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 一 回 黄逢玉席上赋诗 石禅师山门赠咒

作者: 花溪逸士

第 一 回 黄逢玉席上赋诗 石禅师山门赠咒
  词曰:
  寇老吟山日,杨郎试阙时。淡黄衫子尚娇痴,怎不教人疑。
  月老原非谬,蓝桥自有期。而今神咒当绳丝,怪煞是禅师。  右调《巫山一段云》
  从来有正史.即有野史,正史传信不传疑,野史传信也传疑,并轶事亦传也。故耳闻目见之事,正史有之,人人能道之,不足为异。若耳所未闻、目所末见之事,人闻之见之,未有不惊骇,以力后人悬空造捏出来的,不知其实亦确有所见、确有所闻之事也。不信者,特为耳目所限耳。就如大禹王岣嵝山碑一事,朱夫子因至其地不曾寻得.遂谓无其事,系好事者造说的。其后,宋嘉定中.蜀士因樵人引至其所,竟以纸向碑上打出七十二个字来,刻在夔门观中。可见,天下奇奇怪怪、平平常常的事,不经人道过,也无从得知,一经人道来,切勿谓正史上无,我目中不曾见,耳中不曾闻,便不去信他也。在下今说出一个却又正史、府志、省志、县志、《罗浮志》、《赤雅外志》莫不详载,野人遗老莫不熟闻,新奇闹越的事来,恐怕看官看了,还要道正史可不有,我这野史必不可无也。正是:
  漫言旧史事无讹,野乘能详也不磨。
  拈就零星成一贯,问君费了几金梭。
  话说神宗万历年间,广东省潮州府程乡县,东行百五十里,有一桃花村。四面皆是高山,中间一段平地,林壑秀美,清泉流出.锵锵有声。居住百十人家,皆依山临水,遍种桃竹梅柳,映带左右。每遇春日融和,鸣鸟上下,黄童白叟,怡怡其间.有古桃花源气象,故亦名桃源。居人有黄、张、龙、萧、杨、卢、许、谢诸姓,皆真诚朴实,耕田乐道,不慕浮名。弦诵之声,时时与岩鸡竹犬,沁人心耳。真个:
  萑苻无警亦无争,此地诚然一玉京。
  岩下鸡鸣春昼永,洞中风暖管弦清。
  鸟歌棠荫心知乐,犬卧花丛梦不惊。
  漫道武陵仙窟在,让他和气满前楹。
  今单表内中一个士人,姓黄名琼,字逢玉。自幼聪明俊拔,无书不读,诗词歌赋,无所不晓,而又天生神力,善使双剑。家中祖传一双龙泉宝剑,他舞动起来,初时还似两条白龙,蜿蜒上下,舞到闹越处,竟是一团白雪,在地下乱滚,也不见剑.也不见人。其父思斋公,爱惜如玉,又因他齿如编贝.眼若曙星,亭亭如玉笋般.故以琼玉两字命名。正是:
  凝眸山水皆添秀,倚笑花枝不敢妍。
  莫作寻常珠玉看,剑仙人是李诗仙。
  一日,重阳佳节,天气晴朗,思斋公动了个登高念头。思量近处名山.惟长耳山最高,可以远眺,且其中奇峰怪石,古迹甚多,尽可游目骋怀。遵命健仆黄汉挑了酒盒,携了逢玉,逶迤望长耳山来。其山斗拔,自山脚至顶,壁立有三五里远.三人攀藤附葛,缘着个小径而上。真是: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三人站在山尖上.眺望了一回,转到了唐王岩、真武殿、寒婆凹等诺名胜游历了一回,又到凤髻山极高的所在,眺望那百丈瀑布、棋盘石等胜。赏览了一回,日已旁午,步到广福寺来随喜。才至山门,见里面佛前.点了一对绝大的蜡烛,摆设许多果品,众僧人在那里忙做一团,像做是么好事般。廊下又有几个乡绅老者,穿了衣冠在那里坐地。定睛一看,内中一个像那古溪曾先生一般,料想必是他们在这里做重阳会,进去不便,连忙缩转脚来,转身要退.不料早被僧人石禅师见了,叫道:“黄太公.怎么到此地了,还要退转去?”思斋不好意思,只得走进来.与僧人众客作了揖,笑道:“愚本意来宝刹随喜,见诸先生在此做福,恐怕搅扰不当.”古溪笑道:“思斋认错了哩,今日是石禅师六十寿诞,摆设的都是他令徒师兄师弟们与他祝寿的,我每俱来拜贺禅师的,不是做福。”思斋道;“原来如此。”连忙叫黄汉取拜匣来,伸手去取了一封约五七钱重银子托在手中,笑向石禅师道:“小老不知禅师大诞,不曾备得寿盒,这些小干折罢,望老师笑纳.”石禅师推让道:“贱辰伺足挂齿,敢劳檀越费起钞来?今日蒙檀越肯降临,便是佛面生光。盛仪决不敢领。”思斋道:“老师不领便是嫌小老来意不诚了,就此告辞.改日来贺罢.”古溪从旁道:“思斋兄也不可说告辞的话,石禅师也不可有辜思斋盛意,还是收了为宜.”石禅师闻言道:“诸檀越已如此教责,贫衲只得收了.”思斋方大喜就坐,小行者献茶毕,石禅师合掌道:“这位小相公是令郎还是令孙?”古溪代答道;“是思斋兄令郎。老师不要小觑他,年纪虽幼.胸中所学,许多老宿名儒还要让避他三舍哩!”石禅师道;“青春几何?”思斋道:“十一岁了,乡下小儿,说得是么!古溪直如此过誉,叫愚父子当不起来.”众人齐声道:“看令郎美如冠玉,举止老成,曾先生所说必然不错。”众人口中说便如此说,心中也未必信他胸中果有才学。正是:
  安知鸿鹄志,难与俗人言。
  叙谈了一时,小行者摆出斋馔来。石禅师举杯定坐,诸人让思斋年长,坐了首席,定逢玉随坐左边一位,思斋父子推让不得,只得朝上对众人打丁一躬,一齐坐下。各各轮杯换盏,开怀畅饮了一回。石禅师到各人面前劝饮了一杯,复斟一杯擎在手中,向逢玉道:“贫僧贱诞,原不足道.但闻相公如此高才.乞赐佳联一对,赠光赠光.”随将酒奉上道;“请先饮一杯润笔.”逢玉接酒放在案上,看着父亲,只是笑,也不回答。思斋道;“我儿,既老师如此爱尔,料想藏不得拙了,可就做来.趁诸先生在此,可请教正,免教贴在壁上被人笑话.”逢玉闻言,随拱手向石掸师朗声念出一对道:
  三更鱼吼禅心彻,六甲花周色相奇。
  众人见他不假思索,一直就念出来,言词清朗,音韵铿锵,又切六十,又切增寿,莫不大惊,叹异道:“怎么小小年纪,有此捷才,就李泌赋棋,刘晏正字,也未必有此敏快!”古溪道:“我前头说么!我看尔们还有些不信的意思,今竟如何?”思斋道;“诸位先生不要如此,但求勿吝指教为是.”众人道:“真是文不加点了。”古溪道:“我每都不曾有联.今小黄兄已有了联.我每也须做一对,请教石禅师才是。但珠五在前.自觉形秽,更不敢道只字了。我今连春先、讱斋张相公,共是三位,不如求黄兄锦心绣口,一并作了,代我们出色出色。”逢玉拱手应声,念出三对来:
  其一:
  上方日暖云长驻,古刹人闲貌不渝。
  其二:
  脱尽根尘云补衲,悟空花甲夜参禅。
  其三:
  法云永驻三摩地,慧日长临百结花。
  众人虽未必尽识他妙不妙,但见他如背“学而”“子曰”般,尽皆惊倒,合口称赞道:“天才!天才!”喜得思斋满身松快,无可抓处.只是强为谦逊而已。那古溪道:“这几句对子打是么紧,兄等还不曾见他的大手笔哩!就是长篇大句,下笔千言,倚马可待.”众人道:“我等方才识荆,不敢过有所求,古溪兄是旧交,怎么寻个题目来,与黄兄做与我们看看。”古溪道:“这不难,也不必别寻題目,只这山周围一百余里,奇峰甚多,而长耳、棋盘二山为最.旧日游人逸士吟咏不少.苦无一出色之作,诸兄何不就以二山求黄兄各赋一章,既可以看黄兄之才,又可为二山增色,但不知黄兄意下如何?”逢玉道:“列位若不见笑,愿听指挥.”众人大喜,叫小行者取文房四宝.摆列案上。逢玉取笔正要写,只见石禅师鼓掌大笑道:“诸檀越也太轻易了.”众人惊问道:“怎么说?”石禅师道:“小相公代尔们作了许多对,尔们酒也不曾奉他一杯,今又轻易要他做起诗来,还是算做巧者拙之奴,还是算作功高不偿?”众人闻言,各俱大笑道:“石禅师说得是。”忙叫小行者斟上酒来.逢玉道:“且缓,待我写了一并吃罢,但求列位赐个韵来.”古溪道;“今日在梵王宫里題诗长耳山,就以宫字为韵。那棋盘石方正如台,就以台字为韵罢。但长耳山题,须加个宿宇,为何呢?思斋路远,必宿在此,且把首诗来,与石禅师做个定头好么?”众人大笑道:“妙!妙!”逢玉不慌不忙提起笔来,向墨池内蘸饱了墨,取幅素笺摊在席上,举起笔来就如龙蛇飞舞般写去,飒飒有声,顷刻而就,众人看见,先自呆了。写完,齐走起身来,围绕在一处.看他上面写道:
  九日宿长耳山得宫字
  耳山突兀耸虚空,古刹疑悬碧落中。
  凤髻拂云摩夜月,丹炉薰汉逼珠宫。
  香栖白橡禅灯冷,露浥金绳赋思雄。
  长耳不知何处去,数声鸡唱杜鹃红。
  棋盘石云;
  棋盘古迹赛蓬莱,拔地倚天局面开。
  万古一枰星作子.千年方罫岳为台。
  日罗四象擎云汉,时惹高人醉菊杯。
  寄语积薪王坐隐,登临不用带楸来。
  写得墨迹淋漓,蛟腾凤起。众人看了,只是啧啧称奇便了,就如游、夏见了孔夫子的《春秋》般,不能赞一辞。反是思斋道;“石师父,还当请列位坐了饮酒,村童塞责的东西,只管看他怎的!”石禅师道:“是.”大家坐下,一边饮酒,一边看诗。众人道:“酒也有了,黄兄的教也领了,天色将晚,就此告辞。思斋兄年高,就歇在此罢,明日回府,打从敝乡经过,千祈同令郎到舍一光。”古溪道;“这是准要来的,我明日着人路上相候便了。”思斋道;“准来.”众人大喜,拱手作别。石禪师假意儿留了一会,一齐送出山门,相别而去。
  石禅师重复邀思斋父子到后轩幽雅去处,再设佳果.煎起那棋盘石绝顶上采取的顶尖好细茶来,陪侍他父子吃了一回,谈叙些佛门中不生不灭的道理。天色已晚,点上灯来,叫声安置而去。次日起来,作别回家,石禅师苦苦留住,思斋撇不过他的意思,只得住下。又次日,力辞回家.石禅师送至山门,执逢玉手道:“相公眉间生彩,后日奇遇甚多,功名福寿不可限量.贫僧有神咒一套,秘诀十四字授君,可密记之,异日可得美妻。毋忽,记之记之!”随出一小卦授逢玉。逢玉忙接来藏好,辞谢作别而去。正是:
  万事皆前定,劳公赠咒神。
  不缘神咒力,那得遽相亲。
  不知逢玉果能得美妻否,且听下回分解。



  张纲吾曰:写人情处,错杂谈来,面面都到。
  醉园评:此回写逢玉处,详尽得妙。下回写贵儿处,隐跃得妙。便可悟作文虚实之法,而避合掌之弊。至伏下层次,更无痕迹可议。




猜你喜欢
  第11回 卜玉真闻凶尽节·弥坚堂主人
  第15回 处势穷设计脱身·弥坚堂主人
  第七十六回 恋女尼淫僧藏庵庙·储仁逊
  第八 丁香反吐·邺华生
  第四回 毓阴芽颠倒姻缘 呼雷驳无心佳会·醉西湖心月主人
  第六十五回 夏逢若床底漏咳 边明府当堂扑刑·李海观
  第三十六回 大觉寺淫女参禅 莲花经尼僧宣卷·梦笔生
  第十三回 两番书到孝子同情 三岛萍逢闺娃侍疾·韵清女史吕逸
  第五十三回 念妻节少华缓婚 悔前过刘捷赦罪·
  第九回 柳夫人感恩归里 贾郎君忏孽修桥·陈少海
  第 七 回 林孔昭哭诉城隍 金毕山改妆行刺·
  第二十九回 赵翠秀代主替嫁 花有怜奸拐红颜·
  第六十六回 勇承差冒死救知府·储仁逊
  第64回 恶屠户暗害东床 李进禄冤魂托梦·牛瑞泉
  第十一回狂童儿书堂生春意小梅香锦帐说云情·风月轩入玄子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痴婆子传·芙蓉主人

    《痴婆子传》是明代芙蓉主人著中篇艳情小说,两卷三十三则,大约创作于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年)前。以浅近文言之倒叙笔法,述少女上官阿娜情窦初开,少试私情,至出嫁后伤风败俗,乱伦淫荡

  • 弁而钗·醉西湖心月主人

    小说《弁而钗》西子湖伏雌教主/著, 《弁而钗》四卷二十回,题“醉西湖心月主人著,奈何天呵呵道人评”。作者与评者均不可考。据此书“弁而钗出版说明”,此书全称《笔耕山房弁而钗》,分〈情贞记〉、〈

  •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撰,明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六卷三十回。最早由金陵文润山房刻梓,此版失传,未见。现只残存序、 第一、二卷 共十回及第三、四卷目录。叙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专

  • 素娥篇·邺华生

    白话小说。明邺华生著。作者无 考。书成于万历年间。据唐传奇《甘泽谣》之 《素娥篇》敷衍而成。叙武则天之侄武三思与侍 女素娥的故事。着重演述房中术所谓四十三 式,每式有

  • 枕瑶钗·不题撰人

    《枕瑶钗》,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九回,不题撰人。话说明嘉靖年间,朝庭腐败不堪,皇帝昏庸,不理朝政,整日沉靡酒色之中。朝中宦官当权,相互倾轧,党同伐异。勾心斗角,清正廉洁者,曲指可数。那

  • 春闺秘史·不题撰人

    春闺秘史,清代中篇艳情通俗小说,不题撰人,凡十回。 却说清末民初年间,姑苏城内,出了一位风流才子,这人姓周名碧卿,是个世家子弟、家境也还丰裕,上无父母,下无兄弟,一手持家,好不一自一

  • 闹花丛·吴敬所

    《闹花丛》是清姑苏痴情士的小说。叙述了明代弘治年间,南京应天府上元鼎官家子弟庞文英,与五个女子的恋爱婚姻和风流韵事。庞大英才高学富,貌美年少,美女纷至沓来,主动地投怀入抱

  • 九尾狐·梦花馆主

    本书堪称晚清著名长篇章回小说《九尾龟》的姊妹篇。小说较为真实生动地描写了清末上海滩名妓胡宝玉风流浪荡、卖笑追欢的烟花生涯。她俏丽妩媚,淫荡妖冶,风情万种,又极擅独出心裁,领异标新,不知迷倒了多少达官贵人、骚客豪

  • 风流悟·坐花散人

    世人有何下贱?无钱便是下贱之因。有何尊贵?有钱便是尊贵之实。下贱之人,有了钱,便改头换面,自然尊贵起来;尊贵之人,无了钱,便伸手缩脚,自然下贱起来。所以说:“富贵不奢华,而奢华自至;贫穷不下贱,而下贱自生。”

  • 桃花影·烟水散人

    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烟水散人撰。书叙明朝成化年间,松江府华亭县有一旧家子弟名魏容,表字玉卿,年方十七,生得面白唇红,神清骨秀,又有满腹文才,然一心娶美女为妻,故未曾婚配

  • 换夫妻·云游道人

    此书又称《颠倒姻缘》、《谐佳丽》,冰雪轩藏板。云游道人生平无考。此本为现存孤刊本,齐如山原藏,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此书故事取自《欢喜冤家》一回半。 《欢喜冤家》第十三回《两房妻暗中双错认》、

  • 龙阳逸史·醉竹居士

    《龙阳逸史》全书由二十个短篇故事所组成。书中所称「小官」,即江南地区对卖淫少年之惯称。《龙阳逸史》里的小官,形象丰富多元,有用尽心机攀龙附凤、有巧施诡计勾引「买主」、更有与兄弟、姊妹争风吃醋,力抢一夫者。围绕

  • 巫山蓝桥·不题撰人

    《巫山蓝桥》,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十六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弘治年间,松江府华亭县八团内沙地方,有一花姓人家,家主名唤花成春,娶妻保氏,皆三十有馀,因常做药材生意,故家道殷实,生得一

  • 两肉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四卷十二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现仅存清写刻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

  • 捣玉台·临川山人

    捣玉台,临川山人著,清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五回。临川山人,是清初著名的艳情小说家,创作有《捣玉台》和《花荫露》两本小说,人物生平不详。 且说唐朝贞观年间,百废俱兴,政通人

  • 剪灯余话·李昌祺

    《剪灯馀话》是李昌祺仿瞿佑《剪灯新话》而作,借以抒写胸臆。全书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

  • 巫山艳史·

    清代白话世情小说。 又名《意中情》,四卷十六回。不著撰人。啸花轩刊本无序跋。其它尚有乾嘉间刻本,未见。啸花轩为清初书坊,可知其为清初之作品。顾名思义,小说主要是写男女之间的淫荡行为,类似《桃花影》,是一部淫秽之作

  • 醋葫芦·伏雌教主

    书叙成硅因妻子都氏不育,欲娶妾而受都氏阻挠、惩罚的故事。故事建立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基础上,对女子反对男子多妻制予以讽喻。内容涉及到商人、官场、寺庵、青楼等社会各方面,且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诙谐有趣,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