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毕临莺巧作风流婿 梅凌春誓结姊妹亲
诗曰:
风流才女致翩翩,打扮衣冠作少年。
十首名词成好约,一般酥乳续佳缘。
出非红拂闺妆改,配不文君道义全。
磨墨几翻千古意,舌喉难尽笔锋烟。
却说石生蒙凤公放了,走出衙门,天昏地黑,悄无去路。
欲寻柏儿,恐后人复来拿他。回想那梦中女子所说往京快走之言,即放下肚肠,另出一城门,戴月披星,直向京路而行。不消一月,到了京师,会见李穆如,细言访毕遭害之事。李穆如亦道及科中上本复试之事,原来给事徐,乃副考座师徐之弟,因梅翰林不中齐也水,副考座师妒忌解元不在自己门下,因与他弟商议上本。不意圣上亦喜石生文字,故要重新复试。出榜限在十一月十五日,诸生齐集。石生恰好赶上进场,名登榜首,一个现成解元,李穆如转在第二。石生谢过圣恩,即谢前次副考座师徐,并弟礼科给事。解元之事未完,二月会试日期又到。
李穆如会上进士;石生殿试,又得探花,入翰林院。大家不胜欣喜。
一日春光明媚。李穆如在寓,差一管家请石生饮酒。石生正上马出门,喝道而行,恰好撞见铁不锋。两目一视,石生随叫撤回职事。那铁不锋一看,吓得魂不附体。但见:秀骨冰肌,个个口称新贵;朱缨玉辔,人人争看少年。金瓜迎面,蓝盖遮头,锦衣耀日,身与春色争光;朝靴带露,足拟青霄俱远。声呼威武于两间,却是旧日落魂贫士;路逢狭窄之长安,正是去年受害冤家。
铁不锋见了,心下慌跳。正待走时,忽见一长班走出扯住道:“老爷要请铁相公会话。”铁不锋慌道:“我素常不认得你老爷,叫我有何话说。”长班道:“我老爷姓齐,若不相认,不犯着差小的来请了。”铁不锋闻说姓齐,心下方跳定了些儿,跟长班走入公馆。长班通报,铁不锋站立,相候许久。只见从后出来仍是石生,吓了一跳,忙近前下膝。石生扯住道:“铁兄乃旧交,为何不行常礼?”铁不锋道:“晚生应该拜见。”石生扯起相揖,二人安坐茶毕。铁不锋道:“老先生在徐,晚生特备一觞,正来相邀,不意先生为那误害事请去,未得稍尽地主,心下到今抱歉。不识老先生何以得脱?”石生将女子显魂,凤公出对之事说知。铁不锋惊道:“那女子想就是苏小了。老先生真吉人天相,故苏小出现,代凤公审问。”石生道:“铁兄何以知那女子即苏小也?”铁不锋道:“那衙内有一座苏小墓。向日晚生在毕老师处,与先生饮酒行乐之时,曾已说过,那苏小每遇冤民事则出现的。”
石生沉吟半晌,以为奇幻。又问道:“小价柏儿,到今流落何方,铁兄亦知其近况否?”铁不锋道:“盛管家老先生原托那田又玄照管,想是跟田又玄去了。晚生自与村店一会,次日五鼓,即启程来京,实不知盛管家之事。”石生想道:“田兄未必肯代学生照管小价。”铁不锋欠身道:“这事却也难料。但田又玄非忠信之人,或者愚弄盛价,带随远方,以作自仆,亦未可知。”石生道:“田兄虽非忠信之友,然在学生份上,断不肯令我主仆拆散,少不得还要送来。”铁不锋道:“老先生尚有不知,田又玄乃天下第一个坏人,素假老先生大名,在外无因索骗,盛价焉有送来之理。”
石生惊闻假名之言,请铁不锋细道。铁不锋将田又玄玄墓冒名,梅家赴馆,凌春小姐和诗,白随时伙骗,一直陈上。又道:“晚生不谙,相与一载,只道他是石先生。后来为凤公一节,方才识破。彼时就被晚生逐去了。如今想来,竟成笑谈。”
石生闻言又喜又恼,低首自语道:“怪不得梅老先生管家,在淮说甚么不通的抵冒。古人道:人须择友而交。这畜生既做许多不肖事体,明知凌春是梅小姐,在徐相会,尚不说出,深为可恨。致我奔波道途,错就姻缘。”铁不锋恭身道:“老先生有甚姻缘之事,被他愚昧。”石生遂将游梅访凌春,被田又玄、白随时两人指路,并赠田诗稿之事,一一说知。铁不锋道:“田又玄要佳稿时,想就存假冒之心了,老先生为何不防?”石生道:“那时学生只道他是好意,谁知他愚我往淮。”铁不锋道:“但凌春乃梅老先生小姐,去年时才十六,未婚。自正月初五日游梅,他现有亲笔诗笺在晚生处。”说罢,从身下一袋中取出,递与石生。石生看罢,想道:“这诗笺是我央花婆寄与毕小姐的,钱公子说花婆遗落毕小姐父手,如何在铁不锋身上。”遂问道:“这诗笺,铁兄何处得来?”铁不锋道:“乃毕老师在淮误封程仪与晚生的。”石生道:“这就是了。”遂叫管家收去,又笑向铁不锋道:“当日铁兄被田又玄以假乱真,在毕守翁处,铁兄反有疑学生为假冒之意。”铁不锋忙道:“晚生当时一见先生,就知是饱学大才人物,岂敢有疑。”石生道:“那徐州误害之事,只怕还是田又玄冒名而及。”铁不锋忙应道:“此必竟是田又玄,再无别人。”石生道:“以前这事,皆小人之妄,吾已不究。但恐梅小姐错配他人。吾与田又玄真前世之对头,今生拆我这段奇缘了。”铁不锋道:“晚生到京淹留数月,所谋未遂,意欲明日回徐。老先生何不便写一书,待晚生送至淮安梅老先生处。”石生道:“我知梅老先生近在淮作道:“向因馆事失约,被田又玄假冒,后曾有管家至淮访问,我又不曾招认,如何得寄书道及此事?”铁不锋不语。石生想了想道:“我有一同社怀伊人,在广陵梅老先生家中坐馆。欲写一书烦兄寄去,只恐路远,有劳尊驾。”铁不锋道:“近闻梅老先生家眷,俱移淮安衙内,老先生尚不知么?”石生道:“我尚不知。若果移住淮安,待学生写一书,敢烦铁兄便作陇头。”遂令管家备饭,留铁不锋坐着。石生即便写了二书,前后错落事情,一一尽载。陪铁不锋饭毕,取出道:“这二书,一书烦寄怀伊人,一书烦寄府衙钱公子。铁不锋谦应接过道:“钱老师无子,不识钱公子是何人?”石生道:“钱公子即毕守谦之令侄,寄住钱衙,权为义子也。”铁不锋惊讶道:“毕老师向日曾酒后道他并无一子半侄,为何又有侄儿?且晚生只闻有一毕小姐寄住府衙,莫非先生所会即毕小姐也?”石生笑道:“那有此事”。铁不锋遂不复辩,携书辞去。石生亦收拾上马赴席。铁不锋将书,如奉圣旨,兢兢业业。到次日,叫船出京往淮。正是:贫穷难遇挥金客,富贵偏多下礼人。
却说铁不锋领石生书札,不日到了徐州,复往淮安投书。
先至道前梅公衙门外探问。听得说梅老爷不知石相公改名,不曾中得他,与家中怀先生二人,叹悔不已。前怀先生往苏州家中看了一看,昨日又进京访那石相公去了。铁不锋闻怀伊人正不在淮,复走到府前,将二书总投入府衙。钱公子正看报录,见齐也水中了探花,石生未中,心下纳闷。闻得京中石老爷有书传入,忙取来看时,上写道:
去秋得瞻丰采,过蒙教言,并承惠爱,桃花潭水俱深矣。时值青帝司权,垂杨摇曳于东风,紫燕频巢于旧垒。知己一笑,倏阻山河。念京都不与淮阴同春,故友翻与涂人作伴,怅也何似。向者,仆因徐州小事,变池斋之名为也水,微服宋道,蒙兄不弃,欣以令妹见许。负笈来京,荣实托赖。近闻凌春,即道尊梅公之令爱,于去正初五游玄墓,前诗即其笔也。想吾兄府署相接,亦必久鉴。专祈代谋,以实前约。余肠如缕,容再图面。依依奉渎,奉谢不一。
钱公子看罢,见齐也水就是石生,凌春即梅公之女,不胜喜跃。又取第二封书看时,封上道怀相公书。随叫小童道:“这一封书错投了,可传出去。”小童领书传出。不一时回道:“带书的铁相公,问大相公可相会不相会?”钱公子道:“不便相会。”小童复将不相会之语传出。铁不锋仍回徐州。
这日,钱公子在衙。思想不能亲出代石生谋梅小姐之事,就令一管家向城外传那先春园花婆相见。原来,钱公子即毕小姐巧装男儿寄居钱府,恐钱知府代她谋婚,有失石生之约。因在杭州对毕守谦托言女儿不便寄外人处,故装男儿作其叔侄,将侍儿翠云转作小姐。惟花婆独知,原不相瞒。花婆于无人处就叫小姐,有人处假称相公。今日见毕小姐叫她商议凌春之事、有小童在旁,故道:“相公唤花婆却有何事?”毕小姐令小童退后。将石生错访,如今得中探花,有书谋凌春之事,一一实告。花婆闻言皱眉道:“老身近日闻得梅老爷有甚题目,许诸色人等作诗,若合适时,招为门婿。今小姐既受石相公之托,石相公尚不知你是小姐,不能外出,谋为此事,恐后梅小姐被人娶去,岂不误石相公所托吗。”毕小姐道:“我如今没法处置,请问陆妈有何高见?”花婆想了想道:“小姐与石相公之结约,毕老爷尚未知道。纵然毕老爷不日回来,见石相公洋洋得意,许小姐配他,恐知有梅老爷之亲,不便又将小姐许他,亦未可知。如今据愚见,小姐可将梅老爷诗题,也作数首,老身传向道前。倘他取中为婿时,小姐假装新婿,至夜于梅小姐道及石相公之意。那梅小姐见小姐这片好心,再无不喜之理。
就是毕老爷回日,见你木已成舟,欲说是女儿,又说不出口,将梅小姐又不能退回娘家,只得总嫁与石相公了,岂非两全佳事。”毕小姐闻言笑道:“但我不像个新婿奈何?”花婆道:“不过平常光景,只是少言少语,把脸儿放沉重些就是。”毕小姐道:“如今不知梅家欲人做诗,却是甚题?”花婆想道:“听得说是甚么柳枝词,要作十首。小姐大才,自然不难。”毕小姐闻言喜道:“向日那石生倒有十首杨柳枝词在我处,不知可是这个题目。”花婆笑道:“小姐付我带去,若不是,再送来重做。”毕小姐犹迟疑不决。花婆道:“这事再迟不得了,闻知诗稿将已投完,可就写出,待老身去一回来,若不是,再为之计。”毕小姐遂拂几取一花笺,将石生杨柳词写毕,付与花婆。花婆不胜欣喜,就辞毕小姐出宅门而去。
毕小姐见他去后,心下盘算。不多时,见小童传说花婆又至。毕小姐令开宅门,花婆迎着大笑不止,毕小姐忙问其故。
花婆道:“那题竟是一毫不差。梅老爷管事的人,问我钱公子为何不亲来投递。我说钱公子今日家下作文。那管事的遂替我投入衙内,光景有些机会。”毕小姐闻言心喜,令小童取茶,留花婆叙话。忽见钱知府出坐早堂,从书房门首经过,知花婆是毕家旧人,总不避讳,反叫留饭。果然后面收拾饭出。花婆饭犹未毕,见钱知府手执一帖,退回书房向毕小姐道:“吾儿,梅大人取中你甚么杨柳枝词,欲招你为婿,有帖在此,请你相会。”毕小姐忙立起道:“孩儿原只道戏言,今日杜撰一稿,为何就取中了,真事出望外。父亲权代孩儿回了吧。”钱知府道:“梅大人来意,如何好却。我且为你作主,成就此事,俟毕盟翁来,再作道理。”说罢,即传谕外边收拾礼物。备轿伺候。毕小姐只得换了衣服,令花婆坐在书房。带随几个管家,出宅门上轿而去。
不一时,到梅公衙门。梅公迎入后宅,相见过。管家呈上礼物。茶罢。梅公见毕小姐容貌清雅,俨然如花枝在座。各叙初会套话。梅公道:“素闻大才,于去岁得手著,即杨柳枝词十首,即欲奉访,不期为俗吏淹留,至今方得识荆。”毕小姐亦朦胧应道:“晚生蒙大人错爱,荣选东床,实愧菲才,不称过拢。”梅公道:“钱兄何谦至此。”遂令设酒,各重安坐。
毕小姐固辞不饮。后强勉饮了两杯,满脸通红。上菜未毕,就起身告辞。梅公不好苦留。道:“你我自今以后,皆是通家,不可拘礼。但老妻久慕钱兄大才,恨未识面,请内里相会相会,不识意下若何。”毕小姐欣从至内,又拜了梅夫人。梅夫人衣裳、手帕,俱备现成,以作见面之礼。毕小姐领谢辞出。梅公也送了折乾的见礼。毕小姐方才打恭上轿。梅公后又吩咐跟来管家道:“原礼璧上。明日吉辰,请公子至我处并婚。对你老爷说,不消费心,一应俱这边备就。”管家应诺,赶上轿子,一路与毕小姐说知。路甚捷近,不一时到了府衙堂上。毕小姐下轿走近宅门,复归书房。钱知府并花婆问其相见之事。毕小姐连明日招赘话语,并述一遍。钱知府道:“梅大人虽然如此说,我这边必须寻一媒人,下一聘礼才是。”又道:“这都是你做甚么诗句,惹出这费钱的事来。”说罢,吩咐家下置备财礼,打点招赘之事。又留花婆作一官媒。整整忙了一日一夜,举家未曾合眼。
到次日,钱知府不等梅衙来请,即着轿马,摆设礼物,金鼓旗号,送毕小姐至梅公衙内。梅公迎进内堂,花烛辉煌,各官叩贺,往来不绝,直至夜间,方才得宁。又整酒送房,花婆跟定毕小姐,不离左右。至梅公并夫人、待腊,举家酒罢睡去,方才出房,闪中窗外,窥视动静。但见烛光之下,四壁锦屏灿烂,香烟霭霭。一对天仙飘然在内,传杯弄盏。一个初作新人,娇羞不语;一个乔装才婿,倚玉偎香。忽然两个停杯,毕小姐意有所触,因长叹一声道:“天下之人,未必痴心似我。”梅小姐不解,相视微笑不语。毕小姐将烛掌在窗前一书案上,请梅小姐坐在旁边,一手抽出一本书,一手携着梅小姐手道:“久闻小姐素擅翰墨,不知当今小姐所喜何人诗集?”梅小姐不语。毕小姐道:“你我皆宦门之子,非凡俗可比,何吝教不语?”
梅小姐低声道:“妾本无知女流,怎识名贤。”毕小姐道:“这是小姐过谦了。仆当日曾于吴门玄墓,见小姐佳章,时同一相知姓石号池斋者,读之赞玩不已。难道非其笔否?”梅小姐道:“那诗偶然戏笔贴在玄墓,怎当法目。”毕小姐道:“敝相知石姓,颇博才名,想小姐亦所素知。自那日见小姐诗后,废寝忘食,访之不得,小姐亦可知否?”梅小姐不解。
毕小姐假作沉吟太息,梅小姐亦觉有感。毕小姐又道:“小姐大才,仆实不敢叨陪枕席。因石兄之慕,故乔装作婿以待石兄,不知令尊翁之意与小姐之意,亦如仆心否?”梅小姐惊疑半晌道:“家君素慕石生才学。闻得寒舍一怀先生是石生同社之友,说他已有亲事在淮,乃毕氏之女,故家君不果其事。
后家君在书房中得杨柳枝词十首,读之俯心。因访其人。怀先生又道乃石生之友,在淮居住。故家君借词以访婚配。妾闻君言,何甚奇幻?”毕小姐道:“事至此,你我皆会中人,不必相瞒。小姐可知仆即毕氏之女否?”梅小姐闻言惊道:“君本男儿,如何认作女流!”毕小姐道:“我因家君任杭州通判,随任杭州。后为官坏了家君,发在衙门勘问,止留下我身一人,又无慈母。欲寄钱府,恐无知辈妄来求亲,以失石生之约。故乔装男儿,以作家君之侄。将身边侍儿翠云,转作女儿,寄食钱府也。”梅小姐道:“既小姐与石生有约,又与我何与?”
毕小姐剪烛近座道:“若小姐有意石生,请发一誓,敢陈细理。”
梅小姐请他说明,毕小姐只是不言。梅小姐只得对烛盟心,二人呼为姐妹。毕小姐今年十八,转居为长;梅小姐今年十七,却为妹子。然后毕小姐将石生古香亭见诗,白随时、田又玄以莺作春,花婆遗诗,自己赠箫,细为道及。梅小姐道:“原来如此。家君与妹游梅时,曾请石生为西席,后有田姓冒名赴馆,石生竟不知何往。原来石生被田姓所愚,错往淮访姐姐以作妹子。”毕小姐道:“妹子何以知冒名即田姓也?”梅小姐将田又玄、铁不锋作诗,并石生荐怀伊人之事,细为谈出。复道:“这杨柳词,怀先生云石生之友所作,姐姐何以得来?”毕小姐道:“此词乃石生因我而作也,并非石生之友。”梅小姐道:“怀先生明明说是石生之友,在淮居住,却为何故?”毕小姐想道:“想是怀先生或诡言搪塞之语耳。在我今日亦不知令尊翁所选就是此词。偶因花婆说及,又有石生京中书至,言凌春即梅公令爱,只道我是男儿,托我代访。我恐妹子事夫不得其人,且惹石生后来怨我,故将此词以撞天命,不意竟成佳事。实屈贤妹,少待石生归耳。”梅小姐闻言惊异道:“近闻石生改名齐也水,得中探花。先时,家君作主考,一心要中他解元,因不知他改名,反遗落了他。我家怀先生闻知,不胜叹悔,今进京特去访他。但不知姐姐曾在何处与石生相会?”毕小姐将石生假装乞食,观菊作诗,自己乔装男儿,在府衙相会,辨明错访话头,并石生二者欲兼之意,尽说一遍。梅小姐道:“原来只因游玄墓,石生是正月十七,姐姐是正月二十,妹子是正月初五,有先后不等,故错以莺作春,被田姓愚弄,希图冒名赴馆。在姐姐招认错于花婆遗诗。今日想起,虽中小人之计,错中之错,实乃天凑奇缘。只是姐姐一段爱我念头,终身难尽。”
毕小姐道:“说哪里话。我二人虽然同心合意,恐令尊翁后来识破我是女儿,乃石生之室,不肯将我妹配于石生,那时奈何?”
梅小姐道:“家君一向爱石生诗才,巴不得将我配他。后闻他已有亲,仍垂涎不已。只是家君曾说,一人无二妻之理。”毕小姐闻言长吁,梅小姐又道:“不知令尊翁之意,可欲妹子作石生之室否?”毕小姐道:“家君于此事全然不知。只指望令尊翁肯见爱时,家君回日,再无不从。”梅小姐道:“既然如此,我明日将姐姐好情,并石生错访若心,禀与家君知道,以全此事吧。”毕小姐惊道:“妹子之言差矣!此事只可你知我知,如何鸣之尊翁?倘尊翁一时不快,那时我有欺诳长者之罪。不但钱知府并家君不妥,且外人闻知,你我成何体致。必须待我仍作钱公子,修下一书,寄与石生,只说凌春尚未有婿,你可速来图为。他见信自然即来我处。再着人通其委曲,听他出计谋为可也。”梅小姐依言。二个谈得情投意洽,忘却夜深,直至灯残烛暗,方才就寝。
梅小姐临睡时,先让毕小姐上床。毕小姐笑道:“我是新婿,必须先让新人上床。”梅小姐亦笑谑道:“好个新婿,倒会择取丈夫。”二人又低笑了一回。梅小姐见毕小姐解衣,露出一对酥乳,温温如玉。换鞋时,脱下一双靴子,露出金莲三寸,缠得紧紧。虽然年长梅小姐一岁,才貌性情,就象一个模子脱下的。梅小姐不胜欣喜,各称奇遇。及垂帐幔上床,时已四鼓。正是:谈深不信更残月,夜静难防耳隔墙。
却说梅、毕二小姐谈罢就睡。花婆在外,一一尽听,身上不觉衣冷,也去就睡。到次日,同家中丫环俱起,走至房中送茶。见毕小姐仍是男装,就象个新郎光景。梅小姐仍是新人光景。一连过了两日,到三朝时,花婆与梅小姐各皆默会。毕小姐叫进房中道:“陆妈,你走进走出,可曾闻得有人时京吗?若有人进京,与我说知,写一字寄石相公处。”花婆道:“寄书须要熟人,生人怎肯代我寄去。”毕小姐道:“我说与你知,若遇熟人,留些心儿就是。”花婆应诺。
时光迅速,春老花残,不觉又是四五月天。花婆打听得清凉寺中,客情僧湛然要回京修寺。
随即报与毕小姐。毕小姐于无人处,对梅小姐商议,写下一书,仍作钱公子意,并不提娶梅小姐一事。令花婆送托湛然。
湛然闻得石生改名中了探花,正恐会他无由,见钱公子有书,总不推却,领书一直带去。
一日,从旱路募缘,行至河南地方。见前面多少车马骡轿,一阵拥来。湛然避道,让那官长过去。见旁人道:“我们开封府又添了一翰林院,益发兴头了。”湛然近前问道:“可是新科的吗?”旁人道:“就是敝处这边石府上的儿子,父亲曾为苏州府理刑。此人十一岁进学,还丁了几年忧,如今改名齐也水,中了翰林归家祀祖,此时方得十八九岁。”湛然闻言,知是石生。满脸堆笑,复走回转,尾着前面车轿,不上十数里,见石生进城到了本宅,下轿毕,竟自进去。湛然少停,将钱公子书札取出,烦管家通报。石生闻湛然至,喜出望外,即请相见。礼毕茶罢,各叙阔别。石生取钱公子书,拆开看道:
久违音问,想切云霓。闻吾兄飞鸣上苑,作朝中柱石,四方咸庆得人。弟忝亲末,容当拜贺。得华札,知也水即池斋。回想观菊之境,昔云才人玩世不恭,良有以也。所托早已留心,梅公亦著意东床在吾兄耳。惟望速驾临淮,再无不就。去秋薄具,聊代折柳,不敢当谢。便鸿修复,翘首并候。
看罢喜笑不禁。对湛然道:“老师可曾会过这钱公子么?”
湛然道:“贫衲闻得他是毕老爷家族侄,寄住钱衙,倒不曾见他出来。贫衲又因收缘簿,每日向四乡六镇奔走,不得在清凉寺中。这书是花婆偶然相遇,托我寄来的。”石生道:“原来如此。”遂将与钱公子错访相会之事,并凤公拿究,与谋梅小姐之事,尽述一遍。
湛然侧耳听罢,口中叹念不已。又道:“石老爷受了多少风雨,皆为着小姐,今日却一举两得,真世间罕有之事。”石生道:“还是托老师之洪福。在清凉寺中,朝夕承教,故得有此机会。”说罢,遂令备饭。湛然道:“贫衲闻得老爷住居翰苑,久拟赴京叩贺,不意途中得遇,今幸相接少谈,就要行路,不消备饭。”石生笑道:“老师尚欲何往?”湛然道:“要进京回本寺。”石生道:“你且住下,我有别话与你商议。”湛然不好推却,亦就停留。少顷饭罢。石生道:“老师缘簿可曾收完?”湛然皱眉道:“在淮羁留一年,止收了五百,尚差一半。”石生道:“这项银子,收在何处?”湛然道:“尚在淮安。如今贫衲欲回京中,叫个师傅往淮,同我买些木料,带进京去,起造本寺殿宇。”石生道:“你不消进京,且同我到淮玩玩。那缘簿之事,待我与老师完成功德吧。”湛然闻言欣谢。
石生起身,吩咐人役安排祭礼,一面写了些红帖,拜望乡亲,当日忙了一日一晚。次日乡亲回拜,各皆请酒,石生一概辞过。命备彩旗鼓手,猪羊祭物,不胜繁华,出城祀祖。湛然同两个管家,等至日西,方才回来。又请亲邻饮酒。也有送贺礼,也有送酒席的,整整忙了数日,方辞亲友往淮。正是:
画士脂胭好,人生富贵亲。
翰林偏足重,声价值千金。
不知石生同湛然淮行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三十回 验尸身美小娘受冤 报家信好儿子求救·黄南丁氏 第三十二回 贾平儿洒泪定佳郎 刘大人热心得恒产·陈少海 第二十五回 翻前事抢白更多情 约后期落红谁解语·韩邦庆 第二十一回 赐联秦晋诏下南京 赏赐奇珍恩颁北阙·归锄子 第八回 老秀才成全后进 小童子照应同人· 第三十四回 迎娇婿赵乡长称公 火蓬婆范佳人破敌·蔡召华 第二十回 万柳庄恶奴欺主 会仙桥老舅遭拳·顾太清 第二十八回 大比年南京赴试 欺和尚乔通生灾·讷音居士 第四回 侥天幸拐子成功 堕人谋檀那得福·李渔 第 四 回 苗凤英借尸还魂 董良才偶宿贼寺·储仁逊 第七回 水小姐还愿祈母寿 王老妪索诗探才情·李修行 第二回 巫山里玉人娇喘息 闺房中娇丽赴阳台· 第八回 怀旧德设法平反 趁新年分题酬唱·临鹤山人 第十一回 雷海清掷筝骂贼·素庵主人 第十四回 分宫亭皇后白冤 王昭君冷宫诉怨·雪樵主人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