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三回 设宴题诗琼林独耀 披图入选凤藻重荣

作者: 海圃主人

  话说贾兰、贾茂明日五鼓起来,梳洗毕,就坐车到朝房去候旨。
  这日栊翠庵红梅大放,映日迎风,迥殊往昔。史湘云备下茶果,着紫鹃等分请王夫人同李纨、宝钗婆媳及平儿,来庵赏梅。不多时,王夫人同李纨、宝钗、平儿来了。两家媳妇过节娘家来接,皆回家去。王夫人到了庵前,见沿高处一带红梅,觉得春光满目,心中甚喜。史湘云、惜春接出,让进庵内。在静室中坐了。窗外阶前梅馨扑鼻。吃过茶,大家出去,又赏玩了一会。只见雪消无迹,霞染多姿,韶华艳冶,处处怡人。李宫裁说:“春光如此明媚,若非史妹妹今日见邀,真是忙忙错过。”王夫人道:“何尝不是。今岁红梅亦较往岁为异。”史湘云道:“红梅枝上应传春信,想必今年或有什么分外喜事,所以红梅特盛于往日。惜春道:“定是赐宴咱家兰哥儿弟兄,今日有什么升迁喜信儿罢。”宝钗道:“但求应姑娘说,这就是满屋皆春了。”史湘云道:“外头天气尚冷,请太太屋里尝尝我姊妹俩自做的蜜饯螺丝、到口酥儿。”王夫人说:“很好。”就同进来,喝茶吃果子。
  平儿看了惜春,忽然说道:“太太看四姑娘,像吃了酒的。脸色怎么这样红?”众人听了一看,齐说道:“果然气色好的很!满面红光中透出亮来,印堂更黄润得异样。”宝钗道:“四妹妹道力深彻,养得足,此是精气偶露处。”李纨道:“二奶奶此论有理。”史湘云笑着说道:“什么道力,只怕是红梅春信。”惜春瞅了湘云一眼,也没言语。大家吃了会,就同王夫人到上房来吃饭。湘云、惜春皆用素的,另做几样嗄饭,大家用过。因在节下,各寻乐处。有下棋的,有斗牌的,有抢快的,有做手宝的。直乐了一天才罢。
  再说贾兰、贾茂到朝房候着,掌院进去,又待许久,时交巳正,才有旨“传众翰詹人内春宴,仿宋太宗时赏花观鱼旧事。”众官先谢了恩,按品矮桌坐下。摆上宴来,一时笙箫递作,伶工侑食。午初就乐经三奏,席已将完。忽传出旨来:“今日春气融和,红梅竞放。诸臣珥笔随朝,各宜赋《春宴纪恩诗》。不拘体制,以便被之管弦,传为盛事。”翰詹诸臣遵旨,无不戛玉敲金,雕龙绣虎,仰承顾问。内中惟贾茂有一联云“露唏丰草荣春宴,雪点红梅彻玉堂。”最蒙圣鉴。特旨命上丹墀,问道:“你是新科状元么?”贾茂磕了头,道:“臣蒙恩是一甲一名。”圣上道:“汝诗体制典雅,不愧古人。但红梅诗自苏玉局后,未闻嗣响。不知汝可记得韵脚,能次韵否?如能继步,朕当有不次之赏。”贾茂奏道:“臣才虽不敢仰希大苏,但蒙圣谕,着臣属和。臣愿勉和三章,以承恩眷。”圣上听说能和大喜,便叫内臣赏给笔砚纸墨,就在御前珥笔。倘无真才实学,这时如何应制?贾茂却沉思了一刻,就援笔立就。用楷书在侧理纸上端端正正写了,磕个头,双手一举,就有内臣接了,陈于龙案。只见上写着:
  咏红梅用苏原韵
  其一
  寒觉寻春去较迟,东园晓人已多时。
  由来艳态无真赏,谁把冰操改旧姿。
  色晕丹霞非中酒,瘦欺绛雪忽浸肌。
  到窗疏影偏留月,肯让秋飚桂一枝。
  其二
  思发花前早若迟,晴光融泄正芳时。
  剪绡濯锦寻常遇,澹月疏烟一种姿。
  老干仍留霜作骨,春愁未减玉为肌。
  亦知世外悬清赏,不羡浓华着雨枝。
  其三
  残雪开帘日影迟,天然丰格喜经时。
  扶疏夜月曾留梦,烂熳春风别有姿。
  不染云霞能设色,无偏雨露已沦肌。
  东皇绯赐饶青眼,未散寒香绕旧枝。
  翰林院修撰臣贾茂应制次韵。
  圣上看完,龙颜大悦。说道:“刻划工丽,不让髯苏。而托体寓意,点染红字,不失梅字气骨。可为杰作。”因传旨:“遍赐翰詹诸臣同看,谓朕赏鉴何如?”当即赐花二朵,以继平一之盛;并新缎四端,文房四宝全付,用彰其才。仍令归席。贾茂磕头谢了恩,下阶回位。翰林院掌院、詹事府正詹俯伏阶前,同声奏道:“贾茂诗格,直步子瞻,此皆云汉作人,才能奇才辅治。臣等不胜欣贺。”圣上听了大喜,传旨归班。诸臣就席又饮了一巡,遂皆.谢恩起座。圣驾已回内殿,遂皆纷纷散出。贾茂这三首红梅诗,立时抄遍长安,转便宜书坊中,刻卖了好些时生意。
  贾茂回府,贾政询知前事,合府欢喜。不意第二日一早,贾茂超升了侍讲学士。报到荣府,贾茂即趋朝人谢。奉旨诏见,贾茂进了宫门,红本上程大人带着。到了内禁门,就有首领夏内侍领到养心内殿,——是听政暇时玩弄笔墨之所。贾茂在此候旨。夏内侍领进去,说:“贾茂领到。”奉旨叫进来。贾茂到门槛外,先磕头,谢了恩。圣上便将荣宁二位开国时的功勋细细垂问,贾茂一一奏明。又问:“贾政是汝之祖,谁为汝父?”贾茂又将宝玉奏闻,圣上大喜。说:“元妃是汝亲姑么?”贾茂磕头,答应道:“是。”圣上说:“汝姑归省时,有大观图记恩一册,汝曾见否?”贾茂说:“臣未及见。”圣上便叫近侍在架上拣出,先看了一遍,才吩咐传与贾茂看。贾茂看见上面多少诗句,皆是当时笔墨,而宝玉亦有诗在内。便又磕头谢恩,便将册页缴上。皇上又问大观园规模,及山水竹石景况。贾茂因又奏道:“臣姑元妃曾命臣幼姑仲春绘图,现在臣家。一览此图,如涉其地。臣虽口奏,恐未明晰。”皇上说:“如此甚好!汝可出去飞马取来。”
  贾茂领旨,仍随夏首领退出,即上车;星速到府,将此事禀了贾政及王夫人。遂即到栊翠庵,要出此图,忙用锦袱包了,陈楠木匣子装上,飞舆仍进朝来,恳程红本转奏。仍是夏首领传旨,将此图送内留览,并命贾茂回家候旨。
  过了两日,贾政在房与王夫人正说:“此图人宫数日,不知何意?还未发出。”忽见秋纹回说:“林管家说,有夏首领在外要见。”贾政听说,连忙出去。林之孝禀道:“大门外有六宫都太监秉忠夏老爷,赍太后懿旨,有许多太监跟从。”贾政听了,便叫人回王夫人预备。急到前厅,摆上香案,开启中门,跪了接旨。
  只见夏首领不曾捧诏,直至正厅下马,满面笑容。南面而立,口内说:“奉特旨:转奉皇太后懿旨:因阅贾政次女仲春所绘大观图甚好,有面问事。着贾政妻王氏立即带次女仲春入朝,在慈宁宫问话。”夏首领说毕,也不吃茶,便乘马而去。”
  贾政送了回来,即备轿,着王夫人带惜春,人宫面圣。史湘云说:“红梅春倍今日验了。”惜春此时已交三十“,奏报二十八岁。连忙束装,同王夫人坐轿人朝,改名仲春,认作贾政亲女。进了朝门,仍是夏首领带着,到慈宁宫。来至内殿,只见帘飞彩风,帐舞蟠龙,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静悄悄无一人咳嗽。夏首领人内奏了事,才奉懿旨,着王夫人带女仲春人见。王夫人同仲春俯躬步阶,进了内殿,行毕礼,口称:“愿太后千春!臣贾政妻王氏,带女仲春,奉旨得瞻翠范,乞太后恕臣草茅,无任感激。”
  太后看王氏两鬓苍老,:颜面舒和。又定睛将仲春一看,生得体态端悫,容止典重。年纪约在二十四五,虽无羞花之貌,实有出众之仪。心中大喜,传旨:“平身!”王夫人同仲春磕个头,站起来。太后问仲春道:“这大观图果是汝所画吗?”仲春又跪奏道:“是臣女奉臣姐元妃命所制。”太后说:“汝起来说。”仲春站起,太后又问了许多话,仲春皆奏对清楚。太后大悦,吩咐赐宴。两边彩女近侍,就摆矮桌,隐隐的远处奏起侑食乐来。那知太后是要看仲春饮食局量,才有此举。
  王夫人同仲春谢了恩,遂就席半跪而坐。不多时,斟上酒来。又磕了头,徐徐而饮。菜陈八簋,酒过三巡,乐止席终。太后赏了一柄如意,两套上用大缎。重复谢恩,仍命夏首领带出宫去。坐轿回府,将此事向贾政备细说了一遍,彼此猜疑不定。
  这日,贾政下衙门到家,向王夫人说:“探春这回要随任远出了。”王夫人连忙便问,贾政道:“周姑爷奉旨升了浙闽总督,探春能不同去吗?”王夫人道:“这是喜事,不知何日奉旨的?”贾政道:“就是今早。周姑爷交待,来京谢恩、请训,要有个月担待哩。”王夫人说:“我们该差人替道喜,就先接来家多住几日。”贾政道:“也好。只怕他要收拾,未必就能来京。可差李贵去。”便向贾琏说了,派李贵向虎北口去了。
  过得一天,贾兰又钦点了山西学政。忙了十数天,周姑爷也同探声回京。各自谢圣恩,请圣训。贾兰聘幕友,带着包勇、锄药七八个家人,先赴山右去了。贾政替周姑爷饯行,留探春在家住下。
  那日,正同周姑爷饮酒,备说“圣恩隆榜,为臣子者难效涓埃。”只见林之孝忙跑进来,回道:“夏首领捧着圣旨,骑马到门。请老爷快排香案接旨”贾政听了,急忙撤去酒席,在大厅上摆列香案。自家换了朝服,跪在大门以内接旨。夏首领骑着白马,手捧圣诏,到阶下马。走至香案前,令贾政跪了听宣。夏秉忠举着敕诏,展开读道:“奉旨。钦奉皇太后懿旨,户部左侍郎贾政次女仲春;德性娴淑,仪容端谨,晋封为风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俟三日习礼后,着备礼驾人宫。此谕贾政知之,奉旨。礼部知道。钦此。”贾政磕了头,接了诏书。夏首领下来,见礼道喜。贾政再三谢了。献过茶,夏首领同贾政起身,到大观园择地,为仲妃行寓。就在怡红院设了围幕。立时,、王夫人伺候着仲春搬人。即有太监看门,“宫女伺应,闲人一概赶散。五城兵马司及提督三营派了兵役,在园外扎帐房守护。皇太后又差人赏了许多克食。
  演礼三日,礼部备了法驾,”龙旌风罢,雉尾官扇,对对销金提炉,焚着御香。仙笙天乐,一把曲柄七风金黄伞前导,两边銮驾执事全备。又有承执太监,捧着冠袍带履,香巾绣帕,漱盂拂麈等物。八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顶金黄绣凤銮舆。抬人大门仪门,往东进了大观园正门。贾政率领子侄在大门跪接随人。但见园中香烟缭绕,花影缤纷。许多昭容、彩嫔,请妃登辇。仲春换了袍服,洒泪别王夫人等。李宫裁、宝钗皆不便送。九声大炮,鼓乐喧天,夹道香尘,宫灯灿灼;仲春出了荣府,便自人宫去了。贾政到朝门,递了请安职名,方才回府。次日,赐宴群臣,到日晡时才散。贾政备了应用装奁,到第三日奏明是仲妃寻常所用之物,方敢送人赏收。
  周姑爷起身期迫,探春别了父母,回家收拾。到起身前二日到家,贾政嘱咐了许多言语,探春一一领受。又到薛姨妈处请安,并瞧瞧媳妇,留了好些物事,以作别赠。薛姨妈盛席管待,即为饯送。钦限紧急,周廷抡陛见后,即带着家眷到浙闽制台任去。端木楷恰懊选了金华县知县,芝哥儿再三嘱托周姑爷,想自心照。董庶子先放了福建巡道,亦带了喜姑前半月出京赴任。贾政自从探春去后,与王夫人着实思念。亏李宫裁、宝钗二人,朝夕劝解,稍觉释然。彼时贾政已八十二岁,屡欲具疏致仕。因仲妃新沐恩纶,不敢遽行陈情。闻、梅二位至亲最厚,时相杯酒往还,颇亦不甚寂寞。
  那日光州信到,贾环阖署平安。有升陈州府知府之信,带了银子来京打点。巡抚提本尚未到部。恰值贾蓉同苏又卿议叙了,贾蓉得了山西汾州府经历,苏遇得了直隶天津府兴济县巡检。芝哥儿见苏又卿得了缺,心中甚喜。摆酒饯行,同贾蓉各自收拾,领照到任。荣宁二府,却忙了几天。等他们起身,方才得闲。
  忽宫中传出信来,说皇太后体念人子之情,与皇上锡类推恩,破格仍照前次省亲之例,着诸贵人明岁陬吉归省。报到荣府,贾政急与贾珍、贾琏等商议,;仍照向例预备。忽奉仲妃传谕:因素性尚简,不事烦缛。所有大观园一切陈设,不必更新。略为整理,亦不必制备灯彩。定于巳初到园,酉正还宫。向来女戏等项,亦皆停止,无庸演办。贾政接了此谕,便自不大费事,心中甚慰。
  再说大观园,自贾茂登第后,日逐在衙门行走,便将一切书籍皆搬人所住东厢房,以便展玩。怡红院做过仲妃行寓,重新修整。贾政吩咐贾琏将素日所存帘栊、帐幔,略为添备,便从正门起,及所有亭台竹石,并假山曲水,回洞小桥,宜丹漆的丹漆,宜粉翠者粉翠。花木有该补种,栏榭有该增修,匾额联对各处查点。正在偬迫之际,芝哥儿忽向贾政说道:“这时离明春尚早,孙儿夜观星象,似乎不必修备,徒滋靡费。且过了春分再办也不晚。”贾政因芝哥儿说话,每有奇验,又计为期甚远,遂叫贾琏从缓修理,每日仍是各行工匠出入不辍。
  此时秋试已过,曹紫庭点了湖南学政,贾兰仍留山右三年。荣府中每日为仲妃归省一节,虽不十分紧办,却也时刻不闲。
  渐渐过了年,到开印之期,忽闻皇太后因元夜观灯,一日觉热,脱了一件皮衣,偶感风寒,身子觉得不爽。妃嫔日夜伺候,奉旨将仲妃省亲这事暂缓,再行降旨礼部知道,贾政得了此信,深喜贾茂前言有验,着实疼爱。将一切工匠停止。
  到了二月初六日,贾茂点了会试房考,随众人院衡文,日在聚魁堂,将朱卷细心详阅。彼时二月十四日午后,忽从天半来只“白鹤,丹顶玄裳,长唳一声,直飞人贾茂所寓之室。将卷箱用嘴挑开,各卷纷纷衔了半地,单把盈字三号一本试卷用嘴噙了,放在案上。比及人见赶到,那鹤仍长唳一声,冲霄而去。这箱卷子六十本,皆是贾茂未阅之卷。遂将盈字三号这卷细细一看,文理精微,词气醇懋。当即用了荐戳同内监试关防,荐了上去。通场传为异事。
  到填榜日,这盈字三号卷子,中在第二名。拆开号,是浙江处州府青田县廪生,覆姓钟离,名泰。榜后来谒房师,却甚青年,不过二十多岁。细问有何阴骘,钟离泰又是谦谦君子,一味逊谢,毫无矜态。到是他同房中了缙云县一个同年,也是覆姓,叫做欧阳义,才将他祖父累世积德赈孤济贫,恤老怜幼,许多善事述了一遍。贾茂细思,与此鹤殊不相关。也只得藏在意内,不肯说出。
  殿试毕,钟离泰殿在第一甲第三名,中了探花。贾茂着实心喜。那日来谢,留他便酌,席间无意中说出鹤的一段因果。
  原来青田县因鹤得名,当年那对鹤亦不知再来华表。谁知慕鹤的却向青田山内各处搜求。那年适值山顶最高处,有一仙观。其中老道士驯养二鹤,在那高松顶上结了一巢,乳了二小白,朝夕哺养,渐次长全毛翼。老道士恐人知道;将此独院门时常锁闭,让其长成。不意本县中有一部堂公子,性最爱鹤。就有一班讨好之人,将此观中鹤暗去报知。那公子一时高兴,带了许多豪奴,假说来观随喜,各处细看,不见鹤之所在。到了锁的门前,恰懊钟离泰的父亲也在观中游玩,是最相好的。大家问候,公子便叫道士开门去逛。那道士不敢违阻,开了门进去,便见松头巢鹤。公子满心欢喜,便叫跟随快取梯子,爬上树去,拿那小白到家喂养。那道士急向公子说道:“这鹤雏翎毛尚未长齐,拿去不能存活。稍待一两月,小道亲自送来何如?”那公子闻言,动怒说道:“胡说!此鹤已成,不过数日,必然骞去。你骗我吗?”遂呵退道士,便叫家人动手。只见钟离老者上前说道:“公子所论极是。但公子不过爱蓄此物,以备玩好。看来此鹤尚稚,离母难全。我家现有驯熟之鹤,愿送公子,并备百金为敬,以赎道士不善立言之过。”公子听了,倒也意存两可。中有一位帮闲,进前说道:“养鹤当要雏的,方能随人意趣。此处之禽不易得也。”公子说:“原来如此。”立叫众人攀树而上。那两个胎禽飞鸣树杪,来往卫护,众人将到树巢,只见一只鹤飞到巢边,衔了一子,负于背上。那只鹤也是如此。便长唳一声,翔于云表,不知何往。公子说了一声:“可惜!”众恶奴也无可如何。道士便请公子人房献茶。公子不作声,悻悻率众出门,不辞而去。
  到了次日,钟离老者不食前言,笼着二鹤,叫人挑了,亲赍百金,送到公子门上。公子抱愧任性,谢了不见,便也罢了。那知这鹤到夜半,仍负二子归来巢上。第三日,公子仍命家人到观来瞧,钟离老者见不收鹤,早见及此。因在观厚赂来人,归时权辞以对。一连数次,家人彼此党护,又得钟离厚赐,便把此鹤曲全下了。那鹤每见钟离老者到观,便自盘旋,.相向不已。这也是青田鹤价惹出来的一事。
  当日钟离泰无意说了,贾茂便自有心听人。连忙便问:“令尊高年,此日可称康健?”钟离泰道:“家严年近七旬,步履如常。深蒙老师垂注。”吃毕饭辞去。贾茂方豁然了场中鹤瑞的缘故。便将此事述于贾政。只见林之孝进来禀说:“老爷奉旨转了山东巡抚,现有军机处来人道喜。”是何原由,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七十一回 沈延芳潜身内院 宋臬司当堂受刑·
  第一回 老母慈悲爱怜幼子 新君横暴强夺艳妻·玉瑟斋主人
  第十九回 宦公子积德救娇娃 向惟仁报恩酬爱女·曹去晶
  第四十八回 鬻画分金割爱助膏火 读书补拙勉力答琼瑶·张恨水
  第九十回 遇恩公冯吉谈匪情·储仁逊
  第三十二回卜书贞替人吃醋林雨生拚命戒烟·李涵秋
  第七回 彩虹楼兰生初访艳久安里仲蔚共寻芳·邹弢
  第五十一回 以误传讹美人绝命将机就计智士用兵·邹弢
  第一回 山川秀媚闺阁钟灵 水乳交融芝兰投契·
  第六十回 柳卿云真心全节 赛玄坛侠义报恩·
  田洙遇薛涛联句记·李昌祺
  第二十回 孟尚书怒索人命 景夫人喜认义女·
  第三回 佛殿中欣传玉合 幽闺里巧露机关·
  第十一回 贤媪割爱偿宿缘·古棠天放道人
  第七回 烟雨楼英雄遭溺 南河内侠女报怨·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剪灯余话·李昌祺

    《剪灯馀话》是李昌祺仿瞿佑《剪灯新话》而作,借以抒写胸臆。全书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

  • 金屋梦·梦笔生

    本书乃《金瓶梅》续书之一,继西门庆家族破败后,金兵南下,世事沧桑,人事巨变,只有人性之恶根不断,人心之贪淫不绝。然善恶总有相报,为恶者必无善终,这便是《金屋梦》之主旨。真可谓写透世态炎凉,尽展人心叵测,于悲观的生存态度中

  • 双合欢·青心才人

    《双合欢》清朝章回小说,又名《金云翘传》、《双奇梦》。全书4卷20回,署名青心才人编次,成书于顺治、康熙年间。传本在中国近年才发现。国外日本有内閤文库藏本。作品主人公王

  •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画眉缘,清代白话艳情小说。清长啸和尚著,共9回,未完稿。唐末群匪作乱,顷刻间一统河山四分五裂,唯吴越境内安泰和美,百姓额手相庆。且说太湖流域明州境内,有伢子本名唤做吴三春,因他

  • 巫山蓝桥·不题撰人

    《巫山蓝桥》,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十六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弘治年间,松江府华亭县八团内沙地方,有一花姓人家,家主名唤花成春,娶妻保氏,皆三十有馀,因常做药材生意,故家道殷实,生得一

  • 舞春云·风月轩入玄子

    《舞春云》,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三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自古姻缘天定,不由人才谋求,有缘千里亦相投,对面无缘不遇,仙境桃花出水,宫中红叶传沟,三生簿上风流,何用冰人开口。这首《西

  • 五美缘全传·佚名

    《五美缘全传》是一部著名的言情小说,在刊刻之初名气较大。书中写书生冯旭与五位美人的姻缘故事。其中,主人公几经周折,历尽磨难,最后并娶五美,成就“五美缘”。

  •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脂浪斗春》,明清艳情小说,凡七回,不题撰人。叙述大明正德皇帝禀性风骚,赋情潇洒,一日退朝无事,便睡在龙床上,梦与美女相会,便意欲下江南寻美女。游至苏州,先与渔姑、凤姐行鱼水之欢

  • 醋葫芦·伏雌教主

    书叙成硅因妻子都氏不育,欲娶妾而受都氏阻挠、惩罚的故事。故事建立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基础上,对女子反对男子多妻制予以讽喻。内容涉及到商人、官场、寺庵、青楼等社会各方面,且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诙谐有趣,有

  • 品花宝鉴·陈森

    《品花宝鉴》是我国第一部以优怜为主人公来反映梨园生活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共六十回,产生于清代道光年间。它的作者是江苏常州人陈森。小说以贵公子梅子玉和名伶杜琴言、书生田春航和名伶苏蕙芳同性相恋的故事为中心

  • 花影隔帘录·

    清代文白相间中篇艳情小说。一名《抱影隔帘录》,又名《花影隔帘》。四部。分题“钱塘韩景致瑜楼撰”、“钱塘陈戏春翁阅”、“钱塘王隆愁痴人补阅”、“钱塘魏素珠吹箫媪订阅&rdq

  • 春灯迷史·青阳野人

    《春灯迷史》作者青阳野人,其真实姓名不可考,成书年代亦未详,但可推测在道光十八年(1858年)之前,书已写成。 书叙唐玄宗时,浙江抚州府仁和县城里有书生金体,字生丽,风流标致,至 17岁通晓诗词曲赋,凡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不成就。到了

  • 浓情快史·佚名

    又名《媚娘艳史》,中国古代禁书之一。《浓情快史》讲述了世情中的一个女人武则天放荡而又充满欲望的故事。该书约成书于清朝,原题《新镌浓情快史》,署嘉禾餐花主人编次。因为书中有男女情爱内容的描写,有违封建礼教,在清代

  • 怡情阵·吴还初

    《怡情阵》,中国古代著名的艳情小说之一.作者署名江西野人编演,乃是拖名.描写的是唐代扬州府兴化县秀才白琨的风流艳遇,怡情欢娱的故事。由于其书中登峰造极的性描写,遭到清道光,同治二帝的严厉封杀,是一本古代禁书。《怡情阵

  • 八美图·佚名

    《八美图》全书三十二回,清代刊本,书署“佚名”。描写宋代杭州人柳树春经历的悲欢离合故事,特别是书中的八位美女形象,叛逆反抗,不屈不挠,尤为感人至深。由于《玉楼春桃

  •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著,清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九回。 话说乾隆年间、苏州吴江县有一员外,姓褚名贵宇,字强生。他靠祖 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在县中属大富人家,人称褚财

  • 痴婆子传·芙蓉主人

    《痴婆子传》是明代芙蓉主人著中篇艳情小说,两卷三十三则,大约创作于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年)前。以浅近文言之倒叙笔法,述少女上官阿娜情窦初开,少试私情,至出嫁后伤风败俗,乱伦淫荡

  • 捣玉台·临川山人

    捣玉台,临川山人著,清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五回。临川山人,是清初著名的艳情小说家,创作有《捣玉台》和《花荫露》两本小说,人物生平不详。 且说唐朝贞观年间,百废俱兴,政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