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三回 长安宫同日拜丹纶 清虚殿双飞簪彩笔

作者: 郭则沄

  话说贾琏来至外书房,贾蔷正在坐候,忙站起请安道:“二叔大喜。”贾琏不解,问有何喜事?
  贾蔷道:“刚才朝里苏拉们来送信,说南阳那边有八百里排单赶到,奏报统制周琼连打几次胜仗,一直攻到南阳。那驻守南阳的小匪目江魁,一听官兵到了,吓得魂飞魄散,躲在床底下浑身发颤。一般喽啰们寻不着头目,各自四散逃生。一两个胆子稍大的,到节度使衙门去掠取财物,见那床帐颤摇不定,心想这里白天闹鬼不成。乍着胆子往前一看,方见床底有人,正是他的头目,便保着江魁弃城逃命去了。那天,便由周琼的队伍首先进城,收复了南阳。今天有旨意:封周琼一等子,赏珍大叔尚书衔,署理襄南节度使。也用八百里的廷寄发去了。我刚才给大婶娘道了喜,叫我来通知二叔,就请您替回明这边老爷太太。这是一件事。”
  贾琏大喜道:“这一件已经够喜的了,还有第二件么?”
  贾蔷道:“那苏拉又说起,今天江西节度使也有奏本到了,正本是奏保兰兄弟保守九江的政绩,皇上降旨赏给头品冠服。附本奏报学政出缺,请旨简放。奉旨即着贾兰署理。历来各司道没有署学政的,也是破格的恩典。刚好又和珍大叔的恩旨同日下来,二叔你道可喜不可喜呢?”
  贾琏道:“虽是意外之喜,也还在意中,只难得凑在一天上。我还要给你道喜呢!你这回替珍大爷看家,很出力。如今大爷做了封疆,那龄官的事还不好办么?”贾蔷道:“侄儿算得什么出力,可是,这件事总要求二叔成全。若不成,我也要做和尚去了!”贾琏笑道:“你倒像你宝二叔的儿子,这点小事,也值得去做和尚么?”贾蔷道:“新近还有人编了一部书,说二叔您也做了和尚。不知是宝二叔做和尚传错了呢,还是那位编书的瞧您那一点像个和尚,我就猜不到了。”说罢,二人相顾大笑。
  贾蔷道:“我还要到那府里,对付那些报喜的呢。二叔去不去?”贾琏道:“我有点小事,要出城一趟,明儿一准在那边见。你先替我给大奶奶道喜罢。”贾蔷去了。贾琏便上去回明了贾赦、贾政,贾政心中也自欢喜,却因门户太盛,转怀忧惧。贾赦说道:“珍阿哥倒也亏他。那兰小子到底年轻胆小,抢衙门那些人为什么不杀了呢?他们弟兄各有各的偏见,这也是说不明白的。”
  随后贾琏又见王夫人道喜。王夫人正和宝钗说彩云之事,恐怕贾环在外头惹祸,不免焦心。听贾琏说到贾兰署理学政,便说道:“我整天替他们提心吊胆的。做个学政也好,到底是一条边的事,没有多大责任。”又对宝钗道:“这一来珍阿哥也阔了,你大嫂子不用操那些闲心了。你得空到那府里,替我给他道喜,请他定个日子,来咱们这里乐一天罢。”宝钗答应了。贾琏见王夫人无话,退下来自往城外去祭奠尤二姐。不必细表。
  却说贾母至赤霞宫就养,每日宝玉黛玉夫妇陪着说笑,又有鸳鸯贴身服侍,凤姐跟在身边,随时凑趣取乐。空的时候,把迎春、香菱接来,凑上凤姐、鸳鸯或是尤氏姐妹,也尽够斗纸牌的了。
  元妃闻知贾母到了,亲自来赤霞宫问安。免了国礼,还要行家礼,贾母连忙拦祝那天坐谈甚久,又送了许多上用的东西。警幻和众仙女也都来拜见,大家口口声声捧着老祖宗,还似荣国府中情境。这几年在丰都府里做儿媳妇的闷气,都融化到爪洼国去了。
  一日,凤姐在贾母处陪着说话,黛玉带了一个女子进来,看去颇有几分姿色,却是面黄肌瘦,鬓发也参差不齐,好像刚留未久的。近前细看,有些面熟。见了贾母,便磕下头去。黛玉笑道:“老祖宗认得这个人么?他也常到咱们府里去的。”
  凤姐打量了好一会儿,笑道:“咱们家里常来的人,化了灰我也认得,怎么这个人总想不起?倒有点像馒头庵的智能儿。”
  黛玉笑道:“偏不是智能儿,是秦大奶奶。”
  原来智能因污秽佛地,判定在血污池受罪。判官受了秦钟之托,将他归入轻罪减免的册子里。阎王又得了宝玉的信,自然不再挑剔。等到案子定了,秦钟将智能领出,便带到太虚幻境来寻宝玉。刚好赤霞宫旁院,尚有几间空房,即拨与他二人居祝这天来见黛玉,黛玉因要赚老人家笑笑,特地带智能同见贾母。贾母闻说是秦大奶奶,忙问那个秦家。黛玉道:“老太太忘了么?就是东府里小蓉大奶奶的兄弟,从前在家学里陪宝二爷念书的秦钟。”贾母道:“如今秦钟那小子在那里呢?”
  黛玉道:“他前天来找二爷,就住在这前院了。”
  凤姐笑道:“啊!我明白了。那回我们住在馒头庵,我就瞧出秦钟和能儿有点眉来眼去的。我心里想:这点点的小秧子,会出什么坏呢?那知道他们俩真串上了。”智能儿听得,不免羞红满面。
  贾母拉着他的手,问道:“你那年跟师父到府里来支月钱,那是多大年纪?”智能儿道:“那年十三。”贾母道:“今年呢?”智能儿道:“今年二十了。”贾母笑道:“日子真快,他们都成了人,又另换了一身打扮,可叫我怎么认呢?”大家都笑了。
  鸳鸯走进来道:“老太太,那屋里牌桌摆好了,二姑娘、菱姑娘,都在那里候着呢!”贾母道:“我这几年眼更花了,连牌都瞧不准。鸳鸯,你替我看着点,别让他们给赚了。”凤姐笑道:“老祖宗尽说人家赚了,可没瞧见你老人家输出钱来。没上场先搭上联手,不知道谁赚谁呢!”
  贾母道:“今儿咱们赌个东道,谁输了,晚上弄点吃喝,可不许赖的。”凤姐拉着黛玉笑道:“林妹妹,你听听,老祖宗吃定了我啦。你就替我预备去罢,不要等回来费事。”贾母笑道:“凤丫头这张嘴,真是至死不变的。”一面说着,便扶着鸳鸯到西屋里。凤姐跟了过去,和迎春、香菱见了,这就洗牌告幺,大家斗起牌来。
  一会儿,尤二姐来了,见人手已够,只坐在凤姐旁边,帮着他看牌。一眼瞧见贾母的牌快圆了,只短一纸八索,他便给凤姐一个暗号。凤姐把八索打出了,又要收回,贾母已将牌放下。凤姐道:“你瞧我这牌,这八索怎么能斗呢?分明是斗错了。”鸳鸯道:“错了就得认,那许收回去的?”正在呕笑,黛玉送了智能,也到这屋里来,说道:“老太太,咱们晚上的饭,别管谁做东道,横竖是要吃的。我想弄个新样儿:各人一份,各自把爱吃的点上,不要那些照例的菜。老太太看可好?”
  贾母正拿一张五万要斗出去,口中说道:“这个怕人家要吃罢?”凤姐笑道:“林妹妹他不为人家要吃,还不预备呢。”
  贾母方才觉悟,笑道:“什么新样儿,旧样儿,这还是我那年想出来的法子呢。”凤姐笑道:“任谁聪明,都斗不过老太太,见的世面又多,又会想法子玩,我们要改个新样儿就改不出来。”
  说到这里,不知道为什么脸上泛出红云,便不说了。
  黛玉瞧出,笑道:“凤姐姐在那里喝了酒来的?”凤姐道:“我自从那回做生日闹了笑话,总也没敢举杯子,这是那里来的话?”黛玉笑道:“若没喝酒,怎么脸上有红似白的?”凤姐笑道:“你现在什么都懂得啦。可记得那时候拉着手儿对哭,老太太叫我去劝架,那两只眼就像乌眼鸡似的。”说得众人都笑了。黛玉也不好意思,说道:“你这贫嘴。”
  正笑着,宝玉从警幻处回来。晴雯、麝月替他换了衣裳,便来见贾母。因他们正在说话,只站在黛玉身后。贾母一眼瞧见,道:“那位又是谁家的姑娘?”凤姐笑道:“可不是么,那是宝姑娘。”宝玉走上前叫声老太太,贾母才看出来,笑道:“我这眼睛越发不中用了。那年雪地里,他和琴丫头在一块儿,我就看错过,那到底还是远处。这才多么远哟!”
  黛玉问道:“你去了这半天,有什么事么?”宝玉道:“目下玉京清虚殿落成,要一个好手笔的做篇记。那些有名的众仙都不敢下笔。所以玉帝下诏,招揽普天下的散仙同去考试。这里也有文书来了,警幻问我去不去,好据实上奏。”迎春道:“宝兄弟,你白中了一名举人,这回也应该去露露脸。把天下群仙都压下去,比中进士、点翰林又强得多了。”
  宝玉笑道:“这些全是虚名。我们世外之人,若还为名心歆动,也与禄蠹何异?只是那回玉旨赐婚,还没得上去叩谢,这回怎好再不去呢?”尤二姐道:“人家都说天宫怎么好法,谁也没见过,到那里开开眼也是好的。”宝玉道:“我那年跟师父骑龙上天,也曾在天门外晃晃,天苑边伸伸头。究竟那里头不能随便进去,也如同白去一趟。”
  贾母笑道:“我在世上,皇宫里也常去的。黄的是瓦,红的是墙,看不出怎么希罕。这几年在丰都城,听他们提起天宫来,仿佛有多么富丽,多么高贵,我都恨不能去瞧瞧。宝玉,你有这个机会还不去么?”凤姐笑道:“女仙许考不许呢?若许考,你和林妹妹同去,岂不更好?这里我给你看家,伺候老太太也是我的事,你有什么不放心的。”宝玉道:“凤姐姐肯替我分心,我就决计去一趟。考不考,到那里再说罢。”又悄拉黛玉的衣袖,黛玉会意,二人同至内室。
  宝玉道:“妹妹,你去不去?”黛玉道:“你去你的,何必强拉上我呢!”宝玉笑道:“我一个人去有什么意思?好妹妹,同我去逛逛,我多多的谢你。”黛玉道:“你谢我什么?
  我倒要问问。”宝玉眼瞧着他,不敢答词,又再三的央及他,黛玉才点了头。又道:“去是去,我不和你在一起,怪没意思的!”宝玉道:“人家在一块儿的多的很呢,单你这么撇清。”
  正说着,金钏儿进来道:“老太太那里摆饭了。”宝黛二人便又同至贾母处。见室中安设长案,上铺紫凤绒毯,酒浮琥珀,花缀琼瑶。仍是贾母上坐,香菱、迎春等依次坐定。每次上菜,各人只拣爱吃的随意留下。宝玉却只吃些时果。
  席间,凤姐笑道:“咱们今天到了红毛国了。琴妹妹送我那张红毛国的画:一张长桌子,聚了好些人,不就是这个样儿么?可没这么精致。亏林妹妹怎么想出来的。”黛玉道:“那回怡红院夜宴,大家围着一张大炕桌子,也是这样摆法。不过那是圆的,这是长的,形式不同罢了。”
  鸳鸯道:“老太太行个令罢!”贾母道:“咱们人不多,你想个热闹的。”鸳鸯取过两颗骰子道:“咱们掷牌。长牌管短牌,短牌管杂牌,若同是长牌,按天地人和,以次递管。这个令又热闹,又不费心。”于是,从贾母掷起,一掷是个红九。
  香菱接着,刚好掷个幺四,只得喝了。迎春、凤姐等依次掷过,互有胜负。底下宝玉掷的是双红,正在高兴,却被黛玉掷个地牌。凤姐笑道:“这还不是正管么?别看他点子小,可是非管你不可。趁早乖乖的喝了罢!”众人听得都笑了。又掷了两轮方罢。
  一时席散。迎春、香菱各要回去,贾母道:“迎丫头,你回去也怪冷清的,还是住在这儿罢。”迎春只得住下。一宿晚景不提。
  次日,宝玉上去先给贾母请了安,便去寻警幻。将黛玉同去的
  话说与他,即日申奏天阙,回来又有一番料理。
  到了考期将近,警幻亲自送宝黛二人上至兜率宫。那里住的都是一班散仙,琼楼连苑,瑶树当阶;重重金粉阑干,处处碧云庭户,真是仙乡福地。那些散仙,有的控鸾引凤,有的驾鲤骖虬,游戏其间,往来不绝。
  当晚兜率大会,群仙来的更多,老少妍滟,其状不一。更有奇奇怪怪的:或体生绿毛,或胁出赤翅,或两耳生于顶上,或一眼出于脐间。宝黛二人真是见所未见。
  那晚上,众仙各显神通,又变了许多戏法:一个仙官脱了青袍,挂在树枝之上,霎时变成一条苍龙,鳞爪闪动向空飞去。
  一个仙女脱下翠舄,向空际一掷,变来两只青鸟,来回飞舞,啁啾有声。又有八个仙翁摇身一变,都成了十三四岁的童子,面如桃花,向人含笑。有人想要玩月,只剪一张圆纸贴在墙上,即刻发出银光,照成一片月地。有人想起赏梅,只拾一根树枝插在阶下,立时长成大树,开了一座花山。
  他们只顾斗法,宝玉却和黛玉连袂游行,随意看看风景。
  遥见有人倚着玉栏,在那里看花,十分面熟,黛玉道:“那不是小蓉大奶奶么?”那人闻言,回头一看,说道:“敢则是林姑娘。”忙即过来相见,秦氏笑道:“如今称呼林姑娘不大合适,要叫你二婶子了!那回临别,掷了两个全红,我说再见着,可要吃你的喜酒。如今真吃着了。”
  黛玉两颊微赪,半晌方说道:“这可碰巧了,你也是应考来的么?”秦氏道:“我能认识几个字,怎么考去?今儿是来赴会,刚好和你们碰着。你们也住在这里么?”黛玉道:“就住在前边楼上。”秦氏道:“我也住在前边,咱们相离不远。
  刚才看了一会变戏法,没多大意思,正要回去。若回去,咱们就见不着了。”宝黛二人便和秦氏一起闲逛,一路仍旧说笑。
  黛玉道:“蓉大奶奶,你在情天上也没什么事,为何不回到太虚幻境去玩玩?我们那里又来了好些人,连老太太都接来了,比先热闹的多呢!”秦氏道:“到了那里,那能由着我呢?倒不如你们散仙无拘无束,爱到那里就到那里。”一时又向宝玉道:“宝二叔,你还想兼美妹妹不想?我们在情天上时常见面,他还问起你呢。”
  宝玉触起前情,不免怅惘,却怕黛玉瞧出,忙拿话岔他道:“鲸卿兄弟如今也在我们那里,你有什么话,我们给你捎了去。”
  秦氏诧异道:“他如何到了那里?”宝玉便将在丰都遇见秦钟,以及营救智能同来幻境,都告诉了秦氏。秦氏道:“宝二叔疼你侄儿,真是没得说的。这孩子也没出息,正正经经娶一个不好,为什么单要那能儿呢?”宝玉道:“这也是情之所钟,你是情天中人,怎么倒说这话?”
  三人正走着,见一棵琼花开得正好,便在花下留连。遇见一个垂髫少女,眉目如画,宛转依人。黛玉问他名字,才知是杜兰香。他见了黛玉,分外有情,相随不舍。秦氏笑道:“二婶子,这位倒像是你的小姑娘。”黛玉道:“谁若有个好儿子,把他娶回去,配成仙偶那才有趣呢!”秦氏笑道:“给你们蕙哥儿说了罢,那不是如同你的哥儿一样么?”黛玉笑问兰香道:“你愿意么?”兰香只是微笑。便有一个白发老人走过来,瞧瞧宝黛二人,又瞧瞧兰香,对他们一笑。从怀中取出一本小册,拿起随身玉管笔,不知写些什么,写完含笑而去。宝玉笑道:“你这一句话,又种下宿因了。”黛玉只顾和兰香说话,也没有听见。
  那晚大会,直到斗转参横方散。宝黛和秦氏却已先回去歇息。
  次日一早,有仙官至兜率宫传述玉旨,召神瑛绛珠进见。
  宝黛二人随那仙官进了天阙。这番所见,比宝玉前次骑龙来此,却又不同。只见绛宇嵯峨,紫都迢递,一派宫廷阊阖,都列着钩陈天仗。那七城九阶二十七位到处都有仙官守着。
  天钟一动,天乐齐鸣,便有一位天君下来,领着宝黛二人,历九层门,走过天庭,方至阶下。遥望斗座上,冕旒巍坐,气象清严,知是昭明显融昊天上帝,忙即肃跪九拜。笙簧渐歇,又有仙官传述真诰。诰曰:咨尔木石,既合允谐。惟尔之休,其益斡元化,时补天功,勿替朕之庥命。
  宝黛二人敬谨听受,又复九拜,肃谢而退。当下,赐他二人遍游天苑天池。彩栋连虹,宝舟迷渚,万劫长生之树,千年不落之花,种种珍奇,不能殚述。又赐坐翠虬华盖车,周游了太微四门、上清九陌,方回到兜率宫来。
  又有众仙迎着道贺,周旋了好一会。随后秦氏来了,一见宝黛,也是殷勤道贺,陪着说说笑笑。又同出去,看看那天都的壮丽,天市的繁华,真觉得目眩神迷,应接不暇。秦氏赴了兜率大会,本就要回情天去的,因宝黛二人在此,又多住了两日。
  转眼便到含元殿集试之期,宝玉黛玉到了殿前,即有仙官问过姓名,颁给黄栌宝简,引他们入殿就坐。见殿上已有许多人,随后来的,尚络绎不绝。又一时许,方才到齐,共有一千九百多人,同做那篇《清虚殿记》。其中夫妇同考的,却只宝黛二人。
  黛玉向来才思敏捷,宝玉到了临场应制,不免矜持艰涩。
  那含元殿在九天高处,时有天风往来。宝玉怕卷页吹动,忙将通灵宝玉摘下,暂且做个镇纸,顿觉灵机浚发,落笔如飞。到了日华向午,天官又颁下流霞仙酝,玉杯深注,色胜桃花。大家饮了,如琼浆甘露一般,更觉精神焕发。他们二人平日都写的钟王小楷,那文章也做得堂皇典丽,真是行行锦绣,字字珠玑。宝玉自己细校一番,又替黛玉校对无讹,方一同交卷退出。
  那些散仙都是曾经得道的,那似世间举子,把浮名得失挂在心上。出场之后,便仍旧携偶嬉遨,结俦游骋。因此,宝黛二人倒认识了许多真仙。只有仙女贾佩兰,因是同宗,往还较密。他也是来此应试的,时常谈些汉宫旧事,黛玉听了,只当解闷。宝玉素喜姐妹,也看他同喜鸾、四姐儿一样。
  那天,试卷经玉帝亲自校阅,男女两班各选了十卷,命刊在清虚殿壁,宝黛二人和佩兰都在选内。又下了一道玉旨:宝玉授为碧落侍郎司文院待制,黛玉授为蕊珠宫真妃,佩兰也授为蕊珠宫近侍。那些赐宴紫宫,谢恩玉阙一切繁文,无庸细表。
  那天,宝玉到司文院,本是他旧游之地,绕过松阴,便是玉砌,一直走进那座秘阁。一般供奉仙官都来款接,一一通了名姓。才辩纵横的是班扬枚马,丰神潇洒的是庾鲍沈谢,又有王杨李杜、韩柳欧苏许多先辈。
  最后见一人口操京音,也是姓贾,心中不免一动。及叙起名字籍贯,原来正是贾珠。贾珠也晓得有个落草衔玉的兄弟,彼此相抱大哭。欧九先生忙来相劝道:“此间兄弟同班的,只有子瞻同叔。前有二苏,后有二贾,正是佳话,何必作此无益之悲?”又有一位姓贾的,年纪也很轻。说道:“我向来好痛哭流涕的,到了此间都收泪不哭了,你们未免比我还呆!”问他名字,原来便是长沙太傅,大家闲谈一阵。
  又有上回见过的王翰林,他不认得贾珠,却和宝玉颇熟,忙来见礼。宝玉又替贾珠介绍道:“这就是大家兄。”王翰林向来倚老卖老的,说道:“你们府上,从国公爷以下,我都见过。赦老、政老,我们如同弟兄一样,更不用说了。就只珠世兄早年玉折,没得亲近。如今和贤昆仲又成了同衙门,这也是想不到的。”说罢大笑。珠宝二人敬重父执,不免一番周旋,倒把他们弟兄一段伤心给岔过去了。
  宝玉听到阁前鹤唳,想起那回随渺渺真人到此,预告我异日此中有望,可见万事前定。便是神仙成就,也有个定数的。
  再取那些书册翻看,谁知即是六籍群经和历代的高文典册,并没有什么奇奥。心想:前次来时,何以一字不识?好生奇怪。
  贾珠问知宝玉住在兜率宫,便和他一同回来。宝玉引黛玉见礼,贾珠向未见面,不免客气几句。又向宝玉道:“我上回见到玉旨,知道宝兄弟赐婚之事,很替你喜欢,只自恨无从相见。今儿若非同在院中,几乎又错过了。”宝玉道:“我自从出了大荒山,只住在太虚幻境。新近到丰都去一趟,把老太太也接来了,珠大哥在此也是闲曹,何妨同去一聚呢?”贾珠道:“老太太我是要见的。只是见了家里人,未免又牵动尘念,不如不见的干净。”
  宝玉道:“我们修道的,如水无留影,镜无留形,难道珠大哥多年的道力,还自信不过么?”贾珠道:“我入道已久,岂有看不透的?这只是个理。若说起情来,上对父母,下对妻子,一点责任也没尽,怎能够不疚心呢?”宝玉道:“你还是为天年所限,像我丢下家里出来,更说不过去。那回到丰都见着祖爷爷、爷爷,想起上辈那么期望,实在万分抱愧!比不得大哥哥有个好儿子,重兴门户,比我又强得多了。”
  贾珠道:“儿子是儿子的事,也与我们无涉。你那哥儿安知不强似兰儿呢?”随后又细问丰都两府及太虚幻境的情形,宝玉都说了。
  贾珠又要看宝玉那篇场作,宝玉只得取出稿子,和贾珠同看。那篇《清虚殿记》是:冲乎廓乎,大圜之运也;漠乎闵乎,大昭之神也。宅一元于太虚,总六极以成始。隆施无际,至微不名。溯赤明之斡造,是握道枢;冒黄灵以苞涵,用宣物化。盖惟清靡翳,洞乎雾霭之微;亦惟虚乃神,周乎窈冥之表。九鸿所括,宗于一尊;八极之维,斯为上质。玉衡穆穆,出阳衍生气之源;珠斗辉辉,居显肇文明之祖。是则建紫宫以临下,象勰盖茎;规青宇以致崇,绩孚旭卉。诚百神之景城,上昊之元观也。
  若乃三阶既平,九累重拓。揆乾灵之正位,垂泰紫之茂型。
  承虹接纬之观,抗辉东曲;揆日考星之制,俪景中霄。玉砌金铺,神光表瑞;电窗云栋,赫象昭模。合万宇以监观,廓乎无外;浑四游以布矩,炳矣至元。固宜取则极枢,示规诋荡。仰穹隆而俯旁泊,纳气象而出神明。汇众有于玉台,积精集丽;著五常于丹地,受道敛华。十香芬郁而朝薰,五音軿訇而昼绕。
  曳红扬翠,讵妨宸路之严;霞彩流金,亦表天阊之壮。然而熙熙旷旷者,苍縡之所隆也;渺渺芒芒者,紫皇之所莅也。致简致刚,则凝德于清粹;无容无则,乃导化于虚灵。云波不滓于青衢,阳华胥涵于藻府。
  大哉万物之郭,节厥章光;澄乎大圜之渊,资其蛸矩。霞墉九色,深浅成文;火藻六层,是非疑幻。总众枝于一本,觇百派之真源。揭诸璇榜,与桂府而齐辉;惟此金题,若蒿宫之恒拱。珠巾玉案,就瞻即霄度之台;员井方渊,才能胜输寥之馆。
  玉也,虚参丹诀,及拜彤晖,仰止霄穹,抱惭流壤。顾眄九天之上,叨许抠衣;趋呛五佐之间,谬承授简。范懿文于大赤,形以无形;阐冲蕴于正青,极乎太极。附题字于烟霄之列,拟上梁于月殿之文。张弓取喻,知有涤瑕荡垢之期;炼璞输功,徒托说有谈空之目。不辞佝陋,辄效掞揄。颂曰:恢恢乾德,如矩如轮。无为而胜,立极惟真。旋枢斡纽,道在天人。熟云倚杵,视此嶙峋。浩浩怀襄,匪天斯纵。庶萌云浦,闵嘿滋痛。懿纲不颓,实系德栋。庶几重阊,一廓氛壅。
  清以铲垢,虚以循机。票障宙合,灵光巍危陶甄万汇,复睹雍熙。无分无际,元漠与期。紫场亭亭,丹廷肃肃。穹运星回,神威霆伏。含清为锋,抱虚为鹄。玉棱壁门,俯临万族。尊纡霓彩,宇照霜文。圆青缥缈,太素氤氲。上灵允穆,浑元不纷。
  亿万斯载,神化所根。
  贾珠细看一遍,赞美不置。又要看黛玉的场稿,宝玉笑道:“他是不给人瞧的,珠大哥若到了清虚殿,也许见得着。”贾珠又坐了一会,方去。临去,宝玉又再三央及他同往太虚幻境。
  贾珠手足情重,只得应允,却还是勉勉强强的。不知他们果否同行,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一回 老母慈悲爱怜幼子 新君横暴强夺艳妻·玉瑟斋主人
  第九回 御史私行轿夫漏风声 老僧多嘴淫孽难藏影·
  卷三 解己囊惠周合邑 受人托信著远方·杜纲
  第16卷 招俊彦少女结良姻 格奸顽快士传佳话·徐述夔
  第八回 舌剑唇枪强权厮夺 男欢女爱旧好重修·
  第二十五回信风闻恶姑施毒手误日者淑女阻嘉姻·李涵秋
  第五回 承撮合双雕落翮 卖风流一姊倾心·庾岭劳人
  第二十三回 挂将印为中金钱·陈端生
  第九回 冷眼看娇几何忧何喜 热衷作说客频去频来·张恨水
  第六则 大和尚假意超升·圣水艾衲居士
  第五回 救小主穷途乞食 作大媒富室求亲·
  第二十一回 谋士巧施狡计暗室有亏 贤妇错认良心黄金虚掷·黄南丁氏
  第三十二回 吴二匪行窃窥淫行·储仁逊
  第十五回 行新政终成党祸 漏法网巧遇知音·旅生
  江安县僧·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春灯迷史·青阳野人

    《春灯迷史》作者青阳野人,其真实姓名不可考,成书年代亦未详,但可推测在道光十八年(1858年)之前,书已写成。 书叙唐玄宗时,浙江抚州府仁和县城里有书生金体,字生丽,风流标致,至 17岁通晓诗词曲赋,凡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不成就。到了

  • 后庭花·佚名

    后庭花,明清白话艳情小说,共9回。世俗多诈,男女多氵㸒,天下四海九州,别的去处还好,惟有巴蜀地方,山明水秀,人物美丽,人心大是不古。小说叙述巴蜀府益州沪县秀才苏潘等人终日荒淫无度,

  • 两肉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四卷十二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现仅存清写刻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

  • 桃花影·烟水散人

    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烟水散人撰。书叙明朝成化年间,松江府华亭县有一旧家子弟名魏容,表字玉卿,年方十七,生得面白唇红,神清骨秀,又有满腹文才,然一心娶美女为妻,故未曾婚配

  • 巫梦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十二卷。不题撰人,作者不详。此书《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未著录,日本佐伯文库、中尾松泉堂藏有啸花轩藏板本,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啸花轩为清康熙间书坊,可知为清初的作品。此书在清代一再被禁毁,国内未见

  • 九尾狐·梦花馆主

    本书堪称晚清著名长篇章回小说《九尾龟》的姊妹篇。小说较为真实生动地描写了清末上海滩名妓胡宝玉风流浪荡、卖笑追欢的烟花生涯。她俏丽妩媚,淫荡妖冶,风情万种,又极擅独出心裁,领异标新,不知迷倒了多少达官贵人、骚客豪

  • 闹花丛·吴敬所

    《闹花丛》是清姑苏痴情士的小说。叙述了明代弘治年间,南京应天府上元鼎官家子弟庞文英,与五个女子的恋爱婚姻和风流韵事。庞大英才高学富,貌美年少,美女纷至沓来,主动地投怀入抱

  • 醋葫芦·伏雌教主

    书叙成硅因妻子都氏不育,欲娶妾而受都氏阻挠、惩罚的故事。故事建立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基础上,对女子反对男子多妻制予以讽喻。内容涉及到商人、官场、寺庵、青楼等社会各方面,且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诙谐有趣,有

  • 隔帘花影·丁耀亢

    《金瓶梅》续书的一种,它是丁耀亢《续金瓶梅》因时忌和诲淫遭禁毁后的另一种续书,约刊行于清康熙年间。小说为避免丁氏《续金瓶梅》的命运,对原书人物及情节,尤其是《续金瓶梅》中的大量有关时政的事迹作了改动,以因果轮回

  • 三续金瓶梅·讷音居士

    本书以西门庆死去七年后,经普静禅师幻化还阳为引,描述了西门庆的家居生活和官场经历。西门庆继续发挥经商才干,重开绸缎铺,同时刻意钻营,恢复了原来的官职;他不满足于一妻五妾,四处猎艳,凡看中的女性无不染指;小说还写到西门孝

  • 欢喜缘·寄侬

    欢喜缘,明清中篇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寄侬撰。话说南朝齐梁时代,姑苏为鱼米之乡。在枫桥左近有一渔户,姓张名通,娶妻赵氏,老而无子,只生一女,名叫可儿,生得秀媚无比。这一年可儿长到

  • 负曝闲谈·蘧园

    《负曝闲谈》属于晚清谴责小说,记事率于一人而起,又与其人俱讫。小说涉及的人物阶层与活动场所较广。人物有士子、佐杂、买办、出洋随员、维新派、官宦子弟、朝廷大臣等;活动场所有公园、烟馆、学堂、集市、戏院、妓院、

  • 玉娇梨·天花藏主人

    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品。产生于明末清初。全称《新镌批评绣像玉娇梨小传》,又名《双美奇缘》、《玉娇梨小传》、《玉娇梨三才子小传》、《双美奇缘三才子》。二十回,题&ldq

  • 一片情·佚名

    话本小说集。四卷十四回。成书于清顺治年间。每回独立演一故事,题材多为男女情事,间涉淫秽描写,清同治间丁日昌曾列入禁书目。小说从不同侧面揭露了中国古代封建婚姻的弊病,着重

  • 品花宝鉴·陈森

    《品花宝鉴》是我国第一部以优怜为主人公来反映梨园生活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共六十回,产生于清代道光年间。它的作者是江苏常州人陈森。小说以贵公子梅子玉和名伶杜琴言、书生田春航和名伶苏蕙芳同性相恋的故事为中心

  • 怡情阵·吴还初

    《怡情阵》,中国古代著名的艳情小说之一.作者署名江西野人编演,乃是拖名.描写的是唐代扬州府兴化县秀才白琨的风流艳遇,怡情欢娱的故事。由于其书中登峰造极的性描写,遭到清道光,同治二帝的严厉封杀,是一本古代禁书。《怡情阵

  • 红楼春梦·佚名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

  • 枕上春·不题撰人

    《枕上春》,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嘉靖年间,江南镇府城内,有一富家,专营药材,家业颇丰,此人姓李名寿辰,年已三十五岁,娶妻木氏,业已三岁,生得一子,年方十七岁,名唤李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