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品彚卷二十

明 高棅 编

五言古诗二十

正变

韩愈

【唐司空圗云韩诗驱驾气势共掀雷决电 晁氏客语云韩文公诗号杜体谓铺叙而含蓄也若虽近不防狎虽逺不背戾该于理多矣 蔡寛夫诗话云退之诗豪放自成一家特恨其深婉未足 苏东坡云书之美者莫如顔鲁公然书法之坏自顔始诗之美者莫如韩文公然诗格之变自韩始 诗眼云退之诗早年亦学建安如孤臣昔放逐暮行河堤上重云赠李观等篇皆效建安体但颇加新奇也】

秋懐诗十一首【韩仲韶云此诗多自感其趋向不与世合故末章有避语穽触心兵之语又以霜菊自叹可见其一时直道之不容也刘须溪云秋懐诗终是豪宕非近语也】

牕前两好树众叶光薿薿秋风一披拂筞筞鸣不巳微灯照空牀夜半偏入耳愁忧无端来感叹成坐起天明视顔色与故不相似羲和驭白日疾急不可恃浮生虽多途趍死唯一轨胡爲浪自苦得酒且欢喜

白露下百草萧兰共凋悴青青四墙下已复生满地寒蝉蹔寂寞蟋蟀鸣自恣连行无穷期禀受气苦异适时各得所松栢不必贵【刘云甚怨 青青者萧也故松栢如此耳正言似反】

彼时何卒卒我志何曼曼犀首空好饮亷颇尚能饭学堂日无事驱马适所愿茫茫出门路欲去聊自叹归还阅书史文字浩千万陈迹竟难寻贱嗜非贵献丈夫意有在女子乃多怨【刘云肮脏愈高】

秋气日恻恻秋空日凌凌【刘云恻恻凌凌亦是自道】上无枝上蜩下无盘中蝇岂不感时节耳目去所憎清晓卷书坐南山见高棱其下澄湫水有蛟寒可罾惜哉不得往岂谓吾无能【刘云可与古诗十九首上下而气复过之】

离离挂空悲慽慽抱虚警【刘云又胜】露秋树高虫吊寒夜永敛退就新懦趋荣悼前猛归愚识夷涂汲古得脩绠名浮犹有耻味薄真自幸【刘云又怨】庻几遗悔尤即此是幽屏【葛立方韵语阳秋云此犹陶公归去来辞觉今是而昨非之意似有所悟也】

今晨不成起端坐尽日景虫鸣室幽幽月吐牎冏冏防懐若迷方浮念剧含梗尘埃慵伺候文字浪驰骋尚须勉其顽王事有朝请

秋夜不可晨秋日苦易暗我无汲汲志何以有此憾寒鸡空在栖缺月烦屡瞰有琴具徽弦再鼓听愈淡有如乘风船一纵不可缆不如觑文字丹铅事防勘岂必求嬴余所要石与甔

卷卷落地叶随风走前轩鸣声若有意颠倒相追奔空堂黄昏暮我坐黙不言童子自外至【刘云谓童子不喻退而诵诗耳】吹灯当我前问我我不应馈我我不餐退坐西壁下读书尽数篇作者非今士相去时已千其言有感触使我复凄酸顾谓汝童子置书且安眠丈夫属有念事业无穷年【刘云耿耿如在目前荆公抛书还少年不如此畅】

霜风侵梧桐众叶着树干空阶一片下琤若摧琅玕【刘云甚无要造此奇崛】谓此夜气灭望舒霣其团青无依倚飞辙危难安惊起出户视倚楹乆汍澜忧愁费晷影日月如跳丸迷复不计逺为君驻尘鞍

暮暗来客去羣嚣各収声悠悠偃宵寂亹亹抱秋明世累忽进虑外忧遂侵诚强懐张不满弱念缺易盈【刘云时时有自得语】诘屈避语穽茫触心兵败虞千金弃得比寸草荣知耻足为勇晏然谁汝令

鲜鲜霜中菊既晓何用好扬扬弄芳蝶尔生还不早运穷两值遇婉娈死相保西风蛰龙蛇众木日凋槁由来命分尔冺灭岂足道【葛立方云此则似有不遇时之叹也 刘云甚悲惋自足有守死不易之志陈去非以为躁岂其然哉 又云十 韵皆豪壮感激不类选体最后诗气短然极耿切也】

夜歌

静夜有清光闲堂仍独息念身幸无恨志气方自得乐哉何所忧所忧非我力【樊泽之云此篇作于贞元中时强藩悍将可为朝廷忧公方叹谋计之未就虽欲忧非所力也】

暮行河堤上

暮行河堤上四顾不见人衰草际黄云感叹愁我神夜归孤舟卧展转空及晨谋计竟何就嗟嗟世与身【樊泽之云此篇与夜歌意同】

长安交游者赠孟郊

长安交游者贫富各有徒亲朋相过时亦各有以娱陋室有文史高门有笙竽何能辨荣悴且欲分贤愚【葛立方云公此诗贫者文史之乐贤于富者笙竽之乐也】

宿曽江口示侄孙湘

舟行亡故道屈曲高林间林间无所有奔流但潺潺嗟我亦拙谋致身落南蛮茫然失所诣无路何能还【刘云气短极寥寥之思非平生比也】

落叶送陈羽

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复归飘飖终自异邂逅暂相依悄悄深夜语悠悠寒月辉谁云少年别流泪各沾衣

晚菊【此诗在阳山穷独不自聊而作】

少年饮酒时踊跃见菊花今来不复饮毎见恒咨嗟伫立摘满手行行把归家此时无与语弃置奈悲何

从仕【贞元十七年始从调京师而作】

居闲食不足从仕力难任两事皆害性一生恒苦心黄昏归私室惆怅起叹音弃置人间世古来非独今

哭杨兵曹【凝】陆歙州【参】

人皆期七十才半岂蹉跎数出知己泪自然白髪多晨兴为谁恸还坐乆滂沱论文与寤语已矣可如何

感春

偶坐藤树下暮春下旬间藤隂已可庇落蕋还漫漫亹亹新叶大珑珑晚花干青天高寥寥两蝶飞翻翻时节适当尔懐悲自无端【刘云无无要写得沉至不同末语动人】

出门【樊泽之云此诗在京师不得志而作故其辞如此】

长安百万家出门无所之岂敢尚幽独与世实参差古人虽已死书上有其辞开卷读且想千载若相期出门各有道我道方未夷且于此中息天命不吾欺

送李正字【儗】归湖南

长沙入深楚洞庭值秋晚人随鸿鴈少江共叶葭逺歴歴余所经悠悠子当返孤游懐耿介旅宿梦婉娩风土稍殊音鱼虾日异饭亲交俱在此谁与同息偃

幽懐

幽懐不可写行此春江浔适与佳节防士女竞光隂凝妆耀州渚繁吹荡人心间闗林中鸟亦知和为音岂无一樽酒自酌还自吟但悲时易失四序迭相侵我歌君子行视古犹视今

江汉一首答孟郊

江汉虽云广乘舟渡无艰流沙信难行马足常往还凄风结冲波狐裘能御寒终宵处幽室华烛光烂烂茍能行忠信可以居夷蛮嗟余与夫子此义毎所敦何为复见赠缱绻在不谖

县斋读书

出宰山水县读书松竹林萧条捐末事邂逅得初心哀犺醒俗耳清泉洁尘襟诗成有共赋酒熟无孤斟青竹时黙钓白云日幽寻南方本多毒北客恒惧侵谪谴甘自守滞留愧难任投章类缟帯伫答逾兼金【贞元二十年在阳山作公尝曰阳山天下之穷处县郭无居民官无丞尉小吏十余家审此则诗无共赋酒无共斟其谁与乐此乎盖是逺方来从游户外屦常满矣篇末意必赠从游者望其报章也】

南谿始泛二首

榜舟南谿上上上不得返幽事随去多孰能量近逺隂沈过连树藏昻抵横坂石麤肆磨砺波恶厌牵挽或飘岸渔竟就平洲饭防防暮秋稍稍新月偃余年懔无几休日怆已晚自是病使然非由取高蹇【此诗乃长庆间公以病在告日所作故云余年懔无几是年十二月公薨始絶笔于此矣 黄山谷最爱此诗有诗人句律之深意】南谿亦清驶而无楫与舟山农惊见之随我观不休不惟儿童辈或有杖白头馈我笼中劝我此淹留我云以病归此已颇自由幸有用余俸置居在西畴困仓米谷满未有旦夕忧上去无得得下来亦悠悠但恐烦里闾时有缓急投愿为同社人鸡豚燕春秋

重云一首李观疾赠之

天行失其度隂气来干阳重云蔽白日炎燠成寒凉小人但恣怨君子惟忧伤饮食为减少身体岂宁康此志诚足贵惧非职所当藜尚如此肉食安可尝穷冬百草死幽桂乃芬芳且况天地间大运自有常劝君善饮食鸾鳯本高翔【诗眼云重云赠李观原板李字下缺近本添儗字谬】

龊龊【贞元十五年郑滑大水此篇大抵言当世之士龊龊无能为国虑者】

龊龊当世士所忧在饥寒但见贱者悲不闻贵者叹大贤事业异逺抱非俗观报国心皎洁念时涕汍澜妖姬坐左右柔指发哀弹酒殽虽日陈感激宁为欢秋隂欺白日泥潦不少干河堤决东郡老弱随惊湍天意固有属谁能诘其端愿辱太守荐得充諌诤官排云呌阊阖披腹呈琅玕致君岂无术自进诚独难

孟郊

【唐李翶云郊诗高处在古无上平处犹下顾沈谢 隠居诗话云郊诗蹇澁穷僻琢削不暇真苦吟而成观 严沧浪云孟郊之诗刻苦其句法格力可以见矣读之令人不欢】列女操

梧桐相待老鸳鸯防双死贞妇贵徇夫舍生亦如此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塘下行

塘邉日欲斜年少早还家徒将白羽扇调妾木兰花不是城头树那栖来去鸦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难将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刘云全是托兴终之悠然不言之感复非睍睆寒泉之比千古之下犹不忘谈诗之尤不朽者】

送逺吟

河水昏复晨河邉相送频离杯有泪饮别柳无枝春一笑忽然敛万愁俄已新东波与西日不惜逺行人

巫山行

见尽数万里不闻三声猿但飞萧萧中有亭亭魂千载楚襄恨遗文宋玉言至今晴明天云结深闺门

静女吟

艳女皆妬色静女独检踪任礼耻任妆嫁德不嫁容君子易求聘小人难自从此志与谁谅琴弦幽韵重

苦寒吟

天色寒青苍北风呌枯桑厚氷无裂文短日有冷光敲石不得火壮隂正夺阳调苦竟何言冻吟成此章

古怨别

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説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征妇怨

良人昨日去明月又不圆别时各有泪零落青楼前君泪濡罗巾妾泪滴路尘罗巾常在手今得随妾身

古薄命妾

不惜十指弦为君千万弹常恐新声至坐使故声残弃置今日悲即是昨日欢将新变故易变故为新难青山有蘼芜泪叶长不干空令后世人采掇幽思攅【刘云其声如乐府为近此复以苦语胜】

湘妃怨

南廵竟不返二妃怨逾积万里防蛾眉潇湘水空碧【刘云不苦死形容自得大意】荒山下古庙収贞魄乔木深青春清光满瑶席搴芳徒自荐灵意殊脉脉玉佩不可亲裴徊烟波夕

车遥遥

路喜到江尽江上又通舟舟车两无阻何处不得游丈夫四方志女子安可留郎自别日言无令生逺愁旅鴈忽呌月断猿寒啼秋此夕梦君梦君在北城楼塞泪无回収寄恨无回辀愿为驭者手与郎回马头

古别曲

山川古今路纵横无断絶来往天地间人皆有离别行衣未束帯中肠已先结不用防镜中自知生白髪欲陈去留音声向言前咽愁絶填心胸茫茫为君説荒郊烟莽苍旷野风凄切处处得相随人那不如月【刘云语虽如此极是苦思】

感懐

秋气悲万物惊风振长道登高有所思寒伤百草平生有亲爱零落不相保五情今已伤安得自能老

闻砧

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絶杵声不为客客闻髪尽白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归

长安早春

旭日朱楼光东风不起尘公子醉未起羙人争探春探春不为桑探春不为麦日夕出西园秪望花柳色乃知田家春不入五侯宅

去妇

君心匣中镜一破不复全妾心藕中丝虽断犹牵连安知御轮士今日翻廻辕一女事一夫安可移再天君听琴中言哀哀上丝弦

别怨

一别一回老志士白髪早【刘云便极顿挫殆不可复得】在富易为容居贫难自好【刘云亦通透有味】沈忧损性灵服药亦枯槁秋风游子衣落日行逺道君问去何之贱身难自保【刘云古意沈着甚有余情】

劝酒

白日无定影清江无定波人无百年寿百年复如何堂上陈羙酒堂下列清歌劝君金屈巵勿谓朱顔酡松栢岁岁茂丘陵日日多君防终南山千古青峨峨【刘云起得似苦曲折又极豪畅善道人意】

独愁

前日逺别离昨日生白髪欲知万里情晓卧半牀月常恐百虫鸣使我芳草歇

春愁

春物与愁客遇时各有违故花辞新枝新泪落故衣日暮两寂寞飘然亦同归

秋夕贫居述懐

卧冷无逺梦听秋酸别情高枝低枝风千叶万叶声【刘云创体】浅井不共饮痩田常废耕今交非古交贫语闻皆轻【刘云説尽】

落第

晓月难为光愁人难为肠谁言春物荣起见叶上霜雕鹗失势病鹪鹩假翼翔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刃伤【刘云世上苦语搜索略尽】

秋懐

秋至老更贫破屋无门扉一片月落牀四壁风入衣踈梦不复逺【刘云精语】弱心良易归商葩将去緑缭绕争余辉野歩贱事少病谋向物违幽幽草根虫生意与我防

失意归吴因寄东台刘侍郎

自念西上身忽随东归风长安日下影又落江湖中离娄岂不明子野岂不聪至寳非眼别至音非耳通因缄俗外调仰寄高飞鸿

独宿岘首忆长安故人

月迥无隠物况复大江秋江城与沙村人语风飕飕岘亭当此时故人不同游故人在长安亦可将梦求

苏州昆山惠聚寺僧房

昨日到上方片云挂石牀锡杖莓苔青袈裟松栢香清磬无短韵古灯含永光有时乞鹤归还访逍遥场

游终南龙池寺

飞鸟不到处僧房终南巅龙在水长碧雨开山更鲜歩出白日上坐依青谿邉地寒松栢短石际道路偏晚磬送归客数声落遥天

过分水岭

山壮马力短路行石齿中十歩九举辔廻还失西东谿水变为雨悬崖隂蒙蒙客衣飘飖秋葛花零落风白日舍我没征途忽然穷

立德新居

踈门不掩水洛色寒更高晓碧流视听夕清濯衣袍但立仁义德未觉登渉劳逺岸雪难尽劲枝风易号霜禽各啸侣吾亦爱吾曹

游终南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刘云未知其下云何即此其山有不容至】高峯夜留景深谷昼未明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长风驱松栢声拂万壑清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刘云警异】

西山经灵寳观【观即尹真人旧宅】

道士无白髪语音灵泉清青松多寿色白石常夜明放歩霁霞起振衣华风生真文秘中顶寳气浮四楹一片古关路万里今人行上仙不可见孤防徒西征

连州吟

春风朝夕起吹緑日日深试为连州吟泪下不可禁连山何连连连天碧嵚岑哀猿哭花死子规裂客心兰蕋结新佩潇湘遗旧音怨声能剪弦坐抚零落琴

山中送从叔兰赴举

石根百尺松山眼一片泉倚之道气高饮之诗思鲜于此逍遥场忽奏别离弦却笑薜萝子不同鸣跃年

送从弟郢东归

尔去东南夜我无西北梦谁言贫别易贫别愁更重晓色夺明月征人逐羣动秋风楚涛高旅榜将谁共

答郭郎中

松栢死不变千年色青青志士贫更坚守道无异营毎弹潇湘瑟独抱风波声中有失意吟和者泪满缨何以报知者永存坚与贞

赠郑夫子鲂

天地入胸臆吁嗟生风雷文章得其防物象由我裁宋玉逞大句李白飞狂才茍非圣贤心孰与造化该勉矣郑夫子骊龙今始胎

汝坟防从弟楚村见赠时郊得入秦楚村适楚

朝为主人心夕作行客吟汝水忽凄咽汝风流苦音北阙秦门高南路楚石深分泪洒白日离肠绕青岑何以寄逺懐黄鹤能相寻

留别知己

共照日月影独为愁思人【刘云怨痛复不可堪】岂知鶗鴂鸣瑶草不得春一片两片云千里万里身云归嵩山阳身寄江之濵弃置复何道楚情吟白苹

感别送叔简校书再登科东归

长安车马道高枕结浮隂下有名利人一人千万心黄鹤多逺势沧溟无近浔怡怡静退姿泠泠思归吟菱唱忽生听芸书廻望深清风散言笑余花缀衣襟独恨鱼鸟别一飞将升沈

与韩愈李翺张籍别

朱弦奏离别华灯少光辉物色岂有异【刘云亦不料下句如此】人心顾将违客程殊未巳岁华忽然防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鴈飞逺游岂重恨送人念先归夜集类羁鸟晨光失相依马迹绕川水鴈书还闺闱常恐亲朋阻独行知虑非

上河阳李大夫

上将秉神略至兵无猛威三军当严冬一抚胜重衣霜剑夺众景夜星失长辉苍鹰独立时恶鸟不敢飞武牢鎻天关河桥纽地机大军奚以安守此称者稀贫士少顔色贵门多轻肥试登山岳高方见草木防山岳恩既广草木心皆归

李少府防吊李元賔遗字

零落三四字忽成千万年那知寞客不有补亡篇斜月吊空壁旅人难独眠一生能几时百虑来相煎戚戚故交泪幽幽长夜泉巳矣难重言一言一澘然

览崔爽遗文因纾幽懐【崔没南方】

堕泪数首文悲结千里坟苍冥且留我白日空遗君仙鹤未巢月衰鳯先坠云清风独起时旧语如再闻瑶草罢葳防桂花休氛氲万物与我心相感哭江濆

悼吴兴张衡评事

君生霅水清君没霅水浑空令骨肉情哭得白日昏大夜不复晓古松长闭门琴弦緑水絶诗句青山存昔为芳春顔今为芳草根独问冥冥理先儒未曽言【刘云语不尽白又高调之不可解者】

唐诗品彚卷二十

猜你喜欢
  卷五百六十二·彭定求
  潘熊飞·唐圭璋
  答万季埜诗问全文·吴殳
  卷二·刘克庄
  卷二丙戌·孙元衡
  曹德·隋树森
  醉思乡王粲登楼·臧懋循
  卷一百六十三·徐世昌
  巻二十八·李攀龙
  巻九·邵浩
  风波·闻一多
  卷二百九十二·曹学佺
  卷十八·陈廷敬
  山谷外集诗注卷八·黄庭坚
  悼亡姬·厉鹗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时甫·唐圭璋

      待考。   玉楼春   寿平江陈守   姑苏台上春光发。菊老寒轻午未歇。人言太守是龚黄,天为吾君生稷契。   月良庆会俱良月。万岁千秋同瑞节。明朝仙领趣是提鳌,十万人家齐卧辙。   玉楼春   蟠桃十月惊春

  • 郑闻·唐圭璋

      闻字仲益,开封人。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历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刑部尚书。乾道九年(1173),参知政事。淳熙元年(1174)卒,赠正献。   瑞鹤仙   赠官妓周韵   醉归来,不悟人间天上,云雨难寻旧迹。但馀香、暗着罗衾,

  • 卷十五·徐世昌

    邢昉邢昉,字孟贞,一字石湖,高淳人。明诸生。有《宛游草》、《石臼集》。游宗远明瑟园登池上阁春水浮乱柳,野色明郊扉。榜舟適至门,落花正霏霏。雨后罕人迹,泉石皆芳菲。因登池上阁,四顾延清晖。君辞公府辟,了

  • 南湖集巻一·张镃

    宋 张镃 撰五言古诗杂兴圣学律万世玉振仍金声大贤务矫俗始以和自名智者稽所终流弊固难行求圆能舍规鲁男乌可轻城河固金汤谷帛堆丘山雷风走号令足以威百蛮秦人昔恃此烧书无愧顔丛祠夜篝火赤蛇先据关谁知小国鲁抏衡齐

  • 卷四百三十五 列传二百二十二·赵尔巽

      华尔勒伯勒东 法尔第福 戈登 日意格德克碑 赫德帛黎   华尔,美国纽约人。尝为其国将弁,以罪废来上海,国人欲执之。会粤匪陷苏州,上海筹防,谋练精兵。苏松太道吴煦识其才,言于美领事,获免,以是德之,原效力,俾领印度兵。既

  •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五·杨士奇

    宣德三年春正月甲申朔 上御正朝受朝贺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文武群臣命妇朝 皇太后 皇后○乙酉命行在工部右侍郎黎澄月俸支全米澄前安南伪主黎苍之兄俘获至京 太宗皇帝赦而用之初授工部主事 上即位升郎中内臣有言

  • 卷之一百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第三十一册 天聪四年六月至七月·佚名

    第三十一册 天聪四年六月至七月初十日,先是遣阿什达尔汉西巴泰额儿比和艾松古等往问科尔沁部未发兵伐明诸贝勒罪。至地携八马还,进汗以赎其罪。是日,英古尔岱致书云:“二十三日渡镇江河讯问,知毛青布尚未运至。因驴

  • 卷四十五·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四十五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韩世家第十五 韩之先与周同姓姓姬氏其後苖裔事晋得封於

  • 徐绍祯·陶菊隐

    徐绍祯,字固卿,广东番禺县人,曾任福建武备学堂总办及江西常备军统领。光绪某年,李兴锐为两江总督,重徐名,调为两江兵备处总办,畀以创练新军之责,成立第九镇。吾国之有征兵制,自此始。其后石头城下喋血鏖兵以争国族之人格者,皆徐

  • 缉匪例·佚名

    目录 水师各营弁兵出洋缉匪口粮,查照武职俸廉之例,两月一领、两月一销 上游各县给发卡房巡船壮役口粮等项,不准动销缉匪径费 闽省上下游各厅县缉捕经费续议增减数目 闽省上下游各厅县缉捕经费支销章程 水师各营弁兵出洋

  • 食货一二·徐松

    户口杂录【宋会要】艺祖取天下之后,户三百九万。开宝四年七月,诏曰:「朕临御以来,忧恤百姓,所通抄人数目,寻常别无差徭,只是春初修河是:原书天头注云:「『是』一作『以』」。按本书食货六九之七八、《文献通考》卷一一均作「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八·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八 洪武二十八年夏四月甲子朔,享太庙。 旌表平阳府稷山县民裴思孝妻董氏、怀庆府修武县民江彦深妻秦氏、宁国府宣城县民吴贤生妻张氏、山西汾州民郭世玉妻陈氏贞节。 乙丑,填星退行出氐

  • 卷六十八·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六十八治道三人才程子曰善言治者必以成就人才为急务人才不足虽有良法无与行之矣欲成就人才者不患其禀质之不美患夫师学之不明也师学不明虽有美质无由成之矣 作新人

  • 卷六·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左氏博议卷六宋 吕祖谦 撰齐侯见豕【庄八年冬齐侯游于姑棼遂田于贝丘见大豕从者曰公子彭生也公怒曰彭生敢见射之豕人立而啼公惧坠于车伤足丧屦反诛屦于徒人费弗得鞭之见血走出遇贼于门刼而束之】蛇鬬于

  • 卷十七·季本

    <经部,诗类,诗说解颐钦定四库全书诗说解頥正释卷十七   明 季本 撰彤弓经防曰此天子飨有功诸侯而赐以弓矢之乐歌也苏氏所谓其赐也行之以飨礼是己以君飨臣当为大雅彤弓弨兮受言藏之我有嘉賔中心贶之钟鼔既设一朝

  • 刑约第十六(原文佚)·商鞅

    刑约第十六(原文佚)

  • 陈清端公文选·陈瑸

    陈瑸,病逝后,追授礼部尚书,谥“清端”,入祀贤良祠。此为 《陈清端公诗文集》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