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一回母惩爱子小妹谑娇音鬼责贪夫贤姬成大礼

作者: 李涵秋

    原来一把揪住麟儿的不是别人,正是黄大妈。望着麟儿发恨道:“好相公,你几乎不把我吓死了。”说了这一句,那眼泪便直滚下来。田福恩及一群小孩子见此光景,早一哄而散。便是阿顺,知道这祸是他闯的,更不敢同黄大妈照面,趁人丛里,躲在一个孩子背后,推着搡着,溜回去了。黄大妈一面搀着麟儿,又代他将书包捧过来,问着他道:“你究竟今日到那里去的?你家先生说你是阿顺将你带得出来,阿顺呢?你的娘急得要死,回去怕不打杀你。”麟儿哭道:“我何尝要出去顽呢,都是由田家哥哥同阿顺的主意,有意将我骗出来。我也怕娘耽心,催他们送我回去,他们都摇头不肯,叫我有甚么法儿呢。”
    黄大妈道:“不必说了,快走罢。”刚刚走不多远,忽见网狗子正在街上东张西望,黄大妈道:“狗儿,相公在这里了,你快分头去赶着舅老爷同孙大,叫他们不必着慌了。”网狗子连声答应,又笑对麟儿说道:“今儿顽得高兴呀,累我们吃得老大的苦。”说着掉头跑了。黄大妈将麟儿连拖带拽,一直向家中行去。暮色之中,早见秦氏立在门口,身旁便是绣春同淑仪站着。淑仪眼快,一叠连声叫道:“好了,麟哥哥有了,你看黄大妈手里搀着不是麟哥哥是谁!”
    秦氏此是不由迎上几步,一眼看见果是麟儿,含着眼泪骂道:“畜生,你要你母亲的命。你老实说着,不必零零碎碎叫我牵肠挂肚。你好好替我跪在堂前,我到要问你有多大年纪,便会说谎调歪,整日价在外面游荡。”秦氏一面说着,一面大家都走入屋内。淑仪伸伸舌头走近黄大妈身边低说道:“好妈妈,你去劝劝姨娘罢,姨娘敢是要打麟哥哥呢。”
    黄大妈冷笑道:“姑娘,你不知道,像你家这麟哥哥,也要管教管教才好呢。”淑仪趄进内,果见麟儿跪在秦氏面前,呜呜咽咽的哭。秦氏用手扑着他,口里说道:“假使你父亲尚在,我也不用耽这些心了。万一你这畜生有个三长两短,叫我拿甚么面目去见你的父亲。我好容易千辛万苦。……”说到此,那眼泪早倾山倒海,点点滴滴都卸在麟儿头脸上。绣春也是拿着衣角拭泪。还是黄大妈走进来笑道:“太太也不用伤心了,只要相公下次晓得利害,不可学那三瓦两舍的孩子,东说东好,西说西好。外面拐子好不利害,前天听说有个十七八岁的大姑娘还被人拐去了。像你生得这副标致面孔,怕不弄去戏园子里打戏,那才糟了一辈子呢。”
    淑仪拍着手骂道:“起祸根苗都是我家阿顺,我回去不告诉母亲,打这浑蛋半死,我便不算姓伍。”黄大妈笑道:“姑娘不算姓伍,可算姓碰。”绣春听了不由盈盈的一笑。淑仪道:“人家讲正经,妈妈又来乱说了。”又回头向秦氏道:“好姨娘,我替哥哥讲个情。若是哥哥下次再闯这大祸,仪儿愿陪哥哥同跪在姨娘面前,领姨娘的责罚。”秦氏道:“姑娘好说。今日便看姑娘分上,放这畜生起来。”
    淑仪笑道:“阿弥陀佛。春姐姐,你快来帮我扯哥哥。”绣春于是同淑仪扶着麟儿到自己房里,不多一会,洛钟等都来过了。黄大妈这才预备晚膳,进房唤他小姊妹吃饭。麟儿那里肯出来,只管把个头伏在桌上。淑仪笑道:“好妈妈,我们今儿破个例,请你将我们的饭菜,端进房来,我们三人一桌吃。”黄大妈笑着依了。绣春同淑仪便在桌上多点了几枝蜡烛,百般的逗着麟儿谈笑,麟儿终是羞羞涩涩,毫无兴趣。淑仪笑道:“说起来,我上次母亲曾教我一个歌儿,我唱给你们听,看可好不好?”绣春笑道:“好好,快唱快唱。可又是红柑子皮里外香?”淑仪摇头道:“不是不是,那是小孩子唱的。我这个歌儿,很文雅呢。”遂笑着唱道:“红烟袋,绿荷包,我是母妈乖姣姣,我是父亲真宝贝,我是哥哥小妹妹。”绣春笑道:“谁是你的哥哥?”淑仪笑指麟儿道:“是他。”
    麟儿也便微微一笑。绣春凑着这个趣儿,却好看见菜碟里放着有一碟辣椒,便笑道:“我来唱给你们听,”遂用筷子指着那辣椒唱道:“鐍梨姐,鐍梨郎,鐍梨公婆来受拜,鐍梨小叔子又来张,厨房用个鐍厨子,抓把胡椒烧辣汤。”
    麟儿听见他姐姐唱这个歌儿,又想起今日田福恩头上鐍疮,一口饭正含在嘴里,不禁笑得喷出来,扯着淑仪耳朵低低说了几句。那淑仪也不由的伏案狂笑,到反把绣春朦住了,拖着淑仪要问她怎生如此好笑。淑仪摇摇头说:“姐姐你听不得,原来姐夫头上还生着辣椒。”
    绣春听得,不由两颊飞红,一声儿也不言语。麟儿向淑仪还是笑个不住,饭吃完了,大家刚把碗筷放下,那黄大妈早走进来,替他们拾掇。淑仪笑道:“黄妈妈,若是麟哥哥此时还不曾回家,妈妈你到那里去寻找他呢?”黄大妈笑道:“我家相公真是大胆,姑娘你们不知道外面不但拐子多,那秋胡老妈子,还更是利害。”绣春笑道:“往常惯听见人讲秋胡老妈子,究竟妈妈你可看见过不曾?”
    黄大妈便信口开河道:“怎么不曾看见过,论岁数比你们外婆年纪还大,一片的白头发,披在额角上,一张嘴像个簸箕,青脸獠牙,好不难看。”刚说到此,那淑仪把个头躲入绣春怀里,哀告道:“好妈妈你不用说罢,我怕呢。”黄大妈一笑,也便不说了。只听对面房里秦氏唤道:“麟儿过来睡觉罢,今儿可是辛苦了。”
    麟儿答应道:“娘,我来了。”又拖着黄大妈道:“我不敢出这房门,你替我将眼睛朦着,我怕天井里躲个秋胡老妈子。”黄大妈笑道:“那里倒有秋胡老妈子了,你来,我替你挡着。”麟儿于是揪着黄大妈袖角,将脸得紧紧的,一步一步,踅到对面房门,一松手跑入房里去了。此处淑仪见黄大妈走后,扭股糖似的靠着绣春,寸步不离。绣春笑道:“人家还有些琐碎事哩,你像这样跟着,你不嫌肮脏。你今年也有十几岁的人了,还是像吃乳孩子一般。”淑仪笑道:“好姐姐,我耳朵里好像听见有个秋胡老妈妈子叫。”
    绣春笑道:“果不其然,你不听见吱吱吱的甚么东西。”说着,便故意的撮着口学那鼠子的声音。吓得淑仪双手掩着脸,几乎要哭出来。好容易被绣春哄着她,上了床,然后自家也上床。淑仪毕竟扒到绣春这一边来,并头睡下。翻来覆去,总睡不着,只管逗着绣春谈说。绣春刚把眼睛闭上,她便闹起来,说:“好姐姐,我要你睁开眼望着我。你若是渴睡,我讲个笑话儿替你解闷。”
    绣春笑道:“呸,我有甚么闷儿要你解。你不睡,人要睡呢。你的小嘴利害呀,你适才吃晚饭的时候,嚼的甚么舌头,你这会子也求着你姐姐了。”淑仪道:“我何尝说甚么,是麟哥哥告诉我的,不过说田姐夫头上生着鐍疮儿。”绣春不等她说完,笑着用手撕淑仪的嘴道:“你还敢乱说我便放秋胡老妈妈子出来。”
    淑仪笑道:“不说不说,求姐姐饶恕我罢。”两个人闹闹笑笑,一直缠到三更时分,淑仪真是困倦了,方才大家睡去。时光迅速,早又夏末秋初。一日田焕夫妇闲坐无聊,那田福恩因为天热不肯上学,正在阶下掏捉蟋蟀子作耍。田焕道:“扣儿,你过来。日长无事,怎么只管胡闹,你可该将你念的书捧出来理一理罢。我自从你上学,我还不曾知道你念的甚么书呢。”田福恩笑道:“我已念到先进。”
    田焕道:“你又来胡说。四书之中,只听见有《论语》《孟子》,那里会有甚么先进先出呢?我不管你,你且把书取出来。”田福恩听见叫他念书,比杀他还是利害,只管将眼望着他母亲,意思想他母亲解个围儿。周氏笑道:“扣儿,你父亲既叫你念书,你便捧出来念一念儿,有甚么打紧。”
    田福恩此时才不得已一步挪作两步的,取了一本书出来,放着在田焕面前。田焕随手指着一行儿叫他背。田福恩望了几望,刚把头背过去,又把头掉转来,双手按着书本弯着腰,撅着屁股,好容易才唧唧哼哼的念道:“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奚其…”
    田福恩念到下两句,只管颠来倒去,下面再也想不出来。田焕怒道:“畜生煞是不用心。你不见圣人书上,明明说的子路子路,是指着你们的道路,望你学好。你没有别的本事儿,只是会捉蟋蟀。”周氏深怕田焕委曲了他的儿子,忙笑拦道:“你既知道圣人指他的道路,圣人不是叫他捉蟋蟀子么?我虽然不懂得甚么,我只听见小扣子嘴里,只管说的,有事哉唧唧咀也,唧唧咀也,嘶嘶嘶,嘶嘶嘶,这不是蟋蟀叫的声音是甚么?”田焕本来目不识丁,听见周氏说得有理,也就相信了,说:“原来圣人们有事的时辰,还捉蟋蟀呢。何况你终日无事,既是圣人说的话,想也不会错的。”
    田福恩听了,如得赦书一般,将书一束儿掼在房里,跑出去了。不多一会,外面走进一个人来,穿了一件深蓝夏布衫儿,草葛裤子,脚上穿一双青布鞋,腰间插了一柄大芭蕉扇,头发全是黄的,面目同头发差不多,只是还加了点紫檀色儿。田福恩一把扯住他的袖子,狼狈而来。周氏见了,一叠连声笑着说道:“小舅舅,许久不到这里来了,今儿为甚这样打扮起来?”
    田焕也便含笑迎着说:“今儿想是不曾挑担子上街,近来生意可好?”那人笑道:“天晴好久了,便是上街也没有生意。不瞒姐姐姐夫说,昨儿卖西瓜的王二,替我家带了一封信儿来,说我老头子已择了喜期,是七月初十,替我们圆房,我遂同老板请了半个月的假,打算午后出城赶回去,如今特来辞行。”
    田焕道:“喂,原来如此,来来来,我还有点菲礼,便请你顺便带回去。”说着便跑至前面去了。原来这小舅舅是周氏堂房兄弟,名字叫做周二福,今年岁,在城里学了一个皮匠手艺。前次书中美娘问家田小官儿,那小官儿说是小扣子有个小舅舅,同他一块儿在复园烟馆吃鸦片烟,便是此公了。
    那田焕生平悭吝非常,听见周二福要娶亲,知道又要破些钱钞,却好店里还有些卖不完的绣货,如今便想在周二福身上出脱,既做了人情,又免得自家破费。其实周氏早已看破田焕的用心,心中十分不快活,便趁田焕出去的时候,早在房里取出十块洋钱,悄悄的递在周二福手里。周二福暗中会意,刚刚递过已见田焕捧了一包绣货进来,颜色灰败,丝线脱落,周二福也只得勉强谢了一声,立起身来,便要辞去。田焕道:“怎么这样匆忙,凉凉儿吃杯茶去。”说着又回头埋怨周氏道:“为甚小舅舅来也不倒茶。”
    周氏道:“呸,你不要活见鬼了。不是你关照的,夏天不用泡茶,家里如有人口渴,便吃一杓冷水儿润润喉咙,怎么你这一会儿又闹起排场来了。我请问你,泡茶泡茶,你的茶叶在那里呢?横竖小舅舅也不是外人,如果口渴,便老老实实吃口水罢。”
    田焕也觉得话是说得大意了,羞得脸上通红。周二福笑道:“姐姐姐夫不用费心,我适才在人家挑的水担子上喝过了。”又道:“姐姐姐夫必得要下乡走一遭,省得老头子又要打发人来请。”周氏笑道:“不消请得,是必来贺喜的。”
    周二福这才离了田家,一径回去了。过了几天,周氏商议着要回家去走一趟,问田焕可肯同去不同去。田焕心中忖度,横竖闲着没事,不如也去走走,到底各免得家中几天嚼吃,遂答应同去。周氏见田焕肯去,也就十分高兴。这日正是七月初七,清晨起来,并没有一点风丝儿,赤日之下,捧着万道红霞。丛木无声,只有那金苍蝇儿嗡嗡飞得价响。周氏盥洗已毕,把前几日做的一件假官纱衫儿穿得起来,又替田福恩夏布褂上加了一件芙蓉罗的背心,周氏早忙得汗流浃背,只管用一柄大芭蕉扇儿,不住手的遥田焕从外面走进来,看着他们母子只管叹息说:“为甚做些好衣服,徒然将钱糟蹋了。”周氏笑道:“我们这一趟去,还得带几文儿,预备给新娘子做做见面钱。”
    田焕道:“阿呀!这是甚么话!瞧不起人!你不是同新娘子是平辈,如何给起见面钱来?没的被人家怪罢。在我看,我们此去可以一文不用,怕他家不供应我们么。况且我们到他那里,也有二三十里路,路上的盘费,至省也要用得二百多文,不要他家认,也就算是情分了。”
    周氏笑道:“你怎么越过越糊涂了。我们给新娘子见面钱,我家扣子,他也要给见面钱的,彼此只算扯直。”田焕道:“如此还好,要走我们快走罢,迟了格外要暖。”周氏道:“你看我们娘儿们,穿得这样齐整。也该雇一辆车儿来。何能抛头露面在街上跑。”田焕道:“啧啧啧,好个太太少爷儿,出门都要雇起车儿来了。等出了城,我来借一辆车儿来推你们母子,此时可不用唣罢。”
    周氏无奈,一家三口子便出了店门。田焕是只穿了一件布背心儿,赤着肩膊,肩膊上面背了一个口袋,零零碎碎放了些焦锅粑,盐小菜,预备在路上充饥。右手果然只捏了夹大夹小二百个铜钱,才出了城已近巳牌时分,那一轮烈日,格外耀武扬威起来。抬头看看,想一点云影儿也没有。城外又是空旷所在,毫无遮蔽,晒得那地上如火炭一般。田福恩走得气喘,已将长衫脱下,抱在怀里。
    周氏也就粉黛氵㸒氵㸒,脸上白一条黑一条十分难看。走不上五六里,已是行人稀少。只见那村中水牛,都藏在旁边溪内。便是老猪,也拣着泥塘睡觉。那些村犬,没有一个不伸长了舌头发喘。周氏同田福恩实在走不动了,想觅一庙宇处歇一歇脚,都是没有。田焕东张西望,果然跑到了一个村上,想借一辆笨车,那里有人肯借。三人又捱了一段路,周氏唉声叹气,骂着田焕。田焕闭口无语,好容易又走了一会,才看见前面有座茅亭。茅亭旁边,有一枝大槐树,绿荫满天,已有两三个路人坐在地上歇暑。此时田焕等精神一振,如怒马奔槽,急急赶至亭内,却好亭内还放着一个施茶的茶缸,那才大家坐下,喝了一个爽快。周氏站起身来,扑扑衣上尘土,说:“快些走罢。”
    田福恩也就抹了抹头上的汗,跳起身子。只不见田焕动弹,周氏再朝他脸上仔细一望,只见田焕面色僵白,口沫直流,两只眼珠,仿佛是有钉子钉着一般,一丝不动。再摸摸他的手臂,早已冷了半截。周氏这一吓,可真不小,连连的喊着他,又很命在他人中上用指甲掐了几分深浅,只不见醒转。周氏不禁号哭起来,惊动路上的人,齐齐围拢上前,说这是发痧了,还不替他刮得一刮。时候捱下去,便怕不中用了。周氏便望大家磕了一个头,哀告着他们来助个力儿。其中便有人上前取了一枚铜钱,没命的在田焕背上及腿弯子着力的刮。又有人说前村有个药铺子,非得去买点人马平安散,以及卧龙丹儿,恐怕一时不能奏效呀。周氏听了这句话,便走到田焕身边,想在他那口袋里掏钱。这个当儿,却好田焕微微苏醒。一把将口袋死命夺住,再也不许周氏攫龋周氏哭道:“我的天呀,这是救你性命的呀,你为何还这般悭吝。”
    那田焕声促气喘,只管闭目摇头,死也不放。周氏急得无法,旁边的人,也就哄然一笑,说他既舍不得钱吃药,你们还是雇几个人将他抬回去罢,死在路上那更周折了。周氏听这话,也是有理,便回头寻觅田福恩。谁知田福恩趁着这热闹当儿,正躲在一条小河旁边,用瓦片儿在水面上打水花儿玩耍呢。听见周氏呼唤,笑嘻嘻的跑得过来。周氏骂道:“小砍头的,你老子不好了,你还这般高兴,你替我快去在左近唤几个人来抬你老子回去。”田福恩笑道:“今儿不到小舅舅家去么?在我看,我们雇人把他抬回去,我们只管去到小舅舅家玩几天。”周氏也不暇同他辩论说:“你不用唣,你快去唤人罢。”
    田焕听见周氏要唤人抬他,急得甚么似的。勉强挣扎起来,要自家步行,可怜那里能站得起来。刚刚将身子抬起,早又扑通一声,掼倒在青草地上,只是哼唤。一霎时雇的几个人,用一张破竹床儿,不由分说,将田焕抬起,仍望城里而来。周氏搀着田福恩,跟在后面,哭哭啼啼,仿佛是送丧一般。田焕到了家,痧势虽转,却焦灼烦渴,变了一个热症,日夜昏愦。
    周氏却谨守田焕不延医不服药的常谈,每日只是向人家施药的所在,不问甚么丹方丸药,只要不用拿钱去买,便一味取来灌服。看看延至第七天上,周氏午后,正偷了个空儿在房里洗澡,猛然听见合店里的人怪闹起来。原来田焕忽从床上跳落平地,浑身一丝不挂,精赤条条的,奔出房外,众人拦挡不住,只见他翻着两个红眼珠儿,如猛虎一般,大吼一声,连窜带跳,向街心跑去。
    周氏听得这个消息,魂魄出窍,水淋淋的套了一条裤子,也忘却披上衣,敝着胸脯,没命的哭赶出来。此时左邻右舍都齐打伙儿帮着追赶,田焕不知是那里来的力气,见人赶紧,他便攀着人家凉篷柱子一跃上屋,如履平地,这件奇事,闹得街上的人大惊小怪。田焕走到一处,便有一处的人拍手喊着在这里在这里,好容易人多手杂,四面兜拿,才把田焕捉住,捉住之时,那田焕早已不省人事,牙关紧闭,白眼直翻。
    周氏赶得上前,不禁叫起撞天屈来。众人七手八脚,又将田焕抬回放在床上。其时便有黄大妈奉着秦氏之命,来询问田焕的病症。刚刚跨入房门,那田焕猛又号哭起来,望着黄大妈说道:“黄大妈,这十几年难为你辛苦了,麟儿的母亲太不济事,生生的将这座店址,被姓田的吞没了去,我死也是不甘心的。我那里有一时一刻放得下他们母子,我当风清月白,我往往在他们母子窗外凝立瞧看,只是他们看不见我罢咧。”说着又哭。黄大妈听着这声音,宛然是她主人云锦,也就不禁失声要哭。此时周氏却慌极了,走上前用手将田焕的嘴很命掩着。田焕又道:“你是亲爱太太呀,快走过去,春儿此后,总望你照应着她不要像我死的那一天,你很心将她的头碰在床角上,碰得老大的瘤。”
    周氏被他这几句话说得毛骨耸然,幸亏她生性泼辣,重重的将田焕脸上打了几个巴掌,又吐了无限唾沫,吐得田焕脸上淋淋漓漓,田焕果然不开口了。一霎时忽又换了田焕声音。厉声望着周氏道:“如今案是犯了,床底下的元宝,你快取出来送给云家去。”说着,又用手在脸上乱打,打得一条条青肿起来。周氏又气又怕,深恐黄大妈听出甚么话来,便放下田焕不理,转将黄大妈带出房外说:“你请回去罢,上覆我们亲家太太,说春儿的公公一时病总不能望好,目下想是遇见邪鬼了,信口乱嚼,像这样闹法,便是死了也好。”
    黄大妈答应了两声,怏怏回去,便把适才所见的情形,一五一十的告诉了秦氏,又累秦氏哭了一常绣春听着,自然不便说些甚么。却是秦氏望着黄大妈道:“这元宝的话,却也不能说是没有,我听见麟儿父亲说过的,麟儿祖父在日,很在这座店铺上积蓄了几文,后来因为土匪破了扬州城,麟儿祖父逃了出去,以后便不知下落。难保不有甚么银钱埋在那床底下,如今事已过了,说也无益,我家还有人将来在他家过日子,只要他们富富足足的,我就吃口粥,也是心安的。”说着又拿袖子揩抹眼泪。绣春正倚在窗子旁边,仰首望着天上说:“黄大妈,你快将这扇窗子闭上罢,停一会有雨来了。你看西南角上云都布满。”
    秦氏便命黄大妈赶紧去接麟儿放学。麟儿刚才回来,果然倾盆大雨,轰雷掣电,闹了一阵。接连下到晚膳以后,一时便起了北风,陡然转凉。秦氏在橱柜里取出了好些单夹衣裳,逼着儿女穿了。自己将案上兰灯,挑一挑明亮,大家坐着闲话。那檐间余溜,还淅淅沥沥的滴个不住,这个当儿,猛听见有人敲门。黄大妈将门开了,引进一个人来,原是田焕店里一个管账的先生,姓宋,人都称他为宋老爷,年纪龙钟,手里提了一柄雨伞,伞柄上扣了一个小纸灯笼,脚下钉鞋,走得咯咯的响。
    绣春听见是田家的人,穿花也似躲入房里。秦氏赶忙起身招待,宋老爷缓缓的将灯笼吹灭了,连伞一并搁在檐柱旁边,走进来望着秦氏深深一揖,秦氏也回了一个万福,彼此坐下。宋老爷咳了两声,总共也没有开口。还是秦氏问道:“宋先生,前日听说我们那位亲家病了,适才小价回来,说病势十分利害,此刻可好些么?”
    宋老爷点点头,又将手缩在袖子里,掏了好一会,掏出一方乌黑手巾,抹他的胡子。抹来抹去,半晌才冷冷的说道:“不瞒亲家太太说,亲家太太的亲家,大约是死了。那边亲家太太嘱付我过来,同亲家太太说一声儿,那边亲家太太本来要亲自向这边亲家太太。……”
    麟儿看见这宋老爷的神情,忍不住好笑,握着嘴也跑入姐姐房中。此处秦氏听见这句话,吓得忙站起来说:“阿呀。……”宋老爹不等秦氏再望下说,又接着道:“死还是不曾真死。”秦氏才按住心神,又问道:“先生今夜冒雨到此,我们亲家太太究竟有甚么嘱付呢?”宋老爷道:“如今我们那位敝东,整整闹了半夜,不瞒亲家太太说,他一时要饭吃,人便递饭给他。他冷不防揭开马桶,将饭抟成一个长条儿,约莫有我们男人下面长的那话儿大小,放在粪里染一遍,又取出来望嘴里送。”秦氏听他说得太蠢,又不好打断他,只得忍气再望下听。宋老爷道:“我们东家太太吓也吓死了,又没人做伴,我们是不便进房。”
    秦氏道:“他家相公呢?”宋老爷道:“亲家太太说的是小扣子吗?”说着又叹了一口气,吐了一口痰,良久又说道:“冤冤枉枉,不知那死人嘴里糊涂,说出甚么元宝来,小扣子听见这话,便一心一意要把他老子拖过去,他要在床底下挖元宝,又把笤帚闹了一会,如今还同他母亲吵得乌乱呢。我们东家太太没法,好容易允他一边等他老子死了,一边挖土掏那元宝,小扣子才不做声。如今王太太也来了,张太太也来了。眼见我们敝东是不会再好了,大家商议,死马当做活马医,想要接府上姑娘过去递一递汤,冲冲喜儿。……”宋老爷这句话尚未说完,可怜秦氏大叫了一声儿:“呀!”陡时晕倒在地,三魂渺渺,七魂悠悠,早先他亲家向黄泉而去了。欲知后事,且阅下文。

猜你喜欢
  第三十一段 遇山岚因里话因 辞雪香误中又误·阿阁主人
  第七十七回 戚大娘虚词骇鬼 柳主事正直为神·陈少海
  第四十三 花心拭露·邺华生
  第七回 感恩鬼三古传题旨·天然痴叟
  第十二回 赴私约使女偷春 逢急难荷花寻主·
  第一回 谢良媒笨伯得喜耦 成孽障巧妻伴拙夫·黄南丁氏
  第七十一回 闹新闻兼连旧案 宽重法姑置轻刑·西泠野樵
  第十五回 绛珠宫宝黛缔良缘 丹霄殿僧道陈因果·秦子忱
  第十二回 人血与猪血·张恨水
  第十六回笙管嗷嘈美人避面情词悱恻浪子回头·平襟亚
  第二十五回 一扇想遮藏良人道苦 两宵疑阻隔少女情痴·张恨水
  第十三回 江大人微服私訪·
  第六十二回 晷逼西山蹉跎伤墓 浆倾北斗宛转回春·
  第四十五回 远道供山珍百朋相锡 下厨劳素手一饭堪留·张恨水
  第三回乖案目移花接木恶科长换日偷天·朱瘦菊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三回。且说那大宋徽宗朝年东京金明池边,有座酒楼,唤着春悦楼。这酒楼有个开酒肆的阮大郎。娶妻赵氏,夫妻二人尚未有子,却也和睦相处,朝

  • 弁而钗·醉西湖心月主人

    小说《弁而钗》西子湖伏雌教主/著, 《弁而钗》四卷二十回,题“醉西湖心月主人著,奈何天呵呵道人评”。作者与评者均不可考。据此书“弁而钗出版说明”,此书全称《笔耕山房弁而钗》,分〈情贞记〉、〈

  • 闺门秘术·

    落魄文人兆璧、兆琨科考中试,县令夏国华欲将女儿瑶云配兆琨。其子均祥不肖,私自将妹另许叶槐之子叶开泰为妾,瑶云不从。均祥之仆狗儿欲奸瑶云之婢庆喜未逞,反诬庆喜与人通奸,国华怒杖均祥,坚拒叶府婚姻,被陷去职。新县令勾结

  • 三续金瓶梅·讷音居士

    本书以西门庆死去七年后,经普静禅师幻化还阳为引,描述了西门庆的家居生活和官场经历。西门庆继续发挥经商才干,重开绸缎铺,同时刻意钻营,恢复了原来的官职;他不满足于一妻五妾,四处猎艳,凡看中的女性无不染指;小说还写到西门孝

  • 蜜蜂计·储仁逊

    《蜜蜂计》,清代人情小说,共十回,作者储仁逊。主叙汉代董生才被继母使蜜蜂计陷害及其婚姻故事。

  • 八美图·佚名

    《八美图》全书三十二回,清代刊本,书署“佚名”。描写宋代杭州人柳树春经历的悲欢离合故事,特别是书中的八位美女形象,叛逆反抗,不屈不挠,尤为感人至深。由于《玉楼春桃

  • 露春红·苏庵主人

    明清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六回,苏庵主人撰。话说大宋自太祖开基,太宗嗣位。经历七代帝王,都则偃武修文,民安国泰。至徽宗道君皇帝,专务游乐,不理朝政人事。以致万民嗟怨,金虏乘之

  • 僧尼孽海·佚名

    明代短篇小说集。作者不详。三十六则。成书于明万历至崇祯年间。每则演一至五个故事,共五十五个故事,篇幅长短不齐,有文言,亦有白话。内容比较集中,均属描述和尚奸淫民女及尼姑不守佛戒的故事。

  • 潮嘉风月记·俞蛟

    《潮嘉风月记》描画青楼众生,但不止于咏叹风情,叹蘼芜之趋败,而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凭吊古风,箴规写怀,故有别于青楼文学中脂粉酬唱、羁孤相惜之作。在青楼文学雅俗转换过程中,起到了

  • 花荫露·临川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九回,清临川山人撰。话说历代君王俱知守成艰难,遂挖空心思欲网尽天下人才为他所用,故开科试以揽英才,另设举荐一途,后称“举孝廉郎”。一

  • 春幄莺飞·春江隐士

    春幄莺飞又名画眉缘,清春江隐士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四回。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 啼痕止恨清明雨。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

  • 巫梦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十二卷。不题撰人,作者不详。此书《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未著录,日本佐伯文库、中尾松泉堂藏有啸花轩藏板本,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啸花轩为清康熙间书坊,可知为清初的作品。此书在清代一再被禁毁,国内未见

  • 枕瑶钗·不题撰人

    《枕瑶钗》,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九回,不题撰人。话说明嘉靖年间,朝庭腐败不堪,皇帝昏庸,不理朝政,整日沉靡酒色之中。朝中宦官当权,相互倾轧,党同伐异。勾心斗角,清正廉洁者,曲指可数。那

  • 绣像红灯记·佚名

    有兩部臣宰,头家老爺,家住常州府无錫县南門以里,姓趙名明字是飛熊,官拜戶部尚書。夫人王氏,所生一女,名唤蘭英小姐。這二家老爺,就住在无錫縣东門以外,姓孙名宏,字是广德,官拜兵部侍郎。夫人徐氏,所生二子,長子继成,次子继高。繼成

  • 美妇人·不题撰人

    民国艳情通俗小说,共五回,不题撰人。书叙从前有个少年,姓令狐,名韩樾。家里虽然是做生意的,长得却是眉清目秀,平时也有学人吟诗作词,对弹琴更是有一手。这天他到了京城来游玩,骑着一

  • 素娥篇·邺华生

    白话小说。明邺华生著。作者无 考。书成于万历年间。据唐传奇《甘泽谣》之 《素娥篇》敷衍而成。叙武则天之侄武三思与侍 女素娥的故事。着重演述房中术所谓四十三 式,每式有

  • 别有香·桃源醉花主人

    《别有香》(明)桃源醉花主人编,明代白话短篇(拟话本)艳情小说集。此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世德先生所珍藏之孤本。刘藏本残阙,存3册,编者无考。此书可能刻于天启、崇祯

  • 鸳鸯阵·古棠天放道人

    《鸳鸯阵》,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古棠天放道人著。苟非天作之合,纵使男欢女爱,意密情坚,才貌门楣,各投所好,或千方百计,挥金购求,甚有父母之命即专,媒灼之言更合,欢欢喜喜,道是百年姻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