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一回 赴科场奇遇知音

作者: 佚名

 词曰:

 
  昼日渐长风渐暖,困人无气堪怜;小桥撑出卖花船,半篙新水,摇曳绿杨烟。鼓笔翩翩生异艳,中间玉润珠圆;那知都是好姻缘,不须打稿,吹活尽娟娟。
 
  (右调临讧仙)
 
  话说明朝成化年间,江西南昌府富春县四都庄有一财主,姓章名芒,字瑞生,为人厚道,心底善良。家有贤妻何氏,生得二子,长名安杰,次名顺发。这章家湖南人氏,五年前迁至富春,落户四都庄。
 
  是日,瑞生欲往湖南老家,令二子同行,走亲访友,贺礼一番。于五日上,瑞生突发病疾,当日辞世。二子悲痛万分,置办棺木,人殓出殡,守孝七七四十九日,即归家奉母。何氏嘱二子道:“我死后,当将我枢合葬于你父墓侧。”二子遵嘱,后遂将母与父合葬于后阴山坡。
 
  父母俱亡,顺发谓安杰道:“父母远葬千里,弟当立业于彼,庶不失祭扫。但祖父母之墓均在富春,慎终追远,弟又不能两全,莫如兄回富春,弟则永居湖南,方不失木本水源之思。”安杰闻言,觉言之有理。遂兄弟分居,各富且贵。
 
  却说安杰,自幼聪明,娶妻蒋氏,即是同县蒋舒公之女。
 
  舒公生二女,此为长女。次女嫁与丰石庄解孟为妻。二女皆俱淑德,人称蒋大姑、蒋二姑。解孟自幼与安杰最契,归娶后即将家迁至老家苏州。暂且不表。
 
  却说安杰家资巨万,庄田四十余处,家中之粟,叠积如山。恰一年大旱,人皆有饥色。安杰遂将所积之粟,分济群生,远近饥者均饱。众人感其恩德,只无以为报。
 
  时年安杰四十岁,仍膝下无子。一日昼寝,梦一人金盔金甲,手执红旗,厉声道:“你本无后,上帝觉你功德浩大,今使少微星以接你后。”言毕将手一抛,见一星自袖中出,其大如斗,清光满室。安杰觉奇怪,遂告之于妻,其妻蒋氏曰:“妾连日身子不快,想是有了身孕。”二人暗喜。次年果生一子,年冬又得一女,皆秀美非常。其子名唤鹏飞,其女取名兰花。
 
  一日,有客拜访,安杰迎接。见那人衣着朴素,春风满面。同入客堂,礼毕坐定,后问知来由,方知是同姓兄弟章必成。此人自幼浪迹江湖,未能成立,近日归家,故来拜访。安杰整治酒肴,举杯痛饮,必成佯做殷勤,安杰愈加爱惜。结了必成辞归,彼此常相往来。
 
  一日,安杰谓必成道:“我姨妹丈解孟于苏州,生意颇旺。
 
  如今荐贤弟至彼,或者可发达,亦未可知。”必成欣喜,忙起身谢道:“承兄厚情,甚幸!”安杰笑道:“区区小事,何足挂齿!”遂写了荐书付与必成,必成道:“弟往苏州,不足一月,吾兄闲居家中,未免寂寞,何不同行一游?”安杰觉言之有理,遂欣然应允,当即收拾行装,与必成同往,身边不带一人。
 
  到得苏州,解盂喜极,同着畅游几日。安杰欲回家,遂谓必成道:“贤弟且在解盂店里经营,我这就转去。”那蒋二姑恐姐夫冷淡,遂着必成送归。又雇了同胞兄弟的快船—送。必成见安杰衣箱内有珠宝,价值逾万金,遂生歹意。待船至吴江,必成即令船户将船泊了,进城买些酒肴,暗制毒药于袖中。转至船上与安杰同饮。酒过数巡,安杰已醉,仗案而睡。必成遂将毒药置于余酒之中,道:“兄醉矣,可饮尽余酒,以便收拾安睡?”那安杰大醉,早不知酒为何物,遂接了酒蛊,一饮而荆必成见之,心下甚喜,忙收拾碗盏,开铺扶必成安睡,毕了自己亦忙忙就寝,佯做睡着。未几,安杰大叫腹痛,必成只是不理。惊得船户近前,但见安杰七孔出血,气已绝矣。忙叫必成近前,看罢,必成故作惊恐,急奔去船头,大呼救命。惊得同帮船户,问其来由。必成哭道:“船户害死我哥了,又来前舱害我,幸我得免予难,几乎性命不保。”
 
  须臾,各船户俱来,必成道:“烦请各公做个见证,明日进城报官。”一言既言,唬得那船户叫冤。内中有一老者,劝道:“此船户老夫向来相识,非谋财害命之人,你且莫冤了好人。”必成道:“只是我哥哥已死,必有冤枉,我若不报官,怎的见我嫂子。”言毕抚尸痛哭,众人苦劝方止。天明,入城买取棺木,殡殁毕了,暗藏珠宝,开船向富春进发。一路假意伤悲,心下却着实满意。
 
  船至富春,必成先至安杰家报丧。那蒋大姑见必成身着白衣,痛哭而至,忙忙迎前,未待启口,必成即跪下道:“兄长同我自苏州转身,岂料船至吴江,病突发而亡。”大姑闻之,大叫一声,当即昏死过去。必成急救醒,依旧大哭。着丫头仆妇扶了大姑同往,迎枢至花园中暂停。远近闻知,莫不悲痛。
 
  蒋大姑一连数日,滴水不进。诸凡事务,任必成主持,众人皆道必成是个好人。
 
  丧事既毕,大姑着必成主持家事。四十余处庄田,皆由必成掌管。必成于中取利,不出两年,妻奴田屋皆有。必成于湖南时,与人妾私通,生得一子,带回抚养,已三岁矣。因其生得眉清目秀,遂取名玉珠。不题。
 
  却说一日大姑在家,闷苦不过,步出门首。远见一乘小轿抬一妇人,轿后一人相随,直抵门首,视轿中之妇,乃是妹子二姑,轿后随人,乃妹夫解孟。姊妹相见,二姑泪流满面,道:“妹生一子,年已三岁,岂料昨至乌江口,遇狂风将帆吹落,妹怀抱小儿,把持不住,连小儿失落水中,幸水手将妹救起,可小儿不知所向,想已葬于鱼腹。”言讫三人哭个不祝因二姑急着回家,大姑不便强留,只得泣送出门。解孟夫妇二人,因失子不乐,故不再出外经营。
 
  却说吴江县有一人姓张名胜,科甲出身,居官清正,花甲之年仍不得子,思想居官无益,遂辞官还乡,乘船于乌江口,远见众鹊拥着一物,浮于水面,忙捞将起来,却是一婴孩,年约三岁,两朵白眉,四体不凡。张胜怀抱小儿,喜不自胜,道:“天赐我儿也!”遂将婴孩取名天赐,带至老家抚养。其妻孙氏甚爱之,后送天赐念书,颖悟过人,人称张公子。不在话下。
 
  又数年,蒋大姑之子鹏飞已七岁。必成养成玉珠,年亦七岁。必成随请一先生诲鹏飞、玉珠之书。鹏飞之妹兰花亦同学书,其女长相衣着皆如男,故乡中俱不知他为女子。当下二子一女读书俱各聪敏,先生甚奇。不出三年,皆善诗文。适逢县考,先生命鹏飞、玉珠赴试,兰花亦要同往,其母不允,道:“女流之辈,怎的去考试,连内外俱不分。”兰花道:“我虽女子,今番出考,总不落他人之后。”其母无奈,只得允之。三人一般打扮,同赴县考。
 
  试后张榜,鹏飞举了案首,兰花第二,玉珠却在第三,三人名自得意至家。至府考。玉珠举了案首,鹏飞第三,兰花第四。不想先生骤死,鹏飞伤感不已,在家闷坐。
 
  一日,蒋大姑闲坐,鹏飞侍侧。老仆天海来道:“昔先主常施恩泽,远近皆沾其德,尚然家资日富。自先主去后,必成叔掌管家务,未施恩泽,我家资反不见盛。面他家如今呼奴使婢,庄田不在我家之下,非算计我家之财耶?如此若不早绝,我家之业则属他矣,望主母定夺。”
 
  鹏飞插言道:“天海言之有理,若非他下苏州,我爹爹亦不至身故于外,愿母亲早绝此人。”蒋大姑道:“我乃女流,料难胜任此事,凭你便了。”鹏飞道:“天海为我家老仆,家事他无不知,况为人老实,可将家事任之,必始终尽美。”蒋大姑依言,将家事付天海掌管,各处事务俱与必成割裂。必成暗暗怀恨,彼此不甚来往,忽一日,玉珠邀鹏飞一处读书。鹏飞实不耐烦。一日谓母亲遵:“孩儿于家中,玉珠常缠,孩儿实不耐烦。今闻吴江县碧山上有一书院,掌教先生为名士,孩儿往从其学,愿母亲自珍贵体。”大姑道:“你欲往碧山习书,亦是美志,其间是必苦心,以求上达。”鹏飞领命,遂带书童同往。天海送出十里之外,鹏飞嘱道:“你在家中,得小心事奉母亲,别无他瞩。”
 
  天海领诺而归。
 
  鹏飞雇了船只,不数日即至碧山,书童挑了书籍,直抵书院,拜过先生,又与同窗各叙年齿。内中有一同年,姓张名天赐,即张胜偶拾之子。当下邀鹏飞至他书房坐谈,遂成文字知音。二人日用同食,夜则同榻,博古论今。鹏飞道:“今年有科举,勿使榜上无名。”那先生见他才思敏捷,亦勤心教诲。
 
  一日,鹏飞谓天赐道:“兄曾娶否?”天赐道:“未也,家君曾为弟议婚,俱非姻缘,弟必得有才者。方称我心。”鹏飞道:“弟有一妹,年方十四岁,亦曾读书,其才虽不言高,却与愚弟无相上下,倘不因门户见鄙,愿将舍妹相托。”天赐大喜道:“既承不弃,敢不遵命。但应禀告父母,方可如此。”
 
  正说间,忽一仆进来道:“公子速归,老爷昨日陡然起病,夫人着我叫公子至家。”天赐闻言,即收拾归家,鹏飞谓天赐道:“家父起病,不容不去,然科场斯近,兄几时可来?”天赐道:“相烦多待几日,七月初旬即至。倘旬内不到。兄便不必久等了。”言讫去了。及至家中,因见父亲病重,恐鹏飞于书院等,故作书令其先往,并托为觅寓所。
 
  书院人俱赴科场去了,只鹏飞独自候天赐,自得了书信,急打点起身,雇了只快船,与书童向省而来。即至吴江,鹏飞令船户。将船泊于湖边歇宿。时值七月之中,暑气正盛,鹏飞遂步出舱外纳凉。月白众星繁闪,风清神怡,忽闻锣声连响,一官船顺风而至,亦泊船于鹏飞之船隔壁。船上一面黄旗,书“湖南巡抚部院”,绿纱窗内,灯如白昼,有异香飘出。须臾,忽闻琴声响亮。鹏飞窃听良久,又闻窗内有女子道:“小姐,请吃茶。”少时琴声又作,有人娇声歌道:从吾所好兮,琴瑟与书。
 
  身为女子兮,志并英儒。
 
  夜宿长江兮,秋声寂寂。
 
  回首顾望兮,渺渺鄱湖。
 
  歌罢琴止。鹏飞惊喜若狂,思忖道:“此必才女所作也,且其娇声雅韵,真令我魂飞天外,魄散九霄。”欲待和他一韵,又恐惊了他船上官长,反为不美。
 
  正寻思间,即令书童抱琴出舱来,弹一《鸳鸯谐》。琴声既罢,又闻那船上琴声悠然。鹏飞诗兴勃然,自不能禁,遂高声吟道:嫦娥何事夜弹琴,弹出好音正有情。
 
  窗内玉人多美伴,可怜明月一孤轮。
 
  吟罢思忖道:“不知窗内才人曾听见否,又不知肯怜我意否。”正想间,只闻那船上低声和道:窗外何人夜听琴,新诗分外更多情。 
 
 

猜你喜欢
  第二十四回 远交近攻一家连竹阵 上和下睦三婢闹书斋·张恨水
  第九回惹草拈花惭愧登徒子交怀合卺倜傥主人婆·平襟亚
  第三十八回 观音点化常万青 马杰调兵捉壮士·
  第十八回 贾宝玉初登翰林院 林如海再授都城隍·秦子忱
  第十六回 访艳·徐枕亚
  第十九回 完夙缘喜娶三美眷 赛才学巧吟六竽诗·尹湛纳希
  第十四回王巡抚灭寇成功·不睡居士
  卷十六 情中报·曹绣君
  第八回 悄窥侍郎儿识货·天花藏主人
  第十八回 下广陵凤姐愿为媒 过栖霞焙茗欣遇主·归锄子
  第二十四回 林如海升任转轮王 王熙凤归还太虚境·嫏嬛山樵
  第七十八回 两翻轩一座听清歌 半村亭诸伶求妙句·西泠野樵
  第十七回 奉慈恩因悲定媳 消郎闷众美联芳·陈少海
  第六十二回 晷逼西山蹉跎伤暮 浆倾北斗宛转回春·郭则沄
  第十九回 试金殿世职作中书 毁公堂土豪连巨盗·牢骚子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桃花艳史·佚名

    清代白话中篇世情小说。六卷十二回,作者不详。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合影楼刊本,封面题《新刻桃花艳史》。每卷两回,卷首又题《新编桃花艳史》,无序跋,当为清代前期或中期的作品。小说叙唐代少女金桃儿与才子李辉枝的爱情故事

  • 美妇人·不题撰人

    民国艳情通俗小说,共五回,不题撰人。书叙从前有个少年,姓令狐,名韩樾。家里虽然是做生意的,长得却是眉清目秀,平时也有学人吟诗作词,对弹琴更是有一手。这天他到了京城来游玩,骑着一

  • 鸳鸯阵·古棠天放道人

    《鸳鸯阵》,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古棠天放道人著。苟非天作之合,纵使男欢女爱,意密情坚,才貌门楣,各投所好,或千方百计,挥金购求,甚有父母之命即专,媒灼之言更合,欢欢喜喜,道是百年姻眷

  • 云仙笑·天花藏主人

    清初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云仙啸》。题“天花主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论者或认为即天花才子、天花藏主人、徐震,或认为是张匀,皆无确证。今仅存一清初写刻本,藏

  • 九尾狐·梦花馆主

    本书堪称晚清著名长篇章回小说《九尾龟》的姊妹篇。小说较为真实生动地描写了清末上海滩名妓胡宝玉风流浪荡、卖笑追欢的烟花生涯。她俏丽妩媚,淫荡妖冶,风情万种,又极擅独出心裁,领异标新,不知迷倒了多少达官贵人、骚客豪

  • 潮嘉风月记·俞蛟

    《潮嘉风月记》描画青楼众生,但不止于咏叹风情,叹蘼芜之趋败,而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凭吊古风,箴规写怀,故有别于青楼文学中脂粉酬唱、羁孤相惜之作。在青楼文学雅俗转换过程中,起到了

  • 警世阴阳梦·长安道人国清

    小说写明熹宗时的司礼太监魏忠贤擅权专朝,祸国殃民及死后遭到报应的故事。1至8卷为阳梦,叙述魏忠贤入京充役,青楼嫖赌,后患疡发疮,自阉入宫,专断国政,诬陷忠良,崇祯即位后被发往凤阳,半路自缢而死;9至10卷为阴梦,写魏忠贤死后戮

  • 隔帘花影·丁耀亢

    《金瓶梅》续书的一种,它是丁耀亢《续金瓶梅》因时忌和诲淫遭禁毁后的另一种续书,约刊行于清康熙年间。小说为避免丁氏《续金瓶梅》的命运,对原书人物及情节,尤其是《续金瓶梅》中的大量有关时政的事迹作了改动,以因果轮回

  • 宜春香质·醉西湖心月主人

    《弁而钗》、《宜春香质》同为“醉西湖心月主人”所著,不同的是《宜春香质》从反面人物人手,强烈谴责孙义(《风集》)、单秀言(《花集》)、伊自取(《雪集》)等人的朝三暮四、见利忘义,乃有被踢打、抽肠致死,或罹患疮毒自尽

  • 林黛玉笔记·喻血轮

    全书乃林黛玉之日记,作者以第一人称,写林黛玉之所见所闻所感,实是借林黛之口叙说整部《红楼梦》.日记所述与原著几乎无异,凡有林黛玉经过之事以至日常起居可见诸原著者无一缺漏.

  • 负曝闲谈·蘧园

    《负曝闲谈》属于晚清谴责小说,记事率于一人而起,又与其人俱讫。小说涉及的人物阶层与活动场所较广。人物有士子、佐杂、买办、出洋随员、维新派、官宦子弟、朝廷大臣等;活动场所有公园、烟馆、学堂、集市、戏院、妓院、

  • 闺门秘术·

    落魄文人兆璧、兆琨科考中试,县令夏国华欲将女儿瑶云配兆琨。其子均祥不肖,私自将妹另许叶槐之子叶开泰为妾,瑶云不从。均祥之仆狗儿欲奸瑶云之婢庆喜未逞,反诬庆喜与人通奸,国华怒杖均祥,坚拒叶府婚姻,被陷去职。新县令勾结

  • 红楼春梦·佚名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

  • 金屋梦·梦笔生

    本书乃《金瓶梅》续书之一,继西门庆家族破败后,金兵南下,世事沧桑,人事巨变,只有人性之恶根不断,人心之贪淫不绝。然善恶总有相报,为恶者必无善终,这便是《金屋梦》之主旨。真可谓写透世态炎凉,尽展人心叵测,于悲观的生存态度中

  • 欢喜缘·寄侬

    欢喜缘,明清中篇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寄侬撰。话说南朝齐梁时代,姑苏为鱼米之乡。在枫桥左近有一渔户,姓张名通,娶妻赵氏,老而无子,只生一女,名叫可儿,生得秀媚无比。这一年可儿长到

  • 桃花影·烟水散人

    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烟水散人撰。书叙明朝成化年间,松江府华亭县有一旧家子弟名魏容,表字玉卿,年方十七,生得面白唇红,神清骨秀,又有满腹文才,然一心娶美女为妻,故未曾婚配

  • 蜜蜂计·储仁逊

    《蜜蜂计》,清代人情小说,共十回,作者储仁逊。主叙汉代董生才被继母使蜜蜂计陷害及其婚姻故事。

  • 枕上春·不题撰人

    《枕上春》,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嘉靖年间,江南镇府城内,有一富家,专营药材,家业颇丰,此人姓李名寿辰,年已三十五岁,娶妻木氏,业已三岁,生得一子,年方十七岁,名唤李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