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二类 炼丹骗

作者: 张应俞

深地炼丹置长符

古有炼丹之说,点铁成金,盖仙方,非人世有也。世所传炼丹之术,用好纹银三两,杂诸铅汞辰朱砂药物,在炉同炼,每次须炼四十九日。至四十日后,须两人轮番守炉,昼夜不得暂时离守。丹成可得九两,内除三两银本,要三两买药物,每次只出三两,一年可炼四次,共可得十二两,仅足供两人食用。

故真得此方者,亦不屑为。其炼出丹银,亦可经煎,每次渐渐亏少,复归于无。但此银第二次,不可为银母。若再炼,须另以纹银为母。此相传真方,费心费工,甚不易为。若云游方士,托炼丹为名,以行骗者,用砒霜雄黄诸物,炒好银为灰砂,假称曰丹头,然后将此与好银同煎。仍煎成银,彼便道丹药可点成银。此个是弄假行骗之套子。

有一道士,自称能炼丹者,先以银灰明煎出些与人看,人多疑信相半。一富人独信之,请至家炼。道士曰:“炼丹乃仙术,家中多秽浊,恐不能成。可于僻地,开坑一丈四尺深,下仅可容一床一炉,在此处炼,炼四十九日,一百两银母,可炼出三百两矣。”富人依言,于后门凿一坑,广八尺深一丈四尺,道士入坑去,命用银十两,买铅汞辰朱砂等来,先炼丹头,三日已讫。富人付银百两与炼,日吊下三餐饭与食。道人又命讨一手握的,坚实圆木七只,每只三尺五寸长,作符用。大棕索一条,交横缚柴符上,日以大斧摧打柴符。富人每日往坑上看,至三十余日,柴符渐渐打下,只有一尺在上,心料银将成矣。

道士知一月之久,防守者必懈,夜以索一头系裹银药,一头系在腰,将七个长符每二尺打一符于上,扳援而升,将银吊起,夤夜逃去。次早送饭下,无人接,以烛照之,不见道士矣。梯下看之,银都窃去,方知彼踏符而上,明白被其窃骗也。

按:深坑锻炼,使人不疑其逃。然用符用索,已早为出坑之计,其使人不疑处,即其脱身处也。后人鉴此,尚以炼丹为可信否!

信炼丹贻害一家

方士以炼丹脱剥,受骗者历来无算。故明人皆能灼见其伪,拒绝不信。有一邴道士,术极高,拐一脚,明言已得真传炼丹术,不肯轻易为人炼。其法以丹头与人,任其以铜铅同煎,皆成银。彼自用,则不须炼,但随手取出都是银。或见人疾苦者,在手掌一捻,即取银与之。或衣袖中,随捽来亦是银,多肯施舍与贫人,由是人称为半仙。有用银器皿,设盛席待之者,食毕,今取一米桶置席上,以手取银器,件件收入桶中,及看则空桶无一物,明言我收去不还矣。人以善言求取,则云已在你家内,原藏器之所视之,果在。若恶言强取,则终不见,此谓得五鬼搬运之法。如此累显奇术,皆足骇动人。

有富人尧鲁信之,延至于家,朝夕参拜,敬礼备至,愿学其术。道土安然受拜,未肯遂传之,每日坐享其敬,饮醉而睡,睡醒而游,全不以其敬礼为意。但有甚术,凡拜之者,便倾心悦服,与共席饮酒,便称颂其道。尧鲁一家,老幼婢仆,皆尊敬之。惟鲁妻辛氏始终不信,累劝夫宜绝此邪人。后邴道土知之,以银二钱,与其家小仆曰:“你主母梳头时,可取他梳下头发一根与我。”小仆早晨取与之,道士得此发即作法。至半上午,辛氏中心只爱与道士通,谓婢曰:“今日我心异也。”

至午益甚。又曰:“今日心中大异。”至半下午,心不能自禁,明谓侍婢曰:“吾往日极恶邴道土,今日何爱他好。你看我脸上何如?”婢曰:“你似欲睡模样。”至晚饭后辛氏思与道土云雨之意极切,只恨一家人在旁耳!又强制祝密谓婢曰:“你今须紧跟我,或入道士房去,你须打我两掌,批我面皮,切不可忘,及上床睡后,夫已睡着。辛氏披上衣裸下体,开门径奔道士房去,道士正在作法催符,婢急跟出呼曰:“此道士房不可去”亦不应。道士语婢曰:“你外去。”以手扯辛氏,婢近前批主母两颊亦不管,又在面上打两掌曰:“你未穿衣。”

辛氏方醒曰:“我是梦中来,何故真身在此?喜得你唤醒也。”

手携婢曰:“块和我进去,好羞人也。”入房蹴夫醒,详言其情,及得婢唤醒之事。夫曰:“那有此理?你素恶他,故装此情捏之。岂有心既欲去,又肯叫婢挽之,这假话我不信。”

次日,不得已,述与夫兄言之。兄命弟逐去道士,亦不听。

乃往县告之,县提去打二十。又会寄棒打亦不痛,乃以收监。

道土明是空身入监,随手取出都是银,以银贿禁子,令买酒肉入监食。禁子更加奉承,思求其方。后又解府、解道,各官都加责,以无甚证据,不肯寘之死。后竟托分上,放出逃去,不知所往。尧鲁一家长幼,后相继疾故,盖受其术所蛊也。惟辛氏贞正,寿考无恙,总理家政,以抚幼孙之长,至九十余岁而卒。

按:妖术之暗中,如妖狐之投媚,必心邪而后能惑。苟心正者,虽入群妖之中,妖不能害,故傅奕不信死人之咒,而胡僧自死;仲淹不信杀子之鬼,而鬼自不来;辛氏心正,虽妖人灵法能深疑于心,早嘱于婢,终不受其邪氵㸒之毒。然则法虽巧,终不及人心之正也。后遇妖人者,其牢把心而勿睬之,彼邪亦安施哉!

炼丹难脱投毒药

古潭一后生丁宇弘,机关伶俐,识尽世间情伪,人不能欺。

偶遇一方士,自称能炼丹,宇弘早知其伪也。欲乘此以骗方士,故诈为不知之状,而琐琐问之。方士曰:“丹是仙术,古来传与善人,专以济救贫穷者,先须采药,炼成丹头,后用银一钱,与丹头同煎,可得三钱,一两可得三两。”宇弘曰:“更多可炼否?”方士曰:“只要有丹头,虽一百一千皆可炼。”宇弘先用银一钱与炼。方士加丹头三分,即煎出银三钱。宇弘喜,更以一两与煎,又得银三两。宇弘益喜,请方士到家,殷勤相待,及银已费荆又求再炼添用,陆续炼出银三十余两,惟以好言承奉之,愿学其术,终不多出银与炼。反将方士丹头之本骗来矣。方士思家中不奈他何!故说:“吾丹头已用尽,可多带银本出外采药,再在外大炼。”宇弘明知其引外行骗,只自思我用心提防,彼何以骗?更欲尽骗其身上丹头之银。乃带银五十两与俱出外,不肯取出费用。方士叫其取银买物,宇弘曰:“丹以换银,今已成之银,何必轻用?可取丹来炼银作路费。

我银留买药。”方士尽将已丹头三两,宇弘用银十两,共炼成三十两,彼此各分一半。又远行两日,寝食严防。方士无计可脱,乃背地买砒霜在身,晚又买一鲜鱼人店。宇弘往煮熟,装作两碗,方士往捧一碗在席,放毒于内。又再捧一碗,故打忿嚏,将口馋溅入鱼上。方士曰:“这碗亵渎了我吃。”及至半夜,宇弘腹疼,延至明晓,方士往医家求止疼药。煎服愈甚,至午,宇弘发散唇裂,腹痛难当。心疑是方士投毒,哀求之曰:“吾止有银五十五两,你能救我命,尽将与你。”时弘已不能起床矣。方士取其银,置已包袱内,近床以药与之曰:“吾游方人。将攒他人银,你好奸狡。反骗去我银五十两。今止多得你五两,吾自行善心,以此药与你。凭你命当生死何如?”遂负行李逃去。宇弘急命店主以药煎,有认得者曰:“此解砒霜药也。”连服几次,疼稍止,再求近店人医之,三日始得全愈。

银已全被方士夺去矣,只沿路乞食而归。

按:知防炼丹,莫如宇弘。虽百计不能骗,反骗方士银本几尽,可谓巧极矣。然终被其投毒,银尽还讫,又多去五两,且几乎丧命。幸而得生,沿路乞食,亦劳且辱矣。方士炼丹,其可信哉?

猜你喜欢
  第五回 奇道人半杯熄焰 蓝面鬼一网摧贤·白云道人
  卷五争占类 曾御史判人占妻·余象斗
  第四十五回 慕淑媛一语结朱陈 答知己双征联棣萼·西泠野樵
  第四十八回 木兰艇吟出断肠词 皇华亭痛洒离情泪·陈森
  第四回 多情女初识云雨意·风月轩入玄子
  第十八回 贤父母二次济贫穷 劣儿郎两番贪富贵·
  第十六回 十里堡官军战恶霸·储仁逊
  第二十七回 李二叔拿奸鸣枉法 高太守观句判联姻·古吴金木散人
  第八回 飞诗句七字成谶语 怨配偶一旦起淫心·梦花馆主
  附:纪汝佶六则·纪昀
  初卷 第二回·尹湛纳希
  第十三回 铁氏水陆二路齐行 童自大粗丑两鬓并纳·曹去晶
  第四回 伍员庙小子行凶 汤家镇老夫害病·
  第十五回 老苍头杀身救主翁·烟水散人
  序·刘璋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醉春风·江左淮庵

    《醉春风》(又名《自作孽》)书叙明万历年间,苏州顾外郎之女大姐,生平以节烈自誓,嫁张财主第三子张监生为妻,遂称三娘。张监生奢华好色,未成亲前,与徐家大小娘子及大娘之女通奸,其家教书先生杨某帮闲隐瞒。及成亲,张监生仍与徐家

  • 鸳鸯阵·古棠天放道人

    《鸳鸯阵》,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古棠天放道人著。苟非天作之合,纵使男欢女爱,意密情坚,才貌门楣,各投所好,或千方百计,挥金购求,甚有父母之命即专,媒灼之言更合,欢欢喜喜,道是百年姻眷

  • 双合欢·青心才人

    《双合欢》清朝章回小说,又名《金云翘传》、《双奇梦》。全书4卷20回,署名青心才人编次,成书于顺治、康熙年间。传本在中国近年才发现。国外日本有内閤文库藏本。作品主人公王

  • 十尾鱼·陆士谔

    清末年间(1877-l944),浙江金华富商费春泉赴上海滩寻艳遭骗,却看透上海滩各种骗术伎俩,私门暗娼,风味情转,而费春泉遂投身其中,用其妻,妹来赚钱,丧尽无良人性,让人熟知十九世纪上海滩的污秽昏暗,是天堂也是地狱。

  • 警世阴阳梦·长安道人国清

    小说写明熹宗时的司礼太监魏忠贤擅权专朝,祸国殃民及死后遭到报应的故事。1至8卷为阳梦,叙述魏忠贤入京充役,青楼嫖赌,后患疡发疮,自阉入宫,专断国政,诬陷忠良,崇祯即位后被发往凤阳,半路自缢而死;9至10卷为阴梦,写魏忠贤死后戮

  • 桃花扇·孔尚任

    《桃花扇》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作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

  • 红楼春梦·佚名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

  •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脂浪斗春》,明清艳情小说,凡七回,不题撰人。叙述大明正德皇帝禀性风骚,赋情潇洒,一日退朝无事,便睡在龙床上,梦与美女相会,便意欲下江南寻美女。游至苏州,先与渔姑、凤姐行鱼水之欢

  •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玉燕姻缘传》,又名《玉燕姻缘传记》。六卷七十七回。题“梅痴生著”,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大宋神宗年间,江南苏州

  • 林黛玉笔记·喻血轮

    全书乃林黛玉之日记,作者以第一人称,写林黛玉之所见所闻所感,实是借林黛之口叙说整部《红楼梦》.日记所述与原著几乎无异,凡有林黛玉经过之事以至日常起居可见诸原著者无一缺漏.

  • 情海缘·邓小秋

    《情海缘》,八回,署名“江都邓小秋”。邓小秋,清末民初人,文作于民国时期,不过将《桃花影》加以删改而成。因之迳删过多,又无情节交代,比之原作不唯文辞更逊,并已不复贯通

  • 闺门秘术·

    落魄文人兆璧、兆琨科考中试,县令夏国华欲将女儿瑶云配兆琨。其子均祥不肖,私自将妹另许叶槐之子叶开泰为妾,瑶云不从。均祥之仆狗儿欲奸瑶云之婢庆喜未逞,反诬庆喜与人通奸,国华怒杖均祥,坚拒叶府婚姻,被陷去职。新县令勾结

  • 续金瓶梅·丁耀亢

    《续金瓶梅》全书六十四回,明遗民丁耀亢著。述《金瓶梅》主要人物托生再世、以了前世因果报应故事。全书以《太上感应篇》为说,每回前有引子,叙劝善戒淫说;以宋金征战为历史背景,描摹金人南下、汉人受苦之状颇多,甚为动人;然

  • 桃花庵·佚名

    又名《卖衣收子》、《齿痕记》、《过街楼》、《站门楼》、《明伦堂》。言苏州双竹巷富家子张才赴虎丘山玩会,遇道姑陈妙善,二人眉目传情。妙善题诗赠扇,张至庵中匿居数日,暴病身亡。后妙善生子,留诗张才遗物衣襟之内,包裹婴

  • 三续金瓶梅·讷音居士

    本书以西门庆死去七年后,经普静禅师幻化还阳为引,描述了西门庆的家居生活和官场经历。西门庆继续发挥经商才干,重开绸缎铺,同时刻意钻营,恢复了原来的官职;他不满足于一妻五妾,四处猎艳,凡看中的女性无不染指;小说还写到西门孝

  • 负曝闲谈·蘧园

    《负曝闲谈》属于晚清谴责小说,记事率于一人而起,又与其人俱讫。小说涉及的人物阶层与活动场所较广。人物有士子、佐杂、买办、出洋随员、维新派、官宦子弟、朝廷大臣等;活动场所有公园、烟馆、学堂、集市、戏院、妓院、

  • 怨春香·

    《怨春香》,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1卷,不题撰人。大宋仁宗皇帝明道元年,在浙江路宁海岸,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发生了一件“一妾破家”的传奇故事。在杭州城众安桥北首观

  • 巫山蓝桥·不题撰人

    《巫山蓝桥》,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十六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弘治年间,松江府华亭县八团内沙地方,有一花姓人家,家主名唤花成春,娶妻保氏,皆三十有馀,因常做药材生意,故家道殷实,生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