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礼记解义卷十八

月令

孟夏之月日在毕昏翼中旦婺女中

此言四月之日躔中星也夏大也取阳气发越万物长养之意毕翼婺女皆星名三春之後火德乘令於时为夏孟夏为建已之月日月交会於毕是为实沈申之次也昏则翼星在南方之中旦则女星在南方之中

其日内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其音徵律中中吕其数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竈祭先肺

此言孟夏时令所属也祝融火官杜预云祝融明貌夏王在火所属之干为丙丁丙炳也丁成也万物炳然着见而强大也其帝则为炎帝其神则为祝融其虫则为羽南为朱鸟火属也其音则为徵徵以为事夏气和则徵声调气至律应则中中吕中吕者无射

所生三分益一长六寸有奇已律也其数则七地二生火天七成之举成数也其味则为苦惟火炎上炎上作苦其臭则焦物以火化故其气为焦也其祀竈火之养人者也当祭而先用肺肺於藏为金金尅於火故也案郑注引易大传曰齐乎巽相见乎离离象为火火之为言化也阳气用事则万物变化书所谓南讹是也

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

此言已月之候也蝼蝈蛙也王瓜本草作菝葜谓之瓜者其根似也蝼蝈至是而鸣隂伏者乘阳而出也蚯蚓亦於是乎出隂屈者乘阳而伸也王瓜色赤於是乎生感於火之色也苦菜味苦於是乎秀化於火之味也

天子居明堂左个乘朱路驾赤駵载赤旗衣朱衣服赤玉食菽与鸡其器高以粗

此言人君顺孟夏所宜之事也色深为朱浅为赤駵马名粗犹大也夏为离明之象位处於南天子於是居明堂左个南堂之东偏也所乘则为朱路驾以赤駵载以赤旗衣以朱衣服以赤玉食为菽与鸡而其器则高以粗象万物之盛长也

是月也以立夏先立夏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夏盛德在火天子乃齐立夏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於南郊还反行赏封诸侯庆赐遂行无不欣说

此言天子迎夏及行赏之事也是月立夏大史於先三日告之天子曰某日立夏木气既谢火德方伸时序一更不敢不告天子乃齐戒於立夏之日亲帅三公九卿大夫至於南郊夏主已午未其位在南故於是乎迎而祭炎帝祝融之神焉毕而还反行赏於内封诸侯於外庆赐遂行而受之者无不欣说凡以顺时而奉天也案春秋言帅诸侯者盖以其为朝觐之时夏冬不言郑注以为诸侯时或无在京师者空其文也

乃命乐师习合礼乐命大尉赞桀俊遂贤良举长大行爵出禄必当其位

此言立夏应行之政也立夏之後因将饮酎乃命乐师习合礼乐辨其周旋进退之仪审其律吕声容之节又命大尉於才之桀俊者赞而出之於德之贤良者遂而升之於力之长大者举而用之凡行爵出禄必当其位而无或滥予焉案三王之官有司马而大尉则系秦官此曰大尉非古也

是月也继长增高毋有坏堕毋起土功毋发大衆毋伐大树

此言王政所以仁草木重农蚕之事也继长增高谓草木蕃庑也孟夏生物畅茂至此而长而高则阳气上逹矣必劝培育以继续增益之毋使有坏堕可也若於斯时而有土功之起大衆之发大树之伐是妨於蚕农而逆时气矣故俱以为禁焉或曰继长增高谓堤防也

是月也天子始絺命野虞出行田原为天子劳农劝民毋或失时命司徒循行县鄙命农勉作毋休於都是月也驱兽毋害五谷毋大田猎农乃登麦天子乃以彘尝麦先荐寝庙

此言天子所以重农时也五百家为鄙五鄙为县是月也为暑之始凉絺可以御暑於是天子始絺以农事方殷命在外之野虞出行田原为天子劳其勤者劝其惰者而勿令失时命在内之司徒循行县鄙命农勉力兴作而毋使或休於都是月也猎以驱兽使无害五谷故夏猎谓之苖而毋或大为田猎恐伤稼也至麦始熟而升於场天子乃以彘尝之务散其热而必先荐寝庙一食不敢忘亲也案月令之义以农时为本货恶其弃於地力恶其不出於身故所以为农敕禁者无不至焉

是月也聚畜百药靡草死麦秋至断薄刑决小罪出轻系

此言王者因时顺气之政也靡草谓枝叶靡细隂类也刑者上之所施罪者下之所犯是月也阳气方盛草木蕃滋则聚畜百药以供医事凡物感隂气而生者必不能胜至阳故靡草於是乎死百谷至秋而熟而麦独成於夏故麦秋於是乎至当是时也於刑之薄者即结断之罪之小者即决遣之系之轻者即纵出之所以释滞而崇寛也案聚畜百药疑合下断薄刑三句为一节靡草死二句则记候也当在苦菜秀之下殆因聚畜百药之文而错简耳

蚕事毕后妃献茧乃收茧税以桑为均贵贱长幼如一以给郊庙之服

此言蚕毕而敬其事也蚕於季春分茧至此而其事毕则后妃受内命妇之献茧焉外命妇之茧税收其什分之一视桑之多寡以均齐之凡公卿大夫之妻与士之妻虽贵贱长幼不同而茧税则一夫既用近郊之公桑以为蚕而茧不悉输於公者为其夫当有祭服以助王祭故令以其余入已而为之至所献所税之茧则皆以供天子郊庙之服也或曰内命妇献茧所以给主祭之服外命妇茧税所以给助祭之服

是月也天子饮酎用礼乐

此言因时而隆燕臣之礼也酒重酿曰酎稠浓之义也礼乐即前乐师所习合者是月也天子行燕会之礼春时所造之酒至此而成於是与羣臣饮之而礼乐交作礼以将其文乐以宣其和也孔疏曰此在朝若汉尝酎及春秋见於尝酎则皆於庙

孟夏行秋令则苦雨数来五谷不滋四鄙入保行冬令则草木早枯後乃大水败其城郭行春令则蝗虫为灾暴风来格秀草不实

此言孟夏失令之致灾也苦雨雨多而人苦之也鄙边鄙也保与堡同小城也格至也孟夏而行秋令则当阳而隂气乘之苦雨为之数来而五谷反以不滋四鄙之人避侵掠而入居城堡盖申金之气所泄也如行冬令则肃杀气盛而草木早枯後则大水洊至致败城郭盖亥水之气所伤也如行春令则物之蛰者以啓而蝗虫因以为灾春於方为东东主风而暴风来至春气发越木盛於末而草之秀者不实盖寅木之气所淫也

仲夏之月日在东井昏亢中旦危中

此言五月之日躔中星也东井亢危皆星名仲夏为建午之月日月交会於井是为鹑首未之次也昏则亢星在南方之中旦则危星在南方之中

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其音徵律中蕤宾其数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竈祭先肺

此言仲夏时令所属也蕤宾者应锺所生三分益一长六寸有奇午律也阳极隂生隂生为主阳谢为宾也

小暑至螳螂生鶪始鸣反舌无声

此言午月之候也螳螂虫名一名蚚父一名天马鶪反舌皆鸟名鶪一名伯劳一名伯赵反舌一名百舌暑气当季夏而极仲寿犹未盛而小暑至矣微隂方肇物亦应时而动故隂类若螳螂与鶪或感之而生或感之而鸣反舌之鸟感阳中而鸣者至是则感微隂而无声矣

天子居明堂大庙乘朱路驾赤駵载朱旗衣朱衣服赤玉食菽与鸡其器高以粗

明堂大庙南堂之当大室者

养壮佼

此言顺时长养之事也盛夏之时於人之壮大佼好者养之以助时气盖疆圉军旅之役盛世所时有是故举长大养壮佼皆以储材於豫也

是月也命乐师修鞀鞞鼔均琴瑟管箫执干戚戈羽调竽笙竾簧饬锺磬柷敔

此言将雩而先谨备乐器也凡十九物皆乐器鞀卽鼗也鞞所以禆助鼔节者鞀鞞鼔皆革音琴瑟皆丝音管箫皆竹音干戚戈羽皆舞器竽笙竾皆匏音三者皆有簧簧管中之金薄鍱也锺金音磬石音柷敔皆木音柷以合乐之始敔以节乐之终是月也将用大乐以修雩祭爰命乐师於鞀鞞鼔则修之以理其敝於琴瑟管箫则均之以平其音於干戚戈羽则执之以习其仪於竽笙竾簧则调之以和其声於锺磬柷敔则饬之以整其具如是而八音备矣方氏慤曰鞀鞞鼔之与锺磬柷敔其声质而一故修饬之而已琴瑟管箫竽笙竾簧其声文而杂则必均调之干戚戈羽无声持执之以待用可也故言之别如此

命有司为民祈祀山川百源大雩帝用盛乐乃命百县雩祀百辟卿士有益於民者以祈谷实

此言雩祀之典也有司礼官雩祭名吁嗟其声以祷雨故名雩百县畿内之邑也乐既备而祀事以举是时阳盛之极恐以亢而致旱乃命有司为民祈祀於山川百源以其能兴云雨也然後天子亲大雩於上帝而衆乐俱作以神莫尊於天也又命畿内之邑雩祀百辟卿士当时有功德於民者祈谷之实冀其没亦有以益民也案此为天子之礼侯国亦有舞雩特礼从其杀耳雩应在四月而记谓在仲夏者陆氏佃云记事之法举中则上下见也

是月也农乃登黍天子乃以雏尝黍羞以含桃先荐寝庙

此言仲夏荐新之礼也雏鸡也羞进也含桃朱樱也是月也火德方盛黍为火谷始熟而升於场天子乃以雏尝之进以含桃而必先荐於寝庙所以重时物也案月令无荐果之文仲夏独羞含桃者以其含阳之色而成异於他物故特记之疏以为诸果亦时荐者是也

令民毋艾蓝以染毋烧灰毋暴布门闾毋闭关市毋索挺重囚益其食游牝别羣则絷腾驹班马政

此言顺时节宣之政也毋艾蓝未详郑注曰夏小正五月启灌蓝蓼蓝当裁培未可遽刈也门谓城门闾谓里门挺者拔出之义是月阳逹於外令民毋艾蓝以染为伤长气也毋烧灰为伤火气也毋暴布不以隂功干阳也门闾毋闭关市毋索顺阳敷纵也挺重囚益其食尚寛大也季春游牝於牧今姙孕已遂於是游牝别羣则絷腾驹班马政所以止踶啮而令其蕃息也案马政如周官趣马之简其节巫马之治其疾校人之辨其属庾人之掌其闲以至圉师之所教圉人之所养皆是灰吕氏春秋作炭高氏曰毋烧炭草木未成也或谓与後伐薪为炭相应

是月也日长至隂阳争死生分君子齐戒处必掩身毋躁止声色毋或进薄滋味毋致和节耆欲定心气百官静事无刑以定晏隂之所成

此言因时致谨之事也至犹极也是月也日行北至於东井故日之长为己极其时微隂肇起是隂方来而与阳争乃死生所由分也君子齐戒以养心掩蔽以防身而愼动毋躁声色则止而毋或进滋味则薄而毋致和耆欲必节以定其心气令百官皆静止其事不得轻有作为而於用刑尤以为戒皆所以顺养柔隂而使之无所亏损也案尔雅训晏作柔应氏镛曰晏安也安静之隂也安静以俟其成此以杞包瓜之义

鹿角解蝉始鸣半寿生木菫荣

此又言午月之候也解脱也半夏药名生於夏半故名木菫木名别於菫草故名也鹿本阳类感隂气而角解蝉本隂类亦感隂气而鸣半夏於是乎生木?於是乎荣物候之可见者又如此

是月也毋用火南方可以居高明可以远眺望可以升山陵可以处台榭

此亦言顺时之事也积土曰台有木曰榭是月也不可以用火於南方恐气过盛也可以居高明而远其眺望山陵台榭皆高明之所升焉处焉顺阳气之在上也

仲夏行冬令则雹冻伤谷道路不通暴兵来至行春令则五谷晚熟百螣时起其国乃饥行秋令则草木零落果实蚤成民殃於疫

此言仲夏失令之致灾也雹雨冰也螣虫名其类衆故曰百螣仲夏而行冬令则隂包乎阳凝为雹冻而伤谷闭塞其气则道路不通隂贼相感则暴兵来至盖子水之气所伤也行春令则生之日长而五谷晚熟春气盛於未而百螣之食苖叶者时起其国於是乎饥盖卯木之气所淫也行秋令则气候向乎收敛而草木见其零落果实见其蚤成民当盛暑而感秋气则相薄成疾而殃於疫盖酉金之气所泄也

季夏之月日在柳昏火中旦奎中

此言六月之日躔中星也柳星名火大火心星也季夏为建未之月日月交会於柳是为鹑火午之次也昏则火星在南方之中旦则奎星在南方之中

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其音徵律中林锺其数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竈祭先肺

此言季夏时令所属也林锺者黄锺所生三分去一长六寸未律也白虎通曰林者衆也万物成熟种类多也

温风始至蟋蟀居壁鹰乃学习腐草为萤

此言未月之候也温风景风也至极也蟋蟀蛬也天地温厚之气始於东北盛於东南至是而温风始极蟋蟀之生於土中者羽翼稍成未能远飞而居壁鹰始挚而学习攫搏腐草为暑湿所蒸而乘火为萤矣应氏镛曰物得气之先蟋蟀居壁迎凉气之微鹰乃学习迎杀气之微也

天子居明堂右个乘朱路驾赤駵载赤旗衣朱衣服赤玉食菽与鸡其器高以粗

明堂右个南堂西偏也

命渔师伐蛟取鼍登龟取鼋命泽人纳材苇

此言顺时用物之事也材苇蒲苇之属王者备物致用必因乎时之所宜乃命渔师於蛟则伐之於龟则登之於鼍与鼋则取之以盛暑之气燥其皮甲可耐久也又命泽人纳泽中之材苇以苇至秋而挫此时柔韧可取作器物也案周礼云秋献龟鱼又云取龟用秋时今书於此月者盖周之八月卽夏六月也

是月也命四监大合百县之秩刍以养牺牲令民无不咸出其力以共皇天上帝名山大川四方之神以祠宗庙社稷之灵以为民祈福

此言因时以重祀典也四监旧谓即周礼山虞泽虞林衡川衡秩常也敛刍为牧养之用各有常?也是月也有大享焉於是命四监大合畿内百县所常给之刍以养牺牲命民咸出其力以刈之外以供皇天上帝名山大川四方之神内以祀宗庙社稷之灵而即以为民祈福盖王者之心乎民而不自?有如此者马氏曰令民咸出其力所谓民力之普存也以供祠神灵为民祈福则所谓先民後己也

是月也命妇官染采黼黻文章必以法故无或差贷黑黄仓赤莫不质良毋敢诈伪以给郊庙祭祀之服以为旗章以别贵贱等给之度

此言祭服之当谨也妇官周礼有典妇功典枲染人等此指染人也采谓五色黼黻文章皆两色闲染者贷读曰忒章章识也给当作级是月也时当暑湿於染为宜爰命妇官染五色之采凡白与黑之黼黑与青之黻青与赤之文赤与白之章必以旧法故事而无或差忒其单染之正色有黑黄仓赤之不同必求其质正良善而不敢诈伪凡给郊庙祭祀之服以为旗章其贵贱等给之度皆以此别之案染采乃染丝非染帛也染其丝而以两色闲织之则为黼黻文章以一色专织之则为黑黄仓赤五色不及白以所受者为本也

是月也树木方盛命虞人入山行木毋有斩伐不可以兴土功不可以合诸侯不可以起兵动衆毋举大事以摇养气毋发令而待以妨神农之事也水潦盛昌神农将持功举大事则有天殃

此言顺时以助养气也虞人谓山虞神农谓农之神主稼穑者是月也主於长养树木方盛命虞人入山巡行毋有所斩伐是时土将用事其气欲静故不可以创建土功不可以会合诸侯不可以起兵动衆以此皆为大事举则人心不安而摇长养之气故戒之且举大事而预为发令使民有所待是妨神农之事也盖未月为水潦盛昌之月百谷被其泽而向於成是神农正将主持其功苟举大事以妨之则悖乎时而殃及之矣案孔氏曰土虽寄王於四季但南方之火生中央之土而土生西方之金未月正当金火之闲故土将用事而气欲静也

是月也土润溽暑大雨时行烧薙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

此言除草壅田之事也溽湿也薙刈草也烧薙烧所薙之草也是月也土气蒸郁而为湿暑大雨亦应之而时行前此所薙之草既乾而烧之则大雨行於所烧之田而草不复生是利以杀草也日暴水沸其热如汤凡草之烧烂者幷可粪田畴可以美疆土是化无用为有用也案周礼薙人除田草五月夏至芟杀暴之至六月合烧之盖火烧水渍故能变瘠地而为肥也

季夏行春令则谷实鲜落国多风欬民乃迁徙行秋令则丘隰水潦禾稼不熟乃多女灾行冬令则风寒不时鹰隼蚤鸷四鄙入保

此言季夏失令之致灾也鲜如字季夏而行春令则未属巽辰又在巽位二气相乱谷实方鲜而陨落国多因风而欬疾民亦象风之转移乎物而有迁徙盖辰土之气所应也如行秋令则水气多而丘隰皆潦禾稼被伤而不熟隂气过盛而女之姙孕多败盖戌土之气所应也如行冬令则因风而寒不以时鹰隼感厉气而蚤鸷四鄙之人因时类敛藏疑而入保盖丑土之气所应也

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黄帝其神后土其虫倮其音宫律中黄锺之宫其数五其味甘其臭香其祀中溜祭先心

此言土德之所应也五行唯土无定位无专气寄旺於四时之季月各十八日而莫盛於季夏者以其适居中央也所属之干为戊己戊茂也已起也万物至是茂盛其含秀者抑屈而起也其帝则为黄帝其神则为后土其虫则为倮倮之言露人受土冲和之气以生故为倮虫之长也其音则为宫宫土也其律则中黄锺之宫土所以生万物黄锺之宫亦十二律所从生也其数则五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土以生为本五盖生数也其味则为甘土爰稼穑稼穑作甘其臭则香物以火化故气为香也其祀中溜在室之中央即土神也当祭先用心以心居中为君象属火又火生土也张子曰中央土在季夏之未者以易言之八卦之位坤在西南致养之地当离兑之闲离兑则金火也案十二律有黄锺又有黄锺之宫盖别为一管也吕氏春秋黄帝令伶伦作为律取竹於嶰谿之谷以生空窍厚均者断两节闲其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黄锺之宫次日含少次制十二筩以比黄锺之宫适合黄锺之宫皆可以生之故曰黄锺之宫律吕之本自黄锺八寸一分上下相生穷於应锺四寸二分则其中闲长短相距取用之数盖三寸九分而已於此三寸九分之内穴孔而吹之乃黄锺所含之少声也朱子曰黄锺之宫如京房律准十三弦中一弦为黄锺不动十二弦却柱起应十二月此足以决千古之疑矣

天子居大庙大室乘大路驾黄駵载黄旗衣黄衣服黄玉食稷与牛其器圜以闳

此言土王用事之时居处服御之所宜也大庙大室谓中央室大路谓殷路季夏既居明堂右个矣至是又居於大庙大室以合中央之义所乘则殷之大路饰以黄而取其尚质所驾之马所载之旗以及所衣之衣所服之玉俱用黄色凡以应时宜也食为稷与牛以稷为五谷之长牛为土畜也其器则圜以闳象土之周四时容万物也案中央之室独称大室者孔氏云土为五行之主故尊之也其用大路以别於四时之用鸾路者亦此意

日讲礼记解义卷十八

猜你喜欢
  卷七 释地第九·邢昺
  孟子解二十四章·苏辙
  凡事不必苛求·孔子
  卷十五·卫湜
  卷七·陈则通
  卷一·朱申
  卷五·吕祖谦
  卷二十三·姜炳璋
  昭公·昭公九年·左丘明
  卷七十一·佚名
  大雲初分密语健度第四·佚名
  菩提道次第略论卷第三·宗喀巴
  神僧传卷第七·朱棣
  父子合集经卷第十二·佚名
  渐备一切智德经卷第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彭定求

        卷8_1 【咏灯】李昪   一点分明值万金,开时惟怕冷风侵。   主人若也勤挑拨,敢向尊前不尽心。   卷8_2 【游后湖赏莲花】李璟   蓼花蘸水火不灭,水鸟惊鱼银梭投。满目荷花千万顷,   红碧相杂敷清流。

  • 第二十四出 辞婚·李渔

    〖忆秦娥〗(小生带丑上)真痴戆,探珠深入骊龙项。骊龙项,只愁惊睡,连身都丧。下官代柳年兄寄书,来到洞庭宫里,被我把几句巧话,激起钱塘的性子。且喜他领兵前去,取了公主回来,这是一半工程了。只是这篇文字,全是后半段难做。我若不

  • 第十四出 情访·李渔

    〖破阵子〗(生带末上)避色偏来窈窕,防身怕不坚牢。眼挂罘罳眉上锁,不许心猿往外跳,磨形在这遭。我华中郎刻意防情,不近青楼艳质。谁想被王又嫱那个妮子,渐渐的逼近身来,使我规避不得,只得用些磨形炼性之法,做一个老头陀去对付他

  • 山带阁注楚辞目録·蒋骥

    卷首篇目屈原列传屈原外传楚世家节畧考正地图【楚辞地理总图 抽思思美人路图哀郢路图 涉江路图 渔父懐沙路图】注六卷卷一 离骚卷二 九歌卷三 天问卷四 九章卷五 逺游卜居渔父卷六 招魂大招余论二卷卷上 总

  • 弹词注凡例·杨慎

    弹词注凡例一 弹词一书,义宗经传,词类风骚,自开辟以来流传世代君臣贤否、国运短长,统在数十页内,洵读史便捷法门也。维扬董昭侯旧有刊本,桐川陈上仪、秀水王季延、朱葵石更加订正,重镌行世,阅者咸知。是

  • 卷五·贯休

    <集部,别集类,汉至五代,禅月集> 钦定四库全书 禅月集卷五 唐 释贯休 撰 古风杂言二十二首 大蜀皇帝夀春节进尧铭舜颂二首 尧铭 金册昭昭列圣孤标仲尼有言巍巍帝尧承天眷命罔厥矜骄四德炎炎堦蓂不凋永孚于休垂衣飘

  • 列传第三十一 崔季舒 祖珽·李百药

    崔季舒,字叔正,博陵安平人。父瑜之,魏鸿胪卿。季舒少孤,性明敏,涉猎经史,长于尺牍,有当世才具。年十七,为州主簿,为大将军赵郡公琛所器重,言之于神武。神武亲简丞郎,补季舒大行台都官郎中。文襄辅政,转大将军中兵参军,甚见亲宠。以

  • 卷三百三十三·列传第九十二·脱脱

        杨佐 李兑 沈立 张掞 张焘 俞充 刘瑾 阎询 葛宫 张田 荣 李载 姚涣 朱景 李琮 朱寿隆 卢士宏 单煦 杨仲元 余良肱 潘夙   杨佐,字公仪,本唐靖恭诸杨后,至佐,家于宣。及进士第,为陵州推官。州有盐井深五十

  • 绎史卷三十五·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桓王伐郑左传【隠公三年】郑武公荘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君子曰信不由中

  • 五 仙台学医·许寿裳

    鲁迅往仙台学医的动机有四:我在《鲁迅的生活》和《回忆鲁迅》文中已经叙明了。别后,他寄给我一张照片,后面题着一首七绝诗,有&ldquo;我以我血荐轩辕&rdquo;之句,我也在《怀旧》文中,首先把它发表过了。现在只想从他的仪容和

  • 卷二·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叶氏春秋传卷二宋 叶梦得 撰隠公二三月庚戌天王崩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礼也天子记崩不记葬举天下而葬一人不疑也叶子曰周天王见春秋之世者十有二有见崩见葬者有见崩不见葬者有崩葬皆不见者

  • 卷二十·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二十衍教所由生之义刑周礼地官司徒大司徒之职七曰以刑教中则民不虣【薄报反】以乡八刑纠万民一曰不孝之刑二曰不睦之刑三曰不婣之刑四曰不弟之刑五曰不任之刑六

  • 卷八十·佚名

    △初分天帝品第二十二之四复次憍尸迦。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应住无忘失法若常若无常。不应住恒住舍性若常若无常。不应住无忘失法若乐若苦。不应住恒住舍性若乐若苦。不应住无忘失法若我若无我。不应住恒住

  • 人欲之分析与治理·太虚

    ──二十一年秋在重庆求知俱乐部讲──今日因贵社何社长之介绍,试提出这学理上之问题,即人欲之分析与治理,来与各位咀嚼一番。讲到人欲这名词,含义极广。在人生哲学上所说生物之表演与发动,皆出“意欲”,──意志欲望──在

  • 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佚名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阿难曰。吾从佛闻如是。一时佛在摩竭国因沙崛山中。王舍城内。有大长者。奈女之子。名曰耆域。为大医王。疗治众病。少小好学。才艺过通。智达五经。天文地理。其所治者。莫不除愈。死者更生

  •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序·智顗

    朝请郎飞骑尉赐绯鱼袋晁说之撰陈隋间天台智者。远禀龙树。立一大教。九传而至荆溪。荆溪后又九传。而至新罗法融。法融传理应。应传瑛纯。皆新罗人。以故此教播于日本。而海外盛矣属中原丧乱。典籍荡灭。维此教是为不

  • 苏沈良方·佚名

    《苏沈良方》系医方书。15卷。本书是南宋时人(约12世纪初)将沈括的《良方》(又名《得效方》、《沈氏良方》、《沈存中良方》)10卷,与苏轼的《苏学士方》(又名《医药杂说》,卷数不详)二书合编而成。但15卷本(见《通志

  • 玫瑰之影·孙了红

    入春以来,恹恹多病,长日但与药炉做伴,生趣萧索极矣。偶读报章,则见吾友鲁平,方续出其神妙之手腕,创为奇案以警世人。特苦勿获真相无以实我笔记,滋怅怅焉。日者吾友鲁平陡顾蜗居,相其容色,觉兴奋逾于常日。知其迩来必交佳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