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十七回 周甸求黄公写状 黄辉捉李雷全家

作者: 佚名

    词曰:守分终朝受困,欺心日夜笙歌,瞒心昧己得钱多,积德终朝忍饿。
    每见善人遭害,那见恶人受磨。试问此理是何如,且看收稍结果。
    话说猿大仙在李府花园救了大人,说明来历,他便驾起遁光,回转他的仙山洞府。这且不提。再说唐大人望空作谢,四个家人跟随小船行去,不提。  且说李雷等上一会,不见蒯教头回话,心下十分疑惑。差人前去看来,少刻回报说:“大老爷不好了,唐大人被人救去,蒯教头被杀了。”李雷闻听大惊失色,叫了一声:“老邵呀!此事怎好?唐大人被人救去,杀了蒯明,非妖即怪。但他得了性命,上任必报此仇,如何是好?”邵青道:“不妨。快写书信进京求公爷,必然无碍。”说罢即刻修书,差了一个能干办的家人进京授书。不分星夜,一路赶行,到了半路,遇见了一起毛贼杀了性命,抢去了衣囊,书信失落,没有交待。
    且说李大麻子自从唐大人去后,终朝心神不定,坐卧不安。过了几日,不见下书的人回信,更加烦闷。叫声:“老邵呀!不好了,我的事要坏了!京中下书的人不见回来,倘被唐大人上了南京的任,提兵前来拿我,如何逃脱?”邵青只是摇头,并无主见。又过了一日,邵青叫声:“我门下要回去走走,我的内人将足月了。”李雷怒道:“好得狠,你晓得我的事要坏了,想逃脱身躯么?人来,与我把这畜生脸王八羔子押下土牢,严加防守呀!”众家人如狼似虎,将邵青抬去,推下土牢。
    不提李大麻子,再讲大人回转小船,更换衣冠靴,上了座船,一棒锣声,滔滔前进,直抵南京码头。早有文武官员迎接请安,大人就将李雷之事说了一遍。众文武大为吃惊,叩头请罪。大人开发清楚,传示在都堂,明日吉时上任。一夜无词,次早升了三通大炮,奏乐,大人上岸,摆开执事,走马上任。早到辕门,又是三炮,进了内宅,预备放告,商议捉拿李雷。这且按下。先讲周甸住在南京王三房,闻得大人已今到任,不知何时放告。那日先事与店小二谈心,问道:“此地可有名笔的代书么?”回道:“爷要写状词,此地有一位名手代书,姓黄名贵,今年七十三岁,住在状元桥巷内第三家,有六扇粉屏门就是他家。他养了个儿子,娶了媳妇,又生了孙子,他就对神发誓,再要代人写状子就死我的孙子。把支笔供在城隍面前。但是此刻已积有万金家财,你此时送他千金,也是不写的。”周甸闻言,说:“等我去碰碰看。”到第三家粉屏门,用手一敲,喊道:“里面有人么?”只听得一声答应,走出一个老人家,问道:“爷是哪里来的?”周甸问道:“你家太爷可在家么?”回道:“在家呢。爷有什么话讲?”周甸道:“与我回声,说我个姓周的有要紧的事情,面见你家太爷的。”家人道:“爷少待。”转身进内,见黄贵说知。黄爷一想此人并未会过,“罢,请他进来相见。”家人答应而去。不一刻引进周甸,黄爷迎接。周甸尊声:“太爷,我晚生访得太爷名工状词,故来求见太爷写一状词,其功莫大。”黄爷请周爷坐下,道:“周先生虽光降,但老朽有誓在前,人所共知,再不与人代写。为人良心要紧。”周爷道:“晚生特地奉求,自当重谢。此状与万人除害,是椿阴德。”黄爷笑道:“你就将家财一千与我,也是不能写的。得罪得罪。”  周爷闻言,心中烦闷,站起身来不辞而去。回到店中,并无主意,不觉得烦燥。如雷大声怪叫道:“放火烧这牢房吧。”喊着,拿个草把就要取火。店家王二娘一见吓了一跳,拦住问道:“爷什么意思?我们并未曾得罪与你,房子岂是烧得的?”周爷遂将黄老不肯写状之事说了一遍。王二娘一听,叫声:“周爷不须着急,我到有个计策在此,且请息怒。”周爷回嗔作喜,便问什么计策,快快说来。二娘道:“周爷每日去到他家后门等候,倘有妈子抱着他的孙子出来,使个计儿将他孙子悄悄抱来藏下。他家定然找寻,再如此如此,定然成功。”周爷闻听大喜道:“此计甚妙。”彼时用过中饭,出离店门,上了大街,找到黄府后门。只见有一个大池,他便踱来踱去。忽听得“呀”的一声,后门开处,走出一个少年奶奶,抱着一位小官儿。你道奶妈怎生打扮?年纪不过三十,上下一个磙子脸,两道柳叶眉,大股儿银钗。身穿白绵绸小褂,下系元色西绫灰裙,一双小脚只有四寸,穿了一双定蓝绸的半股花鞋,手腕上套了付洋纹响镯,轻移莲步,装成媚态,走至池边,将小官官放下,看那一对鸭子在池内打架。正看得高兴之际,那一首来了一个少年之人,年纪只在二十上下,担了一付水桶走至面前,将桶放下。这个奶妈抬头看见这位少年,笑道:“小伙子,你几日何处去充军?都忘却我了。此地都不来了!今日又来撞什么魂的?”那人回道:“连日因挑水忙,实在不得工夫。不要见怪。今日无事,特来与你叙叙旧情。”说罢,拉了奶妈,挑了水桶,奶娘带笑啐了一口,一同进了后门,将门关上,成其美事。奶娘只知苟合,不意忘却小官官站在那里,不防周甸躲在僻静之处,听得他们讲话,见他们进后门去了,急忙走将来,四下一望,并无一人,悄悄上前抱起小官官,出了巷口,回去饭店将小官交与王二娘看着。不提。
    且说二人事毕出来,开后门不见小官,四下一望,无有踪迹。奶妈吓得高山失足,大海崩舟,飞奔后堂,哭到内里,来到太太跟前。太太一见大吃一惊,问道何事,奶妈哭道:“我带着小官官出后门去玩耍,因我一时小解进内,忘却关门。出来找时,已不见了。但见后门大开,不知小官走到哪里去了!”太太闻听,犹如头上浇了一盆凉水,一直冷到脚板心。说:“罢了,完了!”慌着丫环请出媳妇,说知此事。大娘闻听,魂飞天外,魄散巫山,不觉放声大哭。婆媳二人皆是忠厚之人,再当此急之时,无一语埋怨。大娘带哭连悲,飞奔书房来报太爷。黄公正在书房脔攮鸡汤面,但见媳妇哭来,停住问道:“为着何事,这等伤心?”大娘停悲,就将奶娘谎语,不知怎样失去小官,说了一遍。黄公一吓,道:“罢了!”这碗捞面不得下去,忙忙出来传齐家人出去快找。家人答应,分头找寻。不着一会功夫,回报说:“小的们到各街道巷子内都找到,并无下落。”太爷太太大娘闻听着急,有人说:“太爷何不写一招纸,上街鸣锣找寻,再送人点东西,自然有了。”太爷依允,登时取了笔砚,拿纸写道:“立招纸黄贵,年七十三岁,只生一孙,名唤金官,才年八岁。于本月十六日午后门首失去,未卜何人抱去。头戴金绒帽,身穿大红绣袄,足蹬缎靴。如有四方君子知情报信者,谢银五钱。送归者谢银一两。所出招纸是实。”写毕,交与家人道:“你们用心将小官找回,俱各有赏。”众人领命,出了府门,各自分头敲锣喊叫,一路而来。早到了王三房门首。但见周甸一张板凳,当街而坐。便问道:“你们可是黄贵太爷家找孙子的么?”道:“正是。你爷知道下落么?”周爷道:“下落不下落,你们不用费心。同我见了你家太爷,小官即刻可以相见。”众人一听大喜,道:“如此,请爷快行。”说罢,周甸同众人转弯抹角,早到黄府。先有家人进内送信,黄公吩咐请见。不一刻,周爷进内,宾主相见。礼毕坐下,黄公一见,早已明白。即问:“周先生,你所告何人?所为何事?将我孙儿还来,定然代你效劳。”周爷闻听大喜,道:“令孙现在下处,王三娘带玩呢。求太爷写状一纸,即将令孙送来。”黄公无奈,只得应允。差了四个家人相随周爷前去,不有多时,金官回家。黄公如获珍宝!吩咐带入后堂去见太太大娘,合家欢喜。黄公便问道:“周先生所告何人?所为何事?”周甸道:“告的李大麻子这个囚攮的!”于是遂将李雷所作所为,如此如此,细诉一遍。黄公听毕,先起草稿,然后誊真。写得十分真切。上写着:告为冤沉黑海,急救万民事:窃身周甸,忠心耿耿,义胆恢恢,与众弟兄同心,共剿恶人。连杀三次,未能成功。李雷自得了金图章,猖狂无忌,终日带领四楼教习,抢占民间妻女。二月间,班清班洪领妻妹做解,进得李府花园,陡生氵㸒欲,强占硬夺。现在班氏弟兄切证;盟友林孔昭仗义赠银,恩养数载,后来不思报德,反夺首妻罗氏。林孔昭切证;夏府拜寿,见表妹云娘美艳,强娶到家。虽未失节,雷击其尸,不知去向。高奇切证;上京瞧会,路遇孝女邓红济,路劫抢回。邓林切证;闻府二位公子生得端方,李雷留住,欲想鸡奸。弟兄宁死不从,火牢丧命。权昆仓切证;躲雨程庄,见宝起念,谋夺兰英。程春实切证;如此狂徒,天地不容,神祗震怒!身言词剀切,仰达苦衷,为此迫叩宪天大人,照鉴了然上告,感恩无概矣。
    黄贵写毕,交与周甸。周爷收好,称谢不已。辞回下处,专等大人行香放告不提。且说黄公打发周爷去后,进内堂点烛焚香,拜谢家神祖先。又赏了众人的银钱,吩咐备酒,合家上下人等吃个太平宴。次日起来,将奶妈打发滚蛋。黄府事情,不得交待。
    且说程春实等众英雄,齐到南京,在高公子府中住下等信息。再讲闻二公子并邓红济小姐,住在新庄,得了唐大人到任的信息,同了乳娘张妈妈一行三个人,带了银两,叫号快船,赶上南京告状。到了南京,租了住处,不言。
    且说唐大人吉日上任,次日清晨传出示来,各庙拈香。辕门三通大炮,奏乐开门,属下文武伺候。大人乘轿,摆开执事,文庙武庙城隍庙,拈香各庙已毕,吩咐回转辕门,打道回衙。正行之间,只见巷内跳出一个人来,大叫“冤枉呀!”抢步上前,拦住轿子,匍匐在地。大人抬头一看,乃是周甸,吩咐住轿。有人接了状词,展开一看,看毕,带上辕门伺候。左右答应,回到衙门,入后堂,将词状又看一番,写得十分切实,吩咐将周甸权寄监中,候本都堂三日后严审。下面答应,将周爷寄了监。单讲三日后大人吩咐,将放告牌抬出。三日之内,收了七百五十六纸状词,都是告的李大麻子。大人一一检阅,心中十分恼恨。到了第四日早旦清晨,大人冠带升堂理事。入了公座,旗牌各官参见,站立两旁。大人先传知县,下面旗牌官答应一声,来至二门,喊道:传知县进见。不一刻,知县上了大堂。见了大人,行行庭参之礼,立在一旁,伺候大人。吩咐将周甸带上,早有旗牌将周爷打监中提出,带上辕门。大人问了几句,周爷将状上之言细细又诉了一遍。大人将周甸放了回寓,又问知县朱德道:“本都堂闻得贵县很为妥帖,你可知道溧水李雷,为人不端,恶贯满盈。贵县就该将他拿了,尚由他如此胡行么?”朱知县上前打了一恭,回道:“蒙大人恩典,此乃前任冯大人之世弟,宠用心腹,卑职不能奈何与他。”大人点头,就将私访吃亏之事说了一遍。知县闻听大惊失色,只是叩头道:“大人受惊了,卑职不知,罪该万死!”大人道:“与你何干?请起。”“谢大人”,站立一旁。吩咐传溧水知县,下面答应,飞马而去。不一刻将溧水知县臧汉祥传进辕门,进了宅门到书房,道:“大人在上,卑职溧水县知县臧汉祥请大人的金安。”大人抬头一见大怒,把惊堂一拍,喝道:“你好大一个知县,虚受朝廷俸禄,前任经略无有眼睛,将你放来!治城内住着如此一个恶徒,名叫李雷。你好个地方官儿,置之不理,要你何用?快交上印来!”臧知县“哎呀”说:“大人在上,卑职有下情禀明。”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

猜你喜欢
  第十三回 赠金盏颜庄公赂鄙夫 闹镜房可娘子调娇...·蔡召华
  第四十六回 辞父母十分难舍 拜皇后万箭攒心·雪樵主人
  第81回 恶贼人劝解佳人 时香兰自寻拙志·牛瑞泉
  第十三回 玉姐烧香卜旧事·嗤嗤道人
  第六十六回 论婚姻鬼计擅牢笼 谋家产疯神猜计画·天虚我生
  第十九回 俊公子买妾帐中欢·苏庵主人
  第三回 六岁儿嘻戏动春卿 八座官丝萝攀野老·天花藏主人
  第七回 恣游览终朝寻胜地 急打点连夜走京师·蘧园
  第六十二回破镜难圆阴阳怪气坠欢易拾名利关头·朱瘦菊
  第五回 选色柳城疏狂容半夕 销魂花下遗恨已千秋·张恨水
  序引子·岐山左臣
  娥皇女英·
  第三十四回 绣货铺张总管拚股 美人局来顺儿迷魂·天虚我生
  第十二回 讲维新副贡失蒙馆 作冶游公子出学堂·蘧园
  卷四 滦阳消夏录四·纪昀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画眉缘,清代白话艳情小说。清长啸和尚著,共9回,未完稿。唐末群匪作乱,顷刻间一统河山四分五裂,唯吴越境内安泰和美,百姓额手相庆。且说太湖流域明州境内,有伢子本名唤做吴三春,因他

  • 花荫露·临川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九回,清临川山人撰。话说历代君王俱知守成艰难,遂挖空心思欲网尽天下人才为他所用,故开科试以揽英才,另设举荐一途,后称“举孝廉郎”。一

  • 一片情·佚名

    话本小说集。四卷十四回。成书于清顺治年间。每回独立演一故事,题材多为男女情事,间涉淫秽描写,清同治间丁日昌曾列入禁书目。小说从不同侧面揭露了中国古代封建婚姻的弊病,着重

  •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三回。且说那大宋徽宗朝年东京金明池边,有座酒楼,唤着春悦楼。这酒楼有个开酒肆的阮大郎。娶妻赵氏,夫妻二人尚未有子,却也和睦相处,朝

  • 浓情秘史·不题撰人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一回,不题撰人。序曰:常观氵㸒词渎书,多描写氵㸒情,不归于正史,观之者易入于邪思。惟《浓情秘史》一书,情词雅致,趣味弥长,令人观之不厌,亦且终归劝善改过,久有益

  • 花影隔帘录·

    清代文白相间中篇艳情小说。一名《抱影隔帘录》,又名《花影隔帘》。四部。分题“钱塘韩景致瑜楼撰”、“钱塘陈戏春翁阅”、“钱塘王隆愁痴人补阅”、“钱塘魏素珠吹箫媪订阅&rdq

  • 绣像红灯记·佚名

    有兩部臣宰,头家老爺,家住常州府无錫县南門以里,姓趙名明字是飛熊,官拜戶部尚書。夫人王氏,所生一女,名唤蘭英小姐。這二家老爺,就住在无錫縣东門以外,姓孙名宏,字是广德,官拜兵部侍郎。夫人徐氏,所生二子,長子继成,次子继高。繼成

  • 情海缘·邓小秋

    《情海缘》,八回,署名“江都邓小秋”。邓小秋,清末民初人,文作于民国时期,不过将《桃花影》加以删改而成。因之迳删过多,又无情节交代,比之原作不唯文辞更逊,并已不复贯通

  • 别有香·桃源醉花主人

    《别有香》(明)桃源醉花主人编,明代白话短篇(拟话本)艳情小说集。此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世德先生所珍藏之孤本。刘藏本残阙,存3册,编者无考。此书可能刻于天启、崇祯

  • 春闺秘史·不题撰人

    春闺秘史,清代中篇艳情通俗小说,不题撰人,凡十回。 却说清末民初年间,姑苏城内,出了一位风流才子,这人姓周名碧卿,是个世家子弟、家境也还丰裕,上无父母,下无兄弟,一手持家,好不一自一

  • 双合欢·青心才人

    《双合欢》清朝章回小说,又名《金云翘传》、《双奇梦》。全书4卷20回,署名青心才人编次,成书于顺治、康熙年间。传本在中国近年才发现。国外日本有内閤文库藏本。作品主人公王

  • 警世阴阳梦·长安道人国清

    小说写明熹宗时的司礼太监魏忠贤擅权专朝,祸国殃民及死后遭到报应的故事。1至8卷为阳梦,叙述魏忠贤入京充役,青楼嫖赌,后患疡发疮,自阉入宫,专断国政,诬陷忠良,崇祯即位后被发往凤阳,半路自缢而死;9至10卷为阴梦,写魏忠贤死后戮

  • 绣榻野史·吕天成

    明代白话中篇猥亵小说。四卷,有明万历醉眠阁刊本、种德堂戊申年序刊本。题“卓吾李贽批评,醉眠阁憨憨子校阅”,实为吕天成少年游戏之笔。故事写杨州秀才姚同心,因住东门,便自号东门生。前妻甚丑,恋小秀才赵大里,如

  • 玉娇梨·天花藏主人

    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品。产生于明末清初。全称《新镌批评绣像玉娇梨小传》,又名《双美奇缘》、《玉娇梨小传》、《玉娇梨三才子小传》、《双美奇缘三才子》。二十回,题&ldq

  • 巫梦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十二卷。不题撰人,作者不详。此书《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未著录,日本佐伯文库、中尾松泉堂藏有啸花轩藏板本,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啸花轩为清康熙间书坊,可知为清初的作品。此书在清代一再被禁毁,国内未见

  •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脂浪斗春》,明清艳情小说,凡七回,不题撰人。叙述大明正德皇帝禀性风骚,赋情潇洒,一日退朝无事,便睡在龙床上,梦与美女相会,便意欲下江南寻美女。游至苏州,先与渔姑、凤姐行鱼水之欢

  • 巫山蓝桥·不题撰人

    《巫山蓝桥》,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十六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弘治年间,松江府华亭县八团内沙地方,有一花姓人家,家主名唤花成春,娶妻保氏,皆三十有馀,因常做药材生意,故家道殷实,生得一

  • 蜜蜂计·储仁逊

    《蜜蜂计》,清代人情小说,共十回,作者储仁逊。主叙汉代董生才被继母使蜜蜂计陷害及其婚姻故事。