见匣盖儿上写着:“有求必应,无感不灵”的八个字。揭去盖儿,大家仔细一看,只见装着许多黄表纸条儿,上面画着朱砂篆字,形如蝌蚪。大家细细的辨认,似乎像是四句话语,乃是“万应神符,各宜佩带,阴阳相逢,两无阻碍”。
宝钗看了不解,乃向黛玉道:“你看这符上的咒语,令人不解,到底要他作何使用呢?”黛玉接来仔细看了一遍,忽然猛省,道:“是了,据我想来,必是我父亲做了京都的城隍,将来大家相见,必然要用这个符的。”宝钗听了笑道:“可也是呢,你说的果然不错。”又向宝玉道:“你明儿见了老爷,也打听打听姑老爷到了任了没有。昨儿我听见太太说,奉了皇上的旨意,领出国帑给姑老爷修庙,也不知如今动了工了没有。”宝玉道:“这事不劳你们费心,我明儿自然要打听的。你们瞧。那匣儿里还有一副小小的册页,何不也拿出来看看。”宝钗听了,伸手取了出来,果是一副册页。打开看时,也都是些蝌蚪篆文,仔细辨认,却都一个字儿也辨别不出,知是仙机,不敢深究。忽听窗外有人走的脚步响,连忙合上,并灵符一总仍旧收在匣内。只见紫鹃走了进来,笑道:“晴雯、金钏儿两人也都喝了些儿燕窝粥,这会子都睡着了。才刚儿太太差人来教告诉二奶奶说,老爷吩咐的,说他们都是才还了魂的人,身子是虚弱的,不许众人来往的瞧看。等到明儿早起,才教奶奶、姑娘们过来呢。太太说教二奶奶好生照应着二爷和林姑娘,也不必到别处去了。”宝钗听了,忙将匣儿递与紫鹃,道:“这是你姑娘要紧的东西,你拿去替他收在好处,小心着些儿。”紫鹃接来看了一看,知是慎重之物,便自收藏去了。
这里黛玉向宝钗笑道:“姐姐,听起紫鹃说来,这会子也未必有人来了,你何不着人把小哥儿抱来我看一看。”宝钗听了才要开口,早见宝玉站了起来就往外跑。宝钗连忙上前一把拉住问道:“你往那里去?”宝玉道:“林妹妹要看小哥儿,等我叫个人来好抱去。”宝钗道:“你这又是胡闹来了,那里要你亲自去叫人呢!快给我好好的坐下,看仔细太太知道了,又该说,得了..”正说时,只见莺儿点了灯来放在桌上,宝钗便命莺儿往怡红院教奶妈子把桂哥儿抱来。莺儿答应,去不多时,只见麝月打着个明角灯儿,奶妈子抱着桂哥儿,用锦绷包裹,莺儿在后相随,一齐走了进来。宝玉见了,连忙接过来,抱在怀内仔细瞧了一瞧,但见眉目面庞,仿佛与自己差不多儿,不由得心中大喜,忙放在黛玉的怀内,向宝钗深深的作了一个揖,笑道:“有劳,有劳!多谢,多谢!”宝钗红了脸使性子道:“你看,你有点样儿吗?这是怎么说呢,也不怕奶妈子们瞧着笑话。到底也拿出那个做爷的体统来吗!”宝玉听了回头一看,果见奶妈子、莺儿、麝月都在那里抿着嘴儿笑,也觉不好意思,乃向莺儿、麝月道:“你们俩人把这位嫂子让到外间喝茶去,过会子等我叫你们,你们再来。”奶妈子和莺儿、麝月听了,只得笑着都向外间去了。
这里宝玉便拍在床沿上看黛玉引桂哥儿耍笑。果见桂哥儿眉目流动,似有知识一般。喜的宝玉忙来解黛玉的衣钮,笑道:“妹妹,你给他奶吃,看他肯吃不肯吃。”黛玉着了急,两手揽着桂哥儿又不能动弹,早被宝玉解开衣钮,将一个新剥的鸡头肉露了出来。急的黛玉叫道:“宝姐姐,你看他这个闹法,你也不管一管儿,仔细唬着小哥儿。怎么总是这样涎脸呢!”
招的宝钗也笑了,忙将宝玉推过,道:“林妹妹是才回了生的人,那里禁得小孩儿尽自揉搓呢!等我给他吃吃奶,仍旧教奶妈子抱了睡去罢。”于是,从黛玉的怀里将桂哥儿抱了过来,吃了会子奶,这才叫过奶妈子、麝月来,仍旧抱了回去。此时紫鹃也来了,宝钗便命莺儿、紫鹃铺陈了卧具,大家安寝。一宿晚景不提。
到了次日黎明,宝玉便起来。梳洗已毕,先到贾政、王夫人处来请安。此时贾政要上朝,早已起来了。宝玉走到房中,见了他的父母连忙跪倒,伏地大哭,招的王夫人又哭起来。贾政见了便也伤心流泪,忙拉了宝玉起来,道:“我的儿,你这如今仰赖上天的福佑,仙师的慈悲,诸事遂心如意了。从今以后,你可要洗心涤虑,痛改前非,奋志潜修,力图上进,也不枉了你父母生你一常”宝玉哭着,忙答应了几个“是”。贾政拭泪,才要命宝玉坐在旁边,只见贾琏、贾环、兰哥儿叔侄三人听见宝玉来见贾政,也都一齐过来相见。彼此请安慰问,又大家伤感了会子,这才各按次序列坐两旁椅上。
只听贾琏躬身禀道:“侄儿今早起来,听见旺儿进来回说,宫里有信出来,说娘娘昨日回了生,身体康健如常,万岁爷甚喜,御驾亲临慰问,贵妃之上又加封了“皇”字。不知老爷、太太几时进宫请安去呢?”贾政听了,沉吟了一会,道:“这件事并未奉旨,未可造次。等我到朝里讨讨宰相大人们的训示,或求他们代为口奏,此事方可举行。倒是与林姑老爷修庙一事,我倒要和你商量商量。昨儿户部里已经发下帑银来了,我昨儿也到城隍庙相度了形势,无非添新补旧,无庸另事更张。派了工部司官一员董理其事。过会子你也带了林之孝到那里照料照料。”贾琏听了,忙答应了一个“是”。只见宝玉站起来禀道:“前儿我们在太虚幻境,老太太当面吩咐,教告诉老爷,在姑老爷庙旁替另建盖一所房子,以备老太太和我大哥哥居祝庙内四犄角儿上,再盖四院小房,给冯渊、秦钟、潘又安、崔文瑞四人安置家眷。前儿姑老爷也说,十五日到了任,办完了公事就到咱们家来拜会老爷来呢!”贾政听了诧异道:“阴阳路隔,如何能够泪见呢?”宝玉道:昨儿我们来的时候,警幻仙姑给了有百余张灵符,佩在身边就可以阴阳相见了。”贾政听了,半信半疑,只得说道:“既是如此,你过会子将灵符取来,分给家下诸人伺候着就是了。”正然说到这里,只见丫头们端了莲子桂圆汤来,每人面前放了一碗。贾政、王夫人与贾琏、宝玉、贾环、贾兰每人喝了一碗莲子汤,贾政这才穿了公服上朝去了不提。
这里宝玉又和贾琏、环哥儿、兰哥儿叙了一会,又和王夫人撒了一会的娇儿,这才大家散去。宝玉回到潇湘馆,刚一进门,早见史湘云、探春、惜春、李纨四人都围在黛玉的旁边列坐,彼此都哭的红眼妈儿似的。一见宝玉进来,大家都站起来,彼此慰问,又淌了会子眼泪。宝玉道:“史大妹妹,我只说你们昨儿必要过来看我们的,我们昨儿就等了你一天。”湘云道:“你还说呢,昨儿我们心里也急的什么似的,二婶娘又教我们照应照应尤二姐姐,直闹到下晚儿。后来二婶娘又吩咐说,索性明儿再往别处看他们去罢,今儿让他们好生将养将养。所以我和三姐姐晚上到秋爽斋去的时候,还从你们门前过去的。问了问老婆子们,说你们已经都睡了,我们俩人倒在晴雯、金钏儿屋里坐了好一会才回去的。”宝钗听了忙道:“怎么你们俩人昨儿就在尤二姐姐房里整闹了一天么?”探春笑道:“可不是呢。说来还是个大笑话儿,尤二姐姐昨儿午时还魂之后,我们只问了他两三句话的工夫上,他就龇牙咧嘴的嚷肚里疼起来了,就要往后去蹲一蹲。我想他是才还了魂的人,如何下得地呢,教丫头们拿过尿盆子来,垫了灰,大家扶着他蹲在上头,闹了足有两个时辰,挣得脖子脸通红,总撒不下来。史大妹妹就说想是凝滞住了,给他熬上些大黄芒硝汤来喝了行动行动。我说他是才还了魂的,身子虚弱极了,那里用得狼虎药呢。我们俩人正较量,忽听他猛然放了个山响的大屁,打的尿盆子“当”的响了一声,招得云儿就笑的不得活了,他才说觉得肚里松快了好些。拿出盆子来看时,连一点儿粪也没有,竟是黄澄澄的一块金子。我们正都诧异,他才告诉我们说,他当日原是吃了金子死的。”众人听毕都笑起来。
李纨笑道:“这都是凤丫头的过失。你们俩人昨儿看见凤丫头来没有?”探春道:“我们昨日原也想瞧他去呢,因为太太差人告诉说教他们静静的将养一天,不必彼此来往,吵吵闹闹的,所以我们昨儿也都不曾过去瞧他。”宝钗忙道:“既是如此,过会子我也和你们一块儿看看他们去。”湘云道:“既是宝姐姐也要去,咱们大家也就去罢。先到紫菱洲看看二姐姐,再过那边瞧凤姐姐去。这里也让林姐姐静静的养养神儿。”众人听了,一齐起身告辞。宝钗也随了众人,都往紫菱洲去了。
这里宝玉送了众人去后,向黛玉笑道:“妹妹,你昨日从太虚幻境带来的小匣儿呢?才刚儿我告诉了老爷,说恐怕姑老爷晚上来拜,早些儿拿出灵符来分给家下的众人佩戴上,免得临时周章。”黛玉道:“你也没打听打听修庙的事动了工了没有?我父亲到底到了任了没有?”宝玉道:“修庙的事我才也照着老太太的吩咐,也都告诉老爷了。如今已经差了琏二哥哥照料去了。至于上任的事,阴阳相隔,如何能够知道呢?只看晚上姑老爷来不来可就知道了。”黛玉听了忙向紫鹃道:“你去把昨儿宝姑娘交给你的那个小匣儿取了来。”紫鹃答应,自去取匣不提。
且说宝玉见紫鹃去了,房内无人,便拉了黛玉的手低声笑道:“妹妹,我昨儿夜里给宝姐姐请罪,你听见了没有?”黛玉听了,用指头在他脸上划着,悄悄的笑道:“亏你也不害个臊,还敢腆着脸告诉人来了,我怎么没有听见呢。”宝玉又笑道:“我们后来事情你可听见了没有?”黛玉又低声笑道:“好有人样的事,我怎么没听见。等我过会子没人的时候,我还要问问宝丫头呢,看他还敢说嘴不说了。”宝玉笑道:“罢哟,你何必又惹的他揭挑你呢?依我说,你只好好的将养你的身子,等养的壮朗了,咱们也要请个罪。”黛玉听了忙笑着啐了他一口。只见紫鹃拿了匣儿进来,递与黛玉,黛玉接来,揭开匣盖,取出灵符来递与宝玉。数了一数,共是一百八十四张。算了算,荣宁两府主仆男妇、亲戚人等恰符其数。
宝玉欢天喜地的拿了灵符,重新到王夫人上房里,和王夫人按着两府主仆上下各房的人数儿,都分妥当了,命丫头按头分送。刚然完毕,只见焙茗跑的喘吁吁的在院子里叫道:“姑娘们快请二爷去,老爷在朝房里差了人来,说万岁爷在御书房立等召见二爷呢!”宝玉听了,跑出来问道:“什么事?我在太太这里呢。”焙茗道:“二爷快穿衣裳去罢,万岁爷立等召见呢!马已经都备停当了,老爷在朝房立等着呢。”宝玉听了,忙进去告知了王夫人。王夫人忙命丫头们如飞的到稻香村,将兰哥儿举人的公服取了两件,扶侍宝玉穿了。走出大堂,早见李贵把马伺候妥当了,宝玉飞身上马,出了府门,顿辔加鞭,不多一时到了朝门。步行而入,只见北静王和他父亲在朝房里坐着说话,别位官员都散朝回去了。宝玉见了北静王连忙跪下,叩头请安。北静王忙拉了起来,笑道:“昨儿贵妃娘娘还魂后,万岁爷御驾幸临看视。娘娘面奏了你们在太虚幻境之事,所以今早办完了国政,万岁爷下了御书房,立刻召见。你来的很快,很好。整理整理衣冠,跟了我进去罢。”说着,便立起身来,拉了宝玉的手,从龙禁门角门进去了。
这里贾政一人在朝房独坐,心下蹐跼不安,正不知召见有何旨意。约有两个时辰,只见北静王笑吟吟的带了宝玉出来,向贾政笑道:“政老,恭喜,恭喜!令郎奏对详明,万岁龙心甚喜,又下旨命他讲了几章四书,也讲的深合上意,即传口旨,将令郎补授了翰林院侍讲,并赐金莲玉烛,着与令甥女完姻。俟在翰林上行走有功,另加恩赉。”贾政听了,连忙向上叩谢了圣慈,又谢北静王推引之恩,这才一同散朝回府。
一到府门,就见有许多报喜的人,在门外吵着讨赏,贾政下了车,便吩咐从重赏了报子。进了书房,早见贾赦、贾珍、贾琏、贾环、贾蓉、贾兰喜气盈盈的都在那里等候。宝玉见了贾赦、贾珍连忙跪下请安。贾赦、贾珍忙拉了起来。贾蓉也过来与宝玉请安。大家欢喜交集,叙了会子别后的情事。贾政又带了宝玉,到祠里祭拜了一番,便吩咐厨下伺备家宴。父子、叔侄、兄弟就在荣禧堂吃起喜酒来,共叙天伦之乐。坐间,贾赦、贾政又勉励了宝玉一番忠君报国的大道理。直吃到红轮西坠,明月东升,方才撤了残席。点起灯来,大家都在院内吃茶乘凉。
忽见林之孝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禀道:“才刚儿外面来了一个人,手持名帖,说新任城隍大老爷俟人静之后亲来拜会。刚把名帖儿递到奴才手里,那个人就不见了。”贾赦听了,忙接过名帖来,在灯下一看,只见上写:“愚妹丈林如海顿首拜”,不胜惊喜,忙递与贾政。贾政接来看了,忙命宝玉进去告知了王夫人,并着合家男妇先行佩上神符,重新将荣禧堂打扫收拾。里里外外,悬灯结彩,铺设的焕然一新。
约有二更时分,街上人烟寂静,鸦雀无声。忽听远远的鸣锣响道,就知是林公来了。贾赦、贾政率领子侄都换了公服。
不多一时,果见林公来了,到了荣禧堂下轿。贾赦、贾政忙迎了上去,抱腰拉手,彼此伤悲了多会,这才携手揽腕,往里相让。重门洞开,直至贾母的上房里面,点的灯烛辉煌。果然众人佩了神符,细视林公,果与生人无异,就在贾母的正中榻上,分宾主坐定。贾珍又领着宝玉、贾琏、贾环、贾蓉、贾兰等一齐过来,与林公请安拜见。林公一一的答礼,叙了会子寒温。
邢夫人、王夫人也过来相见,喜悲交集,各按次序就坐。丫环献上茶来,茶罢,林公便将自那年扬州捐馆、以及地府作城隍,认了贾珠、贾母之事,逐一的告诉了贾赦、贾政。二人听了,忙问贾母现在何处,林公笑道:“老太太现在随任来了,因你们盖的新宅子尚未落成,暂且与令妹同祝候房子盖完了再搬过去。”贾赦、贾政听了,忙吩咐套车备马伺候,过会子同姑老爷一块儿到庙里去叩见老太太。丫头们听了,忙去传话。这里邢夫人、王夫人又问贾母、贾夫人在地府的光景。
林公正要回答,只见焙茗飞也似的跑了进来,禀道:“太太,大爷回来了。”宝玉、贾兰二人听了,连忙迎了出去。王夫人便也立起身来。走到房门口等候。只见贾珠一手拉着宝玉,一手拉着贾兰,从荣禧堂的屏风外眼泪汪汪的转了进来。未知母子相见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十三章·徐枕亚 第二回 赵子交际输赠头涂生得珑又望蜀·醉西湖心月主人 卷四 寻芳雅集·吴敬所 临清驿气杀癞头官 大同府喜遇知心友·娥川主人 第四十四回 宴梅屏重展大观园 寿椒掖试演千秋舞· 第十二回 二色鬼刀下俱废命· 第三十四回 桃花社香口赋新诗普陀山飞灾逢故剑·邹弢 第三十五回 西岳进香收虎怪 南郊直夜制猿精·海圃主人 第一段 骖凤翥仙侣临凡 诣龙湫神僧飞锡·李春荣 二十五· 三十· 南山井·省三子 第四回 龙伯青忍辱绍箕裘 增朗之避风登仕服·钱锡宝 第八十二回夸旧游当筵论因果结新知背地设机关·朱瘦菊 第一回 费春泉初临繁华地 马静斋宴客一品香·陆士谔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