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四回 诈覆巢指东击西 正中伏左支右诎

作者: 花溪逸士

第十四回 诈覆巢指东击西 正中伏左支右诎
  词曰:
  笑尔城狐社鼠.只堪负固云岩。翠屏如削鲤峰巉,折竹揉花都敢。
  鞺鞳声翻瀚海,楼台轩起朱炎。珠街玉市穗城南,三舍羞君避闪。  右调《西江月》
  话说缩朒假寐西关,被飞石打塌城楼和交椅,跌下瓮门,幸遇折柱撑住砖石.不曾重伤,左右救起,抬回军门去了。诸葛同在城外见打塌城楼,大喜,益命军士搬巨石时时打进去,打得城中鬼哭神嚎。戴巡抚慌了,与林秉汉等商议,修成告急文书,差精细军校.乘夜从北门敌兵稀少处,缒下城去,到惠潮一路催兵救援。原来潮州总兵林天赐,已带兵十二万与惠州兵备道殷正茂合在一处,惧瑶人利害,逗挠不进。及接戴巡抚告急文书,明知省城危在旦夕.只是观望不决。推官姚会嘉献计道:“瑶人虽悍,当此攻城不破,心灰意沮之时,二公若使人扬言:韩元帅提兵四十万,由桂岭直攻天马,覆贼巢穴,彼惧失巢,必然归救。二公将人马由间道抄出郊西藕塘等地埋伏,俟其兵至,截其归路,左右纵击,城中闻之,必出兵掩击其后。更檄虎门兵,牵制其水军,使之不得救援,可获全胜。”殷正茂道:“此计大妙!”遂使细作到处传说韩元帅大兵已下桂岭了,一面提兵由海道抄转西场、荔子湾、藕塘等处,分头埋伏。姚会嘉又假为韩雍檄文:“檄林天赐屯兵铁冈,遏贼东奔;檄殷正茂趋赴肇庆,截贼归路,俟大兵捣了贼巢,一同截杀。”做成文书,差细作由佛山抄转省城大路,故意被他拿获,解至梅英寨中来,左右搜出文书,拿与梅英,看了大惊,急忙请军师到来商议道:“韩雍足智多谋,非同别个。天马精悍尽带在此,倘被攻破,孤等退无所归,军师如何酌处?”诸葛同道:“省城坚固,谅非一月半月攻得破的。韩雍既出桂岭,不如且收兵回去,破了韩雍再来攻城。”梅英遂唤铁老虎断后.于三更时候,悄悄起身。传下令来,梅小姐大惊,急来见军师道:“大军到此非易,今黄郎尚未救出,军师何遽退兵?”诸葛同道:“闻韩雍由广西提大兵四十万直捣天马,故且归去,破了韩雍再来。”梅小姐道;“不然!韩雍之兵未知真假,省城破在旦夕,省城已破,韩雍虽来.无能为矣!若听一面之讹言,遽然退兵,官军惩前日之失,到处关津必加严备,军师虽欲再来,其可得耶?”诸葛同笑道:“不才岂真信韩雍来耶?但思省城坚固,非有内应必不可破。省城被吾等困了月余,民间薪柴必乏。不才欲姑且退到肇庆,使他开门放民樵采,差遣精勇混入城去。然后回军内外夹攻.方能破得!望小姐勿虑。”梅小姐道:‘如此则可。”
  诸葛同就令万人敌带兵一万,于初更时分先退,余俱在三更时分拔寨,悄悄起行,只留铁老虎一军断后。军令一下,各各扎缚停当,乘着月色悄悄离了省城,望西场而来。将到藕塘,一声炮响,伏兵齐起,前有殷正茂,右有林天赐,左有姚会嘉,把梅英围在垓心,梅英挺戟向前冲突.殷正茂悉用民车塞住要路,锐箭如飞蝗般射来,冲突不进。诸葛同教军士取火焚车.正茂预备水器,火不能爇。正突击间,铁老虎被戴巡抚观知瑶人退走,率众杀出城来,一阵把老虎杀得抵敌不住,败阵而来。梅英大惊,率众鏖战,总不能出。战至天明,所有出路俱被戴巡抚分兵截住,梅英只得暂且扎下营寨歇息。
  其夜二更,飓风大作,吹得飞砂走石。戴巡抚乘着风威,吩咐军士架起砂炮,顺风打去。每发一炮,辄毙数百人,杂以快钯藤盾,长短互击,杀得瑶兵纷纷乱窜。后人有个《行军曲》,写那砂炮的利害道:
  砂炮都须丈六长,藤牌一一辅花枪。
  纵横只用鸳鸯阵,马战何如步战良。
  又:
  挑战特特逾白沟,刀牌好手夹蛇矛。
  镖枪先掷身随入,出没如风敌尽愁。
  梅英心慌,来与军师诸葛同商议道:“军师有何妙法破得此炮?敌虽百万,孤何惧战!”诸葛同此刻也一筹莫展,沉吟了一会道:“炮是无法可破,前路已被塞住.惟向北一带人马较少,不如且从此路攻出,寻个山头占住再作计议。”梅英只得从他,命铁老虎为前锋,向北杀来。正遇着杜崧,只三合,被老虎一棍打下马来,官兵退走。老虎乘势冲出.梅英等继之,勇不可挡。镇抚林秉汉忙叫军士放爪哇铳,军士得令.万铳齐发,震天的一响,一个弹丸打中老虎前心,透甲洞胸死于马下,瑶兵一拥退回。梅小姐马到,瞋目大呼道:“众将上前,不破此炮,终不得出!”声犹未绝,一马已到放铳军前,伸手去锦囊撮出那炼就神豆在手,向那放镜军士一撒,就如发了百十个大爆一般,青光到处皮肉尽焦,一连撤了数千.把放铳官军打得屁滚尿流,丢了鸟枪拚命而逃。梅英等一拥上前,杀到白云山来。忙上了山,分布军士据住山口,众心暂定。正是:
  猛虎虽然堕陷阱,且凭土窟护其身。
  且说梅英虽占住白云山,却被戴巡抚合兵团团围住,累战不出,渐渐缺少粮草,满营皆慌。诸葛同只得把出平生本事来,与宋金刚带了一万余人为前锋.自己披发仗剑,杀到戴巡抚营前,念动真言。一时间,狂风大作,黑气迷漫,官军对面不见,无数鬼兵从天而降,手执降魔杵向官军杀来。官兵大惊,退后便走,禁遏不住。姚会嘉看了道;“此邪法也!”戒军士勿慌,只把鸟枪向鬼兵打去,一霎间,鬼兵尽灭,依旧天清气朗,军士大喜,万铳齐发.打得诸葛同依旧退上白云山去。其夜.诸葛同步至摩星岭,俟潮水将作,复披发仗剑作起法来。忽潮头涌起数十丈,白浪如山,直滚到山下来,官军大噪。姚会嘉看见,谓戴巡抚道;“潮水从没至此,必系瑶贼邪法,可取木版数十,写‘广利洪圣王到此’七字,投之,邪法必解。”戴巡抚依言,写起数十木版,向南拜而投之,狂涛怒浪寂然而灭。后人有诗一首赞那洪圣王的灵应云:
  波罗江上有神君,保障炎洲亦大勤。
  漫道天吴清昔日,安澜今更奏奇勋。
  再说诸葛同在摩星岭作法毕,一阵风过,见白云山下惊浪雷奔,骇水并集.官军大噪,心中大喜,思量下山发兵冲杀,步尚未移,波浪倏灭,不觉大惊道:“怎么此法也有人破得?”回至军中无法可施。次日,梅英聚集众将商议道:“现今只有三日粮草,若再过三日,军中无粮,岂不活活饿死!如何是好?”诸葛同道:“不才连日在山顶审视,官兵粮草尽聚在东边龙果寺中.若得敢死士于夜半悄悄下山,突往劫之,必然可获。但军中无此敢勇之士,奈何?”说毕,梅英把眼看着众将,众将惧怕鸟铳利害,无一人敢应者。梅小姐奋然道:“今日为奴黄郎之事,还当奴亲去走一遭,死而无怨。”诸葛同大喜道:“既小姐肯往,可于二鼓带步军三万前往,大王率军接应。”差宋金刚从山南杀下,直攻戴巡抚;石春白从山西杀下,直攻殷正茂,听山上连珠炮起,方许回军。分拨已定,诸葛同复作起法来,把剑向官军营中指定,喝声疾,一时愁云四起,把官军罩得对面不见。梅小姐带兵悄悄来到龙果寺前,拨开鹿角.大喊杀入。官军因贼兵从不到此,又因其夜阴风习习,黑气茫茫,只道大雨将至,贼必不出,闭了寨门大家酣睡。忽闻喊声,正不知多少贼兵杀至,扒起来抱头乱窜,被梅小姐一顿杀退,抢入龙果寺,把粮搬得一空。戴巡抚闻得东边炮声震天,知贼人劫粮,急要调兵来救.一声炮响,宋金刚率兵杀至,因见天气昏黑,恐怕有伏,不敢杀出,只教军士放铳。宋金刚只在远远呐喊。殷正茂闻之,急率指挥熊彪杀出营来救应,正遇石春白接住,混战了一会,春白拨马便走。熊彪恃其勇猛。挺刀赶来,将至月溪,一声炮响,伏兵齐起,春白转身拍马杀来,大喝道:“赃狗休走!”举起截头大刀把熊彪劈为两段,驱兵掩杀,殷正茂急收兵入寨。时山上连珠炮已响,春白收兵,打得胜鼓而回。诸葛同亲下山来接,见得了无数粮草,春白又斩将而回,不胜大喜,重赏春白,将粮分给各营,瑶兵尽皆欢庆。正是:
  不用量沙夸劲敌,笑君赍盗万石粮。
  次日,黄汉入见梅小姐道:“昨夜小姐劫得粮来,军士皆踊跃欢喜,黄汉独忧!何也?盖以此有限之粮供军士无穷之食,此粮复尽,龙果寺岂容小姐再往耶?”梅小姐道:“尔言诚是,但无计出得重围!”黄汉道;“小姐若信小奴,小奴倒有一计,不但能破官军如摧枯拉朽,并能使他俯首帖耳送出我相公来还小姐!”梅小姐闻言,笑容可掬的立起身来道:“尔有恁样妙计?怎么不信!快快说来。”黄汉道:“前在三水,大王进县饮酒去了,众小头目分头落乡间掳取牛酒,小奴亦同着小姐部下蔡京等出掠。回至官道,见石将军部下军士拦着两个军健在那里斗,小奴等上前帮助,认得那个军健是嘉桂山符将军部下裨将马阿摩,小奴喝住了问他何往?他说:‘李公主有个姑娘,住在广西荔波,亦号李公主.于成化十三年归降朝廷,蒙朝廷置水安州以处之,使其子世袭,今年九十整寿。李公主差他赍寿礼往贺。’小奴方知李公主不死,因把我相公的事与他述了一遍,他两个喜道:‘我公主日夜痛伤姑爷,今若知姑爷不死,就要来相寻哩!’他两个因寿期已迫,不敢挨延.遂匆匆辞去。临去时,还嘱小奴千万通个信与公主知道。小奴因军事倥偬,不曾与小姐说知。昨日小奴在此想道:‘大军被困.事已危急,若李公主已死,他部下将士恨小姐诱杀其主,必然深入骨髓,也不必提了。李公主既不曾死,这里到嘉桂岭五日可到,小姐何不亲往嘉桂求李公主发兵解围,同救我相公?李公主若肯发兵,合两寨之精勇以攻此怯懦之众,直制梃以挞之耳!复何忧乎?”梅小姐摇首道:“闻他被我们杀败回来,三到军门请兵复仇,今闻我们被围.他不火上添油也就罢了,怎望他来救援我们?”黄汉道:“不然,李公主是个有情有义的女子,他闻我相公被诬在狱,岂忍坐视?且小姐以三十万人马已杀至省城,尚不能救我们相公。小姐之兵既败,嘉桂一军又岂能独救我相公乎?以此说之,不怕他不连夜起兵哩!”梅小姐明知这条门路甚好,只因自家做差了,无颜去见李公主,口中只说李公主决不肯发兵,去必无益。黄汉不会其意,只苦苦说去求有益。
  两个争辩不了,早有人把此事传与军师诸葛同并梅英知道。诸葛同忙布成一卦,试看吉凶.得个同人之象,心中大喜,忙同梅英到来。施礼坐下,诸葛同笑向梅小姐道:“黄汉之言尽可行得,望小姐看这二十余万人的性命,勿吝一行。不才前布一卦,得个上吉之兆。小姐此行不但救得这里二十余万性命,姑爷亦可不血兵而出!望小姐勿疑。”梅小姐见军师力赞他行,不好十分推辞,只得道:“也罢!奴就把这条性命丢与嘉桂山,也见奴为黄郎奋不顾身的念头!”诸葛同见梅小姐应允了,大喜道;“既小姐肯行,可于初更,俟不才调遣将兵攻官军时,悄悄同黄汉带兵一枝,从舒鹤台杀下,投舍身崖穿过,直走连川去。”商议停当.诸葛同与梅英辞回大寨,俟更鼓已动,调拨诸将向西南两处冲杀下来。
  戴巡抚闻得炮响连天,只道贼人又到东边劫粮去了,吩咐军士紧守寨栅,自提大兵赶至龙果寺,分头埋伏以待贼兵。及守北山军士来报贼人冲出一枝兵去了时,戴巡抚已不在中军,再赶到龙果寺来报,方慌忙带兵从后来追,追至新关,梅小姐转身来战,官军蜂拥而来,梅小姐恐黄汉有失,忙欲退时,急切间脱身不得,正在那里着急.忽一声炮响,一将杀来,把官军杀得退走不迭。梅小姐看时,却是万人敌。原来万人敌于那夜被官军隔断在前,闻梅英被困,急回身来救,被姚会嘉伏兵杀败,只得退到花县,据了城池,着人会合铜猫公兵,移扎此处,欲来救援,争奈众寡不敌,未敢遽进。今闻喊杀之声,着人探视,回报我家兵将被大队官兵赶来了,因此杀来,正遇梅小姐,一阵杀退官兵。梅小姐大喜,将部下尽交与万人敌两个,教他暂在此屯扎,候嘉桂人马到来一同解围。自己只带黄汉十数个军健,飞奔嘉桂岭来。
  未知李公主果肯发兵否,且听下回分解。



  醉园狂客评曰:黄汉一老实人,画此奇谋,人必谓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也。不知梅小姐正欲往嘉桂.不过以此作缘起耳,看诸葛同一赞便行可知。然不扯住黄汉,嘉桂决去不得,是二山之合.黄汉之力也,作者苦心不可不知。




猜你喜欢
  第十二回 呆香菱密语感孤鸾 贤探春协力除群蠹·郭则沄
  第十八章 天网难逃·董荫孤
  第二十五回 屈太史奉命专征 霍先锋用计惊贼·吴毓恕
  第七十九回 苍莽前途病床谈事业 凄凉小院雨夜忆家山·张恨水
  第二十回 霞洞酒杯盟足足二女同逃 竹山醋碗歃香...·蔡召华
  第三十六回 十尾龟掀起宦海潮 三家村酿出人妖案·陆士谔
  第一回 酒邀良友敦交谊 金赠偷儿见侠情·
  第二十八回 晏驾解谋·长安道人国清
  第五十一回 送乡闱薛蝌最怜婿 避窗稿贾蕙不欺君·郭则沄
  第三十五种 得会银·石成金
  第七回 石将军峄县成功 李巡抚宿迁中箭·天花才子
  第十五回贪奸淫劳身殒命·
  第九十三回 三承差勇战萧飞贼·储仁逊
  第七回 续闺吟柳林藏丽质·苏庵主人
  第十七回 两位银行经理·张恨水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品花宝鉴·陈森

    《品花宝鉴》是我国第一部以优怜为主人公来反映梨园生活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共六十回,产生于清代道光年间。它的作者是江苏常州人陈森。小说以贵公子梅子玉和名伶杜琴言、书生田春航和名伶苏蕙芳同性相恋的故事为中心

  • 桃花影·烟水散人

    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烟水散人撰。书叙明朝成化年间,松江府华亭县有一旧家子弟名魏容,表字玉卿,年方十七,生得面白唇红,神清骨秀,又有满腹文才,然一心娶美女为妻,故未曾婚配

  • 云仙笑·天花藏主人

    清初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云仙啸》。题“天花主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论者或认为即天花才子、天花藏主人、徐震,或认为是张匀,皆无确证。今仅存一清初写刻本,藏

  • 闺门秘术·

    落魄文人兆璧、兆琨科考中试,县令夏国华欲将女儿瑶云配兆琨。其子均祥不肖,私自将妹另许叶槐之子叶开泰为妾,瑶云不从。均祥之仆狗儿欲奸瑶云之婢庆喜未逞,反诬庆喜与人通奸,国华怒杖均祥,坚拒叶府婚姻,被陷去职。新县令勾结

  • 桃花艳史·佚名

    清代白话中篇世情小说。六卷十二回,作者不详。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合影楼刊本,封面题《新刻桃花艳史》。每卷两回,卷首又题《新编桃花艳史》,无序跋,当为清代前期或中期的作品。小说叙唐代少女金桃儿与才子李辉枝的爱情故事

  • 飞花艳想·刘璋

    《飞花艳想》作者是樵云山人(清),道光年间刊本又改题为《鸳鸯影》,是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之一,本书所写风情,多涉淫荡,属才子佳人小说的“旁流”典型。除艳谈性经验及性感

  • 巫梦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十二卷。不题撰人,作者不详。此书《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未著录,日本佐伯文库、中尾松泉堂藏有啸花轩藏板本,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啸花轩为清康熙间书坊,可知为清初的作品。此书在清代一再被禁毁,国内未见

  • 巫山蓝桥·不题撰人

    《巫山蓝桥》,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十六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弘治年间,松江府华亭县八团内沙地方,有一花姓人家,家主名唤花成春,娶妻保氏,皆三十有馀,因常做药材生意,故家道殷实,生得一

  • 怡情阵·吴还初

    《怡情阵》,中国古代著名的艳情小说之一.作者署名江西野人编演,乃是拖名.描写的是唐代扬州府兴化县秀才白琨的风流艳遇,怡情欢娱的故事。由于其书中登峰造极的性描写,遭到清道光,同治二帝的严厉封杀,是一本古代禁书。《怡情阵

  • 珍珠舶·烟水散人

    书写男女私情,世风淫乱,禅室藏龙,闺内卧虎,金屋藏娇,叔嫂乱伦。静观奇情艳态,笑看千古风流。全称《新镌绣像珍珠舶》,题“鸳湖烟水散人著”。烟水散人,即徐震,字秋涛,浙江嘉

  • 春闺秘史·不题撰人

    春闺秘史,清代中篇艳情通俗小说,不题撰人,凡十回。 却说清末民初年间,姑苏城内,出了一位风流才子,这人姓周名碧卿,是个世家子弟、家境也还丰裕,上无父母,下无兄弟,一手持家,好不一自一

  • 僧尼孽海·佚名

    明代短篇小说集。作者不详。三十六则。成书于明万历至崇祯年间。每则演一至五个故事,共五十五个故事,篇幅长短不齐,有文言,亦有白话。内容比较集中,均属描述和尚奸淫民女及尼姑不守佛戒的故事。

  • 银瓶梅·佚名

    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

  • 枕中秘·吴贻先

    《枕中秘》作者吴贻先,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清仁宗嘉庆中前后在世。著有《风月鉴》十六回,《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传于世。书言古来圣贤学问生而知之者,固不待言;其次亦莫非由阅历

  • 痴婆子传·芙蓉主人

    《痴婆子传》是明代芙蓉主人著中篇艳情小说,两卷三十三则,大约创作于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年)前。以浅近文言之倒叙笔法,述少女上官阿娜情窦初开,少试私情,至出嫁后伤风败俗,乱伦淫荡

  • 昭妃艳史·

    《昭妃艳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六回,不题撰人。 话说金废帝海陵王初名迪吉,后改名亮,字元宫,乃辽王宗干第二子。为人伪善奸诈,躁急多猜忌,残忍仕数。年十八,以宗室子为奉将军,迁骠骑上

  • 鸳鸯阵·古棠天放道人

    《鸳鸯阵》,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古棠天放道人著。苟非天作之合,纵使男欢女爱,意密情坚,才貌门楣,各投所好,或千方百计,挥金购求,甚有父母之命即专,媒灼之言更合,欢欢喜喜,道是百年姻眷

  • 花荫露·临川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九回,清临川山人撰。话说历代君王俱知守成艰难,遂挖空心思欲网尽天下人才为他所用,故开科试以揽英才,另设举荐一途,后称“举孝廉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