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小器子妄希荣既得复失 大度人不记仇善始全终
词曰:莫妄想尊荣,德大功名方大。试看功名之际,全不开骄诈。 老天到底不欺人,为善朱衣挂。报应从来不爽,劝君家休讶。
却说汪费在家,倚着举人身势,无所不为。守到下科,带几个家人,坐一乘骡轿,依旧兴勃勃的进京会试。一路用强使势,呼么喝六,只燥自家脾胃,不管他人死活。歇家饭店、并行路的客人无不受他的臭气。一日行到山东地方,忽然黄河水涨,将大路淹了,只得寻小路转去。小路远,一时转不到,天晚了,没有宿店,大家着忙,忽树林里闪出一所庄院,甚是幽野。只见:
乱石叠墙,疏离成院。一带溪流斜跨小桥,数株乔木高侵云汉。心远地偏,望去青山如画;林深路僻,行来白石生苔。车马不闻,古木寒鸦村路静;牛羊时下,夕阳闾巷晚烟多。只认做郭村农舍,谁知是田井读人家?
众人望见有人家,便道:“ 有处借宿了。” 也不问是甚么人家,便一齐拥到庄前,两三个家人跳下牲口,竟乒乒乓乓乱敲。里面庄客听见,慌忙来问道:“ 甚么人这时节打门?”家人答道:“我们是上京会试的春元相公,因大路上水淹了,转路来,赶不到宿店,要借你们这里住一夜,明早就行。”庄客道:“既是借宿的,等我禀过主人,来接你们进去。”庄客才转身进去,汪费早已出了骡轿,两个家人跟定,拥入草堂中来了。只见一个人,年纪只有四旬以外,头戴一顶栗色毡帽,身穿一领白布直裰,手中拿了一本书,坐在堂中闲看。庄客正在那里报事,汪费已到面前,那人忙放下书,立起身,要与汪费施礼,汪费将手一举道:“ 主人家,请了!”就一屁股坐在上面。那主人也只得在旁边坐下道:“ 老先生想是转路辛苦了?” 汪费道:“ 正是,小路崎岖,甚是劳顿,只得要借此草榻了!” 那主人道:“ 下榻不妨,只是村野人家,亵尊不便!” 汪费道:“ 出路的人,比不得在家,只得将就些罢了。” 那主人道:“ 转路来,想是还未曾夜饭?” 家人在旁应道:“正是,主人家可收拾些酒饭请相公,牲 口 也 要 些 草 料,明 日 一 并 相 谢,不 难 为 你们。”主人听了,就吩咐庄客去打点。
此时草堂上已点了灯,汪费就将那一本书拿起来,一看是一本朝报,因笑说道:“乡里人家看朝报,大奇,大奇!”因问道:“是那里来的?”主人道:“偶然一个京中朋友过此遗下的。”汪费展开一看,只见:
吏部一本:举荐人才之事。户科给事中赵崇礼服满,宜以原官用。
典奇一本:会试宜严考德行,以取真才事。
吏部一本:选官事。准贡监生黄舆,选大兴县儒学训导。 俱批该部知道。
汪费看了大笑,对众人说道:“黄老儿原来只选得一个教官,我当初原叫他莫要来,一个老贡生多大前程,也要来挣命?若选了二三衙,还有些银钱摸,今选了这个冷教官,有甚想头?只怕还要穷死在京师哩!” 主人问道:“ 这黄舆还是令亲,还是贵友?” 汪费道:“说起来,他还要算我名色先生哩!”主人道:“既是这等,老先生高发了,扶持他一扶持就是了。” 汪费道:“他是一个不通事务的老儒,也扶持他不起的。”主人问道:“老先生高姓?” 汪费道:“ 姓汪。”主人道:“尊讳?” 汪费道:“你问他怎么?” 主人答道:“明日春闱,会榜、殿榜看见了,也好来贺喜。” 汪费笑道:“这也说得是!我叫做汪费,徽州祁门县人,你可留心!”主人道:“这个自然。”
须臾酒饭至,汪费坐在上面,竟自大啖。主人看见,便不来陪。等他吃完了,也不邀他入内,就在草堂上打一铺,请他睡了。家人、牲口,都在庄门旁小房歇宿。次早起来梳洗,主人便不出来,只有庄客送出酒饭,主仆饱食一顿,也不请主人谢别。家人收拾停当,只拿出三钱银子,递与庄客说道:“这是相公赏你们的!” 汪费竟大模大样上骡轿去了。正是:
小器从来易满盈,眼中无目只横行。
谁知夸尽闲中口,失却春闱榜上名。
汪费骡轿才出村口,只听得当、当、当铺兵锣远远敲将来。汪费问道:“这荒村僻野有甚官府来往?” 说不了,执事摆来,却是滕县知县。那边也知这边是会试举人,彼此检阔路上相让过去。汪费因此叫家人问旁边看的人:“知县下乡何事?” 看的人说道:“我这里户科赵老爷服满起官,前日命下,今日太爷来,想是请他进京做官了。” 家人又问道:“赵老爷在那里住?”看的人说道:“树林里那所庄院就是他家。” 家人与汪费说了,汪费大惊道:“ 昨日那主人,原来就是赵崇礼!我只认做一个乡老儿,未免言语间得罪于他,为之奈何?” 就要回去请罪,又恐转惹他笑,又想道:“不知者不作罪,我只做不知罢了。我若中了进士,便怪我也不怕他。”遂一径进京,寻了寓所。明知黄舆下处,拜也不去一拜,到是黄舆知他到京,先来拜他,就下帖相请,汪费还装模做样,不肯去吃。
到了会试这一遭,三场得意,写出文字四下里夸耀于人,以为必中。谁料天理昭彰,这赵给事起服到京,就分房同考,恰恰汪费卷子落在他房里,已取中了。到拆头填榜之日,填到他的卷子,报名道:“一百八十五名汪费,南直录祁门县附举生。” 赵崇礼听见,慌忙上前止住道:“ 这一卷填不得!”大主考问道:“为何填不得?” 赵崇礼道:“ 礼部新奉喻旨,会场严考德行。这汪费为人暴戾,德行有亏,若只凭文字取中,明日居官贪赃,本房未免同罪。” 主考又道:“ 老掌科何以得知?” 赵崇礼就将寄宿言语说了一遍。主考道:“ 既是这等,另换一卷罢!” 可惜汪费一个进士,明明丢了。
及榜发无名,汪费就骂主司瞎眼。又过两日,方传说已中了,为得罪赵科尊换去。汪费得知这个缘故,气得目瞪口呆,手足冰冷,却又无法奈何。欲待再候下科,却要做官得急,等不得。因想道:“我不如选一个知县去做做,明日钻谋行取,点个按院,未必不如他,何必苦守?” 主意定了,遂报名吏部,央个分上,要速选。吏部说道:“本部速选不难,只是你得罪赵科尊,须要去请罪,讲明方好。若不讲明,明日选出衙门,他参你一本,不但你做官不成,未免连本部也没趣。”汪费没奈何,只得央大分上与赵崇礼说,又自去跪门请罪,方才解释。吏部得知,就替他选了江西德安知县。命才一下,他依旧洋洋得意,打点去上任。
黄舆前程虽小,却在京做官,有地主之谊,又治酒与他饯行。见他骄矜如故,因念旧好,谆谆说道:“ 天隐兄此去,虽仅百里花封,不能展其骥足,然民社所关,亦当为上天小民留意。” 汪费笑道:“这不须老师忧心,我此去不过借衙门出身,只消三年工夫行取代巡,方遂我平生之志。”黄舆见他不足与言,便也不再开口。
汪费别了黄舆出京上任,到了任上,打#就是三十、五十、银子三两、五两也要,火耗加三、加五,贪酷异常,县里的地皮都被他卷光,小民咒骂不题。
却说黄舆做了两年教官,俸禄虽薄,却饱衣暖食,得以安心讲求。又值秋闱取士,他此时整整是六十岁,真可谓岁寒松柏,苦尽甘来。他三场鏊战,果占高魁。榜发之时,黄舆倒还喜得犹可,转是周文选道他有眼力、识文字,喜得心花都开。黄舆鹿鸣宴罢,感周文选盛情,就先来拜谢。周文选说道:“此还不足为奇,试看明年春闱得意,方知学生鉴赏不谬。”到了会场,黄舆果又高高中了一名进士,殿在二甲前,选了工部主事。周文选喜黄舆不负所期,黄舆感周文选力劝成名,二人相知日深,竟成道义之交。黄舆又感王相公吹嘘之力,殷勤拜谢。黄舆在部做官年余,就点差江西九江抽分司,就收拾出京不题。
却说汪费在德安做了三年,赃私狼籍。却喜得神宗皇帝怪御史多言,不肯考选都察院之人,因此江西久无按院,汪费得以横行。汪费也自知名声不好,就借考满名色,带了许多银子进京去打点,遇便还要谋个行取。又闻得黄舆连科高中,心下十分惊讶道:“他一个老贡生,如何到有此一步?”也自觉前边待他薄了,又闻他选了京官,恐怕他见怪,不好相见,只得收拾了一件厚礼,悄悄先差人进京去贺喜,随后自家起身。一路上依旧威风凛凛、轿马人夫,又比前番进京十分威势。到了雄县地方,忽撞见黄舆,抬着一乘小轿,后面两个家人,骑着两匹骡子跟随,寒寒酸酸,竟像一个下第儒生模样,对面冲来。汪费看见,认得是真,心下惊讶,就叫家人邀住,自走出轿来迎着道:“ 黄老师,门生在此。”黄舆看见,便也住轿相见道:“ 天隐如何到此?” 汪费道:“前闻老师联捷,曾遣衙设备些薄礼奉贺,不知曾蒙老师叱纳否?”黄舆道:“承天隐高情,已心领了,厚礼原付来役璧上。”汪费道:“老师为何见外?” 黄舆道:“ 学生素性如此,天隐所知。” 汪费道:“闻老师荣任冬部,为何出京?”黄舆道:“ 蒙恩点差九江分司,因此出来。” 汪费道:“ 这等,老师是钦差了,为何如此行径?” 黄舆道:“ 部差原无勘合,理当如此!且问天隐为何进京?” 汪费道:“ 门生一来考满,二来恭贺老师,三来门生代罪知县已三年矣,意欲求当事者用些情面耳。” 黄舆道:“功名大都有数,天隐也不必十分强求,理之应得者,特借一臂之力耳。” 因问江西代巡曾有人否?” 黄舆道: “ 就是敝同年杨古直为江西代巡。”汪费道:“不知为人何如?” 黄舆道:“ 极廉明、极仁恕,但只是疾恶如仇耳!” 汪费道: “ 杨代巡不知几时出京?”黄舆道:“命已下了,京中久住不得,只怕此时也离京了。”汪费道:“门生进京,实指望领老师大教,不期老师又荣任,门生意欲借前面一个邮亭,求老师暂停大驾,少叙片时,不知老师肯见爱否?” 黄舆道:“学生正要与天隐盘桓,但路途之间,行人往来,似乎不便。况学生敝任与贵治相近,领教正自有日,此时只得要别了。” 汪费道:“ 老师既是要行,门生不敢强留,但老师前途尚远,门生谨以百金少充路费,乞老师笑纳。” 黄舆道:“ 这个使不得!学生若是做穷秀才时,受人些恩惠,虽非君子,还无波患。今日侥幸,我与你俱已做了朝廷臣子,则此身功罪自在朝廷,若受人一分一文,非赃即私,异日朝廷考察得知,恐此身不保,如何敢受?”汪费笑道:“ 仕途交际,从来如此,老师不必太泥!” 黄舆道:“此事不独学生不敢,就是天隐亦当谨守,倘一失足,悔之晚矣!” 汪费见黄舆不受,只得罢了,各自上轿而去。正是:
小人作用倚黄金,专以黄金买黑心。
到得一尘都不染,始知空自用机深。
黄舆别了,竟自往南上任不题。
却说汪费往北,一路上想道:“黄老儿如此迂腐,虽中进士,只怕做官终不发扬,结交他也无用处。” 便丢开不在心上。到了京师,果然银子上前,各衙门一顿夤缘,便都道他少年有才,复任三年,又钻谋行取,吏部得他贿赂,许他道:“只消新按院有个荐本,便好替他维持。” 汪费见吏部许了,满心欢喜,只思量去钻谋按院。打听按院又出京了,恐怕他先到江西,访知他贪酷之事,便难夤缘,只得连夜赶出京来。
到了南京,雇船上江西,船家因价钱少不肯去。汪费的家人、衙役便使势将船家痛打。船家被打,吆喝连天,只见旁边一个人,头戴一顶高方巾,身穿一领布直裰,走过来相劝道:“列位,为何事打他?”家人道:“江西德安县知县汪老爷考满回任,雇他的船,与他三两银子船钱,他还嫌少不肯去,你道该打不该打?”船家道:“三千里路,人工吃用,也要盘缠得来,方好服侍老爷。老爷就不肯添价,也须好说,怎么就乱打?”家人道:“这个打算不得打!禀知老爷,狗筋还要打断你的哩!” 船家被打,只不肯放他,急得哭将起来。旁边劝的那个人说道:“你也不要打,船家,你也不要哭。他老爷既与你三两银子,你若嫌少,我也要往江西,你后稍头顺便带了我去,我帮贴你一两银子,岂不两得其便!”家人道:“这个我们可以做得情,只要他后稍头搭得下。”船家道: “ 搭是搭得,只是就添一两,也还不够吃用。”那人道:“好好装载,倘果然不足,我再加你几钱也是小事!”船家不敢再言,只得装载两家上船,就开船往上江而来。
一日,汪费坐在舱中无聊,因推窗闲看,忽看见后稍一个带方巾的,因问道:“是甚么人?”家人禀道:“前日因船家嫌船钱少不肯去,是搭船的。” 汪费道:“ 搭船也罢了,可问他是何等样人?” 家人忙走到后舱,问那人道:“ 老爷看见,问你是甚么人?” 那人答道: “ 我是山西人,会相面。”家人回报道:“那人是个相面的。” 汪费道:“ 既是相面的,可叫他来与我相相。” 家人因叫那人道:“ 老爷叫你相面。”那人道:“我是山西人,又不服你老爷管,你老爷为何叫得我?” 家人道:“天下官管天下百姓,怎么叫你不得?”那人道:“相面虽小道,名列九流,往往有贤者隐遁于中,却也轻慢不得。” 家人道:“ 那个轻慢你?快去,快去!”那人因走到中舱来,将手一拱道:“老先生请了。” 汪费见他拱手,也不喜欢,便坐着不答礼,只说道:“你会相面么?”那人道:“颇知一二。” 汪费道:“ 既会相面,你可细细相我一相,看我的官要做到甚么地位?” 那人真个细细将汪费看了一回道:“我看老先生头圆面方,眉清目秀,到也是科目出身,更兼声宏气壮,异日前程八座有分。” 汪费听了欢喜道:“到也相得准。” 叫家人取一张椅子与他坐了细相。那人坐下又相道:“老先生功名显达不消说得,只可惜准头 带 钩,为 人 少 些 慈 祥 恺 悌,多 招 人 怪。” 汪 费 道:“我们做官的不怕人怪。这也罢了,你只相我几时可以行取?”那人又相相道:“ 老先生还是要奉承,还是要直说?”汪费道:“就直说何妨?” 那人道:“ 若终身前程大有好处,若说目下气色甚是滞晦,只怕早晚有人参论,须要小心防范!”汪费道:“这就胡说了,新按院又未入境,就是来时有些话说,我拚着几千银子送他,他难道是不要的?除他,再有谁人参劾?”那人道:“我据相看,也未知准否,老先生何必着急?”汪费道:“你可再细细看,就有人参论,还不伤事么?”那人道:“ 事虽无伤,只怕有些时牢狱之灾。”汪费听了大怒道:“这等胡说,若在我衙门里,就该打你一顿板子!可惜是路上,且饶你去!”因叫家人:“快赶上岸,船中不许容留!”众家人便七手八脚,将那人推出舱去,立刻叫船家拢船,将他行李乱丢在江岸上。那人叫跟的人同走上岸,笑嘻嘻说道:“如今赶我上岸,只怕相准了。若晦气撞到我们县里来,只怕还要枷号示众哩!” 说罢,竟自开船去了。不一日,到了县中,依旧洋洋得意,横行胡为。
过不数日,报到新按院入境。汪费忙会同各县去接,接到省中衙门中坐下,先是三司进见,三司见过,才是各府参谒,各府参完,然后各县一齐进去。汪费随众走到阶下,先偷眼将代巡一看,不看犹可,看了不觉顶上走了三魂,胸中失了七魄!你道代巡是何人?就是替他船上相面,相得不好赶上岸的那人。汪费见了,惊得手足无措,满身是汗。随众行完礼,众知县都走了起来。汪费情知理亏,就在地下不敢扒起。代巡问道:“伏地者是那一县知县?”汪费道:“德安县知县汪费,得罪老大人台下,故匍伏请死!求老大人宽宥!”代巡道:“原来是你,本院与你相面,相不准赶了上岸,这也罢了,你怎知本院爱财,就说拚送数千金,再无不受之理?似这等污蔑钦差,当得何罪?” 汪费跪在地下无言可对,只是除去纱帽,磕头如捣蒜。代巡道:“你得罪于本院到还可解。但本院闻你贪酷久矣,得罪于百姓,这却恕你不得。你且到狱中坐一坐,一来验本院之相,二来消磨消磨骄矜之气。若无百姓告你,便是你造化了。” 汪费还要苦求,代巡已吩咐按察司监候,早有差人押了出来,不容回县,竟到按察司狱中去受用了。
代巡头一日行香,第二日下学谒圣,第三日放告。百姓闻知汪知县拿了,人人快畅,就有上千状子来告他,代巡都准了,发理刑严审。理刑审明,有过付确据赃银五万两,主限严追。汪费尽囊中所有,并家中产业细细追纳,完过四万三千两,尚欠七千,日日追比。汪费此时方悔从前骄傲贪酷、负义忘恩之罪,因想起黄舆与代巡是同年,只得写个苦情的揭帖,央求亲友来求黄舆与代巡说情。黄舆见他弄到这个田地,心甚不忍,因勤勤恳恳写了一封书与代巡。代巡犹自狐疑不决,黄舆没奈何,又亲到省下面见代巡,再三恳求。代巡撇不过同年情谊,方才允了。因批准呈子,将七千赃银免追,也不问罪,只赶他回去便了。
汪费出得狱中,人已瘦了一半。百姓闻知他出狱,还要来赶打,他只得连夜走了。因感黄舆始终周旋大德,只得转到九江分司来拜谢。见了黄舆,放声大哭。黄舆再三劝慰,又留他住了月余,又送他盘缠,方打发回家。汪费回家无颜见人,十分气苦,染大病一场,呜呼死了!黄舆在任一清如水,商民颂德。任满进京复命,就转升湖广按察副使,黄舆见年老,也就不做官,告病回家受用,直活到八十一岁方终。乡里谁不羡他为人淳厚,终获长者之报。后来子孙绵盛,为祁门大族。汪天隐若不负心,一个进士隐中,前程远大,何至苦死?岂非自作之孽,因题曰:自作孽。
行善从来不吃亏,吃亏到□是□□。
□□□□□□□,□□□□□□□。
猜你喜欢 第五回 慈觉寺春风别梦·白云道人 第四十六回一字推敲儒生开博局万金浪掷豪客叹囊空·平襟亚 第03回 蔡斌彦厌贫退亲·弥坚堂主人 第十三回神将单三入红门女真主生还险地·风月轩入玄子 第七回 寂静禅关奇逢讶姹女 萧条客馆重币感花卿·张恨水 第六回 后庭花强捉醉鱼·烟水散人 第七回 刻骨镂心无暇鹿鸣先报喜 怜才注意忽闻有女且停骖· 第二十六章·苏曼殊 第十八回 孙文进复审人命 魏临川花府潜身· 第十八回 茅堆旁又行云雨事·风月轩入玄子 第二十六回 赠金钗姊妹喜重逢 修坟墓姑媳争闲气·邗上蒙人 第三十一回 逃尼庵燕玉守节 诘奸情太郡拷婢· 第十九回 悟真性人山修道·云封山人 第五十七回 觅夫婿义士渺长途结盗魁恶奴戕故主·邹弢 第三十八回博陵崔氏洗耻明冤铁木朵鲁弃世归山·风月轩入玄子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