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回 为寒士县令成全 见贤郎太尊说合

作者: 佚名

  却说华兆璧将李大椿的母亲接来,到了门首里面,华太太与春秋两位姑娘皆忙的迎将出来,将李太太扶下轿来,搀进房内。李太太已是喘息不止。春姑娘又忙的倒了一杯茶,请他饮下。定了一回,这方才喘息稍定。又睡了一刻,然后说道:“承二位姑娘的情,多多得罪。又来打搅府上,真是报答不尽的。”

  两位姑娘忙道:“不敢。”外面已开发了轿钱。从此,李家母子就在华家居住。华太太与两位姑娘照应,真真无微不至。

  过了两天,汤德元又到他家来催,说明日务要进城,再迟便赶不上,就要误事了。

  兆璧兄弟本来各事齐备,就因李大椿牵绊,因此至今尚未动身。此时,听见汤德元来说,只得又进房来,对李大椿说知。大椿只望着他母亲要哭,不忍前去。还是他母亲道:“我近来这两日病势稍好,有这两位姑娘照应,你尽可放心前去,难得人家这片好心。若能博得个功名,我就死也是瞑目的了。”说了,也忍不住的流下泪来。

  华太太听见他们母子伤心,赶着前去解劝道:“吉人自有天相,吃了五谷未有不生灾之理。相公明日止管放心前去,家中自有我们照应,不必想到苦处。有病的人不能作烦,你出去罢。”

  李大格见了这般,也不敢再说。只得揩了眼泪来收拾考具。

  汤德元回家,雇了前次的那个车夫,次日一早,大家动身。临行,大椿又在他母亲面前说了许多的话。如病好则罢,若不好赶急令人喊他。又代华太太磕了头,抹了眼泪,硬了头皮,与兆璧、兆琨出门而去。进得城来,仍在原住客寓住下。只因李大椿县考的保结尚未了结,加之夏国华托汤德元为媒的事情要前去回话,次日汤德元就一人去到县里,投进名帖,里面请见。夏国华早就迎了出来。彼此分宾主礼坐下,先谈了些闲话,然后问道:“日前奉托执柯之事,先生想已说成,现在如何说法?”

  汤德元道:“晚生将父台的盛意已与华案兄言明,他说,寒素之家不敢高扳。二来小孩子年纪还小,尚无半点寸进。此事只好从缓再谈罢。”

  夏国华听了这话甚为不悦。乃道:“怪不得你先生前日说他高介,即此一端已可慨见,但今我虽牧令,内眷人等却无一些仕官习气。我也是个寒士出身,若有趋炎附势的行为,也不与华老先生家结亲。你先生岂不知道么?至于说小孩子尚无寸进,有此气度才华,未有不发达之理。你先生已经选了一个快婿。难道就不能代我为媒么?此事还要奉求竭力进言。只要华先生许可,其余繁文末节一概依从台命便了。”汤德元见他如此,实在不好推辞。只得说道:“俟晚生回去设法去说再来报,惟有李大椿保结一事,还要求父台成全。现在他母亲又得病在床,苦不可言。”就将李大椿的细情并李太太守节的苦志抚孤望成各节,一一告述了,与夏知县得知,求他竭力设法。因县考各事未清,府考更有话说。

  夏国华道:“此事不难,我立刻上府将此事的苦况与太守说明,求他行文到学,勒令学师传廪,保画押便了。若再宕延借口,随即一面扣保,一面详革。”

  汤德元听了,忙急的立起身来,代李大椿作了一揖,说道:“如此不但李大椿感激,连晚生也受大情,图报而莫能尽者也!”夏国华道:“这事也是我份内之事。”就此汤德元告别了出来,回到寓所,将此话述知了李大椿。果然到了午后,府里行文到学,指名说廪生勒索借端阻考,着该学迅速传集廪生,将未画之结一律画齐,送府察核。

  学里老师接了这文书,晓得有人通了风,赶宽将吕璜这船人传来,将文书与他们看了,叫他们赶紧下台,完了这事,免得临时掣肘。大众见老师如此,只得招呼门斗出来转圜,将结复行取出来。到了汤德元寓内,说了许多的好话。汤德元也不与廪生刻薄。当时就封了二两银子为贽敬交与门斗带去,请将此事办好。

  到了晚间,门斗又将结送来。汤德元封了盖印的采仪,将结缴入学内,此事方了。从此一来,果然府考好了许多。三场考竣发出府榜,乃是李大椿第一,华兆璧第二,仍是兆琨第三。此榜一出,那些同类各人皆知道他三人的名声,有志的皆要结交他们,藉资砥砺。就有前十名的前来拜会,汤德元就招呼他三人一一接见,然后又去回拜。闹了两三日,府里又来传见。他三人复又谒见了府太爷,拜了门生。古人说得好:“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就是这县府两考以后,那府属中人皆知道有个华兆璧、华兆琨、李大椿。各事布置已竣,方要回转家中,忽然学院公文已到,定期月半后开考,按临合属。这个风声出来,汤德元道:“我们不必回去,免得两头花销。就在这里等考罢。”兆璧兄弟也甚为愿意。

  惟有大椿不放心他的母亲的病势如何,乃向汤德元说道:“小侄离家已经多日,家母之病不知如何?要想回去一看。一则省问母亲,二则也好给华伯伯送个喜信。”

  汤德元因他思念母亲,也不好阻他,乃道:“今日已迟,明日你再去罢。”正说之际,忽然府里来了一个号房,持了名片说:“我们大老爷请汤先生即刻过去,有要话说。

  现在县中夏太爷也在那里呢。”汤德元一听,晓得仍然是夏国华为媒的事,又请府太守说项。回道:“你先自回去,我立刻就来。”

  那个号房答应,先自去了。汤德元向李大椿道:“你明日回去极好的事,我此刻到里去看他们如何说项,你好回去与华伯伯说知。”随即换了衣冠,带了家人来至府内。汤德元见礼已毕坐下,果然夏国华也在那里。

  原来这知府也是个两榜出身,与夏国华同年,姓万名叫万钧。当日见汤德元进来,先叙了几句寒喧,然后问道:“方才听得夏年兄说,华兆璧就是你先生的令婿,真是难得!此人不但此次高进,随后也尚不可限量。先生得此快婿,也可算心满意足的了!”

  汤德元赶急谦道:“承太守栽培!”万钧又道:“前日夏年兄奉托你先生为媒之事,此务求竭力说项。我们本是通家,他令嫒也极贤淑。今日,下官特来做个毛遂。将来事成,男家就请你先生为媒,女家就让下官执柯。现在先请老先生代为致意华老先生,改日下宫再去造府拜上。此不过因夏年兄择婿甚殷,故此再三相托。仍望老先生致意于华老先生,就说下官与夏年兄皆是寒士出身。岂肯使女儿辈有富贵傲人的习气!请他只管放心。今日请你先生来此,正为此事。”说了,夏国华又出来说了许多的话,然后方才告辞出门。

  汤德元回转寓中说道:“此事是推不去的了。”便招呼兆璧:“你弟兄明日在寓静坐,不要出门。我要同李相公一起回去,将此话说定方好回复。”一夜无话。次日大早,与大椿同回家中去了。到了午后,已至华家门首。汤德元不即回家。便先与李大椿进去。里面听见车辆声音,华老先生忙的出门来。望见是他两人回来,问道:“两个小孩子呢?”汤德元就名次并学台按临的话一一告述与他得知。大家十分欣悦。华太太忙向李大椿道喜说道:“这一来你母亲的病格外要好得快了。这两日比你走的那天好了许多了。”李大椿赶忙谢了华太太。随即来到他母亲房中。他母亲早就听见他回来。接着,春姑送信与他说:“李大椿取了第一名。”他的母亲岂不欢悦!此时大椿进房,他已在床上坐起。大椿问了连日的病势,见他精神好了许多。也就放了心。

  李太太说道:“我这病皆承他们照应。你且出去,给华伯母磕个头谢谢。这种恩情世上没有的。你还到汤家去一趟,谢谢他家代你办理考事。若不是这两家出力,你怎么考得起来!”大椿答应,随即前去不提。

  单表汤德元见了华老先生,就将大同县夏国华与万知府二人的话细细的述了一回道:“这事是万推不去的。你的意思他两人皆已晓得,不过怕仕官家气习骄傲,守不得贫穷。他们已经说到这地步,谅来也不至十分骄傲。”

  华童听道:“行虽可行,只是须等院考后,兆璧等进学,方能行聘。”

  汤德元道:“这个容易。只要你答应,其余皆妥。”华老又将他妻子叫出来,告知了这一番话。华太太也十分愿意。

  当日,汤德元回家。次日,仍同大椿入城。先到客栈。然后来至府内,万知府接见已毕,汤德元说道:“昨晚太守惇言,晚生已与华童言明,但他虽可承允。必须俟岁考后,兆琨入泮,方可行聘。今日晚生特来复命,求太守转达夏父台是了。”万知府说道:“既然他允了,其余也就无话。”随就令人去请夏国华。可否夏知县允从其意,且看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二十三回 费太太宴客醉芳楼 曹小姐走报恶消息·陆士谔
  弁言·松云氏
  第一回 观胜会游憩梵宫 看娇娃奔驰城市·蕙水安阳酒民
  第四回 刘奎璧贪色误事 苏映雪怜才相思·
  第十六回 晋悼公大怒奸婬 浪游神法脱叁美·
  第十二回 遇小贼盗物免追 念旧情舍财相助·
  第十九回 召王忠总兵趋炎附势 造相府太守进爵加官·雪樵主人
  第十五回 拜佛见情人再冲礼教 下乡寻少妇重入疑城·张恨水
  第二十七章 隐痛·徐枕亚
  第二十出 断袖·孟称舜
  第七回 读画轩守候翻子史 玉衡堂膺荐试经书·李海观
  第四回 哭怡红冷麝离魂 栖栊翠寒鹃吊梦·郭则沄
  第二十七回 活阎罗出城捕盗 恶奸人乡村遇雨·
  第四回 梅子多情携爱友乍入烟花 钟生无意访名娃初谐鱼水·曹去晶
  第二十四回 林解元山祠得佳偶 芮勇士湖舫露真才·临鹤山人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枕上春·不题撰人

    《枕上春》,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嘉靖年间,江南镇府城内,有一富家,专营药材,家业颇丰,此人姓李名寿辰,年已三十五岁,娶妻木氏,业已三岁,生得一子,年方十七岁,名唤李祝

  • 绣榻野史·吕天成

    明代白话中篇猥亵小说。四卷,有明万历醉眠阁刊本、种德堂戊申年序刊本。题“卓吾李贽批评,醉眠阁憨憨子校阅”,实为吕天成少年游戏之笔。故事写杨州秀才姚同心,因住东门,便自号东门生。前妻甚丑,恋小秀才赵大里,如

  • 珍珠舶·烟水散人

    书写男女私情,世风淫乱,禅室藏龙,闺内卧虎,金屋藏娇,叔嫂乱伦。静观奇情艳态,笑看千古风流。全称《新镌绣像珍珠舶》,题“鸳湖烟水散人著”。烟水散人,即徐震,字秋涛,浙江嘉

  • 金屋梦·梦笔生

    本书乃《金瓶梅》续书之一,继西门庆家族破败后,金兵南下,世事沧桑,人事巨变,只有人性之恶根不断,人心之贪淫不绝。然善恶总有相报,为恶者必无善终,这便是《金屋梦》之主旨。真可谓写透世态炎凉,尽展人心叵测,于悲观的生存态度中

  • 林黛玉笔记·喻血轮

    全书乃林黛玉之日记,作者以第一人称,写林黛玉之所见所闻所感,实是借林黛之口叙说整部《红楼梦》.日记所述与原著几乎无异,凡有林黛玉经过之事以至日常起居可见诸原著者无一缺漏.

  •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撰,明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六卷三十回。最早由金陵文润山房刻梓,此版失传,未见。现只残存序、 第一、二卷 共十回及第三、四卷目录。叙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专

  •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玉燕姻缘传》,又名《玉燕姻缘传记》。六卷七十七回。题“梅痴生著”,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大宋神宗年间,江南苏州

  • 捣玉台·临川山人

    捣玉台,临川山人著,清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五回。临川山人,是清初著名的艳情小说家,创作有《捣玉台》和《花荫露》两本小说,人物生平不详。 且说唐朝贞观年间,百废俱兴,政通人

  • 碧玉楼·竹溪修正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小说,十八回。题“竹溪修正山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今存积善堂刊本。似出嘉庆间。后来的排印本名《帏中采》。书叙河南清城富户王百顺,娶妻张碧莲。百顺未能遂碧莲之欲,为吴能怂勇,出外求方

  • 花荫露·临川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九回,清临川山人撰。话说历代君王俱知守成艰难,遂挖空心思欲网尽天下人才为他所用,故开科试以揽英才,另设举荐一途,后称“举孝廉郎”。一

  • 品花宝鉴·陈森

    《品花宝鉴》是我国第一部以优怜为主人公来反映梨园生活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共六十回,产生于清代道光年间。它的作者是江苏常州人陈森。小说以贵公子梅子玉和名伶杜琴言、书生田春航和名伶苏蕙芳同性相恋的故事为中心

  • 绣像红灯记·佚名

    有兩部臣宰,头家老爺,家住常州府无錫县南門以里,姓趙名明字是飛熊,官拜戶部尚書。夫人王氏,所生一女,名唤蘭英小姐。這二家老爺,就住在无錫縣东門以外,姓孙名宏,字是广德,官拜兵部侍郎。夫人徐氏,所生二子,長子继成,次子继高。繼成

  • 潮嘉风月记·俞蛟

    《潮嘉风月记》描画青楼众生,但不止于咏叹风情,叹蘼芜之趋败,而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凭吊古风,箴规写怀,故有别于青楼文学中脂粉酬唱、羁孤相惜之作。在青楼文学雅俗转换过程中,起到了

  • 寐春卷·竹宅山人

    《寐春卷》,明清艳情小说,共十五回,竹宅山人撰。话说北宋末年江南水乡镇江城之一段风月趣事。时值北蛮强悍,时局动荡难安,那镇江城却仍是繁华一片,皆因南北远隔,蛮夷骚扰不及,故而不

  • 情海缘·邓小秋

    《情海缘》,八回,署名“江都邓小秋”。邓小秋,清末民初人,文作于民国时期,不过将《桃花影》加以删改而成。因之迳删过多,又无情节交代,比之原作不唯文辞更逊,并已不复贯通

  • 素娥篇·邺华生

    白话小说。明邺华生著。作者无 考。书成于万历年间。据唐传奇《甘泽谣》之 《素娥篇》敷衍而成。叙武则天之侄武三思与侍 女素娥的故事。着重演述房中术所谓四十三 式,每式有

  • 巫山蓝桥·不题撰人

    《巫山蓝桥》,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十六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弘治年间,松江府华亭县八团内沙地方,有一花姓人家,家主名唤花成春,娶妻保氏,皆三十有馀,因常做药材生意,故家道殷实,生得一

  • 玉娇梨·天花藏主人

    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品。产生于明末清初。全称《新镌批评绣像玉娇梨小传》,又名《双美奇缘》、《玉娇梨小传》、《玉娇梨三才子小传》、《双美奇缘三才子》。二十回,题&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