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二回 奇姐贼营临难死节

作者: 情痴反正道人

 是时陈夫人以兵变稍息,归于本乡,不幸过病洽旬。奇往省之,未数日寇苍复作,遂遣奇入城。嗣是盗益炽,夫人病益笃,欲舁之入城,则因不可支。奇闻变号泣步行往省,琼姐执奇手曰:“寇贼充斥,妹未可行。”奇曰:“我宁死于贼手,岂忍不见母瞑?”因绝裾而行。及抵家,寇稍宁息。奇姐虞母不讳,先为置办棺衾。比至二更,闻官兵大至,众喜以为无虞,至五更乃知是即是贼兵。鸡鸣遂围浑江,剽掠男嫔数百。三贼突入陈夫人之房,见夫人病卧,欲逼之以行,夫人不起,抽刃欲兵之。时奇逃在密处,遽呼曰:“勿动手,我代之。”遂出见贼。贼见天姿国色,欢喜特甚,遂掠以行,并掳兰香,及家童数人而去。时陈夫人在床,犹未瞑目也。

 
  贼闻官兵欲至,饭后退屯辛千桥,至河泊宦署,将所掳男女,尽禁其中。奇姐谓兰香及家童曰:“我为母病来,岂知为母死。我若不死,必被贼污,异日何以见白郎乎?”乃咬指血书于壁曰:
 
  母病不可起,夫君犹未归。
  要身遭此变,兵刃讵能违。
  甘为纲锴,谁云名节亏?
  乘风化黄鹤,直向楚江飞。
 
  题毕,谓兰香家童曰:“吾母子相从于地下矣。汝辈得归,可与小姐善事白郎。”复谓兰曰:“吾当急死,稍迟欲死不可矣。”乃语间,即取裙中所藏剃刀,以袖蔽面,自刎其由。遂僵仆,血流满地。兰香抱之面哭,贼来怒杀兰香。因询其由,乡邻备道。贼曰:“我误矣!此节孝女也,匆污其尸。”于是舁而置之署后月台之上,以红绫被覆之,相与环泣,其节孝之感人如此。是夕有人来报。锦琼举家号恸不已。琼姐愿以百金,入贼营赎其尸,众惧不敢往。次日早报,官兵杀退贼矣。又报陈夫人即世,琼姐带秋英、新妹、小妹,往收其尸,锦娘带春英殡殓陈夫人。
 
  时琼号泣登台,未至五步,尚闻奇姐长叹一声,驻曰:“吾妹尚无恙?”急往抚之,则见其气已绝,颜色如生,尚带笑颜。琼曰:“吾妹甘心死乎。”因令人异归,与陈夫人同殓。遍寻兰香之尸,则为贼弃之不中,无复存矣。琼姐读其血题之诗,号泣仆地,绝而复苏。琼姐抵陈夫人之家,与锦娘备办棺衾,殓住完备,吊客盈门,二女亲为执丧,越三日各为文吊之。
 
  琼词曰:
  呜呼哀哉!吾妹死矣,吾不忍言也。吾与妹岁距二周,居违五里,七岁已同游,十祀曾同学。吾母与若母兄弟也,吾父与若父连襟也。汝年十四,吾年十六,即闻兵变。惟时汝父先逝,吾父宦游,吾祖母与若母,虞吾二人居乡莫便也,乃即赵姨之居居焉。坐则共榻,寝则同床,食则同甘苦,殆于今三年一矣。幸得锦姊朝夕绸缪,兼以诸母殷勤教道,吾二人亦欣欣然至忘形骸。嗣是共遇白郎,以骨肉之亲而重之以山河之誓,旋复同缔姻缘,以丝罗而联之以五百年之缘。将谓生则同室,死则同穴,金石莫移也。炬意笑语方悬于匙筋之间,惨凄即见于须臾之际。妹爱母心切,不暇顾身。吾庆妹情真,临行拽裾,岂知裾绝而吾妹去,妹去而锢变临。贼刃若母,妹安得不出?吾妹既出,身安得不死?然遘贼之时则寅也,妹不死于寅者,将为全母之计;过此则卯去,夫妹不死于卯者,必其提防之深;及入营则辰也,方入营而吾妹死矣。释此不死,则妹宁有死时乎?然闻妹死之时,慷慨赋诗,吾细绎之,其首曰:“母病不可起,夫君犹未归。”孝节见于词矣!次曰:“妾身遭此变,兵刃讵能违。”慷慨以杀身矣。三曰:“甘为纲常死,谁云名节亏?”舍生而取义矣。末曰:“乘风化黄鹤,直向楚江飞。”恋恋不忘夫君矣。是诗也,贼夫犹自哀怜,况人乎?人见之犹自惨切,况琼乎?琼见之,亦无可奈何也!使吾郎君见之,其悲哀痛之又若何耶?吾恐白郎为汝伤生,则吉亦为汝须命矣!鸣呼痛哉!吾今日所以不死者,诚惧伤君之生,益重妹不瞑之目。古人有死于十五年之前者,固以存孤;有死于十五年之后者,亦以全赵琼之心,犹是也。妹氏谅我心乎?呜呼已矣,吾目枯矣!吾言不再矣。然尚有言焉,白郎若归,倘能不为儿女姑息之爱,而为丈夫万世之谋,吾即汝平时玩好珍宝,市田若干,永为祭奠之需,高大窀穸,永为同穴之计。则相离于今时者,当相合于永世。孰谓九泉之下,非吾聚乐之区耶?嗟夫痛哉!妹之容颜,比秋月矣;文采若春花矣;性情类清风矣;气节做秋霜矣;孝诚动大地矣。余何忍言裁?余何能言矣?呜呼!长江凄凄,寒风烈烈,山岳幽阴,天地昏黑。欲见汝容,除非梦中不可得。汝若至楚见白郎,道我肝肠片片裂。
 
  锦娘亦有哀词,其愁怨凄惨之状,不下于琼,俱不能悉载也。二母亦来会吊。奇有弟双哥,甫七岁,赵母为之鞠育。丧事毕,二母二姬俱入城,凄凉之态,何不尽述?生在荆州,遥望老仆不至,想见三姬甚父母遣生归毕姻。
 
  琼父母亦遣仆来会姻期,生遂与其叔,束装为归计矣。白生原配曾边总之女,家徽音者,赋性贞烈,才貌超君,精通经史。尤善歌词,酷爱《烈女传》一书,日读不释。闻其父与白氏悔亲,将再醮吴总兵之子,遂独坐小楼,身衣白练,五日不食。父母见其亟也,询知其故,因绐之曰:“吾从汝志,岂不复然?”徽音乃渐起饮食。
 
  吴之子,名大烈,亦将中豪杰,善用马上飞剑。掷剑凌空,尧身承接,妙捷如神,边庭敬之畏之。边总欲使徽音见其才能,谋之谋人。于正月,中庭开角氏会,令家人悉升楼聚观。大烈坐于金鞍之上,衣文锦之袍,容如傅粉,唇若涂朱,掷剑倒凌,飞枪转接。众皆羡其才能,又复悦其美貌。女徐问于侍婢,曰:“此何小将军也?”柳青答曰:“吴总兵公子也。”女即背坐不观。次日父母又遣兄弟道意,女复赋闺怨以见志,其词曰:
 
  怨中国之沉寥兮,羌独处而萧萧。
  心佗傺而若难兮,乃怀恨而无聊。
  悼馀生之不辰兮,与木落而同周。
  天窈窕而四黑今,云幽幽而漫霄。
  雷轰轰而折裂,风荡荡而飘飘。
  岂予志之独愚兮,乃抚景而怊怊。
  爱伊人之不择兮,即芳臣为菰蘖。
  木南指而若有所向兮,乃熏桂而申椒。
  鸟南飞若有所栖兮,声嘤嘤而鸣乔。
  余胡兹之不若今,对逆风之漉漉。
  激娇音以哀号令,怅乌山之相了。
  问桑梓之何在兮,更寒修而迢遥。
  中庭望之有蔼兮,湛溘死而自焦。
  余非舍被取此兮,虞纲常而日凋。
  谁能身来二姓兮,仰前哲之昭昭。
  余既称名于夫妇兮,敢废辙而改招?
  芳芳烈烈非吾愿今,望白云于洁朝。
  纵云飞而莫予顾兮,甘对月而魂消。
  天乎,予之故也,何怨中国之沉寥,沉寥万。
 
  闺赋既成,遂粘于楼壁,坐卧诵之,五日不食。父母惊讶,乃遣其弟二郎,奉救差往江南勾军,并送徽音归家完娶。临行戒之曰:“我前日退书既至,白郎再配无疑。若愿并娶,允之无妨;若不相成,讼之官府。要之事难遥度万里之外,汝自裁之。”从行侍女二人,柳青、香莲也;童卒二人,熊次、丁鸾也。二郎驰释还乡,白马雕鞍,强弓利剑。众皆以为边帅,无敢近者。生回家,至中途,偶与相遇,见彼人强马壮车,骑森丽遂,踵其迹而行。
 
  比至邮亭,见一女下车,绰约似仙子,问力士曰:“此是何人?”答曰:“曾边总老爷小姐,回家完亲。”生疑问叙曰:“徽音归家无亲,不知更适何姓?请往省之。”因戒仆曰:“勿露我姓名。”生遂投刺,更以姓田。二郎延入相见。生问曰:“乡大人自何来?”二郎曰:“江边。”生又曰:“今何在?”二郎曰:“奉救回家。”生又曰:“贵干?”二郎曰:“勾查伍。”生曰:“亦带宝眷耶?”二郎曰:“送会妹还乡成亲。”生曰:“令妹夫何姓?”二郎曰:“库士白景云。”生曰:“此兄娶李辰州之女,二月已成亲矣。”二郎曰:“兄何以知之?”生曰:“家君与之同宦荆州,故备知其详耳。”二郎曰:“既知其详,愚不敢隐。”因述其始终。生笑曰:“以尊翁之贵,令妹之贤,何惧配无公侯,乃关情于白氏之子乎?”二郎又诵其妹闺赋之章,及夫不适二姓之意。生啧啧叹赏,复请二郎再诵,生一一记之。二郎曰:“兄之聪颖,无出其右。”因留饮焉,相对尽欢。及二郎回拜,与叔相见,尽列珍馐畅饮。自此同行,道上绸缪不啻兄弟。
 
  二郎俱以实言,生终不以实告。叔见徽音节操,劝生并娶,生曰:“佷非不欲。但既与奇姐深盟。此时必须两娶。倘一娶得三,获罪于士夫,见非于公议,虽父母谓我何?且此女未必真心,二郎未必实语,云将探其真情,抵家再为区处。”次日令其叔 于二郎曰:“舍 实未议亲,令妹若肯俯就,甚所愿也。”二郎曰:“但恐家妹不从耳。”二郎从容为妹言之,徽音唤柳青:“取水来洗耳,吉不听污言也。”因以生求婚诗进。徽音见之,呼莲香曰:“取水来铣目,吾不观污词也。吾见再谈此语,将送吾命江中。”自是二郎不敢言,生亦不敢谑。然生别有敬慕徽音之意,而不敢为三人并娶之谋,日夜辗转无可奈何。
 
  一日将抵家,与二郎别曰:“吾实与兄言,白郎吾表亲,事必与我谋。今白郎与娶琼姐为妻,更有情人奇姐为次。令妹若去,置之何地?若令妹居长,彼必不首;若令妹居下,堂堂小姐,岂后他人?以吾计之,唯有三人共结姊妹,可以长处和气,不知尊意何如?”生言既毕,因誓不欺,二郎乃与徽音共议,复于生曰:“家妹身为纲常,非贪逸欲,若见白郎,可免失身之患。若论长幼,汝亦无意分争。”生曰:“如此,则善矣。”翌日相别。
 
  生自荆州至家,与老仆途中相遇,已喜奇姐事谐。至日,入见老夫人赵母矣。锦娘出见,面惨流泪。生甚怪之,因问奇姐及陈夫人。老夫人绐以在乡。生见锦娘惨容,力问其故,赵母不得已言之。生本号恸,昏绝仆地,扶入卧床,昏睡不省。老夫人祝锦娘曰:“此生远归,伤情特甚,汝为兄妹,便可往省,万一失措,将奈之何?”是夕锦率诸婢,奉侍左右。生殊不与交言,终夜号泣饮恸,次早往乡祭奠。锦琼惧其伤生也,遣春英、新珠待从。生见柩,即仆地,移时方醒。如是者四,生之叔见其甚也,代为祭奠,拥生肩舆以归。
 
  生二日不食矣,老夫人彷徨,亲手进食。生不视,老夫人恚曰:“汝欲毙老身乎?既知有陈姨,亦知有我;既知有奇姐,亦知有琼。且彼为子死孝,为女死节,夫复何恨?子岂不知天命,而为无益之忿耶?”赵母亦苦劝生稍进食,因令人为奇招魂,立主以祀之。奇弟双哥,托锦为之抚养。奇枢在乡,情人为之守护。以白金为奇女祭田,具簿书为奇综家赀。其招魂词曰:
 
  哀哉魂也!予以招兮,魂何在乎?在九天兮。
  然魂为我死,岂忍舍我面之天兮?
  哀哉魂也,予之招兮,魂何在乎?在地下中。
  然魂欲与我追随,鸟能抄心于地下兮?
  哀哉魂也!子之招兮,魂何在乎?在名山兮。
  然山盟之情未了,魂得无望之,而堕泪兮?
  哀哉魂也!予之招中,魂何在兮?在沧海兮。
  然海誓之约未伸,魂得无睹之,面流涕兮?
  哀哉魂也!予之招兮,魂何在乎?在花前兮。
  然言别而花容遂减,魂何意于观花兮?
  哀哉魂也!子之招兮,魂何在乎?在月下兮。
  然月圆而人未圆,魂何心于玩月兮?
  呜呼哀哉中,滂沱涕下,无处访求中。
  茫茫若夜,予心凄凄兮。莫知所近,岂忍灰心中?
  乘风超化,反而以思兮。
  悲且讶畴,昔楚江兮。梦魂亲灸,静坐澄神兮。
  精爽相射,乃知魂之所居兮,在吾神明之合。
  呜呼哀哉,魂之来兮,与汝徘徊。
  予之思兮,肠断九回。生不得见兮,葬则同核。
  有如不信兮,皎日鸣雷。
  兴言及此中,千古馀哀;
  天实为之中,谓之何哉?
  死生定数兮,魂莫伤怀。
  死为节孝兮,名彻钓台。
  愧予凉德兮,独恁困颓。
  魂将佑我兮,酌此金 。 

猜你喜欢
  第二十三回 美偿美两场大棍 债还债一叶扁舟·梦笔生
  第二十七回 领棺柩起死回生 备文书捏情定案·
  第十四回 热中寓寒参禅景 喜间生悲叹月诗·尹湛纳希
  第四十六回欺小姑红闺娇割臂充侠客黑夜惨飞头·李涵秋
  第十回 假名娇客相逢顶替春元 无义相公巧值多言银鹿·刘璋
  卷六雪冤类 杨御史判释冤诬·余象斗
  第三十二回 趁颠狂小环索命 了冤孽叶赦归阴·天虚我生
  第二回 明眼人劝夫改业 疾心老纵妾持家·绿意轩主人
  第十四回 诈覆巢指东击西 正中伏左支右诎·花溪逸士
  第一回避难依人贞心匪石架词试节巧舌如簧·朱瘦菊
  第四十五回 郑爱香伤心烹鸡 应花子失目喂狗·丁耀亢
  第十二回 师兄弟诡计摧花·烟水散人
  第四回 六月雪英年失智 齐云塔高衲成孤·
  第七十六回 沈廷芳供出实情 林经略结清各案·
  第十六回 璧重合小乔归主 镜高悬广府惩奸·庾岭劳人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剪灯余话·李昌祺

    《剪灯馀话》是李昌祺仿瞿佑《剪灯新话》而作,借以抒写胸臆。全书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

  • 银瓶梅·佚名

    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

  • 玉楼春·白云道人

    《玉楼春》清代长篇世情通俗小说,白云道人所作,共二十四回。本书为明清艳情小说《巫山艳史》的翻版,其刊刻书坊啸花轩为康熙年间专刊淫书的书坊。书中主人公皆不务正业,四处拈花

  • 金屋梦·梦笔生

    本书乃《金瓶梅》续书之一,继西门庆家族破败后,金兵南下,世事沧桑,人事巨变,只有人性之恶根不断,人心之贪淫不绝。然善恶总有相报,为恶者必无善终,这便是《金屋梦》之主旨。真可谓写透世态炎凉,尽展人心叵测,于悲观的生存态度中

  • 换夫妻·云游道人

    此书又称《颠倒姻缘》、《谐佳丽》,冰雪轩藏板。云游道人生平无考。此本为现存孤刊本,齐如山原藏,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此书故事取自《欢喜冤家》一回半。 《欢喜冤家》第十三回《两房妻暗中双错认》、

  • 龙阳逸史·醉竹居士

    《龙阳逸史》全书由二十个短篇故事所组成。书中所称「小官」,即江南地区对卖淫少年之惯称。《龙阳逸史》里的小官,形象丰富多元,有用尽心机攀龙附凤、有巧施诡计勾引「买主」、更有与兄弟、姊妹争风吃醋,力抢一夫者。围绕

  • 鸳鸯阵·古棠天放道人

    《鸳鸯阵》,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古棠天放道人著。苟非天作之合,纵使男欢女爱,意密情坚,才貌门楣,各投所好,或千方百计,挥金购求,甚有父母之命即专,媒灼之言更合,欢欢喜喜,道是百年姻眷

  •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三回。且说那大宋徽宗朝年东京金明池边,有座酒楼,唤着春悦楼。这酒楼有个开酒肆的阮大郎。娶妻赵氏,夫妻二人尚未有子,却也和睦相处,朝

  • 弁而钗·醉西湖心月主人

    小说《弁而钗》西子湖伏雌教主/著, 《弁而钗》四卷二十回,题“醉西湖心月主人著,奈何天呵呵道人评”。作者与评者均不可考。据此书“弁而钗出版说明”,此书全称《笔耕山房弁而钗》,分〈情贞记〉、〈

  • 戏蛾记·齐谐山人

    《戏蛾记》,明清艳情小说,凡二回,齐谐山人著。话说北宋徽宗年间,在上杭县内,有一大户人家,姓朱名贵宇,字强民。他靠祖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更有一对千金,名唤云仙,玉仙。云仙

  • 巫梦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十二卷。不题撰人,作者不详。此书《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未著录,日本佐伯文库、中尾松泉堂藏有啸花轩藏板本,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啸花轩为清康熙间书坊,可知为清初的作品。此书在清代一再被禁毁,国内未见

  •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玉燕姻缘传》,又名《玉燕姻缘传记》。六卷七十七回。题“梅痴生著”,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大宋神宗年间,江南苏州

  • 三续金瓶梅·讷音居士

    本书以西门庆死去七年后,经普静禅师幻化还阳为引,描述了西门庆的家居生活和官场经历。西门庆继续发挥经商才干,重开绸缎铺,同时刻意钻营,恢复了原来的官职;他不满足于一妻五妾,四处猎艳,凡看中的女性无不染指;小说还写到西门孝

  •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清代中篇白话艳情小说,十二回。题“江海主人编次”。江海主人待考。今存“醒醉轩”刊本。本书实为《巧缘艳史》之续集,参见《巧缘艳史》。《艳婚野史》主要叙两个故事:一出《欢喜冤家·两

  • 株林野史·痴道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六卷十六回。题“痴道人编辑”,作者姓名、生平不详。此书清嘉庆十五年伯依保奏禁,道光二十四年的《劝毁淫书征信录》及同治七年丁日昌禁书目均著录,推断当著于乾隆年间。今存上海小说社排印本。书叙

  •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脂浪斗春》,明清艳情小说,凡七回,不题撰人。叙述大明正德皇帝禀性风骚,赋情潇洒,一日退朝无事,便睡在龙床上,梦与美女相会,便意欲下江南寻美女。游至苏州,先与渔姑、凤姐行鱼水之欢

  • 美妇人·不题撰人

    民国艳情通俗小说,共五回,不题撰人。书叙从前有个少年,姓令狐,名韩樾。家里虽然是做生意的,长得却是眉清目秀,平时也有学人吟诗作词,对弹琴更是有一手。这天他到了京城来游玩,骑着一

  • 欢喜缘·寄侬

    欢喜缘,明清中篇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寄侬撰。话说南朝齐梁时代,姑苏为鱼米之乡。在枫桥左近有一渔户,姓张名通,娶妻赵氏,老而无子,只生一女,名叫可儿,生得秀媚无比。这一年可儿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