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回 儿女庆双全子平有准 家业分三股屈子还乡
那四女道:“婢子们虽出身寒贱,却也懂得做人道理的。既然愿意伏侍二老爷,已经都怀孕了,不用说这一辈子生是吴家门里人,死是吴家门里鬼,岂肯再去嫁人,教人耻笑?既对不住二老爷,也对不住自己生的儿子。只要夫人做主,二老爷开恩,把我们当个侍妾看待,我们就感恩不尽。敢对天盟誓,决无二心三意的。”说罢,一齐跪下叩头。夫人唤他们起来,对吴二道:“二叔听见了,他四人这话,真正有礼。从一而终,是最好的事了。像这样人,生下儿女,必定好的。我有个主见,要做的堂堂正大,教外人无一句闲话。此时且慢讲得,等请出诸亲密友,当了大众再说。”吴二听这话,又着了急了,忙道:“嫂嫂要请诸位亲友,将此事说出,岂不教兄弟丢脸,被亲友耻笑吗?”吴夫人道:“非也,我自有一番正论,决不提起怀孕一事。此时且缓议,等屈姑爷有信来再说。”
话休烦叙。从此吴二不来教书,专等将来得现成小老婆也。
话分两头,再说屈生一路阅视营伍,稽查领兵将才,又兼阅视三军操演。到一处,须耽阁数日,数月以来方到甘肃边境。此处与西番国接壤,朝廷设有重兵,有大将一员,偏将数员,雄兵二万余人。镇守大将姓海,是个行伍出身。久历戎行,待士卒甚好。无奈甘肃地方太苦,地不产米粮,天气又寒冷,全倚外省饷济军协。若一时协饷不到,三军不免饥饿之虑。海公看此情形,思欲引退,恰好屈生奉旨阅兵。大臣至此,阅视过他队下的兵丁,个个出色,操演阵法,技艺无不出色,屈生大为夸奖。海公遂将地方苦寒,不生五谷,三军缺饷,难期整显,末将力小任重,恐有失误,不如乘早告休,让别人立功建业。
屈生闻言,再三劝勉,说一定保他督办西番军务,饷粮不足,奏准以甘肃全省田赋解往营中充饷,海公闻屈生有如此奏章,但得恩准,何愁兵饥饷缺。屈生果然写就本章,将所历地方的情形及将弁贤否,有奖有参,另片保举海总兵操兵有古人阵图,待兵卒以恩,能捍患安民,是西番第一个勇将,若是节制全省,于边防大为有益,请旨褒嘉擢用。奏入,静候上旨。此时计算离陕已年矣,常接陕中家信,家中事也还怕知道大概。
这一日,又接到一信,是吴小姐亲笔。信中云,自买四女之后,请二叔教书。起初还二奶奶吵闹,后来天从人愿,二奶奶得了中风之症,不能起床,看来事可望成。过了数月,又接一信,乃吴夫人所发,也有小姐信。
信中将底细都说明,四人现各有身孕,二叔已承认,此时定于某日请亲友如此办法,两下有光彩,信到日,速付回信。能王事一了,即返西秦更妙云云。屈生接信大喜,忙将阅视营伍已毕,奏明另片乞恩回陕,省亲终养,写完速即拜发,火速递京。这且不表。
再说吴夫人择了一个吉日下帖,请各位亲友,仍是上次那些人,午前都到齐,吴二无法,只得出来陪客。随后吴夫人出来,先对诸人道:“老身无子,先老爷在日曾劝过几次,请他置妾,他再三不肯。及至西归,本应将二叔之子立嗣,无奈先老爷在日,见这两个侄儿,嫌他粗笨,不能接续书香。老身与小女商量,意欲买妾,送与二叔,将来能生下儿子立嗣,过来从小教养,似较半路立之子亲切,所以才买下四个女子也。又怕二婶闻知生气,所以老身出名,留四名女子在身边,其实早已向四女说明,将来要送与二叔为妾。只要各人生下子女,老身都当亲生看待。俟子长成,即送其母归于二叔处。至于四个人养身之资,老身供给。即两个侄儿,虽不嗣代,自然也要分给他二人些产业。如今那四妾是二叔已都收用过了,各人怀孕,不久要生产的了。今日特请众位光降,陈明底里,此中一切委曲,都是老身一人主意,实出无奈,不得已才做出暗昧机关,有什么错处,请诸位责备老身这未亡人,体要取笑二叔,老身这里认罪了。”
说罢跪下叩首。众人听了这番议论,又惊又喜又佩服,齐声赞道:“老夫人如此用心,为子嗣计,费了银钱不算外,还做的如此周到,又堂皇正大,谁敢不服?还要引咎下拜,我等如何受得起。”大家都退立一旁,无不钦佩。有两位老者道:“请四位姨奶奶出来,我等见见。”
吴夫人答应,命丫头去唤。不多时,那四个女子一齐出来,当中站立。夫人吩咐给众位叩头,大家齐道:“快休行礼,动了胎气,请便罢。我等专等了生下令郎喝喜酒呢。”
四个女子当即退回,夫人吩咐摆上酒筵,请众大家先喝一杯喜酒。众人本不敢当盛馔,既说喜酒,到要奉扰一杯。于是安排桌衙,摆上喜筵,大家让坐。众人道:“序齿而坐,那位年长者居首坐?”于是陆公首座,以下依次而坐,大家畅饮。席前吴二相陪坐,终究面带愧色,幸而众人知趣,无一人打趣他。席终,众人道扰,纷纷散去。
话休烦叙,光阴甚快。不知不觉,已是十月满足之期。那时屈生恰好接了旨意,准他归养,已由甘肃动身。那一天屈生离长安五十里,先着人回省通知。那家人正到吴宅门前之时,正秋容分娩之际。天缘凄巧,不后不先。原来吴公那日正是二周年,早辰夫人带领小姐在吴公灵前上祭,四个女子也想要来行礼叩头,秋容觉得腹痛,夫人闻知,吩咐道:“你们四人都不出来磕头罢,等生产后再磕头。”忙唤了收生婆伺候,那时正交午初,屈生差人来的,刚到门口,内里秋容恰好已生孩子。收生婆接了孩子一看,是个男孩子,又大又胖,哭声甚大。收生婆大喜,忙叫人通知夫人。
夫人正在上房,命那屈生差来人进见。忽报秋容已生下男孩,这一喜欢,真令人难以形容了,连那差人也欢天喜地道:“这小孩好大福气,我来报信侯爷将到,他恰好降生。不用说,将来又是同侯爷一样的富。”吴夫人与小姐亦说:“这话倒不错,有点兆头。”母女二人慌忙吩咐差人下面歇息,二人遂一同往院产房中看孩子去了。
进得产房,稳婆将孩子已洗了绷好,吴夫人进了房,看了孩子,尚不放心,一定要解开看了下面,果是男子,才欢天喜地,笑容可掬。吩咐老妈们好好扶伺产母,不可大意。又吩咐款待稳婆,多给赏号,留稳婆吃饭。
话休烦叙。次日屈生回家,吴夫人将一切情形细诉一遍。屈生称善,忙去谒见吴二,又拜往各官与老母亲,细诉别后之事。说如今大事公私俱了,不久可以还乡,说不尽夫妻母子欢喜。不多几日,接连吕惠莲又生一子,施章又迟至半月后各生一女,算来两子两女,均各大小平安。吴夫人十分称愿。
等到了满月,先替秋容所生之子起了乳名,名曰萃保,官名萃科,即用讣文之名也。次子名萃珍,满月之日请了亲友,大开筵宴,十分热闹。次后三个小孩亦都做满月,不觉又是一月光景。吴夫人与小姐已将所有家产开下清单,共计数目多少,分做三股,配搭均匀,都是一样。那时,又从新下帖,请来诸亲客友,大家在坐,吴夫人将家产清单呈出来,请诸人过目。然后细细说明原由,将家产按三股均分,一股分与嗣子与两女及四个生母用度,一股分与吴二与吴二两个儿子。不枉他穿孝一场。一股分与屈生夫妇,不枉他定计得子。三股外,还有数千银子,吴夫人道:“这是留与我做生后之用。另有千金,是为秋容迎接老母报恩之用。”大家看了清单,无人不佩服。吴二听见如此分派,亦十分感激佩服。
众人散后,吴夫人又唤到刘升,问道:“华母住处,将来专人迎取,要多少日期?”刘升道:“住处扬州城内,一问人即知,往返不过月余。如要迎接,小人愿去。”夫人道:“且等消停了再说。”
话休烦叙。自从议定分家后,那吴夫人将一分家当计算清楚,将一股分与小姐,约计二万余。屈生还要推却,吴夫人执意不肯,只好收下。随即择了回川日期,要奉老母回乡,享受田园之乐。那吴夫人不忍分离,泣泣哭哭。幸亏小姐劝解,又得秋容一旁劝道:“川陕相去不远,小姐回去后,如夫人想念,仍可回来,不过往返一月程途,有何难处?”吴夫人听说,也只好自宽自解而已。到了长行这日,不用说屈母与屈生少不得千恩万谢。
拜别亲母丈母,小姐更不用说了。母女分离,只哭的死去活来。小姐道:“女归外向果然不如男儿,终久是别人家的人,非怪人说女子不中用也。”对秋容道:“姨娘曾许下我照看我的母亲,如今我回川去了,老母一切饥寒起居,全靠姨娘照管。好生抚养我那幼弟,将来立起门户,奴家若能再到陕西,必当叩谢。”
秋容道:“小姐放心,侍奉夫人,教养孩子,俱奴分内之事。既有言在先,决不至违背前言。但望小姐常通信来,以慰思念。”那时小姐的公子已四岁了,秋容道:“小公子此去可舍得外婆否?”那公子道:“我去去就来了,有什么相紧。总之在天之下,何须嗟别离。”吴夫人与小姐听了,反笑起来。到了动身时候,吴二带领二子,亲送出城。吴夫人与四个姨娘亦亲进出城。吴小姐辞别老母,与婆婆丈夫去陕西省城,登轿上路,原乡去了。那吴夫人送了女儿回来,料理家务,将那分出一股家当付与吴二家内。除四个姨娘四个小孩与自己养瞻,一切皆取诸公账,有盈无绌。到得后来,秋容接了老母来陕,吴二奶奶那时已死,吴二遂要接了四个娘姨去。吕、施、章三人肯去,惟秋容不肯。一直等到萃科长大成人,娶了妻,秋容方才到吴二家。吴二已将他扶正作为继室。萃科蒙皇恩,钦赐举人,会试进士,入词林,后来官居极品。秋容得封一品太夫人,萃珍亦出仕至太守。
屈生回川后,又生一子一女,吴夫人七十正寿,屈生夫妇还来拜祝,后来吴夫人寿活八十,无疾而终。屈生亦享七十之寿。屈吴两家,子孙兴旺,代有公卿。吴二亲生两子,亦安分守己,保住家产。吕、施、章三人,亦都善始善终。这就一部书收圆结果,可见命中注定,不能更改。但须行善,方可获福。若专恃命好,作恶多端,有好命亦折了,焉得享福耶?
猜你喜欢 序·芙蓉主人 第八回 逼友题诗留心窥破绽 代弟联吟当面弄机关·天花藏主人 第三十二回 妇令夫从笑煞终归鹤 弟为兄隐瞒将善吼狮·张恨水 第三十五回 乱人伦叔嫂暗通奸·储仁逊 第四十四回 对影三人夕阳无限好 依山一笛高处不胜寒·张恨水 第五十八回 宴水榭莲灯烦侍婢 监狄闱腾贴授佳儿· 第三十八回黄金市爱不用蝶蜂媒红粉好名甘为牛马走·平襟亚 惊奇序·梦觉道人 第七回 戴娇凤月下偷郎·烟水散人 第十五回 遂欢情方悟南珂梦·风月轩入玄子 第十三回 两心巧印巨眼深情 一味歪缠婬魔色鬼·陈森 第十七回 恩庆里马夫打野鸡 普天香嫖客施毒计·陆士谔 第十回 千秋盟友谊 双璧返他乡·梦觉道人 第十一回 梦师兄戒禁浪狎 止宣淫获福富贵· 第七回 谱新声藕香讲音律 惊谶语婉姐吊残红·天虚我生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