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九章 秋心

作者: 徐枕亚

    玉梨魂——

    第十九章秋心

    黄叶声多,苍苔色死。海棠开后,鸿雁来时。雨雨风风,催遍几番秋信;凄凄切切,送来一片秋声。秋馆空空,秋燕已为秋客;秋窗寂寂,秋虫偏恼秋魂。秋色荒凉,秋容惨淡,秋情绵邈,秋兴阑珊。此日秋闺,独寻秋梦,何时秋月,双照秋人。秋愁叠叠,并为秋恨绵绵;秋景匆匆,恼煞秋期负负。尽无限风光到眼,阿侬总觉魂销;最难堪节序催人,客子能无感集?盖此时去中秋已无十日矣。

    梦霞自经此番风浪,心旌大受震荡,念两人历尽苦辛,适为奸人播弄之资,愤激莫可名状。继复念我与梨娘,爱情之热度,虽称达于极点,然惟于纸上传情,愁边问讯,时藉管城即墨,间接通其款曲已耳。半稔光陰,积得相思几许,蓄这既入,望之愈远。久欲叩香阁、拜妆台,将我缠绵复杂之情思,对我心爱之玉人,一一倾倒而出之,虽死亦无所恨。而格于内外之嫌疑,束于礼法之防范,彼固不肯逾闲,我亦难于启齿,徒有怜声爱影之私,终无携手并肩之分。几世几生,才能修到;一颦一笑,迄未曾亲。独自追思,只剩千行锦字;无多残泪,难销半幅罗巾。今者宵小从身旁窃发,祸星自天外飞来。恐怖颠连,一时同陷于至难堪之境,然得藉为绍介,与素心人谈衷竟夕。前之不能希望于万一者,今竟居然如愿。奸人之毒计,适足玉成好事。虽云不幸,亦差堪自慰矣。梦霞此时,对于李之恶感已尽消释于无形。梨娘曾以后患之宜防,谆谆以勿与李较为嘱。梦霞固深佩其虑事之周密,而自悔其一时之鲁莽也。

    次日赴校与李相见,周旋晋接,曾不稍异于曩昔。李突见梦霞来,容色甚张皇失措,继见梦霞无异言,更觉面红耳赤,口噤目瞪。此盖良心之发现,新机之萌动。人虽至狡极恶,倾陷他人,无所不至。而受其害者,唾面自干,一切不与之较,未有不息其邪念生其悔心者,至诚可格豚鱼。李虽冥顽,究非豚鱼可比。以梦霞相待之诚,益露喧不安之态。嗣后枭獍之心,已为梦霞所感化,尽心教职,不问他事。反觉温文尔雅,一改从前躁率多言之故态,从此不敢再溷乃公事矣。

    大凡人于爱情热结之时,横遇恶魔之阻挠。此恶魔之来,仅能破坏爱情之外部,不能破坏爱情之内部。其最后之效力,适足以增加爱情之热度,以所得者偿其所失而有余。梦霞与梨娘相见之后,证明双方之误会,益叹人情蜀道,深险难测。以最亲之同事者,而今竟太行起于面前矣,又何怪知己之难得、情感之难言也。侧身天地,独立苍茫,觉世之最爱我者,惟彼九京之死父与五旬之老母、千里之阿兄。舍此而外,则惟彼可敬爱之梨娘与我有生死难忘之关系。惊怖之余,万叠情丝,益紊乱而不可收拾。不恨李某之无情,惟怨天公之善妒。念后来之魔劫重重,不可穷诘。则觉心灰意冷,万千之欲爱都消。固不如大家撒手,斩断葛藤。悟彻情天,拨开情障,力于苦海中猛翻一筋斗,能如是乎,岂不甚善!然一念及来生之会合难期,今生之希望未绝,一场幻梦,终未分明,便尔决裂一朝,关系断绝,心实有所难甘,情实有所难解。碧翁何心,专以弄人为能事,不使之不遇,却不使之早遇;不使之常离,复不使之遽合。俾两情同陷于梦想颠倒、迷离惝恍之域,永远不能解决。天乎,天乎!搔首问之而无语,虔心祷之而无灵。愤念至此,殊欲拔剑而起,与酷虐之天公一战。明知战必不胜,则惟有以死继之。天心虽至渺茫,人情虽至变幻,极之以死,又何事不可以了耶?自此之后,梦霞更深种一层病根,厚缚一重情网,不得生为鸾凤,终当死作鸳鸯。一念之坚,奋全力以持之矣。

    四时之佳景难穷,一生之行乐有限。人之境遇,各不相谋,故所感亦不能一致。上之则关于天下国家之大,下之则极于饮食男女之恋。感之浅深,至不齐也,而莫不因时以为之消长。夫四时之景各有佳处。大块文章,时或极其绚烂,时或趋于平淡,形形色色,无不并臻其妙,皆足以娱悦吾人之耳目,愉快吾人之性情,此天然行乐之资,乃造物之独厚于吾人者也。然吾人之对之者,悲欢哀乐之表示,或因人而参差,或随时而变易。大抵欢乐者少,而悲哀者多;欢乐之时少,而悲哀之时多。四时景物,其绚烂平淡,两相对照者,为春为秋。吾人于其间表示其悲欢哀乐之情,以时序上之反映,为心理上之反映。然在无愁者视之,则秋色荒凉,虽不抵春光明媚。而青山红树,淡白疏黄,触于眼帘者,又别有一种可爱之处。未必人人对西风而陨涕,望衰草而伤神也。伤心者视之,则良辰美景,亦具悲观,旅馆寒宵,更多苦趣。

    人以客而情孤,时值秋而肠断,以别有怀抱之梦霞,际此伤心时节,更觉闲愁满眼,不招自来。此醉如痴,无以自遣。而天公狡狯,更于此时大布其肃杀之令,倏变其陰晴之态。有时晴光淡丽,秋色宜人,有时陰霾掩日,冷气袭人。庭树因风,萧疏作响;墙花偎露,憔悴泥人。一日之间,荣悴不常,炎凉互易,若为浮世人情,作绝妙之写照者。举头一望,半天惨淡;回眸四瞩,万态萧森。梦霞何人?伤心曷极!课罢之后,时往舍后散步,则见夫烟消山瘦,日落草枯,旷野无人,寒风砭骨,一片零落萧条之景象,触于目而不堪,感于心而欲绝。而溪边残柳数株,风情销歇,剩有黄瘦之枯条,摇曳于斜阳影里,上有归鸦几个,哑哑似送行人。地不必白门,人不必张绪,因时兴感,睹物伤怀,身世之悲,古今一例。多情如梦霞,能不抚树低徊,而兴树犹如此之叹哉!

    天寒日暮,独步徘徊,樵叟牧童,亦俱绝迹于原野,惟有饥鹰欲下而盘旋,兔见人而惊窜。听溪水潺潺,似为伤心人细诉不平之恨,仰视山容,暗淡若死,愁云叠叠,笼罩其颠。历此境也,几如身入黄沙大漠间,凛冽之气,着肤欲栗,危惨之象,到眼欲眩。抟抟大地,寥阔无垠,渺渺一身,苍茫独立。徙倚无聊,天涯目断,一点秋心,更无着处,辄临风而洒泪,更悲吟以寄怀:

    明日黄花蝶可怜,西园梦冷雁来天。

    知伊尚为寻芳至,瘦怯秋风舞不前。

    鸿雁谁教南北飞,杜鹃枉说不如归。

    只今剩有伤秋泪,依旧浪浪满客衣。

    两三宿鹭点寒沙,秋老空江有落霞。

    开到并头真妒绝,芙蓉原是断肠花。

    寒风瑟瑟动高楼,极目斜阳天正秋。

    独立独行人莫会,更从旧地得新愁。

    萧萧落叶掩重门,断送秋光暮气昏。

    芳草斜阳终古在,天涯犹有未**。

    镜里浮花梦里身,烟霞不似昔年春。

    锦城不少闲花柳,从此风光属别人。

    吟声凄越,山鬼和泣。雁过中天,迟徊而不敢遽度,倦飞之归鸟,亦正相与扑簌作新枝之投。黄昏将迫,景象益惨,凛乎其不可留也。旋掩双扉,不遽入室,踯躅于庭阶之畔。时一钩新月已上檐梢,庭中木笔、梨花,各剩枯枝败叶,对月婆娑,若互相吊者。而注目假山石畔,则更见荒冢草黄、断碑藓紫。地下花魂何时才醒?梦霞至此,不禁悲从中来,清泪夺眶而出,径趋冢前,尽情一哭。盖梦霞自葬花之后,不啻开辟一断肠之境界,每至极伤心之时,辄赴其处,抚坟一恸以为常。彼日以万斛如泉之情泪,着力培溉此已死之花,且曰:“花魂有知,则精诚所聚,将来此冢上必挺生一至奇异之花,以发泄此郁久难消之气。”呜呼,此可以喻其痴矣。

    吾书今须述梨娘矣。女子之神经每较男子为薄弱,不能多受猛烈之激刺。梨娘以兰心蕙质之慧姝,为柏躁霜节之嫠妇,开东阁门,坐西阁床,艳情绮思,早等诸泡影昙花,消亡殆尽。自怜赋命之穷,敢作白头之叹?而翁虽老迈,尚多矍铄之精神;子未成人,应尽抚育之责任。凡百家政,惟彼一人是赖。以纤纤之手,支撑此衰落之门庭。其困苦艰难之状况,梨娘独喻之。亲友之知者,亦共谅之。平居无恙时,固已戚戚然,无日不在奈何天中消磨岁月矣。乃天遣孽缘凑合,更教魔鬼摧残,一缕柔情,复作死灰之再热,而千百种之烦恼,无量数之惊怖,均于以连续发生,今更于意外受此绝大之刺激。狂风暴雨,阵阵逼人,其脑筋之震动、心旌之荡漾,真有为生平所未曾经过者。既悲身世之颠连,复痛名节之丧失,悔恨交加,死生莫择。欲生,则几重孽障,厄我何堪?欲死,则六尺遗孤,累人已甚。将前尘后事往复思量,一寸芳心,能不凄然欲绝!方其以简招梦霞往也,本有与梦霞决绝之心,及梦霞辨明此事之误会,觉彼之待我,悉出真情,怨恨之心,旋付诸九霄云外。嗣后独处深闺,神情益惘,一念欲抛撇之,一念又复萦绕之,思绪愈纷而愈歧,情丝愈撩而愈乱。当梦霞临风兴叹之时,正梨娘独坐长吁之际。对此满庭秋色,无一不足为断肠之资料。珠帘不卷,翠袖生寒,一丝残泪,时搁腮边。若到黄昏,更无聊赖,对灯花而不语,借湘管以贡愁。な曰:

    西风吹冷箪,团扇尚徘徊。

    寂寞黄花晚,秋深一蝶来。

    玉钩上新月,照见暗墙苔。

    为恐粱ㄐΓ相思寸寸灰

猜你喜欢
  第六回 朱一新论学究渊源 陈千秋夭寿归泉壤·黄世仲
  第一回 走江湖寇四爷卖武 羡科名秦二官读书·吴趼人
  第109回 于大人公堂审事 山万里害怕实招·牛瑞泉
  第十二回 侯官县烈女歼仇·天然痴叟
  第五回 错取画来惊容似 赠诗笺去任燕传·澹园
  第五回 结花烛感恩报恩 越重牢仗义救义·天花才子
  第三十九回太糊涂人何梦梦真狡猾想入非非·朱瘦菊
  第一回 看梅花道院占满 画墨兰妆楼赐字·孔尚任
  第三十六回 获鹿县洋兵围电局 赵寿萱警报受虚惊·苏同
  第十回  试紫箫羞云怯雨 比小童折玉摧兰·东鲁落落平生
  患难临头陈与权雪中遇侠 冤家狭路刘天相杆下亡身·娥川主人
  第卌四出 演喜·孟称舜
  第四十三回 母夜叉秃剪玉佳人 孙雪娥梦诉前生恨·丁耀亢
  第三十四回 沥真诚淫凶甘伏罪 惊实信仇怨激成亲·韩邦庆
  第二十七回 酒地花天群芳聚会珠围翠绕名士风流·邹弢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巫山艳史·

    清代白话世情小说。 又名《意中情》,四卷十六回。不著撰人。啸花轩刊本无序跋。其它尚有乾嘉间刻本,未见。啸花轩为清初书坊,可知其为清初之作品。顾名思义,小说主要是写男女之间的淫荡行为,类似《桃花影》,是一部淫秽之作

  • 警世阴阳梦·长安道人国清

    小说写明熹宗时的司礼太监魏忠贤擅权专朝,祸国殃民及死后遭到报应的故事。1至8卷为阳梦,叙述魏忠贤入京充役,青楼嫖赌,后患疡发疮,自阉入宫,专断国政,诬陷忠良,崇祯即位后被发往凤阳,半路自缢而死;9至10卷为阴梦,写魏忠贤死后戮

  • 欢喜缘·寄侬

    欢喜缘,明清中篇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寄侬撰。话说南朝齐梁时代,姑苏为鱼米之乡。在枫桥左近有一渔户,姓张名通,娶妻赵氏,老而无子,只生一女,名叫可儿,生得秀媚无比。这一年可儿长到

  • 枕上春·不题撰人

    《枕上春》,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嘉靖年间,江南镇府城内,有一富家,专营药材,家业颇丰,此人姓李名寿辰,年已三十五岁,娶妻木氏,业已三岁,生得一子,年方十七岁,名唤李祝

  • 花影隔帘录·

    清代文白相间中篇艳情小说。一名《抱影隔帘录》,又名《花影隔帘》。四部。分题“钱塘韩景致瑜楼撰”、“钱塘陈戏春翁阅”、“钱塘王隆愁痴人补阅”、“钱塘魏素珠吹箫媪订阅&rdq

  • 飞花艳想·刘璋

    《飞花艳想》作者是樵云山人(清),道光年间刊本又改题为《鸳鸯影》,是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之一,本书所写风情,多涉淫荡,属才子佳人小说的“旁流”典型。除艳谈性经验及性感

  • 鱼水谐·不题撰人

    《鱼水谐》,明清艳情小说,共十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成化年间,江西南昌府富春县四都庄有一财主,姓章名芒,字瑞生,为人厚道,心底善良。家有贤妻何氏,生得二子,长名安杰,次名顺发。这章家

  • 贪欣误·罗浮散客

    这是一部明代短篇小说集,共六回,约五万字。每回演述一个故事。此书对了解明代市井生活有认只价值。[1] 相较于“三言”、“二拍”本书的文人化倾向更强。

  •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画眉缘,清代白话艳情小说。清长啸和尚著,共9回,未完稿。唐末群匪作乱,顷刻间一统河山四分五裂,唯吴越境内安泰和美,百姓额手相庆。且说太湖流域明州境内,有伢子本名唤做吴三春,因他

  • 南朝金粉录·牢骚子

    书生吉庆和家遭不幸,往求父亲搭救过的穷鬼,现在南京为官的韩宏,韩忘恩负义,反相陷害。士绅赵弼邀庆和到家坐馆,遂与其子鼎铭相好。一日庆和偶遇王娟娟,艳羡思怀。不久庆和、鼎铭中试。名妓白纯秋夜救落难英雄洪一羁,与之结合

  • 十尾鱼·陆士谔

    清末年间(1877-l944),浙江金华富商费春泉赴上海滩寻艳遭骗,却看透上海滩各种骗术伎俩,私门暗娼,风味情转,而费春泉遂投身其中,用其妻,妹来赚钱,丧尽无良人性,让人熟知十九世纪上海滩的污秽昏暗,是天堂也是地狱。

  • 桃花影·烟水散人

    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烟水散人撰。书叙明朝成化年间,松江府华亭县有一旧家子弟名魏容,表字玉卿,年方十七,生得面白唇红,神清骨秀,又有满腹文才,然一心娶美女为妻,故未曾婚配

  • 五美缘全传·佚名

    《五美缘全传》是一部著名的言情小说,在刊刻之初名气较大。书中写书生冯旭与五位美人的姻缘故事。其中,主人公几经周折,历尽磨难,最后并娶五美,成就“五美缘”。

  • 珍珠舶·烟水散人

    书写男女私情,世风淫乱,禅室藏龙,闺内卧虎,金屋藏娇,叔嫂乱伦。静观奇情艳态,笑看千古风流。全称《新镌绣像珍珠舶》,题“鸳湖烟水散人著”。烟水散人,即徐震,字秋涛,浙江嘉

  • 红楼春梦·佚名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

  • 宜春香质·醉西湖心月主人

    《弁而钗》、《宜春香质》同为“醉西湖心月主人”所著,不同的是《宜春香质》从反面人物人手,强烈谴责孙义(《风集》)、单秀言(《花集》)、伊自取(《雪集》)等人的朝三暮四、见利忘义,乃有被踢打、抽肠致死,或罹患疮毒自尽

  • 昭妃艳史·

    《昭妃艳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六回,不题撰人。 话说金废帝海陵王初名迪吉,后改名亮,字元宫,乃辽王宗干第二子。为人伪善奸诈,躁急多猜忌,残忍仕数。年十八,以宗室子为奉将军,迁骠骑上

  • 美妇人·不题撰人

    民国艳情通俗小说,共五回,不题撰人。书叙从前有个少年,姓令狐,名韩樾。家里虽然是做生意的,长得却是眉清目秀,平时也有学人吟诗作词,对弹琴更是有一手。这天他到了京城来游玩,骑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