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折

(净扮州官同外郎上)(州官诗云)我做个州官不歹,断事处摇摇摆摆。只好吃两件东西,酒煮的团鱼螃蟹。小官姓寥名花,叨任陈州知州之职。今日包待制大人升厅坐衙,外郎,你与我将各项文卷打点停当,等佥押者。(外郎云)你与我这文卷,教我打点停当,我又不识字,我那里晓的!(州官云)好打这厮,你不识字,可怎么做外郎那?(外郎云)你不知道,我是雇将来的,顶缸外郎。(州官云)唗!快把公案打扫的干净,大人敢待来也。(张千排衙上,云)喏!在衙人马平安。(正末上,云)老夫包拯。因为陈州一郡滥官污吏,损害黎民。奉圣人的命,着老夫考察官吏,安抚黎民,非轻易也呵。(唱)

【双调】【新水令】叩金銮亲奉帝王差,到陈州与民除害。威名连地震,杀气和霜来。手执升势剑令牌,哎!你个刘衙内且休怪。

(云)张千,将那刘得中一行人都与我拿将过来。(张千云)理会的。(做拿刘衙内、杨金吾并二斗子跪见科,云)当面。(正末云)您知罪么?(小衙内云)俺不知罪。(正末云)兀那厮,钦定的米价是多少银子粜一石来?(小衙内云)父亲说道钦定的价是十两一石。(正末云)钦定的价元是五两一石,你私自改做十两,又使八升小斗,加三大秤,你怎做的不知罪那?(唱)

【驻马听】你只要钱财,全不顾百姓每贫穷,一味的刻。今遭杻械,也是你五行福谢做了半生灾。只见他向前呵,如上吓魂台,往后呵,似入东洋海。投至的分尸在市街,我着你一灵儿先飞在青霄外。

(云)张千,南关去拿将那王粉莲,就连着紫金锤一齐解来。(张千云)理会的。(做拿王粉莲跪科,云)王粉莲当面。(正末云)兀那王粉莲,你认的我么?(王粉莲云)我不认的你。(正末唱)

【雁儿落】难道你王粉头直恁呆,偏不知包待制多谋策。你道是接仓官有大钱,怎么的见府尹无娇态?

(云)兀那王粉莲,这金锤是谁与你来?(王粉莲云)是杨金吾与我来。(正末云)张千,选大棒子将王粉莲去裩,决打三十者。(打科)(正末云)打了抢出去。(抢出科)(王粉莲下)(正末云)张千,将杨金吾采上前来。(做采杨全吾上科)(正末云)这金锤上有御书图号,你怎生与了王粉莲?(杨金吾云)大人可怜见,我不曾与他,我则当的几个烧饼儿吃哩。(正末云)张千,先拿出杨金吾去在市曹中枭首报来。(张千云)理会的。(正末唱)

【得胜令】呀,你只待钱眼水狠差排,今日个刀口上送尸骸。你犯了萧何律,难宽纵;便自有蒯通谋,怎救解。你死也休捱,则俺那势剑如风快;你死也应该,谁着你金锤当酒来。

(张千拿杨金吾杀科)(正末云)张千,拿过那小忄敝古来。(张千云)小忄敝古当面。(做拿小忄敝古跪科)(正末云)兀那厮,你父亲被那个打死了?(小忄敝古云)是这小衙内把紫金锤打死我父亲来。(正末云)张千,拿过刘得中来,就着小忄敝古也将那金锤将这厮打死者。(张千云)理会的。(正末唱)

【沽美酒】小衙内做事歹,小忄敝古且宁奈,也是他自结下冤仇怎得开。非咱忒煞,须偿还你这亲爷债。

【太平令】从来个人命事关连天大,怎容他杀生灵似虎如豺。紫金锤依然还在,也将来敲他脑袋。登时间肉拆血洒,受这般罪责,呀,才平定陈州一带。

(小忄敝古做打衙内科)(正末云)张千,打死了么?(张千云)打死了也。(正末云)张千,与我拿下小忄敝古者。(张千云)理会的。(张千做拿小忄敝古科)(外扮刘衙内赍赦书慌上,诗云)心忙来路远,事急出家门。小官刘衙内是也。我圣人根前说过,告了一纸赦书,则赦活的不赦死的,星夜到陈州救我两个孩儿。左右,留人者,有赦书在此,则赦活的,不赦死的。(正末云)张千,死了的是谁?(张千云)死了的是杨金吾、小衙内。(正末云)活的是谁?(张千云)是小忄敝古。(刘衙内云)呸!恰好赦别人也。(正末云)张千,放了小忄敝古者。(唱)

【殿前欢】猛听的叫赦书来,不由我不临风回首笑咍咍。想他父子每倚势挟权大,到今日也运蹇时衰。他指望着赦来时有处裁,怎知道赦未来,先杀坏,这一番颠倒把别人贷。也非是他人谋不善,总见的个天理明白。

(云)张千,将刘衙内拿下者,听老夫下断。(词云)为陈州亢旱不收,穷百姓四散飘流。刘衙内原非令器,杨金吾更是油头。奉敕旨陈州粜米,改官价擅自征收。紫金锤屈打良善,声冤处地惨天愁。范学士岂容奸蠹,奏君王不赦亡囚。今日个从公勘问,遣小忄敝手报亲仇。方才见无私王法,留传与万古千秋。

题目 范天章政府差官

正名 包待制陈州粜米

猜你喜欢
  第二十三出 随车·李渔
  第十四出 倩媒·李渔
  ◆黄处士镇成(秋声集)·顾嗣立
  道园遗稿卷六·虞集
  二集卷八十七·乾隆
  卷七·陈师道
  卷四 古體詩·王士祯
  卷一百二十九·陈思
  乾坤清气卷三·偶桓
  嵗时杂咏卷三十二·蒲积中
  录曲余谈·王国维
  卷四十四·郭元釪
  卷二十七·徐倬
  李嘉祐诗鉴赏·佚名
  湖上的悲剧·田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空谷先生俞远(豆亭集)·顾嗣立

    远字之近,江阴凤歌乡人。隐居教授,自号空谷,因称空谷先生。身癯神骨秀竦,目光烨烨,好着小冠,戴方山椶笠,衣白绮裘,俨然神仙中人。行出,一市尽惊。至正壬辰,乡寇窃发,所过残毁。乃筑土为室,啸歌其中,长吟短咏,语必惊人。如《龙门桐歌

  •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汪廷讷

    第二十一齣 阃命【风入松慢】〔外上〕装严早入九重城。初落残星。〔末〕侍中出纳天王命。犹难寝处安宁。〔淨〕北阙车声交集。东方曙色微明。〔外〕带剑趋朝星斗寒。〔末〕金璫玉佩惠文冠。〔淨〕翩翩联步登丹陛。〔

  • 卷149 ·佚名

    黎廷瑞 过干越宿熊氏澹园偕东采驾阁西玉国正二同年登羊角峰观天池访昌国 当年曲江燕,并醉西湖舟。 芳梦故依然,落花水空流。 今晨定何朝,联裾此夷犹。 暄风不惊波,小泊琵琶洲。 无人度新音,松声澹

  • 千百年眼卷十·张燧

    坡公远识 苏子瞻论周之东迁也,极言平王之失策,且历举春秋以来迁都弱国者为戒,纤毫不漏;而于晋之王导,惓惓致意焉。曾未数十年,而其应若响,与江左偏安者千古一辙也。异哉!特表而出之,见坡公远识,非拈弄笔墨者所可几也。 坡公学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七十八·佚名

    万历三十年十一月戊午朔礼部以吏部郎中倪斯蕙等与御史何淳之胡鹗等互争班次覆议国初之制专准品级永乐以后兼隆侍从隆庆初年本部题准事例科道自为一等列于部属之先自 皇上登极以来常朝班次四班先六科而吏部郎中等官接

  • 宣帝纪·房玄龄

    宣皇帝名懿,字仲达,河内温县孝敬里人。先祖是帝高陽的儿子重和黎,重和黎当时是掌火的官,他的子孙在唐尧、虞舜、夏、商几个朝代都是任这个官职。到了周代,以掌火的官做司马。周宣王时,任司马官职的程伯休父,因平定徐方有功,便

  • 穆宗本纪·张廷玉

    穆宗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朱载篨,明世宗第三子。其母为杜康妃。嘉靖十八年(1539)二月封为裕王,与庄敬太子、景恭王同一天受册封。不久,庄敬太子死去,世宗因裕王年长并且有才能,被定为皇位的继承人,然而,朝

  • 卷六 士昏礼第二·郑玄

    若舅姑既没,则妇入三月,乃奠菜。(没,终也。奠菜者,以篚祭菜也,盖用堇。)[疏]“若舅”至“奠菜”。○释曰:自此至“飨礼”,论舅姑没三月庙见之事。必三月者,三月一时天气变,妇道可以成之故也。此言“舅姑既没”者,若舅没姑存,则当时

  • 折诸原序·张尚瑗

    折诸原序世儒不知以传学为经学复不知以经传史之学为道问学之学而胥汨没锢蔽于制举训诂之中孔子删书断自唐虞尚书者记言之书实记事之书也春秋专于记事与诗书并列为经事具而道亦寓焉史起于两汉祖书与春秋之记事记言以期

  • 致蒋总司令书·太虚

    介公澄照:太虚至欧,本为宣扬三民主义所根据之中国民族文化精神及佛学。来日在巴黎东方博物馆演讲,听者六七百人,皆各国名人,由该院院长翻译,结果大生效力。昨今两日,其学者名流纷来访问,遂提出在欧洲或美洲设立一世界佛学院,以

  • 佛说诸法本经(出中阿含别翻)·佚名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听吾说诸法本。对曰唯然。世尊曰。若有外道异学有来问者。何谓法本。当答言。欲为诸法本。何谓习。更为习。何谓同趣。痛为同趣。何谓致有。念为

  • 观察诸法行经卷第三·佚名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先世勤相应品第二之二  尔时喜王菩萨摩诃萨。共三十千菩萨。闻如此等久后末世五十年正法破灭。泪出身动毛竖腋汗。即起于座。一肩整理上衣。右膝著地向佛合掌。共一咽喉而白佛言。世尊。我

  • 漆园指通卷之一·净挺

    云溪俍亭道人净挺 着豫章灯岩居士文德翼阅逍遥游庄子游方之外者也屈子远游未离于域内也故夫驰域外之观者则无往不适也自适己适而非适人之适者也。通云踏毗卢顶上行驾铁船入沧海。北溟有鱼(至)六月息者也。鱼耶鸟耶南

  • 卷第六·朝宗通忍

    嘉兴大藏经 朝宗禅师语录朝宗禅师语录卷第六侍者 行导 编普说吴江盛泽镇僧俗众等请至法轮庵升座普说师云达磨西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只者些子别无奇特后人鼓粥饭气谓之末后一句又谓之最初一句以至

  • 白云集·唐桂芳

    七卷。明唐桂芳(约1360前后在世)撰。唐桂芳,一名仲,字仲实,号白云,又号三峰,安徽歙县人,生卒年不详。少从洪焱祖学。弱冠为明道书院司训。元至正中,用荐授福建建宁路崇安县教谕。再任广东南雄路学正,以忧归。明太祖定安徽徽州

  • 艺术趣味·丰子恺

    丰子恺著。本书内容包括:对于全国美展的希望、从梅花说到美、从梅花说到艺术、艺术鉴赏的态度、新艺术、为什么学图画、美与同情、绘画之用、儿童画。

  • 二月·柔石

    中篇小说。柔石著。写于1929年11月。同年11月1日由上海春潮书局初版。小说以一九二六年前后中国社会一个普通小城镇——芙蓉镇为舞台,运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深沉感人的独白,清新浓郁的文笔,真实地塑造了当时几种不同类型的

  • 碧鸡漫志·王灼

    南宋王灼撰。灼字晦叔,号颐堂,又号小溪。遂宁(今四川成都)人。绍兴中曾为幕僚。当时作者隐居成都碧鸡坊妙胜院,因地取为书名。写成于绍兴十九年(1149)。是书以论述曲调源流为主,对研究词曲渊源和发展有重要价值。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