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 求荐书蒙师争馆 避仇人县尹辞官
诗:
枉自孜孜朝夕余,名缰利锁总成虚。
事到头来遭折挫,路当险处受崎岖。
利己损人终有害,察言观色永无虞。
水萍尚有重逢日,岂料人无再会时。
话说张秀,自洛阳回到金陵,又住了一二年光景,身边还剩着五六十两银子。见陈通死了,他好似失群孤鸟,无倚无依。却便意回心转,竟不思量花哄,指望立业成家。来到袁州府九龙县,干了一个吏员,后来衙门里赚得些儿钱钞,就在那里娶了一房妻小。只是一件,有了几分年纪,县中一应公事,懒于承值。忽听得新任陈府判带署县事,点卯不到出火签拿捉,便去换了公服,竟到县中参见。陈府判道:“你就唤做张秀?今日十五是点卯日期,你这吏员,却有多大职分,公然傲坐在家,藐官玩法,就不来参谒,却怎么说?张秀听得他是金陵声音,即便把金陵官话回答了几句。陈府判见张秀讲的也是金陵说话,把他仔细看了两眼,心中暗想道:“看他果然像我金陵人物,想我父亲在时,常说有个张秀,与他交好,莫非就是此人?”便唤他站起来,且到府衙伺候。你看那两旁吏书,好似丈二和尚摸头不头,竟不知甚么分晓。
这陈府判理完了县事,回到府衙,即唤张秀过来问道:“我适才听你讲话,好似我金陵声音,你敢不是这袁州府里人么?”张秀道:“小的原是金陵人,因在此作客多年,消乏赀本,就在本县干纳前程,多年不曾回籍去了。”陈府判道:“你既是我金陵人,必然知我金陵事。我且问你,那监前有个陈进员外,可知道他么?”张秀道:“小的知道。那陈进员外还有一个兄弟陈通,向年小的在金陵时节,原为刎颈之交。那陈能已身故多年。小的到这袁州,将及二十载,至今音信杳然。但不知陈进员外至今已还在否?”陈府判道:“那陈进你道是谁,就是我亲爷,今弃世八年。这样讲起来,我与你是通家叔侄了。”张秀听说,吃了一惊。陈府判吩咐快治酒肴,即便取巾服来张秀换了。张秀不敢推辞,只得领诺。酒至数巡,便向陈府判道:“令堂王氏老安人同之任么?”陈府判掩泪道:“老叔不须提起,老母已弃世多年矣!”张秀叹道:“哎,原来王氏老安人已过世了!”陈府判道:“敢问老叔曾带有尊婶来否?”张秀道:“拙荆也就在袁州府里娶的。”陈府判道:“老叔,小侄有句不知进退话儿,未识肯见纳否?”张秀道:“自当领教!”陈府判道:“小侄前因任所迢递,并未得携一亲友同行,老叔若不嫌官署凄凉,敢屈在我衙内,朝夕也得指教一二。尊婶在外,待小侄逐月支请俸粮供应,不识意下何如?”张秀道:“谨当领教,但恐老朽龙钟,不堪职役。”陈府判笑道:“老叔太谦了些!”原来这张秀,做过了多年押司,衙门径路最熟,上司公文怎么发落,衙门弊窦怎么搜剔,都在他肠里。不上半年,把陈府判指引得十分伶俐,上司也会奉承,百姓也会抚养。
一日,陈府判对张秀道:“老叔,我孩儿今年长成五岁,甚是顽劣,欲要请一个先生到衙里来教习他些书史,只恐这里袁州府人语言难辨,却怎么好?”张秀道:“这近府城大树村中,陈小二客店里,有一个秀才,姓王名瑞,是我金陵人,原是笔下大来得的,他在此寄寓多年。前者曾对我说,哪里乡宦人家,有好蒙馆替他作荐一个。今令郎既要攻书,何不将些礼物,聘他进来就是。”陈府判道:“若又是我金陵人,正是乡人遇乡人,非亲也是亲了。”便写下请帖,封了十两聘礼,着两个衙役,竟到大树村里陈小二家聘请。恰好那王秀才正出去探望朋友,不在寓所。两个衙役便问陈小二道:“你这里有个金陵王相公,还在些寄寓么?”陈小二道:“还在这里。只是适才出门探友去了,二位寻他何干?”衙役道:“我们非别,是本府新任陈爷差来,接他到衙里去训诲公子的。你与他先收下请帖,在此还有一封聘礼,待我们亲自来送。”陈小二便替他收下请帖,两个衙役作别就行。
却说他客楼上有一个江南秀才,姓李排行六十四官,因此人便唤他做李八八。这李八八原是个痒生,因岁考了五等,恐怕家中亲族们讥诮,便弃了举业,来到袁州府里,尽有两年,靠弄些笔头儿过活。他听得陈府判差人请王瑞去教书,心中暗忖道:“古怪,我老李想了两年的馆,再没个荐头,这是谁人的主荐?弗用忙,我想两京十三省,各州各府,那处不是我江南朋友教书,难道倒把金陵人夺担子个衣饭去?终不然我还是肚才弗如这娘嬉,人品弗如这娘嬉。也罢!趁他出门未回,古人说得好:‘先下手为强,后下手为殃’。有采做没采,去钻一钻,不免去与我表兄陈百十六老商量,就求他东翁杨乡宦老先生写封荐书,去夺子渠个馆来,却弗是好。”你看他连忙去戴上一顶孝头巾,着上一件天青布道袍,急忙忙来到杨乡宦家。只见陈百十六老正在那里吃午饭,见李八八走到,便站起身来道:“表弟,来得恰好,便饭用一碗。”李八八笑道:“我小弟正来与表兄商议,要夺别人个饭碗,撞得个好采头,弗要错过了,定用吃一碗。”李八八正拿起碗箸不上吃得两三口,陈百十六老问道:“表弟,你刚才话,要奈何人个饭碗?”李八八便把碗箸连忙放下,摇头道:“表兄,弗用话起!我那陈小二店里,有个金陵秀才,唤他做王瑞,弗知是何人荐渠,到新任陈三府公衙里去教书。早间特着两个衙役,拿了一封聘礼,一个请帖来接渠。表兄我想这个馆甚是肥腻,一年供了膳,十数两束,定弗用话的。小弟仔细思量,两京十三首,各州各府,城市乡村,十个教书先生,到有九个是我江南朋友,难道把一块肥肥腻腻的羊肉,白白地喂在狗口里?因此特来要表兄转达杨东翁老先生,替小弟说个人情,求他发一封书去,把小弟作荐一作荐,大家发头一发头。”陈百十六老摇手道:“表弟,这个实难奉命,你晓得我杨东翁不比别个乡先生,开口定用一名水手,白话定弗能免。”李八八道:“表兄,话得停当,小弟便把半年束,作了荐馆钱吧!”陈百十六老道:“表弟,我表兄到有一个绝妙计较,你只用一季馆赀,送与我表兄,就得停妥。”李八八道:“表兄,我表弟做人倒也是大量的,只要身去口去,弗过一年,只用驮头二两到家去,与老妈官买些鞋面线索,其余的都驮担来送于表兄便歇。”陈百十六老道:“表弟,你晓得君子一言,如白染皂,也勿用再话。只是一件,你明日回家去,切勿可对人话,我表兄除你的贯头。”李八八道:“表兄,俗语说得好,吃酒图醉,放债图利,荐馆图谢,表兄若弗思量除些贯头,如何肯替我表弟用一番气力?”陈百十六老笑道:“说得有理。表弟,你弗不知道我杨东翁的书柬,都是我表兄替渠发挥,如今把杨东翁出名,替你写一封荐书送去,弗怕渠个馆弗是表弟坐。”李八八道:“表兄个话,我小弟同你先去发头,便为润笔。”陈百十六老道:“表弟,我同你是至亲兄弟,怎用个话,你到先去阿太庙里,许下一个大大愿心,停妥了,再作成我表兄散福吧!”李八八笑道:“表兄,个一发弗用得话。”陈百十六老道:“表弟,事不宜迟,只管白话,到耽误了工夫。我替你及早挥下一个书稿,你快去设处几钱盘缠,把下书人买酒饭吃。”李八八欣然应允,转身就走。来到下处,只得把一件截腰棉袄当了二钱,便转身来见陈百十六老道:“表兄,书曾停当么?”陈百十六老道:“写停当了。表弟,绝好利市,一个字也弗用改,把草稿看一看。”李八八接过草稿,从头看了一遍,点头欢喜道:“表兄,妙得紧!妙得紧!话得极明白,写得极委曲,必然稳取荆州。”便向袖中取出银子道:“这酒饭银子两钱,还圆二三厘,到是一块白脸松纹,一厘搭头弗搭。表兄,到要寻思一个会答应的人去下书,才见我表兄表弟之情。”陈百十六老摇头道:“你表弟个事,就同我表兄个事一般,再弗用话得。”你看他走出门,不多时便去央了一个下书人来。李八八那里等得回复,随后跟了同去。
来到县前,只见陈府判正待出门拜客,下书人就在大门首跪禀,道:“禀上老爷,家主杨乡宦送荐书在此。”陈府判听说,不知甚么分晓,便吩咐住了轿,把书接在手,拆开一看,呵呵冷笑道:“这些小事,可惜费了你家老爷一个大人情。你去拜上老爷,说我衙署寂寥,馆资菲薄,适间已接一位金陵相公到了,万分不能从命。我这里不及回书,只说多多拜上吧。”这李八八在旁听说,吃了一惊,打发下书人先回,看他气冲冲竟到府门上问道:“老哥,陈三府接一个金陵相公进衙坐馆,曾到了么?”门上人道:“适才到了,还坐在宾馆里,老爷吩咐,拜客回来才请相见。”李八八听说他在宾馆里,便走进去,只见王瑞果然坐在那里。他便向前假意问道:“王兄在此何干?”王瑞道:“小弟蒙陈三府宠召,特来坐馆。因三府公拜客未回,在此相候。”李八八便改口道:“有这样事?老兄,你也是我同袍中朋友,难道弗晓得,古人话得好:‘抢人主顾,如杀父母’。这馆是三府公请我小弟坐的,是何人又作成了老兄?”王瑞笑道:“李兄,你既是吾辈朋友,还去想一想看,那三府公既然请了老哥,何必又将聘礼请帖来接小弟。”李八八道“你就驮请帖我看。”王瑞便向袖中摸出请帖,道:“你看还是请你的?是请我的?”李八八晓得自家非礼,接过请帖扯得粉碎。两个在宾馆里,争得不歇。但看着:
这一个,擦掌磨拳,也不惜斯文体面。那一个,张牙努目,全没些孔孟儒风。这一个,颜面有惭,徒逞着嘴喳喳,言谈粗暴;那一个,心胸无愧,任从他絮叨叨,坠落天花。一个道:“你抢人主顾,仇如杀害爹娘!”一个道:“夺我窝巢,类似襟裾牛马!”一个道:“我江南人,不甚吃亏!”一个道:“我金陵人,何尝怕狠。”
他两个正未绝口,恰值陈府判拜客回来,正要落县理事,听得宾馆中闹嚷,便问道:“那宾馆里甚么人喧嚷?”把门人道:“就是老爷适才接来那位金陵相公,与一个江南生员,在那里争馆厮闹。”陈府判想道:“这敢是杨乡宦荐书不效,故来寻趁了。”吩咐阴阳生:“快撵那江南生员出去。好生伺候那金陵相公,待我理完县事,再请相见。”
阴阳生将李八八乱推到宾馆门首,看他怒气冲冲,连忙又到杨乡宦家去。见陈百十六老道:“表兄,有这样事,馆到弗曾夺得出手,先丢了二钱敲纹。小弟想将起来,终不然我江南朋友再弗要出来教书了?表兄,趁他此时还在宾馆,我有个道理,馆就坐子渠坐,只去邀几个乡里朋友,拿渠出来打一个半死,慢慢再话个道理。”陈百十六老道:“表弟话得好,先打后商量,不然明日我江南朋友得知,到话得弗好看。”李八八道:“表兄个弗用话!”你看他,弗用一餐饭间,去寻了无数乡里亲戚。你道是些甚么人?却是那东村内的赵皮鞋、南城里的陈泥水、西街上的张木匠、北桥头的李裁缝,各带了几个徒弟,约有四五十人,都打着江南乡语,一个个磨拳擦掌,齐集在宾馆门前。原来陈府判此时正理完县事,恰在宾馆里与王端相见。阴阳生看见那一伙人,连忙禀道:“禀上老爷,适才那个江南生员,又带领了一伙江南人,在大门上口口声声要与王相公厮打哩!”陈府判对王瑞道:“乡亲莫要着忙,那江南人最是放肆,惹着他,便使一通气力。”吩咐皂隶:“快走出去,把那随从来的捉几个进来处治他便了。”皂隶走出大门,便扭了两个进来。陈府判喝声:“打!”每人打了三十。你看外面那些人,首初时个个嘴硬,后来听得捉将进去便打,大家吓得就如雪狮子向火,酥了一半,跑的跑,躲的躲,各自四散走了。李八八见众人走散,恐怕严究起来便难摆脱,连忙走回下处,收拾了衣包,也不去与陈百十六老作别,急急逃回家去不提。陈府判吩咐:“把这两个快赶出去!”你看,这两个人,也是晦气,白白的打得两腿通红,那里去讨一毫调理。噫!正是:
是非只因多开口,烦恼皆由强出头。
这陈府判迎王瑞到了衙里,先与张秀相见,整酒款待,再令孩儿出来拜见。王瑞自得张秀作荐进去,每日完了功课,便去奕棋饮酒。陈府判若有疑难事情,就来请教他们两个。不上署得县事半年,到赚得有几千银子。这也是他会奉承上司,上司也做成他。
一日,送京报来道:“九龙知县已有官了,姓金名石,系金陵人,选贡出身。”陈府判暗想道:“我金陵止有当初与我做对头、夺秀才的那个金石,终不然再有个甚么金石,与他一般名姓相同?且住,明日待他到任之时,若果是这个金石来做知县,却也是冤家偏遇对头人,便与他慢慢算一算账去。”不想到任果然是他。陈府判交了堂印,便掇起当年夙恨,也不管他上任吉辰,便对金知县道:“乡兄,还记得向年马上剥衣巾,当堂请题目的时节么?”金知县晓得冤家凑巧,遂躬身回答道:“知县本一介草茅,判尊乃千寻梁栋。当年虽触雷霆之怒,今日须驰犬马之劳。在判尊则不念旧恶,在知县已难赎前愆。罪甚弥天,噬脐何及?”陈府判道:“乡兄岂不闻古人云:‘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说不了,便呵呵冷笑一声。这陈府判见他初到,又不好十分激触,只把这两句话儿打动了他,便起身作别,各自回衙。金知县自知撞着对头,却难回避,次日备下一副厚礼,写了一个晚生帖子,送到陈府判衙里。陈府判见了,一些不受,就把帖子上写了几句回出来,道:
昔日秀而不实,今日冤家路窄。
一朝萍水相逢,与君做个头敌。
金知县知了,便叹道:“早知今日,悔不当初。昔年原是我与他做对,没奈何,忍耻包羞,这也难怪他记恨到今,怎知冤家路窄,他今是个府官,我是个县官,若不见机而去,后来必要受他一场耻辱。正是‘识时务者呼为俊杰,知进退者乃为丈夫’。不如明日拜辞太府,送还县印,早早回避前去,却不是好。”这金知县计议停当,次早正值知府升堂理事,你看他果然捧着印上堂拜辞。知府惊问道:“金县尹,你莅任未及一旬,便欲辞任而归,其中缘故,令人莫解。”金知县事到其间,不敢隐讳,只得把陈府判当年事情,一一备说。知府听罢,便笑道:“金县尹,岂不闻冤家两字,宜解不宜结,你做你的官,他任他的职,两家便息了是非。就待我去见三府公,讲一讲明,与你们做个和事老吧。”金知县道:“知县记得书中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又云‘礼貌衰则去之’,今日虽承太府款留,明日终被一场讥诮,反为不美。知县只是先酌远谋,毋贻后悔。”知府强留不住,见他再四苦辞,立心要去,却又不好十分拦挡,只得凭他起身去任。这陈府判见他去了,恰才的:
撇却心头火,拔去眼中钉。
依旧署了印,代理着九龙县事。这也是他官星当灭,未及一月,京报到来,说他已罢职了。这陈府判虽是罢了职,却也心遂意足,想那切齿之仇已释,生平之愿已申,更无一些愠色,遂与张秀商量道:“老叔,小侄相屈多时,晨昏有亵,于心甚为歉歉,稍有白金二百两,送上老叔,聊为进京干办前程之费。倘得个好缺出来,那时千乞还到金陵一往,以叙通家交谊之情。”张秀收下银子,即便躬身拜谢,两个各泪汪汪,不忍别去。正是:
流泪眼观流泪眼,断肠人送断肠人。
张秀辞别出来,回家遂与妻子商量进京一事。那王瑞见张秀辞去,他也再四推辞。陈府判那里肯放,即便打点船只,收拾同回。这却是:
大限到时人莫测,便教插翅也难逃。
这也是他们该遭水厄,恰值七月二十三夜,坐船正泊在三浙江中,忽遇水潮大变,可怜一齐溺水而亡。张秀那里晓得陈府判一家遭此异变,竟带了妻小,择日进京。毕竟不知后来如何得他溺水消息,进京干得甚么前程,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八回 駕情人計訪實言· 第二回 冼赖皮趁机淫才女·苏庵主人 第十回 触权奸流西剿寇共罹殃·白云道人 南山井·省三子 第十叁回 同心结无意相逢 合卺杯有情双遇·苏庵主人 第十二回 历久言尊富贵足 阅尽尘埃仙境高·吴敬所 第十六回 呆霸王稠桑遭惨报 小学士醉竹荷殊恩·临鹤山人 第九十四回 半边俏落网受剐刑·储仁逊 第十九回 挂商标大人多赏赐 盈欲壑淫妓想归旋·梦花馆主 第二十七回 紫禁试说军机苦 白屋谁怜御史穷·蘧园 第二十二回 王中片言遭虐斥 绍闻一诺受梨园·李海观 卷一人命类 孙知州判兄杀弟·余象斗 第三卷 游春梦· 第十八回 请李璟激怒草上飞 访恶迹冤魂诉冤状·储仁逊 第九回 小儿捡个落地桃 楚娆擅宠却遭黜·慈溪居士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