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明募化设骗获多金 暗留情建关亲美色
佛法无边,思食得食。趺坐而化,顷刻功成。片时圆就,果是不差。空来满去不谢。入手时,鱼□杯 ,色也硕硕,财也贪贪,色不厌计。
——右调《柳梢青》
话说春桃正在灶上料理,忽见有人来买浆吃,忙抬头一看,却是一个少年清秀和尚。春桃见了,连忙将一只好碗盛了,正欲放在灶上等他自取,不期这和尚竟在他手中来接,两人熟视。和尚看见人多,只低头吃完,就走出门。
你道这和尚是谁?原来这和尚叫做无相,自幼在镇江金山寺出家。只因他聪明,深知经典,又学了几句禅机,专一在山前山后迎接游人,兼看妇女。这些游人到了山上,却见他人物清秀,说话温和,人皆喜他,遂叫他引着游玩,同吃荤酒,已有多年。这无相自恃多能,便与同众时常不合,却喜得他师父护短,众人遂只得忿耐过日。不期一年,他师父去世,众和尚便来欺侮他。两下争闹了数番,这无相便恨了一口气,遂肩挑梵字,身挂椰瓢,竟飘然下山,渡过江面,做个云游物外,一钵千家。因而到杭,又临诸暨,他便做起一番大事业来,在闹市中塔起小篷,在内终日诵经,募化有缘。就有这些贪痴愚夫愚妇肯出现在银钱,要求后世的富贵,见这和尚在篷中打坐诵经,便这家送茶饭,那家送果点,今日你供、明日我养已将三十日,各人轮流供满。问明道:“不知吾师何名何刹,到此敬种何缘?”无相合掌说道:“贫僧法号无相,出家在金山寺中。近因殿廊倾圮,法宝废弛,贫僧不胜愍念,故于三宝前五体投地,发大誓愿,募化万人缘,共襄盛事。因思众轻则易举,积少必成多。欲求善男信女,居土檀那,成今日之因缘,作来生之福报。贫僧止做得一证盟也。” 众人听了大喜道:“金山乃天下名胜,第一禅林。若为此善事,真乃莫大之功。但恐功程浩繁,苦不易求。不知吾师所化几何,又不知是何化法?”无相道:“贫僧在此使人估计,大约必得千金方能焕然。今贫僧有一化法,在老居士甚为易力。今作此善缘,只须刻一尊小小佛像,求各坊各里的檀越居士,做了领袖,俟贫僧沿门告恳,以所助之家,将佛像贴在门上,以作记认。每月只取一厘之钱一文。若化得三万家善信,月月取足,每年有三百六十两,则三年之功,贫僧之佛愿遂矣。不识众居士肯作此善缘否?”众人听了大喜道:“一月只助一文,三年之内止出三十六个厘钱。作此无量功德,受来世无穷福利,谁不愿为?我们与师父去刻佛像共同作事。” 无相道:“贫僧在三宝前发愿时,已刻得一尊在此。” 便向胸前一个袋中取出,与众人观看。众人见这尊佛像只有一寸多长,老目宛然。大家欢喜,即便买纸,不日刷印了许多。众人便分派了地方,次日领了无相,逐门募化。这些人家见事甚小,无不应承。正是:透顶乖人好佛爷,盖因作事必非佳。
若然布施能回护,菩萨原来是盗家。不一两日,已贴了三万余家。无相见事情已妥,暗暗欢喜,便在篷中朝夕诵经。到了月终这几日,就去收钱。□来的钱,即便换了银子。又在篷中立起佛会,朝钟暮鼓,同这些领袖拜佛念经。若遇了节间,便又讲些经典。人见他会讲经,一发敬信他如一尊活佛。如此三年,无相整整收了千金。之外,便做了一个满完道场,辞了众人,卷了东西,一路而归。
便在路上细细算计,细细商量,因想道:“我今有了这些银子,何苦做这和尚,受人下贱。不如去蓄发,娶个标致妇人,生男养女,做个人家。将这些银子营运起来,怕不做个财主?”又想道:“是便是了,只是这几根头毛,一时如何得长,又在那里安身?”想了半晌,忽想道:“我有个师弟法通,在嘉善县大觉寺出家。我如今去寻他住下,将银子埋藏,捐贴他些银钱,住上年余,将发养长,辞他而行,有何不可?”想定了主意,遂往嘉善县而来。
一日到了嘉兴,便上了夜行船,正遇着顺风顺水,不到天明,早到了嘉善。无相便挑了行李,上岸而走。走了半晌,只因行李内有了这些银子,走不多路便挑得浑身汗出。正在利家门前走过,却见有灯光射出,他便歇下行李,在黑处往内一看,只见许多人在那里吃豆腐浆皮。又见一个美貌妇人在灶上料理,与人喜笑,大洒风情。无相看在眼中,一时动火,因想道:“我挑得又饥又渴,何不也去买碗吃,兼看看这妇人。” 便忙向腰间摸出几文,走进门来说道:“女菩萨,小僧过路饥渴,特来买求一碗浆皮解渴。” 说罢,便将钱放在灶上。春桃见是和尚,便笑了一笑,连忙盛了一碗,送来道:“出家人不要钱罢。”无相见他一双雪白的手送来,便连忙用手来接,却两只眼睛滴溜溜只看着春桃。春桃见这和尚眉清眼秀,更兼少壮年纪,未有致每每时的看了几眼。这无相私情炽贪氵㸒肉战,却见人多恐怕露相,又因行李在外,不便久立,便速忙吃完,低头出门,挑着行李而走。遂一路寻思,颠头播脑道:“好个妇人!我如今养起头发,若讨得似他这般人物做妻子,我就死也是快活的了。” 遂走着想着,口中又念着。忽然想道:“我何不去如此如此,这般这般,虽不能身傍嫦娥,亦可亲承他笑。或者有缘,也不可知。” 又想道:“他做这般生意,丈夫必然穷苦,只须如此这般,自然入我计中,必为我受用矣。” 遂想得一时欣欣得意。不知不觉,已问到大觉寺中,见了法通。两下相见,无相只说一来拜望,二来为先师作故,在家不合。今来抄化,要在师弟处安歇。若蒙韦驮法力,得遂心愿,决不忘报。” 法通道:“你怎说这话,住下不妨。” 遂收拾了一间精洁小房,使他安歇。
到了次日,法通问道:“师兄此来不知作何化术?”无相道:“从来募化易于成功者,莫若坐关。我今烦师弟寻一匠人做一座禅关,抬到一个地方。我自能募化。” 法通道:“这个何难,我就去寻人替你做。” 遂领命到匠人家,讲定了工价,约日准有。
二人回来,无相坐房中,候至夜深,在床脚下掘开泥土,将这些银子埋藏在内,只留了三百两在外。到了次日,便在四处闲走,只不敢到利家左右走动,却看明了来踪去迹,又在无人之处留了记号。过不多日,禅关做完,又使人漆好,又买了许多铁钉,周围插满,又与法通借了三尊小佛供养在内,又买了些动用物件。因对法通说道:“我今去坐关,不知一年半载,这间小房我有许多物件,以及衣箱在内,我今锁好,乞为我照管,不可放人进去。今有白银二两,送师弟收用。出关时,定当厚谢。” 法通推辞道:“此房久已闲着,如何敢要师兄的银子。” 无相道:“你若不受,反使我在关中不安。” 法通只得收了。因问道:“坐关日期不知师兄曾到否?”无相道:“我今到这地方去,只好假往名山募化,不用寺内人抬,只消我同你在夜间抬至半路,我自挑去,方无形迹。”
法通听了惊讶,问道:“从来立关必邀得几位大众,送进关中,方使人敬仰。为何要这般举动?”无相正色说道:“师弟有所未知,佛法贵乎无定。并能忽然而来,忽然而去,是为如来。当使人惊惊疑疑,谓我自天而降,则缘必易求,而功亦易就矣。” 法通听了大喜道:“果然师兄之见与人不同。” 二人守到半夜,瞒着寺人,将禅关抬到半路。无相走入关内,将门关好,叫法通插好了大门,又将关中底板掀起,立在地上,将扁担一肩挑开,与法通叫别,便一径挑来,到了利家对门歇下,又将关门紧紧对着利家的大门。在内收拾了半晌,又坐了一会,方才听见利家起来磨豆腐。他便在关中轻轻敲动木鱼,又击了小磬,渐渐的念起经来。
利大郎与春桃听了甚是惊讶,连忙开门出来一看,只见月明之下,对门立着一座禅关,关中点着一盏小琉璃灯,三尊佛像,点着数枝好香,一个和尚在内正念着三藐三菩提。这无相忽见他二人偷看,心中十分欢喜,便更念得字字清楚。利大郎与春桃细看了半晌,方才掩门进去。利大郎道:“这个和尚认错了地方了,本该在大户人家门首,或在信心好善之方立关募化,方有想头。怎么在此去处,不好善的所在来?”春桃道:“这也不是,这样论只看他的缘法何如,倘或事有凑巧,人心好尚,将妒恶嫉恶之心变出大喜大乐因缘,也不可知。” 利大郎道:“你这话倒也说得是。” 两人说着闲话,自去做活。不一时,依旧这些人来买浆吃,却见有人在关念经,俱到关前来看,道:“怎这和尚忽然来此,要化些甚么?”有的说道:“等天明问他。” 到了天明,街坊上的人俱惊惊奇奇到关前来看。只见这和尚在内诵经不歇,关口贴着数行小字,大家齐看,只见上写道:
伏一苇东渡,立面壁之心传,五叶中敷,证拈花之妙悟。九华为天下名山,净业乃山中古刹。阅世屡更,历年何限,鼠雀坏前朝之殿,风雨败四壁之墁。贫钠不忍旃林之消歇,欲图宝殿之焕。今择地设关,募化长者之资。闹市息形,冀求宰官之助。因心种果,何妨积少成多。以福为田,必使倡予和汝。庶使维摩月殿,群瞻贝叶千寻,迦叶云厨,行睹莲花十丈。非一木而可成,非一砖而可就。赖十方之协力,乞君今日钱财,还汝他年福报。道缘乐助,斋破悭囊。九华山净业寺僧无相叩具。
有一行写的是关上铁钉共有五千零四百八只,每根纹银一钱。又有四个字道:“今日无斋。”
众人看完,方知是九华山叫做无相和尚要修理大殿,来此化缘。看了多时便去的去,散的散。内中却有几个老儿,日日在佛门中走动,好施舍的,只立着不去,等他念完了经,便在关外问讯,又细细问了来历,以及因果之事。无相便对答如流,将这老儿压倒,便不得不服。这个便去叫儿子拿茶,那个就去叫妈妈煮饭,不一时皆各送来,与无相受用。有的见他在露天风吹日晒,便去化木头,化芦席,不消半日,竟盖就了一间芦篷。
却说这春桃忙到了天明,吃了早饭,听见街坊上人都围聚看这坐关的和尚,他也打点要在门前来看,却心中转了一念,便走人房中,开妆临镜,画眉傅脸,又换了一件衣服,便抱着儿子走出房来。到了门口,不敢全身出现,只露着半面,早一双情眼,直视进房中。却暗暗吃了一惊,便连忙缩身欲避,不觉心动,便又探身再看人,见关中这和尚,口虽同人说话,却两只饿眼只紧紧对着春桃,看他上下。春桃到此,不觉全身露出,愈显出别样风流。这无相才得饱看。你道这春桃果是如何,只见他:
眼如秋水,眉若春山。颗颗樱桃樊素,纤纤弱柳在腰。乌云挽就凤凰头,玉质赋成美女相。穿一件淡罗衫子,系一条白练湘裙,不肥不瘦,不短不长。卖风流,微露金莲;传情意,频舒玉笋。声如百鸟候枝头,笑比春花迎日色。倚门处,色中饿鬼疑是送子观音;下槛来,关内头陀认定慈悲玉女。端的是外面妙处易言,更有内中销魂难说。
春桃见他看得着相,又见人多,不便久立,便回身进去。从来妇人眼色最尖,早已看明,心内暗暗想道:“这是半月前在我手中买腐浆吃的俊俏和尚。当时我见他十分注意于我,因是人多,欲言不语而去。今痴情未断,不在别处立关,却在我对门化缘,其中大有深心。莫非此关为我而设?来化我一身之缘么?”便低首沉吟,忽然失笑,却被利大郎听见,忙进房来问道:“你一向无此笑声,今日为何在此独笑?”春桃道:“我不笑别事,只笑这对门的和尚,在此化缘,不知何人与他开缘,岂不是痴汉等丫头。” 利大郎道:“这到不消你去笑他,从来僧无空过。你看他今日才来,就有人供养了。” 春桃道:“这和尚是哪里来的?叫甚名字?有何德行?这些人就如此敬重他。” 利大郎道:“我听见人看他写的字上,说是九华山净业寺中无相长老,说他胸中甚有佛法,又且年纪不多,只好二十四五岁,生得面圆白净,竟像个罗汉模样,故此人皆敬他。”春桃听了便不言语。
且说这无相,今在日间却看得十分亲切,不觉一团欲火三千丈,满口垂涎十二时。到了夜间,在关中不住怂虚空模拟,低叫冤家。到了五更时分,听见他家起来磨豆腐,他也起来念经。春桃听见说道:“这和尚倒也专心,我今想来别人家施茶供饭,我家何不送他碗豆腐浆?接接他的精神,使他保佑我们生意兴头也好。” 利大郎道:“你这话果然有理,我一向只为生意艰难,银钱着急,故此夜里竟不曾与你十分快活。若得他保佑我生意好,银钱趁心,与你重整风流,那时你就不似这等变嘴变脸了。” 春桃听好笑道:“终不然为了生意、银钱,难道连饭都不吃罢。” 利大郎笑道:“饭是要吃的。” 春桃笑道:“却原来。” 利大郎笑道:“不打紧,今夜包你快活。” 春桃笑道:“且看本事还钱。” 两人说说笑笑,不一时烧好了浆水,春桃揭了两张腐皮,又拣了一只新碗盛了浆皮,叫利大郎拿去。利大郎送到关前说道:“师父你念经辛苦,特送碗豆腐来你吃。” 无相听了不胜欢喜,连忙停住了经说道:“难得居士如此善心。” 用手接了便吃,却见他门内黑影处,有人站立,知是他的美妻。因吃完,高声谢道:“多蒙见赐,真是一滴菩提甘露,能消邪火清宫。只是老居士夫妻辛苦,小僧安然受用,将何答谢?只好在三贤面前保佑居土夫妻和美,百年快乐罢。”利大郎听了不胜欢喜道:“这是极妙的了,我夫妻正为着些心事,若得师父肯在佛前保佑保佑,忏悔忏悔,我就感激你不了。”无相道:“请问老居士少年夫妻有甚心事?只消小僧一次忏悔,管教万事如意。” 利大郎正要说出什么话来,不期春桃在对门,低低呼唤利大郎,即时拿了碗来家。
只因这一番,有分教:虎兕出柙,龟王椟中。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二回 雏儿未谙云雨事· 第七十九回 讹圣驾刘墉赚银两·储仁逊 第十二回 小书生觞余遇主 圣天子有意怜才· 第六回 白魍魉赚杀黑魍魉 假州官显出真州官· 第五十二回蛮舅爷无心槛凤痴妓女有意离鸾·李涵秋 序·西泠野樵 第廿九回 红袖暗藏入门惊艳福 黄衫面约登阁动归心·张恨水 第一回 老侍郎兔鹘题诗童子笑 村先生龙蛇染翰美人惊· 序·陈少海 第03回 花社女春官三推鼎甲 客籍男西子屡掇巍科·坐花散人 何思明游酆都录·李昌祺 第二十九回 严父拜友窥破绽 浪子逢姣意着魔·丁耀亢 第三十四回 报喜信呆叔认重亲 问病源慈帏失二竖·陈朗 第十三回 碧梧连枝双凤和鸣·情痴反正道人 第十六回 成宗帝曲意赐婚 祁丞相孽缘强合·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