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七回 碧落侍郎侍姬共戏 紫薇学士学使超迁

作者: 郭则沄

  话说宝玉自赤霞宫前院回来,钗黛二人已将房门扣上,任宝玉如何央及,只是不开,也不答言。宝玉恨道:“你们不理我,我拚着今儿站一夜,也不走的。”只听黛玉道:“我和宝姐姐有好些事趁今儿要商量的,你好好的替我上西屋去睡,我明儿还留宝姐姐一天补还你。你若不听我的话,我可从此不理你了。”宝玉又再三叮嘱,明天别放宝姐姐回去,黛玉答应了。
  方憋着闷气,懒懒的向西屋走来。
  晴雯迎着笑道:“奶奶们不要你了,我们再把门关上,看你往那里去?”金钏儿道:“二爷为什么不跪着求求?也许二位奶奶心就软了。”宝玉正在不高兴,便说道:“你们都没有好人。人家做这么大的瘪子,还要拿人取笑。”紫鹃笑道:“你们别惹二爷生气了,我给二爷铺床去。”宝玉笑道:“那回我对你只说了两句《西厢》,‘若与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忍使你叠被铺床’,你姑娘就翻了,要告诉老爷去。如今真和他同了鸳帐,还叫你叠被铺床么?”麝月道:“二爷真好记性,小时候的事总忘不了。可记得那回袭人家去,晴雯又病了,二爷还亲自铺床呢。”宝玉见晴雯在小榻上歪着,不由得笑道:“难道说你病,你就病了么?”晴雯道:“我今儿喝多了,手都是冷的,你给我焐着罢。”麝月又道:“二爷,你看金钏儿喝醉了,脸上堆着通红的胭脂,你还不去吃了么?”你一句,我一句,似小鸟儿乱哨似的,倒把宝玉一肚子闷气给化掉了。
  笑着对他们道:“二位奶奶轰我来了,你们就替了他们。紫鹃、晴雯你替林妹妹,金钏儿、麝月你替宝姐姐,咱们也唱个连台戏。”晴雯撇嘴道:“若说谁替了谁,我们也不配,也犯不着替人家。今儿一定是林姑娘的主意,紫鹃向来赤胆忠心的,叫他都替了罢。”金钏儿道:“紫鹃专会假正经的,咱们三个人今儿看他的好看,以后还说嘴不说嘴?”紫鹃道:“我惹不起你们这一群疯狗,我到老太太屋里去,看你们还敢来不?”说着,便要跑出去。晴麝二人赶着追上,拉了回来,把房门咕冬一声关上了。那一夜他们如何混闹,无从知晓,只可说是一宿无话。
  次日早起,黛玉先起来,叫了几声,无人答应。只听到西屋里一片喧笑之声,便埋怨宝钗道:“都是你要挡他出去,这时候还在那里胡闹呢!叫凤丫头听见了,又是笑话。”宝钗道:“你去吓唬吓唬他们,别让他由着性儿再闹了,仔细老太太听见。”黛玉道:“我不去,若去咱们一块儿去。”歇了一会,那边嘻嘻哈哈闹的更不像话,黛玉硬拉了宝钗一同过去。只见宝玉歪在红蕤枕上,晴雯麝月架着紫鹃,往宝玉身上送。金钏儿从他二人夹缝里伸进手去胳肢紫鹃,宝玉又伸手胳肢晴雯。
  晴雯忍着笑,只不肯撒手。五个人笑做一团,钗黛二人进去都没有看见。黛玉道:“天到什么时候了,还不好好起来,越变越成了小孩子。叫外人听见了,什么意思?”晴钏等听见黛玉发话,才都放了手。宝玉笑道:“你们赶出我来哟!如今见我们这里热闹,又赶着来了。”宝钗道:“美得你!谁还赶了来呢,臊也替你臊死了。”说着,便拉黛玉道:“咱们梳头洗脸去罢,不要管他们了。”
  二人回至东屋,紫鹃麝月也跟过去伺候。这里晴雯金钏儿服侍宝玉穿好了衣裳,也走了过去。钗黛二人尚在梳洗,宝玉站在镜台前,看看这个,又瞧瞧那个,也帮着他们调脂弄粉。
  等钗黛梳洗完了,就着洗残的水胡乱洗了几把,便算洗过脸了。
  黛玉不依道:“你这不长进的毛病还不改么?”一面忙叫晴雯换上热水和干净手巾,重新看他洗过。宝玉又央及黛玉替他梳头,黛玉道:“你叫他们弄去罢,他们都闲着,何必在这里凑热闹呢。”宝玉不肯,又千姐姐万姐姐的央及宝钗,宝钗没法子,便让他坐下,慢慢的替他梳篦。篦好了,仍旧将四围短发编成小辫,归到顶心发上,总编一根大辫,用青绦结祝却短了从前押辫子的四颗珍珠,宝钗道:“你那珠子又丢在那儿了?”黛玉笑道:“姐姐你忘了,他做过和尚的,辫子都丢了,那珠子还能留住么?”宝玉笑道:“我这和尚可是带头发的,只把辫子拆散了,梳一个抓髻。那珠子一时用不着,镶在剑鞘上了。”
  一时梳罢,宝钗黛玉忙着要到贾母处请安。宝玉道:“好姐姐,好妹妹,且慢着走。你们昨儿晚上到底商量些什么?说给我听听。”黛玉道:“商量的事多着呢,一时那里说得完?横竖回来总要告诉你的。”便和宝钗携手去了,宝玉也随后上去给贾母请早安。贾母见他三人都在身旁,甚为欢喜,叫鸳鸯打开箱子,取出两枝八宝累凤钗,给钗黛每人一只,说道:“这还是祖老太太给我的呢,你们留着,将来给你孙子媳妇罢。”
  三人陪着贾母说了一会闲话,却不见凤姐。原来凤姐在这里打了一个花胡哨,便和尤二姐同寻三姐儿去了。
  宝玉见贾母闷坐,便道:“老太太到了这儿还没去看那绛珠仙草呢!今儿没事,去看看罢。”贾母问:“那草种在那里?他们说是林丫头的前身,可是真的?”宝玉道:“他们都这么说,那里找真去?新近才开的花,就在绛珠宫,离此不远,老太太坐轿子去罢。”当下便命侍女们预备轿子,贾母坐了。
  宝玉和钗、黛、鸳鸯、翡翠等都跟随在后。行至前院,凤姐、尤二姐从小院出来,刚好遇着。凤姐道:“你们大队人马上那里去啊?”鸳鸯笑道:“你只管跟着来,反正有个好地方。”
  于是大家同走。贾母一路看那溪光树色,处处清幽,笑道:“到底出来走走的好,这样真山真水,咱们在城里头决见不到的。”
  一眼望见白石牌坊,对凤姐道:“你瞧那牌坊,不就像省亲别墅么?”凤姐道:“那回我初到这里,隔着牌坊分明瞧见宝兄弟,一晃就不见了。问那仙姑,他说了一句什么‘田鸡不搁烙铁’,可把我给懵住了。至今还怀着闷葫芦呢。”黛玉道:“那田鸡和烙铁从来没到一块儿,一定是‘天机不可漏泄’,到你耳朵里,就出了新闻了。”
  一时到了绛珠宫,凤姐上前搀住贾母下了轿,走近石栏。
  见那仙草的花尚在盛开,绿姹红妍,迎人欲舞,又添了许多新蕊。贾母和凤姐、宝钗都是初见,非常叹赏。宝钗道:“这草轻盈袅娜,另有一种丰神。蘅芜院里那些异草没有比得上的,怪不得人说是林妹妹的前身,真有几分像他呢!”鸳鸯道:“你还不知道呢,他从来没开过花,刚好林姑娘喜事那两天就都开了。这能说是附会么?”宝玉素性喜聚不喜散的,见那花连绵不断,正合他的心事,对着仙草暗自点头。
  大家看了一回,便同至里院正厦。黛玉让贾母在炕上歇息,正对着窗前竹影。贾母笑道:“林丫头真和竹子有缘,这银红纱罩着碧绿的竹叶,比那茜红的更显着鲜艳呢!”凤姐道:“这里的好处就在这几棵松树,一片竹子。一进来就觉得分外清凉,若是三伏天,陪着老太太在这里过夏,那才好呢!”贾母笑道:“你这猴子不开眼,又看上人家的房子了,也得问人家肯借不肯借哟!”黛玉笑道:“横竖是空着,凤姐姐若喜欢这里,今儿就住下,不用回去了。”凤姐笑道:“一个人住着也没意思。这么深的屋子,那竹子又阴沉沉的,我还有点害怕哪!”尤二姐道:“我来陪姐姐。”鸳鸯笑道:“你信他呢,他在地狱里什么没见过?还怕那些。”凤姐道:“我从先就不懂得什么叫害怕,到那里见了许多奇形怪状的,把我的胆子吓破了!我若都说出来,只怕你们闭起眼睛就想到那个样儿,夜里还睡不塌实呢!”
  宝钗初到,留心细看,真是瑶窗绣户、玉几金床。那案上还堆着许多书卷,捡开一册看了,恰好夹着黛玉自谱的琴曲,拉着宝玉同看。黛玉连忙来抢,已来不及。宝钗念了一遍,笑向宝玉道:“你看颦儿这番深情,在那时候还惦记着你呢!”
  黛玉脸上微红,笑道:“这宝丫头真不是人,来了就乱翻腾,也不问一声。”宝钗笑道:“这如今还有什么要紧呢?”
  鸳鸯搀着贾母各处都看了一遍。黛玉见贾母高兴,便说道:“老太太就在这里摆饭罢。”贾母道:“也好罢。”黛玉忙即吩咐侍女们至赤霞宫传话,将老太太和各人的饭都用提盒送来。
  好一会才送到,即在外间摆齐,陪贾母同吃。吃罢漱了茶,大家散坐。闲谈一会,鸳鸯服侍贾母至东屋歇中觉。钗黛和众人都进了西屋,也有歪着歇息的,也有悄悄谈话的。黛玉又打发人去请迎春、香菱,预备陪贾母凑牌。
  宝玉如何坐得住,自去看那侍女们浇花。忽见妙玉从宫门外进来,便上前迎了几步,说道:“妙公轻易不出门的,不意在此相遇。”妙玉道:“今儿听说蘅芜君来了,想寻他谈谈,走到赤霞宫,他们说都在这里呢。我想他是就要走的,这一错过,又不定几时才能遇着,所以赶着来了。”宝玉道:“他们都在后头呢,我来引路。”便陪着妙玉一路走进。黛玉隔窗瞧见宝玉同着一个人,以为不是迎春便是香菱,却不料是他,等进了西屋,方才看出。大家都见了礼,黛玉先向妙玉致谢,妙玉笑道:“你还未能免俗。”又向宝钗道:“我想不到你会到这里来,你也未必想到我会来寻你罢?”宝钗知他遇劫遭难,不免慰问一番。妙玉道:“‘者易缺,皓皓者易污’,我从来厌恶浊俗,致干天忌,才有此番磨折。如今我倒想穿了,只要保得自己身心干净,其余都是不相干的。”宝钗道:“你这见解更高了,本来一切诸相都是空的,连我相尚须化除,何况那些人相众生相呢?”黛玉道:“说到佛法,本不应有垢有净,分明是一片清净心,着了恚,便是心垢。你此番算是悟澈了!”风姐、尤二姐听他们说的,全然不懂。
  忽听一片说笑之声,原来是紫鹃晴雯同着迎春香菱来了。
  鸳鸯连忙从东屋出去,摇摇手,叫他们轻声。却不料贾母已被吵醒,连唤两声鸳鸯,鸳鸯答应了,先自进去。迎春香菱等到了西屋,见钗黛二人正和妙玉说话,都道:“今儿真是好日子,连妙师父都请到了。”妙玉道:“我来是不用请的,若请我还未必来呢!”凤姐见紫鹃晴雯送了牌来,便忙着安排牌桌。妙玉见人多了,站起来要走,黛玉道:“你难得来的,再坐坐。等老太太凑上牌,咱们到那屋说话去。”一时贾母扶着鸳鸯过来,见了妙玉,笑道:“咱们今儿来看花,就遇见菩萨,这真是借花献佛了。”妙玉道:“像老太太这么大福气,一心念佛行善,才是真正女菩萨呢!”贾母又问妙玉住在那里,近来做些什么?闲谈了一会儿,凤姐道:“菱姑娘、二妹妹都等着呢,老太太就上场罢。”贾母又向妙玉道:“恕我年老放肆。”便和迎春、凤姐、尤二姐、香菱大家入坐,斗起牌来。
  钗黛二人看了一会,悄悄的拉着妙玉往东屋来。宝玉正在堂屋里帮着侍女们煎茶,黛玉瞧见,笑道:“这不是忙的事,你又忙些什么?”宝玉笑道:“我丹炉都炼过的,还不知道火候么?”钗黛二人陪着妙玉入室坐定,侍女们已将茶煎好送进。
  原来是武彝山的雪梨茶,用梅花上的雪水煎的,取名双雪茶,连茶具也是一色粉定。宝钗道:“这么快,未必煎得好罢?”
  妙玉斟了一杯细细品着,却非常赞美。少时,宝玉进来,四人啜茗闲谈。谈到琴学,妙玉见壁上古琴,拿下来抚摩一回。宝玉央他弹了一曲《普安咒》。倾耳听去,宛然是一片梵声,等到二十一段弹完了,天已向暮,妙玉兴辞回去。那边贾母的牌也散了,大家同回赤霞宫用晚饭。
  那晚上,宝钗仍旧住下。宝玉又问他们商量何事,黛玉道:“事情呢,原也多得很,我今天乏了,懒得说,你只问宝姐姐罢。”宝钗道:“林妹妹的意思,看珠大哥单另另的怪可怜,想求老太太把鸳鸯给了他。我想老太太眼前虽有两个丫头,那一天离得开鸳鸯?况且,鸳鸯那性子素来高傲,说一是一的。
  那回大老爷要他,他赌气发了重誓,还有第二句话可说么?不如不说的为是。”宝玉道:“你们还不知道珠大哥的脾气呢,我约他到这里来,他再三不肯。说是见了家里人又要牵动尘心,还是不见的干净。这程子天天想走,若不为林姑老爷不久要转天曹,约着在这里见面,他早就走了。就是鸳鸯有得商量,他也未必肯要呢,这件事大可不必。此外还有什么事?”
  宝钗道:“提起第二件事,那可得问你了。林妹妹因为他们四个人虽是服侍你惯了的,可都有些孩子气。因此想起袭人,要把他接了来,你看好不好?”宝玉道:“他跟了蒋琪官,无情无义的走了,我还要他做什么?”宝钗道:“你既不要他,为什么听见他要赎身出去,害得你赌咒发誓,连八人轿子都许下了。你以为我们不知道么?”宝玉道:“那时候我被他迷惑住了,谁知道他是这种人呢?他说的别人就用八人轿子抬他,他死也不出去的,怎么跟着个唱戏的就走了呢?”宝钗道:“他走这一步也很不值得,如今琪官犯了事,押在监里,袭人到处去求爷爷告奶奶的,还没有弄妥。那回来求我,简直换了一个人似的。不但形容比先憔悴,连谈吐也显得卑鄙,那里跟得上晴雯麝月他们?”黛玉道:“姐姐,你从前看他那么好,怎么口气也变了?我倒觉得他可怜!”宝钗道:“不要说我是没出闺门的姑娘,就连太太、我妈妈,那一个不说他好?就是这位二爷,还不是当他天字第一号的?只怕除掉他的林妹妹,就要数袭人了。”宝玉道:“我早已看透他了,那回送绢子给林妹妹就避着他。后来撵晴雯的时候,我知道是他使的坏,还点了他两句。究竟因他是服侍多年的人,临走还给他托个梦,叫他自己打正经主意,如今可怨谁呢?”黛玉道:“嗳哟!要不要由你,说上这一车子的话给谁听,我不过白说罢了。”
  宝玉道:“你们说了一夜,我那盖园子的计划可说了没有?”黛玉道:“你要仿大观园一模一样的盖个园子,给姐姐妹妹们住,固然是你的痴想。其实也何必呢?天下名园多得很,除掉大观园,就没有好样子么?”宝钗道:“家里园子是从前胡老名公的手稿,丘壑布置不俗,可也不算尽美。即如藉香榭、凹晶馆一带,水面都不甚宽,那四围山景,也少些点缀。依我说只可节取,你爱那两处坐落,或是精巧,或是幽雅,仿取大意未为不可。”三人一直谈到更深,方同就寝。次日黎明,黛玉宝钗先起来梳洗完了,才把宝玉催起,同送宝钗生魂回至荣府。
  这两天宝黛二人只顾和宝钗眷恋不舍,却累得秋纹碧痕诸人见宝钗一直睡了三天三夜,都惊慌不定。幸亏莺儿知道,宝钗点了那香是往太虚幻境去寻黛玉的,将大致情形告知他们,并将门窗衾帐一齐掩好,不许大惊小怪。王夫人见宝钗连日未曾上去请安,打发人来问过几次。第二天又亲自来看,只见宝钗睡在那里,气色呼吸如常,摸他身上也并无寒热。莺儿又将宝钗入梦的话回了王夫人,这才放心。
  直至第四天早起,莺儿在屋里守着,忽听宝钗说道:“你们好好回去,老太太那里替我说到,免得他老人家惦记。”莺儿问道:“姑娘和谁说话呢?”方把宝钗惊醒,便叫莺儿。莺儿忙即上前道:“姑娘身子都好么?怎么去了这多天,把太太可吓着了。我把太虚幻境的话回了太太,还是半信半疑的呢!”
  宝钗道:“我当天就要回来的,可巧赶上林姑娘生日,老太太再三留我,二爷和林姑娘也不肯放,一直闹到今天。你们先上去回明了太太,好叫太太放心。”秋纹答应去了。奶子也抱了蕙哥儿进来寻奶奶,此时蕙哥儿尚不甚懂事,说道:“奶奶,他们不叫我进来,都是莺儿不好,快打他。”宝钗怎么哄骗都不肯信,只叫打莺儿。到底假装着打了莺儿两下方罢。蕙哥儿又要宝钗抱,说道:“好几天没抱我,怪想你的!”宝钗见他怪可怜的,抱过来哄了一回。
  刚抽着空洗洗脸拢拢头,探春便来了,说了几句话。又是湘云和惜春同来,湘云道:“宝姐姐,你怎么去了这些天,害得我们提心吊胆的。若回不来可怎么好?”宝钗道:“若真个回不来,我就算超生了!那有这种造化呢?”正说着,又是平儿来了,问起太虚幻境之事,宝钗只得细说了一遍。探春道:“这么说,他们那里比家里还热闹呢!”湘云道:“老太太向来高兴找乐的,又有凤姐姐从旁凑趣,有这两个人,就抵过多少人了!”平儿听说凤姐已经免罪,从地府到了那里,更为欣慰,说道:“宝二奶奶再去的时候,我也跟了去见见我们奶奶。”
  宝钗笑道:“你们凤奶奶的脾气也变好了,和尤家二姐儿住在一个院里,姐姐长妹妹短,过得很亲热,这不是新鲜事么?”
  探春道:“你去了这两天,咱们这里也有好些新闻呢。昨儿有旨意,兰哥儿升了内阁学士,即行来京供职。琏二哥听一个小军机说,北静王密保了三个学政:一个是东粤学政姓庄的,一个是江南学政姓徐的,那一个便是兰小子。同日奉旨内用,大概都可望进军机的。我替他们算,四月里可以到京,正是芍药开的时候,那年金带围的先兆就算验了。”平儿道:“我听说兰哥儿中会那年,老爷替他排了八字,说是一定要登台阁的。不怕他不发达,还怕他发达太骤,不知道世路艰难。他如今升得这么快,可见也是命中注定的。”
  探春道:“还有一件痛快的事,前天孙家打发两个婆子来,说二姐夫因为重利放债被人告发,拿交刑部。那世袭的官儿革掉了,恐怕还要办罪。求这里老爷太太看在二姑娘面上,替他去说说情,希望从轻发落。太太向来面软的,也含糊答应了。
  论理正该叫他多受点罪,才是活报应呢。”平儿道:“那孙姑爷向来是六亲不认的。我记得那年抄家,他不许二姑娘回来,说是怕沾着晦气。又打发人来说大老爷犯了事,那笔银子要二老爷身上还的。如今他倒霉了,倒认起亲戚来,真是笑话。”
  宝钗道:“我在太虚幻境听老太太对二姑娘说,这种狠心崽子早晚总有报应的,想不到报应得这么快当。”
  一时又见薛姨妈和邢岫烟从院外进来,原来也是因为宝钗两三日未醒,不免担心。听说醒了回来,赶来看视,和大家都见了。薛姨妈瞧见宝钗,先仔细打量一番,又问他有什么不舒服没有。听宝钗说到黛玉生日,贾母领头凑份如何热闹,又像近在眼前似的,便道:“姑奶奶,你多住两天也没什么,为何不打发人回来送个信儿,也省得家里悬心。”探春笑道:“那是另一个世界,二嫂子就要送信回来,可打发谁呢?”薛姨妈也不由得发笑,道:“我真是老糊涂了,听他说得活龙活现的,那像是做梦?比住在北城的跑一趟南城还要方便。”
  正在说笑,王夫人打发玉钏儿来请宝钗,薛姨妈道:“咱们一起去罢,兰哥儿升了官,我还没给姨太太道喜呢!”探春、惜春、湘云、平儿也要往王夫人处请安,便一同上去。走到院里,见那棵海棠开得满枝满树的花,一片通红,露不出绿叶。
  大家都道这花儿今年开得真好,同在花下赏玩一回。平儿道:“这就是那年重活的,还是我送来的红绸子,交给袭人,替他披挂,倒长得这么好了。”薛姨妈道:“难怪这府里要分外兴旺,连花儿也死死活活的变成如此茂盛,这都是跟着气运走的。”
  说着,臻儿赶了来,薛姨妈便扶着他一路走到上房。
  宝钗见了王夫人,先磕头道喜。王夫人细问太虚幻境的情形,宝钗如同背书似的又述了一遍。王夫人听到贾母和贾珠、宝玉诸人都在那里团聚,又是欣慰,又是伤感。薛姨妈道:“姨太太大喜,兰哥儿升了,眼看要进军机,就是宰相的地位。
  他才多大年纪,只怕古来都不大有的。”王夫人叹道:“宝玉不是和兰儿同中举人的么?偏又走那条路了,若比起聪明,兰儿还赶不上他呢。”探春道:“二哥哥是天生一个奇人,他如今在天上做碧落侍郎,分位也不小,古今做大官的尽多,修成神仙的能有几个?太太应该替他喜欢才是。”王夫人道:“这话固然不错,只是家里总看不见他了。他迎养老太太这也是应当的,怎么只听他们接姐姐、看妹妹,我这里总不来看看呢?”
  薛姨妈道:“哥儿也有这种孝心,究竟做了神仙,那能跟凡人一样,说到那里就到那里?”王夫人和薛姨妈也许久没见,谈起家常孜孜有味,便坐住了。宝钗要到议事厅清理这两天积压的事,探春、惜春、湘云送他到厅上,便分路入园。
  那天正是二月十五,算是大花朝。大观园里一般丫环们都打扮得花枝招展,有的在荇叶渚柳堤上踏青,有的在红香圃竹篱外打秋千,有的三三五五的聚在一块儿,做斗草蹴等戏耍。
  惜春走进园中,便寻路自回栊翠庵去。探春、湘云见春光明媚,陡添游兴。先至蜂腰桥畔看了一回杏花,虽尚未落,却已开到十分绚烂。那些海棠、林擒、鸾枝、丁香,都在盛开。一路行来,处处都是红娇紫姹。一直步至红香圃,那些丫环打秋千的正打得高兴,你推我送,笑语纷喧。见探春、湘云来了,都迎上来请安。湘云捡了一架秋千,翻身跳上,来回打了十多次。
  探春道:“算了罢,你打的还没有他们的高,现什么眼呢?”
  湘云笑道:“比你们不会打的总要强点。”又打了几次,慢慢放平下为,已是珠汗沾透。
  歇了一会,便同至圃中看花。只见连畦芍药,才露出两三寸红芽。去年添种的几十棵牡丹,却已吐蕊含苞,有些分出颜色。探春道:“这里芍药有你那回花间沉醉,总算不负春光。只牡丹从未赏过,等到盛开了,咱们起个‘牡丹社’罢!”湘云道:“咱们赏了许多花儿,倒把花王冷落了,究竟是个缺典。有些人菲薄牡丹,也是一偏之见。不要说国色天香,就是那种绮丽风华,别的花那比得上呢?咱们若起社,也得稍为筹备,只可推蘅芜君做社长了。”探春道:“起社也不必甚忙,别看花骨朵那么大,开起来总还得一二十天。那时候,也许稻香老农回来了,这回还不该扰他的东道么?”湘云道:“咏牡丹必须丽之作,词中宜于吴梦窗的长调,诗中宜于温李的七言古体。一首律诗不够写的,最好是用七古联句。且到那时再商量罢。”又各处看了一回。探春便邀湘云至秋爽斋闲谈,到了斋中,天渐渐的阴起来,湘云怕要下雨,匆忙回去。
  少时,便下了几阵细雨,那雨点打在梧桐新叶上,沙沙淅淅的响。探春用过早膳,闷坐无聊,添了一炉篆香。心想:这雨倒是好雨,只不知刚才所见盛开的海棠,被雨打残了没有?
  又想起那海棠既枯复荣,好像和宝玉、黛玉、宝钗三个人死死生生的因果都有关系,便借此做了一首海棠诗。做完了细吟一遍,颇为得意。又另抄了两纸,等雨住了,打发人送与宝钗湘云,约他们同做。不知宝钗、湘云见了此诗做与不做?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二十五回 缘投波浪里 恩向小窗亲·梦觉道人
  第六十三回了夙孽债赎三生享遗财蓑披一件·朱瘦菊
  第二十回 嫁王孙夜走名姝 失优差痰迷心窍·苏同
  第九回 逼上斩面血溅扇 施巧计慈母代嫁·孔尚任
  第128回 送女婿何素赠银 为图婚恶人生事·牛瑞泉
  第十二回 皮员外使憨钱买臭厌 沈子金涂假血庆新红·丁耀亢
  第六十五回 空起押衙心终乖鹣鲽 不须京兆笔且访屠沽·张恨水
  第二十回 不尽欲言慈帏询爱子 无穷之恨古渡忆佳人·张恨水
  卷四诈伪类 裴县尹察盗猎犬·余象斗
  第十二回 柳丝莺歌织春色 黄花红叶叠秋光·尹湛纳希
  第五十八回 奚十一主仆遭恶报 潘其观夫妇闹婬魔·陈森
  第八回 田北平虔誠沐浴變形換面受皇恩·
  第七回 露水夫妻成结发 牙床重整旧风流·吴还初
  (二)·
  第四十五回兵败城西军曹丧胆营迁闸北司令无颜·朱瘦菊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龙阳逸史·醉竹居士

    《龙阳逸史》全书由二十个短篇故事所组成。书中所称「小官」,即江南地区对卖淫少年之惯称。《龙阳逸史》里的小官,形象丰富多元,有用尽心机攀龙附凤、有巧施诡计勾引「买主」、更有与兄弟、姊妹争风吃醋,力抢一夫者。围绕

  • 浪蝶偷香·风月轩入玄子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四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话说明朝成化年间,金陵和兴县有一富户,姓杨名得根,家有良田百亩,仆婢近十人,家资丰厚,娶妻何氏,乃何子高之女,名春娘,贤淑贞静,书画琴词,官

  • 桃花艳史·佚名

    清代白话中篇世情小说。六卷十二回,作者不详。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合影楼刊本,封面题《新刻桃花艳史》。每卷两回,卷首又题《新编桃花艳史》,无序跋,当为清代前期或中期的作品。小说叙唐代少女金桃儿与才子李辉枝的爱情故事

  • 换夫妻·云游道人

    此书又称《颠倒姻缘》、《谐佳丽》,冰雪轩藏板。云游道人生平无考。此本为现存孤刊本,齐如山原藏,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此书故事取自《欢喜冤家》一回半。 《欢喜冤家》第十三回《两房妻暗中双错认》、

  • 春幄莺飞·春江隐士

    春幄莺飞又名画眉缘,清春江隐士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四回。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 啼痕止恨清明雨。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

  • 三续金瓶梅·讷音居士

    本书以西门庆死去七年后,经普静禅师幻化还阳为引,描述了西门庆的家居生活和官场经历。西门庆继续发挥经商才干,重开绸缎铺,同时刻意钻营,恢复了原来的官职;他不满足于一妻五妾,四处猎艳,凡看中的女性无不染指;小说还写到西门孝

  • 鸳鸯阵·古棠天放道人

    《鸳鸯阵》,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古棠天放道人著。苟非天作之合,纵使男欢女爱,意密情坚,才貌门楣,各投所好,或千方百计,挥金购求,甚有父母之命即专,媒灼之言更合,欢欢喜喜,道是百年姻眷

  • 桃花庵·佚名

    又名《卖衣收子》、《齿痕记》、《过街楼》、《站门楼》、《明伦堂》。言苏州双竹巷富家子张才赴虎丘山玩会,遇道姑陈妙善,二人眉目传情。妙善题诗赠扇,张至庵中匿居数日,暴病身亡。后妙善生子,留诗张才遗物衣襟之内,包裹婴

  • 美妇人·不题撰人

    民国艳情通俗小说,共五回,不题撰人。书叙从前有个少年,姓令狐,名韩樾。家里虽然是做生意的,长得却是眉清目秀,平时也有学人吟诗作词,对弹琴更是有一手。这天他到了京城来游玩,骑着一

  • 双合欢·青心才人

    《双合欢》清朝章回小说,又名《金云翘传》、《双奇梦》。全书4卷20回,署名青心才人编次,成书于顺治、康熙年间。传本在中国近年才发现。国外日本有内閤文库藏本。作品主人公王

  • 玉娇梨·天花藏主人

    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品。产生于明末清初。全称《新镌批评绣像玉娇梨小传》,又名《双美奇缘》、《玉娇梨小传》、《玉娇梨三才子小传》、《双美奇缘三才子》。二十回,题&ldq

  • 昭妃艳史·

    《昭妃艳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六回,不题撰人。 话说金废帝海陵王初名迪吉,后改名亮,字元宫,乃辽王宗干第二子。为人伪善奸诈,躁急多猜忌,残忍仕数。年十八,以宗室子为奉将军,迁骠骑上

  • 红楼春梦·佚名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

  • 玉楼春·白云道人

    《玉楼春》清代长篇世情通俗小说,白云道人所作,共二十四回。本书为明清艳情小说《巫山艳史》的翻版,其刊刻书坊啸花轩为康熙年间专刊淫书的书坊。书中主人公皆不务正业,四处拈花

  • 春闺秘史·不题撰人

    春闺秘史,清代中篇艳情通俗小说,不题撰人,凡十回。 却说清末民初年间,姑苏城内,出了一位风流才子,这人姓周名碧卿,是个世家子弟、家境也还丰裕,上无父母,下无兄弟,一手持家,好不一自一

  •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三回。且说那大宋徽宗朝年东京金明池边,有座酒楼,唤着春悦楼。这酒楼有个开酒肆的阮大郎。娶妻赵氏,夫妻二人尚未有子,却也和睦相处,朝

  • 碧玉楼·竹溪修正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小说,十八回。题“竹溪修正山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今存积善堂刊本。似出嘉庆间。后来的排印本名《帏中采》。书叙河南清城富户王百顺,娶妻张碧莲。百顺未能遂碧莲之欲,为吴能怂勇,出外求方

  • 枕中秘·吴贻先

    《枕中秘》作者吴贻先,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清仁宗嘉庆中前后在世。著有《风月鉴》十六回,《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传于世。书言古来圣贤学问生而知之者,固不待言;其次亦莫非由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