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一回 彤管生花一时惊县座 赤绳系美千里报师恩

作者: 天花藏主人

词曰:
彩毫有舌,吞吐霏霏玉屑。眉尚山尖,发才云际,早已阳春白雪。
鸾须凤结,天上香,岂许人间偷窃。急填鸟鹊,引入蓝桥,方成双绝。 —右调《柳梢青》
话说甘梦娘,闻知王知县要她去见,到次日起来收拾了,头上单一个包头,身上穿一件青衣,抬了一乘小轿,母亲田氏,放心不下,也抬了一乘轿子,同了进城。到得县前,已是晌午,先将轿子歇在旁边。甘福因知县吩咐过随到随见,因走上堂来跪禀道:“昨蒙老爷钧语,唤幼女甘梦,今已唤到禀见。”知县听见说到了,随将堂事停起,闲人赶开。又叫原差,可带刁直在堂下伺侯。然后吩咐甘福,唤甘梦进来,甘福忙将甘梦的这乘轿子,撮到县门前,方叫梦娘下了,走将进去。王知县在公座上远远望去,早看见梦娘袅袅婷婷走上丹墀来,形影已翩翩然有仙子凌风之致。及走到当前,从从容容跪下。再定睛细看时,果然不妆不束,窄袖青衣,却满面容光飞舞,实实与众不同。因和颜说道:“前日刁直挜送金钗,诳告你悔赖婚姻,本县已审明与你无干。但他慕你才貌,百般称扬,况他家计也还富足,年才及壮,不知你为何执意不肯嫁他?”甘梦道:“非是犯女不肯嫁他,但思妇之从夫,终身仰望。妇若无才,已非淑女,何况须眉丈夫!若空戴儒冠,而一丁不识,岂非禽兽,岂非草木?犯女虽属裙钗,职在中馈,尚慕古人名嫒贤淑,日将彤管,从事诗书,安肯画河洲之眉、撩琴瑟之鬓,而终身与不衣冠之禽兽,无香臭之草木为偶哉?”王知县听了,不禁笑将起来道:“你一个小小弱女,焉知刁直就一窍不通,你既不嫁刁直,却思量要嫁何等之人?”甘梦道:“犯女村野生身,怎取妄思贵介。也不计贫富,也不论贵贱,也不问好丑,只要求老爷赐一题目,叫他与犯女对做。若是他有才,做的好似犯女,犯女即抱衾禂相从,亦所甘心。倘执笔攒眉,成章欲呕,虽拥王侯之贵,以势相加,有死而已,决难从命。老爷高义薄天,鸿恩盖世,实不异犯女之父母,故吐露孩赤,以求垂怜,语近戆激,求父母老爷开恩勿罪。”此时刁直跪在阶下,王知县因看看刁直笑说道:“你听得么,你也考过童生,你又十分爱慕于她,待本县出一题目,与你二人做着。或者许姻缘有分,造化到了,天助你做首好诗,也不见得。”知县一面说,一面就吩咐书吏,取了两张纸两副笔砚给与二人,又自用两条纸,写了一样两个题目发与二人。甘梦展开一看,却是《咏驴》,心下想道:“咏驴二字,虽喻讥刁直,然知县亦以为花月之题,我们做惯,故特以此俗题相难,不知我再俗些也不怕。”因就在地上铺开素纸,磨起墨来,也不起草,竞信手半行半草,写了两首五言律诗。写完,双手捧了送与知县,知县见了,反吃一惊道:“怎倒做成了!”忙展开一看,只见上写着:
咏驴
其一
赋体庞然大,居才只此蹄。
长鸣悲急策,稳步喜香泥。
蹇节王臣并,微劳犬马齐。
漫夸千里志,百里且东西。
其二
于今称贱物,借古立名高。
负梦过邯郸,驮诗上灞桥。
倒骑思往事,笑堕忆前朝。
独愧无他技,长为子厚嘲。
王知县看了又看,不胜惊喜道:“如此俗题,做得风流香艳,又古又雅又敏捷,真才女也。若非今日领教,几乎失敬,快请起来。”甘梦道:“父母老爷公堂之上,庶民弱女,自宜匐伏,安敢失礼,以损观瞻。”知县道:“你又无罪,此番考较,原属事外。快快请起,重斯文也,于礼无碍。”
甘梦因叩一首,便走起来,立在半边。王知县又问道:“你学诗,谁为师训,这等高妙?”甘梦道:“山僻村女,何处执经问字?惟与家兄甘颐,朝夕吟咏耳。”王知县听了点头道:“正是正是。汝才如此,则前日甘生员,为施宗师冠军入学不虚矣。”沉吟半响,因又问道:“本县还有两个限韵的题目,一向无人下笔。我意欲试你一试,你能再构妙思否?”甘梦道:“犯女才虽谫劣,然父母老爷有命,安敢辞诿,伏乞命题。”
王知县见甘梦不辞,因叫书吏取一张小几,放在堂下,将笔砚移在上面。又命取一张纸,自写了两个题目,并写了限韵,付与甘梦道:“你能再成二诗,便真要算是才女了。”
甘梦接了一看,见第一题是“夜月眠迟”,限屋、足、鹿、独、宿五韵。第二题是“春妆待晓”,限溪、西、鸡、齐,啼五韵。心下暗笑道:“此等题有甚难处,将来难人!”越要卖才,提起笔来,也不起草,竟如做现成的一般。没一钟茶时,早又做成两首七信律诗,双手捧了送与知县。知县接了,不知是曾做不曾做,转不便开口。及展开一看,不期早已做得端端正正,因欣然而看。只见上写着:
赋得夜月眠迟韵限屋足鹿独宿
楼高光满成银屋,十二朱栏看不足。
尽道瑶天宫化蟾,岂知玉兔星躔鹿。
轮悬云际弄清虚,影转花梢破幽独。
酒醒诗成欲四更,尚倚西檐不忍宿。
赋得春妆待晓韵限溪西鸡齐啼
发满肩如花满溪,兰膏香腻镜台西。
额思桃风频看蜡,髫想盘云悄听鸡。
曙色未分钗玉乱,山痕先染黛螺齐。
高衾锦帐莫思睡,帘外已将娇鸟啼。
王知县看完,不胜喜悦,因对甘梦说道:“观汝之才,大有三百之遗风,不愧七步之敏捷,李易安、谢道韫不足数也!自是金马好逑、玉堂佳偶,安肯落于村夫之手?敬服敬服。”因叫刁直问道:“你做的诗怎么了?”
刁直跪在旁边,看见这些光景,拿着一张白纸,半字也说不出,只是连连叩头。王知县笑一笑道:“你这不知死活的奴才!你一个蛤蟆怎妄想天鹅?”因叫库吏取出前日贮库的金钗来,又说道:“田氏前已首到本县,说你行贿他儿子,与宗师求情,又假此赖婚。据二事看来,有此赃物.本该问你一个徒罪才好。但念你临审自吐真情,不曾图赖,尚有可原。又有王老爷的书来,再三讨情,故赃物入官,饶你的罪名,但痛责你二十个板子警戒将来。”因拔出四根签来丢在地下,叫拿下去打。
众皂隶听见,忙吆喝一声,竟涌上前来动手。刁直吓得面如土色,只乱叫“老爷饶命。”甘梦看见,忙走到案前跪禀道:“刁直虽然有罪,然实系犯女姨母之子。父母老爷若为犯女责罚他,便恐亲情成仇。敢求天恩饶恕。”王知县听了,方分付饶了。又戒斥道:“以后再敢放肆,本县拿来,活活打死。赶出去罢。”刁直得了性命,往外飞跑。正是:
初时肆恶要伤人,及祸临头想脱身。
何不平心安本分,无荣无辱做淳民。
刁直赶了出来,王知县又对甘梦说道:“本县耳目不聪察,竟不知县治之内,有甘姑如此之才美。若非今日,几乎埋没。但思巴县,僻在一隅,人才有限,恐无甘姑之配。本县敝座师有位公子,其貌有如卫玠,其才不减青莲,青年又正与甘姑相当。他立志定要娶一才妇,故合郡宦家求婚,他俱不允。容本县写书差人去与二人作伐,方不负上天生才之心。”甘梦致谢道:“蒙老爷格外垂怜,不独父母,又实天地矣。但愿才真,他非所冀。”知县道:“若非真才,本县也不作此远想了。”因命厍吏,取了一匹红,即以金钗作花,与甘梦簪披了。又命一乘大轿,又命用八面彩旗,叫八个乐人,吹打着迎送了回去,也见得本县有如此才美女子。
甘梦拜谢了,走出县门,上了大轿,早有彩旗前列,鼓乐吹打着引路。甘福忙将田氏的轿子也抬了上来同走。一霎时轰传本县:横黛村出了一个才女,都争赶了来看,拥的人夹杂不开。正是:
等闲富贵不须惊,毕竟真才始有名。
试看裙钗一村女,题诗增却许多荣。
甘梦迎送到家,赏了役人散去,方细细与母亲说知做诗之事,并要与他座师公子为媒之事。田氏听了,满心欢喜道:“你日日做这两句诗词,针线不拈,我还怪你。谁知今日,却亏了这两首诗,打动了官府,将一场大辱变做了一番大荣。但是我又有一虑。”甘梦道:“母亲虑着何事?”田氏道:“我与你僻居于此,你的才美尚无人知道,止有表兄知道,便弄出这场事来。今经此一番,各处轰传,定有势焰来缠。你又不轻易许人,只怕正要多事哩。”甘梦道:“就是多事,却也不碍。”母女正踌躇此事,不期到了次日,县里早发了一张告示来张挂。上写着:
巴县正堂王荫为禁约事。
照得本县横黛村洗墨溪,甘生员有妹才女甘梦,与母田氏寡居于家,不许豪强倚势勒娶,特此禁止。
倘犯此禁,定行拿究,即有良人君子,以礼聘求,亦须具呈禀明,本县查访定夺。若私相媒说,即系犯
禁。特示。
田氏得了这张告示,挂在门前,方才放心不题。且说这王知县,名字叫做王荫,乃辛祭酒做部属入帘时房里中的。王荫的卷子,大座师已不取,亏辛祭酒再三力荐,方才中了。故师生极称为得意。一向知辛老师的儿子辛发是个才子,女儿辛古钗是个才女。女儿要求个才婿,儿子要求个才妇。虽然知道,却无处可求,只得放开了。今忽见甘梦奇才,不觉打动他的心事,欲借此以报师恩。遂将甘梦做的四首诗,并亲笔原稿,又将刁直
图赖婚姻之事,并甘梦面质之言,俱细细写了一书。书末又写:“此女实天下所无,古今所少。门生已极力为解愠世兄主盟,料无不可。但恨其兄甘颐,游学在外,未有成言。今秋闱试定能报命。且此女亟称其兄才美更胜,门生未见,不敢妄言。倘见后果如所言,再为荆燕世妹完姻,便是两地奇缘,千秋佳话矣。先此报名,乞师台赐教,以为行止。外具不腆,聊以侑函。”书写完,并诗封了,遣一个的当差人,叫他赍送至扬州府辛祭酒老爷衙中投递,要讨回书。
差人领了县主之命,焉敢迟留,忙忙起身。走了两月方到扬州,访问着了辛衙,因将书札投入。是日辛祭酒正在后厅闲坐,接了来书,拆开细看。看见王知县称赞的甘梦,恰正是儿子要求甘颐的妹子,满心欢喜道:“原来两下不约同称,却是一人。由此看来,这甘梦才美果真无疑矣。”又见书末赞及甘颐,要为荆燕完姻,正合己意。甚是感念道:“这个门生,在老师面上,可真谓用情矣。”因叫人请了小姐与相公来。不多时,二人都到了。辛祭酒因笑说道:“前日发儿要求甘颐妹子,我还恐是虚名。不期门生王荫,在蜀中做知县,见了此女才美,惊以为奇,不惮偌远,特特差人来报知于我,叫我去求亲。我只道又是一个,谁知看了名姓,恰恰正是甘颐的妹子,你道奇也不奇。”荆燕小姐道:“王知县何以知此女才美?”辛祭酒因将甘梦当县堂亲笔做的四首诗,递与她姐弟道:“你二人只看此四诗,便知此女之才。”辛小姐与辛解愠交换看完,辛小姐先叹羡说道:“孩儿常自夸诗才,不让于人。谁知蜀中僻地有此才女,恰又有王知县作伐,真吾弟之福也。父亲不必再思,竟一意行聘为上。”辛解愠看了,直喜得满身奇痒,抓耳揉腮。
辛祭酒又说道:“不独此也,即节末甘颐之言亦非浪笔。”辛小姐道:“是则是矣,只求少缓。”辛祭酒听了道:“我自有主意。”因叫人留来差住下候回书,一面又叫辛解愠写字约了甘不朵来小叙。辛解愠忙写字去约他不题。
且说甘颐虽然日有朋友诗酒往来,却不是他的心事,要去了又割舍不得,仍住着又无滋味。朝夕只对着黎青咨嗟叹息。
这日正打帐题诗寄怀,忽见辛解愠有字来约他去闲叙,因问黎青道:“此何意也?”黎青道:“数日不面,今无故来招,定是又生枝节,大都好意居多。”甘颐听了欣然道:“若生好枝节,回来请你谢你。”黎青笑道:“不许说谎。”大家笑笑。
甘颐与辛解愠是熟朋友,不论早晚,遂一径走来,辛解愠接着。此时已过了年,红药社已不开,遂邀甘颐到金带楼上去坐。甘颐坐下,吃过茶,因问道:“连日未曾领教,今蒙见招,定有所谕。”辛解愠道:“也无别事,偶因老父有个敝门人,寄了两首诗来,不知佳否,要借重仁兄一看。”正说不完,辛祭酒也走上楼来。相见过,甘颐就问道:“令郎长兄方才说有贵门人寄甚诗章来,闻知甚佳,不知可敢求老先生赐晚生一观。”辛祭酒道:“诗有两首,未知如何,正要请教。且少饮一巡,开开眉捷。”
左右送上酒来,三人促席小酌。辛祭酒因问道:“咏物诗与赋体诗,自是甘兄所长了。”甘颐道:“晚生鄙才,一例凃抹,实不知孰短孰长。至于咏物赋体,不瞒老先生说,一任粗俗,构思文雅;纵然奇险,落笔恬夷,惟舍妹略有可观,晚生实不及也。”辛祭酒道:“诗一也,令妹为何独擅于此?”甘颐道:“舍妹弱女,无所应酬,凡有题,非咏物即赋古耳,故拈弄尤惯。”辛祭酒连连点头道:“甘兄之论是也。”因袖中取出四首另抄过的稿儿,递与甘颐道:“甘兄请看此四诗做得何如?”
甘颐看完,不禁大惊大讶起来,只是睁着眼看,再不开口。辛祭酒因笑问道:“甘兄为何惊讶,莫非此诗做得不佳?”甘颐道;“诗好不必言。但细看其笔墨来去,口角吞吐,引俚入古,化腐为奇,确似舍妹的手笔。只是飞无翼,递无邮,如何得能到此,真奇事也。若舍吾妹,再除去老先生闺秀,恐天下再无此拈花摆柳、脱兔犹龙之笔。乞老先生教之,破我疑城。”辛祭酒因大笑道:“此是抄稿。甘兄既看不出,还有个原稿在此,甘兄或者认得。”随取出两张原稿,并付与甘颐。甘颐看了,又大惊道:“果是舍妹亲笔。但此二纸,乃公门招详所用,非题诗笺简,又缘何到此?事有可虞,莫非家下遭甚雀角之变?”辛祭酒道:“甘兄不必多疑,看此便知。”因将王知县的书字,尽付与甘颐细看。
甘颐一一看明,方感叹道:“原来有许多缘故,若非王父母廉明仁爱,则老母与舍妹俱受大害矣。且不独保安,又为舍妹牵千里外之红线,且又不独垂怜舍妹,又为晚生暗逗三生之一笑。虽天地之生育,父母之造就,不过如此。此恩此德,何以为报?”辛祭酒道:“为民父母,而肯留心人才政事如此,实亦难得。令妹之事,前日奉求,已蒙慨允,即当纳釆。因道路迢遥,无一相知去为月老,故犹豫至今。不意天缘辐辏,敝门人无因无缘,忽千里外现身月老,真奇事也。今特遣来差到此,要学生纳聘,以待甘兄之归,实不知学生早已叨甘兄之爱矣。当此天意人情两相和合之时,若不早结丝萝,是自误也。我学生意欲择一吉日,敬归玉镜于甘兄,不识甘兄以为何如?”甘颐道:“此初意也。初时两无凭据,故欲草草借江皋一缕可系双足,今既有王父母一番举动,朱陈秦晋,已昭然耳目。老先生公卿币帛,阀阅筐箱,何不容晚生遄归,拜受于家,以为宗族闾里之荣。若仍前议,似非宜矣。敢求老先生裁酌。”辛祭酒道:“甘兄所论,最为有理。但只恐甘兄尚有事留此,焉敢为小儿之姻,匆匆促其反驾。”甘颐道:“晚生留此,不过痴肠痴想,妄思秣马秣驹。今留此,眼看金屋,既不敢开孤寒之口;心醉玉人,又难消反侧之思。故日居月诸,久沦于此,实非有他图也。然而此情此苦,惟有天知,故无门可告。今不意王父母仁慈恺悌,转因舍妹怜及晚生,则是晚生一线之机缘,实在王父母。故急欲归诉恳歇,以求重念。况且秋闱在迩,又恐老母倚闾,亦不敢再留。归心已动,故老先生下聘盛仪,敢言归受。”
辛祭酒见甘颐年少多才,久必中金屏之选,只因女儿再三叮嘱,故缩口不开,然而心中惟恐有失。今见甘颐隐约说及此事,又细述苦情,便忍不住说道:“甘兄所思之事,我学生久已有心,但机尚未动,时尚未至,事尚未可,故忍而不言。甘兄归去,幸努力功名,此姻自在,我学生断不食言。”甘颐听了,不胜之喜,因离席向辛祭酒大拜了四拜道:“感蒙不弃,肺腑谨铭,誓当取舍青紫,断不敢有辱门楣。倘辜台望,从此再不敢复傍门墙,早晚即当行矣。”
辛祭酒见了,也自欢喜,因答礼,复邀入席道:“才之遇才,甚是繁难,既遇安敢复失。小儿之姻,已蒙惠诺;甘兄之愿,学生断偿。异日才美双双,可谓两交婚矣。”甘颐道:“愚兄妹终身,已决于老先生一言之下矣,更有何说!”二人说得投机,放量欢饮,只饮得酣然而别。
别过,辛祭酒写书细述其事,回复王知县。就说甘颐即归,求他行聘。又添上些礼物答他,打发来差回去不题。
却说甘颐见辛祭酒自露口风,喜得如狂,竟眉欢眼笑来见黎青道:“卿料事果有三分,快取酒来谢你。”黎青见他欢喜,因问其详。甘颐遂将妹子做诗的事,并王知县作情的事,并王知县书末带及为他求辛小姐并自婚姻的事,又并辛祭酒面许之事,俱从头至尾细细说了一遍道:“果是又生枝节!果这枝节生得甚好,一一皆为卿料着,卿真慧心人也。但虑此后之事,不知竟是如此,还有变更。”黎青道:“以妾料来,意中之事,亦已定矣。倘有变更,恐在意外。”只因这一料,有分教:优装才子,婢学夫人。
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四回 缔良缘双集女床鸾 访故友单愁过江鲫·旅生
  第八回 怀旧德设法平反 趁新年分题酬唱·临鹤山人
  第三回 卫旭霞访旧得新欢·
  第五十七回 甜蜜蜜骗过醋瓶头 狠巴巴问到沙锅底·韩邦庆
  第四十七回惩蚁媒官留疑案发蛟水民苦苛捐·李涵秋
  第十五回 破家之始·张恨水
  序·陆云龙
  浮屠辩机·
  第三回 怀伪造当街闯道 信真命书馆留宾·吴毓恕
  第五回 题画扇当面挑情 换蓝鱼痴心解佩·蕙水安阳酒民
  第一回 引神寓意 借梦开端·曹去晶
  第三十六回 十尾龟掀起宦海潮 三家村酿出人妖案·陆士谔
  第七回 化僧饱暖思行浴 邛诡饥寒起道心·落魄道人
  第十五回 恶少改非 仙方疗妒·曹去晶
  第五十六回 结朱陈李宫裁聘妇 续秦晋桑奶子遂心·陈少海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枕瑶钗·不题撰人

    《枕瑶钗》,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九回,不题撰人。话说明嘉靖年间,朝庭腐败不堪,皇帝昏庸,不理朝政,整日沉靡酒色之中。朝中宦官当权,相互倾轧,党同伐异。勾心斗角,清正廉洁者,曲指可数。那

  • 三续金瓶梅·讷音居士

    本书以西门庆死去七年后,经普静禅师幻化还阳为引,描述了西门庆的家居生活和官场经历。西门庆继续发挥经商才干,重开绸缎铺,同时刻意钻营,恢复了原来的官职;他不满足于一妻五妾,四处猎艳,凡看中的女性无不染指;小说还写到西门孝

  • 空空幻·梧岗主人

    《空空幻》又名《鹦鹉唤》,梧岗主人编次,中国古代十大禁书,清道光年间禁,遭禁原因:压抑中的性幻想。《空空幻》为清道光年间著名情爱小说,主要情节由丑陋男子艳羡风情所产生的不安分的性幻想构成。书中鄙弃世俗情爱价值,大写

  • 桃花扇·孔尚任

    《桃花扇》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作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

  • 春灯迷史·青阳野人

    《春灯迷史》作者青阳野人,其真实姓名不可考,成书年代亦未详,但可推测在道光十八年(1858年)之前,书已写成。 书叙唐玄宗时,浙江抚州府仁和县城里有书生金体,字生丽,风流标致,至 17岁通晓诗词曲赋,凡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不成就。到了

  • 林黛玉笔记·喻血轮

    全书乃林黛玉之日记,作者以第一人称,写林黛玉之所见所闻所感,实是借林黛之口叙说整部《红楼梦》.日记所述与原著几乎无异,凡有林黛玉经过之事以至日常起居可见诸原著者无一缺漏.

  • 巫梦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十二卷。不题撰人,作者不详。此书《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未著录,日本佐伯文库、中尾松泉堂藏有啸花轩藏板本,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啸花轩为清康熙间书坊,可知为清初的作品。此书在清代一再被禁毁,国内未见

  • 碧玉楼·竹溪修正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小说,十八回。题“竹溪修正山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今存积善堂刊本。似出嘉庆间。后来的排印本名《帏中采》。书叙河南清城富户王百顺,娶妻张碧莲。百顺未能遂碧莲之欲,为吴能怂勇,出外求方

  • 怨春香·

    《怨春香》,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1卷,不题撰人。大宋仁宗皇帝明道元年,在浙江路宁海岸,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发生了一件“一妾破家”的传奇故事。在杭州城众安桥北首观

  • 醉春风·江左淮庵

    《醉春风》(又名《自作孽》)书叙明万历年间,苏州顾外郎之女大姐,生平以节烈自誓,嫁张财主第三子张监生为妻,遂称三娘。张监生奢华好色,未成亲前,与徐家大小娘子及大娘之女通奸,其家教书先生杨某帮闲隐瞒。及成亲,张监生仍与徐家

  • 桃红香暖·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二回,风月轩入玄子撰。不知天下的事,才有假,便是真。那神仙鬼怪,固然有假托的,也原自有其实的,未可执了一个见识,道总是虚妄的事。只看《太平广记》以后许多

  • 僧尼孽海·佚名

    明代短篇小说集。作者不详。三十六则。成书于明万历至崇祯年间。每则演一至五个故事,共五十五个故事,篇幅长短不齐,有文言,亦有白话。内容比较集中,均属描述和尚奸淫民女及尼姑不守佛戒的故事。

  • 露春红·苏庵主人

    明清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六回,苏庵主人撰。话说大宋自太祖开基,太宗嗣位。经历七代帝王,都则偃武修文,民安国泰。至徽宗道君皇帝,专务游乐,不理朝政人事。以致万民嗟怨,金虏乘之

  • 巫山蓝桥·不题撰人

    《巫山蓝桥》,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十六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弘治年间,松江府华亭县八团内沙地方,有一花姓人家,家主名唤花成春,娶妻保氏,皆三十有馀,因常做药材生意,故家道殷实,生得一

  • 花影隔帘录·

    清代文白相间中篇艳情小说。一名《抱影隔帘录》,又名《花影隔帘》。四部。分题“钱塘韩景致瑜楼撰”、“钱塘陈戏春翁阅”、“钱塘王隆愁痴人补阅”、“钱塘魏素珠吹箫媪订阅&rdq

  • 玉娇梨·天花藏主人

    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品。产生于明末清初。全称《新镌批评绣像玉娇梨小传》,又名《双美奇缘》、《玉娇梨小传》、《玉娇梨三才子小传》、《双美奇缘三才子》。二十回,题&ldq

  • 银瓶梅·佚名

    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

  • 续金瓶梅·丁耀亢

    《续金瓶梅》全书六十四回,明遗民丁耀亢著。述《金瓶梅》主要人物托生再世、以了前世因果报应故事。全书以《太上感应篇》为说,每回前有引子,叙劝善戒淫说;以宋金征战为历史背景,描摹金人南下、汉人受苦之状颇多,甚为动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