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 龙虎石博物重偏邦 袄佛教名言推上国
那一日,正值重阳秋节,暹罗王设盛宴管待天使。贾茂、罗廷伦同到他朝中。
备了象驾,请至城外一座名山登高。饮了会酒,国王遣通事禀请二天使,回到朝中大殿上筵宴。正饮着,暹罗王忽举杯致词,二使臣不能深懂。郑必振代言道:“他国中有两块美玉,藏之有年。不知其名,不解其用。然传自先代,说俟中国有博物君子至,自能辨得。敢请二大人,可容献出一见否?”罗副使未肯开口,贾茂道:“这个何妨?辨得辨不得,均无大事。就请一观,亦无不可。”那国王将右手向后一伸,左手往上一举,这为谢教,是彼国最重的仪文。郑通事忙请贾茂作揖,还他一礼。
国王便起席,带着二亲近往内去了。
迟之许久,见二近臣捧着两个棕箱,放在桌上。那国王也随后到殿,开了棕箱。两个楠木匣子打开,内有琉璃匣二个。先开一个来看,恰是中国蜀锦做的锦袱,用棉子絮够几层,垫着包好。解开却是一块圆玉。那一个也是如此,解看,却是一块方玉。那玉质温润无瑕,约各五寸,光彩凝冷,可鉴毛发。二琉璃匣底,有彼国先世留下的遗命二纸,封固甚密。上写着:“辨出玉时,再看内字。如偷看者,处以国法。”
罗使臣看了赞好,不得其名。彼国臣子多有未见此玉者,见之色动,亦不认得。殿中默然。在国王不好问,二使臣又彼此谦伪,谁肯发言?转是郑通事向贾茂道:“大人在朝,才名冠世。今又备位正使,理宜先为请命。此玉当以何词对付彼王方为得体?”,贾茂道:“这玉原不难辨,但我不好先罗大人而言耳。”
罗廷伦道:“弟与兄皆膺王事,我兄辨得出,使小邦知我天朝有人,则小弟增荣多矣。不可存此芥蒂,贻误国是。”郑必振道:“罗大人之言甚善。”贾茂道:“我话彼国王不甚懂,喜得写字彼却认得。我欲写出,使之一看,何如?”
郑通事把此话向国王说了,那国王听说认得此玉,喜得手足舞蹈。便吩咐快取笔砚及纸墨,送到贾茂身边,另摆一张桌子。
那贾茂又将玉看一会,便提笔写道:“圆者,此龙玉也。生于水中,为龙所宝。若投之水,必虹霓出焉;置之盆内,鱼必避而伏游。此玉当自海上渔人得之。
方者,此虎玉也。生于岩谷,为虎所宝。若以虎毛拂之,即紫光进逸,而百兽慑服。此玉当自山内猎者得之。“写毕,送与国王看罢,瞠目吐舌,几至失体。郑通事即令彼国通事如言试之,无不奇验。在廷诸臣,齐声赞道:“中国天使,真神人也!”遂各举手作礼。贾茂也答之以揖,连罗副使也心服其博物。暹罗王便叫他大臣,将他先世所留帖子拆看。内言此二玉,圆者果得之渔人所献,方者果得之猎者所献。
暹罗王遂走下殿来,望北作礼。又替贾茂举手,以足抵地。
郑通事连忙扶住,说了几句话。那国王又将酒一杯,亲捧到贾茂跟前,要他立饮。郑通事道:“这是国王破格之敬,贾大人当领其情。仍当回敬一杯,以答彼意。”贾茂果如其言而行,那国王喜的手足乱舞了一回,才归位而饮。彼国诸臣敬礼贾茂,几不敢于睨视。须臾饮罢,送二位天使归了馆驿。郑必振道:“贾大人真天才也,何博览如此!暹罗王此番诚心悦服矣。”嗣后敬礼,较之往日有加。
彼国有位金紫大臣坤巴实提瓦抒,系暹罗第一通今博古的人。昨因贾茂辨识龙虎二玉,深加礼重。烦通事官黎昂来求一见,以伸景仰。贾茂许了,那大臣奏知国王,才投质请见。贾罗二位使臣,也峨冠博带起来,在馆中一处内书房请进相会,敬其臣为其主也。宾主拜毕,说了几句国事。
那大臣忽离坐,把右手往后一伸,左手向上一举,向贾茂说了句道:“请教天使大人,不知肯赐教否?”不用通事,话与中国无大异。贾茂懂得,便还一揖,答道:“愿领教。”那大臣又举了举手,才道:“敢问:祆主立教,传自西洋,不知何由而起?”贾茂道:“《酉阳杂俎》昔载:德建国,乌浒河中,有火祆祠,其神自波斯国来,祠内无像,于大屋下作小庐舍。向西有一铜马,相传自天而下。
事可考也,则祆主自波斯国来无疑矣。“
又问其设教建学,以何为法。贾茂道:“前者西洋人艾儒略曾作《西学记》,其建学育才之法,凡设六科,勒铎理加者,文科也;斐录费亚者,理科也;默吊济纳者,医科也;勒斯义者,法科也;加诺搦斯者,教科也;陡禄日亚者,道科也。其教授各有次第,从文人理,而理为之纲。文科如中国之小学,理科如中国之大学。医科、法科、教科,皆其事案。道科则彼法中所谓‘尽性至命之极也’。
其设教大概如是。“
那大臣听了,欢喜无尽。遂又问道:“其教何时入中国?”贾茂道:“贞观五年,有传法穆护何禄,将祆教诣阙奏闻。敕令长安崇化坊立祆寺,号大秦寺,又名波斯寺。至天宝四年七月,敕波斯经教出自大秦,传习而来。事循其本,所有两京波斯寺,并宜改为大秦寺。天下诸路州县有者。准此,祆教人中国,似在唐时。”又问“祆”字音义。贾茂道:“徐铉《说文》:祆音阿怜切,注为祆神。”
又问祆与佛之同异,贾茂道:“查《东京记》,康国有神名祆,又毕国有火祆祠。其教之在中国也,居室侈靡,性尚鬼而好洁。平居终日,相与膜拜祈福。
堂实无像,而号曰‘天主’。称谓聱牙,亦莫究为何神。有碑高袤数丈,上刻其书,如篆籀文,是为像主,拜者响之。此祆教也。佛则金身入梦,白马驼经,自汉时入中土,与儒、道鼎峙为三,多少高人畸士出世,托于缁流。
与祆教两不相属,难以等视。“这一番议论,不惟那大臣闻所未闻,膜拜相谢。即两处通事亦皆旷若发蒙,赞叹以为学问渊博,无愧天使。并把个罗副使亦连连打躬谢教,盖发于情不自禁也。
贾茂道:“据所闻如此,倘有不备处,再求考核。”
那大臣作礼而退,回了国王,要拜贾茂为师。国王准奏。转求郑天使说明其意。贾茂因奉使,不敢外交,不受其师生称谓。
凡有所疑,无不据见开陈。彼国君臣既高其义,又服其得体。
话虽如此说,然从古“才”之一字,不为造物所忌,即为俦辈所猜。最宜韬晦,不可矜露。贾茂此举,为天朝增色起见,全无一毫夸张之意。暹罗国内钦服者,十居八九。有一等以才自负者,心却不平。然无可如何,亦不足计。忽触动彼国一位掌兵权的重臣,名为披述塔彩礼呼,平素善弄邪术,手下养着剑客,自为无出其右。昨日见国王如此礼待贾茂,今又见国相要拜贾茂为师,心中不悦。
也不奏明伊主,想着暗吓贾茂一吓,使中国知彼处有人。却不敢加害天使,恐构国怨。
那夜月明如昼,便弄幻术。剪一纸美人来戏。贾茂按左金童临凡,七八岁悟彻前因,存心正大,此等幻术,有何益处?贾茂因月色好,便独在阶前一颗松树下对月微吟。忽见花竹深处,一阵香来,露出位绝色美人。贾茂想:“此馆人无眷属,何得有此?非妖即媚。”正了正性,看他做何举动。那知这美人才转出花阴,就被贾茂元神逼住,不能前进。响了一声,寂然不见。贾茂便叫跟随的人来,细细搜寻,毫无影响。贾茂也不以为事,便入房去寝。吩咐包勇、锄药二人,带刀在房伺候。
谁想这权臣见美人局不能进前,便差一木偶,五色披身,持一长矛。响一声,就到了窗外。包勇看的真切,便拔出佩刀,从窗中跃出迎敌。叫锄药小心防护贾茂卧榻。那木偶变作一狞恶鬼形,举矛便刺。包勇这口倭刀曾饮人血,是件宝物,专避邪魅。
那木偶觉得冷气森然,矛不能举。只听喀嚓一声,阶下跌倒一人。包勇就月光近前一瞧,是个五色木偶,手拿一木头枪。
这夜贾茂独坐帐中,并无熟睡。包勇刀斫木偶这事,俱已听得。连忙便问:“是刺客吗?”包勇说:“不是。却是个木人。想必这馆内不洁净,有此怪异。”
贾茂道:“我们不过三两日,过冬至就上船了。管他闲事。你二人以无事处之,不必声张。”
那天就亮了,国王在大殿上盛席替二位天使备送行酒。天才交巳,那问祆教的大臣盛服来候,即为邀请。午初时,国王遣鼓乐来迎。二位天使坐上轿,打起伞,鸣着锣,列着执事,来到朝中。国王端拱相候,把个权臣披述塔彩礼呼着实不快。便向国王说道:“这贾天使不过记诵才耳。吾王何为如此郑重?待小臣今夜试一试他,果有真本事,微臣亦愿拜之为师。”国王道:“这使不得!你不是要构怨天朝吗?”那权臣道:“微臣恐其太骄,欲显我国有人耳。断不敢有害使臣,吾王只管放心。”说着,贾罗二使臣轿已到朝。下了轿,与国王见过礼。二使臣正席坐下,国王下陪。
当日鼓乐递奏,肴馔丰隆。国中所有戏具,无不备陈。有走马的,有舞剑的,有踘蹴走索的,末后有一少年僧,生成头长尺五,眉发雪白,颏缀霜髯。伫立庭中。又一童子,挽双髻,杖挂葫芦,次于右。又一童子,生成背驼眼细,戴箬冠,穿锦服,手拿蟠桃,如东方朔样,立于左。别有黑鹿一只,排于前。鸣锣击鼓,众童子环绕歌舞。内穿锦衣,外白绫半臂,绣花为饰,极其热闹。此暹罗国最盛之举,非贾茂博物,足以服之,向来从无此例。郑通事禀知贾茂,另备洋钱二十枚,绫缎八端,赏了众人。
国王起身谢了。此日尽欢,至晚方散。
贾茂回到馆驿,已掌灯矣。包勇、锄药等端上茶来。贾茂喝着茶,对包勇等将今日国王盛席相待,备陈百戏,意甚殷勤,想无别意,昨夜事我甚动疑。因谈及剑仙红线、聂隐娘的事,以消长夜。锄药道:“红线的事,小的听见少大老爷说过。聂隐娘是个什么人?小的从不知道。”包勇道:“聂隐娘是个女子,你怎么就不知得?”贾茂笑道:“你是句囫囵话。聂隐娘是个什么女子?你可说。”
包勇道:“这却不晓的。”锄药也随着贾茂笑了。
贾茂道:“等我说与你俩听:聂隐娘是唐贞元年间魏博大将聂锋之女,少遇异人,授以剑术。先刺猿猱,后刺虎豹,三年后能刺鹰隼,百无一失。乃于稠人广市中,刺人于五都之会,而人莫能见。术既成,开脑后藏匕首。嫁磨镜少年为夫。魏帅知其异,遂以重帛召之,署为左右吏。魏帅与陈许刘节使不协,潜使隐娘刺之。隐娘夫妇各跨白黑卫,辞魏之许。刘帅能算,已知其来,召牙将礼而致之。隐娘曰:”刘仆射神人也。不然,何以知而召我?‘乃见刘公,刘劳而留于幕下。隐娘曰:“仆射左右无人,愿舍彼而就此。服公神明也。’一日,谓刘公曰:”今夜魏帅使精精儿来杀某,及贼仆射。当计御之,仆射毋恐。‘刘豁达大度,恒无畏色,秉烛待之。夜将半,果有二幡子,一红一白,飘然相击于床隅。
良久,一人从空而踣,隐娘出曰:“精精儿毙矣。‘曳出堂下,以药化之为水,毛发无存。过一宿,隐娘曰:”彼处今使妙手空空儿来,人莫窥其用,鬼莫蹑其踪。蹈虚人冥,隐娘非敌,惟系仆射之福耳。可用于阗玉周其颈,拥以衾,隐娘当化为蠛蠓,潜入仆射肠中避之。余无逃处。’刘如其言。至三更,瞑目未熟,果闻项上铿然,声甚厉。隐娘自刘口中跃出,贺曰:“仆射无患矣!此人如俊鹘,一击不中,片刻千里,翩然远遁,耻其不效耳。‘嗣刘礼之愈厚。刘薨后,隐娘遂隐。有人遇之蜀栈道中,跨白卫如故。究不知其所终。”
一席话,约有一个更次;包勇听了大喜,锄药连忙斟上茶。
贾茂说:“今夜我心动,恐有别事。你二人当在我床后伺之。”便把通灵玉取出,挂在胸前,秉烛而坐,不肯安寝。将及子时,胸前通灵玉忽发红光,照得满床通红。贾茂恍忽见一紫衣人站在跟前,如那年场中所梦相似。包勇二人明明瞧见一人如电倏至,手执匕首,将到帐前,被贾茂胸前宝玉红光冲散,化作清风而去。
通灵宝玉与敷文真人异体同源,所见虽殊,而其理则一。此即刘仆射于阗玉之一验也。
原来那权臣因国王所言,暗遣剑客来截贾茂之发,以显其能。嘱他不可伤害天使。这夜包勇所见,即其所遣。却被通灵玉将伊剑术挡住,羞而遁去。那权臣方知贾茂真是不凡,折服其心,不萌异议。然亦可为鬻才之一戒。
到了十五日,那位金紫大臣同他国通事捧着国王的一幅笺纸,来恳贾茂在正殿上题一匾,以志景仰。贾茂推辞不得,题了“南服屏藩”四字。那大臣赍回去,国王见了大喜。那大臣便奏明要备私宴,为贾天使一饯。国王准了,遂即仍回馆驿,将此意向二位天使说明。便在馆中备了一席盛筵。又备了四席,管待武臣、通事。这日贾茂着人将各处行李俱发下船。却不过此位大臣意,直饮至傍晚方散。
那国王于例折金银器皿外,又备许多珍玩,将其诚敬。贾茂同罗副使商定,一概不收,用彰国体。彼国君臣悦眼。无奈敬重贾正使,实不过意。因送了交桂二斤,火浣布八匹。罗副使象牙四只,辰砂二匣。二使臣见是土物,遂皆收了。
到十六日,二使臣坐轿辞行。那国王亲送到船,依依不舍。
这也是向来未有的仪节。贾茂轿过,暹罗国的百姓,老少聚送,齐声举手,不知何意。想亦欢欣感戴,出于不觉耳。国王备了进贡礼物、表文,特遣大臣坤孛述列瓦提同通事坤思吝塔披彩上海船,随二天使入贡谢恩。
贾茂、罗廷伦上了船,国王亲到船上一送,殷勤致谢。才坐了象辇回去。二天使送国王登辇,方回船,吩咐鸣锣开船。彼国金紫大臣讨了送天使之差,带来多少船只,旗帜金鼓,直送贾茂的船到了象山。贾茂同众人上了自己坐的原船。
又住了一天,预备水薪。那金紫大臣私送了贾茂一件水晶界方,说是得自龙宫,涉阅江海,可免风波之险。贾茂见其意诚,遂收了,便将自带的一挂十八粒东珠手捻赠他,即为别赆。那大臣欢然收去,方回舟还国。
贾茂这边鸣炮开船,时植南风大作,扬满篷帆,安然北往。
老板守定罗镜,仍按旧道行去。不数日,过安南境,舟抵华封。
添了井水,就放入大洋中来。
是日,南风徐起,海船甚稳。贾茂在船与郑、黎二通事闲谈起暹罗国的事来。
郑必振道:“东南诸国,皆滨于海。东日本,稍次琉球,南暹罗与缅甸接壤,稍北则广南安南。此大略也。暹罗风俗,略近安南。土产暹布、琉璜、肉桂,民食以薯蓣为务,米麦只供王府。丰年则民始食谷。俗甚俭,斤肉樽酒,可宴数人。
一席不过二器。待客所余,家人不餐,间即弃之。客来相访,亦无迎送,任其去留。官宦之家,俱有书室客轩,亦植花木竹石,时供游览。架列《四书》、唐诗、《通鉴》等集,说自中国抄刻,板翻高阔,旁译土言。设官之法,类举贤良方正,由秀才即为法司,不考试也。国中执法甚严,不徇情面,轻则徒流,重则处死。百姓见官长经过,俯伏道旁,俟过而后敢行。其小心畏法如此。“黎昂道:“男女不剃胎头。男至二十成立,娶妻之后,将顶发削去,惟留四余,挽一髻子额右,旁簪小如意,以分贵贱。金为贵,银次之,百姓则用玳瑁、明角、竹簪而已。妇女亦然。国中有迎恩寺,即天使登岸之所。离海口三里许。
过此则天使馆,向来册封员役,俱驻于此。这回馆驿城内,特地亲厚,不是向例。
馆前隙地百亩,每日午后,彼国妇女,或老或幼,携筐持莒,聚集于此。名为贸易,实游玩也。傍晚方归。城北三里有三清殿,阶前二松,大数围,高二十余丈,枝叶茂盛。顶有鹤巢,亦不计其年月。每于春风月朗之时,则见二鹤翔集其上。东有演武场。
建桥曰长虹,阔有丈余,长五里许。桥下大水,名为旻湖,俱传与海相通。
过桥有松岭,长二十余里,苍翠满目,亦异境也。“正然说着,只听老板说声:“不好!有暴风来,快些落头篷。”一言未毕,忽东南风大作,急雨如注。风浪搏击,舵不能定。桅右欹则龙骨现于左,桅左欹则龙骨现于右。——龙骨者,船底定根木也。左右倾仆。通事、武职等素习于海,尚可支持。罗副使坐不安席,呕吐大作,几弗欲生。往日暹罗进表船只,前后相望,离不甚远。此刻风波大起,只见那只船从后由右侧首,如飞而去,顷刻已失所在。
贾茂这只船随风驶去,人人害怕。贾茂想起那水晶界方来,急取出,递给罗副使拿着。自家却把通灵宝玉摘来,亦拿在手内。说也甚奇,风雨虽然暴注,那潮浪打到船前,便就自然平去,其船亦不像前会簸扬。老板求天使在天妃娘娘前许愿,自保无虞。贾茂因一船人有关系,便亲到后舱,同罗副使行了礼,许过愿。
那风仍是暴发,忽变作西南风,将船吹向东北一路行去。
非风之殊,海面大而受风之异也。
那天又渐渐晚了,雨虽稍止,风仍不息。忽见中桅盘斗上来一鸟,绿嘴红足,彩若雁鹜。飞至战台,集而和鸣。老板大喜曰:“此天妃遣来引导也!”舟中水手等,无不向空磕头。夜半后,那风将次定了。到天明,忽见一鱼,长丈余,身黑尾红,脑上方白如玉。即听船旁咂水声,其船动摇,继乃喷水满船。老板曰:“此神鱼戏水,勿惊自去。”
将及近午,船浮水面,胶滞不前。老板曰:“此是风兆,当觅避风屿避之。”
只见日旁一块黑气,老板说:“不好!风又到了。”陡然间海水汹涌,暴风又作。
那篷受了风,如飞而去,一霎时不知其几千里也。桅盘上那个鸟,忽又飞鸣。
猛然见面前现一岛峙于海面,看着甚远,转睫已到跟前。老板怕有礁石,不敢就拢。那知船却向山的左侧靠了上去,风所逼也。众水手登时将船湾住,在老树及山根石缝内,下了篾缆,大家才欢喜放心。那岛虽背着风,瞧那海面仍自汹涌不已。定了半日,才吃过饭歇了。
到次日,仍是大风,不敢开船。饭后,贾茂在船内坐不住,要上岸去逛一逛。
包勇、锄药及黎通事,又带了十二名兵丁,叫船家搭了扶手。在岸上向高处,埋了一根大旗为标记。船内罗副使照应。贾茂便走上岸去,未知所遇何事,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二十一回 刘知府驱邪假画符·储仁逊 第四回 登青楼强奸不允 香姐儿偷取欢娱·江海主人 第十回 为寒士县令成全 见贤郎太尊说合· 第五十四回 骚人鸨妇共载一船 信女善男同登天竺·梦花馆主 第九回 瑶池宴月舞彩称觞 甲第连云泥金报捷·逍遥子 第73回 因治病巧访行踪 替解冤智诳赃物·牛瑞泉 第三十八回 观音点化常万青 马杰调兵捉壮士· 第三十九回 叙旧事岑母动慈怀 结新知刘生显神勇·陈朗 第二十五回 假花超抢伤天贼 扮经略三闹李府· 第九段 咏牡丹句中有句 赠海棠情外留情·阿阁主人 第七回 琼浆仙露遗小姑·竹宅山人 第二十四回 受真传能飞宝剑·陈端生 第六十三回 奉亲舍手规梦蝶庄 题真境敕赐蟠龙榜·郭则沄 第一回 小书生读书豪饮 老奸臣闯席成仇· 第二十一回 吴云翥论功受赏 贾娉娘借体还魂·儒林医隐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