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十六回 遭阉割监生命钝 贬凤阳奸宦权倾

作者: 古吴金木散人

  诗:

  朝夕炎凉大不同,谩将青眼觑英雄。

  半世功名浑是梦,几年汗马总成空!

  附势自然生羽翼,肆奸何必说雌雄,

  不如解组归林下,消遣年华酒数钟。

  说那陈珍,受了那场耻辱,恐怕亲族邻里中有人谈笑,也不归家,也不到馆,带了些盘缠,竟到苏州虎丘散闷。来得三四个月,金陵有人来报讣信,说他父亲与嫡母,双双都亡过了。陈珍听说,自忖道:“今番若是回去,怎么好见那些亲戚朋友?便掬尽湘江,也不能洗我前羞!若是不回去,又恐被外人议论。终不然父母双亡,不去奔丧,可是个做人子的道理?”即便收拾行囊,买下船只,星夜赶将回来。家中果然停着两口灵柩,只见左边牌位上写着:“先考陈公之位,孝男陈珍奉祀”。陈珍看了,抱住棺材,止不住放声嚎啕大哭道:“爹爹,孩儿不能够替你光门耀户,反累你受了万千呕气,教孩儿今日怎么想得你了?怎么哭得你了?”众亲友见他痛哭不住,齐来劝解道:“陈官人,死者不可复生,今日不须悲苦,往事也不必重提,趁你年当少壮,正好努力前程,一来替你老员外老安人争了生前的气,二来他在九泉之下,也得双双瞑目。”那众人有慈心的,听说得凄惨,纷纷都掉下泪来。陈珍转身又拜谢众人道:“小侄虽是不才,不能够与先人争气,今日先人亡过,凡事还望众尊长亲目一亲目。”众人道:“惶恐!惶恐!”陈珍便去筑下坟茔,拣了日期,把爹妈灵柩殡葬。自此杜门不出,在家苦读了两年。

  真个光阴迅速,看看守制将满。一日与母亲王氏道:“不瞒母亲说,孩儿向年被先生愚弄,做得不老成,费了三四百两银子,买得个秀才,不想金石来做对头,当堂面试,反被他夺了去,只当替他买了。如今孩心饮恨吞声,苦志勤读,两年不出门,书句出看得有些透彻,文章到也做得有些意思。目今守制将满,孩儿要把身下住的这间祖房,将来变卖了几百银子,再收拾些盘缠,带了母亲媳妇,进京纳监。明日若挣得一顶小小纱帽,一来不负孟母三迁之教,一来不枉爹爹生前指望一场。”王氏道:“孩儿,你既指望耀祖荣亲,这也任你主张。只恐又像向年,做得不甚好看。那时再转回来,却也难见江东父老。”陈珍道:“母亲,古人去‘男子志在四方’。孩儿这回若到得京中,指望要发科发甲,衣紫腰金,却不能够,若要一个小小纱帽,不是在母亲跟前夸口说,就如瓮中捉鳖,手到擒来。”王氏见陈珍说得嘴硬,只得依着他。陈珍就把房屋卖了五六百两银子;零零碎碎,把家中代物又典卖了六七百两,共约有千金余数。拣了好日,拜辞故乡亲友,即便起程。众亲友晓得他进京纳监,都来整酒饯行,纷纷议论道:“看他这遭进京,定弄个前程回来,要和金秀才做场头敌哩!”

  那陈珍带了母亲妻子,逢山玩景,一路游衍,直至三个月,才到得京师。先去纳了监,就在监前赁下一间房屋居住不提。

  却说此时,正是东厂太监魏忠贤当权的时节。京师中有人提起一个魏字儿,动不动拿去减了一尺。那魏太监的威势,就如山岳一般,那个敢去摧动分毫。一应官员上的奏本,都在他手里经过。若是里面带说个“魏”字,不管在京的出京的,他就假传一道圣旨,立时拿回处死。因此不论文臣武职,身在矮檐下,岂敢不低头,只得都来趋附他的炎势。不上一二年,门下拜了百十多个干儿子。那第一个,你道是谁?姓崔名呈秀,官任江西道御史。这崔呈秀,自拜魏太监做了干爷,时常去浸润他。魏太监见他百般浸润,着实满心欢喜,便与别个干儿子看待不同,有事就着他走去商议。两个表里为奸,通同作祟,要动手一个官儿,竟也不要讲起,犹鼓洪炉于燎毛,倾泰山于压卵,这般容易。

  一日,是魏太监的生辰。崔呈秀备下无数稀奇礼物,绣一件五采蟒衣,送与魏太监上寿。魏太监看了那些礼物,便对崔呈秀道:“崔儿,生受了你这一片好心,怎的不留些在家与媳妇们亨用?都拿来送与咱爷。”崔呈秀道:“今日殿爷寿诞,孩儿们便剖腹剜心,也不能尽孝,怎惜得这些许微物。”魏太监道:“这五采的是甚么物件?”崔呈秀道:“是一件蟒衣,儿媳妇与孙媳妇在家绣了半年,特送殿爷上寿的。”魏太监道:“好一件蟒衣,只是难为了媳妇们半年工夫。怕咱爷消受不起哩!”便接过手仔细一看,道:“崔儿,怎的这两只袖子,就有许多大哩!”崔呈秀笑道:“袖大些,愿殿爷好装权柄!”魏太监笑了一声,便吩咐孩子们都收下罢。崔呈秀道:“殿爷,这几日觉得清减了些?”魏太监道:“崔儿,你不知道么。近日为起陵工,那些官儿,甚是絮烦。你一本,我一本,你道哪一个不要在咱爷眼里瞧将过去?那一件不要在咱爷手里抓将出来?昼夜讨不得个自在,辛苦得紧哩!”崔呈秀道:“殿爷,陵工虽系重务,贵体还宜保全!何不着几个孩儿们进来,替殿爷分理一分理?”魏太监道:“咱爷常是这样想,只是那些众孩儿们,如今还吃着天启爷家俸粮,教咱爷难开着口哩!咱爷倒想得一个好见识,却是又难出口。”崔呈秀道:“殿爷权握当朝,鬼神钦伏,威令一出,谁敢不从?有甚么难出口处?”魏太监道:“崔儿,讲得有理。咱爷思量要把那些有才学的,监生也使得,生员也使得,选这样二三十名,着他到咱爷里面效些劳儿,倒也便当。”崔呈秀道:“殿爷见识最高,只恐出入不便。”魏太监道:“崔儿,这个极易处的事,一个个都着他把鸡疤阉割了进来就是。”崔呈秀道:“殿爷,恐那些生员和监生,老大了阉割,活不长久哩!”魏太监道:“崔儿,你不知道。咱爷当初也是老大了阉割的,倒也不伤性命。只是一件,那有妻小的却也熬不过些。”这崔呈秀欣然领诺。辞了魏太监出来,一壁厢吩咐国子监考送在京监生二十名,一壁厢吩咐儒学教授,考选生员二十名,尽行阉割,送上东厂魏爷收用。你看那些别省来坐监的监生,听说是要阉割了送与魏太监,一个个惊得魂飞魄散,星夜逃去了一大半。

  却说陈珍是个小胆的,听见这个风声,便与母亲计议道:“孩儿把指望挈家到京,做个久长之计,怎知东厂魏公,要选二十名监生,二十名生员,都要阉割进去。孩儿想将起来,一个人阉割了,莫说别样,话也说不响,还要指望做甚么前程?不如及早趁他还未考选,且出京去寻个所在,躲过了这件事,待他考选过了,再进京来,却不是好?”王氏道:“事不宜迟,若选了去,莫说你的性命难保,教我姑媳二人,倚靠着谁?快连夜早早收拾出京便好。”噫!这正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陈珍带得家小出京,不上一月,那王氏母亲不服水土而亡。他便带了妻小,携了母亲灵柩,回到金陵,与父亲嫡母合葬不题。

  说那崔呈秀,考选了二十名生员,二十名监生,阉割停当,两三日内,倒死了一二十。崔呈秀便把那些带死带活的,都送与魏太监。这魏太监一个个考选过,毕竟是生员比监生通得些。魏太监道:“崔儿,我二十名监生,还抵不得十个生员的肚量。”崔呈秀道:“殿爷,这也难怪他,原是各省风俗,那通得的,都思量去讨个正路前程出身,是这样胡乱的,才来纳监。”魏太监道:“教那朝廷家,明日那里来这许多胡乱的纱帽?”崔呈秀道:“殿爷还不知道,这都是选来上等有才学的,还有那一窍不通的,南北两监,算来足有几千。”魏太监笑道:“这也莫怪他,亏杀那一窍不通,留得个鸡疤完全哩!崔儿,咱爷虽有百十多个干儿子,哪个如得你这般孝顺,做来的事,件件都遂着咱爷意的。”崔呈秀便道:“前日孩儿铸一个金便壶,送上殿爷,还中用得么?”魏太监笑道:“若不是崔儿讲起,咱爷险些儿到忘怀了!怎么一个撒溺的东西,也把崔呈秀三字镌在上面,可不把名儿污秽了?”崔呈秀道:“孩儿只要殿爷中意,即便心下喜欢,就再污秽些何妨!”魏太监拍手大笑道:“好一个体意的崔儿!好一个体意的崔儿!咱爷便是亲生了一个孩儿,也没有你这样孝顺!”崔呈秀道:“如今十三省百姓诵殿爷功德,替殿爷建立生祠,可知道么?”魏太监道:“这个咱爷到没有知道,甚么叫做生祠?”崔呈秀道:“把殿爷塑了一个生像,那些百姓朝夕焚香顶礼,愿殿爷与天同寿!”魏太监道:“崔儿,这个使不得!如今咱爷正待做些大事,莫要折杀了咱爷,到与地同寿哩!”便呵呵笑了一声,又道:“崔儿,既是十三省百姓诵咱爷功德,替咱爷建立生祠,也是难得的,莫要阻他的好意。只是一件,那河间府,千万要传一道文书去,教他莫替咱爷建吧!”崔呈秀道:“殿爷,这却怎么说?”魏太监道:“崔儿,你不知道,咱爷当初未遇的时节,曾在那肃宁地方,做了些卑陋的事儿,好酒贪花,赌钱玩耍,无所不至。那里人一个个都是认得咱爷的。明日若建了生祠,不是留芳百世,到是遗臭万年了。”崔呈秀道:“偏是那里百姓感诵得殿爷多哩!”魏太监笑道:“这等讲,也凭他建吧!”

  这魏太监见各省替他建了生祠,威权愈炽。从天启二三年起,不知害了多少官员,那周、杨、左、万一班大臣,被他今日弄死一个,明日弄死一年,看看满朝廷上,都是些魏党。这也是魏太监气数将终,该退运来。不想天启爷做得七年皇帝,就崩了驾,他便日夜酌量,欲图大事,与崔呈秀众干儿子商议道:“众孩儿,如今圣驾宾天,既无太子,信王居于外府,尚未得知,咱爷的意儿,欲效那曹操代汉,众孩儿议论如何?”崔呈秀道:“如今圣驾宾天,威权正在殿爷掌握,这大位正该殿爷坐。殿爷若不坐,终不然教孩儿们去坐了不成?”魏太监道:“崔儿,这也讲得是。又有一件,你道古来也曾有宦官坐天下的么?”崔呈秀道:“怎么没有?那曹操就是曹节之后。”魏太监喜道:“崔儿讲得是,咱爷到忘怀了!这样看起来,不怕大事不在咱爷了。”

  谁知崇祯圣上即位,十分聪慧,满朝中玉洁冰清,狐潜鼠遁,怎容得阉宦当权,伤残臣宰,荼毒生灵!把他逐出大内,贬到凤阳。那些科道官,见圣人贬了他,就如众虎攒羊,你也是一本,我也是一本,个个都弹劾着魏忠贤的。崔呈秀一班干儿子,削职的削职,逃躲的逃躲,那些魏党的官员,尽皆星散。魏太监晓得祸机窃发,便与众孩子们道:“咱爷只指望坐了大位,与你众孩子们同享些富贵,怎知当今圣上十分怜俐,把咱爷贬到凤阳,你众孩子们可晓得古人讲得好:‘大厦将倾,一木怎支’。快快收拾行囊,只把那随身细软的金银宝器,各带些儿做了盘缠,随咱爷连夜回到凤阳,别寻个生路儿吧!”

  众孩子纷纷垂泪道:“当初殿爷当权,众孩子们何等煊赫,如今殿爷被逐,众孩子那里去奔投生路?”魏太监道:“事已到此,不必重提!咱爷想起古来多少欲图大事窃重权的豪杰,至今安在?这也是咱爷今日气数将绝,你众孩子们也莫要啼哭,只是早早收拾行囊,还好留个吃饭家伙在颈上吧!”众孩子听说,不敢迟滞,即便去打点行程。这魏太监星夜逃出京城,来到密云地方,忽听报子来说:“圣上差五城兵马汹涌追来,要捉爷回京取斩哩!”魏太监垂泪道:“我那孝顺的崔儿,却往那里去了?”报子道:“那崔呈秀先已缢死了!”魏太监便把胸前敲了几下,仰天叫了几声“崔儿。”他也晓得风声不好,连夜寻了一个客店,悄自服毒而亡。众孩子各各四散逃生。那五城兵马追到密云,见魏太监服毒身死,星夜回京复旨不提。噫!正是:

  人生枉作千年计,一旦无常万事休。

  后人以词讽云:

  满庭芳

  世事纷纭,人情反复。几年蒙蔽朝廷。一朝冰鉴,狐鼠尽潜形。可愧当权奸宦,想而今白骨谁矜!千秋后共瞻血食,凛凛几忠魂。 再说那些阉割的监生,也是晦气,活活的苦了四五年,见魏太监贬去,尽皆逃出。你道那生员去了鸡疤,难道指望还去读得书?那监生没了卵子,指望还去坐得监?只得到太医院去授些方儿,都往外省卖药过活。却说陈珍,奔得母丧回去,便生下一个孩儿,原来四五年里,守了亲娘服满,依旧进京,干了个袁州府判,随即出京,带着妻子,竟临任所,不想那袁州府九龙县知县,半月前已丁忧去任,他到任就代署了县事。次日,是十五日,众吏出齐陈上堂画卯。陈府判就将卯簿过来,逐名亲点。却有陈文、张秀二名不到。陈府判便着恼起来,对众吏书道:“你这九龙县吏,就有多大?明明欺我署不得堂事,朔望日画卯也不到齐,快出火签拿来!”众吏书禀道:“禀上老爷,这陈文因送前县老爷回去,至今未到。这张秀是一月前得了疯症,曾在前县老爷案下告假过的,至今在家调理。”陈府判那里肯信,便出火签拿捉。众吏书见他初任,摸他性格不着,都只得起来躬身站立,两旁伺候。毕竟不知拿得张秀到来,如何发落,还有甚么话说,再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二十五种 掷金杯·石成金
  第七回 碧落黄泉寻踪觅迹 红颜白发恸子思夫·秦子忱
  第二回 太守被责献女 昭君用计辱奸·雪樵主人
  第十七回 珍珠儿舌剑杀人  胭粉计主仆献媚·讷音居士
  第四十四回 鸳鸯帐和尚婿谈经 虎狼穴盗贼妻赠衲·丁耀亢
  第十七回 十三旦应聘返京师 胡宝玉束装游广省·梦花馆主
  第十三回 玉姐烧香卜旧事·嗤嗤道人
  第二十一回 谋士巧施狡计暗室有亏 贤妇错认良心黄金虚掷·黄南丁氏
  第九十三回 冰梅思嫡伤幽冥 绍闻共子乐芹拌·李海观
  第五回 品阳物桂香酸齿 开黄花芸香消魂·吴还初
  第十二回 小书生觞余遇主 圣天子有意怜才·
  第二十三回 朝南海悔过禅关 游西湖宣淫佛寺·西泠野樵
  第八回 奔山暗定美人局 两夫妻中秋重偕·江海主人
  第五回驾薰风背地兴波·岐山左臣
  第三十八回 芐囗无灵星沉婺女 棣华遽折月冷祗园·魏秀仁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宜春香质·醉西湖心月主人

    《弁而钗》、《宜春香质》同为“醉西湖心月主人”所著,不同的是《宜春香质》从反面人物人手,强烈谴责孙义(《风集》)、单秀言(《花集》)、伊自取(《雪集》)等人的朝三暮四、见利忘义,乃有被踢打、抽肠致死,或罹患疮毒自尽

  • 春灯迷史·青阳野人

    《春灯迷史》作者青阳野人,其真实姓名不可考,成书年代亦未详,但可推测在道光十八年(1858年)之前,书已写成。 书叙唐玄宗时,浙江抚州府仁和县城里有书生金体,字生丽,风流标致,至 17岁通晓诗词曲赋,凡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不成就。到了

  • 南朝金粉录·牢骚子

    书生吉庆和家遭不幸,往求父亲搭救过的穷鬼,现在南京为官的韩宏,韩忘恩负义,反相陷害。士绅赵弼邀庆和到家坐馆,遂与其子鼎铭相好。一日庆和偶遇王娟娟,艳羡思怀。不久庆和、鼎铭中试。名妓白纯秋夜救落难英雄洪一羁,与之结合

  • 浪蝶偷香·风月轩入玄子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四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话说明朝成化年间,金陵和兴县有一富户,姓杨名得根,家有良田百亩,仆婢近十人,家资丰厚,娶妻何氏,乃何子高之女,名春娘,贤淑贞静,书画琴词,官

  • 林黛玉笔记·喻血轮

    全书乃林黛玉之日记,作者以第一人称,写林黛玉之所见所闻所感,实是借林黛之口叙说整部《红楼梦》.日记所述与原著几乎无异,凡有林黛玉经过之事以至日常起居可见诸原著者无一缺漏.

  • 枕中秘·吴贻先

    《枕中秘》作者吴贻先,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清仁宗嘉庆中前后在世。著有《风月鉴》十六回,《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传于世。书言古来圣贤学问生而知之者,固不待言;其次亦莫非由阅历

  • 春幄莺飞·春江隐士

    春幄莺飞又名画眉缘,清春江隐士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四回。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 啼痕止恨清明雨。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

  • 别有香·桃源醉花主人

    《别有香》(明)桃源醉花主人编,明代白话短篇(拟话本)艳情小说集。此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世德先生所珍藏之孤本。刘藏本残阙,存3册,编者无考。此书可能刻于天启、崇祯

  • 后庭花·佚名

    后庭花,明清白话艳情小说,共9回。世俗多诈,男女多氵㸒,天下四海九州,别的去处还好,惟有巴蜀地方,山明水秀,人物美丽,人心大是不古。小说叙述巴蜀府益州沪县秀才苏潘等人终日荒淫无度,

  • 云仙笑·天花藏主人

    清初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云仙啸》。题“天花主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论者或认为即天花才子、天花藏主人、徐震,或认为是张匀,皆无确证。今仅存一清初写刻本,藏

  • 九尾狐·梦花馆主

    本书堪称晚清著名长篇章回小说《九尾龟》的姊妹篇。小说较为真实生动地描写了清末上海滩名妓胡宝玉风流浪荡、卖笑追欢的烟花生涯。她俏丽妩媚,淫荡妖冶,风情万种,又极擅独出心裁,领异标新,不知迷倒了多少达官贵人、骚客豪

  • 醋葫芦·伏雌教主

    书叙成硅因妻子都氏不育,欲娶妾而受都氏阻挠、惩罚的故事。故事建立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基础上,对女子反对男子多妻制予以讽喻。内容涉及到商人、官场、寺庵、青楼等社会各方面,且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诙谐有趣,有

  • 寐春卷·竹宅山人

    《寐春卷》,明清艳情小说,共十五回,竹宅山人撰。话说北宋末年江南水乡镇江城之一段风月趣事。时值北蛮强悍,时局动荡难安,那镇江城却仍是繁华一片,皆因南北远隔,蛮夷骚扰不及,故而不

  • 剪灯余话·李昌祺

    《剪灯馀话》是李昌祺仿瞿佑《剪灯新话》而作,借以抒写胸臆。全书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

  • 碧玉楼·竹溪修正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小说,十八回。题“竹溪修正山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今存积善堂刊本。似出嘉庆间。后来的排印本名《帏中采》。书叙河南清城富户王百顺,娶妻张碧莲。百顺未能遂碧莲之欲,为吴能怂勇,出外求方

  • 一片情·佚名

    话本小说集。四卷十四回。成书于清顺治年间。每回独立演一故事,题材多为男女情事,间涉淫秽描写,清同治间丁日昌曾列入禁书目。小说从不同侧面揭露了中国古代封建婚姻的弊病,着重

  • 浓情快史·佚名

    又名《媚娘艳史》,中国古代禁书之一。《浓情快史》讲述了世情中的一个女人武则天放荡而又充满欲望的故事。该书约成书于清朝,原题《新镌浓情快史》,署嘉禾餐花主人编次。因为书中有男女情爱内容的描写,有违封建礼教,在清代

  • 枕瑶钗·不题撰人

    《枕瑶钗》,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九回,不题撰人。话说明嘉靖年间,朝庭腐败不堪,皇帝昏庸,不理朝政,整日沉靡酒色之中。朝中宦官当权,相互倾轧,党同伐异。勾心斗角,清正廉洁者,曲指可数。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