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回 谢宾又洞庭遇故

作者: 烟水散人

 诗曰:

 
  居贫却不去千人,傲骨雄才岂俗亲。
 
  江上载花闲觅句,杯中余酒醉留宾。
 
  何当邂逅逢知己,每为相思惜艳春。
 
  裘敝黑貂君莫笑,凌云终使达枫宸。
 
  从来姻缘际遇,皆由前定,而不容勉强相求。当其时运未至,则虽有屈宋的词赋,班马的文章,董贾的策论,亦困穷拂郁,而不获舒展其志。假使一旦时来运利,不要说材兼文武,倜傥不羁之士,就是那庸儒残学,亦能高步青云,取富贵而有余。所以战国时的苏季子,起初游说秦王,书凡十上,而不蒙收录。以后卒佩六国相印。又如朱买臣,直至五十岁,方能显达。据着这般论起来,凡在我辈,不患时运未到,所患学业未成耳。假使学业果成,则虽蘅门可栖,箪瓢可乐,唯能守困待时,才是一个真有学问、真有见识之士。至于姻缘,亦与际遇一般,或早或晚,或难或易,莫非一定不移之数。常见人家居近咫尺,男才女貌,门户相当,若使议姻,岂不唾手可就。然非缘分,凭你央媒转托,着意图谋,亦必遇事阻隔,不能配合。如果缘之所在,即使远隔千里,仇如吴越,贫贱与富贵不侔,万无一妥之事,而宛转相逢,卒谐伉俪。所以古语说得好:
 
  姻缘不用强求,全在赤绳一系。
 
  说话的,为甚讲这一番议论?只因先朝末年,曾有一桩奇异的故事。那人姓谢名嘉,表唤宾又,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氏。父讳玄锡,曾举乡荐,与无锡杜公亮是同门相厚年家。宾又方九岁时,父即见背,只有继母常氏在堂。那一年宾又已是一十九岁,虽称饱学,只因家业飘零,未曾入泮。就是姻事,亦尚蹉跎。那宾又偏自抱负不常,眼空一世,遇着亲族故旧,谈笑自如,并不道及家内缺柴少米,亦未尝露出羞涩不豫之容。自八股以外,更有三件癖好。那第一件是诗,每遇清风入座,明月在窗,以至知己谈心,山水得意之处,他便拈题缀咏,竟日构思。人都笑他废时失事,妨了正业,他却道是诗以涵养性情,只管终日埋头,死读那几篇时艺,弄得心枯意索,有甚好文字做出来。必须借着吟咏,阐发那做文章的巧思。况文章所以取功名,古作所以垂不朽,宁特无所用心。比之博奕者耶。那第二件是酒,道是酒以与人合欢,宁可不饮,不可饮而不醉。其或良朋在座,或送别旗亭,或风清月白之夜,此时无酒,何以寄怀。所以遇酒必饮,饮必尽量,但不至沉湎颠倒。如刘伶、杜康之已甚。那第三件是美色,道是娶妻欲以偕老百年,宁可终身不娶,不可娶而懊悔。必须贤德足以主频蘩,才色足以冠一世,方称窈窕淑女,而不负寤寐之求。曾读《会真》一传,窃怪那微之寡情。始遇崔氏则倩托侍婢,诱成私媾,以后娶了韦氏,便把崔莺抛弃。反说道:“使崔氏子遇合富贵,乘宠娇,不为云为雨,则为蛟为螭,又引桀纣为戒,岂不有甚于钓者负鱼,猎者负兽耶。吾若得遇美媛如崔氏,一与之盟,终身不改。但恐此地非蒲东,命薄无奇遇耳。”只因有此三件癖好,人都道他是个狂士。谢宾又亦欣然以狂士自负,每每笑道:“昔之狂者,曾有一个陆通,今之狂者只有一个谢宾又。若有道我是个狂士,真知己也。”
 
  一日,有长沙府太守贾彬,差人致书一封,邀接谢宾又到他任所。原来贾公与玄锡,亦系相好同年。闻得宾又家事浅薄,所以接他到任,思欲寻事眷顾。当下谢宾又拆开来书,看了一遍,心下亦觉欣然。但以继母在堂,无人侍奉,兼虑路途遥远,缺少盘费,便向卦肆中求问一课。那卜者将卦筒摇了几下,取钱布成一卦,即判道:“拆拆单拆拆拆,乃是充宫谦卦。谦者退也,按易六五,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若问出行见贵。据着易理断论,必说道‘驿马不动,主有阻隔,即到彼处,必难见贵。’独我细详爻象,兄弟独发,那出行之意已决。虽则所之之地,贵人不得相会,然于无意中,别有一番际遇。就是功名姻事,皆在此行,宜以速去为妙。”谢宾又主意遂决,即日收拾行李,辞别母氏,带一小厮文寿,起身前往。一路经过之处,遇着名山胜境,俱有题咏,不及备记。
 
  不一日,已到了长沙府,正欲进城,忽听得路上往来经过的人,俱纷纷说道:“好一个清廉正直的尹察院,把那贾剥皮参了一本,奉旨拿问,差着八个校尉到来,想必就在今日起解,真是万民称快的了。”原来贾知府又贪又酷,致被新按台出本参劾。谢宾又闻了这个消息,暗暗惊异,连忙进入城中。贾彬已到察院内开读,等了数日,不及一会,仅得相赠盘费银一十二两,心下不胜纳闷,遂即起程。
 
  一日傍晚,舟次洞庭湖,随着众船泊于浦口。当夜月色澄清,风恬浪息。谢宾又推起篷窗,靠着船舷,独自把酒。慢慢饮了一壶,想起跋涉一番,竟成虚望,黯然叹息道:“想必是我运蹇,以致带累了贾年伯。但那卜者许我,别有一番际遇。据我想起来,只此信宿而归,不知际遇在那里?眼见得又是不足信的诨话了。”自嗟自叹了一会,遥望那七十二峰,黛色连天,浩浩茫茫,碧波万顷。不觉诗兴陡发,朗吟绝句二首道:
 
  日落长沙水拍天,来时曾此泊矶边。
 
  宁知归路凄凉甚,木叶萧萧起暮烟。
 
  其二
 
  白云何处是湘娥,渺渺愁余向碧波。
 
  泪湿青衫肠已断,隔船休唱竹枝歌。
 
  吟咏方毕,忽听得左首船上有人唤道:“隔船那位吟诗的相公,家老爷相请过船一叙。”谢宾又正在无聊之际,也不问是什么官员,遂即跳过船去。走进舱内,只见那个乡绅,阔面修髯,头戴方巾,身穿便服。见了谢宾又,揖毕坐下,欣然笑道:“老夫为着皓月当空,一望千里,波光万顷,郁郁晶晶,所以夜深未寐。拟欲援琴消遣,谁想忽闻佳咏,使我愁思顿开。愿闻高姓尊名,贵乡何处?”谢宾又欠身答道:“晚生姓谢名嘉,贱字宾又,直隶姑苏人也。”那乡绅又问道:“令尊为谁?”谢宾又道:“先父讳叫玄锡,曾领南畿乡荐,只今弃世已久。”那乡绅踊跃而起道:“原来就是谢家年侄。自从令先尊仙逝之后,音问久疏,谁料今夕邂逅相逢,愈觉可喜。”谢宾又亦欣然道:“每闻先父平生契厚,只有无锡的杜老年伯,可即是否?”那乡绅道:“老夫即是杜公亮,与令先尊幸属同门。犹忆清酒吊唁之日,老年侄发尚覆眉,岂虑一别十年,忽尔长成如许。近来家事如何,可曾入泮,此行有何佳况?愿为老夫一一言之。”谢宾又便将父殁以后许多蹭蹬,并到贾知府任上的事,备细述了一遍。杜公亮怆然道:“原来年侄如此不幸,老夫亦因不合时宜,谢事回去。既获一同返棹,愿到敝居暂留数月。年侄才高八斗,何难博一青衿,然或有可效力之处,俱在老夫身上。”谢宾又慌忙谢道:“萍水相逢,荷承老年伯许以青眼盼睐。归既无聊,愿获长侍左右。”杜公亮大喜,即令从者暖酒对酌。既而饮至夜分,联吟一律道:
 
  青山历历水悠悠,(杜)
 
  水接山光一色秋。(谢)
 
  此夜独怜逢皓月,(谢)
 
  故人忽喜共扁舟。(杜)
 
  萧条落木随风下,(杜)
 
  散乱归鸿逐渚留。(谢)
 
  歌罢酒阑犹未寐,(杜)
 
  乡关回首不胜愁。(谢)
 
  吟毕,杜公亮欣然笑道:“月白风清,获与贤侄晤对,诚不负此良夜矣。”于是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谢宾又也不过船,便:
 
  相与枕藉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是早五鼓挂帆,不一日已抵无锡,把谢宾又留寓于厅后之西楼。楼之外即系内花园,园中有桥、有池、有轩、有台,自牡丹亭过西曰芍药圃。芍药圃之后,有一大厅,颜曰迎燕堂。堂之左侧,双角门内,即系内室。原来杜公亮的正夫人毕氏,只生一子一女。子名启祥,年长一十九岁。女名仙癿,亦已及笄,生得如花似玉,识字能诗。杜公亮于诸女中,独加钟爱,所以仕宦求姻,纷纷不绝,而公亮莫之许也。
 
  闲话休提,且说谢宾又。自寓无锡半年,忽传宗师岁考,发牌到县,示期先考童生。谢宾又的才学既优,杜公亮又致书力荐,遂得县取第二,府试第七。俄而宗师考过,竟领了本县批首。杜公亮大喜,即日置酒称贺,谢宾又亦觉十分得意。当夜席散归房,于烛火之下,提起兔毫,向粉壁上题诗一绝道:
 
  历尽芸窗已十年,春风方不负青毡。
 
  广寒纵有云梯在,未必嫦娥即见怜。
 
  自后,谢宾又文誉日盛,远近时髦,无不担簦携笈,投剌访谒,一时间推尊为文坛领袖。杜公亮回进后房,对着夫人亦每每称叹不止,以为必中之才。那谢宾又三字,不觉渐渐的传播在杜仙癿耳内。杜仙癿年已及笄,不无吉士之慕。遂悄悄的唤问侍鬟:“那生文才既妙,态貌如何?”婢女中有一彩燕,年已过时,日常在外行走惯的。便接口笑道:“若说起那谢秀才的风流隽雅,真今日之潘安也。”杜小姐听说,微微含笑,自此留在心上。
 
  话休絮繁,忽一日,杜公亮同着宾又,出到朋友人家赴席。时已过午,杜小姐唤令婢女,扃闭仪门,假说厅前看菊,潜步至楼。只见谢生的卧内,壁挂素琴,案堆书史,床上绣衾文枕,兰麝余香。回首看那壁上,即所题历尽寒窗一绝。字带龙蛇,句敲珠玉,哦咏数遍,不觉技痒难禁。便研墨濡毫,捡出残笺半幅,次韵一章曰:
 
  文章独步十余年,岂久灯窗坐冷毡。
 
  若使蟾宫亲折桂,嫦娥须为玉人怜。
 
  杜小姐将诗和毕,便欲搁笔下楼。忽又转道:“若不写着名字在后,使谢郎看见,岂知是我所和。”沉吟了半晌,即于诗后书着七字道:“杜仙癿次韵偶题。”把来折成方胜,放在砚匣底下。将次下楼,心下忽又想道:“我以一时意兴所至,偶前和题。倘或谢郎不揣其故,将谓我有他意了。况女儿家字迹,亦岂可轻易付人。”正在徘徊之际,忽值夫人连声催唤,遂急忙忙下楼进去。
 
  当晚,谢宾又将及点灯时候,带醉而回,和衣上床。睡至更余酒醒,复又起身,把那残灯挑亮。正欲展卷,忽见砚匣底下,露出草书一行。连忙取出,朗诵一遍,不觉笑道:“我闻仙癿小姐,乃是杜老年伯钟爱之女,才貌两绝。我慕之久矣,岂料今夕亲获琼瑶,我谢宾又好不侥幸。只是老夫人的慈教甚严,兰闺迥隔,何以得降仙軿。况观诗意,感承小姐把我十分冀望。我只道孤生一世,谁想谢宾又的三个字儿,竟得传在那玉琢成、粉捏就的知音耳朵之内。他道蟾宫折桂方近嫦娥,分明许我得中之后可以联姻。天天,若肯平空付我一个举人、进士,便得与仙癿小姐作配了。”又低首沉吟了一会,不觉情兴勃勃,再将前韵,吟成一绝道:
 
  自寓西楼已一年,清风淡月伴寒毡。
 
  何缘亲把香车降,邀得嫦娥纸上怜。
 
  吟毕,又把仙癿之诗,朗朗的哦了数遍,和衣睡倒,自言自语,整整一夜不寐。清晓起来,梳洗毕后,徘徊于步檐之下。也是事该凑巧,只见彩燕鬓发蓬松,手中拿着两枝菊花,笑嘻嘻的从外而来。谢宾又向前一揖道:“敢问姐姐,这菊花儿可是送与小姐插戴的么?”彩燕变色道:“谢相公好不扯淡,我自折花,何劳动问。”谢宾又道:“小生偶有一首诗儿,要烦姐姐转送与小姐妆次。”彩燕道:“谢相公,你一发痴起来了。我们老夫人治家严肃,小姐操凛冰霜,这字迹儿可是轻易传送得的么?”谢宾又道:“姐姐分付极是,小生亦不敢造次唐突。只因昨暮赴席回来,亲见小姐的珠玉在案,为此斗胆辄敢奉和请教,并无他意。谅小姐亦不致见责。”彩燕听说留诗一事,想起仙癿曾经几番相问,未必无心。便假意儿推了一会,接诗放在袖中,急忙带进绣房。候着仙癿梳妆毕后,就把谢宾又再四央他传递诗笺的许多说话,备细述了一遍。杜小姐接诗看毕,低声说道:“好一个轻薄书生,何孟浪至此。幸得是你,若遇着一个不解事的,险些些弄出一桩天大的事来。我只索再做一诗,着你将去叮嘱他一番,今后切宜谨慎,不可胡思乱想,再有什么诗儿传递。”便提笔一挥,顷刻间已做下了绝句一首,付与彩燕。彩燕即又乘间潜上西楼,谢宾又欣然笑道:“姐姐此来,必有好音见惠。”彩燕从容传至仙癿之命,并以诗递过。谢宾又拆开细看,原来仍用前韵。其诗曰:
 
  绣榻花深岂问年,曾无消息到青毡。
 
  请君绝却闲思想,风雨孤灯且自怜。
 
  谢宾又看毕,笑谓彩燕道:“小姐诗中之意,我已了然,备知其详。更有一诗,烦劳姐姐为我善言回复。”即捡出素笺一方,连真带草,登时写付彩燕云:
 
  羡杀盈盈二八年,春风深护绣花毡。
 
  谁知独梦西楼客,空抱相思倩月怜。
 
  杜小姐看毕,掷诗于几,怅然不悦道:“若真狂士也。今后出入,汝宜慎之。倘再欲挽汝说话,并有什么笺纸传寄,必须坚却。若或仍为带进,我必告知夫人矣。”彩燕连声唯唯。自此,月余无话。忽一夕更深人静,霜月满窗。杜小姐独自靠在雕栏,远远听着雁声嘹亮,不觉有感于怀,再拈前韵,赋诗以自遣云:
 
  香闺寂寞自年年,花影空教上绣毡。
 
  此夜断肠拈咏处,拂栏惟有月相怜。
 
  吟罢,取出薛涛笺一幅,端楷细书。次日早起,密令彩燕持出,以付谢宾又。谢宾又展开一看,不觉欣喜欲狂,抚掌笑道:“细观此诗,小姐之芳心毕露矣。”即赓原韵一绝,嘱令彩燕持报云:
 
  未获相逢已问年,更传芳信到寒毡。
 
  殷勤分付楼头月,早为琴心一见怜。
 
  诗去数日,杳无信息。
 
  一日中午时候,忽闻彩燕笑声,连忙趋下楼梯,候至厅左静处,备以衷曲相告。彩燕道:“郎之心事,不待细言,妾知之久矣。但以重门杳阻,莫言其他。惟郎卧后之北窗,即小姐房外之中庭也。虽则锁闭,我能窃钥付君。今夕人静时,可悄然开锁,将窗半启。妾当邀着小姐到庭,行于月明之下,饱睹花容。此则为郎效力之处,其余非妾所能副命也。”(原书下缺)
 

猜你喜欢
  第06回 活花报活人变畜 现因果现世偿妻·坐花散人
  第六十一回 利舌似联珠诛求无厌 名花成断絮浪漫堪疑·张恨水
  第四回 图私事设计赚高堂 假公言谋差相佳婿·李渔
  第九十六回 弹指流光物犹如此 形容尽致人何以堪·天虚我生
  第十四回 单拆单单嫖明受侮 合上合合赌暗通谋·韩邦庆
  第二十一 [题佚]·邺华生
  第七十回 汉王懒征北地 番主思夺国宝·雪樵主人
  第二十回 省重闱义婢共登程 拯幽狱小郎亲谒府·郭则沄
  第十一回 窥影到朱门高堂小宴 听歌怜翠袖隔座分香·张恨水
  第二十三回 费太太宴客醉芳楼 曹小姐走报恶消息·陆士谔
  第五十六回 走江口月娘认子 下南海孝子寻亲·梦笔生
  第四回 托记室引针寻线 得青衣寄玉传香·松云氏
  第二十八回 情切切凤林探病 意绵绵贾铭赠诗·邗上蒙人
  第三十九回 闹新房灵机生雅谑 装假发白首变红颜·陈森
  第四回 钱鹤举买妾迷情·酌玄亭主人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南朝金粉录·牢骚子

    书生吉庆和家遭不幸,往求父亲搭救过的穷鬼,现在南京为官的韩宏,韩忘恩负义,反相陷害。士绅赵弼邀庆和到家坐馆,遂与其子鼎铭相好。一日庆和偶遇王娟娟,艳羡思怀。不久庆和、鼎铭中试。名妓白纯秋夜救落难英雄洪一羁,与之结合

  • 九尾狐·梦花馆主

    本书堪称晚清著名长篇章回小说《九尾龟》的姊妹篇。小说较为真实生动地描写了清末上海滩名妓胡宝玉风流浪荡、卖笑追欢的烟花生涯。她俏丽妩媚,淫荡妖冶,风情万种,又极擅独出心裁,领异标新,不知迷倒了多少达官贵人、骚客豪

  •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玉燕姻缘传》,又名《玉燕姻缘传记》。六卷七十七回。题“梅痴生著”,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大宋神宗年间,江南苏州

  • 枕上春·不题撰人

    《枕上春》,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嘉靖年间,江南镇府城内,有一富家,专营药材,家业颇丰,此人姓李名寿辰,年已三十五岁,娶妻木氏,业已三岁,生得一子,年方十七岁,名唤李祝

  • 碧玉楼·竹溪修正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小说,十八回。题“竹溪修正山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今存积善堂刊本。似出嘉庆间。后来的排印本名《帏中采》。书叙河南清城富户王百顺,娶妻张碧莲。百顺未能遂碧莲之欲,为吴能怂勇,出外求方

  • 潮嘉风月记·俞蛟

    《潮嘉风月记》描画青楼众生,但不止于咏叹风情,叹蘼芜之趋败,而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凭吊古风,箴规写怀,故有别于青楼文学中脂粉酬唱、羁孤相惜之作。在青楼文学雅俗转换过程中,起到了

  • 桃花庵·佚名

    又名《卖衣收子》、《齿痕记》、《过街楼》、《站门楼》、《明伦堂》。言苏州双竹巷富家子张才赴虎丘山玩会,遇道姑陈妙善,二人眉目传情。妙善题诗赠扇,张至庵中匿居数日,暴病身亡。后妙善生子,留诗张才遗物衣襟之内,包裹婴

  • 巫山蓝桥·不题撰人

    《巫山蓝桥》,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十六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弘治年间,松江府华亭县八团内沙地方,有一花姓人家,家主名唤花成春,娶妻保氏,皆三十有馀,因常做药材生意,故家道殷实,生得一

  • 株林野史·痴道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六卷十六回。题“痴道人编辑”,作者姓名、生平不详。此书清嘉庆十五年伯依保奏禁,道光二十四年的《劝毁淫书征信录》及同治七年丁日昌禁书目均著录,推断当著于乾隆年间。今存上海小说社排印本。书叙

  • 国色天香·吴敬所

    《国色天香》以"乌将军"、"毛洞主"等最具勾构瓦肆特色的语言,专写市俗男女之事,是一部宣泄性、娱乐性很强的艳情小说。女主角或为思春少妇,待字闺秀,或为大家之婢,皆风情万种,可欲

  • 后庭花·佚名

    后庭花,明清白话艳情小说,共9回。世俗多诈,男女多氵㸒,天下四海九州,别的去处还好,惟有巴蜀地方,山明水秀,人物美丽,人心大是不古。小说叙述巴蜀府益州沪县秀才苏潘等人终日荒淫无度,

  • 红楼春梦·佚名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

  • 捣玉台·临川山人

    捣玉台,临川山人著,清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五回。临川山人,是清初著名的艳情小说家,创作有《捣玉台》和《花荫露》两本小说,人物生平不详。 且说唐朝贞观年间,百废俱兴,政通人

  • 鸳鸯阵·古棠天放道人

    《鸳鸯阵》,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古棠天放道人著。苟非天作之合,纵使男欢女爱,意密情坚,才貌门楣,各投所好,或千方百计,挥金购求,甚有父母之命即专,媒灼之言更合,欢欢喜喜,道是百年姻眷

  • 闹花丛·吴敬所

    《闹花丛》是清姑苏痴情士的小说。叙述了明代弘治年间,南京应天府上元鼎官家子弟庞文英,与五个女子的恋爱婚姻和风流韵事。庞大英才高学富,貌美年少,美女纷至沓来,主动地投怀入抱

  • 情海缘·邓小秋

    《情海缘》,八回,署名“江都邓小秋”。邓小秋,清末民初人,文作于民国时期,不过将《桃花影》加以删改而成。因之迳删过多,又无情节交代,比之原作不唯文辞更逊,并已不复贯通

  • 玉楼春·白云道人

    《玉楼春》清代长篇世情通俗小说,白云道人所作,共二十四回。本书为明清艳情小说《巫山艳史》的翻版,其刊刻书坊啸花轩为康熙年间专刊淫书的书坊。书中主人公皆不务正业,四处拈花

  • 鱼水谐·不题撰人

    《鱼水谐》,明清艳情小说,共十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成化年间,江西南昌府富春县四都庄有一财主,姓章名芒,字瑞生,为人厚道,心底善良。家有贤妻何氏,生得二子,长名安杰,次名顺发。这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