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建康集钞

叶梦得

赴建康过京口呈刘季高

客路重经黄鹄前,故人仍得暂留连。长枪大剑笑安用,白发苍颜空自怜。照野已惊横雉堞,蔽江行见下楼船。灞陵醉尉无人识,谩对云峰说去年。(时季高再新城上月观。)

送模归卞山并示僧宗义为余守西岩者三首

自我离山间,忽已两改月。饥人不忘食,未坐先已说。家僮挟书至,惊起慰愁绝。推寻到鸡犬,问讯穷曲折。此生岂多为,一壑万虑灭。可能复大错,更铸八州铁。【江东领八州。】汝归马蹄轻,初不恨触热。殷勤报松竹,吾岂成久别。

端居探幽奇,自谓略已遍。昨登西山巅,雄绝昔未见。溪湖莽吞吐,云物纷百变。乃知十年闲,尚或遗胜践。巢成辄弃去,我岂秋社燕。【自注:筑南山绝顶亭基,垂成而来。】为吾课童仆,开辟尽二面。莫言羊肠险,径小烦屡转。杖藜不用扶,吾脚犹尔健。

生长在山间,从公守蓬户。人言膏粱子,粗免污桓袴。官居无多恋,暂止复遽去。家法恐未传,此心良已素。义禅晚从我,似识此间趣。西岩郁嵚岑,久断俗子路。聊持山中节,为我主留务。封陲际湖海,云月皆所部。

健康旧俗贵重九上巳诸曹皆休务祀神登北山参议马君独不出携诗相过因言石林之胜次其韵

倦飞归鸟正思还,扣户聊分半日闲。胜事漫同谈栗里,佳时休笑负龙山。簿书已老无馀力,香火朝真有旧班。他日尚期能过我,试穷千嶂共追攀。

西斋初成廨中旧有太湖石数十株因植之庭下

万壑千岩不易求,壶中聊寄小瀛洲。稍看硉兀云峰出,便有檀栾桂树幽。绝境自知难遽忘,奇踪争怪独能留。山翁已老犹儿戏,漫拟伸眉一散愁。

与晁激仲夜话

外家文采到诸郎,凛凛词锋未可当。伴我何辞共戎马,怜君聊欲濯糟浆。【激仲以池州酒正从余辟。】残年落寞风尘际,永夜从容灯烛光。只恐扁舟吾欲去,病慵无意薄淮阳!

次韵再答激仲

生涯久许捕鱼郎,凫雁相追不乱行,但近陶庐存松径,不辞楚酒醉椒浆。交情老柏寒方见,妙语灵珠夜有光。回首渐知归路好,已看梅柳动初阳。

雨夜与模论中原旦起模与徐惇济宗游清凉览观形势嘉其有志因以勉之

千年石头城,突兀真虎踞。苍茫劫火馀,尚复留故处。大江转洪涛,腾踏不可御。空城寂寞潮,日暮独东去。登临欲吊古,俯视极千虑。吾儿勇过我,蓐食穿沮洳。谓言抚中原,未暇论割据。功名亦何人,我老聊自恕。它年报国心,或可借前箸。无为笑颓然,已饱安用饫。

怀西山

西山十亩强,高下略不齐。嵌空抱奇秀,上有凌云梯。架屋八九间,茅檐敢辞低。所欲面势好,老稚通扶携。密竹转径径,老松故成蹊。仲冬景气肃,碧草犹萋萋。仰视天宇大,四观渺回溪。徐行信足力,未畏成颠跻。周意各有适,孰云无町畦。平生几濡首,末路乃噬脐。不作巢幕燕,肯从触藩羝。胡为滥麾钺,坐听鸣鼓鼙?外物委虫臂,全生思马啼。可能三径草,归路老更迷。

山间每岁正月望夜梅花正开多与客饮花下今年郡廨独坐十四夜张旸叔晁激仲相过共话宣和间事慨然归不能寐因以写怀

山头野梅白玉花,月明弄影纷横斜。青天无云万峰立,下有三亩幽人家。年年春归不暇省,但扫雪径寻寒葩。老夫已忘少年事,灯火岂念更繁华。一杯起步遍空谷,破屋归卧暾朝霞。陪都复来亦何有,凛凛杀气浮高牙。重关深锁夜漏永,忽记昨梦翻长嗟。景龙门前一月会,金碗赐酒余雄夸。神州陆沉近归我,汉节方议通胡沙。天翻地覆那得料,忍复更听渔阳挝。

蔡子因相过留逾月

解作江山一月留,仲文儒雅更风流。欲知爵跃心能喜,正爱蝉连语不休。筑室君方论并舍,【自注:子因约同居霅上。】归山我已办扁舟。交亲四海今馀几,万事伤心付白头!

徐敦济书报尝过余石林

绕涧新添数百竿,故人书为报平安。似闻谡山风乡,正想阴阴夏簟寒。老去不能穷蠹简,归来便拟挂尘冠。一杯且觅林间约,莫枉山王废旧欢。

送沈传曜

卞峰摩青空,东望乌氏墩。岂忘宿舂粮,终愧一款门。邂逅此相遇,倾怀得徐论。人言解牛刀,要使当剧烦。未悟清庙器,朱弦列罍尊。我衰百虑息,但念三亩园。王师肃西征,万马先云屯。何力偿赐履,缅惭羡归轩。寄声舴艋舟,想见浮雁村。清冷尚可钓,无使霅水浑。

偶书为山亭二首

为山亭下小巑岏,只欠萧萧竹数竿。但遣飞流时漱玉,且将归思为翁宽。

微风似与洗庭除,石枕蛮藤不负予。八尺方床聊已足,可须仍要读残书。

次韵程伯禹赠宗室赵朝请

人物相望不并时,使君水鉴有真知。未论理窟倾三语,只斗诗坛自一奇。扰扰干戈犹战伐,纷纷簿领更喧卑。应须便作高轩过,好德何人佐我仪。

题晁公耄惠崇溪山

荒林翳宿莽,脱木寒无烟。不知三间茅,中有几醉眠。山远尚见雪,江空欲吞天。归舟定何许,沧波方渺然。

观化堂编校旧书

赫日真能永,微风亦自凉。故应便北户,何敢厌东墙。汲水聊为戏,翻书却未忙。平生闲与懒,并觉味兼长。

翰墨他生业,山林晚岁心。那知身已老,但觉意增深。捉尘谁能话,扶筇可细寻。晚来庭鹊喜,似恐有归音。

忆朱氏西涧

涧下流泉涧上松,清阴尽处有层峰。应知六月冰壶外,未许人间得暂逢。

忆向中流置竹床,万钱无处买清凉。只今路断无来客,自拨新醅醉几场。

再任后遣模归按视石林四首

岩石三年别,君恩未许归。从谁寻草径,为我款荆扉。旧绕山千叠,新添竹一围。故人如见问,端欲挂朝衣。

白发萱堂上,孩儿更共怀。弄孙那得见,将母竟难谐。已绝功名望,犹疑出处乖。此心终未稳,何处复安排?

插架环千轴,传家有旧书。展舒惭几案,凉曝阙庭除。破屋方悬溜,残编足蠹鱼。好须重检校,扃锁莫令疏。

细路穿南岭,新松几许长。毋庸驰马足,祗拟转羊肠。更作高亭好,初非乱石妨。两溪浑在眼,似欲见帆樯。

东园作草堂新成二首

官舍如何有草堂,野人熟处自难忘。池开月映千山迥,槛静风生六月凉。幽径也从穿别浦,小舟还似过横塘。深知幕府文书省,尽付甘眠亦未妨。

密覆荒茅已数重,中开别户更相容。苦无公事妨人乐,多有清闲借客慵。南浦潮平分剩水,【堂前池与潮水通。】北山路近得青松。【近栽北山松百本。】怪翁归意何能缓,新筑高台见卧龙。【园中旧不见山,因积土作台,遂见蒋山。】

徐敦立相过

茅斋一曲傍寒湾,邂逅终年伴我闲。契阔易惊成岁月,追寻空复对江山。暂留客枕听疏雨,【时久旱方得雨。】遥想吾庐掩旧关。落莫归心谁与话,坐谈聊为起衰颜。

同敦立游蒋山谒宝公塔王荆公墓晚过草堂寺周颙故宅也

我居在城府,再至俄二年。岂无山水心,可奈簿领缠。今晨偶乘兴,适此宾从贤。零雨洗骄阳,谷中听流泉。凭高快远览,正见江浮天。至人本无心,与我常周旋。谁云唤不应,汝意自不虔。【余自到镇,每雨旸祈宝公塔,未尝不应。】麦陇稍已滋,横水涨微连。佳城倚华表,拱木埋貂蝉。暮过草堂寺,借榻聊暂眠。不复闻怨鹤,荒茅但连延。归路践落日,群峰郁相先。回风送远响,虚里生晚烟。吾庐怅何许,东望良慨然。

用前韵送敦立

畏作亲友别,况复非中年。身如三眠蚕,已老翻自缠。朅来守江关,从事宁独贤。经年两大入,爟火通甘泉。石林岂壶中,亦自有一天。采薇敢言勤,谁与歌劳旋。上书苦祈哀,倾写志已虔。坐怀北山岩,未见西溪涟。人言抟风鹏,不及翳叶蝉。共搀携手客,可忘曲肱眠,首鼠信秃翁,胡为尚迁延。子来幸暖热,愧我一饭先。清诗似鸣玉,想见蓝田烟。索去何乃遽,临分重依然。

为山亭晚卧

瘦石聊吾伴,遥山更尔瞻。泉声分寂历,草色借廉纤。玉粒时能饱,霜毛日更添。平生疏懒意,况与病相兼。

戏方仁声四绝句

戏弄扁舟泊宅村,却寻三径筑茅墩。云边此意真谁解,剩作新诗与细论。

水槛新开似浣花,傍溪须更作浮槎。祇应屡费王宏酒,时要清樽对落霞。

不惜囊钱信手空,荒田却拟望年丰。天公可是怜风月,判遣诗人一例穷。

卢橘杨梅已及时,我归先自在前期。平生不作宣明面,浪愧将军建鼓旗。

【仁声旧居城东泊宅村,张志和常所游也。今徙西溪,作云茅庵,因东岗为小亭,号茅墩。欲傍溪开水槛,久无资。会郡守有馈之酒五十壶,不敢饮,亟易之,乃克成。有田数十亩,常苦下潦。余居石林,与云茅南北正相望,故及之云。】

猜你喜欢
  ●卷四·潘德舆
  第廿八出 逼婚·李渔
  第三场·老舍
  第十二出 惊破·陆采
  第三折·萧德祥
  卷十四·杜文澜
  谭献·龙榆生
  五言巻二十一·洪迈
  卷二十二·乾隆
  卷二十·沈德潜
  卷三·佚名
  屏山集补钞·吴之振
  卷二百四十八·陈廷敬
  吴激词作鉴赏·佚名
  十二集 一卷·钱德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渔洋诗话卷下·王士祯

      宗人苹字秋史歴城人康熈丙戌进士诗有别才有句云乱泉声里才通屐黄叶林间自著书又黄叶下时牛背晚青山缺处酒人行寄余云得名自公始失路复谁怜时人亦呼为王黄叶  汉阳宗人戬字孟谷少游岳麓题诗云不借直踏寒烟里麝香

  • 第五出 争继·李渔

    〖满庭芳〗(外便服上)天道无知,如聋似瞽,善人后嗣全无。鸷同枭鸟,偏自拥多雏。(老旦上)索性无儿何碍,最伤情是活把人屠。悲恸处有声无泪,肠眼尽皆枯。(外)老夫姓尹名厚,别号小楼,湖广郧阳人也。祖上以防边靖难之功,世授锦衣卫千户,老

  • 卷五·宋·蒋一葵

    治平中,英宗患历代史繁,令司马光编进君臣事迹,光请置局辟官,与刘、刘恕、范祖禹及子康编集,神宗赐名《资治通鉴》,会光出知永兴军,以衰病乞闲,乃差判西京留司御史台及提举崇福宫,前后六任,听以书局自随,历十九年成书。元初,光

  • 卷十九·吕本中

    钦定四库全书 东莱诗集卷十九    宋 吕本中 撰次曾宏甫九日韵 僧园晓色散栖鵶强起新诗整复斜正想故人披宿雾忽蒙佳句洗昏花旧游往往违心事老病昏昏漫岁华辜负重阳一尊酒且来占雨又朝霞 九日赠曾宏甫二絶 荼花

  • 御选元诗卷五十二·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五十二七言律诗十吕思诚桂林八景【録二首】尧山冬雪尧山絶秀岭南天雪压林峦飘素烟高倚暮云屏掩翠半消晴日玉开田驿梅逢腊岩前发羽檄冲寒徼外传何日楼头闲拄笏两堦舞罢对琼筵西峰晩照西风吹向桂

  • 列传第七 李德林子百药·魏徵

    李德林,字公辅,博陵安平人也。祖寿,湖州户曹从事。父敬族,历太学博士、镇远将军。魏孝静帝时 ,命当世通人正定文籍,以为内校书,别在直閤省。德林幼聪敏,年数岁,诵左思《蜀都赋》,十余日便度。高隆之见而嗟叹,遍告朝士,云:“若假其

  • 卷八十七·毕沅

      ◎宋纪八十七 ∷起重光大荒落正月,尽玄黓敦牂闰六月,凡一年有奇。   ○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讳信,神宗第十一子,母曰钦慈皇后陈氏,元丰五年十月丁巳,生于宫中;明年正月,赐名;十月,授镇宁军节度

  • 第二十二回 案情毕现几达千言 宿将暴亡又弱一个·蔡东藩

      却说凶手武士英,自从西捕房移交后,未经华官审讯,遽尔身死,这是何故?相传武士英羁押捕房,自服磷寸,即自来火柴头。因致毒发身亡,当由程都督应民政长等,派遣西医,会同检察厅所派西医,共计四人,剖验尸身,确系服毒自尽。看官试想!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八·纪昀

    礼略 【八】凶礼○凶礼大丧及山陵制丧期天子吊大臣服天子为大臣及诸亲举哀诸侯及公卿大夫为天子服皇太后长公主及三夫人以下为天子服挽歌季孝为举主服郡县吏为守令服师弟子相为服朋友相为服△大丧及山陵制(臣)等谨按郑

  • 两汉笔记卷四·钱时

    宋 钱时 撰武帝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上亲防问以古今治道广川董仲舒对曰事在彊勉而已矣彊勉学问则闻见博而知益明彊勉行道则徳日起而大有功此皆可使还至而立有效者也诗曰夙夜匪懈书云懋哉懋哉皆彊

  • 陆质传·刘昫

    陆质,吴郡人,本名为淳,避宪宗的名讳而改。陆质善长经学,尤其《春秋》的研究造诣极深,年轻时师事赵匡,赵匡则是从师于啖助,助与匡都是优异的儒学家,陆质继承了他们的学问,因此而知名。陈少游镇守扬州时,喜爱他的才学,征召邀请为从

  • 晋出帝本纪·欧阳修

    出帝的父亲敬儒是高祖的兄长,是唐庄宗的骑将,早逝,高祖把他的儿子重贵当自己的儿子。高祖有六子,五个儿子早死,重睿年幼,所以重贵即位。重贵年少而谨慎忠厚,善于骑射,高祖使博士王震教以《礼记》,学了很久,还不能通晓大义,他对王

  • 卷一百十二·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寿盛典卷一百十二歌颂【三十二】万夀徵阐篇【谨序】翰林院编修【臣】卢?溥皇上御宇之五十有五年岁在上章奄茂恭届八旬万夀圣节翕祜融庥腾懽?恺仰惟皇帝陛下诞膺昊天眷畀者厚寅承敛锡褒大泽於天下蠲

  • 卷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十三钱币考【一】【臣】等谨按自上古刀布之用一变为九府圜法厥後轻重代殊而肉好之式未之有易於以权百物之贵贱通农末之有无钱之所关诚钜矣顾利之

  • 经济文衡前集卷三·佚名

    宋 滕珙 撰两仪四象类论两仪四象之义答程可久【逈】此段谓以两仪为乾坤初爻四象为初二相错而成之説未莹两仪四象之説闽中前辈尝有为此説者鄙意亦窃谓然初未敢自信也今得来示斯判然矣但谓两仪为乾坤之初爻谓四象为乾

  • 大乘宝要义论 第七卷·佚名

    大乘宝要义论 第七卷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如华严经云。大毗卢遮那解脱吉祥世界中。普遍智焰功德幢王如来。建立无量有情住声闻地。无量有情成熟缘觉菩提。无量有情成熟

  • 太上说中斗大魁掌算伏魔神咒经·佚名

    经名:太上说中斗大魁掌算伏魔神儿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宋元。假托太上老君说诵经伏魔之事。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老君劝人旦暮诵经,急呼天师、真人、金童、玉女、天丁、力士、将军、金刚、龙王和雷

  • 眼科秘诀·佚名

    托名孙思邀所著的《眼科秘诀》是清康熙年间《眼科阐微》作者马云丛所极力推崇的一本眼科专书。作者与成书年代有待今后考证。此书对中医眼科在理论上谈得不多,主要是传授眼科疾病的内服方药与外点眼药等外治法,内容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