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五十七回 贪钱财行凶又害命

作者: 储仁逊

    张禄闻听,不敢怠慢,出书房,到了大堂的门口站住,照刘大人言词,高声吩咐一遍。众人齐声答应。张禄进内回明大人,大人点头随即站起身来,往外而走。来至外边,张禄闪屏门,刘大人进暖阁,升公位坐下。众役喊堂已毕,两旁侍立。

    清官爷才要判断未结的案卷,忽见承差王明,带宋义往里而走,后边有两个人,抬着一副筐,紧紧的跟随,来至堂前,将筐担搁在地下。王明不敢怠慢,来至堂口,跪在下面,说:“大人在上:小的王明奉大人之命,一同朱文到公义村去,起何氏的人头。不料人头的坑中,又起出一个死尸。看光景,脑袋上有伤,好像打死的。小的不敢自专,与本地地方要了两个民夫,用筐担抬来,现在堂下。回大人定夺。”刘大人闻听王明之言,说:“真真的奇怪咧!人头刚有下落,怎么又有个死尸呢?真正怪异!”刘大人想罢,慌忙站起,出了公位,下来到筐担的跟前站住,举目一瞧,只见筐中那死尸还是幼童,瞧光景,不过十三四岁。死尸的旁边,搁着个人头,仔细一看,鬓发蓬松,倒是个妇人之头。刘大人看罢,复归公位坐下,说:“宋义,为何人头坑中,又多了个死尸来咧?莫非是你这奴才,图财害命?在本府的堂前,从实招来!但有虚言,管叫你难逃公道!”

    宋义见问,向上磕头,说:“大人在上,小的也不敢撒谎。”

    他就把早起埋死人头,王保看见他声张告诉别人,用铣镢打死的话,说了一遍。刘大人闻听由心中好恼。

    刘大人,闻听微微笑:“胆大的囚徒了不成!移下死尸就有罪,何况你,害命又行凶!非是我本府要你的命,皇王国法不容情。”刘大人,说罢一扭项:“王明留神要你听:速速快到监中去,把李文华、狗肉王,提到当堂好辨明。”王明答应不怠慢,迈步翻身往外行。大人上面又吩咐:“快传孙兴进衙中!”又差人,公义村,捉拿事头宗婆子,好完人命案一宗。不多一时齐带到,一齐跪在地流平。刘大人,上面开言叫:“李文华,留神要你听:本府与你明冤枉,残生脱过刀下坑。都因为,句容县知县缺才智,屈打成招定口供。虽然你无杀何氏,祸因你起是真情。你要不,差遣宗婆行诡计,何氏怎能丧残生?虽然死罪逃过去,活罪难容法不容。”吩咐左右“拉下去!四十大板莫消停!”只听两边人答应,上来了承差好几名。不容分说拉下去,四十大板,皮开肉绽淌鲜红。打完放起当堂跪,刘大人,开言把话明:“自今以后须改过,切不可,倚仗财势乱胡行。再有一遭到我手,管叫你,血染钢锋项冒红!”刘大人吩咐“回家去。”李文华,千恩万谢往外行。按下此事不用讲,再表清官叫刘墉。眼望堂前高声叫:“承差留神你们听:快把拶指速取到。”手下答应往前行。

    众青衣登时将拶指取到,放在堂上。刘大人这才开言,说:“宗氏。”宗婆子闻听,向上磕头,说:“小妇人伺候大人。”

    刘大人说:“你偌大年纪,还不知事务!助恶行奸,以至闹出人命。”刘大人越说越恼,吩咐左右:“宗婆子打他二十个嘴巴!”拶了一拶子,这才放出衙门以外。宗婆子回家不表。

    刘大人这才提笔判断:“狗肉王因奸不允,杀害何氏妇人之命,又移祸于人,按律立斩;赵子玉见人头,私下掩埋不报,以至于宋义又害人命,按律充发;宋义图财移尸,又害人命,律应立斩,决不宽贷!”刚然将王保的父亲传来领尸,又叫孙兴把何氏的人头拿去,一同尸首埋葬。孙兴叩头谢恩,出衙而去;不必再表。

    刘大人又把句容县知县王守成叫来,当堂训教。清官爷将李文华受屈、狗肉王行凶,前前后后说了一遍。王守成只是磕头,说:“卑职无才,望大人宽恕。”刘大人说:“以后要小心办事,这一次将你恕过,再这有一遭,定叫你难逃公道。回你的衙门去罢!”王知县闻听,回衙不表。

    再说刘大人这才退堂,回到内书房坐下。张禄献茶,随后摆饭。刘大人用完,张禄撤去家伙。天已将晚,秉上灯烛,一夜晚景不提。到了第二天早旦清晨,张禄儿请起大人净面更衣。

    刘大人吩咐张禄儿传出话去:“预备轿,今日拜庙烧香。”张禄儿答应,迈步出房,来至堂口站住,高声吩咐一遍,进内回话,刘公点头,站起身来往外而走。来至外面,张禄闪屏门,刘大人出暖阁,来至堂口站住。众衙役一见,不敢怠慢,忙忙搭过四人轿,去了扶手,刘大人上轿,轿夫上肩,衙役尾随,出了衙外。

    这清官,坐上四人大轿,衙役吆喝喊道声。上打一把红罗伞,下罩清官叫刘墉。大轿人抬正往前走,忽见那,“冤枉冤哉”不住声。刘大人吩咐将轿住,轿夫答应把步停。大轿始至平川地,刘大人,轿内开言把话云:“快把那,喊冤之人速带过,本府当面问分明。”承差闻听不怠慢,登时间,带过二人跪流平。刘大人轿中朝下看,打量二人貌与容:一个年有五十外,一个在四十还有零,面貌不像行凶事,不知他,二人为着何事情?大人看罢开言问:“你两个,姓甚名谁快讲明。有什么事情从实讲,但有虚言我定不容!”二人见问将头叩,说“大人在上请听明:小人姓李叫李五,专卖瓦盆作经营,一辆小车装货物,指着这,些小的买卖度平生。他本姓赵叫赵义,把我的,车子碰倒地流平,一车子瓦盆全摔碎,小人货物一切扔!缺少本钱难去买,我家年残活不成。小的叫他来赔补,他倒动怒不相容。因此我二人分争理,不料那大人轿到此行。小人冲撞该万死,望大人,贵手高抬容一容。”说罢只是将头叩,刘大人轿内开言把话云。

    刘大人闻听卖盆的李五之言,在轿中说:“赵义,你为何将李五的车子碰倒?把他的盆打碎,你倒不依,是何缘故?快些实说!”赵义见问,叩头在地,说:“大人在上,小的非是故意的将他的车子碰倒,有一个缘故在内:小人今早挑了一担子干柴草,要到市上卖几百钱,好买升米度日。小的打西往东走,卖盆的李五推着车子打东往西走。我们俩当时行至一处,忽然间刮了一阵大风,把小的柴担子往外一碰,偏偏碰在他的小车子的上头,把他的车子就碰倒咧,他的瓦盆全都打碎。李五一见,叫小人赔他。回大人:小的家中有八十二岁母亲,指望小人卖草,剩几百钱养我妈。大人想:小人这干草,是三百钱的本钱,就让全赔了他,也不够。再者,小人要把这三百钱本赔了他,小人拿什么买草?小人的老母,不饿死了吗?”说罢,泪流满面,只是磕头。

    刘大人轿中闻听他二人之言,腹中暗想,说:“我只当是恶棍刁匪,原来是贫苦的良民。这件事,虽然说不大,倒教本府为难。说是教赵义赔李五的盆本钱,赵义又赔不起;说是不教赵义赔罢,于理不合。”刘大人按天星下界,腹隐珠玑,胸藏锦绣,才高志广,乃是咱大清的能臣。句容这点小事要了不开,焉能还事圣主、治国安邦?这大人在轿内开言,说:“就吩吩承差,将他二人带进衙内审问。”“这。”青衣们答应,登时将二人带起,复又吩咐起轿。轿夫答应,不敢怠慢。

    刘大人吩咐一句话,轿夫闻听不敢停。慌忙上肩齐迈步,顺着大路往西行。大轿刚到南门口,只听见庙中钟响不绝声,仔细观瞧在庙门口,又见一群百姓闹哄哄。刘大人,看罢不解其中故,眼望着,跟轿的衙役把话云:说“这些百姓因何故?一个个,围住庙门有什么情?”衙役见问开言道:“大人不知此乡风,这乃是:金花圣母与人治病,设下道场请神灵。因此庙中才钟响,众军民,许愿烧香秉前程。故此男女无其数,一个个,求告圣母在庙中。”刘大人,闻听衙役前后话,太守心中已经明:想来就是洪阳教,民间妇,装神弄鬼哄愚民。借此诓骗资财物,妖言惑众了不成。这其中,弄出多少奇怪的事,明显恶习与刁风。当街上,男女不分无道理,这般怪异不能容。我今日,既在此处为知府,必须要,地方清净正民风。刘大人,拈香已毕回衙内,寻思定下计牢笼。说道是:“必须如此这般样,管叫你神仙也不灵!”刘大人复又沉吟想:北京城内也有此情。曾见过,九门提督出告示,其名“瞧香”,就是这一宗。又叫堂子将人哄,口内说:男女不分,妖言惑众。出些个蹊跷怪事情。刘大人想罢不怠慢,回过头,眼望张禄把话云:“把那捕快传几个,本府立等有事情!”

猜你喜欢
  第三十一回 直报怨赵伦犯秋宪 德胜才贾政领冬官·
  第五回 春窗苦短良人无奈·临川山人
  第三十三 狮子滚球·邺华生
  第二十三回 设宴题诗琼林独耀 披图入选凤藻重荣·海圃主人
  第三回 思故乡浩然有归志 恣顽皮蓦地破私情·吴趼人
  第四回 金马门群哗节度使·素庵主人
  听经猿记·李昌祺
  第43回 马三风前厅算命 于大人遇救逃生·牛瑞泉
  第二回 拿周取纱帽座客皆惊 乘夜抱血孩渔翁得利·
  第五十回 傻李九跑肚得秘闻·储仁逊
  第三十五种 得会银·石成金
  第三十三回 狠上狠杀头灭口·
  第十一回 姚太监当权惟使势凶且益凶 江小姐至死不忘亲托而又托·
  第104回 写呈词细问根由 白鹄子公堂告状·牛瑞泉
  第四十四回 张寅回家逢故旧 吕昆托友作冰人·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浓情快史·佚名

    又名《媚娘艳史》,中国古代禁书之一。《浓情快史》讲述了世情中的一个女人武则天放荡而又充满欲望的故事。该书约成书于清朝,原题《新镌浓情快史》,署嘉禾餐花主人编次。因为书中有男女情爱内容的描写,有违封建礼教,在清代

  • 金屋梦·梦笔生

    本书乃《金瓶梅》续书之一,继西门庆家族破败后,金兵南下,世事沧桑,人事巨变,只有人性之恶根不断,人心之贪淫不绝。然善恶总有相报,为恶者必无善终,这便是《金屋梦》之主旨。真可谓写透世态炎凉,尽展人心叵测,于悲观的生存态度中

  • 换夫妻·云游道人

    此书又称《颠倒姻缘》、《谐佳丽》,冰雪轩藏板。云游道人生平无考。此本为现存孤刊本,齐如山原藏,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此书故事取自《欢喜冤家》一回半。 《欢喜冤家》第十三回《两房妻暗中双错认》、

  • 素娥篇·邺华生

    白话小说。明邺华生著。作者无 考。书成于万历年间。据唐传奇《甘泽谣》之 《素娥篇》敷衍而成。叙武则天之侄武三思与侍 女素娥的故事。着重演述房中术所谓四十三 式,每式有

  • 怡情阵·吴还初

    《怡情阵》,中国古代著名的艳情小说之一.作者署名江西野人编演,乃是拖名.描写的是唐代扬州府兴化县秀才白琨的风流艳遇,怡情欢娱的故事。由于其书中登峰造极的性描写,遭到清道光,同治二帝的严厉封杀,是一本古代禁书。《怡情阵

  • 欢喜缘·寄侬

    欢喜缘,明清中篇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寄侬撰。话说南朝齐梁时代,姑苏为鱼米之乡。在枫桥左近有一渔户,姓张名通,娶妻赵氏,老而无子,只生一女,名叫可儿,生得秀媚无比。这一年可儿长到

  • 痴婆子传·芙蓉主人

    《痴婆子传》是明代芙蓉主人著中篇艳情小说,两卷三十三则,大约创作于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年)前。以浅近文言之倒叙笔法,述少女上官阿娜情窦初开,少试私情,至出嫁后伤风败俗,乱伦淫荡

  • 巫山蓝桥·不题撰人

    《巫山蓝桥》,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十六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弘治年间,松江府华亭县八团内沙地方,有一花姓人家,家主名唤花成春,娶妻保氏,皆三十有馀,因常做药材生意,故家道殷实,生得一

  • 八美图·佚名

    《八美图》全书三十二回,清代刊本,书署“佚名”。描写宋代杭州人柳树春经历的悲欢离合故事,特别是书中的八位美女形象,叛逆反抗,不屈不挠,尤为感人至深。由于《玉楼春桃

  • 桃花影·烟水散人

    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烟水散人撰。书叙明朝成化年间,松江府华亭县有一旧家子弟名魏容,表字玉卿,年方十七,生得面白唇红,神清骨秀,又有满腹文才,然一心娶美女为妻,故未曾婚配

  • 浓情秘史·不题撰人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一回,不题撰人。序曰:常观氵㸒词渎书,多描写氵㸒情,不归于正史,观之者易入于邪思。惟《浓情秘史》一书,情词雅致,趣味弥长,令人观之不厌,亦且终归劝善改过,久有益

  • 剪灯余话·李昌祺

    《剪灯馀话》是李昌祺仿瞿佑《剪灯新话》而作,借以抒写胸臆。全书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

  • 枕上春·不题撰人

    《枕上春》,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嘉靖年间,江南镇府城内,有一富家,专营药材,家业颇丰,此人姓李名寿辰,年已三十五岁,娶妻木氏,业已三岁,生得一子,年方十七岁,名唤李祝

  • 花荫露·临川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九回,清临川山人撰。话说历代君王俱知守成艰难,遂挖空心思欲网尽天下人才为他所用,故开科试以揽英才,另设举荐一途,后称“举孝廉郎”。一

  • 巫梦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十二卷。不题撰人,作者不详。此书《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未著录,日本佐伯文库、中尾松泉堂藏有啸花轩藏板本,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啸花轩为清康熙间书坊,可知为清初的作品。此书在清代一再被禁毁,国内未见

  • 林黛玉笔记·喻血轮

    全书乃林黛玉之日记,作者以第一人称,写林黛玉之所见所闻所感,实是借林黛之口叙说整部《红楼梦》.日记所述与原著几乎无异,凡有林黛玉经过之事以至日常起居可见诸原著者无一缺漏.

  • 枕瑶钗·不题撰人

    《枕瑶钗》,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九回,不题撰人。话说明嘉靖年间,朝庭腐败不堪,皇帝昏庸,不理朝政,整日沉靡酒色之中。朝中宦官当权,相互倾轧,党同伐异。勾心斗角,清正廉洁者,曲指可数。那

  • 醋葫芦·伏雌教主

    书叙成硅因妻子都氏不育,欲娶妾而受都氏阻挠、惩罚的故事。故事建立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基础上,对女子反对男子多妻制予以讽喻。内容涉及到商人、官场、寺庵、青楼等社会各方面,且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诙谐有趣,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